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d第3章机械制造结构钢.pptx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机械制造结构钢

(2)碳素调质钢与合金调质钢经淬火回 火到相同强度和硬度,它们的σs和δ值 很相近,但断面收缩率ψ值上存在差别。
3.高温回火脆性 合金调质钢的一个特殊问题。两个表现: (1)在高温回火后的冷却速度严重的影 响到钢的韧-脆转化温度,冷却速度愈 慢,室温冲击韧性愈低,韧-脆转化温 度愈高。
一种Cr-Ni调质钢经淬火650℃回火后以 不同速度冷却,其室温冲击值如下:
钼和钴复合加入,使沉淀强化效应进一步加 强。 原因: 钴能够减小钼强化 相的溶解度,促使 更多强化相在时效 时析出。
(3)杂质元素破坏塑性和韧性,须严格控制
碳:碳与钼、钛、铌形成碳化物在晶界析出,
降低韧性与缺口强度σN,并减少其有效含 量,使强化效应减少。
氮:形成TiN和NbN,容易导致裂纹。 硅与锰:虽有强化作用,但对韧性有害 硫:形成硫化物,降低钢的横向韧性。
σb=1200~1400MPa σb=1400~2000MPa σb=1900~2300MPa σb=2400~3200MPa σb=3000~4000MPa
强度的提高,往往带来韧性、塑性的恶化 材料设计时: 若在弹性范围内,根据比例极限σp来计 算,称为弹性设计。 若允许少量塑性变形,根据屈服强度σs 来计算,称为塑性设计。 意外情况:在应力远低于屈服强度下还会 发生变形和断裂。因此脆性也非常重要, 要进行韧性设计。
合金元素对淬透性有促进作用,按下列顺 序依次增大:镍、硅、铬、钼、锰、硼 碳也能增加淬透性,但如果形成了未溶碳 化物,则降低淬透性。 淬透性乘子f:合金元素增加钢淬火时临界 直径尺寸的能力。 淬火后,圆棒达到中心50%马氏体的直径 长度
临界直径 DI=DIC×fSi×fMn×fCr×fNi×… 在确定合金元素增大临界直径DI之前, 首先要确定碳的作用与奥氏体晶粒尺 寸的作用。
机械制造结构钢

➢ 重点与难点:
各类钢的化学成分特点、合金元素的作用、 强韧化机制及热处理特点。
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
3.0 引言
一、应用背景
➢ 机械制造结构钢也称机器零件用钢,是在优 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制 造各种机械零件所用的钢种,故此得名。
➢ 如各种齿轮零件、轴(杆)类零件、弹簧、 轴承及高强度结构件等。广泛应用在汽车、 拖拉机、机床、工程机械、电站设备、飞机 及火箭等装置上。
二、机械制造结构钢的服役条件
➢ 主要是承受拉伸、压缩、扭转、剪切、 弯曲、冲击、疲劳、摩擦等力的作用, 或者是它们中的多种载荷的交互作用。 服役环境是大气、水和润滑油,温度在50℃~+100℃范围之间。
➢ 机器零件要求结构紧凑、运转快速准确 以及零件间有合适的公差配合等。由此 便决定机器零件用钢在性能上要求与工 程构件用钢有所不同。
用。 ➢ Cr、Mo、W、V等阻碍α相的再结晶,也可
阻碍碳化物在高温回火时的聚集长大,使 钢保持高硬度。 ➢ 加入Mo、W来防止回火脆性。 ➢ V、Ti、Al起细化晶粒的作用。
3.1 调质钢
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
二、对调质钢的淬透性要求
➢ 调质零件上马氏体层的厚度应根据零件在工作时 经受应力的类型及大小来确定,并据此来确定对 淬透性的要求。
合金元素
SiMnΒιβλιοθήκη CrNi含量范围(wt%) 0.6-1.4 0.8-1.8 0.8-1.7
1.0-4.5
合金元素 Mo
含量范围 (wt%) 0.1-0.5 .
