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系统
人体有几大系统

人体有几大系统人体有11个主要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皮肤系统。
以下是对每个系统的简要介绍:1. 循环系统:该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出。
2. 呼吸系统:这个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并清除代谢废物。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脏等器官组成。
它负责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并吸收这些物质以供能量和维持身体正常运作。
4.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网络,它是身体控制和协调各种活动的主要系统。
它接收和传递信息,并通过电信号与身体其他部位进行通信。
5. 内分泌系统:这个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体组成,如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它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和控制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其他生理功能。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两个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它负责排除身体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7.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的睾丸、附睾、精囊和前列腺,以及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它们负责生殖和生育。
8.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组织、淋巴管、淋巴结、脾脏和白血球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体内外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9.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关节等组成。
它为身体提供支撑和保护,并参与运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10.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组织组成,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它们使身体能够运动,并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如消化、呼吸和循环。
11. 皮肤系统:皮肤是最大的器官,它由多层组织和附件器官组成。
它在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调节体温和感知触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皮系统的名词解释

皮系统的名词解释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身体的外部界面,起到保护和隔离内部器官的作用。
在医学上,我们将这一系统称为皮肤系统,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是皮肤系统的最外层,它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道防止外部物质进入体内的屏障。
表皮还含有色素细胞,它们根据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肤色。
此外,表皮还含有许多毛囊,通过毛孔将毛发延伸到皮肤表面。
在表皮下面是真皮,它由结缔组织构成,具有弹性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真皮中含有血管、神经末梢和汗腺、皮脂腺等特殊的结构。
其中,汗腺负责排泄汗液,从而对身体进行散热。
而皮脂腺则分泌皮脂,它们的分泌物可以润滑和保护皮肤。
最内层的是皮下组织,它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
皮下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保温和储备能量。
此外,皮下组织还起到减震和吸收外部冲击力的作用。
皮肤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屏障,它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它有感知的能力。
皮肤表面富含感受器,包括疼痛、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能够接收外界的刺激,并将信号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触感和刺激。
其次,皮肤系统还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当体温过高时,汗腺会分泌汗液,通过蒸发吸热的方式来降低体温。
而在寒冷的环境下,皮肤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以保持体温稳定。
此外,皮肤还具有免疫功能。
它通过表皮中的特殊细胞和分子来识别并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当皮肤受到损伤时,免疫系统会进一步介入,促进修复和愈合过程。
最后,皮肤在美学和社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观和肤色对个人形象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些人会花费时间和金钱来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外貌。
此外,由于我们通过肤色传递了许多信息,如不同人种和文化的背景,因此皮肤也与社交和文化因素紧密相连。
总而言之,皮肤系统是人体内外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扮演着保护和界面的角色,还具有感知、调节体温和免疫功能。
而且,作为外观和美学的一部分,它也在我们的社交和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物的器官和系统

七、排泄系统
原生动物:伸缩泡 海绵动物:领细胞中的伸缩泡 腔肠动物:皮层和胃层 扁形动物:原肾(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 线虫动物:原肾(排泄管、排泄孔) 环节动物:后肾(开口于前一体节内的肾口、本体节内的细肾管、排泄 管和本体外的肾孔) 软体动物:肾脏(鲍氏器)、围心腔腺(凯氏器) 节肢动物:甲壳类的绿腺(又称触角腺);肢口类的基节腺;蛛形和昆 虫类的马氏管 脊椎动物: 园口纲:前肾(肾口、肾小管、排泄管、排泄腔、排泄孔) 鱼纲:一对中肾,内有许多肾小体(排泄管膨大内陷而成的肾球囊、肾 血管绕曲而成的肾小球)、输尿管、泄殖腔或膀胱 两栖纲:同上 爬行纲:后肾(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孔) 鸟纲 :同上 哺乳纲:后肾(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尿道口)
四、消化系统
