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优质栽培技术
五味子种植技术

五味子系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木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西五味子等。
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陕西等省区。
五味子在我县多自然分布在海拔900-1400米疏灌林中。
五味子食药兼用。
五味子是一种高档水果,是保健酒酿造的上等原料。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有健肺止咳、滋肾涩精、益气生津之成效,主治神经衰弱,肺虚咳喘,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症,是传统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一、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木,长达6—8米。
嫩枝红棕色,老枝暗灰色,外表微开裂,具有香气,叶生在幼枝上,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尖端尖,基部楔形。
花单性,腋生,偶见雌雄同花,有香气。
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红色。
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
种皮黄褐色。
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
五味子喜潮湿而阴凉的环境,但不耐低洼积水。
无主根,只有少数须根,因此,不耐干旱。
喜肥沃微酸性土壤。
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但长出5-6片真叶后,那么要求比拟充足的阳光。
二、五味子育苗技术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几种方法,消费上常以播种育苗为主。
(一)播种育苗1、采种、层积处理及催芽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收成熟的红色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
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干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装在布袋或麻袋内,在室外通风不集水处挖深0.7米,宽0.8米,长2米以下土坑覆土储藏,上盖草保湿,温度保持0-5℃,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的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
五味子种子层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80-100天,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把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用凉水浸泡3-4天,每天换水1次水。
浸水的种子种皮裂开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种。
2、苗圃地选择及播种前准备苗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
五味子的养殖栽培方法和技术

五味子的养殖栽培方法和技术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五味子的养殖栽培方法和技术十分重要。
以下是五味子的养殖栽培方法和技术:
1. 土壤要求:五味子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宜选
择pH值在5.5~7.5之间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如果土壤过于酸性,
可以用石灰粉调整土壤pH值。
2. 繁殖方法:五味子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
其中种子繁殖适合于规模较小的养殖者,嫁接繁殖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养殖者。
3. 种植方法:五味子不耐寒,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种植
时先挖深约30厘米的坑穴,每个坑穴中栽植1~2株五味子。
种植后
要及时浇水并施肥。
4. 管理方法:五味子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每周至少
浇水1~2次。
同时要注意除草、松土和施肥。
在果实成熟前要及时采摘,以免影响果实的品质。
5. 病虫害防治:五味子常见的病虫害有黑蚜、红蜘蛛、蚜虫等。
可以采用人工捕杀、喷洒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养殖栽培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为养殖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 1 -。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药用植物五味子,又称五味子、五味花、五味木、五味果等,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它的果实味道酸甜苦辣咸五味具全,所以得名五味子。
五味子在中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着多种药用价值,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抗衰老、治疗神经损伤等。
五味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许多中药品的重要原料之一。
五味子也具有观赏价值,其果实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是一种优秀的盆景植物。
五味子的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也备受人们关注。
一、五味子的繁育栽培1.土壤要求五味子能适应多种土壤,但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又要兼顾排水性,避免积水。
在育苗阶段及生长期的管理中要注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果实的发育。
对于盆栽五味子来说,要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并在底部垫上碎砖、泥煤、腐叶等增加排水性。
2.温度要求五味子的生长适温是15~30摄氏度,耐寒性和耐热性较强。
但在生长初期,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适宜的温度是20~25摄氏度。
