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语文期末复习题一、现代文㈠《语言的功能与陷阱》⑴作者:王蒙。

演讲特点:情趣互动,在情趣互动中达到最佳演讲效果。

⑵演讲稿特点:外松内紧,亦庄亦谐、思路开阔。

⑶语言的功能:现实有用功能、生发和促进功能、浪漫功能。

⑷语言的陷阱:①言不尽意、言过其实。

②脱离生活,变成反面东西。

③狗屎化效应。

④被语言文字主宰,扼杀创造性,扼杀活泼的生机。

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⑴作者:王小波。

长篇小说集《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⑵艺术手法:思想性随笔。

①有思想深度,别具匠心②任意而读,无所顾忌。

本文写作风格: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时,犀利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

“冷幽默”⑶文章主旨: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于此应有醒悟——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㈢《天才梦》⑴作者:张爱玲。

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文学评论《红楼梦魇》。

⑵创作特点:准自传。

⑶本文主旨:①关于天才的梦想。

②希望成为现实中的天才,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⑷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㈣现代诗《现象七十二变》⑴作者:罗大佑。

人称“黑色旋风”、“手术解剖刀”。

在大陆、港台及其它地区华人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

罗大佑的歌曲中有两个基本情绪:一方面是优美古典化自然,另一方面是一个不断崛起的现代城市。

而且在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同时,包含了民族情绪、文化关怀、社会批判内容。

他的早期作品表现那时青年的惶恐、焦虑、伤感。

体现鲜明批判精神。

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

⑵中国流行音乐发张的四个时期:①音乐的暗流时代: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情感启蒙),代表人物:邓丽君。

邓丽君和琼瑶的小说一起,构成了中国新时期情感启蒙最早流行文化版本。

②音乐的代言时代:80年代中叶到90年代(情感启蒙),代表人物:崔健和罗大佑(思想成熟)80年代的崔健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随着高考的临近,大学语文的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
们高效备考,我整理了一份最全的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包括常见的文
学常识、熟词生义、古文阅读、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
的资料整理:
一、文学常识
1. 文学流派: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3. 中国古代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4. 中国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5. 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等。

二、熟词生义
1. 常见的熟词生义:比如“夺冠”可指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获得冠军,
也可指一个人从别人手中抢走冠军头衔;
2. 语文考试常见的熟词生义题型: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等。

三、古文阅读
1. 古文名篇:如《论语》、《庄子》、《韩非子》等;
2. 古文阅读技巧:如理解文言文句式、考察修辞手法等。

四、作文技巧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论点、论据和结论;
2. 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能力;
3. 作文的题材: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五、其他
1. 作文常见的错误:如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2.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如找准关键词、善用排除法等。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最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料,提升语文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

进学解韩愈成语: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钩玄提要3.贪多务得4.细大不捐5.焚膏油以继晷——焚膏继晷6.回狂澜于既倒——力挽狂澜7.含英咀华8.佶屈聱牙9.同工异曲10.动辄得咎11.各得其宜——各得其所12.俱收并蓄——兼收并蓄注解:课本第9页写作特色:一、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二、反话正说,曲折含蓄三、铺叙排偶,疏密相间小竹楼记王禹偁竹楼寄情竹楼之美美在宁静(环境幽静心灵宁静)竹楼之乐乐在雅趣(心归自然远离尘俗)竹楼之雅雅在高洁(环境幽雅为人儒雅情趣高雅)身处逆境持守淡泊庄重高洁艺术特色托物言志的手法.清丽自然的语言.(与竹之素淡高雅相契合)骈散结合的句式.(整齐和谐之中见参差,使语言更加自由流畅.)长恨歌白居易历史上的李、杨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恨之内因♦“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女之死。

——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现实主义求色、得色、迷色、荒政、误国乐杨被赐死悲现实中思、睡梦中想、仙界里求浪漫主义追掉志摩胡适徐志摩的身份:(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代表作品: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2、悲剧:悲剧源于古希腊。

是描写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破灭的戏剧。

目的是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雷雨: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剧本以20 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

4、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5、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称科普小品,是指以文学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一般读者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文艺性科普文体。

一、单选、多选、填空1、蒹葭——《诗经》《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伊人”可以是所渴望的贤才,也可以是所追求的心上人,甚或可以是所憧憬的某种理想、愿景。

“在水一方”可看作是对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

2、渔夫——《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惯用格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解放。

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的形象往往是参破人生、远离尘俗的隐逸思想和超旷人格的象征。

屈原是一位忠而见黜、历尽磨难,却始终坚持理想人格的正直士大夫形象。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大学语文是大多数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语言、文学、修辞、写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知识点梳理、习题训练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大学语文复习。

一、知识点梳理1. 修辞手法:对比、排比、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手段,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2. 文学常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名句和作家的生平背景,有助于拓展文学修养和理解古代文化。

3. 词语解释:掌握常见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和搭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词语解释的学习可以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观点和语言特点,提炼关键信息和观点,并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和总结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

二、习题训练1.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考察语言理解和语境推断能力的重要题型,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2. 阅读理解:选择对应问题的实质内容,从文中找出依据,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培养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

