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ppt

合集下载

第二版工程光学第六章PPT

第二版工程光学第六章PPT

一、基本概念
正弦函数的级数展开为:
θ3 θ5 θ7 sin θ θ 3! 5! 7!
利用展开式中的第一项 θ 代替三角函数 sin θ ,导 出了近轴公式。用 θ 代替sin θ 时忽略了级数展开 式中的高次项,而这些高次项即是产生像差的原因 所在。 由于光学系统的成像均具有一定的孔径和视场, 因此对不同孔径的入射光线其成像的位置不同,不 同视场的入射光线其成像的倍率也不同,子物面和 弧矢面光束成像的性质也不尽相同,

一、基本概念
总之,由于实际光学系统的成像不完善,光线经光学系统 各表面传输会形成多种像差,使成像产生模糊、变形等缺陷。 因此像差就是光学系统成像不完善程度的描述。 光学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校正这些像差,使成 像质量达到技术要求。光学系统的像差可以用几何像差来描

述,包括:
单色像差 像 差

一、基本概念
若基于波动光学理论,在近轴区内一个物点发出 的球面波经过光学系统后仍然是一球面波,由于衍 射现象的存在,一个物点的理想像是一个复杂的艾 里斑。 对于实际的光学系统,由于衍射现象的存在,经 光学系统形成的波面已不是球面,实际波面与理想 波面的偏差称为波像差,简称波差。 由于波像差的大小可直接用于评价光学系统的成 像质量,而波像差与几何像差之间又有着直接的变 换关系,因此了解波像差的概念是非常有用的。
Um
Um
A
lm
A0
T
L l
L l
第三节 轴上点的球差
L是沿光轴方向量度的,又称为轴向球差。球差也
可以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来量度,在高斯像面上形 成的弥散斑的半径称为垂轴球差,以 T 表示,即:
δT δL tan U 把表中的数据绘成 L曲线,同时给出垂轴球差 T h h 曲线。

《工程光学与技术》课件

《工程光学与技术》课件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需要高精度、高效率的光学检测和测量技术,工程光学将大有可为。
医疗健康
光学成像、光谱分析等技术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创新。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工程光学与技术》ppt课件
目录
• 工程光学概述 • 光学基础知识 • 工程光学技术 • 现代光学技术 • 工程光学实验 • 工程光学前沿与展望
01
工程光学概述
光学的基本概念
光的本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反射、折射和散射
04
现代光学技术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效应
非线性光学效应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非线性现象,如倍频 、和频、差频等。
非线性光学材料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实现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关键,如晶体、玻璃、聚 合物等。
非线性光学应用
非线性光学在激光技术、光电子学、光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 光参量振荡器、光倍频器等。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光子学基本概念
光子学是研究光子的产生、传播、相互作用和应 用的科学。
光子器件
光子器件是实现光子技术的关键,如激光器、光 放大器、光调制器等。
光子技术的应用
光子技术在通信、信息处理、传感等领域有广泛 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光计算等。
光学信息存储与处理
01
光学信息存储
光学信息存储是利用光的干涉、 衍射等光学效应实现信息的存储 和读取。
工程光学的研究内容
光学系统设计
研究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设 计方法,涉及光学仪器、摄影
镜头、显微镜等。
光学材料与制造

第二版工程光学分解课件

第二版工程光学分解课件
详细描述: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 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波将被完全反射回原介 质,不进入光疏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全 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
02
光学系统与元件
透镜与光学镜头
透镜的分类
光学镜头的应用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焦距,透镜可以分 为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双凸透镜 、双凹透镜和凸凹透镜等。
折反镜由反射镜和折射镜 组成,通过改变光路,将 光线聚焦在一点上。
折反镜的应用
在望远镜、显微镜和照相 机等光学仪器中广泛应用 ,用于改变光路和聚焦光 线。
滤光片与分光仪
滤光片的分类
根据滤光片的透过光谱, 滤光片可以分为可见光滤 光片、红外滤光片、紫外 滤光片等。
分光仪的结构
分光仪由棱镜或光栅等分 光元件和探测器组成,可 以将光谱分成不同的波段 。
非线性光学材料
研究和发展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如有机晶体、 无机晶体、光折变晶体等,以提高非线性光学效 应的转换效率。
非线性光学应用
非线性光学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光计算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如光参量振荡、倍频、和频等。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光子学基础
01
研究光子的产生、传播、相互作用等基本规律,以及光子与物
在摄影、摄像、显微镜、望远镜等领 域广泛应用,用于聚焦光线、改变光 路等。
光学镜头的基本参数
包括焦距、光圈、视场角、相对孔径 等,这些参数决定了镜头的光学性能 和使用范围。
反射镜与折反镜
01
02
03
反射镜的分类
根据反射面的形状,反射 镜可以分为平面反射镜、 凹面反射镜和凸面反射镜 等。
折反镜的结构
质的相互作用机制。
光子器件
02

