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高分人总结的经验 各取所需
2021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一年的考研备考长跑,总算是尘埃落定。
终于拿到了我梦想学府的通知书的录取通知书!期间我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不过真的是值得的,我本科是一个普通一本,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我想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备考的时候一直想,如果我能够考上,我也要写一份经验贴!对于考研这件事,我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不过现在想想,暑假之前做的都毫无意义,可以说走过相当多的弯路,都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
但是好在都坚持了下来。
所以这次写给要还没有上岸的学子们,希望能消除一些你的迷茫。
后来首先是先买了上届相同专业考研学长的笔记,因为笔记里面记得内容重点是在解决“背什么”这个问题,笔记整理出来都差不多的。
其实现在我们对于刚开始也不用太过于依赖看笔记,因为起步阶段处处皆重点。
选择非常重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复习方向,比努力还要重要,再者就是要有计划的进行复习,科学生产才能提高产量。
(一)关于政治政治我们的复习不用开始太早,文科生基本等大纲出来就行,理科生在暑假的时候抽空看看就行。
政治这个学科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收益就会非常大,如果基础不好,想尽早准备,就建议跟着李凡老师走,。
前期多做真题,像《李凡政治新时器》中的讲和练,后期的实战真题,都是必须要有的。
之后再进行魔鬼式背诵,在巩固第一轮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填充,具体背诵框架下的内容,详细背诵,基本上15天过一本书,教原可能会时间长点,这本书花费的精力相对来说多一些,背完要及时复习,最好是周期性,有规律的进行复习。
前期把基础打牢,后期不会心慌慌。
不要嫌重复的遍数多,你现在重复的每一遍都为你考场上节省了时间。
并且在这个时候要多做练习题。
之后进行重点的复习,巩固深化提高,第三遍可以先背教原,这本书非常重要,或者可以先背你基础不好的那本书,另外没本书的侧重点应该就不一样了,中教主要是人物思想,按照时间,有侧重点,外教主要是后面的思想家非常重要,一定要能够熟读于心。
要能够把书合上说出来这本书的框架内容,加上前期的练习,对于所背的内容大概是什么题型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再作调整,再比如名词解释,用时多久,需要写多少内容,并且像简答,论述,这些分值都是不一样的。
2020-202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暨南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1928年,暨南大学在上海开设了新闻类课程。
1946年,新闻学系正式创立,第一任系主任冯列山,第二任主任詹文浒。
学院现任院长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范以锦教授。
研究生教育方面,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5个博士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育以与传媒联合培养和开放共享为主要特色。
学院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
始于2008年的公益性“传媒领袖讲习班”(暑期学校)是研究生教育品牌。
学院与美国、英国、瑞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多所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一、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数据新闻02(全日制)数字营销传播03(全日制)网络与新媒体04 (全日制)公共传播05(全日制)国际传播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实务综合(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公共关系②新闻传播作品分析二、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二版)人大版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复旦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教版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大版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大版周胜林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版(主要看薛国林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杨先顺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暨南版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暨南版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三版)暨南版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教版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教版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福建版支庭荣:《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版(主要看张允若老师的书)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大版(主要看丁淦林老师的书)三、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复试分数线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专业课一“综合能力卷”真题( ( 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选做4 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多选不给分)1.