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0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合集下载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修订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修订

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统计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技术熟练度的高级统计专业人才。

本篇文章将介绍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修订的主要内容。

首先,更新课程设置。

在新修订的方案中,课程设置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需求和学科前沿。

增设了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

同时,对统计学的基础课程进行了优化,强调对统计学的深入理解和扎实掌握。

其次,加强实践环节。

统计学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修订方案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包括统计建模实践、统计软件应用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可以在真实数据和实际问题中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统计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修订方案的重要目标。

在修订方案中,增加了科研方法和科技创新课程,加强学生对统计学研究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加强了学术论文写作和报告的培训,并在课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

最后,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统计学一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修订方案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道德、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讲座、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更新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这些和创新,将培养出更多具有统计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统计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能够研究和解决统计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开拓精神以及体魄健康的统计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是:1.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独立研究和处理统计学专业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从事统计理论研究、统计业务能力和高校教学的能力。

2.在掌握统计学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硕士学位论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一定价值,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

3.掌握一门外国语(首选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二、研究方向1.市场调查与分析2.统计模型及其应用3.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三、修业年限硕士生修业年限为2-3年。

全日制硕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生和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力的硕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2.5—3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的硕士生,若以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在SS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硕士论文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硕士论文相关的论文2篇以上(含2篇),经本专业硕士生导师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30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并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 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自主学习及参与科研活动为主要培养方式。

自主学习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除自己查阅与所开课程及本专业相关的参考资料外,还必须完成指定的经典文献阅读的任务。

参与科研活动,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导师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

2. 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形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数学专业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12级开始实行)一、培养目标1.较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具有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

二、研究方向0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02 数值代数03多尺度建模与计算04材料计算05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06反问题与计算07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08智能计算09量子计算10计算流体力学11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12混沌动力学13计算生物学14计算机应用三、学习年限1.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

2. 提前毕业标准(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提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的SCI或E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或者在本学科指定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经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若是同其他人联名一起发表的中文论文,则要求该学生为第一作者;若联名发表的论文是外文文章,则按国际上对发表数学论文的通用规则,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来排。

另外,对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为第二作者的也可视为该生为第一作者。

若对学位论文发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做最后的仲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见附表)课程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

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

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

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引言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是指培养统计学硕士专业学生的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统计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以满足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内容与要求。

培养目标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理论基础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统计推断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基础理论对于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非常重要。

2. 方法技能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这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技能。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掌握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编程能力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在统计学中,计算机编程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学习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编程语言进行统计分析。

4. 研究能力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生需要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统计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并能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培养方案通常包括研究课程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培养研究能力。

课程设置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1.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常见的核心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统计推断、线性模型等。

这些课程对于学生建立统计学的理论框架非常重要。

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统计学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可选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

(二)统计学一级学科统计学(代码:0714)培养方案(硕士)

(二)统计学一级学科统计学(代码:0714)培养方案(硕士)

(二)统计学一级学科统计学(代码:0714)培养方案(硕
士)
(二)统计学一级学科
统计学(代码:0714)培养方案(硕士)
1、统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

学风上要求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善于调查研究,勤于创新思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英语要求达到授予学位要求(其中方向2、3要求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具备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学位课:政治理论课必修2门,3学分;基础英语必修,4学分;专业类学位课必修4门,11学分。

非学位课不低于4门,不低于11学分。

必修环节:社会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注意:申请学位的成绩要求为学位课成绩≥70分,非学位课≥60分。

补修课程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成绩为及格及以上。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和技能,并熟练应用计算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各级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实验设计、信息处理、投资分析、风险管理、决策分析等实际工作,以及在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方向1.社会经济统计2.数理统计3.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4.职业病与卫生统计5.工业统计6.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标准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批准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36学分,选修课为6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的选修课应不少于3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查。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达到70分(含)以上,其他课程的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核心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必要时采用导师小组的培养方式。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授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取专题讨论等合适的教学方式。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呈校研究生处稿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呈校研究生处稿

湖南师范大学记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呈校研究生处稿,2023.9.22)(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14 一级学科名称:记录学)(模式:2+3+2+[至少选修2]+ 学术报告+实践环节,至少28学分)2门公共必修课(5学分)+ 3门专业必修课(9学分)+2门方向必修课(6学分)+[至少2门选修课(至少4学分)]+学术报告或论文选读(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一、学科简介湖南师范大学于2023年在全国首批获得《记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之前,1997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记录》硕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得《记录学》本科学士专业并招生,2023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获得《概率论与数理记录》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记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获得《应用记录学》的专业学位授予权。

记录学是研究如何基于观测和实验结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一门通用方法论学科,它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及解释数据的学科,通过度析数据达成科学结识和掌握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

记录方法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广泛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各个科学领域的数据不断向记录学提出新的挑战性问题,社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的记录人才。

