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操作手册
TSM日常维护手册

xxTSM数据备份项目日常维护手册xxxx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前言 (3)2TSM巡检操作手册 (4)2.1查看TSM服务器 (4)2.2查看TSM MANAGE CONSOLE (4)2.3在TSM服务器上登录到管理界面 (5)2.4在TSM CLIENT端检查 (6)3TSM常见问题的处理 (6)3.1TSM S ERVER的故障处理 (6)3.1.1所有的备份和恢复操作都无法进行 (6)3.1.2如何获得TSM错误描述 (7)3.1.3系统出现无法读写磁带或磁盘的故障 (7)3.1.4处理带库故障后TSM工作不正常。
(8)3.1.5 a tape in library does not display in q libv (8)3.1.6reclaim process not run (8)3.1.7how to delete archive log files after backup (8)3.1.8windows device manager, found a drive mark as yellow (9)3.2TSM C LIENT的故障处理 (9)3.2.1TSM Client无法连接TSM Server (9)3.2.2TSM Client备份大文件时经常不成功 (9)3.2.3ANS1312E error in dsmerror.log (10)3.2.4when backup data, error: media can not mount (10)3.2.5ANR8779E Unable to open drive mt0.3.0.3, error number=170 (10)4日常维护 (10)4.1启动和停止TSM服务器 (10)4.2进入管理员界面 (11)4.3进入TSM CLIENT文件备份/恢复界面 (11)4.4管理数据库和日志 (11)4.5管理磁带库 (12)4.5.1查看带库中磁带驱动器状态: (12)4.5.2磁带的分配: (12)4.5.3检查活动日志,有可能要求作出回应, (12)4.5.4查看磁带上的备份内容: (13)4.5.5从磁带库中取出已使用的磁带放到异地保存: (13)4.5.6将取出的磁带重新放入磁带库中: (13)4.5.7向磁带库中增加新的供TSM使用的磁带: (13)4.5.8将新磁带添加到storage pool 中(可选) (13)4.5.9重复利用磁带库中的磁带 (13)4.6管理磁带库存储池 (14)4.7管理客户端节点 (14)4.7.1删除一个客户端节点 (14)4.7.2修改节点密码 (14)4.8定时备份维护 (14)4.8.1TSM Clien/TDP节点定时备份守候进程 (14)4.8.2客户端停止定时备份 (14)4.8.3查看定时备份日志 (15)4.9建立策略域(P OLICY D OMAIN) (15)4.10监控TSM S ERVER运行情况 (15)5IBM客户支持服务流程 (16)1前言本文档是TSM巡检操作手册,常见问题的处理和日常维护。
sap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sap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SAP 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1.系统概述1.1 系统架构1.2 功能模块1.3 用户角色与权限2.系统安装与配置2.1 硬件要求2.2 操作系统要求2.3 数据库要求2.4 SAP 软件安装步骤2.5 系统配置3.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3.1 用户创建与删除3.2 用户角色分配3.3 权限管理3.4 审计跟踪4.系统监控与调优4.1 系统监控工具概述 4.2 性能调优4.3 系统日志分析4.4 报表与分析5.数据备份与恢复5.1 数据备份策略5.2 数据恢复步骤5.3 事务日志管理6.问题排查与故障修复6.1 常见问题排查方法 6.2 故障修复流程6.3 SAP 支持与故障报告7.定期维护与系统更新7.1 补丁管理7.2 系统更新策略7.3 数据库维护与优化7.4 空间管理8.安全管理8.1 用户认证与授权8.2 访问控制8.3 安全日志与审计8.4 漏洞管理与修复9.高可用性与灾备9.1 集群配置与管理9.2 灾备方案设计9.3 系统故障切换10.文档更新与版本控制11.附件所有相关的文档、配置文件和示例代码附件请参见附件文件夹。
12.法律名词及注释- SAP:Systeme, Anwendungen und Produkte in der Datenverarbeitung(数据处理的系统,应用和产品)-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 SAP 系统的人员- 权限: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数据的访问权限- 审计跟踪:记录系统操作和事件的日志,用于审计和追踪- 性能调优:优化系统配置和操作,以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并在需要时进行恢复- 事务日志:记录数据库中的变更操作,用于数据恢复和故障修复- 故障修复:识别和修复系统故障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补丁管理:安装和更新系统补丁以修复软件漏洞和提供新功能- 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保证系统安全 - 安全日志:记录系统安全事件和攻击,用于追踪和分析- 集群:将多台计算机组合成一个虚拟系统,提高系统可用性和性能- 灾备方案:为系统提供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应对自然灾害或系统故障- 文档更新与版本控制:定期更新并管理文档版本以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

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手册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Linux服务器在企业和个人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高效性,日常维护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深入探讨Linux服务器日常维护的关键任务,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服务器。
