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2014.4)

(Teaching plan of Biochemistry)

一、前言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本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医学规划教材。教材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既突出理论知识,又强调与医学的联系和应用实践,使其与综合性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有所区别。教材遵循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医学教育的需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由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根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结合我校本科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以及教学计划安排情况,本大纲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大部分,并对教材中的某些章节内容和课时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内在联系;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信号转导;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表达和调控。

2、掌握研究生物化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熟悉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设备和方法,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课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医学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

4、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办法,并辅以讨论等多种教育教学形式。

三、课程表述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课程编码:03110342

课程总学时:100学时,其中理论总学时76,实践总学时24

周学时:理论学时5 /实践学时3 学分:5.5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100学时教学平台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及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的基础上,适当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生命及疾病从分子水平深层次地加以理解,为今后从根本上理解和研究疾病发生机理打下扎实基础,培养高层次的临床人才。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科学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作为医学生,应很好学习并系统地掌握其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根据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要求,本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如下:①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掌握的知识点有: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间的内在联系;物质代谢与调节、能量代谢及信号转导;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表达和调控;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与医学应用的联系;与临床教学及应用密切有关的内容,包括物质代谢与调节、维生素与无机盐、非营养物质代谢等。②掌握研究生物化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理解和熟悉常用的用于生物化学研究的各种常见技术、设备和方法。③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课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医学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

(三)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地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当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边缘学科正向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学科领域渗透。可见,生物化学与其他有关的基础医学如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组织学及寄生虫学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是医学科学的基础。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主编:查锡良、药立波,2013.3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陈秀芳,2013.1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赵宝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理论:笔试,闭卷

实验:操作考核

(六)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七)实践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能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的相关原理及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分光光度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方法,分离纯化及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研究的方法、原理;核酸的提取、扩增及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结合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一些重要的临床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培养学生进行生物化学研究的科研思路,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了解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一些新进展及其所采用的新研究技术。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熟悉“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熟悉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讲授安排。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熟悉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及其在生命现象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掌握蛋白质特征性元素组成及其应用。

掌握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熟悉二十种基本氨基酸的分类。掌握部分氨基酸(Asp、Glu、Arg、Lys、His、Pro、Cys、Ser、Thr、Tyr、Met)的侧链功能基团(R基团),氨基酸紫外吸收(基团,波长)。

熟悉多肽链、肽及多肽的定义。

掌握肽键结构及反式构型、肽链两端的概念及肽链书写方法。

熟悉GSH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了解一些重要的生物活性肽(多肽类激素、神经肽)。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掌握蛋白质低级结构和高级结构。

一、一级结构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组成和化学键。了解胰岛素分子的一级结构。

二、二级结构

熟悉肽平面及肽单元的概念。

掌握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概念、组成、分类、化学键及α-螺旋的结构要点。

熟悉β-折叠及β-转角的结构要点。

熟悉模序的概念及其常见形式(锌指、HLH、RGD等)、影响二级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三级结构

掌握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掌握结构域的概念。

四、四级结构

熟悉亚基的概念。

掌握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

了解Hb分子的四级结构概况。

了解蛋白质二种常用分类方法。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熟悉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基础(RNAse的变性与复性)。

掌握分子病的发病机理。

了解Hb和Mb分子的空间结构要点(多肽链数量和空间结构不同点)。

熟悉协同效应及变构效应,蛋白质构象病(疯牛病发病机理)。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及等电点的概念及应用。

掌握蛋白质分子的亲水胶体性质,稳定因素。

掌握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变性因素、变性原理及变性在医学上的应用。

掌握蛋白质在紫外光谱区有特征性吸收峰,了解应用蛋白质呈色反应可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

第五节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掌握分子筛原理。

了解用丙酮沉淀、盐析、电泳、透析、层析、分子筛过滤、超速离心等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了解氨基酸序列的常用分析方法(Sanger水解逐段分析法、未端分析、倒推法)。

