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N重人格——我看过的人格分裂电影
变态内容系列电影介绍

11夜色——人格障碍
12 机械师——失眠症
《换子疑云》
《无语问苍天》──嗜睡症
1928“怀恩威尔虐杀儿童案” 《尽善尽美》──强迫性官能症
12 机械师——失眠症 《一个头两个大》──SM
《无语问苍天》──嗜睡症
变态杀手真实姓名:Gordon Northcott
Walter Collins
《女生向前走》──躁郁症
变态杀手真实姓名:Gordon Northcott
《《无沉语 默问的变苍羔态天羊杀》》──手──嗜变真睡态症杀实人姓魔名:Gordon Northcott
Walter Collins
13浪潮——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14迷失——寻找自我
变态影片 介绍
于俊杰
1.《飞越疯人院》──假精神病
2.《一个头两个大》──SM
3.《无语问苍天》──嗜睡症
4.《X圣治》──催眠
5.《沉默的羔羊》──变态杀人魔
6.《雨人》──自闭症
7.《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多重人格分裂
8.《尽善尽美》──强迫性官能症
9.《第六感》──灵魂
10.《女生向前走》──躁郁症
《飞越疯人院》──假精神病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多重人格分裂
12 机械师——失眠症
《无语问苍天》──嗜睡症
《女生向前走》──躁郁症
变态杀手真实姓名:Gordon Northcott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多重人格分裂
变态杀手真实姓名:Gordon Northcot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多重人格分裂
《沉默的羔羊》──变态杀人魔
Walter Collins
多重人格电影观后感(一)

多重人格电影观后感(一)观后感:《多重人格电影》剧情概述本片描述了女主角苏珊因遭受童年创伤而分裂成了多重人格,她需要通过心理治疗和自我探索,逐步合并自己的各个人格,才能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整个剧情通过多重人格的转换和治疗过程,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和复杂性。
观影感受本片是一部让人深入思考的电影,它提供了人们一个思考复杂性的角度,一种从内心的探索过程中对人性的领悟。
在电影中,苏珊的多重人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的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不同人格的特性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她们之间的冲突和协调也让人感到心酸和温馨。
同时,本片也提供了一种克服挫折、治疗创伤的方法,让我们了解到心理治疗的力量和必要性。
在对待心灵创伤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内心的探索和重新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是一种深度的自我探索和修复过程。
而本片中,苏珊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在治疗过程中,她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痛苦和自我身份。
总结总之,《多重人格电影》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通过形象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人类心灵中的秘密和复杂性,并提供了一种克服挫折和治疗创伤的方法和思路。
这部电影让人们看到了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复杂性,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人们面对困境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探讨本片所涉及的多重人格主题是心理学和精神疾病的常见素材,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哲学和文学的思考。
多重人格的主题也让我们思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而不同的角色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怎样认识自己,也就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问题。
此外,电影中还呈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和理念,心理治疗是一种专业的心理学实践,它帮助人们探索内心的秘密并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苏珊通过心理治疗逐步解决了自己的创伤和多重人格,这充满了希望和鼓励。
评价综上,本片通过深入、真实的表现,展现了人类心灵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了解了心理治疗的过程和方法。
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也十分出色,尤其是主演玛丽·露易斯·帕克,通过精湛的表演,让人们深刻认识多重人格的症状和影响。
《分裂》电影观后感影评解说文案_《分裂》:一部披着惊悚外衣的心理分析佳作

