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雅号的由来
关于诗人雅号的文学常识大全

关于诗人雅号的文学常识大全
一、关于诗人雅号的文学常识
1、什么是诗人雅号?
诗人雅号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学手法。
它是以诗人自身的名字或笔名来表达文学创作的思想。
2、诗人雅号的由来
诗人雅号源于古代中国,它是一种以诗人自身的名字或笔名表达文学创作思想的方式。
诗人雅号起源于先秦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到政治压力,以安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3、诗人雅号的特点
诗人雅号的特点是以诗人的名字或笔名表达文学创作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文学表现力。
它不仅可以表达诗人的思想,还可以表达诗人的情感、思想、感受和态度。
4、诗人雅号的作用
诗人雅号的作用是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使诗人的思想得以传达。
它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理解读者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文人的雅号

古代文人的雅号古代文人的雅号一直被视为文人身份与文化修养的象征。
雅号是文人自我取名的一种方式,既能凸显文人的才华与韵味,又能体现其个性与特点。
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雅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古代文人雅号的起源、类型以及其在文人文化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雅号的起源雅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文人对自己的命名传统。
古人认为雅号是人们高雅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代表,通过雅号能够突出文人的才情与气质。
据史书记载,最早使用雅号的是战国时期的文人墨家,他们认为雅号可以引起人们对他们思想和艺术价值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号逐渐成为文人们表达自我个性的方式,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习俗。
二、雅号的类型古代文人雅号的类型繁多,可以分为文人自取雅号和师徒之间传授的雅号。
文人自取雅号是指文人根据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才华选取的名号,这类雅号通常反映了文人的情操、志向以及文学追求。
例如,唐代文人杜甫的雅号“杜子春”就寓意着他春风化雨的才情和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而师徒之间传授的雅号多半与师傅的名号相联系,以示对师长的尊敬和承袭。
例如,唐代文人白居易得到师长王之涣的赐号“乐府吟仙”,表达了他对乐府文学的强烈爱好和追求。
三、雅号在文人文化中的影响雅号在古代文人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雅号是文人个性的象征,通过雅号可以表达文人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也能够体现出文人的才情与品味。
其次,雅号是文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通过雅号文人们可以互相赞叹、互相评价,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古代文人雅号的流传,丰富了古代文人文化的内涵,也形成了一种文学界的人脉关系,促进文人们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雅号还能够影响文人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雅号在文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文人自身个性的体现,也是文人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它们通过雅号的选择与沟通,丰富了古代文人的人生体验,传承了文人的文化智慧。
古代文人的雅号对于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珍视并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专升本语文中诗人号总结

专升本语文中诗人号总结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人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诗人的个性特点、诗歌风格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诗人的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以及当时的文化氛围。
本文将总结专升本语文中涉及的诗人号,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诗人号的分类1.字/号:诗人的本名或别名,通常由父母或长辈所取,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或寓意。
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寓意着清净无染、超凡脱俗。
2.雅号:诗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爱好,因此自取或他人赠予的别号。
如苏轼的“东坡居士”,便是因为他曾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并在城东开垦了一块荒地,因此得名。
3.谥号:朝廷赐予的称号,通常是根据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来定。
如陆游的谥号为“文洁”。
4.官职名:诗人担任官职时所用的名号。
如杜甫曾担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被称为“杜工部”。
5.别称:诗人因某种原因而得的别号。
如辛弃疾,因他主张北伐中原,却屡遭排斥,最终抑郁而终,被称为“辛稼轩”。
三、诗人号的文化内涵1.诗人号的命名通常与诗人的性格、爱好、诗歌风格等方面有关,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特点和诗歌风格。
如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寓意着他的闲适生活和豁达性格。
2.诗人号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的号“六一居士”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文化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普遍趋势。
3.诗人号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它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同时,诗人号也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哲学,对于我们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帮助。
四、总结诗人号是专升本语文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反映了诗人的个性和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的方式,加强对诗人号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诗人号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价值,通过了解诗人的号,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诗人绰号的由来

诗人的绰号通常与其创作风格、个性特点或者生活经历有关。
以下是一些诗人绰号及其由来的解释:
诗仙: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绰号。
李白性格豪放诗人的绰号通常与其创作风格、个性特点或者生活经历有关。
以下是一些诗人绰号及其由来的解释:诗仙: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绰号。
李白性格豪放,热爱饮酒,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想象力,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圣: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绰号。
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他的诗歌被后人尊称为“诗史”,而他被尊为“诗圣”。
诗鬼: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绰号。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奇幻想象,营造出诡异幽深的艺术境界。
他的诗歌被后人誉为“鬼才”,而他本人则被称为“诗鬼”。
诗囚: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绰号。
孟郊的诗歌以苦吟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苦难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感受。
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字句锤炼得极为精炼,因此被称为“诗囚”。
诗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绰号。
陆游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歌数量极多,质量也极高。
他对待诗歌的态度极其严谨,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因此被称为“诗奴”。
这些绰号都是对诗人创作风格和个性特点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后人对他们诗歌成就的一种认可和赞誉。
古代诗人雅号

