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家文化重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天下第一名山”之誉。
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武当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貌和深厚历史底蕴。
本文将着重介绍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景点特点等相关内容。
历史背景武当山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元、明、清等时期,自唐代开山祖师张三丰开始,多代武当派祖师在此辟建殿宇,崇奉道家信仰,这使得武当山成为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
同时,不同朝代的皇帝和贵族们也在此修行、观光、时有馈赠,这就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建筑风格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和殿宇为主。
传统的武当山殿宇主要分为五间殿和三间殿两大类型。
五间殿主要是指由两进式大门、左右称殿和正宫组成的五个空间,每个空间可以与外界隔离,形成相互独立的区域,同时也是道士修炼的场所。
三间殿即中、左、右三个殿,通常只在用作观音殿和武当派祖庙,在此沐浴洗礼,传说可以提高自身修行,达到神性化的层次。
此外,武当山古建筑群还有四合院、亭台楼阁等建筑作品,这些建筑大都构造精巧,装饰华丽,充满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景点特点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景点特点除了建筑风格之外,还包括陈旧富足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其中,武当山三宝、道家印象馆、金殿等历史文物堪称代表,见证了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发展。
此外,武当山还有天下第一松、谷神宫、太子殿等旅游景点,这些景点不仅景色优美,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结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在人们的心中,也承载了对历史的记忆和研究。
今天,武当山古建筑群依然矗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它丰富的文化和景点特点,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启示,同时,也成为了丰富中国文化的瑰宝。
武当山古建筑群

返回平面图
五云楼
• 复真观的五云楼,也叫五层楼,高15.8米,是现 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 • 五云楼采用了民族传统的营造工艺,墙体、隔间、 门窗均为木构,各层内部厅堂房间因地制宜,各 有变化。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 柱十二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 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叠搁,计算周密。这 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是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 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复真观里 的一大观
复真观
• 复真观又名太子坡 ,据记载,明永乐十年, 明成祖朱棣敕建玄帝殿宇、山门、廊庑等 29间。明嘉靖三十二年扩建殿宇至200余间。 清代康熙年间,曾先后三次修葺。清代乾 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又重修大殿、山门等 殿宇。后因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公元 1982年经国家投资,对复真观开展全面修 缮,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被列入全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复真观建筑轴线顺坡地设置,建有山门、 九曲黄河墙、二宫门、照壁、龙虎殿、东 西配殿、大殿、太子殿、五云楼、斋房、 藏经楼、皇经阁等。环境清幽肃穆,恬静 雅适,是清新内审的好地方。
九曲黄河墙
• 九曲黄河墙长71米,墙体厚1.5米,高2.5米,浑圆平 整,弧线流畅悦目;配以绿色琉璃瓦顶,犹如两条 巨龙盘旋飞腾,无论从什么角度欣赏,都给人以美 感,体现出皇家建筑的气派和豪华。 • 关于九曲黄河墙名称的来历,见仁见智。道教思 想认为,给道教庙宇布施的道衣、经书、造像、建 筑、法器、灯烛、钟磬、斋食、香表者,都可以得 到神灵的佑护,称为“九种功德”。应该说,九曲 黄河墙也是体现道教思想的一种建筑。
之
玄岳门、磨针井、复真观
玄岳门
• 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 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治世玄岳”牌坊。 • 它是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 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 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 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 整座牌坊非常壮观,牌坊的坊额、檐椽、栏柱上,刻有仙 鹤游云、八仙祝寿等图案,坊下鳌鱼相对,卷尾支撑,坊 顶有鸱吻吞脊的装饰,檐下坊间缀以各种花鸟图案,做工 精细,堪称中国石雕艺术精品。1988年,国务院公布玄岳 门石坊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这个古建筑群由一系列古代建筑组成,包括武当山宫观、道观、庙宇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于唐代,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兴衰起伏,最辉煌的时期是明代。
这个古建筑群主要由太和殿、南岩宫、广存宫、长生殿等多座建筑组成。
太和殿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主殿,也是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
太和殿坐北朝南,气势恢宏,神圣庄严,是供奉武当山真武大帝的场所。
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金身,被众多香客和信徒瞻仰。
南岩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另一个重要建筑,坐落在山崖之上,被誉为“天下第一高观”。
南岩宫是古代道教修道者研读道经的地方,也是他们静修养身的场所。
宫内有许多房舍、阁楼、亭台,构成了一幢幢壮丽的建筑群,古朴而典雅。
除了太和殿和南岩宫,武当山古建筑群还包括广存宫、长生殿等建筑。
广存宫是武当山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供奉了几百年来的护山神——泰青大帝。
长生殿是供奉太阳星君的地方,也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
长生殿内供奉着太阳星君金身,殿内雕梁画栋,气势磅礴。
武当山古建筑群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还反映了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
建筑群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以及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
建筑物的布局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它的存在和保存,不仅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魅力。
每年,无数游客和信徒慕名前来,参观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群,更是一个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道教名山,也是中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包含了众多的宫殿、寺庙、亭台、观景台等建筑,其中许多建筑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魅力所在。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多样,其中以道教建筑为主体,兼收并蓄了佛教建筑、儒家建筑等多种传统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了山地宫殿、雕楼、古寺、古庙、古亭、古观景台等。
我们来看看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山地宫殿。
山地宫殿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们常常坐落在险峻的山峰之上,气势宏伟,建筑风格独特。
这些山地宫殿多为多檐建筑,柱子、梁木精美,斗拱花纹繁复,屋顶雕梁画栋,彩绘斑斓,给人以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雕楼也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之一。
雕楼又称观云楼,是宫殿和寺庙中的重要建筑,通常是用来观赏风景的。
武当山的雕楼建筑大多建在山巅,俯瞰群山,楼台雄伟,飞檐翘角,宛如云中楼阁。
雕楼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古寺和古庙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古寺和古庙是武当山道教建筑的代表,它们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些古寺和古庙多为悬空建筑,依山而建,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些寺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建筑结构精致,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古亭和古观景台也是其特色之一。
古亭和古观景台是武当山山间清幽的一道景致线,常常建在山巅或山腰,供游客休憩观景。
