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专业术语解析
音频系统专业名词解释和英汉对照

24位:24位
02 音频处理技术
均衡器
总结词
均衡器是一种音频处理设备,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特性,以改善音质或满足特定听觉需求。
详细描述
均衡器通过调整不同频段的增益来改变音频信号的频谱分布,从而实现对音色的调整和优化。在录音 、混音和母带处理等过程中,均衡器被广泛应用于调整音频信号的平衡和和谐度,以达到更好的听觉 效果。
总结词
混响是一种模拟声音在空间中传播的自然现 象的效果,通常用于创造空间感。
详细描述
混响是模拟声音在封闭空间中传播的自然现 象的效果,例如在房间、大厅或教堂中。通 过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声音反射和散射,混响 效果可以创造出空间感和环境感,使声音更 加自然和逼真。混响效果广泛应用于录音、
混音和扩声等领域。
指游戏中的音频处理软件,用于实时处理游戏中的声音效果和 语音聊天等。
05 音频系统专业词汇英汉对 照
Audio (音频)
总结词
音频通常是指模拟或数字信号的声波,用于记录、传输和重放声音。
详细描述
音频是声音的电信号表示,可以模拟或数字形式存在。模拟音频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而数字音频则是 离散的样本值。音频广泛应用于录音、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制作等领域。
05
04
音效设计
指根据电影情节和场景,设计出相应 的声音效果,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
游戏音效
游戏音效 游戏音效设计
环绕声 声音引擎
指在游戏制作过程中,使用音频设备和技术,为游戏制作逼真 的声音效果,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指根据游戏情节和场景,设计出相应的声音效果,以增强游戏 的沉浸感。
指使用多个扬声器,模拟出三维空间的声音效果,使玩家能够 感受到声音的来源方向和距离。
常用的音频术语的含义

音频CODEC中常用的音频术语的含义对于一个音频ADC、DAC或CODEC,常用一些特定的音频术语来标称该器件的质量。
常用的一些音频术语包括分辨率、采样时钟频率(左右声道时钟频率)、THD、THD+N、动态范围、信噪比、幅度-频率响应等1. 音频频带音频频带通常指20Hz到20kHz这一频段。
2.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转换中能够分辨的最小量。
习惯上用转换结果的位数来表示。
比如我们所有的CODEC、ADC、DAC都是24bi t分辨率3. 采样时钟频率(左右声道时钟频率,LRCK)采样时钟频率是指转换器对信号的采样次数。
常用的采样时钟频率有48kHz、44.1kHz等。
根据采样原理,实际上,COD EC或ADC、DAC可处理的信号带宽最高只有LRCK / 2。
假设采样时钟频率为44.1kHz,那么,能够处理的最高信号带宽为22.05kHz。
假设采样时钟频率为32kHz,那么,能够处理的最高信号带宽为16kHz。
音频CODEC中常用的音频术语的含义4. 加权(噪声计权)滤波器在有关音频的噪声测量过程中,会使用到加权滤波器。
加权滤波器是用来模拟人耳的频率响应,使得测量的结果更贴近人耳的实际听觉。
常用的滤波器在中心频率所处的音频范围内,其幅频响应是平坦的。
但加权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是没有平坦的部分的。
这是因为人耳的频率响应是不平坦的,对于低频或高频段,人耳的分辨力是很弱的。
因此,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贴近实际,一般在噪声测量中会使用加权滤波器。
常用的加权滤波器为A加权滤波器。
音频CODEC中常用的音频术语的含义音频CODEC中常用的音频术语的含义5. 谐波失真THD如果一个音频ADC、DAC或CODEC,它具备绝对线性的传输函数,那么,当使用一个单音正弦波信号激励这个器件时,它的输出端应该产生与输入激励信号完全一样的正弦信号。
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无失真的设备。
如果音频ADC、DAC或CODEC的传输函数是非线性的,那么,当使用一个单音正弦波信号激励这个器件时,这种非线性的传输函数会导致输出中既包含基频部分(单音正弦激励信号),也包括基频的谐波成份。
音质专业评价术语(音响师必背)

音质专业评价术语A 声音宽——声音窄声音宽表示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且分布均匀、混响合适,听感丰满舒适、音域宽广。
声音窄表示频带窄,高、低音欠缺,中频过份突出,混响偏小。
B 声音亮——声音暗。