工程光学(光阑)ppt课件

工程光学(光阑)ppt课件

入射窗
出瞳
入瞳
L1
L2


主光线
视场光阑 出射窗
孔径光阑
以上只讨论了入射光瞳口径为无限小的情况。实际上,光学系统的入射
光瞳总是有一定大小。有时还可能很大。此时系统小光束被限制的情况就变
得复杂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般情况作精简品课要件分析。
15
当入射光瞳有一定大小时,由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有时会 被某些透镜框所遮拦。如图所示,透镜L1、L2分别位于孔径光阑D的两侧。 由轴外物点B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其中只有一部分(画有阴影线部分) 通过系统成像,而其上下各有一部分分别被透镜L2与L1的镜框所遮拦。因此, 轴外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显然要比轴上物点小。致使像面上从中央到边缘, 光照度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惭晕”。
B
C A
精品课件
4
(二)入射光瞳、出射光瞳 入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前面的光组在物空间的像。也就是从透镜左向右方 观察所看到的孔径光阑的像。 出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后面的光组在像空间成的像。 入射光瞳、出射光瞳和孔径光阑三者是共轭关系。 入射光瞳是光束进入系统的公共入口,出射光瞳是光束射出系统的公共出口。
“光阑”。
在光学系统中,不单用装夹光学零件的金属框的内孔来限制光束,有
时还要专门设置一些带孔的金属薄片来限制光束,这些就是专用光阑。专
用光阑的通光孔一般为圆形,其中心线和光轴重合。多数专用光阑的孔径
是固定的,但也有可变的。孔径可变的光阑称为可变光阑,常用于照相物
镜中。又如人眼的瞳孔也是一个可变光阑,其孔径能随外界光线的强弱
视场光阑——决定物平面或物空间成像范围的光阑。在多数光学系统 如照相机、显微系统中,视场光阑的位置常被设置在系统物镜的像平面上, 这样,视场才能具有清晰的边界。

课件工程光学-08典型光学系统.ppt

课件工程光学-08典型光学系统.ppt

1.0
0.8
光谱光效率
为什么暗环境下能
0.6
做饭、洗衣,但不
0.4
能描龙绣凤?
0.2
2024/10/8
0.0 400 500 600 700 800
l(nm)
光谱光效率函数曲线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7
§8.1.5 眼睛的分辨率
眼睛刚能分辨开二个很靠近点的能力称为眼睛的分辨率。 二者成反 比
刚能分辨的二个点对眼睛物方节点的张角称为极限分辨角。
瞄准精度和前面讲到的分辨率是不是一个概念?
瞄准精度随所选取的瞄准标志而异,最高精度可达人眼分辨率的1/6到1/10。
二实线重合 60
2024/10/8
二直线端部对准 叉线对准单线
(10~20)
10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双线对称夹单线 (5~10)
9
§8.1.7 眼睛的立体视觉
眼睛观察空间物体时,能区别它们的相对远近而具有立体视觉。简称体视。 C
若以50%渐晕点为界来决定线视场2 y
F
2 y 2B2F
f tanW2
f h d
250 f
2 y 500h d
W F
f 眼瞳
W3W2 W1 2a 2h
眼瞳
d
2024/10/8
第七章 光度学基础
14
讨论:
逢年过节,要买放大镜孝敬老人, 该如何选择其放大倍率?
2y h
2y 1
2y 1 d
(2)与照明光谱成份有关:单色光分辨率高(眼睛有色差); (3)与视网膜上成像位置有关,黄斑处分辨率最高。
对眼睛张角小物体的要借助望远镜或显微镜等仪器,仪器 应有适当的放大率,使能被仪器分辨的也能被眼睛分辨。