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温度适宜,以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
3.光照要求五味子偏向于半荫生长,喜欢光线充足的环境。
一般来说,在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要保持光照充足,有利于幼苗的成长和果实的发育。
而在盛夏时,要注意避免太阳直射,以免果实过度曝晒而导致变质。
4.施肥管理五味子对肥料有一定的要求。
在生长初期,可以适当施用一些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到了成长期,可以适当施用一些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但施肥量不宜过多,避免过肥导致植株长势过旺而不利于结果。
5.剪枝整形随着植株的生长,五味子的枝叶会逐渐长大,为了保持植株的整齐美观,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
修剪的主要原则是保持枝叶的均衡分布,避免密生过于拥挤,同时还可以促进新梢的长势和结果。
6.病虫害防治在五味子的繁育栽培过程中,要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蚕等,以免害虫危害果实和植株。
如发现有害虫,可选用适当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掌握好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五味子,又名五味子、迷迭香、千結草等,为五味子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盆景植物。
五味子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心绞痛等疾病。
由于其枝叶茂密、果实丰富多彩,五味子也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做盆景造景的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五味子的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
五味子的繁育栽培一、土壤要求:五味子对土壤要求不苛刻,但偏好在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一般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注意不要过于酸性或碱性。
二、光照要求:五味子属于喜阴的植物,一般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射阳光,否则会导致叶片的枯萎和果实的减少。
三、水肥管理:五味子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系腐烂。
在施肥时,可以利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人工合成的肥料辅助生长。
四、温度要求:五味子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
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可以适当将五味子移至室内或遮阳处。
五、病虫害防治:五味子的主要病虫害有红蜘蛛、介壳虫、蚜虫等,对此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农药或者天然植物农药进行防治。
五味子盆景造景历史悠久,它枝繁叶茂,果实丰富多彩,是非常理想的盆景植物。
下面来介绍一些五味子盆景的造景方法和技巧。
一、盆栽选择:五味子盆景可以选择适宜根系生长的盆土,一般建议选择陶瓷盆或者水泥盆作为栽培容器。
盆径20-40厘米左右为最佳选择。
二、造型修剪:五味子盆景的造型修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剪裁,可以修剪成刀削、龙须、仿山或者仿林等不同造型,使整个盆景更具魅力。
三、盆景搭配:在五味子盆景的搭配上,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景观石、小型盆景树、苔藓等植物进行搭配,使整个盆景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水石摆设:水石也是五味子盆景造景的重要元素,可以选用一些形态各异的水石搭配在盆景中,使整个盆景更富有变化和趣味。
五、养护管理:在养护管理上,五味子盆景需要适宜的光照和水分,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施肥和修剪,以保持整个盆景的健康和美观。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五味子的种植技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大面积生产常采用种子繁殖。
1、种子处理①种子处理:把种子用冷水浸泡3天,再用赤霉素2.5*10的-4次方或硫酸铜溶液浸种24小时,种后40天才出苗,生长的慢,发芽率分别为68%、56%。
用硫酸铜浸种7分钟操作要小心、,取出用水洗,放赤霉素5*10的-4次方的溶液浸种12小时,播后15天至一个月出苗,成苗率可达70%。
②播种时间:五味子播种分春播和秋播。
春播5月撒播或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0.03千克左右。
浇透水,盖草保墒。
出苗后撤去盖草,搭架遮荫,透风和少量阳光。
苗高5~6厘米时拆除架棚,按株距5厘米定苗,追肥尿素每公顷5千克,第二年或第三年春定植到大田,按行株距100厘米*50厘米定植。
每年追一次肥,根茎处生出的新枝及时剪掉。
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秋播为好。
也有的用当年新种子。
清水漂洗去果肉,控干于8月份播种,以后搭100~150厘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苇帘或帘遮荫,土壤干旱地浇水,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物,经常除草。
冬季小苗要覆盖草,翌春即可定植。
南北行间或等高栽植,株行距50~100厘米*150~200厘米。
2、压条繁殖:在春季萌发前进行,选健壮茎蔓,清除附近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在地面每隔一段距离挖一个10~15厘米深的坑,小心将五味子茎蔓从攀援植物上取下来,放在坑内覆土踏实,待扎根抽蔓后即成新植株,第二年移栽。
3、扦插繁殖:春天植株未萌动前选一年生枝条或秋天花后期,雨季剪取坚实健壮枝条,剪成12~15厘米长一段有2-3个芽,上切口平下切口剪成45度斜面,插条基部用ABT1号生根粉150*10的-66次方浸6小时或萘乙酸NAA、500*10的-6次方浸12小时,混拌好的壤土3份沙1份的苗床上,行距12厘米,株距6~9厘米,斜插入的`深长为插条的2/3,床面盖蓝色塑料薄膜,经常浇水,也可在温室用电热控温苗床扦插,床面盖蓝色塑料薄膜和花帘,调温。
五味子栽培技术要点

