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概述: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为世界汽车行业甚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探索出一套集聚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理念、生产模式和管理制度。1960—1980年间,日本汽车年进口量最高不超过6万辆,最低的年份只有l万辆。日本凭借着汽车国内销售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的现实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年到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80年代至90年代:

贸易逆差—由于大量对美出口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从1980年起年年都发生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成为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为了免受影响,纷纷把生产基地搬到美国本土。

资本输出—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化扩张阶段。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一阶段,日本与美欧贸易摩擦增多,国内消费市场的日趋饱和。面对这样的状况,1981年日本对向欧美各国出口小轿车的数量进行限制,迫使日本各汽车厂家重新谋求全球战略,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直接向欧美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国际化扩张—日本汽车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 1982年,美国本田制造有限公司(本田独资)投产;1983年,美国日产汽车制造公司(日产独资)投产;1984年,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丰田与通用合资)投产;1987年,国际汽车联合公司(马自达与福特合资)投产;1988年,肯塔基丰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丰田独资)投产;同年9月,美国三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三菱独资)投产。

设计趋势——日企开始把汽车产品开发重点转向更加节能,节材,安全,舒适,环保和多功能。

以丰田公司为例:

而日本的汽车产业是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为跳板,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不依赖于他国。如丰田,日产等公司都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走技术独立的道路。因此,日本的“自主”则是控制资金,核心技术,真正的自主。

在开发“普锐斯”过程中,内山田要求专家团队研究30款已有的丰田车型,并要求全球四个丰田设计室参与车身方案投标竞争。尤为特别的是,在参与竞标的各个设计室分别独立开展车身造型设计的同时,车身工程部门的专家们从一开始就着

手并行的开展一些初步结构工程工作,他们以各自遐想的将胜出的车身外形方案为基础,采用多方案法绘制出了数以百计的车身结构草图.

这与传统上在各模块的设计独立完成后在顺序开展工作的“迭代法”明显不同,丰田是在各模块开发团队并行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多方案集的交叠中使彼此相匹配的设计方案最终产生。同时,丰田的工程师们还使用系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每当某些参数改变时,功能先进的设计软件都能迅速地显示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此提高交集或汇聚过程的效率,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返工。

“普锐斯”的成功,远远超出了某些零部件或分总成系统的模块化创新或者局部设计改进,而是从整体上成就了一款与传统轿车有着本质差异的新车,取得产品系统创新的突破。

90年代至今:

欧美反购股份—进入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渐呈颓势,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上升、日元升值以及欧美国家的市场保护的政策,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增长放缓,许多厂商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而美欧汽车商则通过兼并重组恢复了元气,反过来把日本汽车公司当做并购的对象。现在,通用汽车在富士重工、五十铃、铃木三家公司分别拥有20%、49%、9.9%的股份,福特汽车则拥有马自达33.4%的股份,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三菱汽车34%的股份。1999年,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因亏损严重,被迫将36.8%的股权卖给法国雷诺公司,成为日本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次大暴露。

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汽车工业遭到惨痛冲击。自1997年8月起,日本汽车产量在连续十几个月下降。为摆脱危机,拯救日本汽车产业,汽车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型环保车开发,日本汽车产业逐渐复苏。

复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汽车产业快速扩张生产规模,控制成本,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营销作用。在产品设计更加符合现代人、社会及环境发展需要,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丰田营业额逐步超过福特和通用,成为全球第一。

原因:

日本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西欧,美国,主要是他们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在先进工艺的广泛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9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自主研发技术

产品多样化战略是丰田汽车生产技术成熟,进而转向自主创新的标志之一。在产品技术上,丰田公司积极开发和引进,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成立安全试验科,建立试车撞击试验场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能。

70年代的防急刹车侧滑ESC装置和防撞ESV车身也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产品的安全问题而研制出来的。

在技术层面,丰田公司采取了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本田公司既有复合涡流技术为辅的研发方式。

丰田公司顺应了未来汽车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并于1997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率先抢占市场。接着,丰田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密切关注未来汽车产业的技术走向。

1999年,丰田公司联合通用汽车签署合作意向,共同开发燃料电池车。

生产和研发机制的创新:

创新的热忱早已深入日本企业的骨髓。丰田的dual 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发动机技术,GOA车身技术,本田的i-vtec(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发动机技术,日产的“safety shield 安全屏障”都是让人称道的日本汽车产业创新成果。日产——热衷于技术的创新和采用,它拥有的专利最多,在技术要求的精湛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以机器操作取代人工操作上,实现最大精密度,最低误差度。