显性采访2.新闻角度3.稿件配置4.谈话性评论5.对比蒙太奇P 理论二、简答题(选做3 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多选不给分>1.简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要突出哪些特点2.简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逻辑错误3.简述新闻稿件编辑把关的流程和意义4.简述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真实准确又讲求策略5.简述公益广告的要求三、论述题(选做2 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试结合案例说明记者/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2.试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论举例说明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新特点和新路径4.论述广告代理制对于广告业的影响/意义四、实务题(选做1 小题,每小题50 分,共50 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实务题(备注:另一说法是写报道策划,而不是消息)题干给出的材料是环保部10 月份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材料,讲的是京津冀环保局(厅)局(厅)长出席答记者问,主要围绕煤炭污染冶理的问题,请为《天津日报》采写倒金字塔式消息,标题要求是复合式三行题(10 分),消息字数不超过500 字(30 分);并配发200 字的编者按(10 分)。
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分享

文成暨大考研网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分享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也就是说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是复习成功的第一步。
由此说明做事前先给自己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是多么重要。
开学在即,很多考生也都已经有意识的给自己的新学期复习做了或多或少的计划,但是很多考生在制定计划的时候,经常又容易把自己陷入到为计划而计划的泥潭里。
下面珞珈武大考研网辅导老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辅导经验以及结合考生们的实际反映情况,对考生在制定复习中最常出现的一些失误做出相应的点评及改正,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的做好新学期复习计划。
文成暨大考研网的老师认为,复习计划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有以下几点:(1)计划太片面为何说考生容易陷入的计划误区就是片面的安排学习计划,其实很容易理解。
比如考生报考的是武大·结构工程专业,其初试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数学、政治及811结构力学四大科目。
那么考生原本在复习计划中就应该考虑全面这四个科目间复习进度及复习时间安排,但事实往往是考生要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英语和数学,要么就是只注重专业课而忽略的整体性。
其实这种误区知识片面性的一种情况,还有一种就是考生在安排复习计划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机器人,只顾着学习,一点调节的时间都没有,这也是复习计划片面的表现之一。
(2)自学性不够复习计划不够科学,这也是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如考生在为自己安排复习计划的时候往往是随心所欲,给自己安排一上午连续4个小时都在看数学或者看英语,其实这种安排是有违科学的。
珞珈武大考研网辅导老师指出:脑体结合,文理交替,这是学习内容在复习计划安排上的一个基本准则。
(3)考研资料选择有些考试在选择考研复习资料这方面还是比较迷茫的,选择考研复习资料常常会出错,在此我提出几本比较好的,考生们可以参考一下。
《2014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2014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2014暨南大学新闻传播业务考研冲刺宝典》《2014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史论考研冲刺宝典》《2014暨大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2014暨大新闻传播业务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其实,制定一份复习计划一点也不难,但要制定一份好的计划势必要考生多花些心思去的捉摸的,尽量避免一些误区,让复习更加高效。
关于暨大专硕考研的经验总结

关于暨大专硕考研的经验总结如果你也是跨专业, 也想初试复习100天取得390+的分数, 首先得对自己的自控力有足够的信心。
起码在那100天里。
说一下LZ情况。
本科已毕业。
跨专业。
