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色散的分类
色散的概述

色散的补偿
色散补偿方案: 后臵色散补偿技术 前臵色散补偿技术 色散补偿滤波器 高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 凋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技术
色散的补偿
后臵色散补偿技术: 在接收端采用电子技术补偿因色散导致的信号畸变。 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将光纤看成是线性系统,对于相干光通 信系统是可以实现的。
单模色散
光信号在光纤中以群速度传播,群速度定义为光载波的 角频率对相位常数位距离的时间,即 群时延,为 1 d vg d 则其时延展宽为
d d
d d
(
d d
)
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是由于构成光纤的纤芯和包层材料的折射率是和频率有关的 函数引起的。 构成介质材料的分子、原子可看成是一个个谐振子,它们有一系列固 有的谐振频率。但在外加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谐振子都将作受迫振动。 根据经典的电磁理论可以知道,这时介质的电极化率、相对介电常数或者 折射率都是频率的函数,而且都是复数。由于折射率随外加电磁场频率而 变化,所以介质呈色散特性,这就是材料色散。
光纤的色散
1 2
• 色散的概述 • 色散的分类
3
4 5 6
• 单模光纤的色散
• 多模光纤的色散 • 色散的测量 • 色散的补偿技术
色散的概述
影响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主要因素:色散和损耗 损耗主要导致光信号幅度的衰减,是早期限制无中继 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随着光纤制备技术的进步,特别是 近年来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实用化有效地补偿光功率的损耗, 使损耗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了,所以光纤的色 散特性已经成为光纤最重要的特性指标。
8 31
z , T U 0 , e x p j T d
常用光纤色散系数-电缆情缘网

使用波长
光纤主要尺寸参数 光纤类别 光纤数目 2003年12月20日
23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光纤类别的代号及其意义 J--------二氧化硅系多模渐变型光纤; Z-------二氧化硅系多模准突变型光纤; X-------二氧化硅纤芯塑料包层光纤; T--------二氧化硅多模突变型光纤; D-------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 S-------塑料光纤。 (3)光纤主要尺寸参数 用阿拉伯数字以微米为单位表示多模光纤的芯径/包层直径或单模光纤 的模场直径/包层直径。 (4)传输性能代号 由使用波长、损耗系数及模式带宽的代号(a,bb,cc三组数字 代号)构成。用a表示使用波长代号,其阿拉伯数字代号规定如下: 1--------使用波长850nm区域,2---------使用波长1310nm区域,3-------使用波长1550nm区域。 bb表示损耗系数代号,cc表示模式带宽系数代 号(单模光纤无此项)。
2003年12月20日
5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光纤通信的特点
(1)优点:
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传输衰减小,距离远 信号串扰小,传输质量高 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敷设 耐化学腐蚀,适用于特殊环境 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
(2)缺点:
光纤弯曲半径不宜过小 光纤的切断和连接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分路、耦合操作繁琐
我国自70年代初就已开始了光通信技术研究,1977年,武汉邮科院 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多模光纤,其在850nm地衰减系数为300dB/km。
1979年建立了用多模短波长光纤进行的8Mbt/s、5.7km室内通信系统。 1987年底,建成第一个国产长途光通信系统,由武汉-荆州,全长约 250km,传输34Mbit/s。
1-5_光纤色散

2.5Gb/s系统色度色散受限距离约600km
10Gb/s系统色度色散受限距离约34km
G.652+DCF方案升级扩容成本高
结论:
不适用于10Gb/s以上速率传输,但可应用于 2.5Gb/s以下速率的DWDM。
色散位移光纤
单模光纤的工作波长在1.3μm时,模场直径约 9μm,其传输损耗约0.3dB/km。此时,零色散波 长恰好在1.3μm处。
Polaris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
There is usually a very slight difference in RI for each polarization. It can be a source of dispersion, usually less than 0.5 ps/nm/km.
对色散有4种表示方法:
1.单位长度上的群延时差,即在单位长度上 模式最先到达终点和最后到达终点的时间差。
2. 用输出与输入脉冲宽度均方根之比表示。
3.用光纤的冲激响应经傅氏变换得到的频率 响应的3dB带宽表示。
4.用单位长度的单位波长间隔内的平均群延 时差来表示。
光纤的色散
随着脉冲在光纤中传输,脉冲的宽度被展宽
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GVD)
Normal Dispersion Regime :the long wavelengths travel faster than the short ones! Thus after travelling on a fibre wavelengths at the red end of the pulse spectrum will arrive first. This is called a positive chirp!
光纤模式色散原理

