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配套参考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配套参考答案(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1诗两首1.汹柔坟喉惆黎2.B3.示例:故乡是一杯浓浓的酒,故乡是一轮圆圆的月。

4.悲欢、无情、蹲踞、冷眼看人间恩怨。

5.由长城联想到祖国多灾多难的历史,表达对长城复杂的情思。

6.C7.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略2我用残损的手掌1.(1)憔(2)逐(3)躏恒2.戴望舒雨巷3.示例:春天,河堤上杨柳依依,各种花争奇斗妍,如一道锦幛展现在我们面前。

4.指祖国母亲(或:热恋爱人、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5.使情感表达更加形象,突出“你的名字”给人的深刻印象。

6.一连串的“轻”字,形象地展露出诗人温柔的心情。

7.略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1)熏惫(2)扉惘2.舒婷朦胧诗3.略(提示:古诗或现代诗均可)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为大地可以舍弃一切的精神。

5.喻指祖国。

6.歌颂为了祖国可以舍弃一切、抛弃一切的献身精神。

7.略(提示:利用对话式,表现抒情对象的内在精神)4外国诗两首1.B2.(1)莱蒙托夫俄国(2)休斯美国3.A4.法国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5.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者形象。

6.六月、叫骂、嘲笑、波拿巴、狂飙、仇恨。

7.人都是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信仰的,有了崇高的精神信仰,生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遇到任何艰难困苦,甚至要牺牲生命,也会无所畏惧。

8.略单元复习1.瓣魂烬绚2.D3.(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大陆(3)胜作一书生(4)独酌无相亲对影成三人(5)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示例:凝在目光里望着它情深深5.诗人以北方特有的“手推车”作为意象进行聚焦。

6.枯干了的河底、阴暗的天穹、冰雪凝冻、灰黄土层。

7.加强诗歌的抒情意蕴,凸显诗歌的主题,表现下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8.诗人以特定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来折射时代风云,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西城区2024届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西城区2024届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4一、基础·运用(共14分)1.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 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4. 示例:这些含有建筑细节的成语,有的保留了与建筑相关的原义,有的发生了语义演变。

评分标准:共2分。

将“保护”改为“保留”,1分;将成语意义的发展分出两种情况,1分。

5. 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6. 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7. 示例:与汉字、成语、诗文交汇,共同构筑了熠熠生辉的中华文化。

评分标准:共2分。

与汉字、成语、诗文(语文)1分,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4分)8.①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②示例: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九万里风鹏正举等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9.答案:一鼓作气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0.答案:富贵不能淫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4页)(二)(共5分)11. ①示例:期望失望②答案:兔③示例:荒凉破败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

①③空意思对即可。

12. 示例:①悲伤痛苦的老兵②思乡忧国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

意思对即可。

(三)(共7分)13.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4.答案:甲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5.示例:①兴复汉室/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讨贼兴复②竭尽全力,以死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亲理细事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5分)16. 示例: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着极其艰苦的条件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但红军并没有被打败;他们越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饥饿、寒冷和疾病等困难,最终胜利完成了长征。

红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标准:共5分。

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答案 (3)

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答案 (3)

九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答案导言九年级上册语文是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教材,对于九年级同学来说,掌握好这本教材的内容和答案对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提供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配套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赏析第一课赞美诗与赞美的对象1.A题: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现代诗歌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意境丰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2.B题:请你总结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

答案: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自由诗、长短句交错、诗歌与散文结合等。

第二课凭吊诗与思乡的诗1.A题:什么是凭吊诗?答案:凭吊诗是诗人用以悼念逝去的人、事物的一种诗歌形式。

2.B题: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诗中的“幽燕”。

答案:诗中的“幽燕”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

第三课象征诗与象征的意义1.A题:什么是象征诗?答案:象征诗是一种利用象征手法来阐释寓意的诗歌形式。

2.B题:赏析杨万里的诗句“胜地无人舟自横,留得枯荷听雨声。

”,并提取其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处胜地没有人,只有一艘横在荷塘上的船,并借此来暗喻生活的寂寞和孤独。

第四课抒情诗与抒情的对象1.A题:什么是抒情诗?答案:抒情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感情、情感和心情的一种诗歌形式。

2.B题: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中的抒情对象。

答案:诗句中的抒情对象指的是诗人对心仪的人的思念和黯然失落的心情。

第二单元乐府诗歌赏析第五课初体验乐府诗1.A题:乐府诗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乐府诗的特点是受音乐的影响,以叙事为主,形式简单,语言通俗易懂。

2.B题:请你总结一下乐府诗的题材和内容。

答案:乐府诗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社会现实等。

第六课风土人情诗1.A题:风土人情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风土人情诗主要以描写地方风物、生活风俗和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

2.B题:请你解释一下“争渡”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在乐府诗中如何描写争渡?答案:争渡是乐府诗中常用的描写手法,指的是船只在河流中争相渡过,象征着过尽河水洗尽往事的意象。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答案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答案

《雨说》答案pǔ gù zhì yīn lǚ xuān lián sǒng suō lì gāo qiáng bǎo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②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③留滞:停滞,不流通。