原生动物:胞内消化 海绵动物:胞内消化 (领细胞) 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内进行胞外消化、胞内消化,有口无肛 扁形动物:同上 线虫动物:同上,出现肛 环节动物:消化道分化成前肠(口腔、咽喉、食道、嗉囊、砂囊、胃)、中 肠、后肠;机械消化和消化腺(咽腺、胃腺、盲肠) 软体动物:消化道分化大;独立于消化道的消化腺(肝脏) 节肢动物:甲壳类的胃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昆虫类消化道分化大,口腔 处有唾液腺,胃处有盲囊 棘皮动物:肠盲囊 脊椎动物:消化道分化成口腔、咽喉、食道、胃、肠(小、大)、泄殖腔; 鸟类食道处有嗉囊,胃分肌胃和腺胃;反刍类胃分瘤胃、网胃、瓣胃、 皱胃;两栖类以上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又分结肠(哺 乳类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消化腺(肝脏、胰脏、唾液腺、胃腺、肠腺)
5.肾上腺髓质(嗜络组织):园口类散在第二鳃囊到肛门后端的每一体节的主静 脉附近,板鳃鱼类有两列独立的旁神经节,硬骨鱼以上则埋在肾上腺皮质内 所分泌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如猫、鲸)能产生应急反应。 6.肾上腺皮质(肾间组织):园口类散布主静脉周围,鱼类以上在肾脏之间。哺 乳类的肾上腺皮质有三层;外为球状带,能分泌盐 皮质激素(醛固酮),中 为束状带,能分泌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皮质酮),内为网状带,能分泌性 激素。 7.性腺:雄性有精巢,能分泌睾酮、雄烷二酮。雌性有卵巢,其中卵泡中的颗粒 细胞分泌雌激素;内膜细胞分泌雌二醇和雌酮;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孕 酮)。 8.松果体:园口类在鼻孔后方皮下;爬行类松果体具有感光作用;哺乳类松果体 失去感光作用,能分泌褪黑激素,引起皮肤细胞收缩,体色变淡,抑制性腺 发育。 9.胸腺:位于胸腔前方,是免疫器官 10.尾下垂体:鱼类特有,分泌尾紧张素,参与渗透压调节。
皮肤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分布和功能研究

皮肤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分布和功能研究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其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构成了皮肤生态系统。
这些微生物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各种病菌、调节免疫功能、维持皮肤水平和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皮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人体微生物基因组学,还有助于探究皮肤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皮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布皮肤由三大层组成: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其中表皮层是由角质细胞组成具有防水、防晒、隔离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表皮层的表面和下面的丝状角化细胞之间存在一层充满油脂的透明层,称之为表皮皮脂膜。
而皮脂腺的根部,短柄毛囊和汗腺皆位于表皮下,与表皮紧密相连,在整个皮肤生态系统的菌群分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是皮肤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它们根据生长环境被分为表皮菌、毛孔菌和汗腺菌。
表皮菌是在表皮层的角质层中生长的,最常见的表皮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它们对人体是有益的细菌,可以帮助维持表皮层的健康。
毛孔菌栖息在毛孔内,在黑头、粉刺、痤疮等皮肤病中,毛孔菌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之一。
这种细菌类别又被分为两类:Propionibacterium acnes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另外一种汗腺菌是一种生长在汗腺囊肿中的细菌,它被认为可以维持皮肤的水分平衡。
真菌是皮肤生态系统中的另一种微生物,它们可以生长在表皮层和角质层之间,并且有助于保护皮肤不受外界污染和病原体的侵袭。
最常见的真菌是皮癣菌、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菌群,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生态环境。
研究发现,皮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分布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员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等,这些因素对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繁殖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
皮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皮肤微生物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皮肤免疫系统

(5)生长因子
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旳细胞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 神经生长因子(NGF) ★ 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hpD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பைடு நூலகம்F)
机制
产生细胞因子 (1)IL-10:克制Th1细胞发育(特应性皮炎) (2)IL-12:增进Th1细胞发育(银屑病)
对细胞因子产生应答
2. 郎格汉斯细胞
处理、提呈抗原 分泌细胞因子(IL-1) 对细胞因子产生应答
郎格汉斯细胞
美容应用
皮肤美白
皮肤老化
皮肤癌
郎格汉斯细胞
紫外线照射可使郎格汉斯细胞离开局部 皮肤(几天时间),局部皮肤处于无免 疫辨认旳状态,增进肿瘤细胞旳生长, 造成皮肤癌。 长久暴露于阳光下和肤色、发色浅旳人 轻易造成皮肤癌。
三、免疫应用
干细胞疗法
自血疗法
成纤维细胞疗 法
生长因子旳应 用
2.成纤维细胞疗法
采用自体皮肤组织,分离出能产生自体胶原蛋白旳成 纤维前体细胞,再回注到受术者旳皱纹、凹陷性疤痕 部位,修复真皮层。 培植成纤维细胞,并保存表皮生长因子(EGF)、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AB)、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多种生长因子,进入人体后, 增进提升植入细胞旳存活率,加速其胶原蛋白旳分泌, 迅速修复细胞,延缓衰老。
3.自血疗法
自血疗法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整旳治疗措施,就是 将自己旳血液注入自己体内,增强血液内抗体,提升 本身免疫力。 目前,自血疗法主要与中医旳穴位注射疗法相结合, 治疗痤疮、荨麻疹、银屑病及肥胖等疾病。 自血疗法必须按照医疗规范,无菌操作,且要求掌握 注射时机,所以,必须要医院进行此项治疗。 体质虚弱旳人群、本身有传染性疾病旳人群以及大面 积皮肤损伤旳人群或皮肤疾病在穴位处不宜进行此项 治疗。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三章 皮肤系统

19
(二)真皮 Dermis
➢ 真皮乳头dermal papillae —— 皮嵴 ridge ➢ 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 血管 ➢ 神经 表皮
真皮
皮下层
!!!
