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小学英语教法》课程教案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Primary English课程编码:14110C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24)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英语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基础阶段已掌握英语语音、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并在听、说、读、写方面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达到或接近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的要求。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念新、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科研型小学英语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外语教学的普遍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英语课堂教学和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能力。
学生应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难点讲授清晰等,为教育实习和走上小学英语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际能力为主,但也不忽视对英语教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引发学生对小学外语教育的意义、价值、目的、特点和方法等问题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实际从教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力求使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做到起点高、专业性强,既重理论,也重实践,着眼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教学法复习笔记

英语课程教学法复习笔记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习1.1复习笔记第一章重点讨论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优秀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本章要点:1.How do we learn languages?我们如何习得语言?2.\^ews on language 语言观点3.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理论4.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功能主义语言理论5.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交互语言理论6.What are the common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关于语言学习的普遍观点7.process-oriented theories and condition-oriented theories 强调过程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言学习理论8.The behaviorist theory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9.Cognitive theory 认知学习理论10.Constructivist theory 建构主义理论11.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12.What makes a good language teacher?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语言老师13.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章考点:我们如何习得语言;我们如何习得语言;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功能主义语言理论;交互语言理论;关于语言学习的普遍观点;强调过程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强调条件的语言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好的语言老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图本章内容索引:I . How do we learn languages?II.Views on language1.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2.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3.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III.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1.The behaviorist theory2.Cognitive theory3.Constructivist theory4.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IV.What makes a good language teacher?V.How can one become a good language teacher?VI. An overview of the bookphysic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learning takes place, such 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he kind of input learners receive, andthe atmosphere. Som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formulate teaching approaches directly from these theories. For example, the Natural Approach, T otal Physical Response, and the Silent Way are based on one or more dimensions of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Som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formulate teaching approaches directly from these theories.1.The behaviorist theory( Skinner)a stimulus-response theory of psychologyProposed by behavioral psychologist Skinner. He suggested that language is also a form of behavior. It can be learned the same way as an animal is trained to respond to stimuli. This theory of learning is referred to as behaviorism.The key point of the theory of conditioning is that “you can train an animal to do anything (within reason) if you follow a certain procedure which has three major stages, stimulus, response, and reinforcement,,One influential result is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which involves endless ‘listen and repeat’ drilling activities. The idea of this method is that language is learned by constant repetition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teacher. Mistakes were immediately corrected, and correct utterances were immediately praised. This method is still us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oday.2.Cognitive theory( Noam Chomsky):The term cognitive is to describe loosely methods in which students are asked to think rather than simply repeat.A language learner acquires language competence which enables him to produce language.Though Chomsky’s theor y is not directly applied in language teaching, it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One influential idea is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create their own sentences based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rules. This idea is clearly in opposition to the audio-lingual method.3.Constructivist theoryThe constructivist theory believes that learning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learner constructs meaning based on his / her own experiences and what he / she already knows.It is believed that education is used to develop the mind, not just to rote recall what is learned.John Dewey believed that teaching should be built based on what learners already knew and engage learner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Teachers need to design environments and interact with learners to foster inventive, creative, critical learners.4.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Similar to constructivist theory, socio-constructivist theory represented by Vygotsky (1978) emphasises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 social contex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and scaffolding. In other words, learning is best achieved through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learner and between learners.质和实体语境,如学生的数量、氛围等。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必考点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理念、教学建议、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 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说明第一节关于“语言技能”的说明根据小学生的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有以下特点。
(1)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现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
如采用做动作等体态语言和唱、玩、做手工、演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的因素。
在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5)科学描述各项语言技能的目标。
如用“做动作、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手工”等,反映学生听的技能目标;用“模仿说、认读、朗读、看懂(阅读)、书写、模仿范例写”和“玩、演、视听”等,准确描述综合语言能力的目标。
2019年阜阳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备考要点

2019年阜阳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英语英语课程与教学理论备考要点阜阳师出教育整理一、课程基本概念(一)注重素质数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
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淮》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直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小学英语教育的内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内容: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基础性)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性)4、面向全体学生。
(全体性)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与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学科;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的学科。
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两级内容一级内容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2、具体内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3、内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内容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2、具体内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3、内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实践要求:师范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内容与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范,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问题七:教师英语素质不理想。
问题八:考评标准不标准,适用范围小。
问题九:缺乏真实环境语言环境,学而不用。
安徽自考0184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第二章第三章中的应用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重点重点难点重点本章重难点分析•••••••••••••谢谢知识点1 小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基本内容知识点2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意义知识点3 研究和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方法123谢谢知识点1 语言观1234知识点2 学习观学习动机,心理素质及个人学习方法。
学习动机人心理素质学习方法知识点2学习观知识点3 教育观知识点4 哲学观谢谢本章重难点分析•••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环境论(1(22.3.4.5.知识点2 儿童的外语学习1.(1(22.(1(2(3(4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阿尔伯特乔姆斯基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乔姆斯基: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怀特赫斯特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2巴甫洛夫布隆菲尔德S R 斯金纳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2强化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22.先天决定论3.4.5.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2.乔姆斯基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2.勒纳伯格2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22.3.认识相互作用论4.5.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3.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22.3.4.社会相互作用论5.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4.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1.(1(22.3.4.5.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知识点1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5.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1.儿童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学习的差异(1(22.(1(2(3(4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1.习得学习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1.(1(2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1.(1(22.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对外语学习的影响(1(2(3(4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2.(1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2.(12.(1(2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2.(1(2(3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2.(1(2(3(4知识点2儿童的外语学习2.(1(2(3(4。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of Primary English课程编码:14110C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24)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英语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三年级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基础阶段已掌握英语语音、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并在听、说、读、写方面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达到或接近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的要求。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理念新、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科研型小学英语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外语教学的普遍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英语课堂教学和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能力。
