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经典整理)含答案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1. 一辆小汽车进行刹车试验 , 在 1 秒内速度由 8 米/秒减至零 . 按规定速度 8 米/秒的小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不得高出5.9 米 . 假定刹车时汽车作匀减速运动 , 问这辆小汽车刹车性能可否吻合要求?2. 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 4 秒末关闭发动机, 再经 6 秒停止 , 汽车一共行驶了30 米 , 求( 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汽车在两段行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依照所求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加速度大小为a=5m/s2,若是斜面足够长, 那么经过3. 一小球以20m/s 的速度沿圆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6s 的时间 , 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4. 某架飞机腾跃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85m/s时离开地面升空。
若是在飞机达到腾跃速度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腾跃,翱翔员马上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 此飞机从腾跃到停止共用了多少时间?5.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 30m/s, 关闭发动机后 , 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12s 末的速度是 24m/s. 求:(1) 汽车的加速度; (2)16s末的速度;(3)65s末的速度.1. 某市规定,卡车在市里专家驶速度不得高出 40km/h ,一次一卡车在市里路面紧急刹车后,经 1.5s 刹车痕长s=9m,假定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可知其行驶速度达多少 km/h?问这车可否违章?停止,量得2.例 14、汽车正以V1=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度做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马上刹车做加速度为相距多远 ?, 突然发现正前面S0=6 米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2=4m/s 速a= -5m/s2的匀减速运动,则经过t=3 秒,汽车与自行车3.圆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正以 4 米 / 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 从某一时辰体以 2 米 / 秒 2 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求经过 t=5 秒钟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可否等于( v0+vt ) /2 ?t=0 起突然碰到一水平向左的力速度以及这 5 秒内的平均速度, 使物 ,这时4.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圆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a=5m/s2. 若是斜面足够长, 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经过的行程可能是多少?5.某辆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为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 若汽车以20m/s10m/s2.的速度行驶时司机发现前面有危险时,0.7s, 汽车之间的距离最少应为多少后才能做出反应?, 马上制动,6.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 4 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速度为 3 m/s2. 试问 :(1) 摩托车出发后, 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 离出发处多远?,2s后, 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 加3.自由落体运动1.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初 1 秒内下落的距离等于整个下落高度的9/25,的高度 . 若是在最后 1 秒内下落的距离是整个下落高度的9/25, 求它下落的高度求它下落.(g=10m/s2)2.(1)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清楚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认真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刹时,凝望到第二个水滴正好从水龙头滴水处开始下落.(2) 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数,并数“0”,今后每听到一次响声,按次加一,直到数到“100”,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40s.(3) 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依照以上的实验及获取的数据,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3. 已知某一物体从楼上自由落下, 经过高为 2.0m 的窗户所用的时间为0.2s. 物体是从距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 取 g=10m/s2)4.气球以 4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 它上升到 217m高处时 , 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 , 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 ( 不计空气阻力 , g=10m/s2).5. 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 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 0.02s, 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印迹的长度为 1.6cm, 实质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 4.0cm. 凭以上数据 , 你知道这个石子闯进镜头时大体已经在空中运动了多长时间吗?1. 从同一地址以3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相隔时间为 2 s ,不计空气阻力,第二个物体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跟第一个物体在空中相遇,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为多少?2.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着地的速度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P 点时速度的不计空气阻力2 倍 , 已知 ,g=10m/s2).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15m,则物体3.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走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 5 m/s(1) 运动员走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 走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125m ,问: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4. 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 5 滴正欲滴下时,第分别位于高为 1 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1— 3—1 所示,问:(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 10 m/s2 )1 滴已恰好到达地面,而第(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3 滴与第 2 滴第 4 题图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翱翔时,运动员走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含答案)【经典】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a=Δv/t )1.(单选)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2、(单选)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答案 BA .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3.