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记叙文写作辅导

合集下载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4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1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

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

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

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

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

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

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

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

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

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

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

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

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

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句式,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事件叙述的顺序与转折4. 场景描绘的要素与方法5. 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以及恰当的句式来提升记叙文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叙文写作。

5. 反馈:收齐学生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记叙文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结构的掌握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写作教材和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

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较普遍、较基本的一种。

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高考记叙文作文写法指导精选7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篇一一篇记事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所谓记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记事就要学会叙述。

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描写出来。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讲故事,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常见的叙述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就学会了写作文。

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章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事—插叙: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色。

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不论是以顺叙的形式还是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都可以在叙述中间插叙一个与事件相关的片断。

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运用插叙要注意三点:一、安排插叙要根据主体的需要,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的新奇而滥用。

二、要注意整篇文章的详略。

无论插叙什么内容,它始终处于次要地位,只能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补充。

三、插叙完以后,须要回到原来记叙的事情上去,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转换要自然适时。

三、”倒叙法”开头: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

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经过。

作文课题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作文课题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作文课题成果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1、学生的记叙文能够写出真情实感。

2、会运用不同的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

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

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

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二、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写作记叙文首先要了解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在把握记叙文特质的基础上再去精巧的构思内容。

首先要体现“记叙”性质。

即记人或叙事。

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

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其次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波澜。

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文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从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范文分析以及学生常见问题解答等方面,为小学生提供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和环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

记叙文的特点包括:以叙述为主,兼有描写和抒情;注重情节的描述,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确定主题:在写作前,要明确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围绕主题展开叙述。

2.合理安排情节:情节是记叙文的核心,要合理安排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文章有层次感。

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加以描绘。

4.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5.表达情感:记叙文不仅要叙述事件,还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范文分析以下是一篇小学记叙文的范文,供同学们参考:题目:第一次登台表演那一天,我站在舞台上,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这是我第一次登台表演,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舞台上灯光闪耀,音乐声震耳欲聋。

我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观众,心里有些害怕。

但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勇敢地面对这个挑战。

我的角色是在表演中的一个配角,虽然不是主角,但是我尽力表现得自然。

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与同伴们配合得默契十足。

我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我感到非常自豪。

表演结束后,我走下舞台,感到无比轻松。

虽然我有些紧张,但是我明白了登台表演的乐趣和挑战。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自信和勇敢,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登台的机会。

四、学生常见问题解答1.问题:我害怕写记叙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回答:不要担心,记叙文的写作是有规律可循的。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叙述方法与技巧4. 人物描写与塑造5. 事件叙述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记叙文,讲解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写作记叙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3. 下周课上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叙述生动,形象具体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培养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人们之间便没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 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 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 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 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 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 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 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 和小孩的哭声。

记得刚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 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 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 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 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 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 唉! •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 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地躺在 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 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呆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 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 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 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 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 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 节的描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描写先 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 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 感交融。
写作文就该这样,把具体的 形象描绘出来,让别人得出结 论,这就是化虚为实。
②融情于物
• 说明文以知育人 • 议论文以理服人 • 记叙文以情感人 这个情怎么才能感人?

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指导

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指导

小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指导记叙文是一种以讲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经历为主的文体,旨在通过具体事件的描写,让读者对事件有清晰的了解。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写出一篇生动、有趣的记叙文。

1.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可以是你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你听说过或亲眼目睹过的事情。

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热情,并且吸引读者的注意。

2.事前策划:在写记叙文之前,先把事件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背景环境构思清楚。

列一个大纲或者简单的事件顺序,有助于你整理思绪,保证文章结构清晰。

3.用恰当的语言:记叙文应该以平实、简洁的语言为主。

小学生在写作时,不要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反而应该注重表达清晰、准确。

选择一些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

4.时间和场景的交代:要在记叙文中清楚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读者能够想象和体验当时的情境。

你可以用「一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的校园」等描述时间和场景的词语来增加记叙文的质感。

5.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要想让读者对故事中的角色感兴趣,你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和描写来塑造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形象。

比如,通过角色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心态。

6.情节紧凑有趣:记叙文的情节应该紧凑有趣,引人入胜。

适当运用一些悬念和矛盾冲突的元素,以及一些有意思的转折点,能够给故事增添吸引力。

7.结尾有所收获:记叙文的结尾部分要有所总结,并且给读者一个思考或者启示。

可以回顾故事中的主要事件,或者总结自己的感悟,使整篇文章更有深度和意义。

8.认真修改和润色:写完初稿后,认真检查文章的语法错误、用词不确切的地方,并且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帮忙润色,让文章更加规范和流畅。

最后,记叙文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

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你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同时,不断地写作和改进,会让你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祝你在记叙文写作中取得好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辅导记叙文写作辅导之一:记叙的顺序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1)追叙。

