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应用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装配线为例,通过对装配线进行精益生产的平衡分析和改善应用研究。
通过对装配线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然后根据精益生产的理念,对装配线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改善实施后的效果评估,证明精益生产对装配线平衡分析和改善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精益生产,装配线,平衡分析,改善应用1.引言2.装配线的当前状态分析装配线是企业的主要生产线,其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需要对装配线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在对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装配线进行调研和实地观察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2.1 装配线的工序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工序负荷过重,而其他工序负荷较轻。
2.2 存在很多人工操作和等待的环节,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2.3 生产线上存在着大量的不必要的等待和运输环节,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周期。
以上问题都表明了当前装配线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浪费现象,需要通过精益生产的改善应用来解决。
3.1 去除浪费根据精益生产的理念,我们首先对装配线上的浪费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和识别。
通过价值流图的绘制和价值流分析,我们找出了装配线上的各种浪费现象,如等待、运输、库存、不必要的动作等。
然后针对每种浪费现象,制定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比如优化物料的流程、合理安排工序的顺序等,从而去除了大量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3.2 平衡生产流程针对装配线工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对生产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布局。
通过对各个工序的生产周期、产能、人力资源等进行合理配置和安排,使得每个工序的工作负荷得以平衡,从而达到了生产线的平衡和优化。
3.3 提高人员技能和自主管理精益生产的理念强调员工的全面参与和自主管理,我们在装配线改善应用中,注重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鼓励员工参与到生产流程的改善和优化中。
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使得员工对生产线的管理和维护更加主动和有效。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流水线平衡研究与应用

参考内容二
引言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精益生产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生产方式。装配线是 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线平衡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针 对装配线平衡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基于 精益生产的前提下,对装配线平衡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改善方法,为制造业的 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文献综述
装配流水线平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学 者对装配流水线平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主 要包括:
1、数学规划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优化算法求解最优解,如线性 规划、动态规划等。这些方法可以求得最优解,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 和资源。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流水线平 衡研究与应用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文献综述
引言
装配流水线平衡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在制造业中,装配流水线平衡对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装配流水线往往 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如任务分配不均、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会导致生产效率 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研究装配流水线平衡问题对于提高企业竞 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益生产、装配线平衡、 分析、改善、应用研究
装配线平衡分析
装配线平衡分析是指通过对装配线的各个环节进行时间和负荷分析,找出生 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进而进行调整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在实际生产过 程中,装配线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故障、员工缺勤等,导致装配线 平衡难以维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装配线平衡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善。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应用研究

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基于精益生产的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探讨,旨在提高装配线的效率和生产能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通过对装配线进行平衡分析,找出不平衡的地方,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应用方法,实现了装配线的优化和改进。
关键词:精益生产;装配线平衡;改善应用;效率;质量1.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装配线是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装配线的平衡问题一直是制造业面临的难题,不平衡的装配线会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于装配线的平衡分析与改善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装配线平衡分析2.1 装配线平衡的概念装配线平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工作节拍下,使得整个装配线上的工作站实现按照预定的标准时间进行工作,从而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状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人力、设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装配线往往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了一些工作站负载较重,而其他工作站负载较轻,从而影响了整个生产效率和质量。
2.2 装配线平衡分析的方法在进行装配线平衡分析时,通常可以采用工序分析、工位分析、运输分析等方法,找出装配线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标准工序时间。
对于每一个工序,需要明确定义其标准工序时间,即完成该工序所需的时间。
2)进行工序分析。
对于不同的工序,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工序时间,找出哪些工序负载较重,哪些负载较轻。
3)进行工位分析。
对于不同的工位,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工位时间,找出哪些工位负载较重,哪些负载较轻。
4)进行运输分析。
对于不同的运输环节,进行分析并确定其运输时间,找出哪些运输环节负载较重,哪些负载较轻。
5)制定改善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装配线平衡改善的计划和措施。
