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

救生艇救助艇试验大纲船名:编制:校对:审核: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及艇脱钩试验的一般性步骤救生艇基本参数:空艇重量+设备重量:2485 公斤;人员重量:35 人数*75(每乘客以75公斤计算)= 2625公斤;满载重量:5110 公斤。
(一). 救生艇架负荷试验:计算方法:试验负荷=(满载重量)*1.1= 5621 公斤步骤:(1)、用横梁、重块及卸扣钢丝按上述重量配重;巡查罗经甲板、艇甲板及其下方生活区甲板,如有的话,移开信号弹、航行灯、救生圈、登乘艇软梯及上下船舷梯等障碍物,以防吊货钢丝及重块刮到碰伤。
在坞底用红白旗划出安全区域,赶走或移开下风的人员和设备(如高空车,喷漆机和沙缸等)。
(2)、利用岸吊将横梁等重块悬挂于艇架的吊艇勾;并在岸吊保护下,松开艇架止动杆;操纵制动器,让艇架逐步降落,伸出舷外,直至支撑脚落座后刹住。
动作不宜过快过猛,既可以避免试重撞坏舷侧构件,又可以避免吊艇滑车从吊臂头的羊角内滑脱。
(3)、设立观测器准备测量重块的速度;门机预先垂落2米钢丝,并配合以下动作继续垂落钢丝;一切工作预备好之后,松开救生艇绞车制动器, 重块在重力作用下下坠,降落速度达到0.4 - 0.6 m/s时,突然刹车; 刹车时不允许使力压下刹车杆,只需双手迅速松开刹车锤即可。
若吊艇机制动器为裸露者,在不良天气情况下应安全可靠,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
注:重块一次不间断、连续下坠距离要求至少3米或以上。
(4)、观察检测刹车性能、艇架及其钢丝滑车等附件强度,重复步骤(3)一~二次。
获得验船师满意并验收。
(5)、岸吊吊高代替荷重后,逐步回收艇架,检查两只艇臂的限位开关,是否在恢复原位时自动切断能源,并顺带检查吊艇机的手动装置,以试验其可靠性。
然后打开刹车装置进行内部检验。
验船师验收。
另一副艇架按上述方法重复做试验。
(6)、救生艇装船后,还应做空艇的收放试验,结束。
备注:(1)、试验前,检查艇架的手制动装置及自动调节降落速度的调速制动器,齿轮箱,吊艇钢丝和吊勾,滑车等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岸吊和吊货钢丝的安全工作负荷一般要求大于代替荷重的10倍,至少3倍。
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报告

大富6/HC09001/ 2009TC4511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试验一,核对左舷救生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二,核对右舷救生艇兼救助艇及其降落装置证书铭牌,产品证书与铭牌一致:1,艇架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2,绞车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3,救生艇兼救助艇证书编号:,产品编号:。
三,试验一),绞车1.1倍满载负荷刹车试验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试验替代重量=1.1*小艇满载总重量-空艇含属具重量。
空艇含属具重量=小艇满足总重量-乘员定额*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试验前淋湿绞车。
3,提升重锤让小艇下降至最快速度,刹车两次,每次下降距离不小于3m。
钢丝绳应无明显打滑现象,刹车试验结束后钢丝绳及绞车均正常。
二),满载放艇试验1,试验替代重量为沙袋,替代重量=(乘员定额-艇内操作人员数)*82.5Kg。
每袋重Kg,共袋。
2,将小艇降至舷边,开启艇机,艇机运转、螺旋桨正车倒车及转向系统均正常。
(注意:艇机最多允许离水运转5分钟,但螺旋桨轴只允许啮合几秒钟的时间已检查是否能正常操作)3,测量舷边距水面距离H= m。
4,试验提升重锤释放,舷边释放及艇内释放与刹车均正常。
5,测量小艇以最快速度下降至水面的时间T= s,释放速度V1=H/T,为m/s,大于0.4+0.02H= m/s,且小于1.3m/s。
6,降落至接触水面,满载脱钩正常。
7,降落入水后轻载脱钩正常。
8,利用潮水模拟5kn放艇,正常。
三),小艇效用试验1,首缆脱钩装置动作正常。
2,小艇入水后启动,正车,倒车及转向均正常。
1,洒水系统工作正常。
(耐火救生艇)四),小艇回收试验1,艇架绞车具备收回载有艇员(一般为2P,如果降落设备注明其起升负荷有明确限制,则为防止起升过载负荷损坏绞车,应在降落设备附近张贴相应告示牌)的救生艇的能力。
救生艇静负荷强度试验大纲

救生艇静负荷强度试验大纲
1.1.1 将空载的救生艇置于墩木上或通过吊钩将艇吊起,并设观测器以测量龙骨的下垂,同
时测量艇的宽度。
一般采用夹紧器(即绞缆机刹车带换新的专用工具)在艇底龙骨两端夹住粉线并绷直,在船中画上有水平线和竖直刻度的保险圈;然后进行1.1.4所要求的各项测量。
1.1.2 在艇内加载适当分布的全部属具重量及全部核定成员的重量。
按1.1.4进行各项测量。
1.1.3 向艇内加入附加重量,使得吊载荷分别超出艇重、属具重及核定成员重量总和的1.25
倍,1.5倍,1.75倍,及2倍。
营运船舶在取得验船师同意后,试验至超载1.5倍为止。
用艇钩将载有上述负荷的艇吊起,5分钟后进行1.1.4的测量。
