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波》 课本剧剧本_续写改写

合集下载

关于鲁迅《风波》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

关于鲁迅《风波》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

关于鲁迅《风波》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风波》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鲁迅《风波》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一)小说通过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封建。

由于一条辫子使人担惊受怕,惟恐丢失了性命!也可以从九斤老太的话中体会到这一点。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

当七斤没有生命危险之前,村民是多么需要他,又带点嫉妒。

但七斤出了事后,村民对他不理不踩,甚至以为有些畅快。

最后又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这样的一波三折也是围绕着“风波”而发展的。

其中从七斤带给人们城里的新闻和赵七爷有学问而受到尊敬中又可以看出,知识是多么重要!最后六斤还是裹了脚,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并没有脱离封建的阴影。

赵七爷是一个乡村酒店里的主人,所谓的遗老,有学问的人。

他总是靠假学问来骗人。

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表现长期以来封建势力对人民的统治之严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国民的愚昧。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守旧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

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七斤嫂是一个欺善怕恶,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的人。

从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国民的劣根性。

七斤是《风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辫子在进城时被人剪掉了,因此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

七斤没有头脑,不加分析的相信赵七爷的谎话,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模糊。

村里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灾乐祸。

描绘了中国辛亥革命后的国人的精神状态!封闭、愚昧、守旧!由于缺乏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而陷进自私、苟活、麻痹、冷漠、盲从、狭隘的状态。

只要不危及自己安乐的生活,至于辫子留与不留,都不在人们的思考之列。

毫无持操!为什么要听天子的,为什么要有辫子,都不是人们思考的!他们盲从于权威!如赵七爷、天子、告示。

根据祝福鲁迅突发事件写后续的作文

根据祝福鲁迅突发事件写后续的作文

根据祝福鲁迅突发事件写后续的作文话说祥林嫂在鲁镇的那个祝福之夜,带着满心的悲苦和绝望,死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这可在鲁镇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呢。

鲁四老爷知道这事后,先是一阵恼怒,“这,这成何体统!死在这大过年的时候,不吉利,不吉利啊!”他皱着眉头,在那间弥漫着陈旧气息的书房里来回踱步,那稀疏的山羊胡子一翘一翘的。

而鲁四婶呢,她心里有些发毛,毕竟祥林嫂是在她家里做工做到最后的。

她在灶间里和几个短工嘀咕着:“我就说这祥林嫂啊,来的时候就透着股子丧气,这下好了,死在咱们家附近,可别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短工们也只是唯唯诺诺地应着,心里却在想,这祥林嫂的命可真是苦得没边儿了。

倒是那些个长舌妇们,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哎,你们听说了吗?祥林嫂死啦!”“早就知道她没个好下场,克夫又克子的。

”可是,当她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的时候,偶尔也会有那么一两个年轻些的媳妇,心里泛起一丝同情。

有个小媳妇就小声地说:“其实祥林嫂也挺可怜的,要不是遭遇了那么多不幸……”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老妇人瞪了一眼,“你懂什么,她就是个不祥之人,可怜也是她自己作的。

”阿毛的故事呢,本来在鲁镇已经被传得都没什么新意了,可这祥林嫂一死,又被人重新翻了出来。

那些小孩子,本来听着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还有些害怕,现在却像是听一个遥远的传说一样,互相吓唬着:“你要是不听话,就像阿毛一样被狼吃掉哦。

”而那个“我”呢,听到祥林嫂的死讯后,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

“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初对祥林嫂的态度是不是也有着一份冷漠呢?“我”本以为那些回答可以给她些许安慰,却没想到,可能是把她推向了更深的绝望。

“我”觉得鲁镇就像一个巨大的牢笼,困住了像祥林嫂这样的人,也困住了人们的良知。

后来啊,鲁镇的日子还是照旧过着,祝福的仪式每年都在进行。

只是,每到那个时候,偶尔会有人想起祥林嫂,那个在祝福夜里冻死的苦命女人。

她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鲁镇这个看似平静的湖面,虽然已经沉入湖底,但那泛起的涟漪却久久没有消散。

小学三年级续写改写扩写:《晏子使楚》课本剧

小学三年级续写改写扩写:《晏子使楚》课本剧

《晏子使楚》课本剧
本文作文是关于三年级的续写改写扩写《晏子使楚》课本剧,欢迎阅读。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口
人物楚王、晏子、晏子随从、接待人员、
【幕起,晏子带着几个随从走到城门口,随从招呼楚国人开城门。


