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合集下载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记叙文教案篇一【训练目的】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述方法。

【写作指导】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

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

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

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

“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

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

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

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

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

”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

所以2要比1难忘。

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

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

(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其中一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3.记叙文写作实践三、教学过程1.导入(1)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篇记叙文,并简要介绍喜欢的原因。

2.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1)讲解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描写人物、事件、场景、情感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讲解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

3.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1)选材a.选择有意义、有趣味、有特点的材料。

b.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材料。

c.选择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材料。

(2)构思a.确定主题: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b.拟定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c.编写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段落层次。

(3)表达方式a.记叙:客观、真实地叙述人物、事件、场景。

b.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场景。

c.议论: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

(4)语言运用a.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啰嗦,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c.贴切、得体的语言:根据文章内容、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4.记叙文写作实践(1)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文章。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次写作过程中的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3.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五、教学延伸1.开展记叙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描绘事物、塑造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作用2.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a. 确定中心思想b. 选择合适材料c. 安排合理结构d. 运用表达方式3.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a. 外貌描写b. 动作描写c. 语言描写d. 心理描写4. 记叙文的场景描写a. 自然环境描写b. 社会环境描写c. 气氛营造5.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a. 首尾呼应b. 过渡自然c. 动静结合d. 渲染气氛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感人的事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作用及写作要点,让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3. 示例:分析优秀记叙文范文,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5. 反馈:批改学生作文,给予鼓励和建议,指导学生修改提高。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生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写作要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的生动性、真实性、完整性。

3. 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同伴教学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借鉴,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 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写作中学会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优秀记叙文范文:提供一批优秀记叙文范文,供学生学习和借鉴。

2. 写作素材库:整理一份写作素材库,包括人物、场景、情节等,方便学生在写作时查阅。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批关于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要点。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最新

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最新

初中作文教案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优秀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9篇《初中作文教案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指导写作“写人的记叙文”学习重难点:怎样突出人物,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教学方法:教师指导、点评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导语: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

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

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

(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

(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

(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

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就要走好几步路。

二、合作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作文要求课题:写人的记叙文命题范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指导写作要点:(1)、要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要全面考虑。

(思想性格、品质精神)(2)、有哪些使你感受最深的事,要多方面选材。

(生活、工作、学习、志趣。

)(3)、选材的原则:于细微处见精神。

(4)、用第一人称,要写这个人的品质,重点在于对你的影响。

有客观描述,也要有主观感受,使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自然结合。

(5)、注意选材的详略。

3、讲解写作方法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的。

记叙文写作教案: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写作教案: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写作教案: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构建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连贯、生动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起因: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起因,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2. 经过:指导学生详细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

3. 结果:让学生描述事件的结果,包括对人物的影响、事件的结局等。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记叙文实例,让学生理解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文章中的作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特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运用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作,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记叙文一般包括哪三个部分?”2. 讲解:详细讲解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其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实例:分析优秀记叙文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特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5. 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运用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作,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 学生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起因、经过和结果方面的运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起因、经过和结果之间建立联系,使记叙文更加连贯。

2. 指导学生运用过渡词语和句子连接起因、经过和结果,提高文章的流畅性。

3. 举例说明优秀记叙文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故事。

七、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提高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叙述方法与技巧4. 人物描写与塑造5. 事件叙述与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一篇记叙文,讲解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写作记叙文,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总结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注意运用恰当的叙述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和环境。

3. 下周课上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叙述生动,形象具体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多写作,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培养真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写作教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示例。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4、线索及作用: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描写: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按角度分:正面、侧面按风格分:白描、细描抒情:直接、间接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课文类型】
讲述型
【课时】
一个小时左右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文含义,学生可以自己概括记叙文的含义。

2、初步掌握记叙文文体特点,及一般构成要素。

3、明确记叙文写作思路及写作技巧。

4、能对一篇成文的记叙文的艺术价值作简单评价。

5、练习写记叙文,记叙文主题可以根据课题学生情况再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2、让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法。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明确记叙文要如何构思,如何去写。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1)明确“记叙”(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记叙文的理解来描述记叙文的内涵)
记叙文:记叙文是文体的一种。