V
0.05-0.2
W
0.6-1.2
Ti
0.05-0.1
Al
B
0.5-1.2
<0.004
各类钢的化学成分特点、合金元素的作用、 强韧化机制及热处理特点。
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
3.0 引言
一、应用背景
➢ 机械制造结构钢也称机器零件用钢,是在优 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制 造各种机械零件所用的钢种,故此得名。
➢ 如各种齿轮零件、轴(杆)类零件、弹簧、 轴承及高强度结构件等。广泛应用在汽车、 拖拉机、机床、工程机械、电站设备、飞机 及火箭等装置上。
二、机械制造结构钢的服役条件
➢ 主要是承受拉伸、压缩、扭转、剪切、 弯曲、冲击、疲劳、摩擦等力的作用, 或者是它们中的多种载荷的交互作用。 服役环境是大气、水和润滑油,温度在50℃~+100℃范围之间。
➢ 机器零件要求结构紧凑、运转快速准确 以及零件间有合适的公差配合等。由此 便决定机器零件用钢在性能上要求与工 程构件用钢有所不同。
用。 ➢ Cr、Mo、W、V等阻碍α相的再结晶,也可
阻碍碳化物在高温回火时的聚集长大,使 钢保持高硬度。 ➢ 加入Mo、W来防止回火脆性。 ➢ V、Ti、Al起细化晶粒的作用。
3.1 调质钢
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
二、对调质钢的淬透性要求
➢ 调质零件上马氏体层的厚度应根据零件在工作时 经受应力的类型及大小来确定,并据此来确定对 淬透性的要求。
合金元素
SiMnΒιβλιοθήκη CrNi含量范围(wt%) 0.6-1.4 0.8-1.8 0.8-1.7
1.0-4.5
合金元素 Mo
含量范围 (wt%) 0.1-0.5 .
V
0.05-0.2
W
0.6-1.2
Ti
0.05-0.1
Al
B
0.5-1.2
<0.004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中淬透性合金调质钢:
35CrMo、40CrMn、40CrNi、42CrMo、 40CrMnMo等。油淬临界直径最大为 40mm~60mm。主要用于制造截面较大 的零件,例如曲轴、连杆、汽轮机转子、 叶轮等。
35
3.1 调质钢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高淬透性合金调质钢:
34CrNi3MoV、37CrNi3、40CrNiMoA、 25Cr2Ni4WA等,油淬临界直径最大为 60mm~100mm。主要用于制造大截面、 重载荷的重要零件,如航空发动机轴、 汽轮机主轴、叶轮等。
破碎机颚板
挖掘机斗齿
14
3.0 引言
Chapter 3 机器零件用合金结构钢 机械制造结构钢
二、服役条件
主要是承受拉伸、压缩、扭转、剪切、
弯曲、冲击、疲劳、摩擦等力的作用, 或者是它们中的多种载荷的交互作用。 服役环境是大气、水和润滑油,温度在50℃~+100℃范围之间。 机器零件要求结构紧凑、运转快速准确 以及零件间有合适的公差配合等。由此 便决定机器零件用钢在性能上要求与工 程构件用钢有所不同。 15
3.0 引言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三、对钢的性能要求
足够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保证机器零件体积小、 结构紧凑及安全性好; 良好的疲劳性能与耐磨性等。 使用状态通常为淬火+回火态,即强化态。通过热 处理强化以充分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 对其它工艺性能(如冶炼性能、浇注性能、可锻性 能等)也有要求,但一般问题不大。
炉冷
9.6
空冷
24
油冷
61
水冷
76
28
3.1 调质钢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机械制造结构钢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钢的特点与合金化
机器零件用钢的性能要求 (1)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 如锻造、冲压、热处理、车、铣、刨、磨等 (2)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强、塑、韧、疲劳、耐磨性等 一般为亚共析钢,低合金或中合金,优质钢或高级优 质钢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结构钢概述
分类 特点与合金化原则 零件工艺选择概论
• 整体强化态钢
调质钢 弹簧钢 滚动轴承钢
• 表面强化态钢
渗碳钢 氮化钢
• 耐磨钢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整体强化态钢