接待人员(匆匆地)禀报大王,齐国派大夫晏子来访我国,在城门外求见。

楚王(冷冷地)把城门关了,让这个矮子从旁边五尺来高的洞里钻进来(哈哈……)。

【楚王下,晏子及随从上。


接待人员(耀武扬威地)大王有令,命尔等从旁边的小门进入,各位请吧!
晏子(胸有成竹地)这是狗洞,不是城门。

如果我访问的是“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难道你们是……
接待人员(目瞪口呆地)这……
晏子(面无表情地)我在这等一会儿,你还是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晏子及随从下,楚王上。


接待人员(满头大汗地)禀报大王……(把晏子的话说给楚王听)
楚王(无可奈何地)没想到这个晏子如此聪明,我倒是小看他了,罢了,把城门打开迎接他进城。

【接待人员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幕落。

三年级:刘珉颢。

《风波》续写

《风波》续写

《风波》续写
《风波》续写
蛋蛋是个调皮的小男孩,是东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他呀,在教室里可真坐不住。

这不,陈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把双手放进课桌里,玩起了积木游戏。

蛋蛋趴在课桌上快一节课的时间了,不妙,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说:“蛋蛋,你在干什么?”蛋蛋仿佛一下子被惊醒了似的。

“老……老师……,我,我肚子难受。

”老师关切的问:“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蛋蛋说:“没事,趴一会儿就行。

”结果,他玩了一节课。

老师给蛋蛋的家长打了电话,蛋蛋被接走了,蛋蛋可乐了,在家里又玩了一天。

第二天,又在课堂上玩积木游戏,蛋蛋在抽屉里把积木搭的有模有样。

突然,同桌一碰他的课桌,“哗啦!”一声,老师立刻要求搜寻一遍。

蛋蛋大惊失色,仿佛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

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悄悄地对同桌说:“替我保密,我一定会送你礼物的!”同桌爽快的答应了。

老师想了想说:“王小红跟我查一查,有没有玩积木的`。

”“天啊!”蛋蛋小声喊道,“这么多的积木哪能收的完啊!”当王小红就要查到蛋蛋时,下课了。

“放学了!”同学们欢呼着,淡淡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今天太走运了,竟然……
下午,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教室,想赶快收起了积木,当他刚摸到积木时,老师进来了,说:“王小红,继续往后查!”这时,蛋蛋的魂仿佛已经飞了,认命吧!蛋蛋被查到了。

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里,狂风暴雨般训斥着他。

很快,下午放学了,老师还是不放过蛋蛋,又给蛋蛋的家长打了电话。

家长与蛋蛋谈心,让他做个好孩子,蛋蛋记住了父母的话,变成了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风波(我与陈明续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风波(我与陈明续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风波(我与陈明续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

我们两家离得很近。

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

我们成了离不开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

我见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

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

他一看,急了,哭着要我赔。

我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

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我一下。

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

这一下,陈明更生气了。

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一把抓起书包,转过身,头也不回就走了。

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也气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

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

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

我惊讶地望着他。

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

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

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

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

那天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

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

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风波》续写作文

《风波》续写作文

《风波》续写作文您好!你可以写学校的风波家庭的风波朋友的风波(争吵、上开运动会、某项比赛什么的)可能晚了点,才看到你的提问。

希望有帮助我经历的一次小风波小学六年级时,我结交过一个朋友,因为她很瘦,所以我叫她“瘦子”。

?“瘦子”的身体较弱,就没了50米也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但她却非常大方,事事都使着我。

?有一天放学后,我邀她到我家来作客,并且把我最珍爱的一枚邮票拿给她看。

“怎么样?好看不?”我用镊子夹给她看。

“啊,真漂亮!”她伸出那双竹竿似的手,把它捧在掌中。

“小心!别弄脏了!要知道,全国才发行50枚呢!”我晃着脑袋洋洋得意道。

“要是我也有一枚,就好了。

”她喃喃自语地说。

“当作吧,别再爱不释手啦!”我一把夺下过邮票,并搞一个洒脱的动作,把它放入了抽屉。

晚上,我在打听书时,忽然辨认出邮票不翼而飞了。

这怎么可能将,我今天明明把它放入抽屉里的。

难道就是“瘦子”干活的?无耻!第二天,我便找出她,厉声道:“你说道,是不是你把我的邮票偷走了。

你想,就嗯嘛!干嘛干活偷鸡摸狗的事!我真的你很正直的,这次,我可以晓得了,原来你就是个伪君子!骗子!小偷!”我的话像是机关枪似的,向她箭去。

她被我的话激得不知所措,只是一遍遍地对我嚷着:“不是!不是啊……”但我不肯放过她,一个劲儿地逼问。

这使本来口语表达能力就欠佳的她被气得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由于激动,她原来皱白的脸已变得通红通红,最后“哇”地哭了起来。

