晶体的常识及晶胞
晶体的常识

第11讲晶体的常识根据预习里已经学习的内容,晶体是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质。
那么,在研究不同类别的晶体物质时,如何抽象到微观世界,如何进行统一衡量计算呢?1.晶胞的结构(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结构:晶胞一般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是由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无任何间隙。
②“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一种晶体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2.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以铜晶胞为例)(1)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的,晶胞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的,晶胞面上的原子是2个晶胞共用的。
(2)金属铜的一个晶胞中铜的原子个数为8×18+6×12=4。
讲义一、导入二、知识讲解知识点1 晶胞1.晶胞中微粒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均摊是指每个晶胞中平均拥有的微粒数目。
若每个微粒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微粒就有1n个微粒属于该晶胞。
(1)长方体(正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微粒数的计算。
(2)非长方体(非正方体)晶胞中粒子对晶胞的贡献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13。
(2)金属铜的一个晶胞中铜的原子个数为8×18+6×12=4。
知识点2 晶胞中微粒的计算方法-均摊法1.晶胞密度的有关计算 (1)假设某晶体的晶胞如下:以M 表示该晶体的摩尔质量,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 表示一个晶胞中所含的微粒数,a 表示晶胞的棱长,ρ表示晶体的密度,计算如下:该晶胞的质量用密度表示:m =ρ·a 3 用摩尔质量表示:m =N N A M则有:ρ·a 3=N N A M ,ρ=NN A a 3M(2)常用关系及计算方法①立方晶胞的面对角线与边长a 的关系:面对角线等于2a ;晶胞的体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体对角线等于3a 。
②晶体的密度是晶体的质量与晶体体积的比值,可把晶胞扩大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倍,再进行计算。
晶体晶胞知识点总结

晶体晶胞知识点总结一、晶体的概念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固体。
晶体通常具有固定的外形和平整的表面,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平面组成的。
晶体通常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构造和形状。
晶体是固体中最有规则结构的物质,常见的有石英、盐、冰等。
二、晶体的晶胞晶体的晶胞是晶体中的最小单位,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一个周期性排列的三维空间结构。
晶胞可以通过多个原胞的堆积来形成整个晶体。
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是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了晶体的外形和物理性质。
晶体的表面、对称性和晶内缺陷等都与晶胞的结构有关。
三、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组织。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等。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晶体的结构除了晶胞外,还包括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的晶面和晶内缺陷等多个方面。
四、晶胞的类型根据晶胞的形状和结构不同,晶胞可以分为立方晶胞、六角晶胞、正交晶胞、四方晶胞、单斜晶胞和三斜晶胞等。
不同类型的晶胞对应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五、晶胞的参数晶胞的参数是指晶胞在三维空间中的尺寸和排列方式。
晶胞的参数包括晶格常数、晶胞的体积、晶胞的边长和晶胞的夹角等。
晶胞的参数是确定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的重要参量,通过测量和计算晶胞的参数可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特性。
六、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性是指晶体在空间中具有的对称操作和特点。
晶体的对称性与晶体的结构紧密相关,是晶体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晶体的对称性包括轴对称性、面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空间对称性等。
通过对称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晶体的特殊性质和规律。
七、晶体的晶面和晶点晶面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平面,是晶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晶点是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点,是晶体结构的另一重要单位。
晶面和晶点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晶体的外形和对称性,对晶体的物理性质也有重要影响。
晶胞的综合计算知识点总结

晶胞的综合计算知识点总结一、晶胞的基本概念1. 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长程有序性和周期性。
晶体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加工工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晶体的结构可以用晶胞来描述。
2. 晶胞的定义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具有完整空间周期性的几何体,它是由重复排列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
晶胞在晶体结构的研究中具有基本的意义,可以描述晶体的周期性结构和晶格。
3. 晶体的几何结构晶体的几何结构可以用晶胞的几何形状和晶格参数来描述。
晶格参数包括晶胞的边长和夹角,它们可以用来描绘晶胞的形状和晶体的几何结构。
4. 晶体的空间群晶体的空间群是指对称性元素与晶胞所具有的平移关系。
晶体学中有32个立体群,它们是对称性元素在三维空间中的所有可能组合。
空间群可以用来描述晶体的对称性和空间结构。
5. 晶体的晶体学指数晶体的晶体学指数是指晶胞的晶向和晶面的指数,它可以用来描述晶胞的空间排列和晶体的晶格结构。
