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摘果式与播种式拣货方式详细讲解教学文案
播种式拣选摘果式拣选 ppt课件

1、每次处理多份订单或多个客户。
2、操作复杂、难度系数大。
播种式适合类型
订单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多 的大规模拆零拣选,适合播 种式分拣 。
波次划分的方法
波次 划分
波次划分的分类说明
波次划分数据处理流程图
按运输路线分 类组合订单
YES
NO
能否满足效 率要求
YES
完成波次划分确认
YES 能否满足其他要求
2、摘果式的补货是在多个补货位进行,而播种式的补货 (汇总拣货)在一个上线点进行,因此摘果式实现自动补 货的成本将会大大高于播种式。
3、如果不设置复核工序,提高自动化程度很难降低摘果式 的分拣差错率。但是设置复核工序必然增加作业时间、降 低效率。
4、提高自动化程度很难增加摘果式拣选的货箱容积利用率
“摘果式”和“播种式”系统的平面布局
摘果式分拣系统,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占用一个货位,对应 使用一个电子标签。一般每米长度可设置10个左右(8-12)的货 位,配套的流水线长度一般会大于货架的长度。
2、播种式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其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 表一张订单(一个客户),因此货架长度和分拣的品种多少无关,用很短 的货架分拣线就可以处理品种数巨大的订单 。
摘果式示意图
播种式示意图
两种拣货方式的错误率对比表
现代播种式与传统播种式的比较
传统播种式特点:
1、对于低重合度的货物品项(品种),分拣工作效率较低 2、对多品项订单的响应完成时间较长
现代播种式分拣技术的形式及特点
一、分类播种 1、按照货物的体积大小分类播种 2、按照货物的包装和物理状态分类播种 3、按照货物的品项重合度分类播种
二 、多路并行
拣货作业摘果式与播种式课件

复核与发货
对已打包的商品进行 复核,确保无误后进 行发货配送。
02
CATALOGUE
摘果式拣货作业
摘果式拣货作业的定义
摘果式拣货作业是指按照订单的品项 ,逐一从存储区或货位中取出相应的 物品,并按照订单需求进行分拣、装 箱或打包等作业。
在摘果式拣货作业中,每个订单的物 品都是独立地从存储区或货位中取出 ,因此每个订单的物品都是独立分拣 的。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设备
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进行拣货,提高拣货效率 和准确性。
智能仓储系统
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智 能化管理,实时监控库存 和订单状态。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 信息的实时追踪和监控, 提高物流效率。
人机协作的拣货模式
人工与机器配合
在拣货过程中,人工与机器相互 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拣货
实时监控与调整
通过数据分析实时监控拣货作业 状态,及时调整策略以提高效率
。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拣货作业是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 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物 流系统的运作。
拣货作业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客户满意度
快速、准确的拣货作业能 够确保商品及时送达客户 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
降低运营成本
优化拣货作业流程、提高 拣货效率能够降低人力、 物力和时间成本。
提升物流效率
拣货作业是物流配送中心 的关键环节,其高效运作 能够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 效率。
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商品
摘果式拣货更适合,因为这种拣货方式对小件商品的操作较为简单、高效。
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或形状不规则的商品
播种式拣货更适合,因为这种拣货方式可以批量处理商品,提高处理效率。
摘果法和播种法拣选对比操作实训