初试390+复试410+。
虽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成绩, 不过我的目标就是“考上就行”。
再说一下LZ短线复习的原因。
LZ不喜欢记东西、好不容易记了还忘得快, 所以对于LZ来说复习一年半载的简直凄凉。
短期节奏比较紧凑, 容易燃斗志, 也相对比较容易坚持。
长线的话, 温水煮青蛙, 一旦前期复不下, 到了后期觉得时间不够, 就直接兵荒马乱了, 而且要承受很大压力。
长线如果能坚持那还是很不错的, 说到底就是看个人。
有的人适合长线, 有的人适合短线。
(看到已经有16考研的来发帖了, LZ一震……这个100天是有理有据、四平八稳的100天, 不管从心理还是行为上讲都是。
此策略请酌情参考、仅供参考。
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复习策略, 还请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尤其是现在才四月)(一)复习安排因为正式复习前一直在上班, 所以也只是背背百词斩、看看公开课讲座的视频之类的。
前期需要做到了解新闻传播, 了解传媒业最近的动向, 多看新闻。
而之所以复习了100天, 是因为我觉得整数比较好倒数计时(在网上买了一张100天的倒数日历, 挺好用的), 所以你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基于详细计划的、应试的、“短时投机”的复习方法_(:з」∠)_专业课:传播学、新闻学自己看书整理笔记, 《新闻传播学辞典》和传播小王子的《2022新闻传播学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这本书在考前一个月出)。
英语:何凯文的阅读课, 《考研真相》(里面是英语一,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考研英语讲解, 利用这本书在阅读里背单词), 历年英语二真题(做了几遍)。
政治:买了QH的网课, 石磊的方法真心不错, 适合跟我一样基本背不进政治的童鞋。
资料也全是QH那边快递来的, 全部都按着老师布置的做, 相信老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资料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暨南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 新闻传播史论707、新闻传播业务809考研经验前 言各位2012年考研学子: 大家好!当编完这本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资料后,我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和使命,正如小明对我说的“你不仅仅是在卖一份考研资料,更是一种责任!”看到2011年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录取分数骤高,对于一个闯过独木桥的幸运儿来说,庆幸之余,更有这样一种感叹:如果2012年再考一次,我还能考上吗?其实并不是对自己不自信,而是更多在反思,考研为了什么?2011年全国有140多万大学生加入了考研的队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学历和证书上你追我赶,活得那么辛苦。
但我想告诉正走在考研路途上的你们,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其实考研的真谛无非是想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在某一学科上取得更高层次的领悟和成绩,如果说本科生的教育仅仅只是被动式的接受,那么研究生的教育更多是自己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对研究生学习的正确认识。
相反,如果认为考研是为了更高的学历和找到如意的工作,那么这样的考生哪怕考上了,读研也是枯燥的。
正如我认识小明时聊过很多问题,小明说他不读研也能成为千万富翁,他是我见过极少自信且有能力的人。
应小明的邀请,我编写了这份新闻传播学考研资料,不敢说自己谙熟新闻传播学理论,但对于绝大考研学子,还是有几分帮助的,资料内容的编写参照了暨南大学新闻传播近些年全部的初试参考书目、多位已考上暨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的考研笔记、传媒人论坛相关资料等,该份资料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点出了适合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出题的知识点、重难点,同时尽可能地搜集暨南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讲义,显著提高了各位考生复习的效率,故尤其是对于外校考生,这份资料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尾之处,让我谈谈我对小明的认识吧,这次合作更多的是基于我对他的信任。
在编写这份资料时我也考虑过很多问题,例如初试后是否要编写复试的资料,能否为考研学子提供学姐学长的联系方式等等,这些东西我都和小明讨论过,我不敢给很多考生承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大家在复习考研专业课时遇到任何问题,我都可以一一解答,具体方法如下:请各位考研学子加关注...小明的微博,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我将每周.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问题仅限于初试专业课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传播业务相关的复习问题..............................。
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

2013年暨南大学新闻学学硕考研经验贴(已录取)大家好啊,好久以来就想着要写一份考研经验贴,但因为事情实在繁多,一直延迟到现在---5月2号。
但即便如此也想记下自己的些许体会,也希望该帖子能被同学们读到并且对你们有帮助。
