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优质课导学案_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5
3.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指名读,全班齐读,反馈读。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并图文结合,运用合理的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描述诗中的美景,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4.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老师听一听?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板书:李白)对于李白,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白呢?(幻灯出示李白资料)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2.重点掌握“断”“孤”“帆”的正确写法,体会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感悟汉字的文化。

3.学生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节奏、有韵味的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学生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3)基于习作。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第 2 页第 3 页激趣立向预时:分师: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看到了什么?生:全班讨论师:今天我们一起随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望天门山,感受一下天门山的陡峭。

谈话导入自探立学预时:分一、诵读古诗:正确、流利、有节奏。

二、品读古诗:1.说说从诗中读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2、再读诗,抓住诗句的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感情?我从这一句,体会到。

3、试着读出这样的感情。

借助注音看看注释边读边想画面。

再读诗,体会诗第 4 页自探立学预时:分合作学习1、再读读课文古诗,说说从诗中读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读出自己的体会。

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注意找出学习中的错误,帮助纠正、学会。

准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人人参与展示立性预时:分自学展示一:我会学习古诗。

(1)读诗文:齐读,点名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有节奏。

(2)解诗意:边讲边读。

(3)悟诗情:我从诗的这一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展示二:总结归纳PK赛。

《天门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__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展示组:面带微笑昂首挺胸声音响亮互动组:积极主动有礼貌不重复第 5 页训练立能预时:分1.试着背诵,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唐)罗隐,。

,?评馈立思预时:1 分第 6 页。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主题编写,17课《古诗三首》就选编了这首气势磅礴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诗篇《望天门山》。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而东,在经
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全诗共四行,从“望”字着眼,前
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后两句写到在船游览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
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主
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
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
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在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诵读去体验诗情,感悟诗意,领悟诗人对祖国
大好山河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8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断、楚”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抹、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古诗。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
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公开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公开课导学案_0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走进仙人同学们,咱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很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记得咱们跟着语文课文游览过黄山奇石,欣赏过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尝过新疆的葡萄,今天我们跟随一位“仙人”,到湖南张家界参观一处名胜——天门山。

这位仙人是谁呢?对,就是李白,怎么猜出来的?(预习,积累的知识)(师随机鼓励运用第三单元的学过的猜测方式)课件出示:李白简介,李白除了是诗仙,还有一个特点?对就是酒仙。

(课件出示)诗圣杜甫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李白》,师读。

咱们已经积累过不少李白的诗篇了,耳熟能详的看这两首(课件出示静夜思和古朗月行)指生读,看红色字感受李白运用的比喻和他善于联想的特点再看这两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指生读,看红色字感受李白极度夸张的特点,再读一首《秋浦歌》加强感受二、学习新知,层次品读(一)、初读读正确,读节奏1、咱们今天就来学习《望天门山》,天门山课文有注释,读一读,了解一下。

“望”的意思是看,是远看,指导读长读重。

2、预习过古诗,能正确朗读吗?指生读3、认识生字,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楚”4、指导读节奏。

孩子们,诗光读出节奏是不够的,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感来,读出诗的韵味来。

(课件出示节奏线),指名读,齐读!(二)、再读读出画面,读出意思孩子们,2221的节奏,读后好听多了,好像唱歌一样。

可李白大诗仙的诗不仅能当歌唱,还能当画赏呢。

《望天门山》一句一景,像是连环画,请默读课文,找一找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圈出来。

1.生汇报:天门山、楚江、孤帆、日2、师引导:这些景物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呢?比如山是高的,水是(辽阔的),太阳,孤帆又离我们(很远),所以这境界是高远辽阔的。

读的时候,尽量慢一些,开阔一下。

学生试读。

3、再看这幅连环画的颜色:山(青)水(碧)帆(白)日(红),带碧的诗我们学过不少呢。

(课件出示《咏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碧青红白构成了一幅色彩多么明丽的连环画呀,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李白又化身为一位天才摄影师了,再读这首诗,脑海里是否能浮现这一副高远辽阔,色彩明丽的图画,如果有,恭喜你离仙人又近了一步,读出了画面感。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优质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简析】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围绕本组专题“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而选编的。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
的壮观美景而诗性大发,即兴所作。

这首诗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

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描
写山川的气势,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写
行船时的感受。

这首诗歌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天门山
的雄伟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书写“断”字。

2、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及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描绘的奇雄景象,背诵古诗。

3、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古诗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李白,引出课题
1、导入:提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我们首先想到他的哪一首诗?诗人总是如此敏感多情,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另一首诗,去感受诗中的美景和诗人的美好情感。

2、解释课题——望(往远处看),看书中注释了解天门山。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指出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引出这节课新字的学习
2、我们认识了这首诗的生字,那么请我们一起再准确的读一读这首诗。

三、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试着划节奏和注意它的重轻音。

四、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大家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并用交流的方法自学古诗。

2、学生交流用这些方法读懂了那个字,那个词,那句诗。

3、多媒体出示带有插图的诗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句。

(1)齐读“天门中断楚江开”,你从哪个字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分析“断”,指导朗读。

(2)读“碧水东流至此回”,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回”,感受长江水的汹涌澎湃。

(3)体会“两岸青山相对出”中“出”化静为动写天门山美景的妙处。

五、再现画面,想象说话
1、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那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年轻的你——李白刚刚25岁。

你满腹才华,离开家乡,准备大展宏图,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于是,你顺江而下,遍访名山,寻访名流。

不知不觉,你已乘风破浪,来到了安徽当涂,望到了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一出一来之间,你已经完全和天门山融合在一起。

此时此刻,你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强烈的情感。

那么请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把你内心的呼唤写下来。

六、叠读古诗,读出韵味。

七、课堂总结
今天的课堂,我们用抓字眼,明诗意;知诗人,解题意;读诗句,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望天门山》,像《望天门山》这样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还有很多,像后面的两首古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都是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希望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后两首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