日产大力开发了电动汽车,涡旋充电汽车等新产品。

日本汽车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超过了欧美汽车企业。

设计一个全新的轿车需要170万个工程设计工时,从开发设计到发货给用户需要46个月,而欧美厂家则需要300万个工时和60个月。

日本汽车企业的机器人使用量是世界最多的,CAD/CAM的推广使用,是汽车新产品的开发大大加快,使汽车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丰田汽车能够取得骄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在世界上独创的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后来,经过近一步完善,形成了精益经营模式。

看板管理:丰田生产方式,早期被称为“看板管理”。它改变了以往大批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中,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向半成品,半成品向产成品一步步推进的生产方式,而是采取了需求拉动,由市场订单拉动装配,再由装配逆向拉动生产过程,每个生产工序在没有得到后面工序的“需求”(采用看板作为需求信号)时,便不强行向下一个工序“供货”。

准时制:这种生产方式以“准时供应制”为前提。“准时制”,即所有零部件的投放必须在下一步生产流程需要时正好供应上,协作厂生产的零部件按小时间隔直接送到总装线,每个工位只有1小时的零部件储备。

降低成本:以上生产方式,使得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的库存都很少,不存在产成品的积压,这样便极大地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生产方式,被誉为“丰田生产模式”,它是继福特流水生产线之后,汽车生产方式上的又一次革命。

品牌文化:后来,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思想,被进一步推进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结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变得十分精细化,形成精益管理方式。这就是丰田汽车取得低成本,高质量,少缺陷,后来居上,进军世界一流的法宝,也是丰田汽车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重要内涵。丰田的车标向我们诠释着,丰田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立足于顾客,对顾客的保证,更喻示着丰田汽车的技术水平和革新的无穷可能性。

“丰田”不仅是丰田汽车公司的企业品牌,也是丰田汽车的一个产品品牌。一定意义上,它还是日本汽车的代表;在世界林林总总的汽车品牌中,“丰田”汽车具有低成本,高科技,高质量,高性能的特点,是高性价比汽车的一面旗帜。现在,丰田已经与通用,福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是世界上产品品种最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其经营业务涉及汽车,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主要的汽车品牌有三个系列:丰田,雷克萨斯,塞恩。

主要汽车厂商:

日本现有汽车生产厂11家,它们是丰田,日产,本田技研,东洋工业(马自达),三菱,铃木,大发,富士重工,五十铃,日野和日产柴油机工业公司。在全球汽车行业的排行榜中,丰田,日产紧跟通用,福特之后,列第三和第四位,居克莱斯勒之前,足见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业中的分量。

80年后日本经典汽车设计

丰田花冠:花冠是丰田汽车公司的核心品牌

之一。在世界车坛上,它的名声虽然不算太大,但却保持着惊人的记录。通过花冠的研制开发历史,就可以找到取得这样骄人业绩的原因,那就是花冠自1966年面世以来,经历了九次升级换代,基本是每四年左右换代一次。正是由于这种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超越顾客期待的进取精神,使花冠取得成功。

丰田公司为新花冠配备了全新悬架的FF(前置前驱)平台。与前一代花冠相比,新花冠的车身宽度大幅增加,A柱位置前移,与流线型的外形设计相得益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而低”的态势,既演绎出极富激情与动感的整体造型,又营造出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新花冠搭载了直列4缸,1.8升的2ZR型发动机,采用了全新开发的双WT-i技术,配合6速手动变速器,使世界顶级的燃油消耗水

平,低排放水准与卓越的行驶性能并存。在安全性能方面,新花冠周到的融合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实现了同级别车中世界顶级的安全性能。

凌志LFA:LFA是LEXUS雷克萨斯开发的

第一款超级跑车,它外形优美,做工精致,材料考究,行驶起来舒适、宁静。整车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是一辆融合了高科技的现代产物,由LEXUS雷克萨斯顶尖的设计及工程团队历经10年时间研发而成。作为LEXUS雷克萨斯F 系列高性能跑车中的巅峰之作,LFA超级跑车代表了LEXUS雷克萨斯突破传统、不断挑战新极限的无限激情和不懈探索精神,再度印证了LEXUS雷克萨斯“矢志不渝,追求完美”的品牌理念。

