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参考文档
热工测试技术习题及答案

进行室内空气品质检测时,关于采样点的选取原则和布置方式有哪些规定?采样点设置要求1.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
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测试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 环境污染物现场检测点应根据房间面积设置:房间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房间面积大于50m2时,设2个检测点;房间面积大于100m2时,设3个检测点;房间面积大于500m2时,设5个检测点;4. 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检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距楼地面高度0.8~1.5 m。
5. 检测点应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采样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采样条件抽样时间应在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
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游离甲醛、氨、苯、TVOC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氡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
采集室内环境样品时,须同时在室外的上风向处采集室外环境空气样品。
对不合格情况,应加采平行样,测定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
采样前进行采样装置流量校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样装置有哪些,各适用于分析哪些成分时的采样?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要求保持恒定,现场采样前要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进气流量。
尤其要注意的是:苯及TVOC的采样,由于吸附管阻力较大,如果使用无恒流模块的气体采样器,容易发生系统流量失真情况,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应使用有恒流模块的气体采样器。
采样仪器及材料恒流采样器(苯、TVOC):采样过程中流量稳定,流量范围包含0.5L/min,并且当流量0.5L/min 时,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此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相对偏差应不大于±5%。
热力试验测点安装及布置规范(A)版--12.05

热力试验测点安装及布置规范(A)版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节能中心发布2012年5月14日前言开展机组热力试验,检测机组性能变化, 是分析判断机组运行性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也是机组节能工作的基础,为规范热力试验测点的布置和试验仪表的安装,增强机组修前、修后各热力试验结果间的可比性,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精细化、规范化,根据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开展节能工作的具体部署,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安全生产部提出。
本规范由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节能中心编制。
本规范引用文件:GB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GB/T8117-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T2624-2006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ASME PTC6-1996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本规范编制:崔修强、蒋蓬勃本规范初审:赵学山本规范专家审核:许传凯、安敏善本规范审定:刘志全本规范批准:邢涛本规范由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节能中心负责解释。
目录目录 (1)锅炉篇 (1)锅炉热力试验测试项目清单 (1)1 温度测量 (2)2 压力测量 (4)3 烟气取样(氧量测定) (6)4 飞灰采样 (8)5 炉渣采样 (9)6 燃料取样(煤粉细度测定) (9)7入炉煤采样 (10)8 流量测量 (10)汽机篇 (12)汽轮机性能试验关键测点清单 (12)1 流量测量 (13)2 温度测量 (17)3 压力测量 (19)4 排汽压力的测量 (20)5 电功率的测量 (21)附录A 网格法等截面划分原则 (22)附录B 热力试验测点标高清册 (24)附录C 参考附图 (25)附录D 参考附图 (39)附录E 参考附图 (42)锅炉篇锅炉热力试验测试项目清单注:①上表测点清单仅对常规锅炉热力试验,如有特殊试验项目可供参考。
热工测量系统取样安装作业指导书

热工测量系统取样安装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1.施工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热电厂1、2号机组汽机及公用系统取源部件的安装。
2.主要工程量汽机厂房内以及循环水泵房、公用系统热控专业所有的压力测点、温度测点、流量测电及液位测点的取样。