3. 改错题:通过辨别句子是否有语法、用词、标点、搭配错误等问题,并进行修正,加深对语言规范的理解。

三、写作技巧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要注意明确中心论点,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例证和论证方法,提高写作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 作文写作:作文是大学语文中的另一个重要类型,要注意选取合适的题材,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和思想陈述,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提升作文的文学性和表达力。

以上是大学语文复习的内容概要,希望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习题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掌握,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大学语文的学习效果。

大学语文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和提升,相信通过努力,大家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大一复习资料一、文字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写法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汉字的构造主要包括笔画、偏旁和部首等元素。

1.2 词语辨析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辨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掌握词语的区别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

二、古代文学2.1 古文基础古文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古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培养优秀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句式简练、语言古雅等。

2.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表现力。

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流派,对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汉语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和分析古代散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逻辑思维和修辞能力。

三、现代文学3.1 新闻文体新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习新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散文和小说现代散文和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和分析散文和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理解能力。

四、修辞手法4.1 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艺术上的美感和表达力。

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作文和阅读的魅力。

4.2 比喻、拟人和夸张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修辞性的表达中。

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对于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有重要帮助。

五、写作技巧5.1 论述文写作论述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写作形式,掌握好论述文的写作技巧,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文笔表达能力。

5.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表达观点、辩证思考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写作议论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辩证能力。

六、阅读技巧6.1 文本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本分析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1、《诗经》爱情诗追求“真挚、忠贞”情爱观的意义。

参阅诗歌:追求蒹葭关雎木瓜相思子衿将仲子摽有梅无论追求还是相思都因时空的阻隔,爱(求)而不得,因为心中充满着对爱情的希望,不会因外在因素轻易放弃,苦苦追求与相思中显现真挚与忠贞及。

(与金钱地位名望无关受时代,文化,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

)2、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

参阅哀郢湘君橘颂立论:赞同屈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典型人物值得学习。

屈原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爱楚国、忠于楚怀王、怜悯楚国的老百姓、敢于批评当朝统治者及痛斥奸佞小人、恨己报国无门、希望实行美政等(屈原的爱国与时代、文化、家庭、出身、经历等有关)驳论:屈原不是爱国是愚忠。

不值得学习。

(忠的国君昏庸无能,刚愎自用,偏听谗言;爱的楚国是楚怀王的私产,不善于变通良禽应择木而栖;不识时务历史倾向大一统等)3、《老子》中表达出的“无为、无不为”的价值观。

参阅曲则全无为、无不为思想的理解自然之道遵循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不人为的破坏自然之道。

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谋略之道以假装不做的方式达到做的目的。

参阅曲则全以表面是曲、枉、洼、敝、少、多,实则达到的是全、直、盈、新、得、不惑、如何做?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表面装无为实质真有为。

生存之道为了达到目的,无论弱者强者都适用。

装憨、傻、痴、呆,在加忍、和让。

表面大智若愚、大巧若呆实质可能以弱胜强、以小胜大达到后发制人。

4、《论语》作品体现的君子观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

自汉代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传统伦理的典范,关于解释有很多,但基础的应该是孔子的“礼”说:“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 和孟子的“四德”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董仲舒加了一个“信”,信者,人言也,或曰实也。

指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简单解释的话,仁是仁爱之心;义是从善去恶;礼是尊敬他人;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参阅论语节选论语中的君子要素首先善良有仁爱心, 其次责任有担当理想之志后之言行一致不结党营私等。

5、《孟子》作品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具有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精神的崇高道德境界。

人人都有,小心呵护。

如何培养?首先要“直养而无害”,其次须“配义与道”,第三要长期“集义”,第四培养还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6、《叔向贺贫》的德与财关系的探讨、崇尚重德轻不义财。

或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身居权力高位要甘于清贫,重德轻不义之财,要忧心自己道德有无建树而不忧心自己有没有财产,利用权力无德捞财自取灭亡,不仅害己害家还祸国殃民。

7、《垓下之围》涉及“英雄观”的探讨。

古代英雄定义: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出雄。

故英雄一定要介入当世纷争,勇于承担,有大作为、大动作、大贡献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毫无一丝退避之心的人。

西方英雄观:英雄具有多样性标准,职责有限,贡献无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美好的目标面前不居人后等等,都可称英雄。

项羽悲剧英雄霸王别姬慷慨悲歌,多情重义无策略;东城快战威武勇猛,刚愎自大无远谋;乌江自刎宁死不辱,知耻重义无屈伸。

8、陶渊明作品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表现出的“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参阅陶渊明和郭主簿饮酒诗穷则独善其身与达则兼济天下相对并非是物质贫穷、家徒四壁,而指政治仕途由于政治环境黑暗、险恶、污浊,无独立、自由、个性,仕途无望、无路可走,选择远离政治,立志做一个有安贫乐道、人格高洁又自由、独立、个性的人。

9、杜甫作品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参阅哀江头中学作品忧国忧民表现:无论穷达始终心怀天下;无论在朝在野积极关注国事,忧国忧民;以民为贵、喜欢劳动、亲近人民和怜悯苦难百姓等。