定制的4.8升V10发动机最高转速9000rpm,最大功率552马力,搭配六速自动顺序式变速箱。车身面板和底盘结构采用了大量加强型碳纤维材料。传统的后驱行驶,也没有混合动力单元。和每一辆雷克萨斯一样,LFA的外观优雅,而对细节的关注、用料做工都是绝对的严谨。打开车门,座舱内随处可见碳纤维材料。内饰展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细腻,混搭了真皮、碳纤维、铝等多种材料,而转速表显示屏则是TFT材质。表现最突出的部分是脚踏板,锻造铝材简单又精致。所以在这台最极端的机器上,雷克萨斯在质量和细节方面的优势得以继承,并且是高水平的继承。

英菲尼迪 Triant:采用2+2车厢布局,和鸥翼式

车门设计,伸开时约有5.5英尺长、7英尺高。电动开启的前门每个辅以6个柱形气缸,后门开口可以开得很大,为后车厢货物的上下提供了额外的途径。

主要的外形设计是先进的前灯系统,可以引导前灯光束在数字印射数据和GPS技术的帮助下转弯。上面的光束可以旋转至15度角,下面的光束可以旋转至30度,这样可以在夜间时提供更大的可见度,特别是在山间或是在Z字形的路段上。

简洁有力的3.5升双凸轮轴24气门V6引擎,配合5速自动变速器构成了Triant 强有力的心脏。先进的ATTESA ET-S四轮驱动系统提供了全天候的动力,同时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提供了舒适的车辆驾驶性能,两者配合出完美的驾驶体验。在崎岖道路行驶时,悬挂系统还能抬高0.8英寸,在高速公路驾驶时能降低1.2英寸。

尼桑蓝鸟: 蓝鸟(BLUEBIRD)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

车型之一,它的第一代于1959年问世,“蓝鸟”取自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的名作《蓝鸟》。它被日产汽车公司称之为“历史之久、生产数量之多、技术之先进、可靠性之高,从任何方面而言,是一直领先于其它日产车。”

蓝鸟车身由诱人的弧线勾勒而成,前脸、头灯、后视镜、溜背,还有尾翼创造出良好的气动性,尤其是圆润的尾部叫人过目不忘。风神蓝乌沿袭了老款尼桑蓝鸟稳重大方的风格,而且外观的细微之处:如金属亮条装饰的腰线和风挡轮廓,电镀门拉手,不锈钢双排气管,尾部电动天线,于不经意中流露出豪华车的气质。

讴歌ZDX:讴歌ZDX是一款跑车与SUV的结

合体,其设计手法比宝马制造的X6更为夸张。讴歌ZDX的造型带有清晰的层次感、面板永远和简洁无缘、亚光金属色的装饰的出现并不像其外形那样出乎想象,实用性高;前脸设计犀利具有侵略性,独特的双镀铬排气口与尾灯结合的设计很有新意,车身整体线条流畅,此外它还采用了全景玻璃天窗设计。

讴歌ZDX展现了讴歌品牌对于激情设计、运动奢华和极尽雅致等造车理念的全新定位。在保持跑车动感设计的同时,后车门把手被巧妙地隐藏在C柱当中。后备箱门则采用全玻璃设计,打开后可见与车底储藏空间完全融为一体的储物空间,以此打破空间格式化。

中控台的T字区也出现了新组件,搭载了全新的6速自动变速箱,这是讴歌车型上首次出现6AT,同时也挡把前我们发现了标有IDS字样的旋钮,这被讴歌称为综合动态系统,用来调节悬挂的工作模式。

讴歌ZDX的内饰均是手工缝制,就座椅的造型来说,没能延续外形设计的果敢。前排座椅较宽的肩部设计似乎在展示不错的舒适性,而座椅本身带有的加热和通风功能相比以前的讴歌车型也有所进步;后排讴歌ZDX安排了三个座椅,掀背造型也带来了较小的后窗,除了可以承载3名成年人外后排座椅也可以按比例放倒,这使得讴歌ZDX的后备厢空间变得更加灵活。

帕杰罗:帕杰罗搭载了拥有强劲低速扭矩和高马

力输出的3.8升,24气门,V6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拥有从低速到中高速强有力而平稳的扭矩特性。在悬架装置方面,配备了越野性能出色的四轮独立悬架,在超级四轮驱动(SS4-II)基础上,增加了后差速锁的新型主动式稳定牵引力控制系ASTC。

在安全性能方面,正副驾驶座位采用了二级式SRS安全气囊,并设置了侧面帘式安全气囊。在车身设计方面,采用豪华感的内饰,强有力的直线设计,充分体现了世界级全能SUV的价值。