时到五月,离考研初试还有八个月的时间,不知大家的准备现在如何了?在这里,建议大家在已经进入考研状态的基础上,把考研的时间划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现在到7月15日;第二板块:7月16日到9月15日;第三块:9月16日到11月30日;第四版块:整个十二月。
一、专业课复习规划现在到7月15日:做笔记。
最重要的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的笔记,其中前两个必做!!建议大家还是做出自己的笔记,因为树上的理论和条目都很明显,每章、每节都有自身的逻辑在里面,无需非要拿到别人的笔记来看才觉得心安,那是懒人的做法,再者即使看别人的,也要在自己整理完笔记之后看,(事实上,不管是自己的笔记,还是别人的笔记,都是课本当中的,把属于自己的笔记整理出来,效果将是最好的)新闻史方面,真心希望大家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把重点的报人、报纸、事件整理出来就好了,那些细小的知识点真的不需要记,因为考不到它。
有同学问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重点,我说去看暨大新传近十年的考研真题,真题当中出现过的是重点,除了暨大的,看看人大、复旦、清华、北大、中传的更好,牛逼学校出现的考题也是在重点之列的。
真题哪里找,网上到处都是,发挥自己自主学习、自主搜寻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7月16日到9月15日:第一件事:看上一阶段做过的三门专业课的笔记,结合着课本看,加深理解,大致要看两遍。
第二件事:把新闻写作、采访、编辑、评论、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的书本看完并且拉出简要的提纲和笔记,之后记忆一遍,但不求非要记住,实务方面的书籍浅显易懂,速度一定要加快!!!!其中,广告的内容近年有增加分量的趋势,大家要投入的注意力也需要相应增加。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及心得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及心得本人本科是广州的一本某学校,广告学,考研是暨大新传专硕,政治79,英语二78,业务123,史论129。
这个分数比我预期要高。
政治英语应当是在预料之中,而且我觉得英语应该再高一点的,毕竟题目很简单,业务和史论分数就比较出乎意料了,其实他们给分还是挺松的,言之有理皆可,比较开放,学文科的同学有优势。
一、为什么选暨大?我准备考研是从3月份开始的,在2月份寒假的时候就一直在查资料,包括学校、初试题目、招生人数、报录比、专业目录、参考数目等等,本来是想考武大,但是觉得武大的题目不太适合我,而且我一直在想着,如果考上了,需要有很好的实习机会,毕竟广州的传媒还是发达许多,最后选了暨大。
那些信息在暨大网站上可以查看,其他信息也可以通过论坛寻得。
如果要问暨大好不好?那我得说,如果想在广州发展,暨大是个不错的选择,暨大与南方报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暨大的新闻学非常好,传播稍弱一点,但是暨大地处广州,有很多优势,并且我考的是专硕,暨大专硕是有一个学术界导师,一个业界导师,这都将成为你今后就业的筹码。
二、专业课暨大的参考书目比较多,但是呢,我们本科老师说,最重要的是研究真题,其实他们很大一部分是想卖书。
确实有道理,因为我买的书有一些根本没碰过……暨大已经取消参考书目了,能够找到的是10年的,虽然书目很多,有很多人都是被这书单吓跑的,但是别怕,其实看起来还是挺容易的,这些书目都是比较基础的,很容易看懂,我认为这比有些学校列出来的深奥书目要容易许多。
①《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
这本书内容很简单,不是跨专业考研的孩子可以不用买,找份笔记背背要点就可以了,大概最多3天可以完成。
②《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
③《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这两本书选一本看着就可以了,最好是暨大这本,毕竟你考的是暨大嘛,内容也不难理解,大学是新闻学的孩子看大学的课本也可以,消息写作是必须掌握的一部分,考研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写消息而不是写文案,毕竟一个好的文案是要花很多时间思考的,所以不管是考新闻还是传播,都要好好练习消息。
新闻与传播考试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有同学问我说,网上考研帖子说暨大新传考试名词解释200字简答500字论述800字分析800字各题。
但是做过卷子,觉得这个数字在3个钟之内完成难度极大。
我个人觉得这个总结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不要太死板的去单纯套字数,要根据题目特点、时间和试卷版面分布来具体问题具体作答,一般来说,名词解释在150-300字为佳,简答400-600、论述和分析600-1000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根据试卷版面和考试的时间分布来决定写多少字数,最低级的错误就是为了达到字数导致后面的题目无法做完,损失惨重。
个人愚见,建议还是要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稍微多写点字,论述和分析有事例的时候简单阐述事例,答案做到既有骨架又有肉,不过要注意时间的分配,所以在考前一定要自己根据自己做题的一些习惯、写字速度等算好每一类题做题的时间,拿到试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自己算一下如何进行试卷版面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真题方面:从02年开始,暨大换了新的参考书目,从此题目的形式开始固定下来。
基本上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题目相对其他学校的来说,灵活性比较小。
基本上死记硬背就可以搞定了。
但是今年的论述题的灵活性有了一定的增强,这就需要在答题的时候,结合多方面的知识,结合多方面的角度,立体的思考问题。
比如05年新闻理论的论述题中,关于新闻选择这一题,就必须总结材料中的观点,从材料中的观点出发来考虑问题。
