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_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如何写药物经济学论文

如何写药物经济学论文

如何写药物经济学论文药物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药物的成本、效果、可及性和使用规律等方面。

撰写药物经济学论文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下面将介绍一些撰写药物经济学论文的基本步骤。

首先,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了解当前药物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应当全面、系统,要包括当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其次,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比如药物成本效益分析、医保政策对药物使用的影响、患者用药行为等。

确定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有助于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数据的选择和分析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库分析、临床试验等方式获取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或经济学模型的建立,探讨药物使用与健康效果、成本之间的关系。

最后,撰写论文。

论文应当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在撰写论文时,要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同时客观描述研究结果,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撰写药物经济学论文需要系统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分析,只有在充分理解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细致研究,才能撰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此外,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论文写作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确保论文的逻辑结构清晰,内容连贯。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链条。

其次,要注重论文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在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在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时,要正确引用并注明出处,避免出现抄袭和学术不端行为。

另外,在进行文献综述时,要注意挖掘先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思考。

这有助于在研究中加强自身的创新和贡献。

此外,药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到医疗、经济、政策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和方法。

药学领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药学领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药学领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药学领域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通过经济学的方法,对药物的开发、利用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为政府、医疗机构和个体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药支出的目标。

一、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和意义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药学领域的一门应用学科,旨在研究药物的经济性问题。

它借鉴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主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效用分析等方法,对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经济分析,以明确相关决策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从而引导药物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药物经济学的意义在于:1. 评估药物疗效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药物的效果和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判断药物的经济性,为医生、患者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2. 评估药物政策的可行性。

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评估政府制定的药物政策的效果和成本,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发现资源分配的问题,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疗效与成本的评价、药物的使用模式和医保政策等方面。

1. 药物疗效与成本的评价药物疗效与成本的评价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药物的成本效益分析、效用分析和成本最小化分析等方法,评估药物的经济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决策者和患者进行药物选择和决策,使药物治疗更符合经济效益和患者需求。

2. 药物的使用模式药物的使用模式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药物的使用频率、用药途径、用药时机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发现和解决药物滥用、浪费等问题,提高药物利用的效益。

3. 医保政策医保政策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研究医保政策对药物开发和使用的影响,可以对药物的价格、报销比例等进行调整,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

药物经济学研究

药物经济学研究

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经济学是衡量药物疗效与经济成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药行业、政府及个人做出合理的决策,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药物经济学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首先,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使用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旨在评估药物疗效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平衡。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使用某种药物的成本与效益,以及与其他替代方案相比的优劣。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最小化分析等。

其次,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多样。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计算出每获得一个单位的健康效果所需的成本。

另外,还有成本效用分析,它是通过将不同健康状态转化为效用值,来衡量药物使用的经济效果。

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决策树分析、灵敏度分析等,可以辅助研究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最后,药物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对于药物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说,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帮助其优化产品定价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药物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对于医疗保险公司和政府来说,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提供药物使用的经济证据,帮助其制定药物审查和报销政策,保证有限的资源的合理分配。

再次,对于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来说,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提供药物治疗效果与成本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诊疗决策。

综上所述,药物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理解药物使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药物治疗的有效与公平,为医药健康领域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持续紧张,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药物经济学概论及案例分析

药物经济学概论及案例分析

药物经济学概述及案例分析年级:2012级院系:医学影像学院、麻醉学系班级:麻醉2班姓名:王乾学号:A121500045摘要药物经济学通过对成本和结果的测量和比较,优选最佳方案或计划,服务对象涵盖了与医药相关的各个部门。

在卫生决策部门,选择合适防治方案或计划,可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评价药品成本-效果,可以确定是否批准进口或研制、生产;在指导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帮助确定药品或治疗方案是否给予报销及报销比例;在新药研制开发部门,衡量新药开发价值,可以评价新药开发费用;在药品生产企业,指导制定药品价格,可以评价药品上市的成本-效益,进行市场决策,评价淘汰性价比不合理的老药;在医疗机构,可以指导制定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对于病人,可以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药品。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成本;收益正文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边缘学科。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设计合理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案,保证有限的社会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药物经济学研究概述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全社会角度和整个人群的利益出发,研究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药物,使能够以最低的治疗成本,得到最好的医疗保健效果,使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得到最佳的和合理的分配,以最高的经济效率实现人类最大的健康改善。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医药资源使之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药物经济学不仅能在药品的研制、生产、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有助于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制定。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利用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对医疗服务项目或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之间的成本和收益,并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

其中成本分析和收益评价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

药物经济学分析及运用研讨论文

药物经济学分析及运用研讨论文

药物经济学分析及运用研讨论文药物经济学分析及运用研讨论文【摘要】随着20世纪药品行业的发展,如何在有限成本的前提下生产出高质量药品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经济学也由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为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从药物经济学历史起源及概念出发,详细总结药物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为今后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科学有用的依据。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实际应用1药物经济学的历史起源及概念1.1历史起源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20世纪中后期。