马自达RX-7:20世纪末期,马自达公司将安装了转

子发动机的RX-7型跑车打入了美国市场,这种跑车最大马力可达255匹,最高速度达250公里/小时。体积小,重量轻,设计精密等是转子发动机的特点,这些特点令RX-7的车头部分能设计得更低和更富流线美,而且还能有助于降低车身重量,直接提高RX-7的车速表现和省油性能。

综述:日本汽车产业极力推动企业内部和整个行业的创新,除了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新车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也不断破壳而出,同时制度创新也紧跟前进的步伐,并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摘要 (2) 关键字 (2) 前言 (2)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3) 二、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 (4)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汽车差距 (7) 四、中国汽车发展展望 (8) 五、参考文献 (8) 摘要:时下,对于居住在都市和乡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再是什么新奇之物了,但是对中国汽车历史的经过却少为人知,本文对中国汽车自古及今的历史简单介绍,并综合中外汽车的现状略加分析,了解中国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键字:座驾中国汽车汽车历史现状差距发展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

日本汽车发展史 (2)

看日本汽车发展史 2007-11-0200:25 ??提起日本我是又恨又敬佩,恨是因为他们的侵略历史,永不能忘,敬是他们的民族精神值得每一个想富强的国家学习。关于汽车工业日本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想从日本汽车发展的成功历史找出我们发展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日系汽车的发展史。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 1950 在 1961 30%以上, 以至 1、制 达30%后期日本汽车发展起来后被取消一直到现在日本对进口汽车是零关税。3、严格限制外资流入汽车企业。保证本国汽车的独立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好走了相反的道路,到处是合资企业。究竟哪种方法更好,现在国内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合资企业(全球最强汽车公司基本都来了)已经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依靠他们的低价格切入市场,而外国汽车通过合资建厂使他们的成本与民族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而技术上保持绝对优势。这就不难看出民族企业面临多大的竞争压力了。没有合理的利润他们的研发费用必定不足,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虽然加入世贸我们的关税逐步降低,但进口汽车尤其是进口中级以下车对民族企业的压力并不大,合资车才是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彩电、手机的合资企业并没有扼制民族企业的发展,反而使他们在技术上很快追了上来,并进而冲击世界市场,但汽车这一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是否也能达到这一效果,前景难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多的合资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希望国家能够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此外,国家应

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的比较及启示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经济预测分析 第 17 期 国家信息中心2015年5月25日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 的比较及启示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 版图中不断升级的过程。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 部环境与当时的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比较这两个时期中 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正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资本净输入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 1、对外贸易难以继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世界份额快速提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提高,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当前,我国外贸已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进出口规模占GDP比重在2006年达到63%的高点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参见图1)从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看,外贸将难以继续发挥以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巨额的贸易顺差既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额的迅猛增长,也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更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始实施,活跃的海外投资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形成新的增长潜力。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 图1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2、对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规模净资本流入,

日本汽车发展史

案例正文: 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局限性的个案剖析 ——以日本汽车发展史为例 摘要: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是世界最大最激烈的汽车市场儿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击败美国汽车。由于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使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创造世界第一的奇迹,可见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快速和强大实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局限性 引言 日本作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其发展史上也经历过坎坷。 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盟军司令部曾下令全面禁止汽车生产,使得日本汽车发展势头较弱。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日本汽车市场,大有泛滥之势。特别是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对处在半毁灭状态的日本汽车工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随后,日本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于1987年废止,其后至今日本对进口汽车全免关税),严格禁止外国资本渗透国产汽车工业。而中小汽车厂家为了生存,或引进技术或采取与国外厂家达成“事业合作”或“技术合作”以发展汽车产业。在引进技术以及“技术合作”的同时,日本企业通过不断改进汽车技术,使日本汽车产业得到迅速发展。1967年日本即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随着日本汽车厂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他们研发出省油、轻巧的小型轿车。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让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大行其道,出口量骤增,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车。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1日本产品的生命周期 从技术创新的的角度讲,产品有一个发生、发展乃至衰落的生命周期,这种