晶体学指数对于研究晶体的晶格和晶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晶体结构的综合计算方法1. 密度泛函理论密度泛函理论是量子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方法,它可以用来计算固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是基于电子的波函数密度来描述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计算晶体的几何结构、电子能带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2.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用数值方法来模拟原子或分子在时间上的运动的方法,它可以用来研究晶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计算晶体的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热导率等方面的信息。
3. 自洽场方法自洽场方法是一种计算电子结构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计算固体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带隙能量、电子态密度等方面的信息。
自洽场方法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在计算固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方法,它可以用来计算固体材料的几何结构、电子能带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高三化学晶体晶胞知识点

高三化学晶体晶胞知识点在化学研究中,晶体是一种固态物质,其原子、分子或离子以有序的、周期性的方式排列。
而晶胞是构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
了解晶体晶胞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晶体和晶胞的定义、表示方法、常见类型以及相应的晶体结构中探讨高三化学晶体晶胞的相关知识点。
一、晶体和晶胞的定义晶体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条件下,原子、分子或离子以一定的方式排列而形成的具有规则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固态物质。
晶体的最小单位就是晶胞。
晶胞是构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 具有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即晶胞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是按照特定的对称性规律进行的;2. 能够通过平移操作,无限扩展而组成整个晶体。
二、晶体和晶胞的表示方法为了描述晶体和晶胞的结构,人们提出了多种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点阵法和晶胞法。
1. 点阵法点阵法是一种图形表示法,它将晶体中的离子、原子或分子看作点,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点阵法的图形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能够直观地反映晶体的对称性。
2. 晶胞法晶胞法是一种将晶体结构抽象为晶胞的表示方法。
在晶胞中,通过研究其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可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胞通常由晶体的元素组成,通过晶胞参数来描述。
三、常见晶胞类型晶胞可以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晶胞类型包括:1. 简单晶胞简单晶胞,也称为基本晶胞,是最简单的晶胞类型。
它由一个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晶胞的各个面都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相交垂直。
2. 面心立方晶胞面心立方晶胞是指晶胞的所有八个角上都有原子、分子或离子,并在晶胞的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分子或离子。
3. 体心立方晶胞体心立方晶胞是指晶胞的所有八个角上都有原子、分子或离子,并在晶胞的一个面的中心有一个原子、分子或离子。
4. 面心四面体晶胞面心四面体晶胞是指晶胞的所有十二个角上都有原子、分子或离子,并在晶胞的六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分子或离子。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在空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结构。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对晶体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总结。
一、晶体的结构:1.晶体的基本单位:晶体的基本单位是晶胞,它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位。
晶胞可以是点状(原子)、离子状(离子)或分子状(分子)。
2.晶格:晶格是一种理想的周期性无限延伸的结构,它由晶胞重复堆积而成。
晶格可以通过指标来描述,如立方晶系的简单立方晶格用(100)、(010)和(001)来表示。
3.晶系:晶体按照对称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方系、四方系、正交系、单斜系、菱面系、三斜系和六角系等七个晶系。
4.点阵:点阵是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用的点阵有简单立方点阵、体心立方点阵和面心立方点阵。
5.晶体的常见缺陷:晶体中常见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杂质原子等;线缺陷包括晶体的位错和附加平面等;面缺陷包括晶体的晶界、孪晶和堆垛疏松等。
二、晶体的性质:1.晶体的光学性质:晶体对光有吸收、透射和反射等作用,这取决于晶格结构和晶胞的对称性。
晶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有明亮的晶体颗粒。
2.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的热学性质主要包括热容、热传导和热膨胀等。
晶体的热传导性能与晶胞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有关,不同晶体的热传导性能差异很大。
3.晶体的电学性质:晶体的导电能力与晶体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一些晶体可以具有金属导电性,例如铜、银和金等;而其他晶体可以具有半导体或绝缘体导电性。
4.晶体的力学性质:晶体的力学性质涉及到晶体的刚性、弹性和塑性等。
晶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形变,这取决于晶格的结构和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5.晶体的化学性质:晶体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晶体的成分和结构。
晶体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晶体的化学性质对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物理晶体知识点总结

物理晶体知识点总结晶体是物质的固态形态之一,具有有序的结构和周期性的排列。
晶体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晶体的结构、性质、生长和应用等方面,对晶体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晶体结构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几何规律和翻译对称性排列而成的固态物质。