古代诗人雅号古代不少诗人因诗写得好受人尊崇,故有不少“雅号”。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得“雅号”。
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典雅,人称“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诗吟诗成癖,自称“诗魔”;苏轼诗很神奇,人称“诗神”;王维写诗有佛教的特色,人称“诗佛”;孟郊、贾岛苦吟成性,同称“诗囚”;刘禹锡诗意豪放,白居易称他“诗豪”;骆宾王喜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温庭筠善写八韵,人称“温八叉”;刘长卿善写五言诗,人称“五言长城”;陆游诗受李白影响,人称“小李白”。
因诗人作品的出彩之句而得“雅号”。
赵嘏《长安秋望》中“长笛一声人倚楼”句很妙,杜牧称他为“赵倚楼”;贺铸《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很精彩,人称“贺梅子”;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获誉“红杏尚书”;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索,不如桃杏,犹解东风”被欧阳修称他是“桃杏嫁东风郎中”;秦观《满庭芳》中“山抹微云”被苏轼称为“山抹微云君”。
还有杜牧因《紫薇花》而获名“杜紫薇”;韦庄因《秦妇吟》而获“秦妇秀才”;许裳因《洞庭湖》诗而获“许洞庭”;郑谷因《鹧鸪天》词而获“郑鹧鸪”;崔*因《和友人鸳鸯之计》诗而获“崔鸳鸯”;梅尧臣因《河豚》诗而获“梅河豚”;张炎因《解连环·孤雁》和鲍当因《孤雁》而获“张孤雁”、“鲍孤雁”;袁凯因《白燕》诗而获“袁白燕”等等。
因几句精妙诗句中归纳概括而得“雅号”。
应子和因“蜡烛烧短红”、“风过落花红”、“两岸夕阳红”三句中的“红”字而获“三红秀才”;张先因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精妙短语,人称“张三中”。
他的《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木兰花》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剪牡丹》中“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很精美;李清照因《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新来瘦”三句中三个“瘦”字用得好,人称她“李三瘦”。
中国古代文人的雅号及其背后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人的雅号及其背后的意义中国古代文人雅号的使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文人个性和文化追求的体现。
雅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自我陶醉和文化自信,每个雅号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意义。
首先,雅号是文人个性的象征。
在古代社会,文人常常使用雅号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之处。
雅号的选择往往与文人的性格、才情和志向有关。
比如,唐代文人杜甫的雅号是“杜子春”,这个雅号体现了他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个性。
而宋代文人苏轼的雅号是“东坡”,这个雅号则体现了他豪放不羁、自由奔放的个性。
雅号的使用使文人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从而在文学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雅号是文人文化追求的体现。
雅号的选择往往与文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崇高理想有关。
古代文人崇尚古典文化,追求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他们通过雅号的选择,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比如,明代文人杨慎的雅号是“无为子”,这个雅号体现了他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无为而治的理念的追求。
而清代文人纳兰性德的雅号是“纳兰容若”,这个雅号体现了他对古代文人纳兰性德的崇敬和对文化传统的继承。
雅号的使用使文人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展现自己对文化的追求,从而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此外,雅号也是文人创作风格的象征。
古代文人常常通过雅号的选择来展示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
雅号往往与文人的作品形式、题材和风格相契合。
比如,宋代文人辛弃疾的雅号是“稼轩”,这个雅号体现了他对田园诗的钟爱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雅号是“关雎”,这个雅号体现了他对古代诗歌的传统形式和题材的执着。
雅号的使用使文人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人雅号的使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文人个性和文化追求的体现。
雅号的选择往往与文人的个性、文化追求和创作风格有关,它们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意义。
唐代诗人雅号全称

唐代诗人雅号全称诗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在长安游历时结识贺知章,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后世人沿用此称呼。
又因为李白的诗多浪漫俊逸,故而得雅号“诗仙”。
饮中八仙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为他曾出任工部员外郎、右拾遗,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和李白在世之时就被称为诗仙不同,杜甫随着爱国主义情怀不断被重视,终于在明朝被尊为“诗圣”。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因为其诗歌内容多表现安史之乱后的民生疾苦,故其诗又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魔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白居易因处境年岁不同而诗风多变,《琵琶行》、《卖炭翁》等都是其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代表,《长恨歌》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爱情观,也有一定的讽谏作用。
苏轼曾言“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其中的“白”即为白居易,然而其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唯见江心秋月白诗狂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古代文人雅号的由来