④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⑤喧嚷:(“很多”人)大声地叫或说。

⑥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⑦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⑧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或长眠。

2【交流点拨】“雨说”一共出现了五次。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二)1.【交流点拨】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

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

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 【交流点拨】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3.(1)【交流点拨】诗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而淅淅沥沥的雨点是它探访大地的殷勤的脚步。

(2)【交流点拨】“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

4。

【交流点拨】《雨说》中诗人从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

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反馈练习:1.【交流】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自主测评]一、积累运用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益州疲弊..()答案:困乏(2)危急存亡之秋.()答案:时候(3)志.虑忠纯()答案:志向(4)性行.淑均()答案:品德(5)深入不毛.()答案:草木(6)斟酌损益.()答案:增加(7)以彰.其咎()答案:表明,显扬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痛恨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痛心遗憾极为憎恨(2)开张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扩大店铺开业(3)卑鄙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身份低微言语行为极为恶劣(4)感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感动奋发深刻地感谢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描写先帝三顾茅庐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某企业濒临倒闭,这时,老李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真可谓:________,_______。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阅读鉴赏(一)课内语段阅读阅读课文6、7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臣本布衣..()答案:平民(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答案:探望,拜访(3)由是.感激()答案:此,这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代什么?(用原文作答。

)答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案: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7.诸葛亮天才般的智慧、鞠躬尽瘁的忠诚,家喻户晓。

刘禅却昏庸无能,乐不思蜀,吃尽骂名,请你按照对历史的理解,发表一下对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词四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边塞秋来,风景与中原自是不同。

南飞的大雁,决意离去,毫不犹豫。

边声四起,角声犹厉,听之伤心。

层峦叠嶂,在长烟落日中,一座驻军孤城,城门紧闭。

戍边守土,将士之责;功业未成,泪洒滂沱。

乡关万里不得而归,只好借酒浇愁,暂忘烦忧。

那悠然响起的羌笛之声,仿佛将寒霜洒落一地。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酸楚,让人憔悴。

将士无寐……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雁去,孤寂;边声,凄厉;长烟落日,空旷;孤城紧闭,寂寥。

这些景物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

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在抒情的气氛中,也叠映出“浊酒一杯”“燕然未勒”“羌管悠悠”“将军白发征夫泪”等意象,可见作者是借助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表现出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参考答案]“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理想,所以是“狂”。

三、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

这首词处处扣着“壮词”来写,开篇即言“醉里挑灯看剑”,可谓壮怀激烈。

接着主要写战场上的情景:号角连营,分炙、奏乐、点兵,马快、弦鸣。

这些情景再现,既是词人曾经驰骋沙场的回忆,也是他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可谓豪情万丈。

词的结尾,放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快人快语。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这给“壮词”更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上册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 《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示例一】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①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②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③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示例二】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①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②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把自己的体会、认识说出来,答案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中举前,嫌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中举后,阿谀奉承,趋炎附势。

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

他对范进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说穿了,就是因为“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

由此看来,此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金钱欲。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者巴结讨好,对贫穷落魄者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从他们身上可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三、《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

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参考答案:【示例】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了,张口一个“世先生”,闭口一个“亲切的世弟兄”,而且“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又送银子,又送房子。

既然是“如至亲骨肉一般”的“世弟兄”,那么范进中举前张乡绅到哪里去了呢?人物的言辞与当初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其丑恶的灵魂、可鄙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是一道开放题。

答案不唯一。

答案还可以参见第四题第1、2、3题。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之积累与运用一、语音字词类1.(1)渴(2)戴(3)缚(4)霄2.博、彩、遥、绚3.答案:①虐②zài 4 .徜徉汲取 5、D(“嚼”应为jué)6.绚璨穆qǐmì(共2分。

答对2~3个得1分)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荟萃(cuì)联(袂)(2分)(2)精采精彩(2分)(3)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2分)成就,完成。

(2分)(4)对偶(1分)8、(4分,每处1分): pì nǎo 骋融9.(2分)①xié②遐10、 (1)攀(2)炫(3)诲11(1)峻(2)瀚(3)秘(4)域12(1)谑琐(2)múhè(3)①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②嘲笑。

13、①湛②hè14、(1)弦徜(2分,每处1分)(2)拔——拨墨——默(2分,每处1分)(3)参考示例: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3分,修辞1分,句式内容2分)15、ái 媚皎 zhāo 16、觅韵魅慕 17.xié啸chà仰18. 泊恬惬19.答案:①啬②mán③妒20. B(A项中“蓄.”读“xù”, C 项中“畸.”读“jī”, D项中“酿.”读“niàng”)二、修改语病类1. A 2.D 3、C 4.A (这个是排除法。

B中“广泛参与的国家得到深入的交流”,“得到”与“深入的交流”搭配不当;C中“地区达到特大干旱等级”不当;D中双重否定)5.C 6、D 7. B 8、D 9.C10. C(A项搭配不当,改“季节”为“地方”;B项成分残缺,在“伟大祖国”后补“六十华诞”或“的盛大节日”;D项语序不当,“境外指挥”应在“境内行动”之前,“有预谋”应在“有组织”之前)三、成语俗语类1、D(“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对某事酷爱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乐不可支”)2. B 3.B 4.D (“妙笔生花”指文采)5.D 6.D7.(3分)B(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8、C(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9.A 10.B(2分)四、口语交际类1.C 2.B 3.A4.略(2分。