古亭和古观景台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多为单层或多层建筑,楼顶多覆盖琉璃瓦,雕梁画栋,显得古朴而富有韵味。
通过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魅力。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和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他们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其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深厚而悠久。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筑风格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魅力。
武当山古建筑群可以追溯到唐代,其建筑风格主要是道教建筑和武术建筑,两者相辅相成,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神秘而威武的感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武当山的五座宫观,它们分别是紫霄宫、九华宫、全真观、太和宫和紫虚宫。
这五座宫观是武当山的核心建筑,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约8000余平方米。
宫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紫霄殿、展仙楼和阳明亭等。
紫霄宫是武当山道教全真派的道场,也是武当山的主殿,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除了宫观建筑外,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建筑,如黄庭宇观、达尊禅寺、紫霄潭等。
这些建筑都承载着武当山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武当山古建筑群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和传承,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能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当山古建筑群】确实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让人无不为之着迷,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希望通过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和传承,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希望能够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世界遗产: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遇真宫)
遇真宫建于明永乐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院落错落有致,环境幽雅。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龙虎殿、真仙殿等古建筑。 遇真宫是皇帝专为一名武当道士修建的,这名道士叫张三丰。 张三丰是中国道教史和武术史上的一个神奇人物,他读书过目不忘,通晓天文地理,才华横溢,且武艺高强,来无踪去无影,他在中国各名山大川云游传道,在民间影响很大,被奉为“真仙”。明洪武初年,张三丰来到武当山,曾在此处结庵修练。他演创的武当拳,名振天下,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第子崇敬,并在此习练拳术。 张三丰在武当山时曾说,此山异日必大兴。几十年后,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后来,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不知去向。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明成祖还在给张三丰的信中说:“……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然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但事与愿违,谁也没能访到有“长生久视之术,超凡入世之功”的张三丰,这位武当高人亦成为神秘而让后人仰慕。为表达其诚意,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供人朝拜。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并塑像祀奉,派官员洒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
武当山古建筑群介绍

武当山古建筑群介绍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指位于中国湖北省的武当山景区内的一系列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经过历代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独特且完整的建筑风格。
整个古建筑群由主峰天柱峰之巅的南岳宫开始迤逦而下,分布在七十二峰之间,呈现出了宏伟壮丽、布局严谨的特点。
其中最为著名的建筑有:
1. 南岳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之巅,是武当山的中心宫殿,也是武当山全面建筑的最高建筑。
2. 真武殿:位于南岳宫附近,是武当山的主要殿堂之一,供奉的真武大帝是武当山的主神。
3. 太和殿:位于南岳宫中部,是武当山修炼功夫的主要场所,也是武当派开展武术活动的地方。
4. 武当山关帝庙:位于武当山山腰,供奉历史名将关羽,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的结合。
这些古建筑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建筑结构严谨,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雕刻精细。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水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造型、雕刻和绘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同时也能感受到武当山独特的山水风光和道教文化的魅力。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一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道教建筑的代表之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独特,精美绝伦,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历经千年依旧璀璨耀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古建筑群的魅力。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修建和扩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包括了武当山宫观、道观、道院、神庙等多个建筑单元,形成了独特的古代宗教建筑群落。
古建筑群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艺,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之作。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为著名的建筑包括了紫霄宫、紫霄殿、神霄宫、南岩宫、三清殿等,这些建筑不仅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有着精巧的设计,而且在雕刻和装饰上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唐代,后经多次修建,成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式建筑。
紫霄宫的建筑布局属于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典型之一,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共分为前殿、中殿、后殿三个部分,宫殿的梁柱雕刻精美,门额、悬挂、屋脊等部件更是雕刻精美,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工艺的精湛和富丽堂皇。
紫霄殿作为紫霄宫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重要景点之一。
紫霄殿的建筑风格独特,气势宏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规模的典范之一。
殿内梁柱的雕刻非常精美,装饰华丽,刀工细腻,给人一种华丽、高贵的感觉,足见古代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劳作技巧。
神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又一精华之作,它建于明代,以“三进四庭”为布局,总占地面积将近一万平方米,是武当山最大的宫殿建筑之一。
神霄宫建筑风格优美,结构精巧,整个宫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被誉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明珠。
