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案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案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案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的教学案例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6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数学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有效的调控好数学课堂,与学生融洽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学生去学习领悟数学课的精髓.下面就有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上册六(6)班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的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量的除法比较关系

1、谈话导入

六(6)班有男生27人,女生32人,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关系?

(根据回答板书)

2、旧知导入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小时,骑车3小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B、9元2千克。C、12元3千克。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它们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下面我们一起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女生是男生的几倍,用32÷27,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女生雨男生的比是32:27.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用比的形成来表示,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师举反例:小明有10元钱,花了2元钱,还剩几元钱?这道题怎样列式,10-2=8(元)可以写成10:2吗?(不能,因为两个量是相减的关系,不是相除的关系。)

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学生自学,总结。同学们想想怎样求比值?进行求比值练习。

强调:7÷2可以说成什么?2÷7可以说成什么?它们一样吗?

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1、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填表格)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五、应用知识做练习。

(1)求比值。

105:35 1.2:2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17:8 4:1 102:113

(3)选择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背景与导读:《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本课例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诱人的问题情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和说一说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感受成功愉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大圆规、直尺、自制的《圆的认识》课件。 学生准备:自带剪刀、白纸、直尺、画圆的工具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出示课件,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美吗?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很美!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对!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画出来吗? 生:不能。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圆的知识,相信大家不但能够学会圆的许多知识,还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 (评:学生在感受用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题:圆的认识。)2、联系生活,揭示新课。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形吗? 生1: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 生2:篮球乒乓球是圆的; 生3:硬币是圆的…… 3、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要指出自行车汽车轮子的轮廓是圆,篮球乒乓球的横切面是圆,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圆等,同时课件演示圆与球体的不同) (评: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齐答)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画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画圆。(师巡视、收集信息。) (2)学生汇报,集中反馈。教师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2020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书.doc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事业发展稳步推进的今天,给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更多,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积极提高自 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二、自我分析 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上能够积极 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与同事关系融洽,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善于接受 别人的不同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能够积极参加各类教研 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 三、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己 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 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要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境,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 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提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使自己具有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 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科学、系统的驾驭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 识结构的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 教-学-研 " 一体化,领会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精 髓。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提高自己 的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等级。 3、做一名轻松快乐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向身边优秀的同行学习管理经验,学习掌握教师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及工作艺术,掌握儿童心理学及生理学等系统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 的管理能力。把对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树立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理念,培养人,塑造 人,形成自己独有的工作风格。 4、作一名 " 善于反思,勤于积累 " 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积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的将自己的反思整理提炼,积极投稿。 5、现代化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让这一片天地更好的为自身、为教师发展服务。 四、实现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 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

六年级数学特殊生案例分析

六年级数学特殊生转化案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案例介绍 本班郭良旺同学,自控能力差,上课一贯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作业马马虎虎,潦潦草草,作业速度较慢,总是拖拖拉拉,经常不按时完成。由于在学习上存在惰性,以至于学习成绩较差。但是一到下课,他就生龙活虎玩耍开了,有时还特别淘气,惹来其他孩子告状。放学回家,扔下书包,就去玩耍,只有代管家长看着,他才会做点作业,若是不看着,根本不会自觉地做作业。但是该生性格随和,乐于与同学交往,能听老师的话。 二、问题分析 1、自身因素 态度不够端正。平时比较好动、倔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很好,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基础不够扎实。拼读音节的能力很差,很多要求会读的字不会读,很多要求会写的字不会写,基础非常差。基础知识的不巩固,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2、家庭因素 家长不够关心。他的父母忙着做生意,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上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的,但是在学习上他的爷爷奶奶一窍不通,孩子回到家后放任自流。由于父母太忙,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等到成绩出来了,要是不理想,就对孩子一顿痛打。正因为如此,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懒散、爱撒谎、爱欺负别人的不良恶习。 三、矫正情况 1、个别面谈。 常与该生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该生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有时就不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平时做作业的动作又比较慢,完成作业的时间就花得比较多了。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同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的表现。 指导家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辅导。如定期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指导孩子进行预习、复习,了解孩子在学习在遇到的困难,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对该生进行个别辅导,并提出辅导要求。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