整体强化态钢均承受拉、压、扭等交变应力, 大部分是整体受力; 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 主要性能指标σ-1、AK、KIC等; 总体上要求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主要制造轴、杆、轴承类等机器零件, 如连杆、螺栓、主轴、半轴等;这类钢主 要有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低碳马氏 体钢、超高强度钢等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调质机械制造钢的发展动向
低碳马氏体钢 组织:高密度位错的板条M+自回火均匀分布碳化物+板条间残 余奥氏体薄膜 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 成分:确保Ms>200℃ 特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强韧匹配) 应用:石油钻机提升系统的吊环、吊卡等
中碳微合金化非调质钢: 在中碳钢(wc =0.30%~0.50%)中加入微量V、Ti、Nb等强 化物形成元素(组织为:F+P+弥散K) 工艺特点:锻轧过程中结合机加工,改善切削性加S、Pb(微) 优点:简化工序、节约能源、↓成本
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钢的特点与合金化
机器零件用钢的性能要求 (1)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 如锻造、冲压、热处理、车、铣、刨、磨等 (2)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强、塑、韧、疲劳、耐磨性等 一般为亚共析钢,低合金或中合金,优质钢或高级优 质钢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 机械制造结构钢概述
分类 特点与合金化原则 零件工艺选择概论
• 整体强化态钢
调质钢 弹簧钢 滚动轴承钢
• 表面强化态钢
渗碳钢 氮化钢
• 耐磨钢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整体强化态钢
整体强化态钢均承受拉、压、扭等交变应力, 大部分是整体受力; 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 主要性能指标σ-1、AK、KIC等; 总体上要求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主要制造轴、杆、轴承类等机器零件, 如连杆、螺栓、主轴、半轴等;这类钢主 要有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低碳马氏 体钢、超高强度钢等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工程学院
调质机械制造钢的发展动向
低碳马氏体钢 组织:高密度位错的板条M+自回火均匀分布碳化物+板条间残 余奥氏体薄膜 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 成分:确保Ms>200℃ 特点: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强韧匹配) 应用:石油钻机提升系统的吊环、吊卡等
中碳微合金化非调质钢: 在中碳钢(wc =0.30%~0.50%)中加入微量V、Ti、Nb等强 化物形成元素(组织为:F+P+弥散K) 工艺特点:锻轧过程中结合机加工,改善切削性加S、Pb(微) 优点:简化工序、节约能源、↓成本
第3章 机械制造结构钢

适用于各种高碳 钢、渗碳件及表 面淬火件。
适用于 弹簧热处理
广泛用于各种结构件如轴、 齿轮等热处理。也可作为要 求较高精密件、量具等预备
热处理。
● 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作调质处理,简称调质。
五、钢种
调质钢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 弹簧钢 滚动轴承钢 低碳马氏体钢 渗碳钢 氮化钢 低淬透性钢 耐磨钢
§3.2 调质钢
二、成分与合金化
• 提高钢的切削加工性—加工成型性能。
常用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的合金元素有:S、Pb、 Ca、Te(碲)、Se(硒) MnS、CaS、MnTe、PbTe、MnSe、PbSe等 一般认为,当钢的硬度为179~229HBW时,其切削性 能最佳。 低碳钢,采用正火处理,提高片状P数量,改善切削 性能;高碳钢,球化处理,使硬度降低。
概念 成分、合金化与分类 组织 热处理 性能
一、调质钢概念
结构钢在淬火与高温回火(500-650℃)后 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较高的强度,良好 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这种热处理的钢种称为调 质钢。
二、调质钢的成分、合金化
成分
0.25~0.45%C的C钢或中、低合金钢。
合金化
