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基本的化学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进行操作。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
(2)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 教案、PPT、实验报告模板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操作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以及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注意事项讨论: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六、教学内容1. 液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滴管、移液管等仪器取用液体。
2. 固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药匙、镊子等仪器取用固体。
3. 物质的溶解:如何正确进行物质的溶解操作。
4. 加热操作: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加热仪器。
5. 冷却和搅拌:如何正确进行冷却和搅拌操作。
七、教学步骤1. 液体的取用:a. 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滴管、移液管取用液体。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教材:化学教材教学主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管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要求,提供实验室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和方法:1. 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管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模仿操作。
3. 给学生分发实验操作指南,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操作。
4.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措施,如戴上实验服、戴上手套、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5.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该课题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管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演示操作(10分钟):给学生展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让他们模仿操作。
4. 自主操作(20分钟):给学生分发实验操作指南,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措施。
5. 实验结果观察和讨论(10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6. 总结回顾(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教学资源:1. 化学实验操作指南2.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量筒、滴管等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否正确。
2. 检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和观察的记录是否准确。
3. 对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估。
拓展延伸:1. 给学生安排更复杂的实验操作任务,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让他们亲自设计并进行实验。
3. 通过实例讲解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能正确地使用实验器具。
2.掌握实验室中常用的六种基本操作:称量、挥发、灭火、过滤、凝固和加热。
3.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增强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安全•佩戴实验室安全用品: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勿独立进行任何实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向老师汇报实验情况。
•处理反应物品时,要注意其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和爆炸性等特性,并按照实验室规定操作。
2. 基本操作2.1 称量称量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操作,将称量纸放在称量器上,置零,将所需物品称量并取走。
注意标注物质的名称、质量和称量器的编号。
2.2 挥发挥发是一种固体化合物的性质,可通过加热或吹风等方法使其挥发。
此外,通过减压或加速风速的方法可加速挥发。
注意控制挥发速度,和验证挥发后物品的重量变化。
2.3 灭火灭火是在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操作,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使用灭火器、盖上保护罩等。
在进行灭火时,应用湿布或水、泡沫灭火器等方法,注意灭火后对实验器具的清洗处理。
2.4 过滤过滤是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过程。
须筛选可溶于溶液中的小颗粒,适量加入所需要的溶液,通常选用滤纸或薄膜过滤,最后要洗净产物。
2.5 凝固凝固是将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通常通过冷却或减压等方法实现。
注意凝固后物品的外观、热量变化和前后质量的变化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
2.6 加热加热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通常通过烧瓶或分析筒、单热炉等设备实现。
加热物品时,需要控制火焰大小和距离,注意盖子和温度的测量。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实验操作的核心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重新分配电子的过程。
•酸碱反应:产生水和盐的一种反应。
•盐的反应:通过产生双水合物或水合物产生化学反应。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课时序号: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和使用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 讲解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和使用方法。
2. 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操作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
2. 如何做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的化学实验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步骤二:讲解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和使用方法(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如试管、容量瓶、量筒、滴定管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2. 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如戴上实验手套、穿上实验围裙等。
步骤三:实例演示(15分钟)1. 对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进行演示,如溶解、过滤、加热等。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四:让学生实践操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督促他们注意安全。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通过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思,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实践操作。
2. 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如与物理学进行实验操作的比较分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纪律,注重实验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和实验安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NaOH、HCl、NaCl等。
3. 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试管加热、液体取用、试剂称量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总结:学生分享实验操作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
