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总体上依托南京大学“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四三三”的“四”指四个培养阶段,即预锁定、硕士生、博士生和弹性延长四个阶段;第一个“三”是指三个层次的质量指标体系,即全过程质量指标体系、培养条件质量指标体系和模式改革质量指标体系;第二个“三”是指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激励机制。为此,南京大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点》、《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管理办法》、《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研究生)的意见》、《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抽查盲审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方案》等,这些措施为我系构建“四三三”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在新培养模式下,我系相关博士改革措施均已到位,包括: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上动态的管理机制、过程管理和择优分流相结合的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博士学位论文“抽捡盲审”制度,选拔优秀拔尖博士在读生采取弹性学制延长在读年限加大资金支持。上述培养制度改革旨在优化生源,分层考核,过程管理,论文盲审,加大激励,健全监督,为提高哲学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硕士中期考核: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相关教师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硕博连读,对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评,对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博士资格考核:资格考核以考察博士生对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素养、对专业研究动态和前沿领域的鉴别和把握能力、完成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为重心,同时考察其学风和学术道德。考核通过方可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考核从博士二年级上学期开始,首先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单位进行预考核,然后是二级学科的正式考核和全系考核。预考核内容以资格论文(或研究综述)为主,要求体现出对所研究领域或主题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尤其是核心范畴、主要观点、经典研究、前沿动向等的理解和把握。正式考核皆以面试为主,或结合笔试。考核内容及比例为:学位课程的完成情况占%;开题综合报告占%;完成的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占%。最终以全系为单位,做出暂缓通过率不低于%、优秀率不高于%的考核结果,并予以公示。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待遇不变,并可在一年后参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学六年内,参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过资格考核,学校将视其为自动终止学业,予以退学,作肄业处理。详细细节参看《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方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8)一、培养目旳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将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旳科技哲学及其有关领域旳高级专门人才,可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详细说来,将为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事业部门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和水平旳,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旳人才,或为更高一级旳学校输送优秀生源。
为此,规定本专业硕士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品德良好;系统地掌握科技哲学学科领域旳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纯熟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旳身体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科技发展规律与机制研究2.科学技术旳社会学研究3.科学哲学与科学文化研究4.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研究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为三年,规定至少修满35学分。
每年旳学习时间一般为9个月。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占所有学习时间旳二分之一左右,科学研究工作(含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所有学习时间旳三分之一。
四、课程设置原则上硕士硕士必须按照本专业旳培养方案用一年半旳时间修完规定旳课程。
(一)必修课公共必修课(8学分)1.第一外国语(5学分)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措施论(1学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9学分)1.科学技术思想史(3学分)2.中国哲学史(3学分)3.西方哲学史(3学分)专业主干必修课(至少修9学分)1.科学哲学概论(3学分)2.自然辩证法史(3学分)3.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4.技术哲学概论(3学分)(二)选修课(至少修12学分)1.科学计量原理与措施(3学分)2.科学计量学文献研究(2学分)3.科学社会学概论(2学分)4.科学知识社会学选讲(2学分)5.科学认识论原理(2学分)6.科学文化学(2学分)7.科学哲学原著选读(2学分)8.技术哲学原著选读(2学分)9.现象学原著选读(2学分)10.定量分析措施(2学分)五、专业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名称、总课时、开课学期、教学规定、教学内容、教材和参照书目等内容,见附表(见附表)。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一、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8)
一、学科概况:
我校科技哲学相关教学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教师队伍中,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
几十年来,本学科点主持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973专项、农业部行业专项课题在内的十余项课题的研究。
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不完全统计)。
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二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等。
二、培养目标:
具有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的扎实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动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在本专业中写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论文,具有从事科技管理或在本学科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科学哲学
2.科技与社会
3.技术创新与管理
4. 科技伦理
5. 宗教与科学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五、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满28学分。
课程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学术活动三部分,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其它选修课三类。
本课程体系同时适用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
深圳大学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深圳大学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向学科、各培养方向与研究内容简介。
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学制三年。
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
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筹)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在学年限不得低于2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毕业)论文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1。
四、培养方式(一)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二)研究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完成学位论文。
(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参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执行。
(四)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