南岩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一处独特建筑,它坐落在群山之间,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岩宫建筑的布局与雕刻艺术相结合,给人以意境深远的寂静之感,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一处清幽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独阳岩下,状如垂天之翼, 位于独阳岩下,状如垂天之翼, 以峰峦秀美而著名。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 以峰峦秀美而著名。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 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 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 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 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 天乙真庆宫石殿 13lO年)以前,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 以前, 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 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 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 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 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 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 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武当俯瞰图
历史概况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在明朝达到修建的 鼎盛时期。明朝永 乐皇帝亲自主持修 建,动用数十万民 工,在武当山大兴 土木,历时12年, 建成了9宫,9观, 36庵堂,72岩庙 的大规模道教建筑 群,成为统治阶级 利用宗教加强思想 统治的史证。
古建筑群简介
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 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 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 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注重周围环 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 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 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现存的有 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 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 座宫殿和玉虚宫、五龙宫遗址以及大 座宫殿和玉虚宫、五龙宫遗址以及大 量庵堂、祠堂、岩庙等。 量庵堂、祠堂、岩庙等。众多的建筑 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 中,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石雕 都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 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
南岩宫
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 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 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 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 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 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 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 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 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位于狮子峰前,山势建夹 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 墙复道,状如游龙。 线上有照壁、梵帛炉、 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 虎殿、大殿、太子殿。 虎殿、大殿、太子殿。左 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 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 庙亭、斋房, 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 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 错落。前有五云楼, 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 交叉叠阁, 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 筑中少见的结构, 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 十二梁之称。 十二梁之称。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 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 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 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 。 紫霄大殿是全山最大、现存 紫霄大殿是全山最大、 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坐落 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 在三层饰栏丹墀崇台之上,巧妙 在三层饰栏丹墀崇台之上, 利用地形落差,更显其雄伟壮观, 利用地形落差,更显其雄伟壮观, 气势轩然。大殿为九脊重檐歇山 气势轩然。 式顶,孔雀蓝琉璃瓦屋面。整座 式顶,孔雀蓝琉璃瓦屋面。 殿堂碧瓦重檐,雕梁画栋,富丽 殿堂碧瓦重檐,雕梁画栋, 堂皇,殿堂内陈设考究,供奉着 堂皇,殿堂内陈设考究, 道教神仙和各类供器、法器,工 道教神仙和各类供器、法器, 艺精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艺精湛,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紫 霄 宫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 武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 当 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 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 教在皇室( 朱棣) 山 教在皇室(明*朱棣)扶持下走向鼎 金 盛高峰的标志。重檐迭脊,翼角飞 盛高峰的标志。重檐迭脊, 顶 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 岗石砌成, 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 栏杆,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 栏杆,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 殿内神案、几案、 殿内神案、几案、供器都是铜铸鎏 金。整个金殿是用精铜和黄金铸制 而成。 而成。
复 真 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 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 (北方神 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历代 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北方神 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 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位于湖北省 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 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 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 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 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 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 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 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 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
重檐庑殿九彩斗拱
治世玄岳”牌坊
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 门户,又名玄岳门。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 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 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 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 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 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 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 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 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 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 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 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