(多选)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D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减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4.(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CD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5.(单选)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B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6.(单选)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答案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 甲=4 m/s 2,a 乙=-4 m/s 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答案 B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8. (单选)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答案:C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 9.(多选)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B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答案】AD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 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30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0 s ,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3.0 s .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析 v 1=L Δt 1=0.10 m/s v 2=L Δt 2=0.30 m/s a =v 2-v 1Δt ≈0.067 m /s 2. (2) x =v 1+v 22Δt =0.6 m.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基本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①v =v 0+at . ②x =v 0t +12at 2. ③v 2-v 20=2ax(2)两个重要推论 ①平均速度公式:v =v t 2=v 0+v 2= s t .中间位置速度v s 2=√v12+v222.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aT 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1∶v 2∶v 3∶…∶v n =1∶2∶3∶…∶n(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 1.(单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2.(单选)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s 内的平均速度小3m/s ,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 m/s 2B .2 m/s 2C .3 m/s 2D .4 m/s 2【答案】C 7.(单选)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 5 mB . 11.25 mC . 20 mD . 31.25 m 【答案】B 3.(多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 内的位移比第14s 内的位移多0.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球加速度为0.2m/s 2B . 小球前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C . 小球第14s 的初速度为2.8m/sD . 第1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答案】AB4.(单选)如图是哈尔滨西客站D502次列车首次发车,标志着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运营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D502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 s 内的位移是57.5 m ,第10 s 内的位移是32.5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D A .在研究列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所用时间时不能把列车看成质点 B .时速350公里是指平均速度,921公里是指位移C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25 m/s 2D .列车在开始减速时的速度为80 m/s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 和7m .求:(1)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刹车后6s 内的位移.解答:解:设汽车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则第1s 内位移为:x 1=代入数据,得:9=v 0+ 第2s 内的位移为:x 2=v 0t 2+﹣x 1, 代入数据得:7= 解得:a=﹣2m/s 2,v 0=10m/s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刹车后6s 内位移等于5s 内的位移,所以有:==25m 故答案为:2,256.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位移为6 m ,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 内位移为2 m ,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的时间。
匀变速直线运动经典例题

一、口算题1.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3m/s²,经过4s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12m/s (答案)B.14m/sC.16m/sD.18m/s2.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²,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多少?A.24mB.25m (答案)C.26mD.27m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²,经过5s后,物体的位移是多少?A.40mB.50m (答案)C.60mD.70m4.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m/s,末速度为15m/s,运动时间为4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 2.5m/s²(答案)B.3m/s²C. 3.5m/s²D.4m/s²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后速度为9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1m/s²B.2m/s²C.3m/s²(答案)D.4m/s²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²,经过5s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10m/sB.0m/s (答案)C.10m/sD.20m/s7.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连续相等的三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2s,物体的位移分别为24m、40m、56m,则物体的初速度是多少?A.2m/s (答案)B.4m/sC.6m/sD.8m/s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经过4s后的位移是24m,则物体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4m/sB.5m/sC.6m/s (答案)D.7m/s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8m/s,加速度为-2m/s²,则物体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A.2sB.3sC.4s (答案)D.5s10.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4s,物体的位移差为16m,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A.1m/s²(答案)B.2m/s²C.3m/s²D.4m/s²。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经典整理)含答案