追叙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2)补叙。

补叙是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3)逆叙。

逆叙是指插入的一段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记叙文写作辅导之二:记叙的要素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这里所说的中心,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也有人称为主题或主旨。

写文章时确立中记叙文写作辅导之三:记叙的中心心思想的过程就叫做立意。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歌颂、或批评。

在一篇记叙文中,确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

清朝作家姚鼎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确立得好,写出文章才能有神。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必须做到鲜明和集中。

鲜明,指文章的褒贬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集中,指要将所有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表现一个中心思想。

记叙文写作辅导之四: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就含有这个意思。

记叙文的开头方法:一、开门见山法: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二言旨法:也就是说在文首作者明确交代自己的写作用意或写作目的,使读者能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题。

三指时回忆法:即在文章开头就交代清楚所回忆发生的时间,一种倒叙的、结构全篇的方法。

四悬念法:在文艺作品中常使用的一种技法,目的旨在让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产生关切心情,而作者自己又不一下子捅出来,以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

五景物描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或是为了把主人公置身于特定环境中,以暗示其某种情况;或是为了烘托某种悲喜气氛以达到行文的目的。

结尾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就能收到不同的效果。

使文章更加完美。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记叙文的结尾方法:1. 瓜熟蒂落法:这种结尾是按事情的结局自然地结尾,只要交代清楚事情最后是怎样结束的就行了。

2. 呼应开头法:呼应开头的结尾,是一种常用的结尾方法,它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首尾一贯,全文浑然一体。

3 引人深思法:这种结尾方法是作者从某一件事或某一种观点出发,最后上升到新的高度去认识,整篇文章立意得以升华,给读者以深思和联想。

4有意设悬法:这种结尾方法的特点是文章末尾似乎还没有写完。

事情到底会怎样发展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让你发挥想象的翅膀,去思索、去联想。

5 直抒胸臆法:这种结尾的方法是作者以全文的具体记叙和描写为基础,最后直接抒发感情,发出感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引起读者的共鸣。

记叙文写作辅导之五:详写和略写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

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

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还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

二、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

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

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三、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

四、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写作辅导之六:选材与剪裁经过审题、立意,明确了任务、确立了主旨和方向。

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就是行动路线--文章结构的问题了: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写什么、少写什么;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写什么、不写什么,用作文的术语来说,就是:选材与剪裁。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剪裁,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写作中材料的取舍。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平时注意从生活和书本中积累材料、作文时又能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怎样选材和剪裁呢?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

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记叙文写作辅导之七:引用故事巧妙成文一、故事是作文构思的一个好的联想过渡点想象是作文的翅膀,联想和想象是作文构思的基本方法之一。

联想和想象是不是凭空而来的呢?不是,它是有思维起始点和过渡点的。

作文的题目、主题思想往往是起始点,这个比较好理解。

那么,什么是过渡点呢?过渡点,好比思维的桥梁,从起始点想到过渡点,再从过渡点想到更多的内容。

起始点,往往在作文的题目中、作文的已有文面上,真正属于作者思维的第一步,正是这个过渡点,过渡点想得巧,后面的想象就会妙。

所以,过渡点在作文构思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从起始点到过渡点,使用的往往是联想的思维方式,往下,多数使用的就是想象的思维方式了。

二、引用读来的故事引用故事作为作文构思的过渡点的例子很多,多数是引用读来的故事。

引用的方法和效果可以分为两大类:1、局部引用:只引用故事的局部,包括人物、环境、局部情节等等;2、综合引用:引用故事全部。

往往采用缩写、简略叙述的方法引用。

引用读来的故事,要注意:1、这个故事知晓度应当比较大,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也容易产生共鸣的效果。

假如你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报上读来一篇文章,你在作文里面引用它,首先要花很大气力介绍解释这篇文章,不然的话,读者会感到很陌生,对你的作文的评价也会降低。

2、要大致提炼一下故事的信息点,特别是局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把信息点用够。

如果信息点不够,就会给人很勉强的感觉,也会影响引用的效果。

3、一定注意不能为引用而引用。

在构思中想到一个过渡点就浅尝辄止,不深入考虑怎样为作文总体立意服务,往往会失败的。

即使你描述的语言再多,作文篇幅再长,引用的故事情节再复杂,只要不把引用的故事和作文主题(或段落主题)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就是失败的,读者甚至会产生你在耍花架子的印象。

这是作文多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的共同的要点。

三引用现实的故事引用读来的故事,要求作者能够留神读过的文章(也包括看过的听过的广播电视等视频、音频作品)。

这样,当一个作文题目摆在面前时,才能够很快从起始点想到过渡点。

假如你受阅读所限,一时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故事作为过渡点,那也可一想一想现实的故事,包括你亲历的故事。

其实一些记叙文,就是通过记叙故事来表达某一主题。

只要故事不是题目中给定的,都应当属于经过构思想到的“过渡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