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P18

合集下载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3. F1可产生雌雄各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可产生雌雄各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F1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 F2出现九种基因型; 出现九种基因型; F2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3 :3 :1。 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 。
遗传图解: 遗传图解:
P: : 黄色圆粒 YYRR YR YyRr 黄色圆粒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绿色皱粒 yyrr yr
配子: 配子: F1 F1配子: 配子: F2 YR yR Yr yr
F2基因型: 1YYRR 基因型: 2YyRR 2YYRr 4YyRr
1yyRR 2yyRr
1YYrr 2Yyrr
1yyrr
F2表现型: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表现型: 比 例: 9 : 3 : 3
绿色皱粒 : 1
测交: 测交:
4.现有非糯性 现有非糯性(W)红粒 水稻纯种和糯性 白粒 水 红粒(R)水稻纯种和糯性 白粒(r)水 现有非糯性 红粒 水稻纯种和糯性(w)白粒 稻纯种,要培养出纯种糯性红粒水稻品种 要培养出纯种糯性红粒水稻品种, 稻纯种 要培养出纯种糯性红粒水稻品种,应采用什 么方法? 用遗传图解表示 如果子二代共获得642 用遗传图解表示) 么方法?(用遗传图解表示)如果子二代共获得 那么其中糯性红粒新品种的植株约有多少株? 株,那么其中糯性红粒新品种的植株约有多少株?
× 糯性白粒 ↓ wwrr F1: WwRr 非糯性红粒 ↓ × F1配子 ↓ → WR Wr wR wr WR WWRR WWRr WwRR WwRr Wr WWRr WWrr WwRr Wwrr F2 wR WwRR WwRr wwRR wwRr wr WwRr Wwrr wwRr wwrr P: 非糯性红粒 WWRR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YYrr 2Yyrr
1 yyRR 2 yyRr
绿皱 :1
yyrr
1yyrr
三、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
1、推测:
杂种一代
黄色圆粒
×
YyRr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遗传因子
组成
YyRr
Yyrr yyRr yyrr
性状表现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思路方法:1.分开计算 AaXaa
BbXBb
求各自概率
Aa aa
BB 2Bb bb
2.利用乘法原理计算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所求概率
1:1
PAabb=PAa·Pbb=1/2X1/4 P绿圆=P绿色·P圆粒=1/2X3/4
PAa=Paa=1/2 P黄色=P绿色=1/2
Pbb=1/4 P圆粒=3/4
乘法定理的应用 要领--- 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
4、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A.HR B.YR C.Dd D.Ad
5、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与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 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
6、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 A.新基因的产生 B.新的基因型的产生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7/1。6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3/8或5。/8
3、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 此
7、将高杆(T)无芒(B)小麦与矮杆无芒小 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 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 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T_t_B__b__t_t_B_b____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3)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4____种:
YR、Yr、yR、yr,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1∶1∶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随__机__的。
导学
1. 理论解释
F1配子
YR
yR
Yr
yr
F2
YR
YY RR
Yy
YY
RR
Rr
Yy Rr
Yy
yy
RR
RR
Yy Rr
yy Rr
Yr
YY Rr
2. F2中性状类型共多少种?这些性状和亲本有什么关系?各种类型的比例各 是多少? 提示 F2中的性状类型共4种,其中黄色圆粒、绿色皱粒是和亲本相同的 性状,占5/8,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和亲本不同的性状,但却是亲本的 性状重新组合出的性状,占3/8。
导练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YYRr: 2/16
YyRr: 4/16
9/16 双显性
3/16
一隐一显
3/16 一显一隐
1/16 双隐性
导思
4. 对导学中棋盘法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
(2)遗传因子组成分类及其所占比例。
纯合子
单杂合子
YYRR: 1/16
YYRr: 2/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导思
3. 请归纳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1)自交法:若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性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2)测交法: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1∶1,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 状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3)花粉鉴定法:若有四种花粉且比例为1∶1∶1∶1,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什么? 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在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第1课时)(共38张PPT)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第1课时)(共38张PPT)
F2中的重组类型是指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个体。
(3)因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所以F2中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也
有16种( × ) (4)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 )
跟踪训练 3.如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 部分遗传因子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②
YyRr
Yr

yR

yr
yyrr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①②③④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D.F2中出现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
若P: YYRR x yyrr,则F2的重组类型:3/8 若P: YYrr x YYrr,则F2的重组类型:5/8
√D.F2中有3/8的个体性状表现与亲本相同
重组型 性状
F2的重组型:
3+3 16
=
3 8
F2的亲本型:
9+1 16
=
5 8
跟踪训练
2.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现将黄
色圆粒(YyRr)豌豆进行自花传粉,收获时,得到绿色皱粒豌豆192粒。按理
论推算,收获的黄色皱粒豌豆约有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 9 : 3 : 3 : 1
正交
♀♂ 反交 ♀♂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圆粒
绿色 黄色 圆粒 皱粒
绿色 皱粒

1-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精品课件)

1-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精品课件)