声音亮又称明朗度或明亮度好,在整个音频范围内,低、中音适度,高音充足,有丰富的谐音和缓慢的谐音衰变过程。
同时混响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听感声音明亮清晰、有活跃感和亲切感。
声音暗是指缺少高频及中高频,尤其在5-6Hz以上有明显衰减,中、高频混响不足,听感声音暗淡无光彩。
C 声音厚——声音薄(单)。
声音厚是指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低频、中频能量充足,尤其是在100-500Hz频段内的声音出得来,且混响合适,失真小,听感声音厚实有力。
声音薄是指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不足,尤其缺乏50ms以内的近次反射声,谐波不多,声能平均强度弱。
D 声音圆——声音扁声音圆是指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
频带宽,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刺耳,瞬态响应好,混响合适,听感丰满,明亮、清晰、圆润、保真度高。
声音扁是指音质不纯,声音单薄,失真大,频带窄,混响不足。
E 声音透——声音糊(声音清晰——声音混浊)。
声音透是指声音透明度好,解析力强,有层次,清晰明亮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带宽而均匀,中高频混响充分,低音不含糊,且有力度,听感鲜明、悦耳。
声音糊是指声音含糊不清、浑浊,有互调失真,低音过多,具有谐振峰,缺乏中、高音,低音混响过大。
F 声音实——声音空。
声音实是指声音结实、中低频平均声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适度,失真小,声音厚实、明亮。
声音空是混响时间太长,直达声比例过小,主音不突出,清晰度差,声像模糊。
G 声音柔——声音尖。
声音柔是指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响度适中,混响时间稍长,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中高频,高频适量,频响均匀,听感柔和,听感舒适流畅。
音频专业术语全面解析

前言:我们在杂志或者在网站上看到不少器材的评论文章,都会应用一些音频的专用名词。
譬如说两分频、三分频、倒相式设计等等。
对于不少初级音频爱好者来说,这些词汇或许会比较新鲜,但是由于专业局限性,我们又很难从词面意思直接得到更多的有助于了解产品的信息。
因此要迈过音频入门的第一道坎,我们就得先弄清楚这些词汇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些我们接触介绍文章也好,接触产品说明书也好,经常能够碰到的一些音频专业词汇。
在这里我们将其分为两部分解释,分别为音箱篇和声卡篇。
音箱篇:音效、音色与音质1、音效:一般来说,原声经过录制后,在混音器内进行声波的修改就会产生一些不通的效果。
在硬件上,这个过程一般是通过DSP芯片完成的,而如果采用软件,同样也能实现一些效果。
音效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通过对音频文件进行一些调整,可以实现各式各样的音效。
2、音质:不同于音效,音质是反映器材本身特性的一个称谓。
他不可能在不修改硬件的基础上得到改变。
因此,音质与音效是有本质区别的。
而音质究竟是什么呢?音质实际上就是声音的品质。
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
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
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因此,衡量器材的音质是否好实际上只有一个标准,看它耐不耐听。
3、音色:大提琴有着迷人的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
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
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
在物理上,音色又称音品,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的特色。
纯音不存在音色问题,复音才有音色的不同。
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即基音和各次谐音的组成,也和波形、声压及声音的时间特性有关系,如果留声机的唱片反向转动,声音的频谱虽然未变,音色却显著改变了。
这说明音色在很大程度上与各泛音在开始时和终了时振幅上升和下降的特点有关系。
音频专业术语解释

音频专业术语解释经常会有朋友说,我听不出声音哪里好,也听不出哪里不好。