第三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及一级结构

掌握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基本单位。区别DNA和RNA组成上的异同。

熟悉核苷酸的功能。熟悉核苷酸的其它功能(辅酶、高能物质、第二信使等)。

掌握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化学键。

掌握DNA与RNA在一级结构上的异同。

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

熟悉Chargaff规则。

掌握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反向互补、右双螺旋、氢键及碱基堆积力维系)及碱基互补规律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了解DNA结构的多样性(B-DNA、Z-DNA、A-DNA)及DNA的多链结构。

熟悉原核生物环状DNA分子的超螺旋结构。

掌握真核DNA超螺旋结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及组蛋白的种类。

了解真核细胞从DNA到染色体的组装过程。

掌握DNA的基本生物学功能。

第三节RNA的空间结构

掌握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组成(UTR及ORF),hnRNA是mRNA的前体。掌握mRNA 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掌握tRNA的结构特点(富含稀有碱基、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三级结构为倒“L”型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掌握rRNA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RNA的种类及核糖体的构成。

熟悉LncRNA、小干扰RNA及miRNA的概念。

了解小核仁RNA、小胞质RNA和微RNA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掌握碱基对紫外光的吸收性质。了解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掌握DNA变性的概念、Tm值、增色效应(高色效应)的概念及(G+C)与Tm之间的联系。

熟悉变性DNA复性的概念、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及常见形式。

第五节核酸酶

区别核酸酶及核酶。

第三章酶

掌握酶和核酶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熟悉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串联酶)的含义。

一、酶的分子组成中常含有辅助因子

熟悉单纯酶、结合酶的概念,掌握结合酶的组成及其功能。

了解金属酶、金属激活酶的概念。

二、酶的活性中心

掌握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三、同工酶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及乳酸脱氢酶的分型及特点。

第二节酶的工作原理

一、酶促反应

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

熟悉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了解酶能有效地降低反应活化能。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含义。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类型、米氏方程式、km的概念、Km及Vmax 的生理学意义,熟悉用林-贝氏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测定Km值及Vm值的原理,了解米氏方程的推导。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类型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类型及机理,最适温度的概念及相关例子。

四、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pH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类型及机理,最适pH的概念及相关例子;

五、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抑制剂的概念,掌握不可逆性抑制剂的概念及相关例子,掌握可逆性抑制剂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三类可逆性抑制(竞争、非竞争、反竞争)的概念、特点及动力学特征。

掌握竞争性抑制的实例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六、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掌握酶激活剂的概念及分类。

第四节酶的调节

一、酶活性的调节

掌握酶原及酶原激活的概念、实例、机理和重要生理意义。

了解别构调节、别构酶、别构部位、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

二、酶含量调节:

了解诱导作用、阻遏作用的概念。

第五节酶的分类与命名

熟悉六大类酶(按顺序记忆)。了解酶编号(EC)的含义。

第六节酶与医学的关系

了解酶在探讨疾病发生机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第五章维生素与无机盐

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

熟悉维生素A、D、E、K的化学本质及性质,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掌握8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化学本质、活性形式(辅酶形式)、生化作用,熟悉解其缺乏症。

第三节微量元素

掌握微量元素的概念,了解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分布及作用。

第四节钙、磷及其代谢

了解钙和磷的代谢。

第六章糖代谢

了解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及意义。

第一节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了解糖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与转运。

第二节糖的无氧氧化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

一、糖的无氧氧化过程

掌握糖无氧氧化的部位、两个阶段;熟悉糖酵解基本反应过程;掌握糖酵解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关键酶;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及能量生成。

二、糖酵解的调控

掌握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激活剂;了解关键酶在糖酵解代谢调控中的基本作用模式。

三、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掌握糖无氧氧化的生理意义及能量ATP的生成。

四、其它单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可自学。

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

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

一、糖有氧氧化分为三个阶段

掌握糖有氧氧化的三个阶段及发生部位;掌握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及辅酶组成;了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过程。