YyRR(2/16)、YyRr(4/16)
● Y-rr: YYrr(1/16)、Yyrr(2/16)
● yyR-: yyRR(1/16)、yyRr(2/16)
● yyrr: (1/16)
●F2中纯合子(YYRR、YYrr、yyRR和 yyrr)所占比例是 1/16+1/16+1/16+1/16=1/4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过程、解释和验证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问题探讨:
●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孟德尔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 这两对相对性状是指哪两对?
两对相对性状
子叶的颜色:黄色、绿色 种子的形状:圆滑、皱缩
YyRr yy Rr
Yyrr yy rr
绿色圆粒: 3/16
黄色皱粒: 3/16
单显性类型 新性状组合
绿色皱粒:
1/16 双隐性类型
●结论:
●F1产生四种配子,F2的性状有22=4种,其比例是9: 3:3:1。
●F2中遗传因子组合有32=9种 ●其中Y-R-:YYRR (1/16)、YYRr(2/16)、
F1
Yy Rr 黄色圆粒
R
r
Y
YR
Yr
yR
yr
F1产生的配子

F1配子
YR
yR
Yr
yr
♀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棋 盘
Yr
YY Rr
Yy Rr
YY Yy rr rr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1-2-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优质课件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_互__不__干__扰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分__离___,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_自__由__组__合___。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P11思考与讨论 ①选材准确 ②从简单到复杂 ③把数学统计分析用于实验 ④假说-演绎 实验证实 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
项目
F1
实际子 作母本
31
27
26
26
粒数
F1
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1 : 1
【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
粒数比接近1:1:1:1,从而证实了F1形成配子时不 同对的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_互__不__干__扰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分__离___,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_自__由__组__合___。
遗传因子可以 自__由__组__合__。
F1 配子
YR yR Yr
结合方式有1__6_种
yr
基因型__9__种 表现型_4___种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棋 yR 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法 Yr
YY Rr
Yy Rr
YY Yy rr rr
yr
Yy Rr
yy Rr
1、理论推测:
杂种子一代
YyRr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02
03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 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制 表,以便更好地揭示数据 间的关系和规律。
数据分析过程
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 后,进行数据清洗、异常 值处理、数据转换等步骤, 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 结果,包括子代表现型比 例、基因型比例等。
03
了解基因型与表型 的关系
理解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即基因型决定表型,但环境因素 也会影响表型的表现。
学习杂交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01
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具有明显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 子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观察和记录
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数据。
03
02
杂交操作
将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 获得子代。
VS
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情况
记录杂交后代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 、叶形、花色等性状,以便后续分析。
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观察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
观察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对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04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0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农业生产、育种实践和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 指导意义。
在育种实践中,可以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通过杂交实验和选择 育种,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在生物研究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物种进化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未来 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机制和分子基础。

生物必修二课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生物必修二课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F1代种植和观察
将F1代种子种植在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 记录F1代的性状表现。
0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统计
子一代表现型统计
记录子一代植株的表型特征,如株高、花色等,并进行分类 统计。
比例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子一代表现型的比例,是否符合预期比 例,如1:1或3:1等。
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分析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应选用具有明显差异且能够稳定遗传的两 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
易于观察和测量的性状
为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应选用易于观察和测量的性状,如豌豆的株高、花 色等。
杂交实验设计思路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应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不进行杂交处理 ,实验组进行杂交处理。
生物必修二课件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汇报人:XX
2024-01-14
CONTENTS
• 实验背景与目的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遗传规律探讨与验证 • 生物技术应用拓展 • 实验总结与反思
01
实验背景与目的
孟德尔遗传定律回顾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 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05
生物技术应用拓展
基因工程在育种领域应用举例
转基因作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 入作物中,使其具备抗虫、抗病 、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
基因编辑育种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作物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 ,实现性状的定向改良,缩短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
一、学习任务分析
《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是浙科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中的建议活动内容,从实验的方法步骤上看,本活动相对容易,运用数学方面的概率运算进行生物方面的推理。

本活动能使学生为细胞学说这课的学习增加实际操作上的理解,能更为深入的理解自由组合现象。

本活动将科学知识同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共同得到培养。

二、学习者分析
本活动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从知识起点上来看,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关于自由组合的相关知识,他们自然会对“模拟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原理产生兴趣,这正是促成学生进行本节活动的兴奋点。

而从认知思维起点上看,高二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开始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本活动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加入理论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他们获取信息、从现象发掘本质、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两对相对性状测交的方法。

2、教学难点: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及比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明白测交的原理及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2)学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普遍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白数学方法在生物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各学科的学习,做到尽量不偏科,均衡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实验原理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胚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实验材料用具
大信封4个,标有“黄Y”、“圆R”的卡片各10张,标有“绿y”、“皱r”的卡片各30张,记录纸若干。

3、实验步骤
(1)准备
信封“1”中装入“黄Y”和“绿y”的卡片各10张,信封“2”中装入“圆R”和“皱r”卡片各10张,信封“1”、“2”共同表示F1所包含的基因,其基因类型为YyRr。

信封“3”中装入20张“皱r”的卡片,信封“4”中装入20张“绿y”卡片,“3”、“4”共同表示双隐形个体所包含的基因,其基因类型为yyrr。

(2)分别从“1”、“2”、“3”、“4”4个信封中各取出1张卡片进行组合。

(3)“1”、“2”中取出的卡片组合看作F1产生的配子类型,“3”、“4”中取出的卡片组合看作双隐形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1”、“2”、“3”、“4”中卡片组合看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

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这些组合结果。

(4)重复步骤2-3在10次以上,记录每次的组合结果。

六、形成性评价
1、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几种?它们的比例如何?
2、双隐形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几种?它们的比例如何?
3、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有几种?它们的比例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