摘果法和播种法拣选对比操作实训摘果法和播种法拣选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收获的两种不同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方法,并且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1. 摘果法的操作实训在农作物收获中,摘果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人工摘取成熟的果实进行收获。
对于一些水果类作物,比如苹果、梨子等,摘果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收获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摘果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检查果实成熟度在进行摘果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对果实的成熟度进行检查。
只有果实完全成熟的时候才能进行摘取,这样才能保证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1.2 选择合适的摘果工具在进行摘果操作时,通常会选择合适的摘果工具,比如果子钳、摘果篮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加轻松地进行摘果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1.3 小心摘取果实摘取果实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对果实造成损伤。
要确保将果实摘取完整,不留下果梗或果柄。
1.4 收集和整理果实摘取完成后,需要将果实进行分类和整理,去除有缺陷或受损的果实,保留完好的果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看出摘果法在收获农作物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人工操作,比较繁琐,但能够保证收获的果实品质和口感。
2. 播种法拣选的操作实训与摘果法不同,播种法拣选是一种更加自然和简单的收获方法。
在播种法拣选中,不需要人工摘取成熟的果实,而是等待农作物自然生长和成熟,然后进行拣选。
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2.1 播种作物在进行播种法拣选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适时的播种工作。
通过播种,让农作物自然生长和成熟,减少人工干预。
2.2 等待作物成熟在播种完成后,需要耐心等待作物自然生长和成熟。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可以保证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
2.3 拣选成熟农作物待农作物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拣选工作了。
这个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将成熟的农作物进行拣选和收集即可。
摘果式分拣和播种式分拣

摘果式分拣与播种式分拣所谓分拣配货作业,就是指根据特定得需要,将正在保管得商品取出得作业。
分拣配送作业就是超市配送得核心业务,占其作业量得一大部分,作业速度、效率及出错率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得效率及顾客得满意程度。
一、摘果式分拣1、摘果式分拣得原理摘果式分拣就是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各个储存点并将分店所需货物取出,完成配货任务,货位相对固定,而分拣人员成分拣工具相对运动。
摘果式分拣得基本流程就是:储物货位相对固定,而拣选人员或工具相对运动,所以又称作人到货前式工艺。
形象地说,又类似人们进入果园,在一棵树上摘下熟了得果子后,再转到另一棵树前摘果,所以又形象称之为摘果式或摘取式工艺。
2、摘果式分拣所需设备及软件摘果式分拣得方法根据配送中心设备水平、不同得分店得需求以及作业量得大小,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人工拣选。
分拣作业由人来进行,人、货架、集货设备(货箱、托盘等)配合完成配货作业,在实施时,由人一次巡回或分段巡回于各货架之间,按各分店得需求拣货,直至配齐。
(2)人工+手推作业车拣选。
分拣作业人员推着手推车一次巡回或分段巡回于货架之间,按分店需求进行拣货,直到配齐。