汽机热控系统压力测点146个,温度测点118个,流量测点10个,液位测点4个;公用系统压力测点24个,温度测点10个,流量测点4个,液位测点4个。
3.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紧,受机务专业进度制约。
二、编制依据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年版)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 3.《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其条文解释》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1—92 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6.已批准的专业施工组织设计7.设计院图纸、设计变更文件及厂家技术资料三、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厂家技术资料。
2.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现场及设备。
3. 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
4.工器具准备齐全,工具经鉴定合格。
5.特殊工种施工人员通过施工和安全培训全部合格。
四.施工工器具的配置: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焊钳副2焊帽个2卷尺只2(3m—5m) 角尺只2钢板尺个2(100mm) 12寸扳手把2角磨机台2粉线米30副6磁力电钻台1割把个2盘尺个1五.劳动力组织:施工人员4名班长1名组长2名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1.操作工艺流程图:确定取样位置→测孔的开凿→插座安装及焊接2.测点位置的选择:2.1压力测点位置的选择2.1.1测点开孔位置必须按设计图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选择。
2.1.2测孔必须选择在管道的直线段上,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手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造成泄漏的地方。
2.1.3不得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2.1.4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
浅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工测点布置、选型及增改

浅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工测点布置、选型及增改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燃烧技术,以其优良的环保性能、负荷调节特性好、良好的煤种适应性和高效的劣质燃料燃烧、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等优势,在国内外发电行业中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然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对床温床压、炉膛差压、料层差压、分离器进口风温和燃烧的各种风压风量等热工参数的控制要求非常高,一旦达不到,容易造成锅炉出力不足、燃烧效率低、结焦、部件磨损严重、返料器堵灰等不良后果。
笔者十年来参与了三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工测点布置和仪表选型的设计、建设、投用并接手负责维护、维修和技术改造,为了满足锅炉稳定运行的要求,通过摸索和总结,陆续对原有设计进行了必要的改动和增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以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作简要论述。
湖南省湘衡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各3台。
其中2003年投产1台75t/h锅炉和7.5MW 汽轮发电机组;2004年投产75t/h锅炉,配用早年投产的3MW 汽轮发电机组,均采用浙大中控JX-300X型DCS集散控制系统;2008年投产1台150t/h锅炉和15MW汽轮发电机组,采用杭州和利时MACSV集散控制系统。
主蒸汽进汽轮发电机做功后分为排汽和抽汽两路,经减温减压后送往真空制盐厂蒸发罐和干燥床。
150t/h锅炉工艺总貌和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一、温度测点、选型和改进1.温度测点布置(1)炉膛侧12点:密相区床温4点,左右各2点;沸腾层上部温度2点,左右各1;炉膛出口温度2点,左右各1;风室风温2点,左右各1;热烟气发生器出口温度2点,左右各1。
(2)返料器温度2点,左右各1。
(3)烟温、风温16点:高温过热器进出口烟温各两点,左右各1;低温过热器出口烟温2点,左右各1;上、中、下级省煤器出口烟温各1点;一次热风温度2点,左右各1;二次热风温度2点,左右各1;下级空预器进口风温1点;排烟温度2点,左右各1。
四大管道热控测点取样

一、工程概述四大管道(主汽系统、给水系统、再热冷段、再热热段),属于高温高压管道,其中压力取样点46个,温度取样点46点,要保证仪表测量的安全、准确、方便,正确的取样位置至关重要,关系着电厂的稳定运行。
二、编制依据1. 设计院提供的热控系统图和厂家相关技术资料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3.《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5。
热控专业组织设计三、施工所需工器具及劳动力要求1.计量器具:钢卷尺、水平尺、拐尺2.施工器具:手电钻、逆变焊机、磁座钻3。
施工工具:手锤、手铲、钢丝刷、锉刀、保温桶、电焊炬、氩弧焊炬4.劳动力: 4人四、施工作业方案根据热控施工系统图、机务管道配管图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开孔位置、方向,并用电钻加工。