工程光学基础4演示模板.ppt

工程光学基础4演示模板.ppt
(1)在照像光学系统中,根据轴外光束的像 质来选择孔径光阑的位置,其大致位置在照
像物镜的某个空气间隔中,如图4-6所示。 (2)在照像光学系统中,感光底片的框子就
是视场光阑。
(3)孔径光阑的形状一般为圆形,而视场光 阑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等。
0.0
11
对转向棱镜、一个分划板和一组目镜构成的, 如图4-7所示。有关光学数据如下:
片框 B1B2 的大小确定的。超出底片框的范
围,光线被遮拦,底片就不能感光。
0.0
5
或者是限制成像范围的光孔或框,都统称为 “光阑”。
限制进入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口径的光阑 称为“孔径光阑” ,例如照像系统中的可 变光阑 A 就是孔径光阑。
限制成像范围的光阑称为“视场光阑” ,
例如照像系统中的底片框B1B2 就是视场光
16
(2)
30
31.5> D棱>16
16
(3) 31.6
31.5> D棱>16
16
0.0
D目 23.5 23.7 24.0
22
由表可见,物镜的通光口径无论在何种
光阑位置情况下都是最大的;出瞳距lz '相
差不大,且能满足预定要求。
所以选择使物镜口径最小的光阑位置是 适宜的,故取第二种情况将物境框作为系 统孔径光阑。
(4)可放分划板的望远系统中,分划板 框是望远系统的视场光阑。
0.0
26
与分析
由前面两节的分析知道,光学系统中的光束 选择一定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这里再以显微 镜系统为例,介绍一些光束选择的考虑与分析。
0.0
27
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中成像光束的口径往往由物镜框限制,物镜 框是孔径光阑。位于目镜物方焦面上的圆孔 光阑或分划板框限制了系统的成像范围,成 为系统的视场光阑,如下图所示。

工程光学实验PPT课件

工程光学实验PPT课件
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 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 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 三、实验仪器
•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 2、品字形物屏P: SZ-14 • 3、凸透镜L: f=190mm(f=150mm) • 4、二维调整架: SZ-07 • 5、平面反射镜M • 二维调整架: SZ-07 • 7、通用底座: SZ-04 • 8、二维底座: SZ-02 • 9、通用底座: SZ-04
• 光学表面上如有灰尘,用实验室专备的干燥脱脂棉轻轻拭去或 用橡皮球吹掉。
• 光学表面上若有轻微的污痕或指印,用清洁的镜头纸轻轻拂去, 但不要加压擦拭,
• 更不准用手帕、普通纸片、衣服等擦拭。若表面有较严重的污 痕或指印,应由实验室人员用丙酮或酒精清洗。所有镀膜面均 不能接触或擦拭。
• 防止唾液或其溶液溅落在光学表面上。
F1经Lo后成一放大实像F’1,然后再用目镜Le作为放大镜观察 这个中间像F’1,F’1应成像在Le的第一焦点Fe之内,经过目镜 后在明视距离处成一放大的虚像F’’1。 • 三、实验仪器 • 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 • 2、1/10mm分划板F1

mx=(像宽/实宽)÷20 (20为测微目镜的放大倍数)
• 像距改变量:s=(a1-a2)+(b2-b1)
• 被测目镜焦距:fe=s/(m2-m1)
• 实验四 自组显微镜
返回
• 一、实验目的 •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掌握其调节、使用和测量它的
放大率的一种方法。
• 二、实验原理 • 物镜Lo的焦距fo很短,将F1放在它前面距离略大于fo的位置,
2 F 3 4 Le 5