1.1.4 每次加重都进行一下测量
(1.1.1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1.1.2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2100+2250=4350kg , 2250kg共90袋沙包(每包25kg,其中2250为30位乘客重量)
(1.1.3的数据)
有艇机的
(1.1.4的数据)
有艇机的
无艇机的
注:有艇机的救生艇自身重量2500kg,没有艇机的救生艇自身重量为2100kg,,额定载人量为30位(2250kg),每位乘客重量以75kg 计算。
检验标准:当救生艇经受1.25倍超载时,第1个和第3个测量的龙骨变形和艇宽变化不应超过艇长的1/400,同时2倍的测量结果与1.25倍的结果大致成比例;撤掉重物后应该观察艇有没有残余的应力和变形。
静负荷强度试验试验不合格者,修理或核减员后再试,直至合格为止。
2.4 救生艇及艇吊调试程序

序号 2.4 项目 : 救助艇及艇吊No. 2.4 TITLE : RESCUE BOAT AND DAVIT1.0目的AIM1.1 确认救助艇吊安装的正确性。
To ensure the proper installation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1.2 验证救助艇吊功能的正确性。
To demonstrate the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rescue boat davit.2.0仪器APPARATUS万用表、试验压铁Multimeter、Test weights3.0参考REFERENCES3.1 图纸:MW619A-F3821-M-01 ——救助艇和艇吊安装图Dwg: MW619A-F3821-M-01 ——Installation plan of rescue boat and davit3.2 图纸:MW619A-647-010 ——救助艇吊接线图Dwg: MW619A- 647-010 ——Rescue boat davit wiring andcoonection4.0试验前检查项目PRE-OPERATION CHECK4.1 检查救助艇吊是否满足3.1~3.2项The rescue boat davit shall be inspected for compliance with ref.#3.1 to #3.2.4.2 检查油位是否达到额定要求Check oil level is on specified condition4.3 检查各操作手柄及控制杆是否位于中位Check operation handle/control levers are in neutral4.4 检查钢丝绳是否位于正确位置Check wire ropes are in the right position4.5 检查系统压力和安全阀压力Check pressure of system and safety valve4.6 测量绞车电机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Measure the cold insulation resistance of winch motor, which shouldbe not less than 1 M4.7 试验前船舶需处于轻载状态且尽可能处于水平状态。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是对救生艇艇架进行负荷测试,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下面将介绍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的标准作业法。
1. 准备工作(1)确定试验负荷:根据救生艇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救生艇艇架的试验负荷。
通常,救生艇艇架的试验负荷为救生艇的额定载荷的1.1倍。
(2)准备试验设备:准备好负荷测试设备,如液压千斤顶、测力传感器、支撑架等。
(3)确定试验方案: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负荷、试验时间、试验环境等。
2. 进行试验(1)安装救生艇:将救生艇安装在艇架上,确保艇体稳定且与艇架连接牢固。
(2)施加试验负荷:使用液压千斤顶施加试验负荷在救生艇艇架上,同时使用测力传感器测量施加的负荷大小,并记录数据。
(3)保持试验负荷:保持试验负荷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5-10分钟。
(4)观察变形和稳定性:在试验过程中,观察救生艇艇架的变形情况,并检查连接点的稳定性。
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记录。
(5)卸载试验负荷:完成试验后,逐渐减小试验负荷,并确保救生艇艇架无异常。
3. 数据处理(1)计算负荷数据:根据测得的负荷数据,计算救生艇艇架的最大负荷和平均负荷。
(2)比较结果: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救生艇艇架是否合格。