光纤模式色散原理光纤模式色散(Mode dispersion)是指在光纤中不同传输模式的光信号由于传播速度不同而导致的时间延迟或频率偏移现象。
它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会导致光脉冲的展宽和扩散,最终影响信号的传输性能。
光纤模式色散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多模干涉色散和单模色散。
多模干涉色散是由于光纤中存在多个传输模式,不同传输模式的相速度不同,导致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色散效应。
而单模色散则是由于光纤中心折射率与外围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频率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折射率变化,从而引起的频率色散效应。
多模干涉色散是由于光纤中心折射率高于外围的情况下,光信号传播时会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发生多次反射。
不同传输模式的光信号在经过这些反射过程后,会在接收端产生时延和频率偏移。
这种色散现象会导致信号的展宽,使得接收端无法准确地识别和解码信号。
单模色散是由于光纤中心折射率与外围折射率之差,导致不同频率的光信号在经过光纤传播时,折射率的变化程度不同。
高频信号的光子更容易逃逸出纤芯,而低频信号则被束缚在纤芯中。
这种频率依赖的折射率变化会导致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频率的偏移。
频率偏移会导致信号的相位差异,进而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为了减小光纤模式色散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单模光纤:采用单模光纤可以消除多模干涉色散的影响。
单模光纤仅支持一个传输模式,从而避免了多个传输模式之间的相互干涉。
2.色散补偿:使用色散补偿技术,例如光纤光栅和光纤光栅衍射器,可以对不同传输模式的信号进行相位调整,从而消除由于多模干涉色散引起的时延和频率偏移。
3.光纤设计:通过改变光纤的结构参数,例如纤芯尺寸、折射率分布等,可以减小光纤中心与外围折射率之差,从而降低单模色散的影响。
例如,采用光纤的波导设计可以改变折射率分布,减小单模色散。
4.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在光纤传输系统中,可以采用预调制和解调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来消除光纤模式色散的影响。
光纤的色散及降低色散的措施

(3.20)
它决定一阶群(速度)色散,称作色散参量,它是由于Vg 与 有关引起的(许多
书中称此参量为二阶色散,它是从 () 对 的二阶微商定义的,而从式 ()
v 看, 与相速度对 的二阶微商有关,因此称作二阶色散;但是从群速度看 与
群速度对 的一阶微商有关,因此称作一阶群色散)。第三项系数 为二阶群色散 (有些人称此为三阶色散,这是从相速度对频率的三阶微商而得名)。
反常色散: 0 , dVg 0 , D 0 d
(3.23b)
1.2 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由于总色度色散是由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构成的, 材料色散基本不能改变,而波导色散是由波导结构尺寸 决定的,最简单的改变波导色散的办法就是改变芯径尺 寸。纤芯直径下降可使波导色散下降(数值更负),从而 总色散零点就可向长波长移动,这就是色散位移光纤 (DSF)。更复杂的波导结构,如多包层结构也可使色散 零点向长波长移动。 人们一度认为色散位移光纤是最理想的光纤,限制光纤传 输特性(比特率距离积 )的两大因素,衰减和色散在
6. 用单模光纤消除模式色散 单模光纤是在给定工作波长内只能传输单一基模的光纤。前面有关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讨论中已经指出,当满足单模传输条件时,光纤中只 能传输 LP01模(即矢量模的 HE11 模),此种光纤即称作单模光纤。
为了满足单模传输条件(归一化频率V 2.40483),V 要足够小,即在 光纤材料(包括纤芯和包层材料)和工作波长一定的条件下,纤芯半径 a
由式(3.20)可进一步得到
d
d
(1/Vg )
1 Vg2
dVg
d
(3.21)
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常用色散系数 D 表示群色散,定义为:
17-光纤色散及补偿方法简述