1950年以后,美国的公共医疗保健费用飞速上涨,令普通民众不堪重负,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同时使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美国国会对公共医疗费用进行了一次成本效用分析,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措施,Pharmacoeconomics一词由此产生。

1.2概念单从概念上来讲,药物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1]。

狭义的药物经济学则是指在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从社会角度开展以药物流行病学人群观为指导的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医药卫生资源。

2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根据研究者评价结果指标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评价方法: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以及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titanalysis,CBA)。

其中最小成本分析为不完全分析,其余3种均为完全分析[2]。

2.1CMA使用CMA方法时,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治疗方案的数量为两种或两种以上;②治疗方案针对同一种疾病;③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安全性等指标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几乎没有差异。

药物中的经济学论文论文: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药物中的经济学论文论文: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药物中的经济学论文论文:浅谈药物经济学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摘要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

本文对药物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药品费用控制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0% 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 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 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控制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关键是弄清楚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造成药品费用迅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养医、用药管理松懈,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院,付费方、需求方即病人等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

目前国内外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1 ] , 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2 ] , 制定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3 ] , 以及职业道德教育。

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一是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二是它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控制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药物经济学文章

药物经济学文章

药物经济学文章
药物经济学是研究药物在经济层面上的应用和影响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的目标是评估药物治疗的经济效果,包括药物的成本、效果和效益。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药物策略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医疗效果和满足患者需求。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的经济评估、药物价格与市场竞争、药物政策和药物费用控制等。

药物的经济评估是通过比较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来评价药物治疗的经济效果。

药物价格与市场竞争的研究则关注药物价格的形成和其对市场的影响。

药物政策和药物费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帮助其制定药物政策和控制药物费用。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最小化分析等。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成本和效果,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经济效果。

成本效用分析则是通过将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转化为效用值,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经济效果。

成本最小化分析则是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成本,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经济效果。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对于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药物策略,以提供最具经济效益的药物治疗。

同时,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也可以为药物研发和药物市场提供指导,以提高药物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对于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经济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分析研究探讨

药物经济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分析研究探讨

药物经济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分析研究探讨在当今医疗领域,新药研发是推动医学进步和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

然而,新药研发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资源,还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药物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一种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和决策工具,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确保新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药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通过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新药研发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贯穿了整个研发流程,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以及上市后的监测和评估。

在药物发现阶段,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潜在药物靶点的价值和可行性。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治疗现状以及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哪些靶点具有更高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

例如,对于一些发病率高、治疗费用昂贵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针对相关靶点研发新药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回报。

临床前研究阶段,药物经济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药物研发成本的预测和控制。

研发成本包括实验室设备购置、实验材料消耗、人员薪酬等多个方面。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对这些成本进行精确估算,并与预期的市场收益进行对比,为研发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还可以对不同的研发策略和技术路线进行经济性评估,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方案。

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中最关键、也是最耗费资源的阶段。

药物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尤为重要。

首先,在试验设计方面,药物经济学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试验终点和样本量。

传统的临床试验往往以疗效指标(如治愈率、生存率等)作为主要终点,但这些指标可能无法完全反映药物的经济价值。

引入药物经济学的观点,可以将成本效果、成本效用等指标纳入试验终点的考虑范围,从而更全面地评估药物的价值。

其次,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药物经济学可以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过高或效果不佳的情况,并对试验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要素_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药物经济学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我国药物经济学起
步晚、发展时间短,与国际上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有
较大程度地提高,文献数量也逐渐增多,每年至少有200篇,包括综述、药物经济学评价
研究等。

在国内药物经济学文献数量增多的同时,其在各省份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本研
究就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发展状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分别以“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
析”“最小成本分析”和“河北”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21年12月相关资料,并且剔除重复发表和与文章实际内容不符
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河北省内学者发表的有关药物经济学的文献78篇。

1.2研究方法
运用Excel办公软件,将78篇文献资料按“文献数量”“第1作者分布特征”“文
献研究主题”“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并逐篇分析。

其中文献研究主题一般可
以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其他研究,而药物经济学常用的评价方法为成本-效果分析法、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

2结果
2.1文献数量
据统计,河北省内学者有关药物经济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总共78篇,其中在2021—2021年间药物经济学文献发表数量最多,见表1。

2.2作者分布特征
2.2.1作者区域分布特征
作者分布地区石家庄36篇,占46.1%;唐山和邢台各8篇,分别占10.3%;保定7篇,占9.0%;廊坊5篇,占%;邯郸和承德各4篇,分别占5.1%;沧州3篇,占3.8%;秦皇岛、衡水及张家口各1篇,分别占1.3%。

2.2.2作者机构分布特征
第1作者分布机构在医疗机构的有61篇,占78.2%;高等院校11篇,占14.1%;药
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健院等机构共6篇,占7.7%。

2.3文献研究主题
1990—2021年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相关文献中,应用研究72篇,占92.3%;理论研
究仅2篇,占2.6%;其他研究4篇,占5.1%。