2. 学生对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识别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
2. 使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
3. 利用练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实验技能。
八、教学步骤1. 介绍实验仪器:讲解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演示实验操作: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操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九、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困惑。
2. 教师解答: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和经验。
十、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正确性。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验中仔细、耐心、细致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器材:试管、试管架、水槽、烧杯、容量瓶、滴管、玻璃棒、分液漏斗等;试剂: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三、实验操作:1.观察盐酸的性质将一定量的盐酸滴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其性质,如颜色、气味等。
2.加热硝酸将试管中的少量硝酸加热,观察其变化,注意安全。
3.使用分液漏斗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观察液体分层的状况,尝试分离液体。
4.使用滴管使用滴管逐滴向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滴加的速度和滴加的量。
5.使用容量瓶使用容量瓶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注意使用过程中的技巧。
6.使用试管架将试管放入试管架中进行加热或反应,注意试管与试管架结合的稳固性。
7.使用玻璃棒使用玻璃棒搅拌反应液体,观察反应过程和速率。
8.准确称量试剂使用天平将试剂准确称量出指定的质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安全第一,注意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个人防护用品;2.操作过程中要仔细、沉着,避免磕碰容器或其他器材;3.注意使用试剂的数量,避免浪费或产生危险;4.对化学实验中的危险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和防范措施,实验后要做好废液处理和实验器材的清洁。
五、实验内容:1.分组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每个组员轮流完成实验步骤;2.记录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员都要做好实验记录,包括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结果和问题讨论等;3.分享和总结: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分享操作心得,总结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实验延伸:1.进一步探究试剂的性质和反应过程,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操作;2.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尝试使用新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比如显微镜、分析天平等。
七、思考问题:1.为什么在实验中要做好记录和观察?2.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对化学实验的成功有何影响?3.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和试剂都有哪些?4.实验安全对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进行至关重要。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1【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准备:1、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2、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试管刷。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药品的取用一、学生实验要求(板书)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板书)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和用途。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板书)1、药品的取用(板书)强调:(1)取用时,应注意的“三不”(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中。
(1)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仪器:药匙,试管,镊子步骤:粉末:一横二送三立纸槽,药匙块状:一横二送三立镊子(提问:为什么?)(2)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①直接取用A、倾倒法:步骤:盖倒放,口挨口,签向掌(为什么?),缓注入B、滴取法仪器:滴管(介绍滴管的性能、用途)步骤:滴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课文第195页最后一段。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3.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
4.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5.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室仪器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取用原则及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方法。
3. 演示:展示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试剂的取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实验室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试剂取用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与处理能力。
4.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规范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和各类仪器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直接引出课题,设定三个任务,并加强重点任务一:托盘天平的学习,利用精确度,构造,使用,实验操作,学以致用,能力提升六个小环节完成对托盘天平的学习及训练巩固。
任务二:量筒的学习,利用精确度,使用,实验操作,学以致用,能力提升五个小环节完成对量筒的学习及训练巩固。
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与学生操作结合,学习托盘天平的错误称量(砝码与药品位置颠倒)及读数,同时利用能力提升中的问题“配溶液变浓还是变稀”加深托盘天
平错误称量与量筒错误读数的认识。
使学生开始具有了实验中
量的概念。
任务三:仪器连接洗涤检查装置气密性,学生操作,教师演示复杂装置气密性检查。
加课学生对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完整认识,
为今后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检查打下基础。
最后,培
养学生做完实验,整理实验桌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随堂练习】
1. 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15 克
B.15.1 克
C.15.12 克
D.15.125 克
2.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 克(1 克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的质量为()。
A.5.3 克
B.5.1 克
C.5.0 克
D.4.9 克
【能力提升】
用5.3 克的氯化钠(一克以下用游码)和50 克水混合配制溶液,但称量时药品与砝码颠倒了,其他操作正确。
则最后配的溶液变稀了还是变浓了,为什么
3. 用50 毫升的量筒量取45 毫升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45 毫升
B、大于45 毫升
C、小于45 毫升
D、无法确定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
初次视线
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大于15 mL
B.小于15 mL
C.等于15 mL
D.无法确定
【能力提升】
用5.3 克的氯化钠和50 克水混合配制溶液,但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
操作正确。
则最后配的溶液变稀了还是变浓了,为什么?俯视读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