Mn, Si, Cr, Ni, Mo, V, B, ( Nb, Ti, Al )
钢的淬火与回火
• 根据钢的回火温度范围,可将回火分为三类。
低温回火
中温回火
高温回火
回火温度 150-250℃ 350-500℃
500-650℃
回火组织 回火目的
应用
M回
T回
S回
在保留高硬度、高 耐磨性的同时,降 低内应力。
提高e及s,
同时使工件具有 一定韧性 。
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即在保持较高的强度同时,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机械制造结构钢培训课件.pptx

汽车车体和各种悬挂件用各种合金结构钢
电站用特殊合金钢
新型超级奥氏体和马 氏体型耐热钢
1、服役条件 1)受力分析 形式:机械零件在工作时将承受拉伸、压缩、弯曲、
剪切、扭转、冲击、震动、摩擦等力的作用,或几种 力的同时作用; 性质:在机械零件的截面上产生张、压、切等应力。 方式:这些应力可以是恒定的或变化的;在方向上可 以是单向的反复的;在加载上可以是逐渐的或是骤然 的。 2)工作环境:温度一般是-50℃--100℃之间;介质是: 大气、自然水、润滑油及其它介质的腐蚀作用。
疲劳剥落的产生过程
剥落坑
浅表面裂纹与表面裂纹已经 连接,即将产生剥落
剥落坑的俯视图,在坑中或 边有Al2O3铝酸钙等夹杂物
疲劳剥落的产生过程
(3)脆性断裂
如果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不足,在承受突然冲击或 过载的情况下,由于钢件不能发生相应的塑性变 形,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量而松弛钢件所受的应力, 钢件就会在只发生小量形变或甚至不发生形变的 情况下突然脆断。 (4)腐蚀破坏 钢件与腐蚀介质长期接触,特别是有应力作用的 情况下,逐渐被腐蚀而损坏。
σb: 1400—2000MPa; b. 这样高的强度取得是综合运用了加工强化、细晶强 化、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马氏体相变强化等方法的结 果(通过化学成分设计、冶炼工艺和热处理等); c. 但是钢的屈服强度增高后,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就下 降(晶粒细化除外),因而增大了发生脆性断裂的倾向。 d.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给钢材带来这样或那样的 缺陷,有不少情况这种缺陷并不影响钢的屈服强度,却 降低钢的断裂强度。
③韧性设计: a. 冲击韧性:只反映钢材脆断的趋势,不能用于直
接设计计算,根据经验总结,提出了在低温下 冲击韧性值的临界值; b. 韧-脆转化温度:要求钢材的韧-脆转化温度比实 际零件的工作温度低若干度。 c. 断裂韧性(K1c):是从金属材料中总有在生产工序 中造成的钢材缺陷和裂纹出发,研究这些裂纹 在什么条件下突然失稳而开始扩展的能力。 断裂韧性代表材料抵抗裂纹突然扩展的能力; 钢材的断裂强度σf与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1C之间 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精品课件机械制造结构钢

Cr、Mo、W、V:阻碍碳化物在高温回火时聚集长大和 α相再结晶。
P元素:类似Si,升高韧-脆转化温度,降低冲击韧性。
合金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脆性
在高温回火后的冷却速度严重影响钢的韧-脆转变温度。 冷却速度越慢,室温冲击韧性越低,韧-脆转化温度越高, 这成为高温回火脆性。 ➢ 高温回火脆性举例(一)
第一节 结构钢的强度和脆性
强度设计
➢ 弹性设计 对于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的零件,根据比例极限σp计
算,并同时引入安全系数。 ➢ 塑性设计
对于允许少量塑性变形的零件,根据屈服强度σs或 Σ0.2计算,并同时引入安全系数。
韧性设计(避免脆断)
韧性设计主要考虑三大指标: (1)低温冲击韧性;
单缸汽车曲轴
由于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主要用碳进行强化,以牺牲 钢的塑性和韧性来提高钢的强度。为此,在Fe-Ni合金马 氏体基础上发展了无碳马氏体时效钢。
这种无碳马氏体时效钢利用时效时析出金属间化合 物的沉淀强化效果,获得了高强度和高韧性。
马氏体时效钢成本高,工艺严格,仅航空航天及兵 器工业的应用。
马氏体时效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第六节 轴 承 钢
轴承钢的使用特点
1)局部接触压应力高, 可达3000~5000MPa;
2)循环受力次数每分钟 可高达数万次;
3)摩擦磨损严重。
滚珠 滚柱
轴承钢的质量要求
➢ 轴承钢的主要失效形式 轴承钢在高应力长时间运转时,局部发生剧烈的塑性