计算题1. 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眼前最后 1 s 内经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塔高为多少米?( g=10m/s2)252.一个物体从 45m 高处自由下落,那么(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最后 1s 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最后 1s 内经过的高度是多少?(g 取 10 m/s2)3.从静止在必然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两个物体,第一个物体下落 1 s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若两物体用长93.1 m 的绳连接在一起. 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g=9.8 m/s 2)4.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 m 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一段时间后,马上打开降落伞,以 12.5 m/s 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降落,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高出 5 m/s ( g 取 10 m/s 2).( 1)求运动员张开伞时,离地面高度最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1.在水平导轨 AB 的两端各有一竖直的挡板 A 和 B ,AB 长 L = 4 m,物体从 A 处开始以 4 m/s 的速度沿轨道向 B运动,已知物体在碰到 A 或 B 今后,均以与碰前等大的速度反弹回来,并且物体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了使物体可以停在AB 的中点,则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一辆汽车以90km/h 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
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马上从静止开始以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⑴. 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⑵ . 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⑶ .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3.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滑下,依次经过斜面上的 A 、 B、 C 三点,以下列图,已知AB=6m , BC=10m ,滑块经过 AB 、 BC 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 B 点的瞬时速度?( 3)滑块 A 到初始地址的距离?4.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满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题(含答案) 训练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 +at2.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2.位移差公式:Δx=x2-x1=x3-x2=…=xn-xn-1=aT2.可以推广到xm-xn=(m-n)aT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 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适应性训练(一)(45分钟)1、单项选择题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K-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B.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h,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答案:B2.(·苏州模拟)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5m/s2,那么任意1s内()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5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5m/s答案:B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Δt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1,在第三个Δt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解析:选C.由逐差公式得:x2-x1=2a(Δt)2,所以a=,故C正确.4.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解析:选 B.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只有B项正确.5.(2014·高考广东卷)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解析:选B.第1s内和第3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v -t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第1s内的位移x1=×1×1m=0.5m,第4s内的位移x4=-×1×1m =-0.5m,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选项C错误;0~2s内的平均速度:==m/s=0.75m/s,0~4s内的平均速度′==m/s=0.375m/s,选项D错误.6.(·福建福州质检)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体()A.在0~4s内与4~6s 内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0~4s内的加速度大于7~8s内的加速度C.在6s末离起始点最远D.在4s末离起始点最远解析:选C.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知,在0~4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在4~6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A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公式a=,在0~4s内的加速度是1m/s2,在7~8s内的加速度是4m/s2,B错误.在6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离起始点最远,C正确,D错误.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 内位移是()A.3.5mB.2mC.1mD.0解析:选B.各秒内物体的位移之比为7∶5∶3∶1,由于第1s内位移为14m,故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B正确.8.一辆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突然采取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8m/s2,汽车在刹车后的3秒内的位移和3秒时的速度分别为()A.24m,4m/sB.25m,4m/sC.24m,-4m/sD.25m,0答案:D9.(·福建福州一模)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 内的位移是50m解析:选D.根据x=gt2可得,g×(5s)2-g×(4s)2=18m,因此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4m/s2,因此2s末的速度v=gt =8m/s,A错误;第5秒内的平均速度=m/s=18m/s,B错误;第2s秒内的位移x2=gt-gt=×4×22m-×4×12m=6m,C错误;物体在5s 内的位移x=gt2=×4×52m=50m,D正确.10.(·贵州贵阳十校联考)一条悬链长7.2m,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m/s2)()A.0.3sB.0.4sC.0.7sD.1.2s解析:选B.链条上、下端到达该点用时分别为:t上==s=2s,t下==s=1.6s,则Δt=t上-t 下=0.4s,故B正确.11.(·威海模拟)从16m高处每隔一定时间释放一球,让它们自由落下,已知第一个球刚好落地时,第五个球刚释放,这时第二个球离地面的高度是(g取10m/s2)()A.15mB.12mC.9mD.7m解析:选D.第一个小球落地时,从上到下相邻两球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3∶5∶7,因此第1、2两球间距离为:×16m=7m,故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长沙模拟)对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解析:选AD.当a与v同向时,不论加速度是否增大,速度必增大,当a与v反向时,不论加速度是否增大,速度必减小,故A正确C错.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而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B错.速度很大,若不变,加速度等于零,故D正确.2.(·潍坊模拟)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m/s2,a乙=-4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答案:BD3.(高考改编题)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4s~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解析:选BCD.