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腐殖质危害及去除的研究进展_冯华军
医学专题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深层排水。湖泊底层营养物含量高,一般而言,底层水的营养盐浓度高于表层水,当水流转时,底层湖水进入上层,引起表层湖水营养物含量的增加。(四)曝气混合。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释放磷,改善氧气状况,加强矿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五)挖泥。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部沉积物常是一个营养库,在一定条件下可不断释放磷,这称为内部负荷。当外部负荷减少后,内部负荷可补偿,使富营养化现象继续存在,挖泥可以直接去除底泥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内部负荷对湖泊的影响。(六)机械收草藻。利用机械收割装置直接收获水草和藻戋可以直接改善湖泊的表层生态环境,同时,水草和藻类本身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对它们的收获也可以从湖泊中去除营养盐。
化学方法(1)深水曝气技术。营养盐类的大量注入,致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异常繁殖,水体溶解氧急速下降,在水与底泥的交界面甚至出现厌氧现象。在深水进行人工曝气,可以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溶解氧浓度;其次还可以降低氨氮、铁、锰等离子性物质的浓度,可有效改善厌氧状况。(2)营养物钝化。利用铝盐与无机和颗粒磷产生沉淀,可以减少水体中磷的含量,铁盐(氯盐或铝盐)、硫酸铝铁、泥土颗粒和石灰泥都有类似的功能,钙盐也是相当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
在治理上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治理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治理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湖水发黑变臭,赤潮频频暴发。日本人痛定思痛,从1972年起,全面启动“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投入相当于1800亿元人民币巨资,历时近40年,终于唤回了一湖碧水,并成为全球水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
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修复 利用适合相应湖体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来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芦苇、水葫芦等。(2)生物膜技术。利用比表面积较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介质为载体,利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生物膜,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载体上富集的大量微生物能有效拦截、吸附、降解污染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坏节、条件、效益、质量、问题、系统、有效、现代、平衡、合理、透明、健康、加大、合作、保持、发展、提出、发现、措施、特点、位置、安全、理想、根本、需要、坏境、途径、资源、能力、需求、作用、规模、结构、水平、关系、形成、丰富、保护、规划、营理、强化、调整、改善、取决于、促进、加强、改革、提高、实施、改进、多方面、集约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随着1: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和绿色水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増C就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來看,淡水紧缺.水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直接危害水产品的质:S及人类的健康°一. 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虽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氣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 •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吿的一种污染现彖C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址大于0. 2mg/L.全磷虽大于0. 02mg / 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关国环境保护局(EPA)提出:水体总磷大于20 mg/L~25mg/L,叶绿素a大于10mg/L,透明度小于2.0m.深水的饱合溶解氧虽小于10%的湖泊可判断为富营养化水体。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伏I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木成伙I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増加所致。
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址元素或维生素等。
藻类生长逍循李比希最小定律.即其生产虽或生物虽取决于外界供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虽最少的那一种。
由于磷在水体中不完全循环.使得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水域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 一日•大虽磷进人水体往往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