如果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则救生艇艇架通过负荷试验,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4. 完善记录(1)制作试验报告:根据试验过程和结果,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方案、试验数据、异常情况及处理等。
(2)保存试验记录:将试验报告和相关记录保存在档案中,以备查阅和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应由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法进行操作。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结起来,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是对救生艇艇架进行负荷测试的重要环节。
通过按照标准作业法进行试验,可以保证救生艇艇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救生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艇架吊重试验作业指导书

艇架吊重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针对不同的艇架检验状态,规定了不同的试验操作方法。
2 范围适用于船舶救生艇艇架吊重试验。
3职责3.1 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指挥、检查、考核、协调、交付的组织与安排和控制。
负责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合格的材料,做好材料的保管、收发的原始记录。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提供产品在过程中所涉及的文件,包括工艺参数、工艺标准及工艺要求,及推行新工艺、新方法和现场指导,负责特殊过程管理。
负责分工范围内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检验、试验。
3.3 产品承制部门/工区负责施工及施工过程的组织、监控及现场管理等。
3.4 产品承制部门/工区、安全环境监督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操作状态的管理。
4 工作程序4.1 试验前提条件4.1.1 所有制造或修理项目,必须全部完工;4.1.2 工程经QC、船东、验船师检验合格,方可进行试验4.2 艇架及其附件强度试验4.2.1 艇架换新后,必须做静负荷强度试验。
4.2.1.1 目的试验其艇架本体结构、底座、焊接的强度;4.2.1.2 准备工作:a)选用钩距合适、满足符合要求的专用吊架、通过计算减去专用吊架重量后的配重物;b)艇架系统各零部件及素具处于良好状态;c)绞艇机及刹车装置处于良好状态;d)配置专业起重指挥人员及熟练的起重工;4.2.1.3 试验a) 重力式艇架由吊车配合,适当增加一点配重,由船员操作,将艇架臂放置水平位置;b) 将专用吊架及配重物;挂在艇架吊臂头部,c) 由吊车配合,逐步松吊车钢丝绳,直至艇架完全负荷受力,吊车仅作保险用;d) 试验时间为10分钟;e) 由吊车配合卸去专用吊架和配重,通过绞艇机将艇架复位,由船员操作;f) 整个试验过程,QC、船东、验船师、船上负责人、船厂总管,必须同时在现场;安全系数名称工作负荷试验符合¤S/¤¤B/¤每根吊艇架1/2 W W 2.5 —吊艇购、滑车等1/2 W W — 5钢索吊艇索张力—— 5吊艇索纤维索吊艇索张力——7W(总的工作负荷)=艇重+艇索具重+吊艇架属件重+核定乘员数重(每人75㎏计)¤S-------材料的屈服极限¤B------材料的强度极限¤--------许用应力4.2.1.4 试验后不得有任何损坏或永久变形,试验合格者应打上检验钢印,表明工作负荷、试验日期、检验单位。
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

海安会MSC.402(96)决议(2016年5月19日通过)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海上安全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第28(b)条关于本委员会的职能,还忆及其批准的《防止救生艇事故措施》(MSC.1/Circ.1206/Rev.1通函)和《救生艇、降落设备和承载释放装置服务商认可条件的暂行建议案》(MSC.1/Circ.1277通函),认识到有必要为救生艇(包括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和救助艇(包括快速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建立一个统一、安全和文件化的标准,注意到MSC.404(96)决议通过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公约”)第III/3和III/20条的修正案,关于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还注意到上述公约第III/20条规定应按《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简称“本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在其第96届会议上审议了船舶系统和设备分委会在其第3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案,1 