告诉你,不可能,你听的出来,而且肯定听的出来。
人的耳朵都有分辨声音的能力,想想你在街上遇到放着“刺耳声音”的音箱,而不自觉捂住耳朵的场景,或者在公交车上听到“听不清报站”的喇叭而不自觉吐槽的场景吧。
看,你听的出来吧,这是你耳朵的本能啦。
此处一定有吐槽声,小编这太简单了吧?谁还听不出来喇叭刺耳啊?Yes,对的!“刺耳”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声音质量术语之一。
在专业音频领域,有着多达80个的声音质量术语。
我们经常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一条声轨的好坏,甚至还会说:“我觉得这个声音不对”,到底哪里不对,不知如何表达。
如此现象会使录音或现场扩声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专业术语的“词穷”现象,就把这80个声音质量术语带给大家。
(以下术语将会有助于你对声音的理解,这些术语都是行业里的制片人、音乐家经过30多年总结而得出的)空间感(AIRY)——也称Spacious。
乐器声像被一个充满大气的大型反射空间所包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混响量或早期反射声。
高频扩展至15—20kHz。
沉闷或低沉(BALLSY or BASSY)——在200Hz以下的低频被加重。
臃肿(BLOATED)——250Hz左右的中低频过多,缺乏低频成分的阻尼、低频有共振。
亮丽(BLOOMM)——有足够的低频成分,有空间感,可较好的重现动态和混响。
早期反射声或一种空间的感觉围绕在管弦乐的每件乐器上空。
隆隆声(BOOMY)——在125Hz附近的低音过重,低频阻尼不够或有低频共振。
盒装声(BOXY)——像音乐被盒子包围而出现共振。
音箱箱体有绕射或振动。
有时在250Hz—600Hz周围的频率成分过多。
喘息声(BREATHY)——人声、长笛、或萨克斯管演奏时出现可闻的喘息声。
有好的高频响应。
明亮(BRIGHT)——高频成分加重,谐波成分相对于基波成分较强。
尖利(BRETTLE)——高频有坚峰,或基波成分较弱。
声音评价术语范文

声音评价术语范文1. 音调(Pitch):描述音频的音高,如高音或低音。
2. 音质(Tone):描述音频的音色特征,如明亮、柔和、尖锐等。
3. 音量(Volume):描述音频的响度或强度,如响亮、轻柔等。
4. 清晰度(Clarity):描述音频的清晰程度,如清晰、模糊等。
5. 平衡(Balance):描述音频的各个频段之间的均衡度,如高音、中音、低音之间的平衡。
6. 时域特征(Temporal features):描述音频在时间轴上的特征,如音频的起始、结束或持续时间。
7. 频域特征(Spectral features):描述音频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如音频的频率分布、谐波等。
8.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描述音频的最大和最小音量之间的差异,如动态范围大、小等。
9. 失真(Distortion):描述音频中出现的失真或失真程度,如无失真、畸变、噪音等。
10. 噪音(Noise):描述音频中存在的杂音或干扰声,如白噪音、背景噪音等。
11. 反馈(Feedback):描述音频系统中的回馈问题,如响声或啸叫声。
12. 空间感(Spatiality):描述音频在虚拟或真实环境中的感受,如立体声、环绕声等。
13. 包络(Envelope):描述音频信号的幅度变化,如音频的攻击、衰减等。
14. 波形(Waveform):描述音频信号的波形形状,如正弦波、方波等。
15. 集中度(Focus):描述音频的焦点或注意力集中度,如清晰、散乱等。
16. 表达性(Expressiveness):描述音频的情感表达或个性化特征,如优美、悲伤等。
17. 节奏(Rhythm):描述音频的节奏或节拍感,如快节奏、慢节奏等。
18. 包容性(Inclusiveness):描述音频是否能够涵盖多种声音元素,如音乐中的乐器、和声等。
19. 技术指标(Technical specifications):描述音频系统或设备的技术参数,如频率响应、信噪比、失真率等。
音频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英汉对照

音频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英汉对照1. 词海大全HIFI2. 高科技音乐和录音英文词汇3. 舞台剧场专业术语4. 调音台操作术语英汉对照5. 音响中英文名词解释二(功放类)6. 音响中英文名词及解释一(音箱类)7. 音响、家电常用英文标记英汉对照8. 音响术语英文对照9. 音箱面板上的英文解释10. 调音台中英文对照表HIFI词海大全AAD指录音及后期制作皆为模拟(A)方式,而只有制片使用数字(D)方式的CD唱片制作。
A/B试听比较(A/Bcomparison)指对两种不同的音乐重放方式进行的反复试听比较。
