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验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

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我们对植物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激发我们对植物学研究的兴趣,我们参加了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 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学习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野外实习还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以及保护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1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
实习地点包括校园内的植物园、实验农场、周边的山林和河流等地。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1. 植物识别与分类:我们在指导下,对校园内的植物园进行了系统的参观和学习,观察和识别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了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
2. 植物标本制作:我们采集了各种植物的标本,并按照标本制作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压制、干燥和装订等操作,掌握了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3. 植物生态调查:我们对周边的山林和河流进行了生态调查,观察了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特点,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种群数量统计:我们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了植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特征。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野外植物调查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 知识方面: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掌握了植物识别和分类的方法,扩大了我们的植物知识范围。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7篇)植物学野外篇1说这一次实习,其实也不是一次实习,因为这次实习中有一天,而且是在野外进行的,没有直接参与到公司工作中去,不过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不小的,虽然不是很正式的,但是总是有收获的!实习完全结束已经两天,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不是地质专业的,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我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一来做到心中有数,二来防止实习完了之后书已经被借完了。
到要写报告的时候,我去图书馆没有借到一本书。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图也会不出来。
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
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习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
无论是实习还是其它的学习,绝对不能再像前两个学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
因此对实习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习前的预习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
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当然这要在你知道实习报告要写什么的前提之下(可以问上一届)。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

植物野外实习报告(精选3篇)植物野外篇120____年5月22日早上,我们专业准备前往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进行为期五天的“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野外实习。
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
实习时间:20____年5月22日——20____年5月26日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
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
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
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一)辨认标本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
在实习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
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
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
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被子植物:木兰科:木兰榆科:朴树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含羞草科:中国台湾相思,含羞草椴树科:布渣木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炸酱草科:炸酱草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炸酱草科:炸酱草葡萄科:爬墙虎茄科:少花龙葵、水茄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裸子植物:杉科:杉树蕨类植物: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
植物观察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增强对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3.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实验地点某植物园四、实验材料1. 树木:松树、柳树、杨树、槐树等。
2. 草本植物:小麦、水稻、玉米、杂草等。
3. 花卉:牡丹、菊花、月季、玫瑰等。
五、实验内容及过程1. 观察树木(1)观察树木的树冠、树干、树枝、树叶等部位的特征,记录不同树木的形态特征。
(2)观察树木的生长环境,分析树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观察草本植物(1)观察草本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速度等。
(2)观察草本植物的根系、茎、叶、花等部位的特征,记录不同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
3. 观察花卉(1)观察花卉的株型、花色、花香等特征,记录不同花卉的形态特征。
(2)观察花卉的生长环境,分析花卉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 植物分类(1)根据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2)分析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了解植物分类的依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树木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松树、柳树、杨树、槐树等树木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如松树的树冠呈圆锥形,树干直立,叶针状;柳树的树冠呈塔形,树干弯曲,叶细长;杨树的树冠呈广卵形,树干直立,叶狭长;槐树的树冠呈圆形,树干直立,叶圆形。
2. 草本植物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麦、水稻、玉米等草本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
如小麦的生长周期为70-80天,生长速度较快;水稻的生长周期为120-130天,生长速度较慢。
3. 花卉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牡丹、菊花、月季、玫瑰等花卉具有不同的株型、花色、花香等特征。
如牡丹的株型较大,花色丰富;菊花的株型较小,花色多样;月季的株型较大,花香浓郁;玫瑰的株型较小,花香优雅。
4. 植物分类结果根据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特征,我们对植物进行了分类。
植物学野外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植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分布、生理、生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理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野外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观察、采集和记录,加深对植物形态、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二、实践时间与地点实践时间:2023年10月15日-16日实践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践目的1. 学习植物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识别常见植物种类,掌握植物分类学知识。
3. 了解植物生态习性,观察植物群落结构。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四、实践内容1. 准备工作在实践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植物学基础知识、准备野外调查工具等。