用藻类生长潜力方法來判断湖泊中藻类繁殖限制物质时.发现在氮磷比低于10 :1时.或在某一季节,氮也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目录引言 (1)1 净化机理 (1)1.1吸收作用 (1)1.2 降解作用 (1)1.3吸附、过滤、沉淀作用 (1)1.4 对藻类的抑制作用 (2)1.5 其他作用 (2)2 净化效果 (2)2.1室内、室外试验中的净化效果 (2)2.2 实践应用中的净化效果 (3)2.2.1 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 (3)2.2.2 水生植物的其他应用 (4)2.3净化常用的水生植物统计 (4)3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5)3.1 水生植物的越冬 (5)3.2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 (6)3.3沉水植物的重建和恢复 (6)4发展前景 (7)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多种措施中,利用水生植物的方法,以其良好的净化效果、独特的经济效益、能耗低、简单易行以及有利千重建和恢复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等特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水污染严重,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必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净化机理1.1吸收作用高等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N、P 等营养元素。
Philip 的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中香蒲对N的吸收为565mg/( m2·d ),煎草对N 的吸收为261mg/( m2·d) 江我国太湖水面夏季时的水葫芦,对N、P 的吸收能力分别为0.79 和0.13t/( km 2·d )14) 。
当水生植物被运移出水生生态系统时,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随之从水体中输出,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1.2 降解作用水生植物群落的存在,为微生物和微型生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
这些生物能大大加速截留在根系周围的有机胶体或悬浮物的分解矿化。
如,芽抱杆菌能将有机磷、不溶解磷降解为无机的、可溶的磷酸盐,从而使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 S ) 。
此外,水生植物的根系还能分泌促进嗜磷、氮细菌生长的物质,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
有些学者通过大量的物质平衡计算,认为在N 的去除机制上占主导地位的是细菌的降解作用,而非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
几种吸附剂对水体腐植质的去除效果研究

正文0 引言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因而许多大城市都对原有的河流进行了疏通改造,使得无数“臭水沟”成为风景亮丽的景观水体。
城市景观水体与一般的自然水体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它们经过人工改造,短期内很难形成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因而稳定性较差。
另外,景观水体常常遭受生活污水、水生生物以及枯枝败叶等的污染。
加之藻类等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常会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大量腐植质。
水体中的腐植质使水质感观变黑、变臭。
因此,对净化城市景观水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实验,并结合资料数据,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希望能够对城市景观水的净化及维护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
腐植质是土壤、水和沉积物中除了有明确化学组成的有机物(蛋白质、核酸、多糖、碳水化合物等)之外的其他有机物的总称,它构成了上述地表环境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
它在天然水体中含量约几到几十mg/L,主要以胶体形式存在,但却占水体中有机总量的30%~50%[2]。
由于腐植质很难被微生物所分解,目前无论国内外常用混凝沉淀法和吸附法处理,尤其是前者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被水厂广泛采用。
凝聚剂大多为AL(Ⅲ)和Fe(Ⅱ)盐,但是不同的凝聚剂处理相同或不同腐植质时,其工艺条件各异。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pH值和投加量,同时从机理分析入手解释产生影响的原因,以便为改进对策提供理论依据[3]。
本实验利用陶瓷屑、木屑、大孔树脂以及活性炭4种吸附剂对上师大植物园内景观水利用物理吸附的方法进行水处理实验研究,实验分为单一吸附剂吸附试验和复合吸附剂试验。
实验目的是为了吸附景观污水中的腐植质,净化水体,使其感观水质得到改善。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上师大奉贤校区植物园内水塘的污水(水体富含腐植质,呈黑色)1.1.2 吸附基质木屑:松木屑经清水浸泡2天后,用水反复清洗2-3次,沥干水分,80℃烘箱干燥24小时至木屑干燥,待用。
活性碳:颗粒状原生碳,水份:8%,颗粒度8-16目,南京佳力炭业有限公司生产。
环境化学论文

腐殖质在水环境中作用研究进展XXX(XXXXXXX,XXXX,XXXX)中文摘要:腐殖质普遍存在于各种水体中,它对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形态、迁移、转化、生物可利用性等地球化学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分析水环境中中腐殖酸的化学行为,对研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十分必要。
本文从腐殖质的结构特性、与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结合机理,光化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