[ 摘 要] 五 味子 属 木兰 科多 年生 落 叶木 质藤 本 , 其 果实 有极 大 的药 用价 值 , 可 敛肺 、 滋 肾、 止汗, 在 临床 中可治 咳 喘 、 盗汗 、 久泻 与精 神衰 弱等 。 五 味子 是我 国 珍贵的药材之一, 本文就育苗 、 栽植、 田间管理、 主要病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这几个方面作 了简要的论述, 供参考。 [ 关键 词] 五 味子 , 栽 培 技术 , 病 害 防治
距为 1 2 c m、 株 距 为6 - 9 c m、 深 度 为插条 长度的 2 / 3 斜 插入 床 土 中即可 。 ( 7 ) 苗期 管理 。 在 播种 出苗 后 , 应立 即搭建 遮荫 棚 以确 保透 风性 并 防止 阳光 暴 晒。 当苗高 达 到5 — 6 c m时即可将 棚 架拆 除 , 以株距 为5 c m开始 定苗 , 应 按照 土 壤肥 力 与苗 木实 际 长势 进行 追肥 工作 。
1 种 子处理 。 由于五 味子种子 属深度 休眠 型种子 , 因此 种子在 收获后 一定要
采 用低 温 的条件 处理 , 才可 使种胚 萌 发。 在 种 子的选 择方 面应 选择 成熟 度高 且 饱 满 的种 子 。
2 播种
4 除草松 土 。 在 生 长期应做 好松土 除草工作 , 以确 保土壤疏 松 、 无 杂草 , 同时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味子 几种 常见 的病 害包括根 腐病 、 叶枯病 与 白粉病 等 。 在选 择 防治药剂 时 一定 要选择 经农 业部 药检 所正规 登记 、 国家允许 使用 的品 种 , 避 免药 害产 生
的 不 良影响 与一 些残 留危 害 。 1 根腐 病
行, 并按 照地 块 的湿润情 况 来确 定作 床方 式 。 作 床过程 中应施 农家  ̄5 -1 0 k g / T f l | , 在 播 种前 7 d 用1 %硫 酸 亚铁 溶液 作 床面 消毒 处理 。 ( 3 ) 播 种量 。 每 亩 的播种 量 约 l 2 k g , 每平 方 米保 苗约 2 o o 株即 可 。 ( 4 ) 播种 方法 。 春 播一 般在 5 月份 左右 , 秋 播一 般在 土壤结 冻前 进行 可选 择
五味子的种植方法和条件

五味子的种植方法和条件
五味子的种植方法:
1、种子选择及处理
在挑选五味子种子时一定要细心,要选择那些成熟饱满、完好无损的种子,以当年的新种为好,会更有活力,陈年烂种是绝不能要的,会严重影响出芽效果。
五味子种子需要进行处理,可以在前一年选好优质种子浸泡一周时间,然后捞出来晾干与湿沙混合,放在室外的坑中进行低温处理,等来年进行播种。
2、土壤选择
五味子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中,并且种植地的排水性要比较好。
播种前需要精整土地,将泥土挖松耙细,清除其中的杂草杂物,再施足底肥,最好将地整平,就可以准备播种了。
3、适时播种
五味子种子一般是在五六月份播种,可以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法,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的撒在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覆土厚度注意不要超过三厘米,太厚会不利于出芽。
4、苗期管理
五味子种子播种后要在上面覆盖草帘,用来遮阴,并且在土壤干旱时要及时的进行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等到小苗长出两三片叶子后就可以揭开草帘。
五味子是一味比较名贵的中药,它的功效非常多,药用价值很高,所以种植也能有很好的收益。
这种植物种植成本不高,也不难养殖,只要用心学好方法,将每一步都做到位,它就能顺利生长。
五味子栽培方法(最新)

五味子栽培方法.以下是大家创业网分享的五味子栽培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种子繁殖。
秋后果实采下后,去掉果肉洗出种子,晒干贮藏。
播前需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是:在室温下浸种1昼夜后,用3倍量的净河沙混拌均匀,埋藏于较凉爽的地方。
3~4个月后种子裂口露出胚根,即可进行播种。
处理种子时,用100~200ppm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48小时,可促进种子萌发。
通常于晚秋或早春育苗条播,每亩用种量为5千克左右,覆土1.5厘米,浇透水并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撤去盖草,搭架遮荫,保持少量阳光。
第二或第三年早春即可定植。
2、压条繁殖。
早春植株萌动前,将植株枝条部分埋入土中,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潮湿。
待枝条生出新根后,于晚秋或翌春剪断枝条与株脱离,进行定植。
3、扦插繁殖。
于早春未萌动前或花后雨季,剪取坚实健壮的枝条,截成12~15厘米长一段(截口要平整)斜插于苗床,行距为12厘米,株距6~10厘米,然后搭棚遮荫,并经常浇水,促使生根成活,翌年春季定值。
等到五味子种子成熟之后,我们要将优质的种子挑选出来,并且进行晾晒。
种子上如果存在杂质的话,我们要把它们清洗干净之后再进行晾晒。
晒好之后我们需要对种子进行药物拌,以免种子在储存的过程中受到虫害,或者由于细菌过多出现变质。
如果农户使用的是液体的药剂,那么在使用完药剂之后还要再次将种子风干。
五味子的种子出芽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提前进行催芽,这样才能保证种植之后五味子的出苗率。
种植五味子的土壤营养要足够肥沃,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好种植距离以及水费情况。
种子上面覆盖的土壤厚度要掌握好,等到五味子长出幼苗之后,我们合理的进行田间管理就可以了。
农户朋友如果使用扦插的方式防止五味子的话,我们最好选择当年的长势较好的幼苗进行。
扦插枝的长度要掌握好,并且枝条伤口处还要合理的进行消毒。
伤口处的水分蒸发之后我们再进行扦插,扦插好的五味子我们要注意土壤的湿润情况。
不论哪种方式栽培五味子,农户朋友都不要忘记控制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味子的优质栽培技术
摘要:本文以五味子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筛选及加工等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对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详细作以介绍。
五味子为落叶木质藤本,多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杂木林、林缘、山间灌丛处,具有喜光、喜湿润、喜肥、适应性强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其质量的好坏,与采收时期和加工方法有关。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育苗前要选地,整地。
田间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包括苗田管理、移栽、定植期管理等,五味子在生长过程中有卷叶虫、女贞细的危害,同时也会出现根腐病、叶枯病、果腐病、白粉病、黑斑病等,论文中对其防治的方法作以说明,希望对栽培五味子有一定的帮助,保证五味子的优良品质.达到中药gap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关键词:五味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