它与人工拣选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借助半机械化得手推车作业。
(3)机动作业车拣选。
分拣作业员乘车辆或台车载为一个分店或多个分店拣选。
(4)传动运输带拣选。
分拣作业人员,只在附近几个货位进行拣选作业,传动运输带不停地运转,或分拣作业人员按指令将货物取出放在传动运输带上,或者放人传动运输带上得容器内。
传动运输带运转到末端时把货物卸下来,放在已划好得货位上待装车发货。
(5)拣选机械拣选。
自动分拣机或由人操作得叉车、分拣台车巡回于一般高层货架间进行拣选,或者在高层重力式货架一端进行拣选。
(6)电子显示标签拣选。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进行摘果式拣选,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货位)对应一个电子显示标签,控制计算机系统可根据货物位置与订单数据,发出出货指示,并使货位上得电子显示标签亮灯,操作员根据电子标签所显示得数量及时、准确地完成拣货作业。
摘果法和播种法拣选对比操作实训

摘果法和播种法拣选对比操作实训摘果法和播种法是果树栽培中常用的两种操作方法,它们在果树的拣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摘果法和播种法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首先,我们来看摘果法。
摘果法是指通过手工将果树上的不健康或过量的果实摘除,从而保证树上每个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该方法常用于果树生长初期和繁育期,有助于树上果实的良好分布和均匀生长。
摘果法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使果实更加饱满、均匀,减少果实之间的竞争,防止果实过度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播种法。
播种法是通过将健康的果实撒播到适宜的土壤中,培育出新的果树。
这种方法适用于果树的繁殖和扩大栽培规模。
播种法可以利用果实内的种子,通过培养和管理,让其生根发芽,形成新的苗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具有较高繁殖能力的果树种类。
摘果法和播种法在操作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目的不同,摘果法的目的是提高个体果实产量和品质,而播种法的目的是繁殖新的果树。
其次是操作手法不同,摘果法需要手工逐个摘除果实,而播种法则是将果实散播到土壤中。
再次是适用场景有所差异,摘果法主要用于果树栽培的初期和繁育期,而播种法适用于果树的繁殖和扩大栽培规模。
总的来说,摘果法和播种法都是果树栽培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在果实的拣选和繁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果法可以提高个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保证果树的生长稳定和健康,而播种法则是繁殖和扩大果树数量的有效手段。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栽培阶段,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操作,以达到最优的栽培效果。
播种式和摘果式拣货作业流程

播种式和摘果式拣货作业流程一、两种方法的硬件设备和成本分析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摘果式和播种式分拣系统,其硬件组成主要有:装有电子显示标签的货架,以及配套的流水(输送)线。
从外观形式看,这两种分拣系统的硬件的主要区别是:摘果式系统货架和流水线的长度远远大于播种式,宽度的差别不大。
1、摘果式摘果式分拣系统,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占用一个货位,对应使用一个电子标签。
国内现有的摘果式系统货架,一般每米长度可设置10个左右(8-12)的货位,因此2000个品种的摘果式系统,其货架长度约为200米。
配套的流水线长度一般会大于货架的长度。
2、播种式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其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表一张订单(一个客户),因此货架长度和分拣的品种多少无关,用很短的货架分拣线就可以处理品种数巨大的订单。