我见她无归还之意,气得一扭头跑了,从此不再理她。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帮忙妈妈搞家务。

她忽然走去对我说道:“假如那枚邮票真是我拎的,你就当是把它赠送给我,我晓得你可以的。

咱们再次沦为朋友吧!”望着她真诚的目光,我笑着说道:“你早宣称不就行了,其实我也不在乎的。

”她一言不发,脸一会儿白,一会儿黑,听到我笑了笑,还想要再说什么,可以妈妈却在大喊我了,于是我说道:“你先跑吧,我除了事。

”她听到了笑了笑,伸出手慢慢地跑了。

我来到妈妈身边,问:“什么事?”妈妈伸出手递给我一枚邮票,说:“这不是你几天前要找的邮票吗?就在桌子下面。

课本剧的风波_小学作文

课本剧的风波_小学作文

课本剧的风波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课本剧的风波,感谢您的阅读!
可是,因为我自己亲自写的台词是按顺序写的,四组和三组都是演同一个题目所以,就写了与其他组“特殊”的台词,念起来时有一些错误,这时,又是“肥老文”带的好头,叽里呱啦说了起来,只是我走下了台,他也接着往下看,其实他也是一个很有才艺潜能的人,不说别的,就说他上次和我一起主持文艺节目是对那津津有味啊,也没有出错,而我呢?第一次主持学校的大型节目时都没有出错,而这次在班上都会出错,也许这就是没有准备好的缘故把!
其实任何事只要努力无论谁都会成功!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借书风波续写作文5篇

借书风波续写作文5篇

借书风波续写作文5篇借书风波续写作文5篇篇一:借书风波我们班有一个稍胖的女生,名叫累玥(化名)。

总是挂着一张笑脸,两侧扎着小辫子。

她很爱看书,有时候看见别人手里捧着一本她没有看过的书,那可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或者想尽千方百计把书借到手。

虽然我对她其它方面不是非常了解,但我敢肯定,她对书可是喜欢到了极点。

爱书程度不可低估哦!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买了一本新书,课间休息时间,我正津津有味的欣赏着。

不知什么时候累玥站在我旁边,她冲我“狡猾”的笑了笑。

我知道她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借”这一本书,立刻把书塞进抽屉里。

这样有趣的书,我才舍不得借给她呢!尤其是她这种“有借无还”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次我去她家,到书房一看,就一目了然了:光她的书就装了一柜子,。

我有些吃惊,便问到:“这……都是你的吗?”“不!这里至少有五分之一是我借的。

”她干脆的说道。

“我想你这些书应该不是最近借的吧!至少应该有两个月了。

”“岂止两个月,两年的都有!”她这一说,把我弄得哑口无言。

可想而知,她“善良”的表面背后会有多“阴险”我可得好好提防呀,以免我的宝贝书落入她的“魔掌”,不然就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我说这话可不是说的好玩儿的,不采取行动,三下五去二,你的宝贝书就莫名奇妙的“飞”了。

好!言归正传!“喂!干嘛?”我假装问道。

“借书?”“呃哼!”她把眉毛动了一下。

“事先提醒你,这本书可能会令你大失所望哦!”我说。

“内容不精采,有打错别字的现象,太哆嗦……”几乎说尽了坏话,实际上本书再好看过了。

“既然如此,你干嘛还看,而且好像内容很有趣的。

”我早知道她会这样说,所以我已经把最好的回答提到了嗓子眼儿,马上说:“这书有一幅图画画得有点漂亮,其它的都不好看。

”其实这本书上根本没有图案,我又骗她。

“百闻不如一见!给我看看。

”她还赖在这儿不肯走。

我也没招了,便说:“算了,算了!改天借你,还不行吗?”说着准备把书收进书包。

她见势不妙,笑呵呵地说:“我做事很迅速的,三天,就三天,保证奉还!”趁我不备,抢过书,说了声:“谢啦!“便甩甩辫子就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风波》课本剧剧本
《风波》
课本剧剧本
风波(节选)
延庆五中高一(4)班
演员表:
七斤:李兴隆
七斤嫂:纪帅
赵七爷:王子骏
八一嫂:刘紫妍
九斤老太:吴艳鹏
六斤:杜思麒
文豪:孙利
旁白:吴江涵
群演:刘紫妍孙利
剧本:
旁白:1917年7月1日,封建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复辟时要求百姓留辫子。