1.1 形态特征
五味子为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8m,小枝褐色,稍具棱。
单叶互生,叶片薄,卵形、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长5~11cm,宽3~7cm,先端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细齿,上面有光泽。
无毛,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叶柄细长。
花单
生或簇生于叶腋,乳白色或粉红色,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
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深翻细耙,施足底肥,一般翻地深度25~30cm,每667m2施厩肥4000~5000kg,于播种前作畦,畦高20cm,畦宽l~1.3m,畦长视地形而定。
2.2 繁殖技术
2.2.1 种子处理
五味子的秕粒很多。
出芽率60%左右,应在结冻前用清水将选作种子用的果实浸泡至果肉涨起,然后搓去果肉,再用清水浸泡搓掉果肉后的种子5~7d,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
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m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cm 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
2.2.2 播种育苗
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
育苗以床作为好,床高15cm左右。
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
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cm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m,长视地势而定。
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kg,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3 田间管理
3.1 苗田管理
播种后搭1~1.5m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
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3.2 移栽
3.2.1 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缘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质壤土为好,选好地,每公顷施基肥20~30t,整平耙细备用。
3.2.2 移植
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行株距120cm×50cm,为使行株距均匀,可以拉绳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标志,然后挖成深30~35cm、直径30cm的穴,每穴栽1株。
栽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
15d后进行查苗,没成活的需进行补苗。
3.3 定植期管理
五味子生长在氮肥供应不足时,新梢生长瘦弱,叶小而色浅,过早结束生长,果穗果粒也较小,产量明显下降。
氮肥过多时,枝、叶徒长而不充实,易受病害侵袭。
五味子耐旱性较强,选用优良土壤进行栽培,即使全年不进行
浇水也会获得较高产量和质量。
为了避免北五味子萌芽不整齐,新梢和叶片短小,坐果率降低,延迟成熟等现象发生,在五味子整个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可采用沟灌、喷灌、微灌或采用滴灌的形式,即保证水分又节省了水资源,对五味子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应注意适时剪枝、搭架、松土、除草、培土等管理。
4 病虫害防治
4.1 根腐病为害根部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避免
根腐病发生,发病期可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根际浇灌。
4.2 叶枯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和3%井冈霉素50ml/l(ppm)液交替喷雾。
4.3 卷叶虫幼虫造成卷叶,影响果实生长,甚至脱落。
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或50%磷胺1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
4.5 果腐病症状为果实表面着生褐色或黑色小点,以后变黑。
用50%代森铵500~600倍液,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4.6 白粉病发病始期在5月下旬~6月初,6月下旬达到发病盛期,为害叶片、果实和新梢。
防治方法:白粉病与黑斑病发病期相近,可于6月中旬于黑斑病防治的同时喷布1:1:10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
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及70%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7 黑斑病 6月上旬~8月下旬,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6月中旬喷布1:1:100倍等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无病情发生,可每隔7~10d喷布1次。
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施,对北五味子黑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落叶后或萌芽前彻底清理病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原菌密度。
5 采收、筛选及加工
5.1 采收
采收时期:五味子果实如采收过早,加工成的干品色泽差、质地硬、有效成分含量低,将会大大降低其商品性;采收过晚,因果实易落粒,不耐挤压,也将造成经济损失。
一般8月末~9月上、中旬五味子果实变软而富有弹性,外观呈红色或紫红色,已达到生理成熟,应适时采收。
5.2 筛选
采收方法:选择晴天采收,在上午露水消失后进行。
米收时,尽量少伤叶片和枝条,暂时不能运出的,要放阴凉处贮藏。
采收过程中应尽量排除非药用部分及异物,特别是要防止杂草及有毒物质的混入,剔除破损、腐烂变质的部分。
五味子药用部分为果实。
质量要求表面紫红色,皮肉厚、皱缩、油润,有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