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教版三年级《古诗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古诗三首》是谁的作品?A. 杨洪基B. 王维C. 孟郊答案:B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由以下哪位唐代诗人创作的?A. 杜甫B. 白居易C. 柳宗元答案:C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写的是哪一季节?A. 春天B. 夏天C. 冬天答案:C4.《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指代答案:A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独立揖尔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A. 寒风B. 外面的天气C. 寒冷的北方答案:C二、辨识题1. 请辨识下列句子是否出自《静夜思》。
A.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2. 请辨识下列句子是否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A.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案:A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情景描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一位名叫武判官的官员离开北方归京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北方寒冷的自然环境,如大风卷地的白雪,寒冷肃杀。
同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表现了武判官感慨自己东巡察访的艰难和寂寞,以及回到京城后的欢乐和热闹。
2. 解释《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前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让人产生可能是霜华的错觉。
这描绘了诗人一个人静静地独坐在床前,看着窗外的月光,感慨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3. 比较《静夜思》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静夜思》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描写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但它们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练习题

语文三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
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 yóu )
残菊(C án C 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 xié)
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 jǘ) 橙黄(C éng C héng) 2、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
(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
3、给诗句中的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车坐爱枫林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
(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
(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知有儿童挑促织 (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
4.根据情境写诗句.
(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
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
”中描写的那样吗?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代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
二、古诗阅读理解
(二)赠刘景文
, 。
, 。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习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时练一、我会写的很漂亮。
符酒兄佳二、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fú hélìng hún yù wàng jiǔ jiāmù tóng jiā jié gū dú hé chù三、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加倍.(bèi pèi)遍.地(biàn piàn)屠苏.(sū shū)借.口(jiàn jiè)每逢.(fén féng)登.高(dēn dēng)四、比一比,组词语。
何()借()酒()牧()佳()河()错()洒()物()挂()五、按要求填空。
1.“情”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能组成词语( )。
2.“遥”字共有( )画,第四画是( )。
3.“篱”字的读音是( ),部首是( ),是一个( )结构的字。
4.“屠”字是( )结构,除部首外还有( )画。
六、理解词意。
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选字组词。
[欲浴] 淋( ) 随心所( )[魂槐] ( )树灵( )[独烛] 蜡( ) 孤( )[倍陪] 加( ) ( )伴八、根据意思,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
1.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独自漂泊在外作为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之际更加思念亲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六、根据节日填空。
节日
过节时间节日习俗Biblioteka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祭祀祖先,喝腊八粥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欢乐)的节日 (阴冷)的天气 (灿烂)的阳光
四、默写古诗。
略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诗中描写的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诗中写了燃放爆竹 、饮屠苏酒、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仪式,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
2、《清明》的作者是唐代杜牧,诗中描写的是清明节,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参考答案:
课文9 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破旧 符号 贪欲 灵魂 借口 酒家
如何 牧童 兄弟 孤独 奇异 佳节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旧(陈旧) 欲(欲望) 屠(屠苏) 倍(倍数) 异(奇异)
旦(元旦) 浴(沐浴) 层(层次) 陪(陪伴) 导(开导)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课课练】练习题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课课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疑是地上霜”。
2.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的是黄河的壮丽景色。
3. 《乡村四月》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二、判断题
1.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
✓
2. 古诗是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
✓
3. 《乡村四月》中描绘了农民在农田劳作。
✓
三、简答题
1. 用一句话概括各句诗的主题,并注明对应的古诗。
- 最喜欢返璞归真的生活,透过日常生活中的景象感受大自然
的美好。
古诗《登鹳雀楼》。
2. 你对古诗中的自然景象有何感受?
