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格特点

合集下载

精神病早期症状

精神病早期症状

精神病早期症状1、性格改变:患上精神病后,患者的性格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

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感到费力,而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活跃,常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自责自罪,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或情绪波动,常无客观依据的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疾病或灾祸临头,为此感到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有的人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敏感多疑: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发展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发展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发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出现了现实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紊乱。

虽然精神分裂症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发展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性格特点1. 内向和孤僻: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内向和孤僻的性格特点。

他们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喜欢独处,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

这种特点可能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有关。

2. 怀疑和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怀疑和敌对的性格特点。

他们对他人的意图持怀疑态度,常常感到被人陷害或迫害。

这种特点可能与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解读方式有关。

3. 情感冷漠: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感冷漠的性格特点。

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

这种特点可能与他们对情感体验的困扰和障碍有关。

二、心理发展1. 童年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童年期往往有一些心理发展上的异常。

他们可能表现出社交和情感交流的困难,缺乏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能力。

这可能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有关。

2. 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青少年期往往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发展上的困扰。

他们可能出现学习和社交能力的下降,情绪波动和冷漠等问题。

这可能与他们对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的困惑有关。

3. 成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成年期往往面临更大的心理发展挑战。

他们可能难以建立起稳定的职业和家庭生活,常常出现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紊乱。

这可能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解读方式有关。

三、心理干预1. 心理教育: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干预手段。

通过向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精神分裂症。

同时,心理教育还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提高社会支持和关爱。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他们的情感和行为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分裂症

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又一个主要症状:幻觉。
1、幻听:是指没有听觉刺激也可出现听觉现象的体验。持续的言语性幻听常常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2、幻视:指没有视觉刺激时出现视觉相象的体验。幻觉多种多样,如简单的光、单色的颜色、单个物体、复杂的情景性场面,可能鲜明生动。
3、幻嗅:能闻到一些难闻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幻触:在没有真正触觉刺激的情况下,患者感到被触摸的感觉。可以感觉是来自人的触摸,也可以感觉到是来自动物的触摸等。
以上列举的一些症状可以称为阳性症状,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可以出现情感倒错、意向倒错等瓦解症状和情感迟钝、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人们在惊呼,"一个精神疾病时代正在到来",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却一直怀有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病人。因为对此疾病的曲解,患者及其家属在偿还情感的代价。通常家庭成员不愿谈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认为他们没有朋友或者没有就业机会。这种疾病常与暴力和无家可归联系在一起。一小部分患者有行为紊乱,这就导致公开的暴力行为,直接暴发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侵害。尽管这些事件是极少的,但能引起媒介极大的关注,而对精神分裂症产生负面影响。
变形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奇异的变形。
钟情妄想:患者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认为某人爱上了他。
被控制妄想:即异己体验,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思维、意识被某种外力控制住了,也就是说患者认为自己在与某人共享身体、思维,例如患者正在思考某个问题时突然就停止了,患者体验到了自己要想的事情被外力(头脑外的思想,而非自己的思想)夺走了(思维剥夺),或患者体验到了外力强行把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放到了自己的脑子里(思维插入)等。
2、被害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别人在迫害他及其家人。迫害的方式多种多样,被跟踪、被诽谤、被隔离、被下毒等。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病案分析(一)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病案分析(一)
学习能力下降,性格孤僻、猜疑心重4月。
现病史:陈某一直是一个很活泼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 。入院前4月,学校老师忽然发现她变得孤僻起来,不爱 与人交往,经常逃课,上课时要么自言自语,要么忽然大 笑。宿舍同学对她都不错,但她总是莫名其妙地指责别人 说“为什么骂我?”老师觉得不对劲,找她谈话,她却回 答说,班上有男同学喜欢她,女同学在嫉妒她,还有很多 人在议论她,骂她,甚至怀疑有人在水中放毒。
●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 情淡漠为主要特征。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
时呈木僵状态。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打人、 毁物、逃跑,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此类型一般 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缓慢,早期为敏感多 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由于妄想及幻 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 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 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 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 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 衰退。
引起医生注意的是,她的叙述似乎是在念剧本里的台 词,且常常添枝加叶,不时还要偷看一下医生的反应。若 医生面露同情之色,就越发起劲,手舞足蹈,开始的忧郁 与不快早就烟消云散了。 医生发现,这位女郎的叙述只 在于引起医生对她的注意和重视,自己却并无深刻的情
感体验。医生向她做了一些解释和保证后,她便欣然离去, 林走还坚持和医生握手,反复说着感激的话。
问题:
1. 病人的病情特点和诊断是什么?
2. 选用什么药物治疗?
3. 在医患沟通和改善社会环境方面我们能做写什么工 作?
病例6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不仅病因尚未明确,而且患者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思维容易出现异常,同时缺乏自控和辨别能力,具有较高的暴力倾向以及危险行为。

相关研究指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障碍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负相关;而随着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发生严重暴力行为的机率也越高,因此需要通过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及时分级分类管理,从而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目前仅依赖药物进行治疗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得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够满足维持治疗,尤其是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常模水平[4]。