例如TBC型播种分拣线,可以单班处理2000个品项40个客户,其货架长度仅有10米,是前述摘果式分拣线的二十分之一。
如果四条播种式分拣线组合,长度也只有四十多米,仅为摘果式的五分之一。
3、硬件设备成本摘果式和播种式系统,粗略估算它们的硬件造价,其每一个货位的成本、每米流水线的成本,两种系统是基本相等的。
因此,在分拣处理能力相等的条件下,由于摘果式的货架、流水线长度远大于播种式,所以摘果式系统在占地面积、设备造价、操作人员数量、使用费用等方面,将远大于播种式系统。
播种式拣货作业流程是怎样的?播种式和摘果式拣货哪个更好二、作业流程和耗费工时分析1、摘果式拣选的作业流程:①补货:从仓储区向拆零拣选区送货,并且逐个货位放上货架。
②沿线拣选:周转箱沿着分拣流水线移动,分拣人员从货架上取货,放入周转箱。
③复核装箱:对已经装入周转箱的货物进行核对(品种、数量等),有时还需要换箱装货。
④集货待运:把已经复核装箱完毕的货箱送到发货区,等待运出。
2、播种式分拣的作业流程①汇总拣货:从仓储区将该波次所需货物全部拣出,送到拆零分拣区,逐个放到分拣线上。
[探讨]仓库拣货方法讨论,也来聊聊“摘果法”和“播种法”的拣货问题
![[探讨]仓库拣货方法讨论,也来聊聊“摘果法”和“播种法”的拣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5acb0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5.png)
[探讨]仓库拣货方法讨论,也来聊聊“摘果法”和“播种法”的拣货问题仓库拣货方法刚刚工作的那一会儿,也参与过一段时间的拣货。
当时公司一天也就1000单左右,拣货员工拿着一叠的发货单直接进库拣货,发货单上简单地标着客户订单中包括的货品编号、货品名称、数量、货位号信息。
每次拣货员工都会拿上一撂的发货单,先行翻看一遍,了解大致都有哪些货品,哪些货位后,也不用推车等工具,就直接手拿怀抱,把一堆的货放到出货检验台上,再自己逐个按发货单分开。
遇上需要检的货很多,无法一次检完的情况,就会把已经检出的先行放在检验台上,回头再检第二次,第三次。
这种操作方式,既不是摘果,也不是播种,而是两方面的综合体。
当时我觉得拣货员工很厉害,能够在那么多种货品中精确地找到所需要的。
当时的公司里,能够做好拣货的,都是工作时间较长,表现较好的老员工,他们也可以算是库房中最不可缺少的人。
但现在再看时却觉得,这是由于系统、流程的整体不到位而出现的现象,这导致了拣货过程中的许多问题:1. 对熟练员工的依赖度太高:当时库房一共4个熟练的拣货员工,他们同时负责上架和拣货两项工作。
由于一些原因,三名拣货员在同一天辞职,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几乎中断,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无法发出。
库房的几乎所有工作人员临时暂停了手中的工作,而全部去拣货,一直到凌晨才将所有的订单发出。
当时的库房管理人员说,一个合格的拣货员工需要至少训练三个月。
确实,在那样的拣货流程中相配套系统的支持下,拣货操作、看单等,最多一个星期就能熟练,但了解库存的大致位置,并合理自己安排拣货路径,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
这三个月中的绝大多数的时间是用来熟悉库房,熟悉货品,熟悉货位的。
在很多电商公司中,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大部分的库房员工都是采取劳务派遣的形式。
他们大多是乡间进城打工的子弟,工资普遍不高(北京地区1500左右),工作辛苦不说,出错率不低,淘汰率很高;再加上电商业的蓬勃发展,各家企业都在大量招工,熟练员工极为抢手,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跳。
论拆零拣选-摘果式和播种式

在仓库管理中最让人关心的流程之一-拣货环节,不管是2B或者是2C,拣货都是仓储作业流程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拆零拣选的方式主要有摘果式,播种式,复合式拣选,分割式拣选等等。
不管是在实现信息化管理还是传统的仓库管理中,目前国内应用较多又是哪种拣选方式?这些拣选方式各有什么特点?这些拣选方式在硬件设备上又有什么区别?01摘果式拣选摘果式拣选也就是订单分别拣选,这种作业方式是针对每一张订单,作业员巡回于各个库位,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逐一从仓储库位中取出形似摘果,故称其为摘果式,其特点是每人每次只能处理一份或者是一个客户。
这种拣选的优点有:1 作业方法单纯前置时间短2导入容易且弹性大3作业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公平4拣货後不用再进行分类作业,适用于商品量大订单的处理。