体现读书人对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担当与责任、体现读书人的敢于批评现时的精神、体现读书人一颗怜悯同情之心。

体现读书人的独立思想。

10、结合古代文人思想,论逆境中生存之道选择。

参阅儒道思想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辛弃疾(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达观的入世态度;道家明知不可为不为之的变通另辟蹊径的出世态度)材料论述文简单结构思路一,概括材料,提出主题思想二、解析要求的主题(独善其身,忧国忧民、英雄观)三,论证:古今对比古:大学语文的理论材料今:联系当今现状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回答为什么)四,现实意义的阐述文学理论简答题1、财大的校风、校训及其意义校风:求实创新校训好学笃行厚德致远校风是学校确立其教职员工和学生,应当崇尚的核心价值观及其行为准则;校训是学校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提炼出寓意深刻,对学生具有告诫、要求含义的警句。

它是校园文化精神核心,是校园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各项事务指导性的纲领。

2、赋比兴赋:陈也;铺陈叙述之意。

比:作比喻、打比方。

兴:启也;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情。

3、重章叠句在《诗经》中,在诗歌的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诗句、诗段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音乐美也有拓宽意境深化感情的表达效果。

4、楚辞战国后期继《诗经》之后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体;西汉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屈原、宋玉诸作及后人模拟之作为一书,名曰《楚辞》,故《楚辞》又作为书名流传于世。

楚辞的产生,首先,是由于楚地的山川、风物、民情及习俗的孕育;其次,风味独特的楚声、楚歌的滋养及参差不齐的句式和语助词“兮”的运用;再者,楚辞得力于伟大诗人屈原的天才创造,是他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再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楚辞的浪漫主义体现在:采用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语言优美。

5、托物言志也称咏物述志,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表面上是在歌颂某物的性质、特点或某些属性,实质上是借此抒发作者自我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

此表现手法开创于屈原,在表情达意上有委婉曲折的特征,对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创作,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6、古代散文散文即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其中包括非文学作品)。

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意识的明确,唐以后散文的内涵又有所变化,但它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的政治、历史、哲学等著作。

6-2 儒家仁义礼智信仁是仁爱之心;义是从善去恶;礼是尊敬他人;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7、汉乐府(乐府)乐府原指汉代官府的音乐管理机关,其任务是将从民间采集来的诗歌和文人创作的诗制成曲谱配乐,供祭祀和宴饮时用。

后来把乐府所采集、创作的诗,称作“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由官署的名称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后人拟作以及宋元明之词、散曲、剧曲也称“乐府”。

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叙事性强、杂言和五言的句式、口语化的艺术特色,对后代的诗歌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有画是王维的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指作者在写景状物或刻画人物动作等的过程中,运用绘画的原理,即注重景物、人物的空间位置,及其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以及动态的描写,从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画面感,其表达效果较生动形象,较容易诱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在大脑中浮现立体的动态的画面感。

8、唐代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其理论主张一是提倡“文以载道”,复兴儒学;二是“务去成言”,反对因袭,提倡独创。

唐代古文运动上承先秦散文,下启宋代古文,形成至今仍为经典的散文风格。

9、格律诗在格律上的基本要求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平仄、对仗及押韵等均有严格规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分五言和七言;平仄要求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押韵须押平声韵,且不得换韵。

格律上基本要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讲究对仗。

10、词是产生于隋的一种配乐演唱的歌,具有诗歌与音乐的双重性质。

每首词要按一定的乐谱填写,形成一定的词调(即词牌),因词具有音乐的特性,所以又称乐府。

每种词调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相应的固定格式,要求“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词虽然“句有定字”,但其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11、词在形式上的基本特征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并且“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

每首词分为数片,但以两片的为多,句式特征为长短句,押韵每个调各有其格式,对仗的要求不固定亦不严格,讲究字音配合严密。

12、对联在格式(律)上的基本要求每一幅对联分为上下两联,上下联的字数与句式要相同;上下联的平仄只涉及每句的句脚,其应用要遵循特定的格式要求。

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平声,横批可有可无14、婉约词15、豪放派(词)北宋词至苏轼遂有一变,不受音律的束缚,横放杰出,浩怀逸气,因而词境扩大,词体始尊。

词本乐章,因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不同的两条道路,一、秉承传统,创制新调,要求歌词与音乐密切配合,此为婉约,代表人物为柳永、周邦彦。

二、打破音律协调,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此为豪放。

苏轼、黄庭坚等倡其先,陆游、辛弃疾等随其后,遂开一种以长短句抒写广泛内容的新诗体。

16、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双成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17、近体诗亦称“格律诗”,“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平仄、对仗及押韵等均有严格规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分五言和七言;平仄要求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押韵须押平声韵,且不得换韵。

如杜甫《登高》、李商隐《隋宫》等。

18、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与近体诗相对。

每篇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不求平仄、对仗,用韵也比较自由。

如陶渊明《饮酒》、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散文简答1、哀郢主题该诗通过作者被放逐过程中的经历及其感受,抒发了对失陷了的楚国郢都的眷念、表达了作者爱国、忠君、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被放逐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