汽车文化复习题1 汽车发展史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汽车文化》复习题 项目一·汽车发展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33分) 1、汽车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为 公认的现代汽车诞生日。 3、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包括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机械 工程学。 4、汽车诞生以来,外形经历了马车形、箱形、流线形、船形、鱼 形、楔形、多用途厢式汽车等演变过程。 5、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技术和车身。 6、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 程、点火(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这个原理被称为奥托循环沿用至今。 7、汽车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分为点燃(火)式和压燃式,其中狄塞尔发 明的柴油机采用的是压缩式内燃机原理。 8、美国福特公司首次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汽车,提高了生产效率。 9、汽车流行色的性质包括:时间性、区域性、层次性、种类性。 10、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是氢气和氧气。 分)15二、选择题(. 1、下列发明硫化橡胶技术的是( B )。 A、米其林 B、固特异 C、邓禄普 D、别奈迪克 2、目前清洁能源汽车中有一种用LPG作为燃料,LPG是指( B )。 A、压缩天然气 B、液化石油气 C、甲醇气体 D、沼气 3、第一台摩托车的发明者是( C )。 A、卡尔·本茨 B、保时捷 C、戴姆勒 D、迈巴赫 4、汽油的辛烷值一般表示汽油的( C )。 A、经济性 B、挥发性 C、抗爆性 D、燃烧性 5、箱型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

研究一种新的车型( D )。 A、马车形 B、子弹头 C、滴水形 D、甲壳虫 6、能够在行车过程中防止汽车侧滑的系统是( A )。 A、 ESP B、EBD C、ABS D、GPS 7、柴油发动机由进气门进入气缸的是( C )。 A、新鲜空气 B、雾化柴油 C、可燃混合气 D、汽化柴油 8、( C )被尊称为“给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A、杜兰特 B、波尔舍 C、福特 D、标致 9、在下列指标中,( C )可以作为汽车燃料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A、每小时耗油量 B、有效热效率 C、百公里耗油量 D、有效燃料消耗率 。) D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0. A、30% ~50% B、40% ~60% C、50% ~70% D、60% ~80% 11、在设计上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和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不超过9座的汽车是( D )。 A、商用车 B、普通乘用车 C、旅行车 D、多用途乘用车 12、( D )的问世将世界置于车轮之上。 A、美国奥兹莫比尔 B、德国奔驰汽车 C、法国标志 D、福特T型车 13、目前,电动汽车主要的三种类型中,不包括( C )。 A、蓄电池电动汽车 B、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C、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 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4、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甲壳虫汽车,发动机布置形式是( B )置的。 A、前 B、后 C、横 D、纵 15、热带地区的人们在购车时,一般会选择( A )的颜色。 A、浅色调 B、深色调 C、暖色调 D、冷色调 三、判断题(15分) (√)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2、汽车的外形很多,目前汽车的外形均是流线型。 (×)3、SUV汽车的出现是汽车发展史上第六座里程碑。 (×)4、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汽车是英国人瓦特发明的。 (×)5、与同等排量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轿车能够节油60%以上。 世纪占据重要地位的汽车将是电动汽车。21、除了内燃机汽车,6)√(.(√)7、汽油机排气污染主要成分是CO,HC和NO。x(×)8、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之间往复移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一周。 (√)9、在汽车加速行驶时,其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和加速阻力组成。 (√)10、V型发动机可以为驾驶舱留出更大空间,并且可以提高发动机排量和功率。 (√)11、“绿色汽车”就是指电池电动车、混合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分创建、成长、全面发展和高速增长四个阶段。 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29316303.html, 日本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经济对比分析 作者:熊名奇,米运生 来源:《商业研究》2010年第12期 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日本经济;比较 中图分类号:F114.45 文献标识码: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XIONG Ming-- (1.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Some phenomena of the China′s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are similar to Japan′s bubble economy, such as RMB appreciation, rising stock prices and real estate prices, which makes people worried that the China′s economy fall into long-term slump like Japan′s bubble burst. By comparis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Japan′s bubble economy: different le 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t degree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and different macro-control measur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conomic bubble and different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These differences can guarantee the long-term stable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 bubble economy; China′s economy; Japan′s economy; comparison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步入正轨并开始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业深度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靠近世界前列。21世纪第一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 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及趋势汽车是最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汽车也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范围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哪种交通工具可与汽车的作用相媲美,因为汽车是在“面”上发挥作用,并且可以实现“门对门”的便利。正因为如此,汽车在过去数十年中已迅速发展成为最主要、最受青睐的交通工具。本文旨在通过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得出其发展趋势,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世界以及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一、世界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 从19世纪末卡尔·奔驰发明汽车至今,汽车制造业发展历程按生产方式可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1、手工生产方式。19世纪末,法国巴黎P&L机床公司开始制造汽车,当时是实行手工单件生产。其生产效率极低,制作成本高,质量保证全凭技术工人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2、大批量生产方式。它是由美国企业,主要是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所创造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为世界汽车,不仅仅是汽车业,而且是为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十分深刻和深远。到20世纪后半期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来自于市场的变化。20世纪后半期时不仅在美国,不只在整个汽车市场,顾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状况给制造业提出的新课题是,一方面必须找出办法来使产品的开发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显着缩短,另一方面还必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这两方面的课题促使汽车制造企业改变原有的大规模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探索新的模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比较早地进行了探索和转变。