除此之外,还简述了腐殖质的分离提取技术和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腐殖质;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光降解;提取表征;研究进展Progress in Research on Humic Substance in Aquatic EnvironmentCAO Cheng-yanAbstract:Humic substances are present in most of the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s.They are important with respect to the chemical speciation,mo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trace metals.So analysis of humus from natural water source is very essential to the study of water quality.In this paper, there ar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ic substances with metal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binding mechanism, photochemical reaction research. In addition, it outlines the separation of humus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extra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Key words:Humic;metal ions;organic pollutants;photochemicalreaction;Extraction; Characterization;Progress1 引言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通过生物、非生物的降解、缩合等各种作用形成的天然有机质,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是维持生物生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迅猛增长,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含有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等,使水体生物过度增殖,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以及可能的防治对策。
首先,水体富营养化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过量的营养物质会通过进一步促使藻类等富营养植物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不仅使水体变得浑浊,阻碍水中光线的穿透,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威胁水生物的生存。
同时,大量繁殖的藻类会污染水体,产生一些有毒的代谢产物,损害水生生物的健康。
其次,水体富营养化还对水体的水质和供水安全造成威胁。
营养物质的过量进入水体后,会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形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物质。
这些物质是致癌物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体中藻类和细菌的过度增殖,破坏自然净水作用,给城市供水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影响城市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如何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肥料非常重要。
农作物生长需要养分,但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和化肥的比例过高,会造成养分的大量流失。
因此,合理控制肥料使用量,采取精准施肥措施,确保养分的合理利用,减少肥料流失对水体的污染。
另一方面,加强水体排污管理也是必要的。
在城市和乡村,各种废水经过处理后,会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管控和监督,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养分等有害物质的流入,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环节。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田、畜牧业的环境保护,减少农业和养殖业的废水和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开展水体生态修复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人工修复湿地、建设沉积物处理区等方式,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环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对于长期富营养化的水域,可以采取植物修复技术,引入一些能够吸收和降解养分的水生植物,加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水体健康恢复。
水源地高含腐殖质水处理研究进展

水库 中存在大量的树 叶等有机物慢慢分解转化成 有机氮含量升高 ,其疏水性物质与亲水性物质比例
腐殖质 ,从而造成河流水库腐殖质骤增 ,而冬季水 降低 ,碳 的含量和羟基 的酸性降低 ,氧的含量和酚、
的流动性降低加深 了此种现象 …。水源中的有机 醛 的酸 性增 强 ,进 而 导致 鱼类 的毒性 和 浮游植 物 的
资源非常稀缺 。中国人多水少 、水源分布不均 ,当 这种现象在广大的偏远 山区普遍存在。沿途两岸森
前水土流失严重 、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2016年 6 林 中大量腐殖质是水环境 中化学耗氧量 的主要来
月 2日环境保护部通报 的 《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 源 。
公报 》表明,全国 423条主要河流 、62座重点胡
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在水体 、土壤 中经过长期 毒后产生异味。
的物理 、化学 、生物作用等过程转化而成的一种高
(4) 特别是山区河流中的腐殖质物质 ,产生
分子化合物,是存在于海底或湖底淤泥中有机物的 色度 ,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去除 ,透明度 比较低 ,
主要 形 式 。
给常规处理工艺带来 巨大挑战 ,特别是采用液氯消
关 键 词 臭氧 混凝 剂 腐 殖质 pH 活性 炭
1 研 究 意义和 必 要性
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
1.1研 究意 义
查 ,人类所患的 80%疾病都与水有关 。随着我国
水是生命 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和生活 水电站建设的热潮兴起 ,众多偏远山区的地表河流
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淡水资源只占 3%左右。然而, 被截流建设引水式 (水库 )水 电站。虽然 山区人 口