扣住理解父母和重视学习两个方面劝慰,语言简明得体即可。

)五、文学文化常识类1.B 2. C3、D4.A5.B(2分)6.C7.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8.B 9.D 10.B 11.A12、(2分)C(“久违”与“久仰”误用)13. D 14. C 15.D 16.B.17. B 18. B 19、B 20、D六、仿写类1.示例一: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示例二: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的尊严;(2分,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意对即可)2、(2分)示例:风儿虽轻,却可以抚慰疲惫的身心;话语虽短,却可以闪烁智慧的光芒。

3、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着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着芬芳;青春无语,却焕发着活力;(小河无语,却奔涌出磅礴)4、仿写:时间如同一条东流的河,它告诉我们流逝的光阴永远不再回头。

时间如同一位公平的老人,它给予我们每一位的馈赠不多也不少。

(时间好比一棵大树,它能帮助我们体察世间沧桑;时间好比一条大河,它能引导我们走向历史的源头)5、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为人们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株大树,就会为人们洒下一片绿荫。

6、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星的天空;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湖泊;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条鱼的小溪;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片云彩的天空。

7、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8、仿写:应当去羡慕真诚,莫羡慕虚伪;应当去羡慕善良,莫羡慕丑恶;应当去羡慕朴实,莫羡慕奢侈。

(高尚、卑劣。

成熟、幼稚。

苦难、幸运。

学问、鄙陋)9、拥有童心,就拥有了一份朝气和天真;拥有翅膀,就拥有了一份自由和欢畅。

(拥有教养,就拥有了一份洒脱和自然,就拥有了一份高雅的气度。

)10、⑴书是灯塔,能照亮科学之路;(2)书是帆船,能承载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3)书是花园,能让我们感觉到世界的五彩。

(书是食粮,能增添我们的精神营养;书是拐杖,能扶助人们走完人生的每一步;书是良药,能治愈人们心灵的疾病)七、名著阅读类1、D 2.(4分)(1)(2分)孙悟空【示例】三打白骨精(2)(2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给我们讲美女蛇的故事3. 示例作品:《水浒传》人物:武松情节:景阳冈打虎。

4.A5. C6、A7. C8、《红楼梦》②欧阳修③笛福9.提示:本题3分,作品名称、作者、理由各1分。

“理由”示例:贝多芬: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

保尔柯察金: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智慧超群,忠君爱国。

鲁智深: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八、古诗文默写1.(1)化作春泥更护花(2)不畏浮云遮望眼(3)赢得生前身后名(4)人有悲欢离合(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示例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示例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符合题意要求即可)评分标准:(10分)每空 1分,错字、漏字、加字,该空不得分。

2、名句积累(6分)(1) 乱花渐欲迷人眼 (1分) (2)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分) (3) 思而不学则殆(1分) (4) 赢得生前身后名会当凌绝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大徒伤悲 (2分) (5)醉翁之意不在酒 (1分) (错字、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3、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蓬莱文章建安骨。

(3)有暗香盈袖。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何事长向别时圆。

(6)为有源头活水来。

(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8)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朔气传金柝。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好收吾骨瘴江边。

(5)徒有羡鱼情。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在乎山水之间也。

(8)零丁洋里叹零丁。

5.(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恨别鸟惊心。

(4)万里送行舟。

(5)欲辩已忘言。

(6)乡书何由达。

(7)似曾相识燕归来。

(8)天光云影共徘徊。

2013年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练习题之课内文言文练习答案文言文阅读(一)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16.C(2分)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2分,意思符合即可)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

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

(2分,每点1分)文言文阅读(二)10.(2分)①好:爱好。

(1分)②或:有的人(1分)11.(2分)C(A介词,因为。

B连词,表示目的。

C 介词,用,D介词,凭借)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2分,一句1分)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文言文阅读(三)23.先生之年/长矣24⑴通“悦”,高兴⑵入侵⑶受刑、受惩罚⑷赐恩惠25.B(1分)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2分)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

(2分)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

(结合材料,符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文言文阅读(四)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18.(2分)B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意思符合即可)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

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

(写出一点即可)文言文阅读(五)9.(4分)(1)详尽(2)放晴(3)迫近(4)日光(各1分)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分)(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

(2分)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1分)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能。

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

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

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能。

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

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

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文言文阅读(六)17。

(1)大概(2)兴旺富裕(3)率领、带领(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8。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19。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20。

“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文言文阅读(七)7.(1)居:处在。

(2)进:居庙堂之高。

(3)归:归依。

(4)因为。

8.(1)我曾将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9.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0.开放题,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

(3分)文言文阅读(八)9.荆之地 / 方五千里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⑵什么样的⑶拜访⑷更加评分:共2分。

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 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评分:共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