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分析原因

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分析原因 ——以2007-2009年为例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本文借由2007-2009年度中日两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来分析形成中日国际收支状况的原因及不同之处。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政策因素经济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国际收支的定义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一国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主要表现形式是统计报表,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是该时期国际交易的总体状况的具体反映,是一国经济决策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国际收支结构的相关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收支结构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3年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它在原来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修订。第五版将整个国际收支划分为两大账户,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经常账户反映实际资源流动,资本与金融账户反映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我国从1997年开始采用第五版的原理和格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收支账户框架及差额构成的特点,国际收支结构可分为以下模式:(1)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差额平衡模式:(2)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的差额平衡模式:(3)两大账户均平衡的模式:(4)双顺差模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均为顺差):(5)双逆差模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均为逆差)。 中国2007年顺差(3718亿)+顺差(735亿) 2008年顺差(4124亿)+顺差(463亿) 2009年顺差(2917亿)+顺差(1448亿) 日本2007年顺差(25万亿)+逆差(22万亿) 2008年顺差(16万亿)+逆差(18万亿) 2009年顺差(13万亿)+逆差(12万亿) 由上所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从2007-2009年度的国际收支均为顺差,即使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依然实现了收支双顺差,且顺差总额维持在4400多亿左右。日本2007年为顺差,差额为3万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逆差,差额为2万亿;2009年为顺差,差额为1万亿。 国际收支平衡是实现一国经济均衡的四大目标之一,它表明一国经济不仅要对内均衡,而且要对外均衡。一国想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不甘落后,就必须打开国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来。由于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诸多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就加大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进而也对维持一国经济的总体均衡增加了障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呈现出某些不同之处,影响国际收支的各项政策制度与经济环境也较独特,因而国际收支结构同其他国家有显著区别。 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方面 1、外贸政策 中国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政策,以此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自改革开发以来,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外汇不足的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 2、外资政策 中国长期实施鼓励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并不是以购买外国技术,高科技产品的方式流入国内,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的卖给人民银行,然

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80年代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概述: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为世界汽车行业甚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探索出一套集聚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理念、生产模式和管理制度。1960—1980年间,日本汽车年进口量最高不超过6万辆,最低的年份只有l万辆。日本凭借着汽车国内销售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的现实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铃木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生产厂,丰田公司在1972年到1976年四年间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80年代至90年代: 贸易逆差—由于大量对美出口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从1980年起年年都发生的日美汽车贸易摩擦成为影响日美关系的重要因素,而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为了免受影响,纷纷把生产基地搬到美国本土。 资本输出—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化扩张阶段。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一阶段,日本与美欧贸易摩擦增多,国内消费市场的日趋饱和。面对这样的状况,1981年日本对向欧美各国出口小轿车的数量进行限制,迫使日本各汽车厂家重新谋求全球战略,变商品输出为资本输出,直接向欧美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国际化扩张—日本汽车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 1982年,美国本田制造有限公司(本田独资)投产;1983年,美国日产汽车制造公司(日产独资)投产;1984年,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丰田与通用合资)投产;1987年,国际汽车联合公司(马自达与福特合资)投产;1988年,肯塔基丰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丰田独资)投产;同年9月,美国三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三菱独资)投产。 设计趋势——日企开始把汽车产品开发重点转向更加节能,节材,安全,舒适,环保和多功能。 以丰田公司为例: 而日本的汽车产业是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为跳板,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不依赖于他国。如丰田,日产等公司都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走技术独立的道路。因此,日本的“自主”则是控制资金,核心技术,真正的自主。 在开发“普锐斯”过程中,内山田要求专家团队研究30款已有的丰田车型,并要求全球四个丰田设计室参与车身方案投标竞争。尤为特别的是,在参与竞标的各个设计室分别独立开展车身造型设计的同时,车身工程部门的专家们从一开始就着