二、柠檬酸循环

掌握三羧酸循环(TCA)的概念、限速反应及关键酶、代谢产物等基本要点;熟悉TCA 具体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

三、有氧氧化中能量的生成:

掌握糖有氧氧化中各阶段ATP生成的数目和方式。

四、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了解关键酶在糖有氧氧化各阶段的基本调控模式;熟悉细胞能量状态在有氧氧化调控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五、巴斯德效应

了解巴斯德效应的概念及其机理。

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

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概念。

一、磷酸戊糖途径反应阶段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发生的细胞部位、关键酶、中间产物NADPH和5-磷酸核糖;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两个反应阶段。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了解NADPH/NADP+比值对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作用。

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了解蚕豆病的发生机理及临床病症。

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掌握葡萄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及生理意义;了解糖原的基本结构特点。

一、糖原的合成

掌握糖原合成的概念、亚细胞定位、“活性葡萄糖”形式及关键酶;了解糖原合成的基本过程、糖原引物、分支链形成等。

二、糖原的分解

掌握肝糖原分解的概念、亚细胞定位、关键酶及产物形式;掌握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代谢差异与其不同生理功能上的关系;了解糖原支链分解的过程。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了解激素通过化学修饰调节对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协同调节作用。

四、糖原累积症

了解糖原累积症特点及成因。

第六节糖异生

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原料及主要发生的器官。

一、糖异生代谢过程

掌握糖异生途径的概念、主要反应过程的关键酶;

熟悉草酰乙酸的穿梭方式、NADH来源;

二、糖异生的调节

熟悉底物循环及无效循环的概念;了解糖异生调节主要在两个底物循环间进行调节。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熟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四、乳酸循环

掌握乳酸循环的概念、基本过程及生理意义。

第七节葡萄糖的其他代谢产物

掌握2,3-二磷酸甘油酸调节Hb运输O2的生理功能。

第八节血糖及其调节: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熟悉血糖的概念、参考正常值;掌握血糖的来源、去路及其相对平衡的生理意义。二、血糖水平的激素调节

了解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方式。

三、糖代谢障碍与血糖水平异常

了解高血糖、糖尿病、低血糖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第七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

了解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磷脂及胆固醇的结构。

掌握脂质的生物功能,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及种类。

第二节脂质的消化吸收

了解脂质的消化吸收。

第三节甘油三酯代谢

掌握甘油三酯的合成原料、部位、合成基本过程(包括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途径)。

掌握软脂酸的合成原料、部位和限速酶。了解软脂酸合成的过程及调节。了解软脂酸延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掌握脂肪动员和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HSL)的概念。熟悉甘油代谢及甘油激酶。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β-氧化基本过程及脂肪酸氧化中能量计算。了解脂肪酸的其它氧化方式。

掌握酮体的概念,酮体生成和利用的部位、原料和关键酶,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了解酮体生成及利用的过程及调节。

第四节磷脂代谢

熟悉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合成部位、原料。

了解甘油磷脂合成的过程。

熟悉甘油磷脂的分解及磷脂酶的作用。

第五节胆固醇代谢

掌握胆固醇生成的部位、合成原料、关键酶、调节和胆固醇的转化。

了解胆固醇合成的过程。

第六节血浆脂蛋白代谢

熟悉血脂概念及组成。

掌握血浆脂蛋白概念、用电泳法和超速离心法分离的种类、组成特点及生理功能。

了解脂蛋白的基本结构。

熟悉载脂蛋白C II、AI、CETP及PTP的功能,各种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及相关酶LPL、ACAT、LCAT的作用。

第八章生物氧化

熟悉生物氧化的概念;了解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异同。

第一节氧化呼吸链

掌握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熟悉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的概念。

一、氧化呼吸链的组成

熟悉组成呼吸链的四种酶复合体及其辅基的名称、排布、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NADH和FADH2氧化呼吸链

掌握两条氧化呼吸链(NADH和FADH2氧化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了解确定呼吸链各组分排列顺序的实验方法(还原电位、体外呼吸链拆开与重组、阻断试验、吸收光谱)。