3. 装配线平衡改善应用3.1 优化工序和工位在进行装配线改善时,可以采取优化工序和工位的方式,使得整个装配线上的负载更加均衡。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

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是装配生产线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设备布局的影响
生产计划的影响
不合理的生产计划可能导致部分工作站过载,而其他工作站空闲,造成生产线的浪费和不均衡。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进行排产,可以改善装配生产线的平衡。
汽车制造企业
02
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生产流程和瓶颈问题,提出合理的平衡方案。
机械制造企业
03
通过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线的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证研究结果
通过改进生产线平衡策略,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负荷得到合理分配,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
生产线平衡度提高20%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分类
02
静态平衡是指装配线在某一时间段内,各工作站作业时间保持不变的平衡状态;动态平衡则是指装配线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条件下,各工作站作业时间不断变化的平衡状态。
03
单品种平衡是指装配线只生产一种产品,各工作站作业时间相等;多品种平衡则是指装配线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各工作站作业时间需要根据产品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整。
生产成本降低15%
产品质量提高10%
员工满意度提高5%
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和平衡生产负荷,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等待时间,生产成本降低了15%。
通过改善生产线平衡状况,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误差,产品质量提高了10%。
优化生产线平衡后,员工的工作量和压力得到合理分配,员工满意度提高了5%。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03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影响因素
生产节拍是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关键因素,它对生产线平衡有着直接的影响。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课程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课程引言装配生产线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精确平衡装配生产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课程进行探讨。
什么是装配生产线平衡?装配生产线平衡是指在装配生产线上合理分配任务和工作内容,使得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负载相对均衡。
当装配生产线平衡时,各个工作站的生产节拍和产能变得相对均衡,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为了实现装配生产线的平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例如零件供应、工作站之间的物料传递、人员需求等。
为什么需要进行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装配生产线平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生产节拍,能够避免生产线的拥挤情况,减少生产中的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装配生产线平衡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当各个工作站的工作负载相对均衡时,可以减少工作站之间的影响,从而降低生产中的失误率,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装配生产线平衡还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则装配生产线平衡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介绍一些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基本原则:1. 合理分配任务在装配生产线上,不同的工作需要消耗不同的时间和劳动力。
为了实现平衡,需要根据各个工作站的工作内容和工人的能力,合理分配任务。
比如,将耗时较长的工作安排给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的工作站,以保证整个生产线的平衡。
2. 考虑工作站之间的物料传递装配生产线上,各个工作站之间的物料传递需要考虑到时间和效率。
为了实现平衡,可以通过优化物料传递路径和使用自动化设备等方式,减少物料传递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根据需求调整产能不同的产品需求量不同,为了实现装配生产线的平衡,需要根据产品需求量调整产能。
当产品需求量较大时,可以增加工作站的数量或者增加工人的数量,以保持装配生产线的平衡。
装配线平衡问题分析

装配线平衡问题分析一、引言装配线平衡问题是指在生产流水线上,各个工序之间的任务分配不均衡,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情况。
这种问题在生产制造领域是非常常见的,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产流水线的基本概念、装配线平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生产流水线的基本概念生产流水线是指将生产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划分为若干个工序,并将每个工序之间形成一个流水线的生产模式。
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三、装配线平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装配线平衡是指在流水线上均衡地分配工作任务,以达到最大化生产效率的目标。
装配线平衡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装配线平衡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工序瓶颈和空闲,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的装配线平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重复工作,减少能耗和人力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均衡的装配线可以减少产品在不同工序间的拖延和等待,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装配线平衡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1. 工序时间:不同工序的处理时间不同,可能会形成工序之间的瓶颈。
合理安排工序时间,可以减少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2. 任务分配:将任务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工序中,避免某个工序任务过重或过轻,从而实现装配线的平衡。
3. 人力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以保证各个工序的顺利进行,缺乏人力资源会影响装配线平衡。
四、装配线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任务重分配:对不均衡的工序进行任务重分配,将任务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工序中。
这需要根据各个工序的处理能力和任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调整。
2. 工序优化:通过技术手段和工艺改进,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工序的效率。
这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来实现。
3.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各个工序有足够的人手,避免产生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现代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平衡研究