一旦发生三件事 中国房地产就会像日本一样崩溃

一旦发生三件事中国房地产就会像日本一样崩溃 2016年03月17日 09:52来源:财经网6122人参与80评论 中国政府绝不会轻易地放大泡沫,或者轻易挤破泡沫。这两年房地产虽然复苏,政府强调的是去库存,对投机非常警惕。 叶檀:中国房地产可能也会像日本一样崩溃 在3月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回答中国楼市会不会像当时的日本一样崩盘时强调不能相提并论。 第一,时代不同。日本发生的事情是在20年、30年以前的事情,背景、政治、经济条件和今天都大不一样,甚至是完全不一样了。第二,国情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城镇化水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宏观调控的措施也不同。 当前提与土壤一样时,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 日本房地产崩溃的本质是,投资品市场崩溃,房地产作为表现最明显的投资品市场,崩溃得最为惨烈。美国房地产市场同样如此,当美国的房贷作为基础资产品打包成为金融产品卖向全球,低劣的基础资产质量一定会让相关的金融产品崩溃,问题只有一个,何时? 日本房地产崩溃的前提有三个,一是城镇化、工业化基本完成,房地产缺乏真实的消费者与接盘者,在城市大量购入房地产的人大多是为了投资所用。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显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城镇化进程基本结束,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整体趋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房地产经历第二周期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危机。也就是说,从二战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左右,日本的房地产涨势是有真实的经济与人均财富增长作支撑的,从1975年到1985年,日本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而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老龄化等日趋严重,城镇化阶段已经过去,房价上升缺乏真实的财富与人口作支撑。 第二,80年代以后日本中期房地产又一波上涨,是金融强刺激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崩溃的命运。 80年代后,日本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高达76.7%,基本接近尾声。由于签订“广场协议”为其他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扛住经济

中国现状像日本的70年

前日本央行副行长:今日中国像1969年日本 2011年01月07日07:51 南方人物周刊【大中小】【打印】共有评 论256条 核心提示:武藤敏郎:从结论上来说,我个人觉得更接近日本60年代末期,有几个象征性的东西。一个就是经过战后经济复兴,到了1968年,日本GDP的总量刚刚开始超过德国。就像现在中国超过日本这样的时期。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大规模的国家活动。比如大阪的世博会是1970年召开的,这让我们想到今天在上海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从总的迹象来看,我觉得非常像日本69年、70年这样的情况。 东京浅草地区街景。日本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小的社会,而且藏富于民。(方迎忠) 本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期,作者:黄广明,原题:《中国像日本的60年代末--访日本前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 “中国经常能看到一个词是城市化,日本没有采用这样一个说法,用得更多的说法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人口移动,日本不存在从农村到城市没有户口的问题” 67岁的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大和总研理事长武藤敏郎从未像现在一样与中国密切接触,在他的日程、接受采访的问题、思考和讨论的主题中,“中国”二字出现得相当频繁。就在本刊记者采访他的2010年8月下旬,他在北京受到了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的接见,不日又出席东京-北京论坛。 目前,日美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降到了13.5%,与此相对应的是日中贸易的比重上升到了20.5%。亚洲地区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是“亚洲内需”的坚强后盾,而中国又

是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武藤敏郎曾指出,日本经济在2010年出现转机,贡献最大的无疑是出口,从对欧美过度依赖的模式中走出来,建立起重视亚洲的战略将是重要的课题。 武藤敏郎曾任日本央行--日本银行副行长,他的几重身份在日本都非常知名:财务官僚,经济学者,实业家。武藤精通财政政策、金融政策,1966年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其后历任大臣官房秘书课长,大臣官房总务审议官,主计局长,事务次官。2003年起担任日本银行副总裁。2008年起任现职。 就中日经济的热点问题以及日本能否为中国提供经验等话题,武藤在东京接受了本刊的采访。 日本如何失去十年,中国可以吸取的教训 人物周刊:中国一些学者喜欢拿现在的中国经济和过去的日本相比,有的说是相当于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说相当于八九十年代,您对此持何看法? 武藤敏郎:从结论上来说,我个人觉得更接近日本60年代末期,有几个象征性的东西。一个就是经过战后经济复兴,到了1968年,日本GDP的总量刚刚开始超过德国。就像现在中国超过日本这样的时期。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大规模的国家活动。比如大阪的世博会是1970年召开的,这让我们想到今天在上海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从总的迹象来看,我觉得非常像日本69年、70年这样的情况。 希望不要误解我这个话,我主要是从整个国家的平均发展程度来讲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尤其是内陆和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果我们光把目光集中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话,那它的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日本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尤其像东南沿海一些大企业,它甚至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收购美国企业。但从全国平均水平来讲,我觉得做这样一个判断还是比较贴切的。 人物周刊:日本经济经过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的高速成长,到80年代到达顶峰。但是在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了。在日本有一说就是“失去的十年”,我们也听说过“失去的二十年”的说法。您觉得这个判断从哪些方面看是可以成立的?请您分析一下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导致此后长时间经济低迷的原因。 武藤敏郎:1990年前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因为泡沫经济的破灭导致经济低迷,经济没有什么新的增长点,长时间振作不起来。这导致整个国家的财富不断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股票价格下跌,资产价值受到影响;另一个就是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国民财富有所减少。失去的十年或二十年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走进日本论文日本汽车发展史