通过《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其文本载于本决议附件;2提请各公约缔约国政府注意,该要求在公约第III/3和III/20条的相关修正案生效后,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3 还提请各公约缔约国政府采取其认为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制造船上安装和使用的、按公约第III章发证的设备的该国制造商承诺确保独立服务商能及时经济地获得要求的设备、须知、专门的工具、备件、培训和附件;4要求秘书长将核准无误的本决议及其附件中的本要求文本的副本分发给所有公约缔约国政府;5 还要求秘书长将本决议及其附件的副本分发给非公约缔约国的所有本组织成员。
附件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1 通则1.1 《救生艇和救助艇、降落设备和释放装置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的要求》(简称“本要求”)的目的,是为2.1所规定的设备的维护保养、彻底检查、操作试验、检修和修理建立一个统一、安全和文件化的标准。
救生艇调试程序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CMP-WHPH(LQ)-MA-0001 版次:0目录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4.文件和图纸 (4)5.调试准备 (4)5.1动力 (4)5.2材料 (4)5.3人力 (4)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7.1外观检查 (6)7.2绝缘检查 (6)7.3功能模拟测试 (6)7.4试验载荷 (7)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7.6起艇机试验 (8)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7.8试验注意事项 (10)8.调试总结 (10)1.0 说明1.1该程序适用于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30人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标准作业法
1.目的
规定了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的一般作业方法,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及进度。
2.适用范围
本标准作业法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救生艇(不含抛落式救生艇)。
3.作业法具体内容
3.1准备工作
3.1.1了解救生艇的重量及相关试验参数(根据船检证书)。
3.1.2根据试验参数确定所需物具比如试重水箱;吊车;试重专用吊架;吊拉锁
具等。
3.1.3向单船质检员获取试验数据,填写报验申请单。
3.1.4通知船方试重的具体时间,以便船方可协助试验。
3.1.5试验前确保船方检验人员和验船师在场。
3.2救生艇艇架负荷试验过程。
3.2.1选好吊点后,系好吊拉索具,用码头吊车将救生艇吊起后,停留3~5分钟后,确认正常后,人才能进入艇内解脱钩。
3.2.2脱钩后,将救生艇缓慢移出放在V型架上垫好或装车运输。
3.2.3检修艇机刹车装置。
3.2.4将的试重水箱吊在坞底或码头上,往试重水箱里注入符合规定重量的水。
3.2.5用码头门机将试重钢梁挂在救生艇架子上,此时码头门机不要解钩。
3.2.6放艇架,抬起刹车手柄使试重钢梁下滑至水箱位置,检查滚筒上的钢丝绳周数一般不应少于5~6圈(放艇架的同时用码头门机放带着试重钢梁的钢丝绳,此钢丝绳处于略松状态),然后用钢丝扣把水箱与试重钢梁连在一起。
3.2.7挂好水箱后艇机开始工作,将水箱吊起(码头门机跟着水箱同步起升,门机吊水箱的钢丝绳处于略松状态)。
3.2.8等吊艇机吊水箱起升到水箱离地面8~9米时停止。
3.2.9码头门机保护钢丝绳松下约5米左右。
3.2.10开始做艇架负荷试验,抬起刹车手柄使试重水箱下滑至一定距离;
压住刹车手柄使艇机处在刹车位置,根据出现的情况可以检验相关机构的可靠性,出现的情况如下表:
3.2.11 根据船检要求确定试验次数,确认没有任何故障后,得到船方和验船师的认可后,将水箱和试重钢梁放到码头上。
吊艇架负荷试验结束。
3.2.12将试重水箱放水,把水箱和横梁等归位。
4.安全要求
4.1试验前一定要估算重量,选用相应吊拉索具。
吊拉索具使用前要进行检查,4.2试验时必须有相关人员在场,如验船师、质检员和船东。
4.3试验完毕后,放完水箱中的水,将水箱吊运回车间,将“5S”管理贯穿于试验始终。
4.4刹车试验时必须有门机钢丝绳带着水箱作保护。
4.5试验场地周围挂警示旗,并有专人监管以防坠落伤人等危险发生。
4.6将救生艇从艇架上取下时,必须先用门机吊起救生艇停留3~5分钟后,才能进救生艇解钩。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