我们准备了以下工具:指南针、地图、记录本、相机、采集工具(如剪刀、手套等)。
2. 野外调查(1)观察植物形态在自然保护区,我们首先对植物形态进行了观察。
通过比较叶片、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我们识别了多种植物,如银杏、松树、柳树、杨树、枫树等。
(2)记录植物信息在识别植物的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拍摄了植物的照片,以便后续整理和分析。
(3)采集植物标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了采集、压制和标签标注。
3. 植物群落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我们发现,该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4. 讨论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植物识别困难、采集工具使用不当等。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讨论和总结,我们认识到野外实践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五、实践成果1. 识别了50余种植物,掌握了植物分类学知识。
2. 采集了100余份植物标本,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植物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植物形态的观察,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
2. 掌握植物形态学的基本观察方法和描述技巧。
3. 了解植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等。
2. 仪器: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植物切片机、植物标本夹等。
三、实验方法1. 植物叶片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叶片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叶脉分布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叶片细胞结构,如叶绿体、气孔等。
2. 植物茎干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茎干形态,包括直径、颜色、木质部与韧皮部等。
- 使用植物切片机制作茎干切片,观察木质部、韧皮部等组织结构。
3. 植物根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根形态,包括根尖、根毛、根的直径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结构,如分生组织、伸长区等。
4. 植物花观察- 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松树的花形态,包括花形、花色、花蕊数量等。
- 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花蕊结构,如雄蕊、雌蕊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观察- 黄瓜叶片呈长椭圆形,绿色,叶脉明显;水稻叶片呈长条形,绿色,叶脉明显;柳树叶呈狭长形,绿色,叶脉明显;松树叶呈针形,绿色,叶脉不明显。
- 叶片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叶片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气孔明显;松树叶细胞叶绿体较少,气孔不明显。
2. 茎干观察- 黄瓜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水稻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柳树茎干直径较小,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松树茎干直径较大,绿色,木质部与韧皮部明显。
- 茎干切片观察:黄瓜、水稻、柳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松树茎干木质部发达,韧皮部较薄。
3. 根观察- 黄瓜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水稻根呈长条形,白色,根尖明显;柳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松树根呈须状,白色,根尖明显。
- 根尖细胞结构观察:黄瓜、水稻、柳树根尖细胞含有大量分生组织,伸长区明显;松树根尖细胞含有少量分生组织,伸长区不明显。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一、前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
为了加深对植物的认识,我参加了一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能力,并提高了我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实践地点和时间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地点位于XXXXXX,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 年XX月XX日。
三、实践内容及过程3.1 实践准备在开始实践之前,我们小组仔细了解了实践地点的植物资源情况,研究了一些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并准备了必要的工具和装备,如放大镜、孔径尺、七百倍显微镜等。
3.2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别采集了10种不同的植物样本,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苔藓植物等,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组织的结构,并记录了它们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和适应能力。
3.3 实践成果通过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我们小组得到了丰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例如,我们观察到一种稀有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具有特殊的纹路,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且盘根错节,在强风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固定土壤。
四、实践收获4.1 知识收获通过实践,我对植物的结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特征,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如何识别并采集不同种类的植物。
4.2 技能提升实践中,我通过观察和记录,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植物学问题,并学会了利用工具和装备进行实践活动。
4.3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我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了野外实践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观察和实践能力。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转眼间一个辛苦的实习生活又结束了,我们肯定学习到了不少学问,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报告将它总结下来吧。
你所见过的实习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
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
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
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实践报告
开课实验室: 年 月 日 一、实践目的
(1)通过校园附近植物的观察,认识4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种
(2)通过观察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熟悉识别植物的形态术语,为认识各种植 物和进行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及要求
观察校园植物,主要观察对象为苏铁科、木兰科、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 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桑科、禾本科植物。
区分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学院
地理学院 年级、专业、班 地理161 姓名 学号 成绩 课程
名称 土壤与植物地理学 实践项目名称 植物形态的野外观察 指导教师 签名
三、原理与基础知识
四、使用仪器、材料
放大镜、笔记本、笔、照相机。
五、报告内容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1、茎的结构不同:木本植物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木质,比较坚硬;草本植物的茎部为“草质茎”,比较柔软,这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本质区别。
2、生长周期不同:木本植物为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则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
3、形态不同: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大直立,其中乔木主干明显,分枝部位比较高,灌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半灌木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
4、生长习性不同:随着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会发生变化,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
半灌木: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