是运用语言文字将关于人或不关于人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发生的前因,经过,结果描述出来。

在该叙述过程中包含了叙述者对该事件或现象的理解和情感。

(2)生活处处有“记叙”
(举例)《新闻联播》是学习写记叙文最好的教材。

《新闻联播》对每个事件的报道在技
术层面上非常好。

2、介绍记叙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可与学生进行讨论)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
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3、如何运用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写一片好的记叙文
(1)、先欣赏一篇文章
生日
此时此刻,我已不能压抑我心中的喜悦,不知道今天妈妈爸爸会送给我什么礼物。

放学后,我背起书包一溜烟地冲回了家。

来到家门口,我本想拿起钥匙打开门。

如果爸爸妈妈提前回了,在家里摆了个大蛋糕,桌子上有好多好多礼物。

就想给我个大惊喜。

我这样开门,万一搅了局,可怎么办?虽知道这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机会。

但我还是把钥匙拿回了衣袋。

郑作其事地敲着门,说说:“妈妈,我回来了。

”过了会儿没有动静,可能他们还忙着收起礼物吧,我整了整衣领,又敲了敲,不知过了多久,我才醒悟过来,这只是我的一个幻想。

我无力地打开了门,坐在了沙发上,望了望钟,才6点,早在学校就把作业写完了的我现在不知要干什么,不禁仰天长叹:“无聊啊!”
一阵声音把我从无聊中拉了回来,呀!是不是妈妈爸爸回来了,才不是呢,是我这不争气的肚子。

好吧,今天我这“寿星”也来大干一场。

说不定,爸妈还会夸奖我,想着便冲进厨房,把门一关:油炸声,油烟机声,咳嗽声,锅铲声,一时其发。

望着这好不容易炒出的饭菜,我有点伤心,都七点了。

怎么他们还没回,对平时来讲,打110报警失踪都不足为奇。

更何况,今天是他们女儿的生日。

我慢慢地拔通了电话:“喂?”听到妈妈的声音,可真开心!“妈妈……”我还没讲完,里面传来了妈妈急切的声音:“女儿,我现在还在厂里,今天要加班,爸爸出差了,你自已搞饭吃,啊!对了,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我没什么好讲的,双方都挂了电话。

今天的菜,不知怎么的无论放多少的蚝油,都没有味道。

要睡觉了我拖着拖鞋一路拖到房间,突然有个念头,不如钻进被窝里大哭一场。

但那泪水是咸的,还是没有味道呢?我坐在床边,掀开被子,突然看见里面有一个盒子。

,上面写着:生日快乐。

里面还有一个图画册,十分地漂亮,上面署名:爸爸妈妈送,琳收。

这时,带着咸味的泪水终于涌了出来。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当你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你的时候,请拿出你的手,摸摸你的左心房,是谁给了你心脏的跳动。

(2)、通过对上文的阅读,(和同学讨论)概括上述记叙文较突出的地方:
A、留心观察,注意积累生活素材。

B、把事件、人物要写得具体典型。

C、材料详略得当具有典型性,最能表现文章主旨。

D、加以适当的议论、抒情,升华主题。

E、写完以后多读几遍,用自己的阅读感受来检验语言是否通顺畅达。

(3)、(讨论)明确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的艺术特征:
A:人物事件要典型
B:叙事详略要得当
C:叙事曲折有层次
D:感情升华要到位
(4)、在理解了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与艺术特征后,进行写作实践。

介绍相关写作技巧。

(提问)如何将记叙文写好?(答)在这里是有技法的。

如:叙述方法(顺序、倒叙、插叙)
细节描写
修辞的使用
语言运用(新闻联播的语言很干净,没有一句废话)
议论抒情感情的控制
……
对于写作中技法的运用鼓励学生可以尝试,写出后大声朗读,自己品味其表达效果【教学后记】
根据学生课堂、写作实训反馈情况及时做好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