绝对极性(absolutepolarity)在用绝对极性正确的音响系统播放绝对极性正确的录音制品时,音箱所产生的正向声压便会和原始声音的正向声压一致。
绝对极性不对时,便会有180°的相位差。
对于有些乐器,有些人是能听出绝对极性的正确与否的。
电源净化器(ACline-conditioner)指专门用来滤去交流供电电源中的噪声和防止音响器材受到电压峰值和浪涌损害的一种音响辅助器材。
有些电源净化器甚至还可用来防止闪电的损伤。
其实,电源净化器便是一种特别设计和制作的滤波器。
吸声材料(acousticabsorbed)指任何一种能够吸收声波的材料,比如地毯、窗帘以及盖以厚实布套的家俱等等。
声扩散器(acousticdiffuser)指任何能够扩散声波的材料或器件。
声反馈(acousticfeedback)音箱发出的声音会使LP唱盘、话筒等拾音设备产生振动,此振动又被变换为电信号,并再次由音箱重放出来。
在这种反馈过程中,振动因自身的反馈而会越来越加强。
会场中的扩音设备因音量过大而发出的啸叫,便是这种声反馈。
吸声板(acousticpanelabsorber)指利用隔板作用来吸收从低频到中频的一种吸声器材。
当有声波射到吸声板上时,吸声板便会振动,从而将声能变换为板中小部分的热能。
声学(acoustics)指专门研究声音的一门科学。
常见专业音频名词解释

常见专业音频名词解释(组图)声音的亮度我们用颜色来理解评价声音品质是一项很主观的工作,而学会听音也并不需要什么天赋,Soomal一直在相关的测评文章中穿插一些听感小知识,希望帮助各位菜鸟朋友尽快“中毒”,在这里,我们将推出一套试验性质的系列文章,尝试例举一些图像处理中的近似例子,给大家一个更亲切更容易理解的直观感受。
声音的亮度在形容声音时,会常常使用到一个词汇——亮度,主要用于形容中高频。
亮度是一个无法测量的听感指标,我们尝试用灰度图像的例子来让大家理解亮度。
很多朋友知道颜色值可以用灰度值表示,8位灰度图像的颜色变化范围在0-255之间,这个值和图像的亮度有密切关系,由低到高是暗到弱的关系,灰度值全部为0时,就是一张黑漆漆的图。
云图.这是我们在搭乘某次航班时拍到的一张很漂亮的云图。
.云图如果调低灰度值,你马上就会感觉到这副图像太暗了。
这张图与原图的最大差别,就是“白色区域”少了很多,或者说灰度值高的象素少了很多。
我们演示这两张图就是为了演示一下图像亮度和这些“白色区域”的关系。
高灰度值可以带来明亮的视觉效果,而高频信号的高电平值能带来明亮的听觉效果。
3高频信号人耳最不敏感的音域人耳对高频信号并不是最敏感的,调高8-20K段的高频信号的电平值,能够明显让黯淡的声音变得明亮起来。
过于明亮的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容易造成视觉或者听觉疲劳。
但明亮的视觉效果或者听觉效果都有助于描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云图我们尝试把浅灰色区域的灰度值提高,为获得更明亮的效果,也就是上图这样的效果。
很明显,它失真了。
任何过渡的修饰都会造成明显的失真,在许多多媒体音箱设计当中,都是以拔高10-11kHz信号来获得明亮度,这种设计也会明显造成声音的失真,就像上面这张图一样,过亮的效果会损失很多细节。
伴随亮度的提高,颗粒也会变得明显,过度的明亮,也会造成轮廓过于突出显得生硬。
5图像颗粒变明显的原因是因为某一段灰度值内的象素的灰度值变高导致相邻的灰度值的值差变大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专业术语解析
1.什么是采样率?
答: 采样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频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单位用赫兹(Hz)来表示。
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也称为采样时间),它表示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这里要注意不要将采样率与位速相混淆。
2.什么是采样位?
答:采样位数:用来衡量声音波动变化的参数,是指声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
声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
声卡的主要的作用之一是对声音信息进行录制与回放,在这个过程中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决定了声音采集的质量。
3.什么是采样通道?
答: 在多通道采集芯片和多通道采集系统中,各通道之间的数据采集可以是同步(并行)方式或异步(串行)方式。
同步方式即各通道同时开始采集数据,同时结束;异步方式是一个通道数据采集结束,另一个通道开始采集数据。
每通道采样即单通道采集数据,同步方式的采样速率与芯片和系统相同,异步方式的采样速率=芯片和系统的采样速率/参与采样的通道数。
4.什么是采样(播放)速率?
