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和训练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1激发情感写出真情实感兴趣是的老师。

这句话永远是教育的真理。

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

在作文教学就能讲出真话,道出真情,作文也写得有血有肉,不再干巴巴的了。

有一次要求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在教学这篇作文时,我采用了先激发学生感情,再引导学生讲出真话的教学方式,结果取得了成功,学生的作文展现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读来不禁令人心灵为之触动。

教学我想对你说这篇作文时,我先从分析作文题目入手。

我说:你们长这么大了,父母养育了你们十多年,老师教导了你们五年,你们难道没有一句心里话想跟他们说吗对他们,你们有一种怎样的看法有一种怎样的感情是喜欢感谢还是讨厌同情今天就用笔来写一写,把你们想对这个人说的真心话全讲出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接着,我有感情地读了几篇范文,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哦,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些。

读完后,我再发几篇范文下去让学生自己看,体会写法。

接着,我再让学生自己说。

最后,才让学生动笔。

这次作文,学生写得很顺,感情也很强烈,都向对方谈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对老师提建议的,有对妈妈说悄悄话的,有劝告同学的,也有批评爸爸的------看着这些真情流露富含童真的话语,你的心灵真的会不禁为之一动优秀作文教学案例优秀作文教学案例。

这次作文是本学期最成功的一次。

激发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讲出真话,写出真情,我想这应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反思: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导是最重要的。

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才能让学生入情入景,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2.培养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3.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主题,提高作文的深度和内涵。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作文主题: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

2.作文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作文写作。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

我们将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

2.分析作文主题(1)选材: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如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

(2)构思:要明确作文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3)表达: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3.指导作文结构师:我们来学习作文的结构。

一篇完整的作文包括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开头要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可以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中间:中间部分要详细描绘家乡的各个方面,如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间习俗等。

这部分要注重层次的安排,合理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4.示例分析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篇例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我的家乡”这个主题进行写作的。

(教师展示例文,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5.学生创作(1)独立思考,自主创新。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作文质量。

(3)写完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2.阅读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主题、学习作文结构、示例分析、学生创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通用9篇好的教学教案很有意义的。

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篇1)一、学生课前预习1、阅览相关材料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

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人教版高一语文作文教案(篇2)教学重点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2.鉴赏全诗。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高一)教学目的:1、学会运用细节描写2、“人生感悟〞类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教学设想:三课时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审题一课时;学生构思、写作一课时;今后的作文也是基本这样安排。

教学内容:一、经典回顾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二、何谓细节描写细节,是泛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事件过程以及人物外貌、语言、神态、行为举止中看似无关紧要,不为人们注意,却很有描写价值的细微环节。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三、细节描写的作用一、凸显人物个性细节描写往往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角落〞作特写式的描写,以期从一个“出彩〞的角度适度放大并突出人物个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和训练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和训练 教学设计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和训练之一一、高中大纲解读• 1.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

•2.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3.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6.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7.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

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

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二、作文格式的规范要求1、首段不宜过长,二三行为宜。

2、考场作文宜四到六段等,忌三段,易臃肿。

3、标点符号应誊写清晰,各占一格,不能一点到底。

4、点号不能放在首格,若是末格已满,可以写在末格右下角。

三、高中记叙文要求主题:感情真实,有创意。

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内容:真实,充实。

能力: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四、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升要点•一、积累并巧用素材•精心筛选平中求新艺术组合•二、巧妙构思•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制造误会,掀起波澜3、抑扬转换,体现人物形象的变化•三、修饰语言•1、善用修辞,增添文采2、锤炼词语,让语言更加生动•3、灵活运用句式,使语言更富美感五、记叙文知识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六、记叙文的分类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2.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3.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七、记叙文的常见误区1、详略不当。

突出表现是记流水帐。

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及作者观点。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写作技能,学会仿写、续写等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知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辩证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社会人生的情感。

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生字词、词组、句型。

文章的主题及作者观点。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写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时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生字词、词组、句型,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词组、句型及难点句子。

4.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课文主题及作者观点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5.阅读理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

7.课堂小结8.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巩固生字词、词组、句型,完成阅读理解题,进行写作练习等。

1.课文《沁园春·长沙》(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词组、句型及难点句子。

(3)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诗歌主题及作者观点。

(4)阅读理解:设计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写作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

2.课文《雨巷》(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词组、句型及难点句子。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一、记叙文知识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表达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表达、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表达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表达有第一人称表达和第三人称表达之分。

第一人称表达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表达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表达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表达,这其实是第三人称表达,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表达,其实还是第一人称表达。

高一语文A1《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一语文A1《记叙文写作指导》

第1讲理念:叙述与场景【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记叙文写作的一些常识性思想。

2.通过作品把握叙述、场景等基本知识及形式。

一、引子·积累(一)素材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者九把刀)小说开头。

故事,应该从那一面墙开始说起。

1990年夏天,彰化精诚中学国中部,美术甲班二年级。

一个坚信自己杂乱的自然卷发终有一天会通通直起来的男孩,由于太喜欢在上课时乱开玩笑、爱跟周遭同学抬杠,终于被赖导罚坐在教室的最角落。

唯一的邻座,是一面光秃秃的墙壁。

“柯景腾,现在看你怎么吵闹!”赖导冷笑,在讲台上睥睨正忙着搬抽屉的我。

“是的,我一定会好好反省的。

”我打包好抽屉里乱七八糟的参考书跟图稿,正经八百挤出一张痛定思痛的脸。

2.《小时候》(作者桑格格)小说开头我两岁的时候口头禅是:我小时候。

你根本不知道,我是天上派来的天女,我有很多兵,我把他们都埋在花盆下面,还有,我还有一个魔法戒指,是张露萍将军给我的,就是我手上这个,看,就是绿色的这个,可以变出许多虾兵将,可以打败你,然后把你掐死,吃了,一根毛都不剩。