五、施工工艺流程六、施工注意事项1、机械开孔时,要先用冲头在测孔的中心打一冲头记,防止开孔时钻头滑脱。
2、用与插座内径相符的钻头进行开孔,开孔时钻头应与本体表面垂直。
3、孔刚钻透,即移去钻头,将挂在孔壁上的铁屑取出.4、用半圆锉或圆锉修去测孔四周毛刺。
5、焊接前应把坡口及测孔的周围用锉或砂布打磨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测孔内边毛刺。
6、插座安装步骤为找正、点焊、复查垂直度、施焊。
焊接过程中禁止摇动焊件。
7、合金钢插件焊接,焊前应进行预热,焊后进行热处理,确保焊接质量。
8、插座焊接或热处理后,必须检查其内部,不应有焊瘤存在;测温元件插座焊接时应有防止焊渣划伤丝扣的措施。
9、插座焊接完毕,插座口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以免异物进入。
七、安全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检查绝缘性能,电动工具应配有合格的漏电保护器。
3、打磨焊口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割破手.4、使用电钻、磨光机时应戴好防护眼镜。
5、电焊电源必须绝缘良好,电焊线不准裸露.6、焊接地点周围做好防火准备工作,清除易燃易爆物品.7、现场文明施工,做好“三无五清”.8、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脚手架使用时必须经验收合格并挂牌,每次登脚手架前应检查其安全性。
隧道窑 热工测量点的确定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陶瓷部分
注意:如果热收入和热支出达不到平衡,应考虑测定 的数据有错误,或选点不恰当,数据没有代表性,要 重新考虑,全面衡量。 热工标定主要是为了判断一座窑设计或操作是否合理 ,所以往往不止对一座窑进行标定,甚至对同地区相 同类型的窑进行标定,以便对照,分析比较,找出各 窑的优缺点,以便改进设计,改进操作,找出最佳化 的设计和最佳化的操作条件,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设 计标准型的窑炉。 热工标定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又是重要的工作,在热 工标定中,可取得很多有用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要组 织人力,合理安排,定期进行热工标定。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陶瓷部分
一、隧道窑烧成带的温度自动调节
(一)调节温度的方法 1.对烧氧化气氛的窑或烧还原气氛的窑的氧化带( 900-1050℃),可以固定空气量不变,用改变燃料 的方法调节温度。
方法简单,为多数工厂采用。但气氛性质有变化,要 防止氧化气氛不足。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陶瓷部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陶瓷部分
(二)隧道窑烧成带温度自动调节的选点方案
1. 选定隧道窑烧成带一个最高温度点,作为控制对象 。这种方案简单,用的仪表少。但即使控制了这点温 度,也难以保证其他温度点不变化,整个窑的操作难 于稳定。 2. 将烧成带对应于燃烧室的部位,分为若干组,如氧 化炉组(900-1050℃),重还原炉组(10501200℃),弱还原炉或者中性炉组(1200℃以上) 。每组选取一个温度作为控制点,这个方案适用于非 比例式烧嘴的分组调节,比第一方案好。 3. 对应于每个燃烧室的部位,在隧道内偏于该燃烧室 的一侧或从燃烧室顶部选取一个点来控制温度。适用 于采用比例式烧嘴的隧道窑上,能较精确地控制整个 烧成带的温度。
脱硫热工测点

DM43F1FH1A1N1W1NM
输出4~20mA, 220VAC, 0~100m3/h;DN150,PN1.6;衬里材质PFA;电极材质316L;接地环材质316L
1
菲时博特
31
00HTM20CL001
石膏浆液箱液位计
超声波液位计
GDSL551-PAJPASMA
4~20mA输出,二线制,0~3m,法兰:GD2000 DN50 PN1.0
1
永康
9
0HTD00CP002
除雾器差压
智能压力变送器
EJA120A-EES5A-92DA
量程:0-800Pa,4~20mA;HC膜片,,1/2NPT内螺纹电气接口,垂直安装,带安装托架
1
EJA
10
00HTQ53CF001
除雾器水流量
电磁流量计
DM43F1FQ1A1N1W1NM
输出4~20mA, 220VAC, 0~60m3/h;DN125,PN1.6;衬里材质PFA;电极材质316L;接地环材质316L
1
永康
2
00HTA10CT002
原烟气温度
铂热电阻
WZP-430
分度号:Pt100;插入长度:L/l=1150/1000;保护管材质:0Cr18Ni10Ti;保护管直径:Φ16mm;法兰:HG20592 PL25-1.6 RF;信号接线口:M20X1.5;精度:B级
1
永康
3
00HTA10CT003
原烟气温度
1
无锡
13
00HTF12CP510
#2循环泵出口压力
隔膜压力表
Y-150-MF2
量程:0~1.0Mpa;法兰:HG20592 PL50-1.6RF;2.5级;隔膜:哈式合金C
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热工测点布置及仪表选型

( abnH a egC ne t t gH a p l C . Ld Ha i 10 2 , hn ) H ri un n o cnr i et u p o , l, r n 50 6 C ia an s y b
Ab ta t L y u f h r d n mi au igp it n srme t ee t n fr1 6 MW B h t tr ol sr c : a o t emo y a cmes r onsa di t ot n n u n lc o s i o 1 CF o e i wa b .
作者简介 :毕滨 增( 90一 , ,93年毕 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 自动化仪表专 业 , 16 ) 男 1 8 工程师 。
一
2 3l 一
维普资讯
V 12 , o 3 o.8 N .