答: 指单位时间内,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的速度。
对模拟输入信号的采样次数称为采样速率,也称为数字化率。
因此,在测试计算中,要从便于测试与计算的角度,对这一单耗指标冠以切实名称。
单位:信道/秒
5.什么是声像?
答: 又称虚声源或感觉声源.听音者听感中所展现的各声部空间位置,并由此而形成的声画面,通常称为声像
6.什么是音高?
答: 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
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频率振动次数多则音"高",反之则"低"。
7.什么是音调?
答: 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
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响度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响度增加而上升。
8.什么是音量?
答: 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
这种感受源自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即声压。
物体振动通过不同的介质,将其振动能量传导开去。
人们为了对声音的感受量化成可以监测的指标,就把声压分成“级”——声压级,以便能客观的表示声音的强弱,其单位称为“分贝”(dB)。
9.什么是微调?
答: 就是用比半音还小的音高距离音分来调节音乐的音高
10.什么是音色?
答: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
同样的音量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11.什么是音色包?(音色包是一个kis文件,音色库是由多个kis文件组成)
答: 所谓音色库(采样库),实际上是多种音色的集合,这些音色包括各种乐器的演奏、各种人声的演唱、念白,以及各种自然、人造声音的录音。
总而言之,就是人类所能听到和创造出来的各种声音。
当然,这些声音不仅仅包括一个个简单的音符,更多的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演奏或者录音。
12.什么是音域?
答: 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13.什么是MIDI(MIDI消息).
答: 乐器数字接口。
MIDI 传输的不是声音信号, 而是音符、控制参数等指令, 它指示MIDI 设备要做什么,怎么做, 如演奏哪个音符、多大音量等。
它们被统一表示成MIDI 消息(MIDI Message) 。
传输时采用异步串行通信, 标准通信波特率为31.25×( 1±0.01) KBaud。
14.什么是采样插件?
答: 插件是音乐制作里的东西采样是指音色的程度和力度,是用在音乐制作软件里的东西做MIDI用的
14.社么是效果器?
答:用于给音色施加effect(效果、影响),许多乐器、合唱等
15.什么是混响?
答: 混响是使室内声音的一种自然现象。
室内声源连续发声,当达到平衡时(室内被吸收的声能等于发射的声能时)关断声源,在室内仍留有余音,此现象被称为混响。
16.什么是干声?
答: 干声,又叫裸声,属于音频术语,一般指录音以后未经过任何后期处理和加工的原始人声。
17.什么是湿声?
答: 经过后期处理(如:动态\压缩\混响等)的声音叫湿声.
我们在杂志或者在网站上看到不少器材的评论文章,都会应用一些音频的专用名词。
譬如说两分频、三分频、倒相式设计等等。
对于不少初级音频爱好者来说,这些词汇或许会比较新鲜,但是由于专业局限性,我们又很难从词面意思直接得到更多的有助于了解产品的信息。
因此要迈过音频入门的第一道坎,我们就得先弄清楚这些词汇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些我们接触介绍文章也好,接触产品说明书也好,经常能够碰到的一些音频专业词汇。
在这里我们将其分为两部分解释,分别为音箱篇和声卡篇。
音效、音色与音质
1、音效:
一般来说,原声经过录制后,在混音器内进行声波的修改就会产生一些不通的效果。
在硬件上,这个过程一般是通过DSP芯片完成的,而如果采用软件,同样也能实现一些效果。
2、音质:
不同于音效,音质是反映器材本身特性的一个称谓。
他不可能在不修改硬件的基础上得到改变。
因此,音质与音效是有本质区别的。
而音质究竟是什么呢?
音质实际上就是声音的品质。
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
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
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因此,衡量器材的音质是否好实际上只有一个标准,看它耐不耐听。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
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
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
在物理上,音色又称音品,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的特色。
纯音不存在音色问题,复音才有音色的不同。
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即基音和各次谐音的组成,也和波形、声压及声音的时间特性有关系,如果留声机的唱片反向转动,声音的频谱虽然未变,音色却显著改变了。
这说明音色在很大程度上与各泛音在开始时和终了时振幅上升和下降的特点有关系。
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声音的。
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