细胞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 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 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 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 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
血管:表皮无血管。动脉进入皮下组织后分支,上行至皮下组 织与真皮交界处形成深部血管网,给毛乳头、汗腺、神经和肌 肉供给营养。
真皮层的神经束及小血管
淋巴管:起于真皮乳头层内的毛 细淋巴管盲端,沿血管走行,在 浅部和深部血管网处形成淋巴管 网,逐渐汇合成较粗的淋巴管, 流入所属的淋巴结。淋巴管是辅 助循环系统,可阻止微生物和异 物的入侵。
!!!
11
12
黑色素量和它们分布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肤色 黑色素
阻止日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13
遗传性疾病 缺乏产生黑色素 白化病
14
讨论
亚裔人的皮肤是黄色的原因?
15
胡萝卜素
分布于上皮细胞和真皮中
白里透着红
皮肤白皙的人
真皮毛细管中红细胞含有血色素
17
2. 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
第三章 皮肤系统 Integumentary System
一个月来,她每天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反覆地清创、
皮肤结构的层次及组织特点

皮肤结构的层次及组织特点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承担着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知外界刺激等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皮肤的结构和组织特点,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层次结构。
皮肤的层次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 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它由多层上皮细胞排列而成。
表皮的最外层是角质层,由死亡的角质细胞构成,起到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物质侵入的作用。
在角质层下面是颗粒层和透明层,这些层含有不同程度的角质蛋白,帮助维持皮肤的稳定性。
最内层是基底层,这里存在着表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也是皮肤的细胞更新区域。
2. 真皮:真皮是皮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弹性纤维、胶原蛋白和血管等结构。
真皮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上层的网状层和下层的网状层。
纤维母细胞存在于网状层,在这里合成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和柔韧性。
真皮还含有血管,为皮肤提供养分和氧气,并帮助调节体温。
真皮中的汗腺、脂腺和毛囊等结构也与皮肤的功能息息相关。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脂肪组织能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和提供缓冲效果,同时也起到保护内脏的作用。
结缔组织则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提供支撑和连接功能。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部分,皮肤还包括其他的组织特点。
1. 毛发:毛发是一种由特化的角质细胞构成的结构,生长在皮肤的毛囊中。
毛发能够保护皮肤不受外界刺激,还能帮助调节体温。
2. 汗腺:汗腺是皮肤中的一种特殊分泌腺,分为两种类型:大汗腺和小汗腺。
它们帮助调节体温,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3. 血管:皮肤中的血管网络丰富,通过调节血液的流量和温度,帮助维持皮肤的血液供应和散热。
4. 神经末梢:皮肤中存在大量的神经末梢,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触摸、温度、痛觉等外界刺激。
综上所述,皮肤的层次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组织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皮肤系统。
了解皮肤的结构与组织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皮肤,促进皮肤的健康与美丽。
皮肤系统知识点总结

皮肤系统知识点总结在我们身体的外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那就是皮肤。