工程光学.ppt

工程光学.ppt

孔径光阑的判断
例5-2:如图5-6a所示,L1,L2是两个直径 相等的正薄透镜,A为物点,P是光孔,已 知透镜的焦距 f1' 20mm ,f2'10mm,物距 l1 100mm,间距 d1 40mm,直径 D1 D2 6mm, DP 2mm ,求此系统的孔径光阑。
L
L
1
P
2
A
100
40
20
D1=6
图5-6a
D =2 P
D2=6
孔径光阑的判断
解 求出所有器件在物空间的像。为此将整个系统 翻转180,首先,光孔P经透镜L1成像:
1 l'
1 40
1 20
,得:
l'
40(mm)
l' l
40 40
1
,得:DP '
DP
2(mm)(表示直径大小可不考虑符号)
再将透镜L2对透镜L1成像:
1 1 1 l' 60 20
第一节 概述
▪孔径光阑:
光学系统中用于限制成像光束大小的光阑称 为孔径光阑,如照相机中的可调光圈就是该系 统的孔径光阑。
在光学系统中,描述成像光束大小的参量称 为孔径,系统对近距离物体成像时,其孔径大 小用孔径角U表示,对无限远物体成像时,孔 径大小用孔径高度h表示,如图5-1所示。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第二节 孔径光阑
❖光学系统的所有元件都有有限的通 光口径,其中必有一个元件的口径 限制着给定轴上物点所能进入系统 的最大光束,这就是孔径光阑。
▪ 1、光束限制的共轭原则 ▪ 2、孔径光阑的判断 ▪ 3、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光束限制的共轭原则
所谓光束限制共轭原则是指,当一条光线 被其所在介质空间的某一元器件的口径所限 制,则该光线的共轭光线也将被器件共轭像 的口径所限制,如图5-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L1
P L2
入瞳和出瞳
• 孔径光阑在物方空间的共轭“像”称为入 射光瞳,简称入瞳
• 孔径光阑在像方空间的共轭像称为出射光 瞳,简称出瞳
• 孔径光阑、入瞳、出瞳三者互为共轭关系 • 入瞳在整个系统的物方对光束进行限制,
出瞳在整个系统的像方对光束进行限制
入瞳和出瞳
Center Ray
C.R.
Aperture Stop
2 将Q点和L1和L2’边缘相连接,
tan 1

D1 2
QO
40

0.065
tan 2

D2' 2 QO 40 30

0.(l lZ ) tan 0.2D 3.5mm 2 y 7mm
渐晕光阑
• 当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确定以后,其余 限制轴外光束的光阑对轴外点将产生渐 晕作用,称为渐晕光阑。
视场光阑 B y A
孔径光阑
(如投影仪中被投影的图片框)
y D视 2
tg y
l lZ
其中 lZ 为入瞳的位置
视场光阑设在中间像面
视场光阑 (如在显微镜和望远镜系统中) 入窗:视场光阑在物方空间的共轭像 出窗:视场光阑在像方空间的共轭像 入窗,出窗,视场光阑三者互为共轭
第三节 渐晕光阑
• 描述成像范围大小的参量称为视场,近
距离物体成像的视场一般用物体的高度y
表示,无限远物体成像的视场用视场角ω
表示。
• 主光线:通过入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瞳中心的光线
y'

F
返回
视场光阑设在像面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y'

F
(如照相机底片框)
物在有限远
y y'

物在无限远
tg y'
f'
视场光阑设在物面
渐晕光阑
物镜
视场光阑
限制轴外光束
目镜 的光阑对轴外点
-
将产生渐晕作用,
f 1'
-f 2
称为渐晕光阑
光束限制的共轭原理
• 一条光线如果被某一光学器件限制,则该 光线的共轭光线也一定会受到该器件的 共轭像所限制
I
II
I'
A
A'
第一节 孔径光阑
• 定义:用于限制成像光束大小的光阑称 孔径光阑, 一般用轴上物点确定。
孔径光阑
焦距最短的镜头对准无限远聚焦 时,其最小的有效光圈能产生最 大景深。也就是说光圈越大,焦 距越长,被摄体距离越近,景深 就越小。
孔径光阑
限制成像光束 大小的光阑

L
A.S.