学生应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教学技能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难点讲授清晰等,为教育实习和走上小学英语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际能力为主,但也不忽视对英语教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引发学生对小学外语教育的意义、价值、目的、特点和方法等问题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实际从教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力求使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做到起点高、专业性强,既重理论,也重实践,着眼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复习要点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一、新课标下的小学英教学理念(一)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对英语课程性质的认识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课程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前,知识性课程占主导地位;80-90年代,工具性的课程功能增强,由此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理念,语言基本知识与语言基本技能成为课程与教学的核心。
新世纪课程改革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英语课程的功能与价值,使我们对课程的认识提升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高度。
关注英语课程性质的变化英语学科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讨论与交流] 什么样的课程是工具性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是人文性课程?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工具性)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人文性)确认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我们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问题:不管是否使用外语,学习外语都是有意义的。
学习外语不仅可以(可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情感、跨文化交际、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基本理念包括哪些?(重点)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小学英语教育的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容: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基础性)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性)4、面向全体学生。
(全体性)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
(强制性)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与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学科;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与学理论的重要来源;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的学科。
小学英语课程的容:两级容一级容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2、具体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3、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容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2、具体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3、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实践要求:师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容与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问题七:教师英语素质不理想。
问题八:考评标准不标准,适用围小。
问题九:缺乏真实环境语言环境,学而不用。
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途径:1、重新确立英语教学目标,改革评价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实行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双语教学模式;3、引进和编写适合的语音教材和专业教材;4、推行新的教师培养模式;5、采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容:1、语音知识:音素读音、拼读、发音规则(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重读、连读、音变、失爆、停顿、节奏、音节及音节的划分、语调、语流等;2、词汇知识:音、形(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变化)、义(基本含义和含意、用法)、形为其基本要素;构词法(词根、词缀、派生、合成等)为拓展性知识。
3、语法知识:语态、时态、基本句型、句子成分、主谓一致等。
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1、初级技能:听、说、读;2、高级技能:写、译;3、必备技能:成分分析、句型运用。
第二章小学英语教育的容:英语语音的基础容;英语语音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1、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设计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
教学目标新增容:1、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强调非智力发展;2、学习策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文化意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2、整体设计目标,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5、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的评价体系;6、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
英语课程的性质:把外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把英语作为我国中小学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任务: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2、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2、强调培养创新精神;3、提倡学生体验参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4、确立英语课程的开放性体系。
讨论:“这人真有文化!”意味着什么?1、表层文化(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如饮食、服饰、工具、音乐等;2、中层文化(制度文化)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greeting kiss; lady first)3、深层文化(观念文化)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这断子绝的阿Q!”)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1、教师由知识课程体系的传递者转变成教学意义的对话者2、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3、传统的书匠向新型转变(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提供者、管理者、评价者)第四章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的)和发现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构建,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三个中心一个基本点”1、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2、接受知识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1、主动性(首要特征、兴趣)2、独立性(核心特征)3、独特性(学生独特的个性)4、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5、问题性(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指一种主动的、构建性的合作过程,是学生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并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进行监察、评价、反馈、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特征:①学生有多重学习目标可以选择;②学生给自己设置有挑战性的目标,然后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③学生知道知道如何使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自主地调控自己的学习;④能很好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策略;⑤学生重视意义构建,喜欢发表自己见解;⑥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信心和自我责任感;⑦学生自己管理学习进程、评价学习表现。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特征: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强调教学过程多边互动,要求关注师生互动、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五要素: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和小组的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社交合作)、小组自加工。
3、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特征: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
①问题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主体性⑤过程性。
自主、合作和探究之间的关系:1、以自主学习为途径,引导学生获取语言知识;2、以合作学习为手段,促进生命潜能的开发;3、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照自主学习的特征,你具备了哪些方面的特征?从中你看出什么?我的理解:1、从自主学习的定义看,这其实就是自我管理在学习方面的具体表现,而自我管理则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生最需要改进的就是自我管理方面的缺陷:没有节制的时间浪费。
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原因:1、新课程非常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要;2、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意义。
学习方式改变的意义:①有利于课程规式转变落到实处;②有助于教学观及其模式的转变。
第五章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决策的过程,教师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对教学做出整体安排,是课程开发的进一步发展和延续。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基本概念: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运用系统的方法,在对小学英语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学习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理论,设计规划教学程序、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过程。
现代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案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
又称系统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特点:是教学科学、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的综合。
①是一个构思、策划并制定教学活动方案的总过程;②是由目标设计、容方法设计、评价监控设计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③教学设计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使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得到有序的、优化的安排,从而提高小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强调教学对象——小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的了解和分析,强调以小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
⑤具有方案定制的机动性。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意义:1、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促进教师技能的快速提高;3、创造了理想的学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教学系统分析:系统论——教学系统是由教和学的两个子系统构成。
2、学习理论:重要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认知理论(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建构主义理论(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形成;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协作学习”;学习环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学习过程的最后总意义是完成意义建构)3、教学理论:加涅(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学习结果:①语言知识学习②智慧技能学习③认知策略学习④动作技能学习⑤态度学习)皮亚杰(突出学习者地位;注重学习者积极参与、注重过程、注重心体验、注重情感)4、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数字化学习(以学生、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学习具有创新性和再生性;不受时空控制)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创设情境、交际讨论、知识构建和学习反馈的工具。
设计过程1、前期准备:①教学背景分析(硬环境—教学媒体设施、班级设置;软环境—教学理念、风格、学习氛围、教学评价)②教学任务分析(选择容、刺激积极性、教师能动性)③学习者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学习风格、态度和情感)2、实际操作:①方案定制的原则:把握好指导教学设计的教学新理念;教学活动共的预期效果;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