物体0~5s内的位移x1=×(2+5)×10m=35m,5s~6s内的位移x2=-×1×10m =-5m,即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35m,然后反向运动5m,故t=5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35m,0~6s内经过的路程为40m,A错误,B正确.同理,可求出0~4s内物体的路程为30m,故此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率=7.5m/s,C正确.物体在4s~5s与5s~6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位移为0,故D正确.4.(·郑州模拟)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A.10mB.20mC.30mD.50m解析:选ACD.物体在塔顶上的A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m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点之上,另一处在A点之下,在A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0m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s1等于位移x1的大小,即s1=x1=10m;下降通过时,路程s2=2h-x1=2×20m-10m=30m.在A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s3=2h +x2=2×20m+10m=50m.故A、C、D正确,B错误.5.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解析:选A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根据x2-x1=aT2,C正确,B错误;根据v=v0+aT,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D错误.6.(·河北石家庄质检)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的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加速度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m/s2D.当车速为25m/s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驾者不能安全停车解析:选ABD.反应时间=思考距离÷车速,因此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酒后反应时间为1s,故A、B正确;设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停车的位移为x,则x=x制动-x思考,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2ax,解得a==7.5m/s2,C错;根据表格,车速为25m/s时,酒后制动距离为66.7m>60m,故不能安全停车,D 正确.三、非选择题10.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求:(取g=10m/s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则有v2-v=-2ah,又v=2g(224m-h)联立解得h=99m,v0=50m/s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m=1.25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v0=gt1,t1==s=5s,t2==s=3.6s,故所求时间t=t1+t2=(5+3.6)s =8.6s.答案:(1)99m1.25m(2)8.6s11.(·广州模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m/s,则:(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解析:(1)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C.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v=2a×①v-v=2a×②v1=③v2=④解①②③④式得:vB=5m/s.(2)解①②③④式得:vA=1m/s,vC=7m/s 由v-v=2al,得:l=12m.答案:(1)5m/s(2)12m12.(2014·高考山东卷)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解析:(1)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t=0,位移s=25m,由运动学公式得v=2as ①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8m/s2③t=2.5s.④(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Δt,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s ⑤Δt=t′-t0⑥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Δt=0.3s.⑦(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F=F2+(mg)2⑨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答案:(1)8m/s22.5s(2)0.3s(3)。
匀变速直线运动题目

匀变速直线运动题目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_0 = 2m/s,加速度为a=1m/s^2,则第3s末的速度为()- A. 5m/s- B. 6m/s- C. 7m/s- D. 8m/s-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 v_0+at,已知v_0 = 2m/s,a = 1m/s^2,t = 3s,则v=2 + 1×3=5m/s,所以答案是A。
2.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为()- A. 0.5m/s- B. 5m/s- C. 1m/s- D. 9.5m/s- 解析:采用逆向思维,把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v = at,在停止运动前1s的速度v=a×1 = 1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v=(v_0 + v)/(2)(这里v_0 = 0,v = 1m/s),则平均速度¯v=(0 + 1)/(2)=0.5m/s,答案是A。
3.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_0,末速度为v,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v_{(t)/(2)}为()- A. (v_0 + v)/(2)- B. √(frac{v_0^2)+v^{2}{2}}- C. (v - v_0)/(2)- D. √(v_0v)-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 v_0+at,中间时刻t=(T)/(2)(设总时间为T),此时速度v_{(t)/(2)}=v_0 + a(T)/(2)。
又因为v = v_0+at,T=(v -v_0)/(a),代入可得v_{(t)/(2)}=v_0+(v - v_0)/(2)=(v_0 + v)/(2),答案是A。
二、填空题1.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经过3s速度由1m/s变为______。
- 解析:根据v = v_0+at,v_0 = 1m/s,a = 2m/s^2,t = 3s,则v=1+2×3 = 7m/s。
匀变速直线运动大题必备及答案

(力学问题专题牛一,牛二,牛三大题系列)1.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 =6.0s 。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
1.如图,A 表示爆炸处,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 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d =v t 1 ①用t 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 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2222vt h d =+⎪⎭⎫ ⎝⎛ ② 已知t 2- t 1=Δt ③联立①、②、③,可得()t dv t v h ΔΔ2212+=④代入数值得 m h 3100.2⨯= ⑤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中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①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v 0 = a 0t ②v = at ③由于a< a 0,故v< v 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 增加到v 0,有v 0=v+at ④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 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 0和s 2,有s 0='21020t v t a + ⑤ s =av 220 ⑥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l = s 0- s ⑦由以上各式得l =ga g a v 00202)(μμ ⑧ 3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 0=13.5 m 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
匀变速直线运动(经典计算题)

所以,宇宙年龄:T= = =
若哈勃常数H=3×10-2m/(s·光年)
则T= = ×3.0×108年=1010年.