缺点:1商品品项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降低2拣货区域大时,搬运困难行走路径长。
02播种式拣选播种式拣选可以分解为批量拣选,把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把其中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汇总,后再依客户订单别在逐个品种对所有客户进行分货,形似播种,因此称其为商品别汇总分播。
此种作业方式之优点:(a) 适合订单数量庞大多的系统。
(b) 可以缩短拣取时行走搬运的距离,提高仓库的拣货量。
缺点:对订单的到来无法做即刻的反应,必须等订单累积到一定数量时统一做一次处理,因此会有停滞的时间产生。
03复合式拣选复合拣取一次处理多张订单,且在拣取各种商品的同时,把商品按照客户订单别分类放置的方式。
利用了摘果式和播种式的优点,让拣选环节更高效。
04分割式拣选订单分割拣取也就是WMS系统中大家比较常关心的多人拣货,当一张订单所订购的商品项目较多,为了使其能在短短时间内完成拣货处理,将订单拆分成若干子订单,交由不同的拣货人员同时进行加速拣货,提高仓库出单。
01硬件设备投入分析每种拣货策略的运用,仓库设备成本也会产生变化,已摘果式和播种式两种拣选方式为例,在硬件都已装有电子显示器标签的货架等配件相同的情况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果式与播种式拣货方式详解
一、概述
1)摘果式拣选(订单别拣选)
摘果式拣选法,是针对每一份订单(每个客户),拣货人员或设备巡回于各个货物储位,将所需的货物取出(形似摘果)。
其特点是每人每次只处理一份订单(或一个客户)。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进行摘果式拣选,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货位)对应一个电子标签,控制计算机系统可根据货物位置和订单数据,发出出货指示并使货架位上的电子显示标签亮灯,操作员根据电子标签所显示的数量及时、准确地完成商品拣货。
2)播种式分拣(商品别汇总拣选)
播种式分拣,是把多份订单(多个客户的要货需求)集合成一批,把其中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汇总,再逐个品种对所有客户进行分货(形似播种)。
所以,称其为“商品别汇总分播”更为恰当。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其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表一张订单(一个客户),操作员先通过条码扫描把将要分拣货物的信息输入系统中,需要货物的(客户)分货位置所在的电子标签就会亮灯,同时显示出该位置所需分货的数量。
载有一个品种货物的拣货人员或设备,巡回于各个客户的分货位置,按显示数量分货。
二、“摘果式”和“播种式”系统的平面布局
下面给出了摘果式系统和播种式系统在配送中心的平面布局图,参照条件是分拣处理的品种数和分拣输出能力大致相等。
上图——摘果式系统的平面布局图
上图中间的拆零拣选区安装了摘果式分拣线,线的长度通常大于200米。
上图——播种式系统的平面布局图
上图中间的拆零拣选区安装了四条播种分拣线,每条线长度10米。
由这两种系统的平面布局图可以看出,播种式系统的占地面积小很多,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仓储容积和作业区域。
三、两种方法的硬件设备和成本分析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摘果式和播种式分拣系统,其硬件组成主要有:装有电子显示标签的货架,以及配套的流水(输送)线。
从外观形式看,这两种分拣系统的硬件的主要区别是:摘果式系统货架和流水线的长度远远大于播种式,宽度的差别不大。
1、摘果式
摘果式分拣系统,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占用一个货位,对应使用一个电子标签。
国内现有的摘果式系统货架,一般每米长度可设置10个左右(8-12)的货位,因此2000个品种的摘果式系统,其货架长度约为200米。
配套的流水线长度一般会大于货架的长度。
2、播种式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其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表一张订单(一个客户),因此货架长度和分拣的品种多少无关,用很短的货架分拣线就可以处理品种数巨大的订单。
例如TBC型播种分拣线,可以单班处理2000个品项40个客户,其货架长度仅有10米,是前述摘果式分拣线的二十分之一。
如果四条播种式分拣线组合,长度也只有四十多米,仅为摘果式的五分之一。
3、硬件设备成本