2. 晶体的结构特征晶体具有三维周期性排列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晶体的结构可以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进行研究。
3. 晶体的晶胞和晶体格晶体的基本单位是晶胞,晶胞是由一组原胞通过平移向量形成的最小重复单位。
晶体格是指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几何形状。
4. 晶体的晶系和晶体系晶体按照晶胞几何形状和角度不同,可分为七个晶系: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正交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
而按照晶面对称性不同,又可分为32个晶体系。
5. 晶体的点阵晶体的点阵是指晶体排列的空间格子,可以通过布拉维格子进行描述。
点阵包括平移矢量和原子坐标。
二、晶体物理性质1. 晶体的电性晶体在外加电场下会发生极化现象,即晶体产生电偶极矩。
根据极化方向,晶体又可分为铁电体、铁磁体、反铁磁体和顺磁体。
2. 晶体的光学性质晶体对光的透射、反射、衍射和偏振等现象都具有特殊的性质,这些性质受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3. 晶体的热学性质晶体的热学性质包括热膨胀、热导率、比热容等,这些性质受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4. 晶体的机械性质晶体的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等机械性质取决于晶体结构和原子键强度等因素。
三、晶体生长1. 晶体生长的原理晶体在固态化学反应、凝聚相变、蒸发结晶等过程中会发生生长,晶体生长遵循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2. 晶体生长的方式晶体生长方式包括溶液晶体生长、气相晶体生长、熔体晶体生长等不同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生长条件和机制。
3. 晶体生长的控制晶体生长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浓度、溶剂、PH值等条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添加配位剂、表面活性剂等控制剂实现晶体生长的选择性和形貌调控。
晶体相关知识点总结

晶体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固体结构。
晶体具有高度有序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晶体是凝聚态物质的一种主要形式,占据了固态物质的绝大部分。
2. 晶体的种类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等几种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晶体的分类根据晶体的外部形态,晶体可以分为单斜晶、正交晶、菱形晶、六方晶、四方晶、立方晶等几种基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外部形态和对称性。
二、晶体结构1. 晶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和规律。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周期性结构和非周期性结构两种形式。
周期性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具有明显的晶格和对称性。
非周期性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没有规则的晶格和对称性。
2. 晶体的晶格晶体的晶格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所构成的三维空间排列的规则结构。
晶格可以分为周期性晶格和非周期性晶格两种类型。
周期性晶格是指晶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有规则的排列和对称性。
非周期性晶格是指晶格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没有规则的排列和对称性。
3. 晶体的晶胞晶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晶胞可以分为原胞和扩展晶胞两种类型。
原胞是指晶体中最小的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原子、离子或分子。
扩展晶胞是指原胞在晶体结构中的重复排列,是构成晶体的基本单位。
三、晶体的生长1.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晶体生长是指在溶液、熔体或气相中,原子、离子或分子从溶液中萃取并在已生成的晶体上沉积,形成新晶体的过程。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成核、生长和成形几个阶段,成核是指溶液中原子、离子或分子聚集形成晶体的核心;生长是指晶体核心上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进一步沉积和排列生长;成形是指晶体的表面形态和结晶过程。
晶体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晶体学基础必学知识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以有序排列形成的固态物质。
2. 结晶学:研究晶体的结构、性质以及晶体的生长过程。
3. 晶体的晶格:晶体具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结构,可以用晶格来描述。
4. 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可以通过平移来产生整个晶体结构。
5. 晶体的晶系:根据晶胞的对称性,晶体可以分为七个晶系,分别为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正交晶系、四方晶系、六方晶系、菱方晶系和立方晶系。
6. 晶体的晶面和晶向:晶体表面上的平面称为晶面,晶体内部的线段称为晶向。
7. 晶体的点阵和晶格常数:晶胞中的基本单位称为点阵,晶体的晶格常数是指晶格中基本单位的尺寸参数。
8. 布拉格方程:描述X射线或中子衍射中晶体衍射角度与晶格参数之间的关系。
9. 动态散射理论:描述X射线或中子与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
10. 逆格子:描述晶格的倒数空间,逆格子与晶格的结构存在对偶关系。
11. 晶体缺陷:晶体中的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晶体缺陷对晶体的性质和行为有重要影响。
12. 晶体生长:研究晶体从溶液或气体中的形成过程,包括核化、生长和晶面的形态演化等。
13. 晶体的结构表征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14. 晶体结构的解析和精修:通过衍射数据和晶体学软件对晶体的结构进行解析和精修,得到晶体的准确原子位置和结构参数。
15. 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晶体的结构对其性质有重要影响,包括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16. 晶体学的应用:晶体学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和矿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材料合成、催化剂设计、药物研发和矿石勘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雪 花
冰糖 金刚石
石墨
水晶石
思考
? 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 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 ?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
什么?