我觉得古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独特而优美,让我感受到大自然
的力量和美好。
它们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亲自欣赏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发。
四、作文
请你谈谈《乡村四月》这首古诗给你带来的感受,字数不少于100字。
《乡村四月》这首古诗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受。
通过诗人的描写,我仿佛看到了乡村四月的美景:窗外绵绵的西岭积雪,门前停
泊的万里船。
这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
和舒适,同时也勾起了我心中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
这首古诗让
我明白了乡村的美是与大自然相统一的,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
拥有真正美丽的乡村景色。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练习试题(含答案)

9.古诗三首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重阳节到了,他dú()自一人在yì guó tā xiāng(),回想当初和xiōng dì姐妹在一起品尝měi jiǔ jiā yáo(),对酒高歌,líng hún()不知在 hé fāng()。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曈曈”的意思是()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放开C.释放2.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多选)A.扫墓B.吃粽子C.登高D.踏青E.猜灯谜3.《清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A.愤恨 B.伤心欲绝 C.兴奋 D.哀思4. “欲”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
A.想要 B.将要 C.需要 D.欲望(1)台风来了,楼顶的木架子摇摇欲坠。
()(2)他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办。
()(3)晓东感冒了,一点食欲都没有。
()三、填一填。
1.照样子写词语:千门万户2.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3个)3.《九月九日忆以山东兄弟》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无比思念的情感:“,。
”你还知道哪句诗也写出了思乡之情“,。
”四、阅读古诗,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完成练习。
元日除夜雪爆竹声中一岁除,北风吹雪四更初,春风送暖入屠苏。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半盏屠苏犹未举,总把新桃换旧符。
灯前小草写桃符。
1.时间不同,《元日》描写(),《除夜雪》描写()A.除夕夜 B.春节2. 两首诗都写了什么风俗?()(多选)A.放爆竹 B. 贴春联 C.喝屠苏酒3.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除夜雪》中的天气是()A.晴天 B雪天4. 给读者的感受不同,《元日》让人感到( ) ,《除夜雪》让人内心()。
A.平静 B.欢乐5.万物始于春。
你知道跟春天有关的诗句吗?写一写。
,。
9.古诗三首(答案)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重阳节到了,他dú(独)自一人在yì guó tā xiāng(异国他乡),回想当初和xiōng dì(兄弟)姐妹在一起品尝měi jiǔ jiā yáo(美酒佳肴),对酒高歌,líng hún(灵魂)不知在 hé fāng(何方)。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练习题(附详细答案)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增加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答案。
一、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秦风里的古诗属于( )。
A.抒发心情的诗歌B.描述风景的诗歌C.描写人物的诗歌选:B分析:秦风是写风景的诗歌。
答案解析:根据课文中所学到的内容可以得出答案,秦风属于描述风景的诗歌。
因此,选B。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T)误(F)。
( )秦风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诗人。
( )秦风里的《蝉》这首诗是描写动物的。
( )《静夜思》是作者王之涣的自述。
( )《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夕阳的美景。
答:F、F、T、T分析: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答案解析:秦风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不是特指某位著名的诗人,因此第一题判断为“误”。
秦风中的《蝉》是描写某种昆虫的,不是动物,所以第二题判断为“误”。
《静夜思》是作者李白的作品,不是王之涣的,因此第三题判断为“真”。
描绘夕阳的一句诗适用于《登鹳雀楼》的描述,所以第四题判断为“真”。
三、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1.《蝉》诗中提到了蝉在哪里鸣叫?答:草的深处。
分析:通过诗句“在涧之深处,有蝉在鸣吟”,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解析:蝉在涧的深处鸣叫,不是草的深处。
因此,答案为“错误”。
2.《静夜思》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分析:根据课文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
答案解析:《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因此答案为“李白”。
3.《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座建筑?答:鹳雀楼。
分析:根据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解析:《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是鹳雀楼,因此答案为“鹳雀楼”。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回答了课后练习题中的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4 古诗三首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石径.斜(jīng jìng)擎.雨盖(qíng jìng)挑.促织(tiāo tiǎo)读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cán jú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二、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 乘、搭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的意思是()。
A. 双手捧着B.举,向上托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四、我是小诗人,我会根据诗意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的阳光()的春风
()的花()的草
二、默写古诗。
三、拓展题。
1.杜甫,字(),自号(),唐代伟大的(),
与李白合称“”。
2.用自己的语句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讲出来。
四、词语解释
迟日:
泥融:
鸳鸯:
五、填写表示颜色的字
1.两个()鹂鸣翠柳,一行()鹭上青天。
2.()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丝绦。
一、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二、默写古诗。
三、拓展题。
1.苏轼,字(),号(),北宋著名的()家,()家,()家,()之一。
2.用自己的语句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讲出来。
四、我会填。
《惠崇春江晚景》是()代作者()写的,主要写了()、()、()、()、()、()等景物,其中()是作者想象的。
五、拓展题
1.读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仿佛看到了:。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美观。
yàn zi yuān yāng lúyá
xiǎo xīróng huàméi zi
二、我会填空。
(1)《三衢道中》描写了(季节)的景物,从
可以看出来。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描写了一幅
的景象。
三、默写古诗。
四、用自己的语句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讲出来。
五、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三首古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