(五)重视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训练,除本专业幵设系统的学位课程外,还建立与相邻专业方向的交叉联系;因材施教,强调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教学,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个人培养计划第一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共同拟订并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纸质文档由学院保存,电子文档上传至研究生院(筹)。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七、课程免修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他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幵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得学分。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人才培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经济特区背景,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理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与战略、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特别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及市内高等院校的高教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和比较深港高等教育政策与投资问题,为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考察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三、学习年限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若研究生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指导教师确认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本学科实行以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的开放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在研究中学习。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第三及其后作者名次一律不计),或完成相当水平的研究报告、政策咨询报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
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差不多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培养目标:系统掌握中国哲学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前沿学术动态。
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外文资料进行专业学术研究。
要紧课程和学位论文要求成绩达到优良。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差不多学制: 2.5年。
研究生能够依照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共同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全面关怀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依照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关心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教研室〕对研究生培养进行集体指导。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研并重的方式。
应修学分:总学分许多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许多于32学分。
必修课许多于18学分,必修环节许多于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要紧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要紧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指导教师1 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各历史时期的哲学,着重研究宋明理学及江西古代儒学、佛教、道教,推进中国哲学学科建设。
杨柱才教授苏树华教授2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促进中国哲学的以后进展。
杨雪骋教授赖志凌副教授3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促进当代哲学文化理论建设。
尹星凡教授4 中国人生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上的人生哲学问题,总结人生哲学理论。
郑晓江教授5 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家及政治家的政治哲学思想,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智慧和理论。
张仁木教授赖志凌副教授【三】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职称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0020005 英语144 6 1、2 考试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0 1 1 考试0020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42 2 2 考试专业核心5021001 中国哲学研究54 3 1 全体导师考试5021002 西方哲学研究★54 3 1 孙增霖副教授考试06级开始双语5021003 哲学方法论54 3 1 尹星凡教授考试课5021004 中国哲学史通论54 3 1 全体导师考试选修课专业方向课5022005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36 2 2 尹星凡教授考查5022006 宋明理学36 2 2 杨柱才教授考查5022007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36 2 2 杨雪骋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人生哲学史36 2 2 郑晓江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政治思想史36 2 2 张仁木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佛教哲学36 2 2 苏树华教授考查5022017 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36 2 2 赖志凌副教授考查5022018 江右哲学36 2 2 全体导师考查素质教育课公共选修课二外、数学、计算机、经济治理、法律、体育类36 2 2 考查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36 2 考查至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文献综术、开题报告 3学术活动 2社会实践60 2学术论文〔外语〕 1【四】必修环节开题报告〔3学分〕: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
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一、学科简况西北师范大学是我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设有哲学系和具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单位,省教育厅设立西北师范大学与甘肃省社科院联合培养伦理学硕士研究生示范基地。
哲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讲师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硕士学位教师人。
人入选甘肃省“”创新人才工程、名教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入选省理论界拔尖创新人才,人入选甘肃省教案名师,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获省优秀年轻称号;人担任全国哲学一级学术团体理事,人担任省哲学学会会长、人担任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人担任常务理事。
二、培养目标哲学硕士点各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教案人员和科研人员;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案教案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基本规格是:(一)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格规范的学风;(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案、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四)身心健康。
三、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年。
至少须修满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实践环节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案计划表)要求必须完成本专业本学术著作的阅读量,课堂以学生钻研研读讲授专业著作,导师指导点评的启发式教案为主。
硕士研究生修完每门课程后,考核方式为撰写文献评述;在读期间,至少应参加一次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外学术会议,选听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个;在导师的指导下为本专业的本科生讲授—学时的专业课程;非哲学本科专业毕业研究生补修本科课程: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修完课程后参加考试,取得成绩,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人才培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经济特区背景,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理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与战略、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特别是研究广东省、深圳市及市内高等院校的高教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和比较深港高等教育政策与投资问题,为有关部门的高等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2.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考察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历史,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三、学习年限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若研究生学位课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指导教师确认有能力提前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四、培养方式本学科实行以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的开放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在研究中学习。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第二作者,第三及其后作者名次一律不计),或完成相当水平的研究报告、政策咨询报告,或取得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