说明:简要地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在图上标出相对应的过程量和状态量,不仅能使较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化,长期坚持下去,更能较快地提高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4】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 = ≤s
得a≥ .
深化拓展
如图2-2-4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图2-2-4
A.a1=a2时,能相遇两次B.a1>a2时,能相遇两次
【例1】以速度为10 m/s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2 s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动,第3 s内平均速度是9 m/s,则汽车加速度是_______ m/s2,汽车在10 s内的位移是_______ m.
剖析:第3 s初的速度v0=10 m/s,第3.5 s末的瞬时速度vt=9 m/s〔推论(2)〕
所以汽车的加速度:
A.3.0sB.1.5 sC.0.4 sD.1.3 s
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知,小孩落地时间为t= = s=2.8 s,故反应时间为1.5 s.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
1.一个物体从塔顶上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
259,塔高为多少米?(g=10 m/s 2)
2. 一个物体从45m 高处自由下落,那么
(1)该物体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最后1s 的初速度是多少?
(3)在最后1s 内通过的高度是多少?( g 取10 m/s 2)
3.从静止在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两个物体,第一个物体下落1 s 后,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若两
物体用长93.1 m 的绳连接在一起.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g=9.8 m/s 2)
4.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 m 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
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 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
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g 取10 m/s 2).
(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在水平导轨AB的两端各有一竖直的挡板A和B,AB长L=4 m,物体从A处开始以4 m/s的速度沿轨
道向B运动,已知物体在碰到A或B以后,均以与碰前等大的速度反弹回来,并且物体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了使物体能够停在AB的中点,则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一辆汽车以90km/h的速率在学校区行驶。
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警车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
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追去。
⑴.警车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最远?
⑵.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
⑶.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为多大?位移多大?
3.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3)滑块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4.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V
甲乙
s0L
1. 125m
2.解:(1)、由2gt 21h =
得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s 0.3s 10
452g h 2t =⨯== (2)、物体最后1s 的初速度即为2s 末的速度
s /m 20s /m 0.210gt V t =⨯==
(3)、在最后1s 内通过的高度是H 为:
m 251105.0120gt 2
1t V H 222=⨯⨯+⨯=+=
3.解:设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t 时被拉直,此时物体距离恰好等于绳长。
即
H =g(t+1)2/2…………..① h =gt 2/2……....②
H-h=93.1…….. ③ 所以t=9s
4.(1)125m ,1.25m,(2)8.6s
1.解:物体从开始到停止经过的路程S 可以为:
n 42S +=………( n = 0,1,2,3…)
由aS 2V V 20
2t += 得:)s /m (n 214a 2+=………( n = 0,1,2,3…) 2.解:⑴.警车从出发到两车最远时所用时间t 1为:
s 105
.225a V t 1=== ⑵. 警车追上超速车用时t 2为:
22
2at 21Vt =⇒s 20t 2= ⑶. 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率V /为:
h /km 180s /m 50s 20s /m 5.2at V 2==⨯=='
警车的位移S 为:
m 5002025V t S 2=⨯==
3.解:设时间间隔T=2s
(1)由2AB BC T S S a -=得222s /m 1s /m 2
610a =-= (2)由T 2S S V BC AB B +=得s /m 4s /m 22106V B =⨯+= (3) 由aS 2V 2B =解得S=8m
S OA = S -S AB =2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