由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相互作用又错综复杂,因此有研究指出以认知行为疗法等无不良反应的心理疗法替代传统药物治疗;此外相关研究也指出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人文关怀的需求程度较高且呈多样化,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实施个性化、规范化的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利于康复的支持性环境。

为了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应用效果,以及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特开展此次综述。

1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暴力行为是指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对方生物体不愿接受的一种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妄想、幻听等阳性症状是引发暴力行为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指出出现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性格特点就是不满、冲动、个人行为粗暴、反复无常等,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了暴力行为后就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稳定性人格特征;因此针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其暴力行为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威胁社会安全,而且加剧了社会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恐惧,而其中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中,存在居住农村、文化程度低、无业、有被害妄想、发病时未服药的比例明显多于非暴力组,其中被害妄想、受教育程度低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能较好地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

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几大要素有哪些

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几大要素有哪些

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几大要素有哪些在临床医学上,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病种,但是依靠目前的医学手段,医学家们依然未能够对该病种的病因作出明确的分析,由于致病成因的复杂,因此给为精神分裂症的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

那么,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做哪些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为了让检测的数据更准确,通常需要患者的家属也予以配合:第一步:了解患者的病史。

由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患者在医生面前也有可能不会反映事实的全部,这个时候,家属的配合就是对检查结果的重大帮助。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家中,因此其身边的亲人能够见证到患者的喜怒哀乐与各种的异常行为,家人的阐述可以为检验结果注入更多的科学、可观的能量,以便医生能够尽快的确诊。

第二步:亲自会诊患者。

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有不少的患者都会表现出一副比较迷惑或者是痛苦、担忧的表情,有时候甚至对自己先前所做过的事情不记得了,不清楚了。

这个时候,医生需要及时留意患者的表情变化以及情绪控制的能力,但由于精神分裂症极其复杂,因此不可能依靠短暂的会诊来判断,日后还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方可进一步明确。

目前,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成因难以依靠医学技术检测出来,因此大部分医生都是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以及症状的发生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精神状态的,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神经衰弱:患者在生理上多表现为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头痛失眠之症,而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调;在心理方面,患者会出现心慌、精力无法集中等症,但是并不会影响到健康,因此很多患者选择不就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性格怪异:这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个表现特征,患者常常出现两面性格,原来文静内敛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并动不动的对身边的人发脾气,猜忌心理极重,同时难以接受别人的评价和意见。

3、意志消退:工作的人,会变得消极、懒惰、疲于奋斗;学习的人,则一般表现为荒废学业、意志消沉等情况。

总体上分析,患者会从一个斗志激昂的状态瞬间跌入到萎靡不振的状态。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主要症状 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对抗精神病
药物的反应 认知功能
良好 良好
预后
良好
生物学基础
DA功能亢进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差 有改变
差 额叶萎缩、DA无特别变化
精选课件
19
阳性症状 &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 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 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精选课件
9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 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 行为离奇,内向性; 意向倒错等。
精选课件
10
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 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
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 令性幻听;
其他精神自动症(被控制、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等一级症状;
紧张症症候群等。
精选课件
11
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类型 )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青春型精神分型症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5.未定型精神分裂症 6.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7.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8. 其他类型
精选课件
12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疑)
又称妄想型,最常见的亚型。一般起病 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 多在30岁以后。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 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妄想泛化,结 构系统,日益荒谬,往往伴有幻觉(特 别是幻听)。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 不突出,无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自 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年龄 有年轻化趋势。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指主要作用于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 包括:酚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
苯甲酰胺类,以及相关的长效制剂 代表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除了这些明显的症状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一、性格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表现为情感冷漠、社交退缩、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对于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往往无法产生共鸣。

这种冷漠的态度可能源于他们内心的混乱和对现实的疏离感。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社交退缩的倾向。

他们可能会避开人群,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这种退缩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以及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的担忧。

患者常常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被他人嘲笑或拒绝。

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种自我中心可能是由于他们内心的混乱和对现实的疏离感所导致的。

最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常常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突然出现情绪波动,从极度兴奋到极度沮丧。

这种情绪波动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二、人际关系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常常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他们往往难以建立和维持亲密的关系。

由于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起深入的情感联系。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被孤立,进而加重了他们对现实的疏离感。

其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社交回避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避开人群,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这种回避行为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增加了他们与他人之间的隔阂。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中心也给人际关系带来了困扰。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种自我中心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抵触,进而影响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不稳定也给人际关系带来了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格特点
1、偏执性格:性格固执倔强,敏感较为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动易怒,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与他人发生争吵,这种性格多见于男性青年。

2、循环性格: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有时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有冷漠对待别人,这样就会让自己处于孤独寂寞的边缘。

3、癔病性格:感情易波动,说话没深没浅,不经大脑思考,喜欢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动作。

4、神经衰弱性格:具有孤僻、胆小、多疑,遇事犹豫、好思考等性格特点,这类性格的人很容易患上强迫症。

5、分裂性格:性格较为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怕事,不爱与他人交往,生活工作上较为懒散,很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