2.4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评价1990—2021年,河北省内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文献总46篇;其中成本-效果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38篇,占82.6%,成本-效益分析仅为8篇,占17.4%。

3讨论
通过对78篇文献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近年来药物经济学在河北省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3.1文献数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与前10年相比,河北省内药物经济文献发表数量上有了一
定程度地提高,但与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省份相比文献数量还是较少[1]。

3.2作者分布特征
河北省作者分布机构以医疗单位为主,说明河北省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是以医院临床
医师和药师为主体,其原因可能与医院较易取材相关[2],且医院中医师、药师晋升和科
研绩效考核也与文献发表有关。

也说明,研究药物经经济学人员较单一,缺乏与其他机构
研究者的交流。

同时,作者所分布区域较集中,主要位于石家庄。

提示药物经济学的发展
可能与所在区域药师、医师数量以及人口数量密切相关[1]。

3.3文献研究主题
应用研究包括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医院药事管理等方面,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
最终运用与具体实践[3],主要是对具体药物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和分析,本研究中其占
总研究文献数量的50%以上。

说明河北省在某些疾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方面相对完善,但
是研究模型和方法比较单一,还有待向多元化发展。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主题中,只有2篇
为理论研究,说明有关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4],即与药物经济学相关的概念性研究较少,缺乏对药物经济学的深入研究。

3.4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评价
河北省药物经济学现阶段仍以成本-效果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为主,可能原因为其可
操作性强、周期短、数据分析简单、涉及经济学专业问题少[3]。

成本-效用分析方法中,
效用是经济学及心理学概念,是从患者的主观角度来对药物效果进行评价[5],该分析方
法及结果不够客观、准确,因此一直较少使用[6],这也是该方法在河北省内乃至国内少
见的原因之一。

成本-效益分析是以货币形式体现,而将临床指标转化为货币形式,需要
较多药物经济学专业知识[7],而河北省内发表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医疗机构人员居多,对
其来说这种方法使用难度较大,因此导致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较少使用。

4建议
针对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发表文献数量较少、研究单位单一、应用研究较窄、理论研
究较少、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强《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推广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21版)于2021年4月9日正式发布,该指南将药
物经济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不仅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标准和依据,还可以指导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8]。

虽然,我国没有将其制定为药物经济学评价强
制标准,但是能够规范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2],因此建议加强对《中国药物经济学
评价指南》的学习和推广,尤其是河北省内各县市,从而改变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研究数
量少、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

4.2加大对药物经济学的教育力度
4.2.1重视药物经济学教学
高校一方面应建立适合现阶段药物经济学发展的统一教育标准,只有建立统一的教育
标准才能加强优质师资培养、优秀教材建设以及药学、医学本科教育中药物经济学教育的
力度[9];另一方面,应设置系统课程和标准计划培养以及使用和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应
用性教科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药物经济学[10],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同时,减
少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较窄、理论研究较少的问题发生。

4.2.2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由于药物经济学研究方面广泛[11],涉及学科领域多,需要专业人员学习的知识也较多,而这些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在药物经
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得以提高,研究工作趋于标准化、科学化[10],从而减少应用研究较窄、理论研究较少问题的发生。

4.3建立交流平台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研究人员需要对药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经济学
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12],因此需要在医疗机构、高校和医药企业间建立一个良好的
交流平台。

这不仅有助于学者及时交流先进理论知识、医疗技术[3],而且还能增强其横
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13],从而减少研究主体单一的问题。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虽然
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相关文献研究数量相对于1990—2001年明显增加,但文献中还有研
究作者区域集中及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单一等问题。

当然,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发展还存
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本研究没有对其进行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林海,许明飞,祝菁菁,等.我国2021—2021年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计量分析[J].中
国药房,2021,2510:865-869.
[2]马向芹,罗飞,温祁,等.近三年我国药物治疗方案经济学评价文献分析[J].中国药事,2021,285:536-541.
[3]赵雪梅,赵洋,高天.2021—2021年国内药物经济学文献评价及现状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11:39-41.
[4]曾力楠,梁毅等.《中国药房》杂志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文献分析[J].中国药
房,2021,2222:2021-2022.
[5]何小星,李昌煜.国际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药物经济
学,2021,31:1-15.
[6]于小婷,李斌,杨松,等.国外药物经济学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药
房,2021,2414:1249-1252.
[7]杨菊.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和建议[J].中国药房,2021,2526:2401-2403.
[8]刘国恩,胡善联,吴久鸿.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21年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63:6-6.
[9]李湘,杨成密.国内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现状[J].中国药房,2021,2222:2023-2025.
[10]吴晶,吴久鸿,刘国恩.2021—2021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J].中国药物经济
学,2021,67:5-15.
[11]苏炜.3种抗菌药物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035:226-226.
[12]孙茂,冯晓远,高鹏.2021年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价[J].中国药
房,2021,2617:2308-2311.
[13]钱正刚.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药业,2021,1920:13-
14.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