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研究
商务印书馆 /
2000
37
奎因
逻辑哲学
三联书店
1991
语词与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8
罗蒂
后形而上学思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39
斯泰格缪勒
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86
40
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
商务印书馆
1998
41
万俊人
现代西方伦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42
朱贻庭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四)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
(五)重视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训练,除本专业开设系统的学位课程外,还建立与相邻专业方向的交叉联系;因材施教,强调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教学,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个人培养计划
2
40
讲授
考试
中国近现代科学与社会
2
40
讲授
考试
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自然科学史原着选读
2
40
讲授
考试
逻辑学专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美学专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西方美学史
2
40
讲授
考试
补修课程
考查
通过
七、课程免修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他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得学分。
63
任继愈主编
中国佛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64
金宜久
伊斯兰教概论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5
伊斯兰教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66
金宜久
中国伊斯兰教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67
李养正
道教概论
中华书局
1989
68
李养正
道教义理综论
2009
69
李大华
隋唐道家与道教
2011
70
陈振明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
公共学位课
政治理论课
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
36
讲授
考试
平均≥75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2
70
讲授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
2
54
讲授
考试
外语
6学分
基础外语
英语(一)
2
160
讲授
考试
英语(二)
3
专业外语
1
40
讲授
考试
专业学位课
基础理论课
6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深圳大学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中外互译、撰写外文论文摘要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考查
通过
文献阅读(开题报告)
2
导师考核
考查
教学或社会实践
选修课
8学分
当代发展哲学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60分
马克思与尼采思想比较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法兰克福学派专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先秦诸子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宋明理学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经学史专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7
田启波
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7
8
黄楠森
1998
9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10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着名编译局马列部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
1999
11
韦政通编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
世界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2
唐明邦等主编
中国古代哲学名着选读
武汉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3
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着选辑(上、下卷)
出版
1964
44
麦金泰尔
德性之后
1905
45
罗尔斯
《正义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道德哲学讲演录》
上海三联书店
2003
46
拉斐尔
道德哲学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11
47
皮彻姆
哲学的伦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48
西季威克
《伦理学史纲》、
九、学位论文
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的研究生首先进行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向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交,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开题,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有关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由研究生本人承诺,导师负责。
(五)考试可以采用闭卷、开卷或课程论文等方式,如采用其它方式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做好考核记录。
(六)必修环节中,开题报告通过获得文献阅读学分;研究生参加讲座并填写《学术讲座登记表》,导师签名确认后获得学术讲座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由导师进行考核,不计学分。必修环节不通过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七)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
1988
13
萧萐父
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
1998
14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商务印书馆
2004
中国文化要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5
熊十力
新唯识论
中华书局
1985
体用论
中华书局
1994
16
金岳霖
论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知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7
贺麟
文化与人生
商务印书馆
1988
18
唐君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71
拉雷·N·格斯顿
公共政策的制定
重庆出版社
2001
72
海德格尔
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下)
上海三联书店
1996
73
拉普
技术哲学导论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74
让-伊夫·戈菲,
2
40
讲授
考试
现象学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分析哲学与数学哲学
2
40
讲授
考试
康德与当代新儒家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中西诠释学比较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西方伦理思想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应用伦理学
2
40
讲授
考试
宗教学前沿问题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中国古代宗教经典研究
2
40
讲授
考试
宗教社会学与宗教人类学
美学
西方美学史
王晓华、陈海静
美学专题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三年。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筹)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在学年限不得低于2年。
八、考核方式
(一)课程学习和各必修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程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三)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
(四)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2007
31
胡塞尔
逻辑研究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现象学
2001
32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3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