古代文人雅号的由来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恣意挥洒,感情奔放,豪迈不羁,构成独特的意境,风格豪放飘逸,色彩绚丽多姿,语言清新自然。
贺知章曾称他为“谪仙人”,后世称其为“诗仙”。
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明清文人叶燮有“诗圣推杜甫(《原诗》)”之说。
其诗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被人们誉为“诗史”。
杜甫诗歌艺术造诣特别高,他以博大精深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与李白一起成为唐代诗坛上熠熠生辉的双子星座。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嵩,又字和尧,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齐名“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可说是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中车金证,与欧阳修并说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爽豪健,借助生硬比喻,在艺术整体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说“苏黄”;其词上开洒脱一派,对后代很存有影响,与辛弃疾并说“苏辛”;书法擅于行书、楷书,能够自技术创新意,用笔丰满跌宕起伏,存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说“宋四家”;画学文同,苍润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相像。
其诗挥洒自如,清爽苍劲,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崭露较早。
其诗通俗易懂,声调优美,形象生动,所以人称“诗魔”。
晚唐诗人。
一生体弱多病,27岁去世。
今存有诗首。
他的诗作存有嘲讽黑暗政治和不当社会现象。
其诗的艺术特色就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奇特,句锻字精,色彩瑰丽。
例如“羲和敲打日玻璃声”、“酒酣喝月并使Puits”、“银浦流云学水声”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雅号的由来
很多同学都知道李白的雅号是“诗仙”“杜甫”的雅号是诗圣,可是你们知道白居易、刘禹锡、王昌龄等其他名人的雅号吗?你们知道他们雅号的由来吗?
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
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
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全都是批判社会动荡,反映人间疾苦的典型作品。
而圣人这个称呼是儒家的尊称。
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是符合儒家思想,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具有广阔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人。
杜甫正是如此,因此杜甫被誉为“诗圣”。
王维为什么叫诗佛呢?诗人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随着政治上遭
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与道友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
如此,诗佛之称当真是及其合适的了。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至可与李白媲美,将七绝推向高峰,因此被冠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另外,他还有一个雅号叫“诗家天子王江宁”,这是怎么回事,有是什么意思呢?诗家天子是别人对他的诗的高度称赞,而王江宁,则是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有此经历,被人称“王江宁”。
唐代诗人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他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后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以他的《感遇》诗为学习物件。
杜甫对他评价极高:“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陈拾遗故宅》)杜甫不少关心国事民生的诗篇,可明显地看出是受了他的影响。
白居易《与元九书》、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
白居易还把陈子昂与杜甫相提并论,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初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
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
如此有文采、有风骨之人,诗骨之名给他不是正合适吗?
因为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是一时的杰出诗人,年少成名,具有杰出之才,所以四人合成“初唐四杰”,王勃是四杰之首,所以被称作“诗杰”。
那么,大家知道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雅号是什么吗?
算博士,是当时唐人对骆宾王的戏称。
骆宾王写诗时,特别喜欢在对仗中使用数字对,比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小堂绮帐三千万,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二八千金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叫做“算博士”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
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
有人评价他“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
”
贺知章被誉为“诗狂”也是因为生平豪迈不羁,不拘小节。
而且生性好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把贺知章列为酒中八仙之首,起句就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写出了贺知章“但得饮酒,何论生死”的豪迈。
还有一则“金龟换酒”的佳话:贺知章拉李白去喝酒,到酒保来要酒钱的时候才知道忘了带钱,他毫不犹豫地解下随身佩戴的金龟递了过去。
这金龟可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资格佩戴,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但贺知章一点不在乎,用它换酒,直喝到酒干人醉。
如此,可见其狂放。
诗狂用在他身上可谓名副其实。
刘禹锡“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
”推刘禹
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
你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诗豪”了吗?实在不行,还有一个顺口溜!
好可惜(与锡谐音)!诗豪竟是刘禹锡。
诗囚,“为诗所囚”,指孟郊作诗苦吟,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处高天厚地之大,而自我局限于穷苦之吟,好似一个诗中的累囚。
李贺,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jué
云诡guǐ、迷离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此外,他年仅27岁就病死了,据说他的离世也带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李贺的姐姐说,李贺快要死的时候,在大白天看见了一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赤虬qiú,拿着一封信笑着对李贺说:“天帝要召见你。
”李贺闻听此言,滚下病榻,磕头哀求,说自己的母亲年老多病,还需要自己照顾。
那红衣人说道:“天帝造了一座白玉楼,命你写文章记述此事。
那里生活不错,一点也不苦。
”李贺泣哭不止,很快就过世了。
如此,具有鬼才,年级轻轻就作了鬼,“诗鬼”之称不是很妙吗?
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
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
日午悲吟到日西。
”同时他写诗非常刻苦,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zhī的地步。
现在大家对诗人的雅号都清楚了吗?
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
王勃()骆宾王()李贺()贺知章()
()孟郊()刘禹锡()陈子昂()王昌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