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不仅仅是外在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承担着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皮肤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皮肤问题和疾病、以及皮肤的保养和保护。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由三层组成,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是最外层,主要起到防护作用,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外界的伤害。
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角质细胞,它们会不断地脱落,保护皮肤免受细菌和病毒侵害。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包含血管、神经末梢和皮脂腺。
它是皮肤的主要支撑结构,同时也包含了汗腺和毛囊。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起到缓冲和保温的作用。
除了作为身体的保护屏障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皮肤参与了调节体温的过程,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和血管收缩扩张来调节体温。
其次,皮肤是我们感知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之一,通过神经末梢接收来自外界的触觉、痛觉和温度感受。
此外,皮肤还起到了免疫防御的作用,通过表皮和皮肤内的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清除外界的病原体。
总的来说,皮肤在我们的身体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外在的防护屏障,同时也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常见的皮肤问题和疾病皮肤是我们外在的保护屏障,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常常容易受到一些皮肤问题和疾病的困扰。
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痤疮、湿疹、皮肤干燥、皮肤瘙痒以及皮肤过敏等。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春期皮肤问题,主要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导致毛囊堵塞而引起的。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常常出现在皮肤表面红肿、瘙痒和潮湿的症状。
此外,皮肤干燥和瘙痒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尤其在干燥的季节或者缺乏保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
而对一些人来说,皮肤过敏也是一个困扰,他们对一些特定的物质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皮疹、水疱甚至是皮肤肿胀等症状。
除了上述的常见的皮肤问题,还有一些严重的皮肤疾病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生理学今天主讲的内容是皮肤生理学,内容包括:1、皮肤的功能与构造;2、皮肤的附属构造;3、皮肤受损的修复;4、皮肤的老化皮肤系统位于体表,其功能是提供保护,皮肤包括2大部分,一个是外层的表皮,一个是内层的真皮。
皮肤的衍生物包括毛发、指甲、腺体、神经接受器,这个基本的生理常识大家应该很熟悉。
刚才提到皮肤是为人体提供保护的功能,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包括衍生物在内,都可以提供身体防护的功能,如果说皮肤受损,造成细菌侵入,譬如表皮划伤,出现伤口,此时才有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白血球加以吞噬,因此,皮肤对保护身体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先详细讲讲第一部分,皮肤的功能与构造。
先说对一个,功能,分为四大功能。
第一个就是刚才说的保护。
包括抵御来自外界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辐射的、细菌的伤害。
第二个功能,是调节体温。
我们身体中90%的体热,是由汗水来发散热,也可以防止体温、水分及化学物质过度流失。
第三个功能,接受外来刺激。
譬如神经接受器,负责接受身体外在的感觉,痛痒等。
第四个功能,也是营养师最关切的一个知识点,就是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及其他荷尔蒙。
下面说说皮肤构造。
讲之前,我先给大家发个图。
这是皮肤活组织的切片局部这部分就是表皮层大家可能对这张切片中的皮肤结构及各组织不大好辨认,没关系,我发一张清晰模拟图。