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 ̄时间变化为春 毒工艺 而秋冬高。此现象可能与夏季水体环境适宜 题 。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研究进展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研究进展摘要: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产生变异现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劣.对人们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和损失,面对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
应用科学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水体富营养化这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是对目前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危害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变化,给饮用,工农业供水,水产养殖,旅游以及水上运输等带来巨大损失,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受氮,磷等有机污染所产生的生态效应。
1:引言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条件:第一,营养元索(特别足氮和磷)是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条件。
根据1iebig 1940年提出的liebig最小值定律,“生物的生长决定于外界供给它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
通过藻类原生质组成的分析,因此,藻类生长繁殖主要决定于氮和磷,特别是磷,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含量的高低决定着藻类繁殖速度和富营养化的程度。
第二,光是决定水体中绿色植物分布,生长的主要条件,它决定于水的透明度。
水体中的光照强弱,水生植物光合强度的强弱直接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
第三,温度,水体温度的时间变化(季节,昼夜)形成水体的运动,是影响水中氧和营养物质的垂直运动和在各层分布的重要因素[1]。
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因子[2]:1.限制性营养物质,所谓富营养化实质上是指水体初级生产力异常增大的现象。
支配这种初级生产力的营养性物质,很显然是富营养化的极为重要的指标,也是主要控制因子.根据A6P的测定,大多数湖泊是磷限制性的,但是也存在氮限制性的湖泊,并且富营养化程度越高,这种比例也就越大。
当然,过渡性的类型也是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殖质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由 C、H、O、N 和少量的 S、P 等元素组成;(2)相对分 子量范围为 102~106 D;(3)深棕色或黑色是腐殖 质高相对分子量的特征;(4)酸性大都来自所含 的羟基和酚基的离解;(5)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 力很强;(6)在氧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分解。
方法
Table 1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quatic humics removal technologies
优点
缺点
混凝沉淀法
高效,稳定,应用广泛
会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法
吸附剂可再生或吸附材料易得
对于不同类型的腐殖质具有选择性吸附;吸附速 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凝工艺的主要缺点。铝离子会对神经有毒害作 证明活性污泥对腐植酸的去除是由于生物吸附
用,且不易去除[8]。因此需要开发无毒无害的絮凝 而非生物降解[21,22],一般采取干污泥或经过固定
剂代替这些传统的絮凝剂。壳聚糖是一种众所周 化的污泥来处理水体腐植酸 ,并 [21,22] 取得了一定
知用于生成许多金属离子、酚类化合物和合成阴 的效果。本课题组研究表明,直接采用活性污泥
环境中腐植酸过多与大骨节病有着密切的 关系。经过多年研究,己经查明大骨节病区饮水 中的腐植酸含量明显高于非病区,饮水中腐植酸 的含量与大骨节病患病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 系。动物实验证明摄入过多的腐植酸对机体有损 害,但对其具体致病机制尚待查明[8]。 2.4 水体酸化引起腐殖质特性改变,从而对环境 造成影响
第4期
冯华军等.水体腐殖质危害及去除的研究进展
555
Seida 等[15]利用水滑石及水滑石类化合物来 附的 pH 范围很大,但是随着 pH、腐植酸浓度的
处理腐植酸,指出其去除机理为离子交换和共絮 升高,其吸附能力下降,但其吸附能力能随着离
凝聚沉淀。它们是利用了物质内层空间阴离子交 子强度的增加而加强的[20]。
SiO2 改良得到的三种新型吸附剂:SiO2-Fe、SiO2- Mg 和 SiO2-Ca,实验结果表明 SiO2-Fe 是最适合用 于去除水体腐殖质的吸附剂。高岭土对腐植酸吸
或几种方法联用。通常有臭氧与过氧化氢的联 用、臭氧与紫外光联用等、过氧化氢与紫外联用 等。
表 1 处理水体腐植酸的几种主要技术优缺点比较
氧化法
一般能使污染物较为彻底矿化,同时具有消 毒工程
单种化学氧化法很难使腐植酸达到矿化;光氧化 法成本相对较高
膜蒸馏法
出水水质能够得到保证
膜需要定期清洗甚至更换,并需要热源
电化学
554
科技通报
第 24 卷
腐植酸的研究最多。Rook 等人 1975 年发现,腐植 酸在自来水的消毒过程中可与消毒剂 Cl2 发生反 应,最终生成一系列卤化物[1]。而卤代烃类,特别 是三氯甲烷类物质(THMs)是强致癌物质。因此 要想提高饮用水质量,去除水体腐殖质是当务之 急。
1 腐殖质的结构与性质
离子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7]。 2.2 水体腐殖质是卤化副产品的重要前驱物
水体腐殖质不仅是造成色度、异臭味、配水 管腐蚀和沉淀物的原因物质,也是目前常规氯化 消毒副产物 THMs 的前体物。所以饮用水中腐殖 质含量应有严格的限制,并应尽量降低其含量。 据统计报道,河水和湖水中腐殖质的平均浓度约 为 1.0~8.0 mg/L[8]。 2.3 腐植酸是导致大骨节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收稿日期:2006- 12- 06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5C13003 和 2003C13011) 作者简介:冯华军(1980- ),男,舟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废水处理与环境生物技术研究。 E- mail: fenghuajun2000@163.com 通讯作者:E- mail: shends@zju.edu.cn