1. 系统更新与安全性1.1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1.1.1 更新源的配置:配置服务器的软件源,确保从官方可信任的源获取软件包,降低恶意软件风险。
- 1.1.2 定时更新系统:建立定期更新的策略,确保服务器及时获取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最新补丁和安全更新。
- 1.1.3 自动化更新:配置自动化工具,如`unattended-upgrades`,减轻管理员手动更新的负担,提高系统安全性。
1.2 加强服务器安全- 1.2.1 配置防火墙:使用iptables或firewalld等工具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不必要的网络流量,提高服务器安全性。
- 1.2.2 定期修改密码:强制用户定期修改密码,采用复杂密码策略,增加系统账户的安全性。
- 1.2.3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关闭或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和端口,减小攻击面,提高系统抵抗攻击的能力。
2. 性能优化与监控2.1 资源监控- 2.1.1 使用监控工具:部署监控工具如Nagios、Zabbix等,实时监控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等资源使用情况。
- 2.1.2 设定报警阈值:根据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设定合理的资源利用率阈值,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2.1.3 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定期审查监控日志,分析历史性能数据,优化服务器配置,提高整体性能。
2.2 磁盘管理与清理- 2.2.1 监控磁盘空间:设置定期任务,监控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确保有足够的可用空间。
- 2.2.2 删除不必要文件:定期清理临时文件、日志文件以及不再使用的文件,释放磁盘空间。
- 2.2.3 确保文件系统一致性:定期使用`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确保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员操作手册

三员操作手册第一部分:前言该操作手册旨在为三员(管理员、普通用户、游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规范,以便安全、高效地操作系统。
请在使用系统前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部分:管理员操作指南作为系统的管理员,你有着更高的权限和责任,以下是你需要遵守和了解的操作指南:1. 系统维护:- 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并进行及时修复和更新;- 管理用户权限,确保安全性和权限的合理分配;- 处理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或网络攻击,保障系统安全。
2. 用户管理:- 注册和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 监控并审查用户活动,确保合规行为;- 处理用户投诉和申诉,维护用户满意度;- 定期检查用户账户,清理过期或冻结账户。
3. 系统设置:- 配置系统的基本参数,如语言、时区等;- 进行系统升级和更新,保障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持续优化;- 管理系统的插件和扩展,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普通用户操作指南作为普通用户,你拥有对系统的常规操作和使用权限,以下是你需要遵守和了解的操作指南:1. 账户管理:- 注册和验证账户信息,确保账户安全和权限合法;- 定期更新密码,避免密码泄露和猜测;- 合理使用账户权限,不滥用或转让权限给他人;- 处理账户遗失或被盗情况,及时报告管理员。
2. 文件操作:- 遵守系统文件规范,命名清晰、不含有非法字符;- 对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方便查找和管理;-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以防丢失或损坏;- 合理使用文件共享功能,避免滥用和侵犯他人权益。
3. 安全意识:- 使用复杂、安全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 注意防范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威胁;- 不随意下载和运行不明来源的文件或程序;- 遵循系统规定的合规操作,不破坏系统正常运行。
第四部分:游客操作指南作为游客,你对系统的访问权限相对有限,以下是你需要遵守和了解的操作指南:1. 进入系统:- 只能通过访客身份进入系统;- 遵守系统的使用规定,不得进行非法、有害的行为;-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和权益,不得破坏系统环境。
系统安全操作维护指南手册