第二节氧化磷酸化

掌握体内ATP生成的两种主要方式;掌握氧化磷酸化和底物磷酸化的概念。

一、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掌握P/O比值概念;熟悉由P/O比值和自由能变化(ΔG o/)确定的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熟悉阐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理论——化学渗透假说。

三、A TP合酶与ATP合成的结合变构机制

熟悉ATP合酶的结构特点;了解ATP生成的结合变构机制。

四、A TP在能量代谢中的中心作用

掌握高能磷酸键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掌握ATP在体内能量转移和磷酸核苷化合物互变的核心作用。

熟悉常见的几种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熟悉UTP、CTP、GTP等在体内糖原合成、磷脂合成、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第三节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一、A TP/ADP对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掌握体内能量状态(ATP/ADP)是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二、抑制剂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熟悉常见的呼吸链抑制剂、解偶联剂和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及其作用的机制。

三、甲状腺素对氧化磷酸化影响

了解甲状腺激素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机制。

四、mtDNA突变对氧化磷酸化影响

了解线粒体DNA突变对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影响作用。

五、跨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1、胞质中NADH跨线粒体膜转运机制

掌握不同组织(脑、肝、骨骼肌、心)胞质中NADH跨线粒体内膜的穿梭路径;了解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基本过程。

2、A TP-ADP跨线粒体膜的转运

了解腺苷酸转运蛋白(A TP-ADP转位酶)的结构及对ATP、ADP的偶联转运。

第四节其他氧化与抗氧化体系

一、活性氧

了解活性氧的概念及常见类型;了解活性氧的产生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危害。

二、抗氧化酶体系

了解体内常见的抗氧化酶类型及生理功能。

三、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了解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概念;了解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参与的氧化过程。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

一、体内蛋白质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用

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可用氮平衡描述

掌握氮平衡的三种情况

三、营养必需氨基酸决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掌握必需氨基酸,熟悉半必需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判断标准、蛋白质互补作用。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一、外源性蛋白质消化成寡肽和氨基酸后被吸收

熟悉氨基酸两种吸收方式的名称,了解蛋白质消化的大致过程及相应的酶,了解氨基酸吸收机理

二、未消化吸收蛋白质在大肠下段发生腐败作用

熟悉蛋白质腐败作用的概念,了解蛋白质腐败产物

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体内蛋白质分解生成氨基酸

熟悉两条蛋白质降解途径的基本情况,了解组织蛋白质的寿命。

二、外源性氨基酸与内源性氨基酸组成氨基酸代谢库

熟悉氨基酸代谢库及来源与去路。

三、氨基酸分解先脱氨基

掌握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AST、ALT)的名称、催化的反应并了解它们在临床诊断上的主要应用。掌握转氨酶的辅酶。掌握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酶及存在部位。

掌握一般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进行部位及反应过程。掌握“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进行部位并了解其大致反应过程。

熟悉三类转氨基作用的概念,了解嘌呤核苷酸循环反应过程,了解其它脱氨基方式。

四、氨基酸碳链骨架可进行转换或分解

掌握 -酮酸三个主要代谢途径;

掌握生酮氨基酸,了解生糖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第四节氨的代谢

一、血氨有三个重要来源

掌握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

二、氨在血液中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形式转运

掌握氨经血转运的两种形式(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运氨)及生成部位。

三、氨在肝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代谢去路

掌握鸟氨酸循环的概念、部位、原料、限速酶及参与的氨基酸。熟悉CSP-Ⅰ的特点及激活剂。

熟悉高血氨症的概念。熟悉肝昏迷氨中毒学说的生化基础。

了解鸟氨酸循环的具体步骤,了解尿素合成的调节。

第五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产生特殊的胺类化合物

熟悉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鸟氨酸的对应脱羧基产物。

二、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一碳单位

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种类、载体、来源。

熟悉一碳单位的互变情况及生理功能。

了解氨基酸生成一碳单位的情况。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是相互联系的

掌握活性甲硫氨酸及生理功用

熟悉甲硫氨酸循环过程、概念及生理意义,熟悉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物;了解肌酸的合成四、芳香族氨基酸代谢可产生神经递质