我用上述这段话吓跑了几个企图欺负我的男孩,那会儿热播电视剧《张露萍》以及《西游记》。

(二)理念【问题探讨】记叙文和议论文有什么不同?1.叙述:在生活中,所谓的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而在理论研究中,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

而在文学中,叙述是写作所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方式。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同时,议论说理的文章与应用性文体也离不开它以介绍事实材料与交代写作经过。

叙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

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

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即是“过程”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记叙文写作指导和训练之一
一、高中大纲解读
• 1.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

•2.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3.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6.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7.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

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

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二、作文格式的规范要求
1、首段不宜过长,二三行为宜。

2、考场作文宜四到六段等,忌三段,易臃肿。

3、标点符号应誊写清晰,各占一格,不能一点到底。

4、点号不能放在首格,若是末格已满,可以写在末格右下角。

三、高中记叙文要求
主题:感情真实,有创意。

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内容:真实,充实。

能力: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四、高中记叙文写作提升要点
•一、积累并巧用素材
•精心筛选平中求新艺术组合
•二、巧妙构思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制造误会,掀起波澜3、抑扬转换,体现人物形象的变化
•三、修饰语言
•1、善用修辞,增添文采2、锤炼词语,让语言更加生动
•3、灵活运用句式,使语言更富美感
五、记叙文知识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六、记叙文的分类
1.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2.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3.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

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七、记叙文的常见误区
1、详略不当。

突出表现是记流水帐。

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写到哪,事先没作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这个写法。

2、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
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应简略,而对直接表现文章中心的事件,要详细。

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

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

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一、整体构思。

动笔前一定要想一下要写的人和事,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什么情节?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
写作思路:整理自己的思想
❖清晰的标志是:
❖①题目确定了(用作文题的关键词扩展成短语或句子,可加前缀或后缀);
❖②写作材料明确了(确定故事情节);
❖③结构布局胸有成竹了(确定详略);
❖④表达方式选定了(确定哪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二、怎样选择材料
1.着眼于“小”。

(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写具体个例,做到以小见大以点代面)
2.着眼于“真”。

文章中的真,并不一定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

3.着眼于“深”。

选材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三步:一想二比三定
(一)想:就是广开思路,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可想的角度有许多。

1、现实材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注生活,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

如:家人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还有家人教你学本领,帮你化解矛盾等。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往往在写记叙文时要表现学校生活中的喜怒爱乐。

如: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动课;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过生日等。

2、从书籍中手机积累的材料。

人不能事事亲历,书籍味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

许多历史事实给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它,挖掘旧材料中的新涵义,特别是对当前生活的指导意义,让旧材料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如历年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赤兔之死》、《昭君的选择》。

写司马迁与屈原的《大义死生》等。

3、整合生活材料,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假借推理而生发出新材料。

这类记叙文可以借助经典的神话、寓言、童话故事,也可以借助想象进行全新的创作。

(二)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哪个材料更理想。

比较应遵从以下标准。

1、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

这样的材料写出来才能即真实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2、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

选材不在大小,应看是否有内涵,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自然的优良品德,能体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的情趣,都值得写。

3、比较新颖。

不是说不新颖的材料就不能写。

在同样熟悉、有积极意义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颖一点好。

(三)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

三、充分描写,写出人物的个性
如见其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如闻其声:语言描写
如感其情:心理描写如经其事:微处动情
1、人物外貌要体现人物个性,应抓住:
天生长相、经历留下的印记、习惯性的衣着打扮、个性化的表情、神色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琐忆.唐弢(tāo)》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肖像描写应注意什么
①要抓住特征,忌面面俱到。

②除直接描写外貌外,可适当作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

③同一人物的外貌可多次描写,要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

④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眉梢一拳,打得眼棱缝,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动作描写应注意什么?
①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写
②动作描写要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
③动作描写的语言要简练、准确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卢俊义:“兄长枉自多语,卢某宁死,实难从命。


吴用:“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

兄长若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的心。


李逵:“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你一步。

我自天也不怕!你只会让来让去,做甚鸟!我便闹将起来,各自散伙!”
武松:“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
鲁智深:“若还兄长推让别人,酒家们各自撒开!”
语言描写应注意:
①要有必要的交待。

②要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直接引用与转述。

③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职业、性别,力求生动、精炼、形象。

又到了这个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果实和落叶的香味;同时,这也是个惹人相思的季节。

我总习惯在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捧一杯淡淡的桂花茶,坐在窗边。

我想,家乡的桂花树已经开了吧,若爷爷还在,一定会摘下几枝泡茶泡酒的。

我浅笑,小掬一口茶,任记忆像洪水般涌来,留下满世界的桂花香。

心理描写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
2.让环境衬托心理
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地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作文训练:请补充完整以下作文题目,并写出提纲。

,也是我的老师
记叙文提纲设计
题目(明、简):
中心(1-2句话概括):
第一段(段意)
(注明详略,表达方式)
结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构第五段段第六段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