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三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你能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虽然多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师:8÷2=4表示什么意思? 生1: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整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关于“鸡兔同笼”问题。本节课依据“从生活中走来,走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设计一条主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应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达到训练大脑、拓展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节课借助《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原题进行介绍,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由于“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先在例1中安排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教材先让学生利用列表法来解决问题,再向学生介绍“假设法”和列方程的解题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接触过类似的问题,尝试过用方程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学生对这个问题很陌生,很难找准有效的连接点,如何引导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大家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案例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比的意义》教学案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Cas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Bi"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比的意义》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46页—47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求比值。 2、在引导学生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背景陈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创设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注重“学生收集、整理素材”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我这里的是

一节随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案例描述】教学过程:一、回忆生活素材,导入新课。师;生活中经常有同学说谁比谁高点,谁比谁矮点。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比较数量。师: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生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估算一下,教室前面的黑板长、宽各大约是多少米?生:长大约是4米,宽大约是3米。师:你们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1: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生2:黑板的周长是多少? 生3:长是宽的几倍?板书:4÷1 生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板书:1÷4 师: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除法对黑板的长和宽进行比较,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板书:比)[评析]: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教室里的各种素材引入课题,不仅是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二、充分感知,建构意义1、整理生活素材 师:如长是宽的几倍,除了用4÷1来比较,还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4比1。(板书:4÷1=4:1)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除了用1÷4来比较,还可以说成什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十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常常鼓励,赞美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记得在期中考试后的讲评课后,我布置学生把数学期中考卷更正好,并请家长查阅签署意见。第二天,课代表收好试卷交给我,我着重查看了几个成绩退步的学生试卷。忽然,我的眼睛停在了一张笔迹秀气的试卷上,试卷的分数已显著改动,接着往下看,几处扣分的地方已经显著改动,鲜红的叉叉已经淡淡地退去。我仔细一看名字,是她:那个平时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我的心猛的一震,怎么可能是她,一向乖巧可爱的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我害怕伤到她,以询问的口吻问:“试卷的分数是不是你改的?还是同学改的?”只见她低着头不敢看我,默不做声。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她犹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的声音说:“是我自己改的。”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安慰她:“你别怕,老师知道你这么做是由于成绩退步了,怕回家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是吗?”她的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您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想要好成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劳学习,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这次的事老师就原谅你,也替你守住秘密,不会让班上的任何同学知道的。但是你父母那里你自己知道应该怎

么做吗?”我仍是柔和地说,“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王老师心里,你仍是那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她点了点头。 第二天,课堂上她格外认真的听课了。后来遇到了这位学生家长,我和她父母谈到了此事,证明她是真正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且一直在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后来的日子里,她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对数学的学习也更喜欢了,有什么心里话都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成了她的好朋友。 经过这次事件,我好像有所感悟: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 二、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信任老师,亲近老师。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常常鼓励,赞美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长处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分数乘分数》教学案例与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Cases and Reflections on "Score by Scor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分数乘分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实录] 一、情境引入: 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几分之几? 生1: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 生2: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每人吃这的西瓜的× = 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 师:你们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 学生自己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并汇报呈现到黑板上。 × ×

× × × × × (老师也来写一个) ………… 二、探索算法: 师:观察所有的乘法算式,分一分类: 生1:假分数与假分数分一类,真分数一类 生2:同分母分数相乘的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3:同分子的分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4:分子是一的为一类,分子不是一的一类 生5:我认为× 也可以看成分子是一的这一类,因为可以约分成 师:今天我们研究问题时就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法,即分子是一的为一类。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1、请学生挑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生1:× = ,我是这样算的,分母相乘,分子不动。 生2:我选的也是这题,两乘数的分母,分子各自乘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预习后知道的。 生2:我算的是× ,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 师:有很多同学都确信,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只要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不变或相乘,你能不能想办法难验证或说明它是正确的? 3、学生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每人有了验证或说明的方法后,小组内交流验证情况。 5、组际交流 组1(要求两人来汇报):我们验证的是× = ,因为=1÷3,那么× =(1÷3)×(1÷3)=1÷9= 也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这样一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9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是。 师:这种方法你听懂了吗?这个9是怎么来的?