现代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平衡研究在现代制造业中,装配线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工艺,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装配线平衡则是一种优化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一秒钟,从而增加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 装配线平衡的定义及作用装配线平衡是指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使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尽可能接近,以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一种工艺。
它的作用包括:1. 提高生产效率平衡装配线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尤其在大规模生产时效果更为明显。
通过优化流程,减少废品和重复工作,可以加速生产流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装配线平衡可以优化流程并避免重复工作,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和浪费。
通过合理的调配生产线,可以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和耗损率。
因此,在生产大规模产品时,使用装配线平衡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 装配线平衡的优化步骤优化装配线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1. 测量并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测量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并记录每个工作站的工作台数和工作内容。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客观地分析每个工作站的生产效率以及优化的空间。
2. 设计模型其次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工作模型,比如Gantt图,以确定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分配。
通过绘制图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关系。
3. 优化法则优化法则是一组用于平衡装配线的技巧和规则,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流程。
一些常用的法则包括最小处理时间法、虚构工作站法、双线平衡法、轮换法等。
这些法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并适当变更以优化生产线效率。
4. 进行模拟测试在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前,需要进行模拟测试以确定最优解,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调整。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减少实验成本以及确保最佳效果。
5. 实施和监测最后就是进行实施和监测了。
在进行实施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作说明书编制和工人培训,对于常规工人需要满足进行操作要求,并了解当前的工艺流程。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生产线平衡与优化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搭建预制构件为主的建筑方法,它通过将各种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和组装,然后再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建筑方法具有高效、环保、质量可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生产线平衡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生产线平衡的意义及挑战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线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计划和协调,以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而实现生产线平衡就是要使得每个工序之间能够相互匹配,并且保持稳定的流程。
只有达到生产线平衡,才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不同构件具有不同的制造时间和难度,在分配任务时需要考虑这些差异性。
其次,在交接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和设备也是一个复杂问题。
此外,在物料供应方面也需要注意及时交付,并且保证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因此,生产线平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系统思考和精确规划。
二、生产线平衡的优化策略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生产线的平衡,并提高整体效率,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
1. 任务分解与下发首先,需要对各个工序进行详细的任务分解,并安排适当的人力资源和设备。
在安排任务时,要根据构件的不同特点、制造时间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权衡。
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可以减少工序之间的等待和碰撞,提高整体施工速度。
2. 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生产线平衡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预制构件加工环节可以引入数字化设计和数控设备,提高构件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同时,在装配过程中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导向车辆等设备也能够减少劳动强度,并且提高运输效率。
3. 物料供应管理物料供应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确保物料供应不成为生产线的瓶颈,可以采用预先储备物料、及时补充和管理库存等策略。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制定合理的供应计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4. Lean施工思维Lean施工思维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它能够帮助优化装配式建筑生产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摘要随着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及企业的发展,在流水线生产的模式下,如何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以及追求同步化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生产中通常用平衡率这一量化的指标来评价一条流水线平衡性的高低.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
论文通过对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结合自身企业产品的特点,对现有生产进行了改善,说明了现有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作用。
首先,本文叙述了生产线平衡理论及评价方式,及影响线平衡的要素,同时根据工业工程基础理论定义了改善生产线平衡的方式。
对于本文所讨论的机种N 机型,针对其线平衡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现状,找出了问题所在:工时量测不合理;有明显的瓶颈站位存在;人机利用率较差;作业工序安排不当。
然后根据生产线平衡的步骤及方法,运用了统计分析的x-σ管制方法,及学习曲线的理论,重新确定了工时;并按照工序节拍均衡的原则,通过对工业工程理论中ECRS及人机操作分析方法的运用,调整了工序内容,使各工序节拍趋于一致,且精减了部分站位,节省了人力,设备成本,并使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
论文的运用方法:1.结合统计制程管中的x-σ管制方法,来对工时量测进行计算。
2.运用学习曲线,结合实际生产状况,适时进行工时改善,降低生产线工时,提高了人均产出。
3.运用人机操作分析法,调整测试站位的工时及人机分配。