《分裂》解说文案_《分裂》:一部披着惊悚外衣的心理分析佳作.美国恐怖/惊悚电影《分裂》,于2017年上映,由M·奈特·沙马兰导演,M·奈特·沙马兰编剧,影片讲述了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男主Kevin患有精神分裂,有着多重人格疾病,他被精神病医生Dr. Fletcher诊断出有23重人格,而且其中有一种人格能控制其他人格。
Kevin在其中一个人格状态下绑架了三个少女,其中有一个女孩Casey逐渐意识到了他的问题。
于是Kevin和自己的多重人格、以及身边的人展开了斗争……。
《分裂》是印度裔美国导演奈特•沙马兰2017年的作品,属于叫好又叫座的一类。
曾连续三周夺下北美的票房冠军,作为一部低成本的悬疑惊悚片击败了同期上映的由范迪塞尔主演的动作大片《极限特工》,并且还入围了向来以标榜艺术创新著称的老牌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年度十佳的第八名。
在近十年以来,奈特•沙马兰执导的数部电影一直境况不佳,不仅票房失利而且在舆论上也往往遭到影评界的diss。
《分裂》可以说是沙马兰导演的翻身之作。
《分裂》是一部典型的作者化的悬疑惊悚片,它既保留了悬疑惊悚片的类型元素,又在套路化的类型架构中融入了导演个人化的心理分析色彩,从而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个充满血腥气的惊悚故事,更以其对主人公内心创伤的刻画而显出了一定的深度。
就观众对于悬疑、惊悚、血腥的期待而言,本片是能够让他们不虚此行的。
开场仅2分多钟的导入戏后,三位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的主人公们就被一位来路不明的暴徒于光天化日之下绑架,关进了一间密闭的地下小屋。
影片的开头简洁利落的交代了故事的人物关系和矛盾事件,观众在影院里几乎没有多少心理准备就被抛入了对三位年轻姑娘命运的担忧,她们为什么被绑架?她们能否逃脱?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总悬念:姑娘们能否逃离困境?影片接着以两条线索展开叙事:一条是姑娘们和绑架者周旋意欲逃离困境,一条是对绑架犯的刻画和分析。
30部心理变态的电影

30部⼼理变态的电影1.《充⽓娃娃之恋》 lars and the real girl⼼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
虽然不是RYAN的经典之作不过他表现得很好2.《吮拇指的⼈》thumbsucker⼼理学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 《⼤象》 elephant⼼理学看点:电影以⼀种难以想象的时间-空间语⾔挑战了传统电影的现实主义,从这个⾓度,讨论⾃然⽽然地进⼊到⼀个哲学层⾯,对⼀件已经发⽣的事实,时间已经过去,以回忆和和判断建⽴的感知体系能够还原事实本⾝吗?从现象出发如何抵达真相?经验事实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电影的艺术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个题域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直到德勒兹的“影像-时间理论”似乎⼀直在延伸,加斯想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任何理性,⽆论是意识形态的权⼒话语还是纯粹的理论/话语推导,在现象的丛林中是多么盲⽬和⽆知。
他说,“我就像哥仑布,我对⼀切将⼀⽆所知”,也许正像《疾⾛罗拉》的开场⽩那样,“电影只进⾏90分钟,剩下的都是理论了!”gus van sant 这个GAY带给我们的全是⼼⾥上的震撼4. 《秘窗》 secret window⼼理学看点:DID,多重⼈格。
johnny同学表现最好的⼀部⽐海盗强的多了。
5.《致命ID》 Identity⼼理学看点:分离性⾝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格障碍。
DID ⾝份识别障碍多重⼈格其实每个⼈都是有多重⼈格的问题在于你发现了多少6. 《⽕柴⼈》 matchstick men⼼理学看点:洁癖、强迫性⼈格。
我也有相反的封闭空间恐惧症7.《歌西卡》 gothika⼼理学看点:犯罪⼼理学,失忆。
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8. 《失眠》 insomni⼼理学看点:严重失眠症。
睡眠障碍还是⽐较严重的事情请⼤家都不要忽视9.《异度空间》 inner senses⼼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
分歧者异类觉醒观后感

分歧者异类觉醒观后感《分歧者》是一部在年轻观众中非常受欢迎的科幻冒险片,改编自同名小说,于2014年上映。
电影讲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人类被分成了五个不同的派别,纯真派、学识派、友爱派、真实派和无畏派,并要求每个个体选择自己属于的派别。
然而,女主角特里斯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分歧者”,身上拥有多个派别的特质,这让她成为了异类和觉醒者的代表。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要分享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电影通过设定不同的派别,突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每个派别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种集体主义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然而,特里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秩序,她的异类身份使她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
电影暗示了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天赋和特质,他们不应仅仅被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身份中。
这种异类意识觉醒的出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也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个人发展的方式。
其次,电影探讨了权力和控制的主题。
在这个未来社会中,派别的存在使得一部分人掌握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其他人则被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特里斯的觉醒代表了对权力结构的质疑和反抗,她意识到派别之间的划分只是为了维持统治者的权威,而不是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剧情的发展,电影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反对威权主义和追求平等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抗不公和压迫,如何通过个人觉醒和集体行动来改变社会。
除此之外,电影也揭示了成长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特里斯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勇敢面对,逐渐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和使命。
这种成长和觉醒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选择可能并不比特里斯少,但正是这些各种经历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力量。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面对,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电影中对于勇气和自我坚持的呼唤也让人印象深刻。
多重人格一个身体里住进了多个灵魂 电影《致命ID 》影评