系统安全操作维护指南手册第1章系统安全概述 (4)1.1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4)1.1.1 国家信息安全 (4)1.1.2 企业利益 (4)1.1.3 用户隐私 (4)1.2 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风险 (4)1.2.1 恶意软件 (4)1.2.2 网络攻击 (4)1.2.3 数据泄露 (5)1.2.4 内部威胁 (5)1.3 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 (5)1.3.1 安全管理 (5)1.3.2 防护措施 (5)1.3.3 安全审计 (5)1.3.4 数据加密 (5)1.3.5 安全培训 (5)1.3.6 安全备份 (5)第2章账户与权限管理 (5)2.1 账户安全策略 (5)2.1.1 账户创建与维护 (5)2.1.2 账户认证与授权 (6)2.2 用户权限分配 (6)2.2.1 权限分配原则 (6)2.2.2 权限管理流程 (6)2.3 账户审计与监控 (6)2.3.1 账户审计 (6)2.3.2 账户监控 (7)第3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7)3.1 备份策略与计划 (7)3.1.1 备份策略制定 (7)3.1.2 备份计划实施 (7)3.2 数据备份操作流程 (8)3.2.1 全量备份操作流程 (8)3.2.2 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操作流程 (8)3.3 数据恢复操作流程 (8)3.3.1 数据恢复准备工作 (8)3.3.2 数据恢复操作 (8)第4章网络安全防护 (9)4.1 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9)4.1.1 防火墙概述 (9)4.1.2 防火墙类型 (9)4.1.4 防火墙管理 (9)4.2 入侵检测与防护 (9)4.2.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9)4.2.2 入侵检测技术 (9)4.2.3 入侵防护系统(IPS) (9)4.2.4 入侵检测与防护配置 (9)4.3 VPN应用与安全 (9)4.3.1 VPN概述 (9)4.3.2 VPN技术 (10)4.3.3 VPN配置与应用 (10)4.3.4 VPN安全 (10)第5章恶意代码防范 (10)5.1 恶意代码的类型与特点 (10)5.1.1 类型概述 (10)5.1.2 特点分析 (10)5.2 防病毒软件的部署与更新 (10)5.2.1 防病毒软件的选择 (10)5.2.2 部署与配置 (11)5.2.3 病毒库更新 (11)5.3 恶意代码查杀与清理 (11)5.3.1 查杀策略 (11)5.3.2 清理方法 (11)5.3.3 预防措施 (11)第6章系统安全加固 (11)6.1 系统补丁管理 (11)6.1.1 补丁更新策略 (11)6.1.2 补丁来源与验证 (11)6.1.3 补丁安装与测试 (12)6.1.4 补丁管理与记录 (12)6.2 系统安全配置检查 (12)6.2.1 安全配置基线 (12)6.2.2 安全配置检查方法 (12)6.2.3 安全配置不符合项整改 (12)6.2.4 安全配置变更管理 (12)6.3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12)6.3.1 安全审计策略 (12)6.3.2 日志配置与管理 (12)6.3.3 日志分析方法 (12)6.3.4 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12)第7章应用安全 (13)7.1 应用程序安全策略 (13)7.1.1 策略概述 (13)7.1.2 安全编码规范 (13)7.2 应用层防火墙设置 (13)7.2.1 防火墙概述 (13)7.2.2 防火墙配置策略 (13)7.2.3 防火墙功能优化 (13)7.3 Web安全防护 (14)7.3.1 Web安全概述 (14)7.3.2 Web应用安全防护策略 (14)7.3.3 加密通信 (14)第8章移动设备安全 (14)8.1 移动设备管理策略 (14)8.1.1 设备注册与认证 (14)8.1.2 设备使用规范 (14)8.1.3 设备监控与追踪 (14)8.1.4 设备更新与维护 (14)8.2 移动设备安全配置 (15)8.2.1 设备锁屏与密码策略 (15)8.2.2 数据加密 (15)8.2.3 网络安全配置 (15)8.2.4 应用权限管理 (15)8.3 移动应用安全审查 (15)8.3.1 应用来源审查 (15)8.3.2 应用安全测试 (15)8.3.3 应用更新审查 (15)8.3.4 应用权限监控 (15)第9章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15)9.1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5)9.1.1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16)9.1.2 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 (16)9.1.3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6)9.2 培训内容与方式 (16)9.2.1 培训内容 (16)9.2.2 培训方式 (16)9.3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实施与评估 (16)9.3.1 培训计划 (16)9.3.2 培训对象 (16)9.3.3 培训评估 (17)9.3.4 持续改进 (17)第10章应急响应与处理 (17)10.1 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 (17)10.1.1 目的与原则 (17)10.1.2 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17)10.1.3 应急预案与流程 (17)10.1.4 应急预案的审批与发布 (17)10.2.1 安全识别 (18)10.2.2 安全报告 (18)10.3 安全的处理与恢复 (18)10.3.1 处理流程 (18)10.3.2 恢复 (18)10.3.3 后评估 (19)第1章系统安全概述1.1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系统安全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企业利益、保护用户隐私具有重要意义。
银河麒麟系统管理员使用手册

银河麒麟系统管理员使用手册【银河麒麟系统管理员使用手册】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系统管理员,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IT系统,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其中,银河麒麟系统作为一款先进的操作系统,其管理和维护工作更是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手册旨在帮助银河麒麟系统管理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该系统,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入门指南1. 系统安装及配置在使用银河麒麟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管理员应当详细了解银河麒麟系统的安装步骤和配置要求,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 用户管理在系统管理过程中,管理员需要负责对用户进行管理和权限分配。