掌握苯丙酮酸尿症和白化病缺乏的酶、掌握酪氨酸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产物(包括甲状腺素),了解尿黑酸尿症、帕金森病,了解Trp的代谢情况

五、支链氨基酸的分解有相似的代谢过程

了解Val、Leu及Ile的代谢概况

第十章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存在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

熟悉从头合成的概念、原料、特点、基本阶段及限速酶;熟悉从头合成的调节概况。熟悉补救合成的概念、生理意义。掌握核苷二磷酸水平脱氧及酶。

掌握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的本质(嘌呤类似物、氨基酸类似物及叶酸类似物)、作用原理及各类的典型代表(包括与何种物质结构相似)。

了解从头合成的过程。了解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了解掌握核苷酸脱氧参与的物质。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尿酸

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过多导致的疾病、痛风的治疗药物和生化机制。第二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同样有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两条途径

掌握嘧啶类似物的典型代表及生化机制

熟悉嘧啶核苷酸合成原料、特点和基本阶段,熟悉CTP、dTMP的生成

了解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过程,了解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概况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了解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及特点

第十二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第一节物质代谢的特点

熟悉物质代谢的六大特点

第二节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掌握乙酰CoA的来源与去路;熟悉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系。

熟悉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熟悉肝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主要作用特点。

第四节肝外重要组织器官的物质代谢特点及联系

熟悉组织、器官代谢的典型特点。

第五节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水平的物质代谢调节主要调节关键酶活性

掌握代谢调节有三种方式。掌握关键酶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变构调节的概念、曲线及特点。

掌握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方式。

熟悉细胞内酶隔离分布的意义

了解酶含量的调节。

二、激素通过特异受体调节物质代谢

了解激素水平的调节

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及神经-体液途径整体调节体内物质代谢

熟悉饥饿状态下的代谢改变

了解应激和肥胖的整体调节

第十一章非营养物质代谢

第一节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意义及特点。

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单加氧酶系氧化反应及常见结合反应。

了解生物转化作用的其它反应及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第二节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了解胆汁的主要成分。掌握胆汁酸的分类(游离胆汁酸,结合胆汁酸)、功能、代谢及关键酶,肠肝循环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第三节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掌握血红素的合成原料、部位、关键酶及其调节。

了解血红素合成的过程。

第四节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熟悉胆色素概念及种类。

掌握胆红素的来源、转运。了解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熟悉游离胆红素在肝和肠道中的转变,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掌握未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异同。了解黄疸类型及生化改变。

第三篇遗传信息的传递

熟悉中心法则的概念

第十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熟悉半保留复制的意义;了解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了解DNA复制的起点、双向复制及复制子的概念;

熟悉复制的方向性;

掌握领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段及半不延续复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掌握复制所需的底物、模板及聚合反应;

掌握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不同种类和功能;熟悉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功能。

熟悉复制的保真性的三种机理及DNA聚合酶所起的作用;

熟悉解螺旋酶、DNA拓扑异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在DNA复制中的主要作用;熟悉DNA连接酶的作用。

第三节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熟悉DNA复制的大致过程;了解DNA复制的具体过程。

第四节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过程

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过程的不同点;了解真核生物DNA合成后核小体的组装;

熟悉真核生物端粒和端粒酶的组成及意义;了解端粒酶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掌握逆转录的概念;熟悉逆转录酶的作用;了解逆转录过程及意义。

第十五章DNA损伤与修复

熟悉DNA损伤的概念;了解DNA损伤的后果。

第一节DNA损伤

熟悉导致DNA损伤的体内及体外因素。熟悉DNA损伤的类型。

第二节DNA损伤的修复

熟悉DNA损伤的光修复、切除修复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了解DNA损伤的其他修复形式。