He o g a g  ̄ c i P w r i n j n l tc o e l i le r
有发生堵煤故障现象, 以致不能同时运行 , 且个别 风帽堵 塞等 , 致使炉膛各层压力 、 温度分布不均 匀, 加之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严重 , 热电偶易损坏 等原 因。故在炉膛前后墙料床、 密相区、 稀相区增
文章编号 :10 0 2—16 {0 6 0 0 3 — 3 、 6 3 2 0 }3— 2 1 0
La o ft e m o y m i e s rn i t nd i sr m e y uto h r d na c m a u i g pon s a n t u nt s lci n f r 1 W B o t r bolr ee to o 1 M 6 CF h twa e i e
毕滨增
( 尔滨市华 能集 中供热有 限公 司, 哈 黑龙江 哈 尔滨 102 ) 506 摘 要 : 合参加多 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 、 结 调试运行及 技术改造 的经验 , 介绍 了循 环流 化床锅 炉热工测 点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插入方向 与落煤方向一致,以避免煤粉冲击,一般选择垂直插入,测量上、
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
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
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 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
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100mm 以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感温块的焊接工
作应在水压试验前进行。 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
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 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l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
热工测点位置的选取
风压的取压孔径应与取压装置外径相符,以防 堵塞。取压装置应有吹扫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 管接头。
取压管的安装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垂直的管道、炉墙或烟道上,取压管应倾斜向 上安装,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应大于30°;
水平管道上,取压管应在管道上方,宜顺流束成 锐角安装。
压力取源部件的特殊安装方式
动。
位于汽包与平衡容器之间的取源阀门应横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 器至被测容器的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的坡度。
电接点水位计的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2°,其底 部应装设排污阀门。筒体零水位电极的中轴线与被测容器的零水
位线应处于同一高度。
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并满 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
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为短。
➢节流装置的差压用均压环取压时,上、下游侧取压孔的 数量必须相等,同一侧的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
D)
渐 D0.7长扩5D度管变内(为由在D )全或控闸球阀阀全开
0.30
0.5
1.5(0.5) (0.5)
0.5
1.5(0.5) 1.5(0.5)
0.35
0.5
1.5(0.5) (0.5) 1.5(0.5) 1.5(0.5) 2.5(0.5)
0.40
0.5
1.5(0.5) (0.5) 2.5(0.5) 2.5(1.0) 2.5(1.5)
单 个 90 º弯 头或三通(流 体仅从一个
支管流出)
在同一平 面上的两 个或多个 90º弯头
在不同平
面上的两 个或多个 90º弯头
渐缩管 (在1.5D 至3D的1D至 2D的长度 内 由 0.5D 变为D)
球形阀全 开
全控球阀 或闸阀全 开
节流件 下游侧 最短直 管段长 度(包 括在本 表中的 所有阻 流件)
锅炉各一次风管或二次风管的压力测点至燃烧器之 间的管道阻力应相等。一次风压测点距离燃烧器不 得小于8M,否则,将受炉压影响而不真实。二次风 压测点应安装在二次风调门和二次风喷嘴间,由于 该段风管较短,因此,测点尽量离二次风喷嘴远些 (防炉压影响)。
中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前、后风压的取源部件, 前者应装设在磨煤机入口颈部,后者应装设在靠近 粗粉分离器的气粉混合物管道上。
➢机翼式风量测量装置前后直管段长度:其上游应大于或 等于管道当量直径的0.6倍,其下游应为管道当量直径的
0.2倍。管道当量直径d按下式计算。即: d=2HL/( H+L)
式中: H---管道高度,mm; L----管道宽度,mm;
节流件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
直 径 比 β≤
0.20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宜为100mm。
➢ 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 的1/3~1/2。
➢回油管道上测温器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 中。
➢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器件,应与管道中 心线垂直。
汽轮机内缸的测温器件应安装牢固,紧固件 应锁住,且测温元件便于拆卸,引出处不得 渗漏。测量汽轮机轴瓦温度的备用热电阻,
直径 比 β≤
0.65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22(11) 32(16) 54(27) 11(6) 25(13) 28(14) 16(8) 7(3.5)
0.70 28(14) 36(18) 62(31) 14(7) 30(15) 32(16) 20(10)7(3.5) 0.75 36(18) 42(21) 70(35) 22(11) 38(19) 36(18) 24(12) 8(4)