银河麒麟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用户管理工具,管理员应当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灵活地管理用户和权限。
3. 网络设置系统的网络设置对于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管理员需要了解银河麒麟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和技巧,确保系统能够顺畅地连接网络并进行数据交换。
4. 安全性管理作为系统管理员,保障系统的安全性是首要任务。
银河麒麟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安全管理工具,管理员需要熟练掌握这些工具,以保障系统的安全。
三、高级管理技巧1. 性能优化银河麒麟系统的性能优化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工作至关重要。
管理员需要深入了解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表现。
2. 故障排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故障和问题。
管理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故障排除经验,以快速准确地排除系统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备份和恢复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是系统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管理员需要掌握银河麒麟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工具,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四、总结与展望本手册从银河麒麟系统管理员的角度,全面介绍了系统的安装配置、用户管理、网络设置、安全性管理、性能优化、故障排除以及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学习,管理员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银河麒麟系统的管理和运维,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运维操作手册

xxxx系统运维操作手册xxxx公司二零零九年十月版本控制分发控制1概述 (4)2主机系统 (5)2.1 检查文件系统利用率 (5)2.2 查看系统硬件软件告警日志 (5)2.3 检查僵死或运行时间过长的进程 (6)2.4 检查系统CPU利用率 (7)2.5 检查系统内存利用率 (7)2.6 检查系统IO利用率 (8)2.7 检查系统交换量 (9)2.8 检查系统高可用性(HA)的使用状态 (9)2.9 清理过时的系统临时文件 (10)2.10 检查磁带库和磁带使用情况 (10)2.11 修改用户口令 (11)2.12 清洗磁带机 (11)2.13 检索操作系统日志 (12)3系统启动与关闭 (13)3.1 系统的运行架构 (13)3.2 系统的启动 (13)3.3 系统的关闭 (14)4系统部署 (17)4.1 生成部署包 (17)4.2 程序部署 (18)5重要的系统参数配置 (21)5.1 C ONFIG.PROPERTIES...................................................................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SPRING-MISTASK.XML................................................................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日志查看 (22)6.1 WAS日志 (22)6.2 DB2日志 (22)7查系统是否正确运行 (24)8系统管理员维护人员信息日志 (25)9查看表空间及附件硬盘的使用情况 (26)9.1 D B2表空间查看 (26)9.2 115服务器附件文件占用情况 (26)10服务停启顺序 (28)1概述本手册给出了湖南省移动公司的报账平台系统及报账平台外围系统的运维操作细则。
手册从主机系统、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三个方面对任务项进行组织,对应章节包括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系统管理员用户操作手册

新建
当二级单位管理员新单位时,选中需要增加下级单位的机构,例如建立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的下级单位,点击新建,如下图所示:
点击新建按钮,弹出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填入组织代码、组织名称,点击 按钮,即可完成组织机构的新增,如下图所示:
修改
当二级管理员对某个单位进行信息修改时使用此功能,在组织机构展示区域中选中需要修改的单位,如下图所示:
点击修改按钮,进入机构信息界面中,二级管理员可以对机构进行机构信息修改操作。修改完成后,点击确定后,完成机构信息修改操作。
删除
当机构调整需要删除末级机构时,二级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功能进行机构删除。在组织机构展示区域中选中需要删除的单位,如下图所示:
4.
4.1
4.
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
4.
进入 模块下系统配置下的 功能:
4.
4.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下,系统配置功能分组中组织机构管理功能,此功能方便二级单位管理员维护本单位组织结构信息,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分为操作按钮区域、组织机构展示区域。
4.