关键词:生产线平衡,工序节拍,人机操作分析,x-σ管制,学习曲线RESEARCH ON THE ASSEMBLYPRODUCTION LINE BALANCEABSTRACTTo meet the variabl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it becomes more and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line,decrease thestorage of half-goods and attain equalization for the pipelines.It is an popularindex for the company to make the assessment on a pipeline,and it is alsoaffect the line capability.Through studying on the theory of the assembly line balance andcombining th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e real production line,we find it ishelpful to practice the indust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First,this paper hasrecounted the theory of the pipeline balance and of how to make evaluationfor it.Then by the theory,the paper defined the detail methods to improve theline balance.For the model of 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sin our company,we found some problems on the pipeline by analyzing thesituation:unreasonable measurement for cycle time;obvious neckstation;low efficiency for the use of man-machine;improper arrangementfor the operation.By step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line balance,the paper practice thestatistic method of x-σcontrol and the study-curve,so new man-hour wasmade.Then following ECRS(Eliminate,Combine,Rearrange,Simplify) principle of IE and man-machine the method,we adjusted operation contentand make the operation cycle reach unanimity.During the improvement,wealso made the cost down for some stations,operators,machines and increased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line greatly.Theory practice in the paper:1.To measure the man-hour with x-σmethod.2.Through study-curve,improve the man-hour.3.To use man-machine method and adjust the allocation ofoperator and machine. KEY WORDS:production line balance,operation cycle,man-machineoperation analysis,x-σcontrol,study-curve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本课题研究方1.4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概述2.1流水线生产线平衡理论2.1.1生产线平衡定义2.1.2装配线平衡原则2.1.3线平衡的效果评价2.1.4影响线平衡的要素2.1.5线平衡改善方向2.2 IE基础理论2.2.1方法研究分类2.2.2程序分析的四大原则2.2.3操作分析种类2.2.4动作分析十大原则2.3作业测定(也称为时间研究)2.3.1时间研究分类2.3.2时间研究实施步骤2.4学习曲线理论2.5保证质量要求2.6本章小结第三章N机型生产现状分析3.1 N机型装配线简介3.2 N机型生产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3本章小结第四章N机型生产线平衡方案实施4.1工序节拍平衡改善的步骤4.2确定组装及包装段各工序站位的工时4.2.1学习曲线分析4.2.2以X-σ统计法确定工时量测值4.2.3重新确定各工序站位的工时4.3提高瓶颈站位的生产能力4.4调整工序作业内容4.4.1工序作业调整的基本原则4.4.2工序作业内容调整方案实施4.4.2.1站位作业内容改善4.4.2.2站位分布调整4.4.2.3线体规划与品质相结合4.5人机法的应用4.6其它管理方式及技巧的应用4.7本章小结第五章N机型生产线平衡方案实施效果评价5.1工艺流程变更的相应措施5.2调整后的生产效率5.3改善后的产能及人力变化5.4本章小结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国际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质量,成本,交期,服务,安全等各方面。
在进行原料加工生产的制造业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
现国内外正经历着新的产业革命—精益生产,重新定义企业价值,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
在实际加工生产中,浪费主要表现在:不必要的工序;原料或半成品或成品盲目地搬运;因上道工序的不及时,下一道工序只能等待等。
这些会造成无谓的工时损失,生产线平衡即是衡量产线工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能反映出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
对于流水生产线而言,节拍时间是衡量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各个生产工位的作业时间不可能完全一样才造成各个工位的生产节拍不同,即产生作业负荷不均衡的结果。
实现均衡生产,有利于保证设备,人力的负荷平衡,从而能提高设备和工时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均衡地进行生产还有利于节约物资消耗,减少在制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改善技术,提高了全员的综合素质。
流水线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为了让流水线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必须使流水线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均衡一致,也就是使流水线达到平衡。
本人所在公司---华硕电脑,创立十余年,在世界顶尖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支持下,华硕的产品线完整覆盖至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服务器、光存储、有线/无线网络通讯产品、LCD、PDA随身电脑、手机等全线3C产品。
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以及十万余名员工,于1989年在苏州建厂。
N机型型号产品是本公司A厂的产品,该产品小巧精致,具有播放音乐功能。
其电路板采用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片技术)制程,而整个机台则采用流水线组装,测试及包装的生产工艺。
以流程表示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如图1:其生产过程的竞争力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厂后续成长的空间。
自实际生产中观察,目前生产中还存在生产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点。
改善其生产现状,可提高本厂竞争力,为后续争取更多的订单作好准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流水线生产一般可分为两种:加工生产线,装配线。
加工生产线是一系列机器上制造与加工零件,例如冰箱的部件。
装配线则是在一系列工作台上将制造出的零件组合在一起,包括部件装配线与产品总装线。
装配线(包含自动化,半自动化和手工装配线)是制造行业中应用很广泛的生产方式。
生产线平衡是这种生产方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外对于流水线平衡的理论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提出了各种算法:Jackson算法,分枝定界算法,遗传算法,随机算法,启发式算法等,用建立模型并求解的方式来解决一般装配线的平衡问题。
1)Jackson算法:在满足优先约束的基础上,列举所有分配组合,从而找出最优的那一个;2)分枝定界法:把所有可以分配到当前位置的所有可行的作业元素当作第一个分支,接着考虑所有可能分配的情况,就是下一层的分支;3)遗传算法:借鉴自然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学机理上的概率性搜索法;4)随机算法:即随机的排列算法,一次运行不一定能得到较好的结果,但通过多次运行,结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