精品-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叙事范文合集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叙事范文合集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叙事范文合集大全一 小学二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 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空间与图形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空间与图形内容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位置》、第四单元《圆》. 一、关于位置地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地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地位置. (二)教材总体安排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地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地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地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地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地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地已有经验,培养学生地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地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地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地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地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地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地这些已有经验.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地座位这个学生熟悉地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地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地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地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地方法. 2. 呈现丰富地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地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地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地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地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地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地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地位置.使学生在熟悉地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地方法.教材还在“生活中地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地

工作访访主计划

工作访访主计划 一、工作坊指导思想 (1)着眼教师需求(研修活动的设计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2)巧在全程设计。 (3)重在实践研修。 (4)贵在资源建设。 (5)成在后续跟进(形成良性循环)。 二、培养目标 1.通过专题研讨、网络研修、校际联动等途径,促进工作坊内成员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师德高尚,工作能力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骨干教师队伍。 2.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学校及骨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以工作坊网络研修平台为主阵地,分享各种资源,培养教师协作、研修能力,促进教师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任务 1.完成集中研修、远程网络研修全部课程。 2.撰写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研修日志、调查报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上传至个人工作室网络平台。上传各片区,各学校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活动资料,日常主题教研活动资料,含影像图片资料等至个人工作坊。(每个主题每周至少各1篇)

3.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研究”课题,每人至少撰写1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3.每月参加1次坊主发起的网络主题研讨活动。 4.阅读教育专著和理论书籍或小学数学教育类期刊,撰写读书心得体会,上传至个人工作坊,每月不少于1篇。 四、工作职责 1.负责工作坊的培训、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制作标识、标牌等工作 2.及时发布本坊的通知、公告、作业、培训计划等,对成员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 3.根据具体工作实际,设计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并指导成员开展网上研修活动。 4.查看各学员学习、研修情况,对各学员研修作业进行批阅、日常学习交流活动进行指导。 5.积极做好本坊员间的互联互通,并保持与其他坊主、学员间的学习交流,及时优化团队建设与管理,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6.培训结束时提交本工作坊培训总结报告,及时做好总结报道。 7.做好绩效考核。对坊内学员,定期进行过程性考核,综合各项指标,表彰“优秀坊员”和“优秀研修成果”。 五、工作坊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坊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坊成员需遵守下列制度。工作坊主须为成员制定培训计划,每位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坊布置的工

六年级数学案例

教学案例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6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数学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需老师要有效的调控好数学课堂,与学生融洽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学生去学习领悟数学课的精髓..下面就有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上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案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量的除法比较关系 1、谈话导入 今年张老师35岁,文会12岁,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我们的年龄关系? 六(2)班有男生21人,女生17人,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年龄关系? (根据回答板书) 2、旧知导入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B、9元2千克。C、12元3千克。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它们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老师年龄是同学年龄的几倍,用35÷12,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老师与同学年龄的比是35:12.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用比的形成来表示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老师举反例:小明有10元钱,花了2元钱,还剩几元钱?这道题怎样列式,10-2=8(元)可以写成10:2吗?(不能,因为两个量是相减的关系,不是相除的关系。) 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比,比的意义是什么? 三、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 学生自学,总结,同学们想想怎样求比值?进行求比值练习。 强调:7÷2可以说成什么?2÷7可以说成什么?它们一样吗? 四、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1、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填表格) 2、比与除法、分数又有什么不同? 五、应用知识做练习。 (1)求比值。 105:35 1.2:2 (2)把下面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 17:8 4:1 102:113 (3)选择题 买4支钢笔用12元,钢笔总价和总量的比是()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叙事范文

【篇一】 一学期来,我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我这两年教过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因此我们在校给他面批面改。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篇二】 小学二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案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的教学案例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6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数学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有效的调控好数学课堂,与学生融洽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有效的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学生去学习领悟数学课的精髓.下面就有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上册六(6)班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的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量的除法比较关系 1、谈话导入 六(6)班有男生27人,女生32人,谁能列除法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关系? (根据回答板书)

2、旧知导入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小时,骑车3小时可以行45千米,谁的速度快? A:3千克15元。B、9元2千克。C、12元3千克。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3、小结 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表示两种数量它们的关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叫做比。下面我们一起研究生活中的比。 二、生活中比的意义,让学生探究、理解比的意义。 1、介绍比的表示方法 刚才的例子中女生是男生的几倍,用32÷27,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女生雨男生的比是32:27.其他两个量的关系如何用比的形成来表示,请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总结比的意义。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列出除法算式,再改成比的形式。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