下面我就拿这2张图来一一讲解皮肤因覆盖整个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成年人为例,其表面积约为19000平方厘米,厚度约为0.5-3mm。
包含三种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蜂窝组织,最外层的构造为表皮,是属于复层鳞状上皮组织,内层为较厚的真皮,是属于结缔组织的构造,在真皮底下则是皮下层,但此处严格说并不属于皮肤构造,而是由蜂窝组织及脂肪组织所组成,其中,蜂窝组织还一个名词,就是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及脂肪组织之间,则是由表浅筋膜相互连接。
大家切过猪肉没?我们切猪肉的时候,会发现在猪肉结缔组织下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那就是表浅筋膜。
下面我就给大家发一张表,是外皮系统的构造分类结合刚才的图及这张表,我再次分别展开讲,先说表皮图中的这部分就是表皮层大家可以清晰看到表皮又分为5层,刚才提到过,表皮是由复层鳞状上皮组织所组成。
其最大的特性是不含血管与神经,也不含淋巴管或其他结缔组织,因此它的营养来自真皮内丰富的血管组织,然而,目前也有证据显示,表皮上也有游离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到触觉及压觉。
回到刚才那张图,表皮共分为四层或五层细胞,身体大部分为四层的构造,而位于手掌与足底等处,因为需要耐磨的功能,因此物竞天择,就具有了五层细胞,由外到内,我们一一展开说。
先看最外面的,角质层。
角质层由25-30层扁平的死细胞所组成,这些细胞由角蛋白填充其间,具有防水功能,这些角质层的细胞会因新陈代谢而不断脱落并被新的细胞所取代,当代谢速度,也就是新的细胞和死细胞的数量达到平衡,我们的皮肤就摸上去很光滑细腻,反之,当死细胞的数量远大于新细胞,皮肤摸上去则显得粗糙甚至有皮屑。
从另一方面讲,维系这个平衡的是蛋白,所以婴幼儿的皮肤为什么这么好,和这个时期的角蛋白数量充盈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对外界刺激接触增加,蛋白逐渐减少,水分流失严重,也就间接导致死皮细胞增多,加上遇到新陈代谢跟不上,就会很粗糙,包括毛孔增大,角质层的生理作用是可以对抗光热,细菌、化学物质等刺激。
再说第二层,透明层。
为什么叫透明层?是因为这层的生理特点是由数层透明的扁平细胞构成,所以顾名思义叫透明层。
透明的扁平细胞,在手掌及足底特别明显,其细胞内含有油粒蛋白,再逐渐变为角蛋白。
再看第三层,颗粒层。
它是由3-5层扁平细胞的构造,因细胞内含颗粒状物质,被称为角质层透明物质,这类物质和角蛋白的合成有关。
再看第四层,棘状层。
这层细胞,包含数层不规则形状的细胞,细胞间是以许多棘互相连接,因而得名叫棘状层,这层为活细胞组织,具备表皮层保护功能所需要的强韧性。
下面讲最后一层,基底层。
这层细胞是由单层立方形及柱状上皮细胞所组成,其特点为具有细胞分裂能力,我们表皮的修复,都完全依赖基底层,基底层,还一个独具的特点,就是含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是干什么的?简单说,是构成皮肤颜色的原因之一。
我们一会在下一章节会详细讲解。
刚才说过,因为基底层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加上棘层细胞也具有分裂能力,因此我们把这两层,合称为表皮生发层,也就是说,上面的2-3层含的细胞,新陈代谢出的新细胞,全部由棘层和基底层提供,除此,其上面的2-3层细胞,包括角质层,是不具备分裂和繁殖能力的,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又把基底层的细胞形象比喻为:表皮其他部分的母细胞,基底层这些细胞不断的分裂,使表皮整体细胞群数目稳定增加,上层的细胞不断被新细胞取代而向外推挤,在推挤的过程中,细胞会变成扁平、萎缩及细胞核的退化,最后到达角质层,停留一段时间才剥落。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细胞从基底层往上推挤到角质层的过程大约需要多久?答案是3-4个星期,至于较厚的,如足底,其推挤过程更久。
表皮层讲完了,下面谈谈真皮层可以说,真皮层是构成皮肤的主要部分,其构造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答∶是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它们都属于结缔组织,这其中,又以胶原纤维为正常真皮中最主要的成分,贯穿这些胶原纤维素的是许多神经接受器,除此,还有血管、毛囊、腺体等组织。
真皮会依年龄、部位而呈现不同结构上的差异,在眼睑、阴茎、阴囊等处是很薄的,因此较易于产生褶皱,而婴儿松软细密的真皮与成人不同,老人的真皮则呈现脆弱与萎缩。
我们根据皮肤的位置及结构可将真皮分为2层。
第一是乳头层,它位于基底层的下方,呈现破浪状突出于表皮层中,因此称为真皮乳头。
第二是网状层,占据了真皮层的下方的大部分体积,占据了真皮层的下方的大部分体积,网状纤维、脂肪纤维、三大组织,其内则有毛发、汗腺等附属构造。
再看下整个真皮层,还一个特点,就是刚才提到的黑色素,当然并不是真皮层含黑色素,而是表皮基底层含黑色素细胞。