第十六章RNA的生物合成

掌握转录的概念、特点,转录与复制的对比(异同点)。

第一节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和酶

一、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

掌握模板链、编码链的概念;熟悉不对称转录的含义。

二、R 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

熟悉大肠杆菌转录酶的组成、各亚基的功能、全酶与核心酶的组成和功能。

三、R NA聚合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启动转录

掌握启动子概念及其作用,熟悉RNA聚合酶辨认和结合的区域及序列特征。

第二节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一、转录起始需要RNA聚合酶全酶

熟悉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组成。

二、R NA pol核心酶独立延长RNA链

了解转录延长的化学反应、转录延长的特点。

三、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依赖ρ因子与非依赖ρ因子两大类

熟悉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方式的区别。

第三节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一、真核生物有三种DNA依赖的RNA聚合酶

掌握真核细胞转录酶的种类及转录产物,了解RNA聚合酶Ⅱ对真核生物的重要性。

二、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中具有重要作用

熟悉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区的序列特点。

了解转录因子的作用、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成。

三、真核生物转录延长过程中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

掌握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延长的区别。

四、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和加尾修饰同时进行

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的特点。

第四节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和降解

一、核不均一RNA经首、尾修饰和剪接后成为mRNA

掌握真核mRNA帽子、尾巴的结构,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的概念。了解其加工过程。了解mRNA的剪接、编辑概况。

二、真核rRNA前体经过剪接形成不同类别的rRNA

了解rDNA的特点,了解初级rRNA的加工概况(45S→18S、5.8S、28S)及特点。三、真核生物前体tRNA的加工包括核苷酸的碱基修饰

熟悉tRNA的转录后加工

四、RNA催化一些真核和原核基因内含子的自剪接

五、RNA在细胞内的降解有多种途径

了解RNA在细胞内的降解途径

第十七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一节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掌握翻译的基本概念、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原料

一、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信息模板

掌握三联体密码子的概念、遗传密码的特点、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熟悉:框移突变的概念。

二、氨基酰-tRNA通过其反密码子与mRNA中对应的密码子互补结合

掌握tRNA在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

三、核糖体是肽链“装配厂”

掌握rRNA在翻译中的作用、核糖体上的重要的功能部位。熟悉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功能。

四、肽链生物合成需要酶类和蛋白质因子

熟悉原核生物肽链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因子。

了解真核生物肽链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因子。

第二节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

一、氨基酰-tRNA合成酶识别特定氨基酸和tRNA

掌握氨基酰tRNA合成酶特点、氨基酸与tRNA结合时消耗能量,氨基酸活化的部位。

了解氨基酰tRNA的书写。

二、肽链合成的起始需要特殊的起始氨基酰-tRNA

掌握真核和原核生物起始的氨基酰tRNA

第三节肽链的生物合成过程

一、翻译起始复合物的装配启动肽链合成

熟悉原核生物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起始复合物形成与原核生物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差别。了解真核生物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

二、在核糖体上重复进行的三步反应延长肽链

掌握原核生物肽链延长的过程即进位-成肽-转位;肽链延长的能量消耗。

熟悉核糖体循环的概念。了解真核生物肽链延长的过程。

三、终止密码子和释放因子导致肽链合成停止

熟悉肽链延长终止过程、释放因子的功能、原核生物释放因子所识别的终止密码子、多聚核糖体的概念。

第四节肽链生物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

一、肽链折叠为功能构象需要分子伴侣

掌握翻译后加工的概念、靶向输送的概念、分子伴侣的概念;

了解热激蛋白、伴侣蛋白的作用机制。

二、肽链的肽键水解生成活性蛋白质或功能肽

掌握信号肽的概念、信号肽的特点。

三、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增加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了解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增加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第五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