鲁迅在他的一篇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中说:“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

幸而不几天就失败了……”“……我曾在《风波》
里提到它……”这篇小说即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

这篇小说写于1920年8月(据《鲁迅日记》),最初发表于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1号,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开幕:一张桌子,4把椅子,九斤老太扇扇子,六斤数豆子
文豪:“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绕台】九斤老太:【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

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九斤老太:【摇头,扇扇子道】“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啊!”七斤嫂子:【捧着饭篮走到桌边,将饭篮在桌上一摔,愤愤的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

九斤老太:“唉,一代不如一代!”七斤嫂:【看见七斤,掐腰对他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那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九斤老太:【摇扇,摇头】虽然是出了场的人物了。

但夏天吃饭不点灯,回家太迟,是不应该的。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唉!七斤:【九斤老太说话同时,一手捏着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

六斤趁势溜出,坐在七斤身边,叫七斤爹爹。

七斤没有应。

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恍然大悟,拍手躬身】“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我没有辫子。


七斤嫂:“皇帝要辫子么?”七斤:“皇帝要辫子。

”七斤嫂:“你
怎么知道呢?”七斤:【抽烟管】“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攥衣服,转头看七斤头】“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赵七爷:【七斤嫂说话同时上场,七斤看赵七爷,赵七爷徘徊,时不时扇扇子】
七斤:这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怎得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了;
七斤嫂:【看着赵七爷到】若不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那你一定是非常危险。

七斤:【抬头看七斤嫂】怎么就危险了
七斤嫂:【徘徊到】这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那与我何干?
七斤嫂:【回头,看七斤】我记得,两年前你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嘞。

八一嫂:【上台】“这不是赵七爷吗?去我家吃饭么?
赵七爷:【趾高气扬】“不了不了,谢谢好意”
七斤:【七斤嫂揪七斤袖子,给七斤使眼色,起身迎接】赵七爷,去我家吗?
赵七爷:“请请,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对七斤嫂说】七斤:【摇头道】“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赵七爷:【严肃】“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

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

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七斤嫂互看】
七斤老太:【看着赵七爷,扇扇子,摇头道】“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

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拍手】“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那也没法。

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

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指着七斤的鼻尖】“这死尸自作自受!造**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

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

【八一嫂进场,七斤嫂迎接】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

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七斤:“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七斤嫂:【拍桌子】“你这活死尸的囚徒……”八一嫂:【起身拉七斤嫂】“七斤嫂,算了罢。

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
赵七爷:【拍腿,瞪八一嫂】七斤嫂:【甩开八一嫂】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
六斤:【拽七斤嫂】“娘,娘,还要”
七斤嫂:【用筷子敲头】“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六斤:【掉碗】
七斤:【起身,捡碗,看碗】“入娘的!”【打倒六斤】
六斤:【躺着哭】
九斤老太:【扶六斤,摇头道】“一代不如一代”【退场】八一嫂:【站起来,指七斤嫂】“七斤嫂,你‘恨棒打人’……”赵七爷:【到八一嫂身边】“‘恨棒打人’,算什么呢。

大兵是就要到的。

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

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八一嫂:【后退几步,匆忙下场】
赵七爷:【跟着下去,边走边说】“你能抵挡他么!
七斤嫂:【掐腰】唉,八一嫂?【追下台】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

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

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

谁能抵挡他?书上一条一条写着。

入娘的!……”七斤:【拿碗徘徊,摇头。


八一嫂,文豪:【窃窃私语,对七斤避而远之】
【七斤退场】
【七斤,九斤老太同时上场】
七斤:【拿着碗】“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退场】
九斤老太:【上场就坐,望天说】“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

三文钱一个钉;从前的钉,这样的么?从前的钉是……我活了七十九岁了,——”【退】【七斤嫂,七斤入场】
七斤嫂:“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七斤:“没有听到些什么。

”七斤嫂:“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七斤:“他们没有说。

”七斤嫂:“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七斤:“也没人说。

”【赵七爷上场徘徊,拿书】七斤嫂:“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

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六斤上台,拿着碗,一瘸一拐】七斤嫂:“你想,不坐龙庭了罢?”七斤:“我想,不坐了罢。


八一嫂:“呦七斤回来了,七斤嫂好啊”
七斤嫂:“唉,好”
----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