此外,关于名词解释和简答,基本上按照书上写的答好要点就可以了,但是呢,要注意一点,看分值答题:书上在要点的后面往往会有一小段说明,关于这一段说明,你可以在做笔记的时候加以归纳.遇到分值高的题目,就答要点+说明的方式,遇到分值少的,就直接答要点就可以了。
2、说完如何答题,就分析一下这几年暨大的出题趋势:1).新闻业务方面,基本上偏重于写作和采访,因为出题的老师在采访和写作方面很有研究.所以相对的,在广播电视新闻这一块,出的题目大多数以简答和论述为主,而且也只是一两题。
分量在整张卷子来说,还是比较轻的(但你是跨专业,对这一课千万不能放松!只能说比重稍微向采写倾斜)。
至于最后一道30分的大题,有可能是新闻策划或者评论,因为新闻业务的出题老师专攻的就是评论和新闻策划,要重点注意啦!!对了,忘了告诉你,新闻业务的出题老师是林如鹏,就是写新闻采访学这本书的人,好好研究他的书啊。
2).接着是第二门专业课:新闻史论。
关于这一门,外国新闻史近几年涉及的比较少,它今年也只考了两题很基本的简答题而已。
但这个基本程度只是相对于我这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你而言,要对外国新闻史一些重点有所了解。
中国新闻史方面,出题人是刘家林老师。
刘主要是对成舍我以及建国以后的56年这段时间的事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你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
另外还要注意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那两份由外国传教士办的报纸,好象是轮流着考的。
新闻传播方面,基本上我觉得这一门的重点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要全面的记忆这本书。
你要认真对待这本书。
总的来说,只要你研究一下暨大的题目,就会发现他每年都有几道题是和前几年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往年试卷,好好研究一下,这样能够让保证的专业课成绩。
好了,真题就分析到这里。
专业课的复习,背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我认为形成个人观点是相当重要的。
在看书的时候,建议能结合实际生活中,你看到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的情况来背诵,这样你会记得更清楚,而且会对新闻这一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认为作为媒介经营管理,你必须对报社、电视台、电台的整体运作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经营媒体,同时也更有利你在复试中通过老师对你的考察。
3、至于如何更好7本书的方法,个人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了解整本书的脉络。
拿《新闻采访学》这本书来,就是主要围绕采访,分成了采访者、采访方法、采访技巧三个方面。
在这三个方面,拿采访者这一部分来说,就分为采访者的任务、采访者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以及采访者的职业道德,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背,基本上就可以把厚书变薄,而且也可以把整本书的脉络理清楚,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更好掌握作者的思想,在答题的时候有更明确的思路,更合改卷人的胃口。
08新闻史考题不完全唯书的,个人认为你的历史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影响到最后分数,比如最后那题文人论政,很考综合历史知识和写作功力的。
初试完后我觉得最合理的复习思路是:1刘老师那本新闻史从开始复习看到考试结束,不要求滚瓜烂熟,能把重大历史事件复述即可。
哪些是重大事件?你把书看了一遍之后心里自然会有议程设置的。
某些细节一定要记牢,比如报纸的创办时间地点人物,历史意义(第一张XX的报纸),历史评价等。
历史评价是有套路可循的,对某类报纸评价都八九不离十:教会报纸XX贡献,维新报纸XX贡献,革命报纸XX贡献,就是那几个大词互换,自己总结。
2 对于新闻史考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同样一个题目,想拿高分的话必须提供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所以有个答题技巧是,你可以记些有趣味的细节,比如《时务报》发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改卷老师看到了可能会心下窃喜,这小伙子/小姑娘知识量很丰富嘛。
当然,这是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我史论考了136。
3刚才说到,历史素养很重要,复习新闻史的同时看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吧。
薄薄一本,一个上午看完。
它可以帮你更深刻的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前世今生。
4 金老师那本新闻史看49年后的部分,挑着重大事件看,要求也是复述即可。
5外新史我6月份看了一遍,水过鸭背,还傻傻的做了笔记。
10月份又翻了一遍,怎么看都觉得不会考,于是就不看了。
现在说是这么说,但考前感觉还是很没底的。
虽说最后确实没考,可你的问题是,你敢不敢不看?6复习新闻史千万别想着把书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也不要想着把下载的笔记背下来,首先这样做不到,其次也得不了几分,划不来。
三新闻理论1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埋头看蔡老师的《新闻传播学》,会走火入魔的。
个人看法,合理的思路是先找人大版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看一遍,再看蔡老师的《新闻传播学》,两本参着看就能融会贯通了。
如想对新闻理论理解深刻的话,再去找别的版本的新闻理论来看。
个人认为,这是最快入门的途径。
2入门是基础,考试拿分还得靠答题。