数理记录学是记录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数理记录学的理论基础是数学和概率论。

记录学的各个研究方向的知识基础可以随研究方向而有所不同。

根据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方向不宜过多的原则,此后我校在记录学一级学科硕士生招生简章中设立4个研究方向,名称规范为:数理记录学,金融记录、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记录学, 随机过程及其记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记录学》设立为一级学科,列在理学门类目录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前瞻性。

记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有理学门类的特性,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制定本培养方案的依据是:校行发研究生字[2023]7号文献:关于印发《湖南师范大学关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告知。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400)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应具有较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2.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3.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5.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外文资料和用外文写作论文的能力;6.应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以及借助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的能力;7.身心健康,德才兼备。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采用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班、专家讲学、课题研究、参加学术报告(会议)等培养方式,使学生成为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学习年限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试验设计,非参数估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

四、课程设置五、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1.课程学习要求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6学分,专业主干课至少修满6学分。

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

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进行考试或考查。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考查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2.实践环节要求实践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等)与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科研咨询、课题调研,参加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

相关的要求见本培养方案有关条目。

3.科研成果数量要求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除导师外,申请者须排名第一)。

特殊情况下,经导师同意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毕业水平者,可以不要求有学术论文在毕业前被发表或录用。

六、中期考核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学生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参加学院组织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统计学(代码: 0270 )
二级学科名称: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代码: 027001 )
二级学科名称:经济统计(代码: 027002 )
二级学科名称:应用统计(代码: 027003 )
二级学科名称:管理统计与决策(代码: 027004 )
二级学科名称:数量金融与保险精算(代码: 027005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1、本学科建设时间较长,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

我校统计学学科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建立于1958年,1994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广州市系统工程研究所,以社会、经济、科教、环境等领域中的复杂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统计分析研究工作。

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2011年我校统计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本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18人,博士生导师7人。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软科学基金等30余项,省部级项目30项,合计获得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

出版学术专著9部,教材12部。

在《Biometrika》《Statistica Sinica》、《中国科学》、《统计研究》、《金融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

2、主要研究方向稳定,特色鲜明,学科带头人影响大。

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数理统计、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管理统计与决策分析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如,本学科在时间序列分析领域已成为国内主要研究中心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第八届泛华统计国际学术会议就是2010年在我校召开的。

3、学术交流频繁,学术地位高。

五年来,本学科组织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香港等海外10多所高校与研究所开展了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有20多人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通过多年的建设,统计学科已经形成了以下特色研究方向: 非参数统计、金融统计、统计建模、试验设计、模糊统计、经济统计与管理决策。

这些方向拥有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科研实力雄厚, 学术成果突出, 专业特色鲜明。

三、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专业上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负相关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从事统计学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工作及其他相关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专业学科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教学中应贯彻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导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0-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

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填写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
七、课程教学大纲
见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硕士研究生在学院和教研室的安排下,担任一定数量的大学本科教学实践工作,计2学分,一般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内。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对所研究课题应有新见解或新内容,表明作者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论文一般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综述内容、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

(二)论文中的科学论点要概念清晰,要求有理论上的论证,对所选用的研究方向要有科学依据,理论推导正确,计算结果无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严谨。

引用他人的材料,要引证原著。

(三)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逻辑性强,文字图表清晰整齐。

凡保密的论文应注明密级。

学位论文格式必须符合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的基本程序》和《广州大学授予学位
工作细则》执行。

硕士生通过学位审核后,颁发硕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凡参加答辩,但答辩委员会不建议授予学位、同意予以毕业者,通过审核,发给硕士生毕业证书。

凡未通过答辩者,经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3个月以后,一年以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通过答辩和学位审核者授予学位。

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列出书目或刊物名称,注明作者、出版社等,数目控制在30—35条)
必读书目
1.Foundations of Modern Probability, Olav Kallenberg, Springer-Verlag, 1997
2.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ernt Oksendal, Springer-Verlag, 1995
3.Nonlinear Time Series:Nonparametric and Parametric method,Fan J. and Yao Q.,Springer-Verlag, 2004
4. 数理统计引论. 陈希孺著,科学出版社, 2000年
5. 点估计理论,Lehmann E. L. and Casella G.,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年
选读书目:
1.Stochastic Stabilit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R. Z. Has’minskii, Sijthoff and Noordhoff, 1980 2.Stochastic Equations in Infinite Dimensions, Giuseppe Da Prat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Levy Processes and Stochastic Calculus, David Applebau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概率论基础,严士健,王隽骧,刘秀芳著,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5.概率论基础与随机过程,王寿仁著, 科学出版社,1997年
6.随机过程通论,王梓坤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随机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胡宣达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8. 统计质量控制,G. Barrie Wetherill and Don W. Brown,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1991
9.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Jun Shao,Springer-Verlag, 1999
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