(Aperture Stop)
视场光阑
限制成像范围 大小的光阑
入瞳
y
ω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y' F
线视场与视场角
例题 5-4
例题 5-4
场镜
场镜:在系统的 中间像面或者附 近加入正透镜, 场镜能改变成像 光束的位置,不 影响系统的光学 特性。
第五节 景深和焦深
• 景深 • 焦深 • 结束
z2 z1
2a z'2
z'1
对准平面 B1
A B2
景深
入射光瞳 出射光瞳 P'1
P1 P P'
景像平面 B"2
A'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一、光阑的作用 二、孔径光阑、入瞳、出瞳 三、视场光阑、入窗、出窗 四、渐晕光阑 五、景深、焦深 六、远心光路
光阑的作用
光学系统中,对光束起限制作用的光学元 件称为光阑。如透镜的边框、光孔等。光 阑按限制光束的目的,分为:
1. 孔径光阑 图 2. 视场光阑 3. 渐晕光阑 4. 消杂光光阑
M.R.

Marginal Ray
L1
L2
Ex.P
Exit Pupil
A.S.
En.P
Enter Pupil
Q 像
Q'
入瞳和出瞳
孔径光阑离透镜越远,透镜 物高与视场角关系
尺寸越大,远近与口径调节, 保证通光孔径
y (lz l) tan
第二节 视场光阑
• 定义:限制成像范围大小的光阑称为视 场光阑
3 由该点向各器件物方共轭像边缘作连线并延长至物 面,允许成像范围最小的器件就是视场光阑。
例题 5-3
• 对例5-2给出的系统,求渐晕系数KD≥0.7的 系统视场光阑和最大视场范围。
1 找入瞳 2 找Q点
3 划连线 做比较
30
40 100
例题 5-3求解
• 解:1根据渐晕系数0.7,截取Q点,
D 0.7DP, 1.4mm
1. 渐晕的概念及渐晕系数 2. 渐晕情况下的视场计算(★) 3. 渐晕光阑的作用及相关计算(★) 4. 场镜
渐晕的概念
❖视场光阑与物面像面均不重合 (必然渐晕) ❖轴外物点成像无清晰的视场边界 (逐渐减弱) ❖轴上与轴外点成像光束大小不同--渐晕
渐晕系数
入瞳面
轴外点通过的光束直径
KD

D Do
3. 比较找出其中孔径角为最小(物在无限远 时为孔径高度最小)所对应的器件,该光 学元件就是系统的孔径光阑。
A
F
举例
D1 D2 F'
题解图
例题5-2
• 两个直径相等的正薄透镜,已知透镜的焦 距 f1' 20mm, f2 ' 10mm,物距为-100mm 即 l1 100mm ,间距60mm,直径 D1=D2=6mm,求此系统的孔径光阑。
• 描述成像光束大小的参量称为孔径,近 距离物体成像的孔径用孔径角U表示,无 限远物体成像的孔径用孔径高度h表示;
孔径光阑
-U
A
U
视场光阑
B y
A
A=
孔径光阑 孔径光阑 h
返回
系统孔径的确定----孔径光阑的识别
1. 求出所有的通光元件在系统物方的共轭 “像”。。
2. 对给定的轴上物点在物空间确定各器件允 许通过光束的最大孔径角(当物在无限远 时,确定所允许通过光束的最大高度)。
• 渐晕光阑的作用 1。 减小光学系统的横向尺寸 2。 改善轴外点的成像质量
减小光学系统的横向尺寸
-
返回
物镜
视场光阑 目镜
f 1'
-f 2
例题 5-4
一个望远系统由两个正薄透镜组成,已知物 镜的焦距F1’=1000mm,通光孔径D1= 50mm,物镜与目镜相隔1200mm,目镜通 光口径为D2=20mm,物镜与目镜的光学间 隔Δ=0。在F1’处设置D3=16mm的圆孔,求 此光学系统的瞳、窗及物方视场角,判断系 统有无渐晕,及满足无渐晕时的目镜通光口 径。
P2
线渐晕系数
轴上点通过的 光束直径
这部分轴外光束通不 过视场光阑!
上图 B1,B2,B3点的线渐晕系数分别为1,0.5,0
渐晕情况下的视场计算
描述视场
物高(视场范围) 视场角(平行光)
已知渐晕系数值,求视场范围的方法:
1 求出所有通过孔径在物方共轭像,找到入瞳
2 按渐晕系数值在入瞳上取点,作为光线和入瞳交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