变形,当这些区域有非金属夹杂物或粗大碳化物存在时, 会出现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的起源。 ➢ 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措施
(1)碳素弹簧钢 价格低但淬透性差,小截面尺寸非重要 弹簧用(65、65Mn)。
(2)合金弹簧钢 Si-Mn系弹簧钢和Cr系弹簧钢。前者淬 透性较碳钢高,价格适中,故应用最广,主要用于截 面尺寸<25mm的各类弹簧(60Si2Mn)。后者的淬透性较 好,综合力学性能高,弹簧表面不易脱碳,但价格相 对较高,一般用于截面尺寸较大的重要弹簧(50CrVA)。
P元素:类似Si,升高韧-脆转化温度,降低冲击韧性。
合金调质钢的高温回火脆性
在高温回火后的冷却速度严重影响钢的韧-脆转变温度。 冷却速度越慢,室温冲击韧性越低,韧-脆转化温度越高, 这成为高温回火脆性。 ➢ 高温回火脆性举例(一)
第一节 结构钢的强度和脆性
强度设计
➢ 弹性设计 对于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的零件,根据比例极限σp计
算,并同时引入安全系数。 ➢ 塑性设计
对于允许少量塑性变形的零件,根据屈服强度σs或 Σ0.2计算,并同时引入安全系数。
韧性设计(避免脆断)
韧性设计主要考虑三大指标: (1)低温冲击韧性;
单缸汽车曲轴
由于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主要用碳进行强化,以牺牲 钢的塑性和韧性来提高钢的强度。为此,在Fe-Ni合金马 氏体基础上发展了无碳马氏体时效钢。
这种无碳马氏体时效钢利用时效时析出金属间化合 物的沉淀强化效果,获得了高强度和高韧性。
马氏体时效钢成本高,工艺严格,仅航空航天及兵 器工业的应用。
马氏体时效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第六节 轴 承 钢
轴承钢的使用特点
1)局部接触压应力高, 可达3000~5000MPa;
2)循环受力次数每分钟 可高达数万次;
3)摩擦磨损严重。
滚珠 滚柱
轴承钢的质量要求
➢ 轴承钢的主要失效形式 轴承钢在高应力长时间运转时,局部发生剧烈的塑性
变形,当这些区域有非金属夹杂物或粗大碳化物存在时, 会出现应力集中,成为疲劳裂纹的起源。 ➢ 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措施
(1)碳素弹簧钢 价格低但淬透性差,小截面尺寸非重要 弹簧用(65、65Mn)。
(2)合金弹簧钢 Si-Mn系弹簧钢和Cr系弹簧钢。前者淬 透性较碳钢高,价格适中,故应用最广,主要用于截 面尺寸<25mm的各类弹簧(60Si2Mn)。后者的淬透性较 好,综合力学性能高,弹簧表面不易脱碳,但价格相 对较高,一般用于截面尺寸较大的重要弹簧(50CrVA)。
第三章机械制造用结构钢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二、易削钢 在钢中附加某一种或某几种元素,使它成
为容易被切削加工的钢,这类钢称为易削 钢。常用的附加元素有硫、铅、钙、磷等。 硫的作用(0.08~0.30%): 硫在钢中与锰和铁可形成(Mn,Fe)S 夹杂物,能起减摩作用,降低切屑与刀具 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使切屑不粘附在刀刃 上。
轴承在磨削加工后要进行回火,生产上称 之谓低温时效处理(附加回火)。即130~ 150℃加热,保温3~6小时。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综上所述,轴承钢的热处理主要过程为: 球化退火→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低
温时效处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七节 渗碳钢和氮化钢
和冲压加工。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二)轴承钢的淬火和回火 淬火:轴承钢的淬火加热应获得细小的奥
氏体晶粒,快冷之后得到隐晶马氏体加上 均匀分布的细粒碳化物及少量残留奥氏体 。 GCr15钢AC1 为735~765℃,840℃左右 淬火能得到最高的硬度、弯曲疲劳强度和 冲击韧性。
盐,尖晶石; (3)硅酸盐和硅酸盐玻璃,其成分复杂; (4)硫化物,如MnS、(Mn,Fe)S、
CaS等; (5)氮化物,如AlN等。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根据热变形能力,可分为以下三类: (1)脆性夹杂物,如刚玉(A12O3)、尖
晶石,沿轧制方向排列呈点链状分布; (2)塑性夹杂物,在热变形过程中有良好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二、易削钢 在钢中附加某一种或某几种元素,使它成
为容易被切削加工的钢,这类钢称为易削 钢。常用的附加元素有硫、铅、钙、磷等。 硫的作用(0.08~0.30%): 硫在钢中与锰和铁可形成(Mn,Fe)S 夹杂物,能起减摩作用,降低切屑与刀具 之间的摩擦系数,并使切屑不粘附在刀刃 上。