看日本汽车发展史 提起日本我是又恨又敬佩,恨是因为他们的侵略历史,永不能忘,敬是他们的民族精神值得每一个想富强的国家学习。关于汽车工业日本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想从日本汽车发展的成功历史找出我们发展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日系汽车的发展史。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 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 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 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 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 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1990年日本以1348 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而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击败美国汽车,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以至于美国年轻人以拥有一辆日本跑车而自豪。应该说确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回顾他们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国家的支持作用。日本汽车在起步时,市场上几乎已被美国车占领,到处充斥着美国车,情形和我们现在的外资车差不多,严重影响了日本汽车的发展。于是,日本政府作了以下决策。1、制定军用汽车补贴办法,对汽车企业进行补贴。 2、制定较高的进口汽车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关税达30%后期日本汽车发展起来后被取消一直到现在日本对进口汽车是零关税。 3、严格限制外资流入汽车企业。保证本国汽车的独立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好走了相反的道路,到处是合资企业。究竟哪种方法更好,现在国内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合资企业(全球最强汽车公司基本都来了)已经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依靠他们的低价格切入市场,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论文

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 展的启示 摘要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日本经济飞速增长。这种急剧增长是泡沫经济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成为了国家繁荣的象征。 日本在1989年取得的经济成果被经济学家认定为平成景气。而西方人却认为是泡沫经济。通过事实的验证,虽然,日本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却也为日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的后果及其原因。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投机;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s Bubble Economy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China's Economic ABSTRACT Japan's bubble economy was founded in 1985, by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in a few years time. This rapid growt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enomena of the bubble econom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i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national prosperity. Japan in 1989 economic gains made by economists as the Heisei recession. And western people think it's a bubble economy. Through the validation of the facts, although, Japan has a serious bubble economy, but also for the Japanese to provide an unprecedented growth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bubble economy in Japan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the bubble economy burst and its impact on the Japanese econom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rt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s bubble economy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Key words:Japan;The Bubble Economy;Speculation;Enlightenment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史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 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50年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

浅析日本汽车的发展史

浅析日本汽车的发展史 【摘要】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而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击败美国汽车,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以至于美国年轻人以拥有一辆日本跑车而自豪,可见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快速和其强大的实力。 【关键词】汽车发展史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1990年日本以1348 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由此看出日本在近百年中就从一个汽车工业刚刚起步的国家发展到强大的汽车帝国。下面我想简单谈一下日本第一大汽车集团丰田,借此来看看日本汽车的发展。 丰田汽车公司,简称“丰田”(TOYOTA),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前身为日本大井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产业财阀。丰田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 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雷克萨斯、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1895年,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隈部一雄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该车是二冲程双缸,木制车身,车顶用皮革缝制。 从1946年起战后生产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雷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公司的三个椭圆的标志是从1990年初开始使用的。标志中的大椭圆代表地球,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 字,代表丰田公司。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而丰田的发展也应证了这一点。通过搜集材料,总结出: 1 国家的支持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 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 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 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 (二)后20年(1983~2002年) 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 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 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⑥天津大发(后为华利)牌:天津市汽车制车制造厂(今天津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引进日本大发技术,1985年投产。当时生产的微型商用车还有安徽淮海机械厂的飞虎牌,沈阳微型汽车厂的沈微牌等。通过上述一系列重型、轻型和微型车新产品投放市场,引导了市场需求,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1982年载货汽车产量中重、中、轻(含微型车的)比例为5%、73%、22%,1992年为6.3%、50.7%、43.0%。明显提高了轻型载货汽车比例,减低了中型载货汽车比例。 1.3 发展轿车产品 2.1 载货汽车 这一时期载货汽车产品明显走向平头化、柴油(除微货)化、大型化、加大功率、提高承载能力,并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卸车、牵引车和专用车底盘,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程度较高。 2.2 微型商用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