摘果式和播种式系统,粗略估算它们的硬件造价,其每一个货位的成本、每米流水线的成本,两种系统是基本相等的。
因此,在分拣处理能力相等的条件下,由于摘果式的货架、流水线长度远大于播种式,所以摘果式系统在占地面积、设备造价、操作人员数量、使用费用等方面,将远大于播种式系统。
四、作业流程和耗费工时分析
1、摘果式拣选的作业流程:
①补货:从仓储区向拆零拣选区送货,并且逐个货位放上货架。
②沿线拣选:周转箱沿着分拣流水线移动,分拣人员从货架上取货,放入周转箱。
③复核装箱:对已经装入周转箱的货物进行核对(品种、数量等),有时还需要换箱装货。
④集货待运:把已经复核装箱完毕的货箱送到发货区,等待运出。
2、播种式分拣的作业流程
①汇总拣货:从仓储区将该波次所需货物全部拣出,送到拆零分拣区,逐个放到分拣线上。
②沿线分货(含复核装箱):待分货箱沿着流水线移动,分拣人员从箱中取货,放入货架箱内。
间歇性复核、装箱。
③集货待运:把已经复核装箱完毕的货箱送到发货区,等待运出。
3、作业量和耗时比较
下面按照作业流程的顺序,对两种方式的各个阶段进行比较: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的比较忽略了一些细节。
)
①摘果式的“补货”——播种式的“汇总拣货”
摘果式的补货作业,包括从仓储区将该波次所需货物拣出,以及按品项巡行于数千个货位,逐个放到拣选货位上。
播种式的汇总拣货,包括从仓储区将该批次所需货物全部拣出,以及逐个放到分拣线上。
两种方式比较,摘果式的补货作业,多出了需要巡行数千个货位的行走动作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是几百米长度。
此外,摘果式对每个货位的放货操作,其动作量也大于播种式的放货。
由于拣选货架空间有限,对出货量较大的商品货位,摘果式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补货。
而播种式只需一次。
因此,这个作业时段,摘果式的作业量、耗时要远大于播种式。
此外,摘果式大量补货时通常要暂停分拣作业,这就很难实现连续分拣,造成时间利用不充分。
播种式则没有这个问题。
②摘果式的“沿线拣选”——播种式的“沿线分货”
摘果式的沿线拣选,是从货架上取货放到流水线上;
播种式的沿线分货,是从流水线上取货放到货架上。
这两个互逆的拣货动作,耗时基本相当。
可是,摘果式的流水线长度远大于播种式,并且摘果式的货位多、转换多,周转箱移动的阻碍也多,造成摘果式分拣线的周转箱移动速度往往低于播种式(不考虑空行程)。
每当货架上货箱装满以后,播种式分拣需要做一个换箱动作;此外,播种式分拣还要间歇性进行数量复核。
完成这两件事情所需的时间,大约等于10%的拣货动作时间。
综合而论,在这个作业时段,两种方式的工效大致相当。
③摘果式的“复核装箱”
这个动作是摘果式独有多出的,就是要对流水线上下来的货箱内的品种数量进行逐一核对,有时还要重新装箱。
可见,摘果式的“沿线拣选”与“复核装箱”的作业时间之和明显超过播种式的“沿线分货”。
有些摘果式分拣线,为缩短作业时间而免去了这个“复核“动作,其后果是增加了差错率。
差错率:播种式在分拣货物时,可以通过核对剩余数量发现前面作业的差错,因此可以明显减少差错。
摘果式则很难在作业中核对。
所以同等条件下摘果式的差错率高于播种式。
④集货待运
在这个阶段,两种方式作业量基本相等。
分析结论:
对于同样的分拣量,摘果式的行走距离较大、动作多、耗时长、差错率高。
因此播种式优于摘果式。
从另一方面说,尽管摘果式对单个订单的响应速度较快,但是播种式可以高效处理成批订单,其完成一份订单的平均时间要少于摘果式(在本文设定的条件下)。
“现代物流网”网站显示的信息,某物流专家研究结论如下:
播种式(商品别)的差错率仅为摘果式(商店别)的十分之一。
通过低重合度品项分拣作业分析发现:播种式的拣货行走距离远远小于摘果式;行走距离长无论对于人员行走或是自动输送机都是弊端;对于低重合度的品项分拣,播种式仍然优于摘果式。
提高自动化程度后,播种式依然优于摘果式。
播种式分拣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些不足:
1、订单的响应时间较长
由于播种式分拣是集合一批客户订单进行分拣,对于个别客户的紧急订单就不能很快响应。
可以采用多线并行、急货先出等方法缩短订单响应时间。
对于个别紧急订单,可以采用RF辅助人工拣货方式给予解决。
2、分拣线的操作难度稍大
实际情况表明,由于播种式分拣需要同时处理许多订单,订单间存在各种差别(品种重合度、包装体积、数量、物理状态等),因此分拣流程的整体操作难度大于摘果式。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控制流程、加强操作培训来解决。
3、流程的管理要求较高
摘果式分拣的工作失误只影响一个客户,播种式影响的是一批客户。
因此使用播种式分拣对流程管理的要求更高,对管理信息系统、人员、规章制度都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