轴承在磨削加工后要进行回火,生产上称 之谓低温时效处理(附加回火)。即130~ 150℃加热,保温3~6小时。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综上所述,轴承钢的热处理主要过程为: 球化退火→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低
温时效处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七节 渗碳钢和氮化钢
和冲压加工。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二)轴承钢的淬火和回火 淬火:轴承钢的淬火加热应获得细小的奥
氏体晶粒,快冷之后得到隐晶马氏体加上 均匀分布的细粒碳化物及少量残留奥氏体 。 GCr15钢AC1 为735~765℃,840℃左右 淬火能得到最高的硬度、弯曲疲劳强度和 冲击韧性。
盐,尖晶石; (3)硅酸盐和硅酸盐玻璃,其成分复杂; (4)硫化物,如MnS、(Mn,Fe)S、
CaS等; (5)氮化物,如AlN等。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根据热变形能力,可分为以下三类: (1)脆性夹杂物,如刚玉(A12O3)、尖
晶石,沿轧制方向排列呈点链状分布; (2)塑性夹杂物,在热变形过程中有良好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六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强化 细化组织
工艺参数 是关键
拨叉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连杆
轴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电气机车大轴
磨床主轴
汽轮机转子
汽轮机转子 (AETC公司)
叶轮、转子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某军舰汽轮机主轴
齿轮 汽车万向节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曲轴 连杆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第3章 机械制造结构钢
用于制造轴、齿轮、轴承等。
根据生产工艺和用途,分为:调质钢、低 碳马氏体钢、超高强度结构钢、渗碳钢、氮 化钢、弹簧钢、轴承钢和易削钢等。
低 强 度 钢 <700MPa, 中 强 度 钢 7001400MPa,高强度钢>1400MPa
变速箱 变速齿轮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2、如要求更高的强度,则适当牺牲塑韧 性。可选择中碳钢,采用低温回火工艺。如 低合金中碳马氏体钢。农业机械较多.
3、如要求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又 要有较高的塑性和韧度,则选择中高碳钢, 进行中温回火。如弹簧钢。
4、零件要求高强度、高硬度,高接触疲 劳性和一定的塑性和韧度,可用高碳钢,淬 火+低温回火。如轴承钢。
3.2.2 微合金非调质钢
一、 微合金元素对强韧化的贡献 非调钢组织:主要是F+P+弥散析出K。 主要强化作用:细化组织和相间沉淀。 微合金化元素: Ti、Nb、V 、N等元素,
V是主要的。 多元适量,复合加入:Nb-V-N和Ti-V等—
主要贡献是细化组织。
二、 获得最佳强韧化的工艺因素
相间 析出
高淬透性合金钢: DC≥60~100mm, 有37CrNi3、 40CrNiMo、40CrMnMo等
分析比较: 40Cr→40CrNi→40CrNiMo
淬透性 回稳性 塑韧性
40CrNiMo > 40CrNi > 40Cr 40CrNiMo > 40CrNi > 40Cr 40CrNiMo > 40CrNi > 40Cr
V:有效细晶,(↑淬透性) ,↓↓过热敏感性。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调质钢是按淬透性高低来 分级的。 DC为油淬临界直径
低淬透性合金钢: DC < 30~40mm, 有40Cr、 40Mn2、42SiMn、35CrMo、42Mn2V等
中淬透性合金钢: DC:40~60mm, 有40CrNi、 42CrMo、40CrMn、30CrMnSi等
结构钢抗拉强度与硬度的关系
结构钢是否淬透对屈强比的影响
2、合金化及常用钢
含碳量在0.25~0.45%。常用合金元素作用:
Mn:↑↑淬透性,但↑过热倾向,↑回脆倾向; Cr:↑↑淬透性,↑回稳性,但↑回脆倾向;
Ni:↑基体韧度, Ni-Cr复合↑↑淬透性,↑回脆 ;
Mo:↑淬透性,↑回稳性,细晶,↓↓回脆倾向;
三、零件材料和工艺选择途径
1、对于要求良好综合力学性能,零件选 材料的途径为:
① 低碳马氏体型结构钢,采用淬火+低温回火。 为↑耐磨性,可进行渗碳处理;汽车拖拉机齿轮类 为代表.