色散及其补偿介绍目录目录色散及其补偿介绍 (2)一、色散的基本概念 (2)1.1 基本概念 (2)1.2 光纤中色散的种类 (2)1.3 光纤色散表示法 (2)1.4 单模光纤的色散系数 (3)1.5 光纤色散造成的系统性能损伤 (3)1.6 减小色散的技术 (4)1.7 偏振模色散(PMD) (6)二、非线性问题 (7)色散及其补偿介绍当前,光纤通信正向超高速率、超长距离的方向发展。
EDFA的出现为1.55um波长窗口实现大容量、长距离光通信创造了条件,并使光纤通信中衰耗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然而光纤的色散影响仍然是制约因素之一,加之引入光放大器使光信号功率提高之后,光纤的非线性影响又突显出来。
一、色散的基本概念1.1 基本概念光纤色散是由于光纤所传送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或不同模式成分的群速度不同,而引起传输信号畸变的一种物理现象。
所谓群速度就是光能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
所谓光信号畸变,一般指脉冲展宽。
1.2 光纤中色散的种类光纤中的色散可分为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模式色散。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也称为模内色散,模式色散也称为模间色散。
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材料的折射率随光源频率的变化引起的,不同光源频率所所应的群速度不同,引起脉冲展宽。
波导色散是由于模传播常数随波长的变化引起的,与光纤波导结构参数有关,它的大小可以和材料色散相比拟。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在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中均存在。
模式色散是由于不同传导模在某一相同光源频率下具有不同的群速度,所引起的脉冲展宽。
模式色散主要存在于多模光纤中。
简而言之,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是由于光纤传输的信号不是单一频率所引起的,模式色散是由于光纤传输的信号不是单一模式所引起的。
1.3 光纤色散表示法在光纤中,不同速度的信号传过同样的距离会有不同的时延,从而产生时延差,时延差越大,表示色散越严重。
因而,常用时延差来表示色散程度。
时延并不表示色散值,时延差用于表示色散值。
若各信号成分的时延相同,则不存在色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产生畸变。
光纤通信概论第二章2

满足f(ax+by)=af(x)+bf(y)称为线性系统: 是各分量互不相干的独立贡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否则称为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是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 整体不再是简单地等于部分之和,而可能出现不 同于"线性叠加"的增益或亏损。 在光学中,线性与非线性分别表示非功率依赖和功 率依赖。 如果一个光纤系统的参数依赖于光强,就称为非 线性的
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
色散(ps/nm.km)
20
材料色散 G652光纤色散 零色散点
单模光纤的色散 D=DM+DW
G653光纤色散 0 波导色散 12701310 1550 在光纤通信波长范围内,波导色散系数为负,在一定的波长范 围内,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符号相反 材料色散一般大于波导色散,但在零色散波长附近二者大小可 以相比拟,普通单模光纤在1.31μm处这两个值基本相互抵消
模式色散
High-order Mode (Longer path) Axial Mode (shortest path) core
模式色散:
cladding
Low-order Mode (shorter path)
以不同入射角进入光纤的光线将经历不同的途径,虽然在输 入端同时入射并以相同的速度传播,但到达光纤输出端的时 间却不同,出现了时间上的分散,导致脉冲严重展宽
2
FWMratio
PFWM P
P
f 2 A eff
D
色散的分类
模式色散:不同模式不同传输速度,多模光纤特有 色度色散(Chromatic Dispersion): 通常简称的 色散概念! 材料色散:不同波长(频率)信号的折射率不同, 传输速度不同 波导色散:光纤的波导结构(不同区域折射率不同) 引起的色散效应 偏振模色散:不同偏振态不同传输速度
光纤损耗和色散

采用更先进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进一步降低光纤损耗和色散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智能光网络技术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智能光网络技术,实现光网络的 自动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光纤损耗和色散
contents
目录
• 光纤损耗概述 • 光纤色散概述 • 光纤损耗与色散关系 • 光纤损耗和色散测量方法 • 降低光纤损耗和色散技术 • 光纤损耗和色散应用前景
01 光纤损耗概述
损耗定义及分类
损耗定义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吸收、散射等原因导致的光功 率损失。
损耗分类
根据损耗产生的机理,可分为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辐射损 耗等。
色散影响
色散会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畸变,严重影响通信 质量。在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系统中,需要对色散进行有 效的补偿和管理。
系统稳定性要求
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系统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 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新型光纤材料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研发具有更低损耗、更高带宽的新型光 纤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色散会降低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使得系 统无法支持高速率、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03 光纤损耗与色散关系
损耗对色散影响
损耗导致光信号幅度降低
光纤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受到损耗,导致信号幅度逐渐降低。这会影响色散 性能,因为色散是与光信号幅度相关的现象。
不同波长损耗差异
光纤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不同的损耗特性。这种波长依赖性损耗会导致色 散现象的发生,因为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速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