新闻理论有三种考法:(1)概念题,概念题出处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两本书里的概念,所以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理解那些概念。
幸运的是,这些概念确实是可以理解的,不像马哲里那些空洞的名词。
(2)分析题。
用新闻原理来分析新闻现象,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例如受众角度,传播者角度,传播过程角度。
分析过程还有个得分秘笈就是一定要飚学术词汇,比如你要说新闻“碎片化”而不是说“现在的新闻总是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考新闻史论的目标是向老师展现你的学术能力,因为每个人都能用大白话向人解释什么是“民生新闻”,得高分的一定是措词和分析视角专业的,学术的。
(3)考老师的论文。
这次考试新闻理论出题人是蔡老师,倒数第二题分析题是蔡老师的论文里出现过的。
要是下次还是蔡老师出题的话,建议找他的论文来看看。
他还出了本书,《新闻细语》,后边收了他几篇论文,包括考的那篇。
退一步说即使不考,看论文也会对你理解新闻业和新闻理论有很大帮助,这种理解将会在你答题的字里行间向老师展现你的功力。
个人关于传播学考研的几点建议个人关于传播学考研的几点建议:一:不用太纠结于参考书目中的“/”号,既然书的题目一样,内容一定是大同小异的,一本足以。
当然,经济比较宽裕的同学两本都买也无坏处。
另外,某前辈还有一个观点:要系统学好传播学,往往光看参考书还不够。
我自己还仔细研读了殷晓蓉翻译的罗杰斯的《传播学史》(这个书考试不一定有,对投机者无用。
但是看完后就会知道传播学是怎么回事了,也更激发我的热爱。
)、何道宽翻译的《麦克卢汉精髓》(看这本书只是出于我对麦的崇拜,初试基本没考到,但复试用到了)、南方周末出的两辑《后台》等等。
各个大学的图书馆多少都应该有相关的书,有就不必花钱去买,多多涉猎,没有坏处。
二:关于所谓的“考研资料信息”。
资料什么的固然重要,但建议大家不要太痴迷其中,不要幻想找资料最后能发现什么金矿一下提高多少多少分。
永远强调一句:最终决定考试成绩的,还是自己的复习情况。
所以安心看书,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比任何资料都重要。
三:关于笔记。
我当时搜集了n多人各个科目的笔记,最后基本没有用到。
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详细做一遍笔记,专业课每一科都要,有人理解为“机械抄书”,就是抄书,也比光看要深刻的。
当你做完自己的笔记之后,就会发现别人的笔记和自己的一样,那时再对照前人笔记不迟。
在自己还没做笔记时追逐别人笔记是出于“不知导致恐惧”心理,觉得自己当时政治一点没看书就疯狂奔赴培训班也是出于这样的心理,呵呵。
四: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事实,光埋头在那里死读参考书,就是全部倒背如流,也可能考个烂分数。
搞定参考书,我认为顶多只是搞定了考试的60%。
考试当中写评论、广告文案、以至最后的“大作文”,参考书里是没有答案的。
所以大家还要常练笔,什么都写写,什么都想想。
想什么呢,自然是传媒大事,关乎民生、民主、体制、社会公平、人权、国家、政治制度什么都要。
推荐传媒人论坛,/bbs/,这里在考前会给大家总结出全年传媒大事以及理论切入点,仅供参考而已,大家还是要自己思考,因为所有人都参考这个最后答案就没有区分度,自然难以拿高分。
五:关系。
从我备考开始,不止一个同学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复习怎样啦”,而是“有没有认识的人?找好导师没?”。
至今我仍嗤之以鼻,也很失望。
悲哀于为什么我们关于“奋斗”的"刻板成见"变成了“找捷径”!?当然,我怎么愤怒都无法掩盖“关系”这个东西存在的事实,外国也是有的。
可以告诉大家,从头至尾,我没有联系过任何导师,到复试前都没有见到导师是什么样子的。
我永远相信:正道宽广。
如果灵魂都不清净,我们何以服人。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建议,大家觉得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六:附上一些资料,由于某些原因,原先的网盘上传不去资料,所以我另外用了mofile,/,登陆这个网址,输入提取码,点击“提取文件”后,进入页面下载就可以了。
提取码:8599423873176652 ——暨南大学各导师论文集锦提取码:8686698606906284 ——新闻传播答题以及关于考试的tips至于笔记及其他一些资料,楚兄的网盘里已经比较全。
所以就上传这些,希望这个帖子生生不息,永远如此一届一届传承下去,不为别的,只为“坚持”二字的精神。
大家,加油!说句实话,别人问我经验,我就会给他们个论坛的地址,硬盘地址,上面有论文有笔记,然后告诉他们多看点儿期刊论文。
说实话这些东西,我当年都没用过,因为我没有图书馆怎么可能去看期刊论文?我基本和网络绝缘,哪里会知道有个考研论坛里面有无数的资料。
我只是用的笨办法,看看课本,看看以前的课本,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每天有什么想法就写出来,过一阵子就上网集中收集了很多论文,什么方面的都有,的确有很大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个时候我迷上了英语,觉得英语小说实在好看,我甚至将600多页的原版大卫科波菲尔一口气看完,那个时候像疯了样看英文小说,最初只是为了考英语,但很可惜,现在英语又被我抛掷脑后了。
至于政治,作为文科生不得不说,政治根本不用很复习,你都学了一辈子这样的东西,还用使劲的看吗?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有很多人问我快考试了怎么办?是啊,能怎么办呢?还有一个月就考了,你都确定你要考了,你觉得你应该因为难或者害怕不去考吗?当然不会,谁在这一个月放弃,谁就是傻瓜,而且这一个月你不复习,你能找到好工作吗?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在徘徊的话,真的只能说太优柔寡断了。
有人问我报纸报人怎么背啊,好多啊!很多报纸报人是必须的,就像学英语要背单词一样,学新闻的,不知道那些前辈们怎么可以呢?而且没有人要你背旮旯里的报纸报人,你把大路边上的掌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