② 回火索氏体型,选择中碳钢,采用淬火+高温 回火。为↑耐磨性,可进行渗氮处理或高 频感应加 热淬火等表面硬化工艺方法。轴类零件为典型。
由于不同机器零件的服役条件和
失效方式不同,主要的设计依据和
失效判据也不同,所以应合理选择
辨
钢的含碳量和热处理工艺。
证
应该明确:
思
一般情况下,某零件制造的材料并
维
不是唯一的;
某一种钢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
以制造不同类型的零件;
某一零件用某一材料制造,其热处
理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多种的。
3.2 整体强化态钢
二、机器零件用钢合金化特点
主加 元素
Cr、Mn、Si、Ni。 主要作用:↑淬透性和力学性能。
辅加 元素
Mo、W、V等 ↓过热敏感性,↓回脆,↑淬透性。
最佳 范围
获得最佳性能→称为极限合金化理论 结构钢常用范围为:<1.2%Si, <2%Mn, 1~2%Cr, 1~4%Ni,< 0.5%Mo,<0.2%V, < 0.1%Ti,0.4~0.8%W。 或是单独加入,或是复合加入。
回脆性
40CrNi > 40Cr > 40CrNiMo
思考:以Mn代Ni,在性能上有什么差别?
3、调质钢强韧化工艺的发展
正确 认识 性能 指标
AK是一次大能量冲击性能指标, 小能量多冲条件下工作的,很难正确 反映。有些重要零件应以断裂韧度KIC 来衡量。
由于服役条件差异,钢最佳综合性 能也不一定都是高温回火态好。零件 在承受冲击能量大时,钢强度应低些, 塑性和韧度宜高些;冲击能量较小时, 强度应高些。以达最佳配合。
综合 强化 工艺
如复合热处理,即热处理强化、表面 处理及形变强化工艺结合起来。如汽车转 向节园角处进行高频淬火处理后,疲劳寿 命提高了50倍
冷变 形
如滚压、喷丸等冷变形方法的效果也比 较好, 能提高零件寿命
锻造 余热 淬火
既能节约能源、简化工序,又能细化组 织,提高零件的强韧性。如柴油机连杆, 已普遍采用锻造余热淬火工艺
弹簧
板弹簧
离合器弹簧
拉力弹簧 蝶形弹簧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滚珠
滚珠轴承
履带
Chapter 3 机械制造结构钢
铁轨分道叉
破碎机颚板
挖掘机斗齿
3.1 概 述
一、性能要求
1、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 如锻造、冲压、热处理、车、铣、刨、磨等。 2、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不同零件,对钢强、塑、韧、疲劳、耐 磨性等有不同要求。 一般为亚共析钢,低合金或中合金,优质 钢或高级优质钢。
M7150A砂轮主轴 汽\拖用连杆
汽车半轴 a)一端法兰式; b)二端花键式; c)变截面台阶式
上图 S7332 螺纹磨床丝杠
下图 T615K镗床镗杆
3.2.1 调质钢
1、淬透性原则 淬透性相同的同类调质钢,可互相代用
0.25~0.45%C的合金钢经调 质后室温性能变化
屈服强度相同的碳钢和合 金结构钢断面收缩率变化
整体强化态钢均承受拉、压、扭等交
基 变应力,大部分是整体受力。
本 情 况
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 主要性能指标σ-1、Rm、AK、KIC等。
总体上要求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主
主要制造轴、杆、轴承类等机器零件,
要 如连杆、螺栓、主轴、半轴等。这类钢主
应 要有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低碳马氏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钢、超高强度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