但是,黑色素细胞是哪来的?是因为真皮层内含有的胡罗卜素,我们的皮肤颜色是由在表皮的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及真皮内的胡罗卜素与血液的颜色所共同造成,人体表皮的黑色素可保护皮肤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避免皮肤癌的产生,肤色较深的人种,并非皮肤含较多的黑色素细胞,而是黑色素细胞较大,且分泌较多的黑色素而已,那么黑色素分泌的量,是受到脑下垂体中叶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的控制,脑下垂体中叶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这部分知识我记得在内分泌课上讲过,大家可以翻看下讲义。
这个促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对皮肤可防止辐射线的过度刺激,具有保护皮肤的功能,刚才讲到了肤色深的人种的形成原因。
今天我顺便谈谈白化病,与此相反,白化病的特点是无法产生足量、细胞体积足够大的黑色素细胞,导致毛发、皮肤、眼睛都不具备色素,此病属于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我们可以由其皮肤发现黑色素细胞是正常的,只是黑色素的合成被阻断了,此类患者因皮肤缺乏黑色素的保护,因此必须严防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这类患者还一个特点,就是患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的机会比正常人多。
真皮讲完,我们再往下,谈谈皮下层大家再看下这图就是这部分,真皮层的下方为为皮下层,含有大量的脂肪及血管等结缔组织,并以结缔组织链接到底下的器官。
真皮层中的神经分布包括:1、运动神经主要为交感神经。
负责控制腺体的分泌及血管的收缩,运动神经又包括:胆碱激性纤维和肾上腺素激性纤维。
其中,胆碱激性纤维是促进汗腺分泌的,肾上腺素激性纤维则是负责竖毛肌的收缩,小动脉收缩及汗腺的分泌,但是,表皮、毛囊及皮脂腺大多数是不受神经的控制。
2、感觉神经它主要负责传入触觉、痛觉、痒、温度的感觉。
大家再看下这图的右半部,这些都属于皮肤上的感觉器,包括以下:1、巴齐尼氏小体。
它的外观形容为洋葱,呈现同心圆的结缔组织,包围着树突,主要感受压觉及高频率的震动感。
2、洛氟尼氏小体。
是扁平圆盘状,外层都有被膜包住树突,主要感受触觉和压觉。
3、美司钠氏小体。
存在于真皮乳头层,主要负责触觉和低频的震动感。
4、游离神经末梢。
主要负责触觉和压觉。
5、毛根丛。
位于毛根周围的神经构造,可传导外在环境对毛发的触觉。
6、牟克尔氏盘。
它的树突形成了圆盘状,生理功能也是为传导触觉。
下面我们说个有意思的话题,痒,是怎么来的?总言之,痒的感觉,是因为真皮中的细小神经网受到刺激所产生的结果。
这个刺激来自于蛋白水解酶,而这种蛋白水解酶,会因表皮受到刺激性或过敏性反应而释放出,所以皮肤过敏,而发痒,原因之一是来自于蛋白水解酶这个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受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痒,则是另外一个生理过程,我们课后如果有兴趣的,可以讨论。
第二部分,我讲下皮肤的附属构造先说第一个,毛发。
毛发是位于真皮层内,但它是表皮层中角化的上皮细胞所长出的丝状构造,除了嘴唇、手脚掌,及少部分外生殖器的皮肤没有毛发存在,全身的皮肤都有毛发伴着皮脂腺的存在,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皮肤,其次为预防寒冷及美观的功能。
毛发包括2部分,发干与发根,突出于皮肤表面的是发干,皮肤表面以下的部分怎称为发根,而毛囊围绕着发根,毛囊基部有一个洋葱形构造的组织,称为毛球。
此构造内含有许多疏松的结缔组织,我们叫它毛乳头。
毛乳头内富含血管,可提供毛发生长的营养物质,毛乳头顶端有一排黑色素细胞,可制造黑色素,当黑色素细胞失去功能时,虽然对头发的生长没有任何影响,但会形成老年人的白发,此外,毛球的部位也含有形成毛发细胞的基质,就是毛发的发生层。
下面我给大家发张图这就是刚才讲的毛囊及毛发的构造,生理上,毛发基质是人体最严密的构造之一。
头发的生长速度每天大约0.35mm,此处的细胞生长速度比身体其他任何组织都快,如果基质的细胞生长受到干扰,毛发的生长、立即受到抑制,其细胞死亡速度若比生长速度来的快时,则造成毛发脱落,由此可观察出身体所受的压力反应。
但是,毛发的脱落,也受到荷尔蒙分泌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我们现在很重视头发的健康,所以必须要首先了解发干是一个无活动力的构造,头发的生长是靠发根的基质,因此对于头发的剪、烫都不会影响毛发的生长部分。
毛发讲完了,再说下腺体。
腺体分为2个,皮脂腺和汗腺。
先说下皮脂腺这个知识点牵涉到青春痘,一会我再讲。
皮脂腺大多与毛囊相伴随存在,而开口于毛囊的头部,我们可将其视为一些特定的表皮细胞向内凹陷生长而成,它会不断的制造出脂肪混合物,称之为皮脂腺。
它是一种以脂肪、胆固醇、蛋白质及其他无机盐类的混合物,可保护皮肤及防止毛发的断裂,皮脂内也含有VD的前体——7-去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转变成VD,再被人体吸收利用。
讲到这里,VD的合成靠皮肤、紫外线的原理,明白没,包括7-去氢胆固醇。
下面我接着讲青春痘青春痘,学名叫痤疮,好发于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颜面部、胸、背部,通常在青春期出现较多,且有再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