品质生活·律政影评人格障碍”。
如同在一个身体里装了多个灵魂,这些人格有不同的认知和外在表现,轮流占据宿主身体,发挥主导作用。
本片中主人公麦肯患有严重的多重人格症,这11个人就象征着他分裂出的11种人格。
多重人格的出现往往与患者童年的不幸遭遇或是战争、自然灾害等惨痛经历有关。
比如本片中主人公麦肯就是在童年时期被母亲虐待遗弃,心灵严重受创,造成人格障碍。
这种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
在痛苦、扭曲、非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态之下,人为了自我安慰,分裂出了其他人格来分担痛苦,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更有甚者,还会分裂出“暴力型”的人格,增加安全感。
这种在早期以防御为目的出现的多重人格,在一个人成年后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记忆断层、思维不受控、行动不自主等,严重的还会危害他人和社会。
包括本片在内的不少同类题材电影都取材于美国的威廉·米利根(简称比利)案件。
比利的童年充满苦难,心理扭曲的他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陆续为自己创造了23个国籍、年龄、性别、才能、性反应,在心理学上有两个专业的学术名称,即“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和“多重 多重人格:一个身体里住进了多个灵魂电影《致命ID 》影评文/韩雪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道路被淹、信号中断,与世隔绝的破旧汽车旅馆里,有十一个人暂避于此。
他们是:曾经的警察(现任汽车司机)、过气女明星、旅店假老板、拥有田园梦的妓女、神秘的一家三口(神经质的继父、慈爱的母亲、胖乎乎的小男孩)、假警察和他捕获的真犯人、一对新婚夫妻。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腥的恐怖屠杀。
到底谁能逃出生天,谁是凶手?这就是电影《致命ID 》(identity )的大致内容。
刚开始,观众或许认为这是一部血浆横飞的恐怖片,继续看会以为是“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悬疑推理片,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部反映多重人格障碍的心理犯罪片。
人格分裂是电影钟爱的题材,此类影片经典“爆款”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分裂》《一级恐惧》《搏击俱乐部》《机械师》《禁闭岛》《秘窗》,还有成为不少人“童年阴影”的希区柯克的《惊魂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影视案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影视案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冷漠、无情、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而且容易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
在影视作品中,这种人格障碍常常被描绘为反派角色的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符合标题内容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影视案例:1.《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2008)影片中的主要反派角色“小丑”(The Joker)就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他冷酷无情,喜欢制造混乱和恐惧,对人类的生命毫无价值感。
2.《亡命天涯》(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影片中的反派角色“安东·锡加”(Anton Chigurh)是一个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杀手,他对生命毫无敬畏和同情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3.《致命魔术》(The Prestige,2006)影片中的角色“罗伯特·安格尔”(Robert Angier)是一个有着强烈报复欲望的魔术师,他为了对付竞争对手,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
4.《七宗罪》(Se7en,1995)影片中的反派角色“约翰·道”(John Doe)是一个极端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以七宗罪为主题,通过制造恶心的杀人场景来惩罚他认为堕落的人类。
5.《黑暗中的舞者》(Black Swan,2010)影片中的女主角“娜娜”(Nina)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她表现出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对他人冷漠无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择手段。
6.《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影片中的反派角色“汉尼拔·莱克特”(Hannibal Lecter)是一个极具智慧和狡诈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以杀人为乐,并且对他人毫无同情心。
7.《心理罪之城市之光》(The Devotion of Suspect X,2017)影片中的角色“石神”是一个极具智慧和冷静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他杀人如麻,但又善于隐藏自己的犯罪行为。
心理电影评析总结7篇