一、晶体与非晶体
1. 概念
?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如食盐、水晶、碘等
?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分类
晶体
学与问:
Na
Zn
I2
C
Na:
8×
1 8
+1=2
Zn: 8× 1+1=2
8
I2:
(8×1
8
+
6
×1
2
)×2 =8
8×1/8 + 6×1/2 + 4 = 8
课堂练习题
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
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
Ba
压器、话筒和扩音器
中都有应用。其晶体
Ti
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
O
所示。则它的化学式
为(D)[上海市2001年奥赛初赛试题 ]
D、加热,真宝石沸点很高,而假宝石无固定的熔 沸点,在一定的范围内便开始熔化。
E 、可利用宝石的折光率鉴别。
二.晶胞
1.定义: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正好比蜂巢与蜂室的关系
蜂巢与蜂室 铜晶体
铜晶胞
铜晶体
铜晶胞
2.晶胞形状特点:
无隙并置
平行六 面体
晶胞一般是平行六面体,整块晶体可看作数量巨大的 晶胞“无隙并置”而成(晶胞间无间隙,平行排列)
A.BaTi8O12 C. BaTi2O4
B. BaTi4O6 D. BaTiO3
练习二:
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 层内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平均每个正六边 形占有C原子数为_2___个、 占有的碳碳键数为__3__个。 碳原子数目与碳碳化学键数 目之比为__2__:__3_。
请看:
棱边: 1/4
31
42
84
73
51
62
面心: 1/2
2
顶点: 1/8
1
1
体心: 1
晶胞中粒子个数计算规律
晶胞 顶角
棱上
面上
中心
立方体
1/8
1/4
1/2
1
顶角 棱上 面上
练习: 1:下面几种晶胞中分别含有几个原子?
各1/2个
各4个 绿色:8× 1/8+6×1/2 = 4 灰色:12× ?+1=4
解法 2:晶体中最小正方体中所含的 Na+和Cl-的个数均为:
4× 1 = 1 (个)
82
即每个小正方体中平均含
1 2
个“NaCl”,质量为:
58.5g × 1 而此小正方体体积为(0.5a×10-8)3㎝3
6.02×1023 2
58.5g × 1
故NaCl
晶体的密度为:6.02×1023
(0.5a×10-8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混合晶体
如玻璃、橡胶、石蜡、塑料等
如NaCl 、CsCl 等 如金刚石、晶体硅等 如冰、干冰等 如铁、铝等 如石墨
3、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自范性
晶体
有(能自发呈现多面 体外形)
非晶体
没有(不能自发呈现 多面体外形)
微观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 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对固体进行 X—射线衍射实验。
学与问 教材62页
思考“学与问”:教材62页
1:不是晶体,粒子排列无序,没有晶体的自范性。 2: A、采用X射线衍射实验,当 X射线照射假宝石 时, 不能使 X射线产生衍射,只有散射效应。
B、观看是否具有对称性,在外形上假宝石没有相 等的晶面、晶棱和顶角重复出现。
C 、用它来刻划玻璃,真宝石硬度大,可刻划玻璃; 而假宝石硬度小,不能用来刻划玻璃。
说明:
⑴晶胞一般是平行六面体,整块晶体是数量巨大 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⑵晶胞是8个顶角相同的最小正六面体;晶胞的 平行棱相同;晶胞的平行面相同。
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
? 4.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
体心: 1
为什么?
顶点: 1/8
面心: 1/2 棱边: 1/4
2.在NaCl晶体中,每个 Na+周
围最近距离的 Na+有12 个?
3.氯化钠的化学式用“ NaCl”来表示,原因何在?能否
把“ NaCl ”称为分子式?
4 4 4.每个晶胞中平均有 个Na+? 个Cl-?(位于顶点、
棱边、面心、体心上的粒子对该晶胞的贡献)
5.该晶胞中,若 Na+和Cl-间的最近距离为 0.5ax10-10m, 则晶体的密度 ? = 0·39/a 3 (g/cm 3)
31
42
解法1:
每个晶胞中所含的Na+和Cl-
的个数均为4个,即含4个
∴“N每aC个l”晶。胞的质量为:6.025×8.51023×4g 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10-8)3㎝3
故NaCl晶体的密度为:
a? 10-8cm
58.5 6.02 × 10
23
×4
(a×10-8㎝)3
=
0.39 g. ㎝-3 a3
相同的。 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对称性。 在外形上常有相等的晶面、晶陵和顶角重复出现。 即:晶体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 <2>有固定的熔沸点 <3> 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4>当一波长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在记录仪上看到分立的 斑点或者普线。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玛瑙
水晶
玛瑙和水晶都是SiO2的晶体,不同的 是玛瑙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而 水晶则是熔融态SiO2缓慢冷却形成的。
5、晶体形成的途径
? 熔融态物质凝固。 ?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
(凝华)。 ?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6、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均一性和对称性) (均一性:晶体的化学组成、密度等性质在晶体中各部分都是
2
)3㎝
3=
0.39 a3
g. ㎝-3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说明:
?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 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4、晶体自范性的条件之一:生长速率适当。
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
晶体SiO 2 和非晶体SiO 2 的投影示意图
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见教材P60图3~1)
练习三
? 某离子晶体的结构(局部如图),X 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 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XY2 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 X X与一个Y形成的夹角
∠XYX 的角度为:
Y
109°28′
思考
1.NaCl 晶体中,每个 Na+周围最近
距离的Cl-有 个?每个 Cl-周围
6 6 最近距离的 Na+有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