要求。测温器件的插座及保护套管应在热力系统压力试验前安装。
3. 流量及物位取源部件
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 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使正、负
压侧的水柱误差抵消。 单室平衡容器、双室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正、负取压管 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测量范围,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 应保温,以便迅速冷凝补充由于压力工况变化引起的液位波
16(8) 18(9) 12(6) 5(2.5)
直径 比
β≤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0.20 10(6) 14(7) 34(17) 5
16(8) 18(9) 12(6) 4(2)
0.25 10(6) 14(7) 34(17) 5
16(8) 18(9) 12(6) 4(2)
0.30 10(6) 16(8) 34(17) 5
30(15)
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
5(3)
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
20(10)
注1:表列数值为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各种阻流件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所要求的
最短直管 段长度。
注2: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注3: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16(8) 18(9) 12(6) 5(2.5)
0.35 12(6) 16(8) 36(18) 5
16(8) 18(9) 12(6) 5(2.5)
0.40 14(7) 18(9) 36(18) 5 16(8) 20(10) 12(6) 6(3)
0.45 14(7) 18(9) 38(19) 5 17(9) 20(10) 12(6) 6(3)
0.80 46(23) 50(25) 80(40) 30(15) 54(27) 44(22) 30(15) 8(4)
对于
阻流体
上游侧最短直管段长度
所有 直径比大于或等于0.5D的对称骤缩异径管
30(15)
的直 径比
β
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 直径在0.03D和0.13之间的温度计套管和插孔
β=d/D; d--工作条件下节流件的节流孔或喉部直径,m; D--工作条件下
上游管道内径,m
经典文丘里管上、下游最短直管段长度
直径 比
β≤
节流件上游阻流件型式和最短直管段长度
单个90º短半径弯 头
在同一平面
上的两个或 多个90º弯头
在不同平面
上的两个或 多个90º弯头
渐缩管(在 3.5D的长度 内由3D变为
0.45
1.0(0.5) 1.5(0.5) (0.5) 4.5(0.5) 2.5(1.5) 3.5(1.5)
0.55 2.5(0.5) 2.5(1.5) (12.5) 6.5(0.5) 3.5(1.5) 4.5(2.5)
0.60 3.0(1.0) 3.5(2.5) (17.5) 8.5(0.5) 3.5(1.5) 4.5(1.5)
a—倾斜向上安装 b—顺流束成锐角安装
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得超出被测设备或管道的内 壁(测量动压力者例外),取压孔和取源部件均应 无毛刺。
炉膛压力取源部件的位置应符合锅炉厂规定,宜设 置在燃烧室火焰中心的上部。炉膛压力保护应分别 设三个正压和三个负压取样点;通过独立的取样管 接至不同的压力开关。炉膛压力取样孔应与吹灰器 和看火孔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吹灰或开启孔洞时影 响压力测量值。
注4:直管段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从经典文丘里管上游取压口平面量起。至少
在表中所示的长度范围内,管道粗糙度应不超过市场上可买到的光滑管子的粗
糙度(约K/D≤103)。
注5:下游直管段:位于喉部取压口平面下游至少4倍喉部直径处的管件或其他阻流
件不影响测量的不确定度。
实验表明,对于相同的直径比,经典文丘里管上游的最短直管段可比孔板、喷
汽轮机润滑油压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 处。
凝结器的真空测点应在凝结器喉部的中心点上摄取。
2. 温度取源部件
测温器取源部件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不得装在 管道和设备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 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采取减振措施及在感温元件迎向气流处加护
板。
在直径小于76mm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 元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时,
5(3) 20(10)
注1: 表列数值为位于节流件上游或下游的各种阻流件与节流件之间所需要的最
短直管段长度。
注2: 不带括号的值为“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 带括号的值为“0.5%附加不确定
度”的值. (在直管段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此表仍有0.5%的误差即系统误差和随
机误差)
注3: 直管段长度均以直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从节流件上游端面量起。
装位置应选择远离进、出料口的地方。
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镐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 宜采用直插式。
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 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要求锅炉厂 在炉本体设计时,就应预留安装检测孔),并 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
检出元件安装
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 并随工艺一起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