1.百个和尚百个粑,大和尚每人粑四个,小和尚四人一个粑,大小和尚各有几? 2.小鸡、小狗七十九,两百只脚地上走,想一想,算一算,多少只鸡?多少只狗? 3.妈妈给小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6个纸盒子,每个纸盒子又装4个小盒子,小明一共有几个盒子? 4.王老太去集市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篮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一个鸡蛋,王老太共卖出几个鸡蛋? 5.猜谜语: 5、4、3、2、1(打一数学名词)看谁力量大(打一数学名词) 考试作弊(打一数学名词)1×1(猜一成语)3.4(猜一成语)30天÷2(打一汉字) 老爷爷参加赛跑(打数学家名)72小时(打一汉字) 6.按规律填空:1,1,2,3,5,8,13,21,(),() 1,5,9,13,(),21,() 1,3,9,27,(),243,() 1,2,4,7,(),16,() 1,3,7,15,(),63,() 7.井深8米,一只青蛙从井底往上跳,每次跳3米,又滑下2米,那么它要跳几次才能到达井口? 8.大小两只青蛙比赛捉虫子,大青蛙比小青蛙捉得多。如果小青蛙把捉的虫子给大青蛙3只,则大青蛙捉的就是小青蛙的3倍。如果大青蛙把捉的虫子给小青蛙15只,则大小青蛙捉的虫子一样多。你知道大小青蛙各捉了多少只虫子吗? 9.小猴子从300米远的地方往回抬一个大西瓜,需要2个小猴子一起抬,现在由3个小猴子轮流参加抬,请你算一下,每个小猴子抬西瓜平均走了多少米 10.一只笼子里有白兔、黑兔若干只,如果拿出2只黑兔,白兔黑兔只数相等,如果拿出1 只白兔,黑兔只数是白兔的2倍。问白兔、黑兔各多少只 11.太阳落下西山坡,鸭儿嘎嘎要进窝。四分之一岸前走,一半的一半随水波;身后还跟八 只鸭,我家鸭子共几多? 12.有一人老婆怀孕了,他在临死前立了个遗嘱,如果生了男孩,他的遗产2/3分配给儿子, 1/3分配给老婆;如果生了女孩,1/3分给女儿,2/3分给老婆。结果他老婆生了龙凤胎,请问,这时候遗产应该怎么分配。 13.一桶水可以装满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多少? 14.电影票480张,如果先给五年级学生,剩下的只能给六年级一半的学生,如果下面分给 六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剩下的给五年级,那么五年级会有1/3的学生分不到票。五、六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15.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4倍,3套桌椅360元,每张桌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16.父亲的年龄是小聪年龄的9倍,母亲的年龄是小聪年龄的7.5倍,父亲比母亲大6岁, 小聪今年多少岁? 17.一次数学知识抢答比赛中,共1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3分,强强 得了34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优秀范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优秀范文 小学数学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数学基础。本文是小学数学的教育叙事,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篇一记得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 12 52 476 7 2 8 74 104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臵,并补

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到了第二题时,由于刚才那题营造的氛围还笼罩着学生们,学生们举手更积极了。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现在有请郭凯凯医生上来为第二个病人瞧瞧。郭凯凯同学显然很意外我会请他上来,但马上就配合我,十分开心地上台看病了。他十分认真地再看了看题目,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病人其实没有生病。于是,我故作惊讶地问台下学生:郭医生诊断得对吗? 台下的方正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他诊断得没错,这道题确实没错。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称是。我高兴地说道:有了方医生和郭医生以及这么多的医生一块诊断,确定这个病人确实没问题,我想他应该放心了。谢谢郭医生。第三题也和第一题一样,请了一个学生看病、治病。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 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 *总体评价: 请帮我们完善下面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 ?丰富度: ?阅读体验: ?点击标签,留下你对这篇文档的印象五个以上用户留下相同印象即可显示在页面中。 最新专业适合入门内容过时好多错误文不对题 确认提交 小学六年级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教学案例 设计者: 涂昭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 112 —

115 页内容。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 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本节课依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 念设计一条主线。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把学到的 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 通过向学生提供了现 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 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猜测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 表法、取中列表法) 、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 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

的方法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本节课借助 《孙子算经》 中记载的 “鸡兔同笼” 原题进行介绍, 并通过学生冥思苦想该问题的画面激发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兴趣。 由于 “鸡 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进行探究, 所以教材以化繁为简的思想为指导, 先在 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