3 水体腐殖质去除方法及机理
目前去除水体腐殖质等天然有机物常用的 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电化学法、 超声波降解和膜蒸馏法等。 3.1 混凝沉淀法
混凝剂大多采用 Al(III)盐和 Fe(II)盐,孙又 宁等[10]用铝盐对腐植酸类物质凝聚及沉淀特性的 研究中发现,各种腐植酸及腐植酸盐类的絮凝效 率均在 92%~99%。有研究表明温度对铝盐去除 腐植酸没有明显影响,而电解质如 CaCl2 等有助 于提高腐植酸的去除效果[11,12]。毕新慧等人[13]提 出强化混凝调节 pH 可以减少混凝剂的用量,且 能抵消酸碱费用的增加,不过对于酸碱缓冲体系 较强的废水来说会增加一定的盐度。结合纤维过 滤技术,微絮凝纤维过滤技术能使富里酸从 2 mg/L 降至 0.4 mg/L[14]。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 China; 2. 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Hangzhou 310007,China;
第 24 卷 第 4 期 2008 年 7 月
科技通报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4 July 2008
水体腐殖质危害及去除的研究进展
冯华军 1,胡立芳 1,单 丹 1,2,段小月 3,沈东升 1*
(1. 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系,杭州 310029;2. 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杭州 310007; 3. 吉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2 水体腐殖质的危害
2.1 腐植酸是微量金属元素的络合剂[6] 腐植酸作为自然胶体而具有大量官能团和
吸附位,对各种阳离子或基团存在极强的吸附能 力或结合反应能力,尤其对一些极性有机化合物 或极性基团在水环境中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也 可与水中有机微污染物形成“络合体”,成为有毒 且难溶于水的物质。腐植酸的存在,一方面会使 水中金属离子和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矿化度降 低,从而破坏了某些人体必需元素如 Ca、Mg、Mn、 V 、Mo 等的吸附和平衡;另一方面,也影响金属
硅、高岭土等其它吸附材料对腐植酸有一定的吸 产物,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羰基化合物中的醛类,
附能力。Liu [19]等人研究一种多孔有机硅酸盐材 甲醛、乙醛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致突变性[25]。
料,在固液比为 10 g/L 的情况下能对 50 mg/L 的
单独使用某一种强氧化剂要么投加量较大,
腐植酸溶液吸附去除 99%。Moriguchi [8]等通过对 要么去除效果达不到要求,于是研究人员将两种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酸雨的形 成、湖泊等自然水体中 pH 下降、水体中的腐殖质 有机氮含量升高,其疏水性物质与亲水性物质比 例降低,碳的含量和羟基的酸性降低,氧的含量 和酚、醛的酸性增强,进而导致鱼类的毒性和浮 游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并使一些主要浮游动 物物种消失,巨型植物减少,处理流域的附生植 物增加[9]。
摘 要: 水体中腐殖质是消毒过程中产生三氯甲烷类(THMs)物质的前体,其中腐植酸和富里酸又是 水体腐殖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水体腐殖质的形成与基本性质,分析了由其引起的危害,并结 合国内外目前对水体腐殖质去除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水体腐殖质的主要去除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腐殖质;去除技术;危害;天然有机物
Key wor ds: humics; removal technology; harm; nature organic matter
0 前言
腐殖质是天然水体中含量大、分布广的一类
有机物,按其在酸和碱中的溶解度可分为腐植 酸、富里酸、腐殖素。水溶性的腐殖质主要是腐植 酸和富里酸。一般文献中所指的水体腐殖质就是 指腐植酸、富里酸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对水体
果不理想,甚至不能吸附。活性炭对腐殖质的吸附 作用并不是均衡的,Abbt-Braun 等人[18]的研究表
臭氧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但许多研究表明, 臭氧并不能将有机物彻底转化为无机物,TOC 的
明活性炭对不同来源的腐殖质的吸附性能不同。 去除率也较低或者基本不变,而只能提高腐植酸
除了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外,还有用有机 的生化降解性能[23,24],并且使用臭氧也会产生副
离子聚合物很好的络合剂。据报道,它是一种无 对腐植酸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不过由于污泥本
毒、易生物降解、对微生物抑制性不强的多聚物 身将近有 1mg/L 的本底腐植酸,因此只适用于含
[16]。另外一个非常有利的用处是在污水处理厂使 高 浓 度 腐 植 酸 废 水 的 预 处 理 。 盐 类 金 属 离 子
3.2 吸附法
相同。
活性炭吸附是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臭味 3.3 氧化法
和余氯等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活性炭主要性有机物,而在天然水 pH 处理的化学氧化剂主要有臭氧、二氧化氯、过氧
范围内,溶解腐植酸往往带有电荷,因而去除效 化氢以及几种氧化剂的联用。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119(2008)04- 0553- 06
Assessment on the Risk of Aquatic Humics and Pr ospect on Its Removal Technology
FENG Huajun1, HU Lifang1, SHAN Dan1,2, DUAN Xiaoyue3, SHEN Dongsheng1*
换能力和表层羟基功能团的吸附能力,而且这种
剩余活性污泥是一种有多孔结构和胞外聚
物质经过加热后还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具有较 合物的絮体,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吸附材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