心理电影评析总结7篇篇1在电影的世界里,心理题材的影片一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广大观众。
本文将对几部经典的心理电影进行评析,总结它们在心理学角度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它们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一、电影概述我们将选取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电影进行评析,包括《致命ID》、《七宗罪》、《沉默的羔羊》和《霸王别姬》等。
这些电影在心理学角度有着深刻的探索,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心理学角度的评析1. 《致命ID》:这部电影通过一个神秘的身份盗窃案件,探讨了人格分裂的复杂心理现象。
影片中的主角拥有多重人格,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身份,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人格分裂患者内心世界的窗口,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格分裂这一心理现象的深思。
2. 《七宗罪》:这部电影围绕着一系列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展开,通过对案件的调查和追踪,揭示了杀人犯背后的心理动机。
影片中的杀人犯具有严重的心理扭曲,他们的犯罪行为既令人发指又令人深思。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到心理扭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心理健康,防止类似的悲剧发生。
3. 《沉默的羔羊》:这部电影通过一名年轻女子在寻找连环杀手的过程中,与一位精神病专家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博弈。
影片中的精神病专家具有深刻的心理洞察力,他的分析和判断为女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展示了精神分析在解决复杂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权益的关注和思考。
4.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男同性恋者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情感和命运。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都具有深刻的心理创伤和情感纠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让我们认识到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同性恋权益的关注和思考。
三、电影史上的地位这几部心理电影在电影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都是N重人格——我看过的人格分裂片子
有这么一些片子,他们中的主角往往细数着他们口中的故事,他们往往探寻着某些事件的真相,但当真正的真相浮出水面时,我们看到这一切的源头正是那些苦于追寻的人。
他们有的是双重人格,有的更是精分到N重,惊悚、恐怖、悬疑往往是这些片的典型类型。
列举一些山村贞子看过的人格分裂片,有欧美,有亚洲,有大众,有小众……
1、致命ID
分裂到N重人格的典型片子了,封闭区域杀人追寻真相,夜黑风高杀人夜,到底谁是凶手呢?最后的大结局让人枉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主人公的一系列人格……
2、蔷花·红莲
寡人最熟悉的还是那些韩国恐怖片,而本片就是一部双重人格的典型代表。
林恩京和文根英这对姊妹演绎了一个富家家庭悲剧。
提到本片想到了海报——《异度公寓》抄袭,中文片名的风格让我想到了新片《雪花秘扇》……
3、不请自来
美版蔷花红莲,故事大致与韩版一样,但是亚欧的恐怖气氛完全不同,欧美的家庭就是没有亚洲那么诡异,从电影色彩运用就可看出。
4、禁闭岛
军官和同伴去调查禁闭岛上一个从精神病院失踪的女凶犯的下落,但是调查越来越诡异,到底有没有失踪人员,本片最后的结局有开放的感觉。
个人倾向于主角精神分裂……
5、突然有一天之2月29
又是一部韩国恐怖片,突然有一天系列的第一个故事,一个收费站员工的恐怖故事。
警察口中的真相和主角眼中的真相完全不同,信主角就是有鬼,信警察就是主角精神分裂,哪个才是真正的真相呢?
6、老师的恩惠
继续韩国恐怖,本片是韩国恐怖片虐杀系列的作品了,这种风格泰国邪降有很好的表现。
在先前叙述的多名学生的遭遇原来是一个人的遭遇,主角的精神分裂到了多个人身上,怨恨不止。
7、黑天鹅
鬼魅的黑天鹅很适合精神分裂,不断追求完美的主角一面面对巨大压力的现实,一面承受虚幻世界的恐惧,精神极度崩溃。
片子不断有精分片常见的虚构的现实出现。
8、我的血腥情人节
本片还有3D版本,矿工精神分裂变成杀人狂
9、灵异医院
看完本片后还是有点不确定主角是不是双重人格……
10、灵数23
任何数字似乎都可以与23相关,就像算命一样,最后的结局居然还是精神病……
11、奇谈
韩国恐怖片《奇谈》第三个故事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片子,妻子与丈夫的角色互换,一段交错混乱的爱。
12、死魂曲
从一开始的孤岛冒险,到最后是精神分裂,身边的孩子其实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