组织机构管理功能中,主要操作分为 、 、 、 、 、 、 、 、 、 。
下面对首页中的功能做详细介绍,如下图所示:
3.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知功能,是本系统常日挂载通知的区域,用户可以对系统中的通知进行浏览、下载。点击某一条通知,弹出下载界面,点击保存即可。如下图所示:
3.2
报表待办是提示用户报表上报、审核的功能,用户可根据报表待办功能,查看需要上报、审核的报表。用户可选中某条待办提示消息,直接进入数据录入界面,进行报表上报、审核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操作手册
一、日常维护
年月日星期工作内容相关数据完成时间完成人
每日必做1.检查昨天数据库是否备份
口是口否
口不正确但已处理
时分
2.检查自动过费是否开启口是口否时分
发现异常,请先对照异常情况,按照处理方法处理,如按方法处理,还是无法运行, 则按照处理方法中提示,联系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硬件问题联系硬件公司,软件问题,联系软件公司
便于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异常处理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1、如出现客户端出现本机无法使用此系统字样 1 检查电脑是否安装360随身WIFI或其他
网卡,如安装其他网卡,如安装其他网卡,拔掉
WIFI即可
2 检查电脑IP是否为自动获取,如果是自动
获取,把IP修改成指定IP
如按以上方法操作,问题仍未解决,联系蓝崎
软件公司售后部
2、如打开程序没有反应,或提示sql不存在或拒绝
访问
1 先确定是否是一台电脑提示次信息,如只
有一台电脑,先检查此客户端网线是否插好,
如网线完好,打开开始菜单,点击运行,输入
ping 192.168.1.254 –t 如过提示下列信息
则此客户端网络有问题,检查是否有交换机\
路由器.
2 如果所有电脑都无法链接服务器,则检查
服务器是否关机或死机,如果没有,在检查链
接服务器的网线,是否正常,如果没有问题,则
检查主交换机是否关闭
按以上方法操作都不能够使用,则联系硬件
公司,排查网线与服务器网卡是否存在问题!
3、电脑打开程序闪退,没有任何提示,或统计数据时发生错误!
检查电脑时间日期格式是否为YYYY-MM-DD hh:mm:ss
例: 如不是,则更改时间日期格式
如按以上方法操作,问题仍未解决,联系蓝崎软件公司售后部
客户端重装系统: 先记录安装此计算机所安装的程序都有什么,程序在D盘蓝崎软件目录下
记录当前机器IP地址,重装系统后恢复原IP方可使用,重装系统后需重新修改时间日期格式!
注: 服务器重做系统更换服务器增加客户端应提前1周告知蓝崎软件公司售后服务部,便于安排时间进行处理,如因未提前通知,导致服务器及新增客户端不能及时运行,需加急处理,所产生的费用由院方承担!
一、服务器日常开关机器规定
(一)、开机步骤
1、开启服务器电源,系统将自动启动server2008操作系统,注意操作系统
启动过程中的系统提示信息,如果有异常的提示必须作好数据库操作启动
的日志记录,并联系硬件维护人员。
2、待服务器操作系统正常启动后,使用administrator身份登陆到服务器,
启动自动过费程序。
3、服务器的任何异常提示,请及时联系硬件公司检查,个人及其他非专业人
员勿进行操作,以免造成数据丢失;
4、一般服务器至少20天左右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关机动作。
对于专用服务器
则不需要进行此操作。
(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库维护操作
5、每天必须做好数据库的日常备份工作,同时必须进行数据库至少存放在服
务器的2个地方,或者备份到U盘或其他电脑上,同时保存好备份数据。
6、拷贝数据库备份文件的U盘或其他存储工具,必须先在其他电脑杀毒后,在
到服务器使用,禁止其他未杀毒U盘在服务器使用,避免服务器中毒!
(三)、服务器的关机操作步骤
7、点击开始菜单中关机按钮,进行正常关机,关机前先关闭应用程序,禁止
强制关机!
二、数据库备份原则说明
1、以上操作的意义为:
每天在服务器上执行数据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防止硬件故障等突发原因引起的系统崩溃。
系统安全稳定性依赖于规范的操作。
非正常操作(如:未正常关机,直接关电。
强制关机)都会给系统带来损害。
2、建议备份方案:
每月盘点后:数据库备份并且将备份保存一年。
3、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断电或硬件故障等意外情况而造成前后台死机,应先尝试开启服务器,如服务器不能开机,需及时联系硬件公司与蓝崎公司售后人员,大面积的死机可能由服务器故障引起,也可能由于网络(网线、HUB)等故障引起,出现问题时要注意区分,以便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