一、许多抗生素通过抑制肽链生物合成发挥作用

熟悉四环素、氯霉素、嘌呤毒素、放线菌酮抑制肽链生物合成的原理。

了解其他抗生素抑制肽链生物合成的原理。

二、某些毒素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

熟悉白喉毒素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原理。

了解蓖麻毒素抑制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原理。

三、干扰素经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而呈现抗病毒作用

熟悉干扰素的工作原理。

第十八章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

二、基因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了解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三、基因表达的方式存在多样性

熟悉管家基因、基因组成性表达、诱导和阻遏表达的概念。

四、基因表达受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共同调节

掌握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五、基因表达调控呈现多层次和复杂性

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和复杂性。

第二节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一、操纵子是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基本单位

掌握操纵子的概念。

二、乳糖操纵子是典型的诱导型调控

掌握乳糖操纵子的结构,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CAP的正性调节,协调调节。

三、原核基因表达在转录终止阶段有不同的调控机制

了解原核基因表达转录终止阶段的调控机制。

四、原核基因表达在翻译水平的多个环节受到精细调控

(完整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代码:12000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52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使用专业:护理、助产、临床、药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探讨并阐明生命现象,即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变化及调控;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其它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在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变化及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生物体内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物质的主要代谢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3.掌握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主要过程及规律。 【能力目标】 1.掌握生物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 2.具有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 3.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4.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护理操作技能。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连海事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连海事大学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生物信息学辅修专业学分数 4 学时数72 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者杭晓明编写日期2005.12.1 教研室主任签字主管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一门基础和前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将为生命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描述生物体内的主要物质的组成、生物学功能,物质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规律。 2. 解释生物体内物质组成、物质代谢及调控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3. 学会初步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论述或解释一些基本的生命现象和问题。 4.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是一门主要运用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学科的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阐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生物大分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作为生命学科必不可少核心,近年来,生物化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生命学科中最先进的领域之一,正向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学科领域渗透。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一门基础和前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将为生命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生化的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课程体系;学习方法。 生物有机体: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细胞及细胞器;生物膜。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 激素。 生物体代谢:糖代谢;氧化磷酸化;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尿素循环;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糖-蛋白;脂-蛋白;核酸与其他)。 遗传信息传递DNA—RNA—蛋白质:DNA复制;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 生化过程的相互作用与调控:调节(酶水平;激素水平;神经系统)。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学时数:62 其中:实验学时:10 课外学时: 学分数:3.5分 适用专业:临床护理学 执笔者:郭冬招 编写日期:2006年11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的任务主要是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某些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对认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止疾病奠定扎实的基础。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它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理解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了解物质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通过实验课熟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等。 为了完成和达到生物化学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宜以物质代谢为主线,加强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牢固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绪论 1.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 2.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理解新陈代谢的特点与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3.了解生化与各基础学科的关系,生化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蛋白质的化学 1. 掌握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掌握肽键和肽的概念。 2.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及亚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稳定蛋白质各级结构中的非共价键和共价键。 3. 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 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实际应用: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与沉淀。 5.了解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和蛋白质的分类。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301100350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64 学分: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适用层次:本科 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交流) 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承担院部:基础医学院;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加强基础、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果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衔接协调、避免与其它课程知识重复或者脱节。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设施,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学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递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维和一定的创新思维。重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药剂、口腔工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一、课程任务 《生物化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肝生物化学。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代谢与机能活动的关系,熟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人体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学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生物化学知识的医学应用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临床医学现象,指导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人类健康事业。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人体主要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 2.熟悉人体内物质代谢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 3.了解物质代谢与人体功能活动的关系。 4.学会使用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仪器。 5.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6.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7.具有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时间分配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考试类别:考试□考查√ 教材:生物化学 (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教师:李成仁教研组:医学基础课教研组 授课班级:13级1-3班 教学章目 周 学 时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践 性教 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三羧酸循环 和能量代谢 第三章蛋白质结构 与功能 第四章核酸的结构 和功能 第五章酶学 第六章糖代谢 第七章脂类代谢 第八章蛋白质代谢 第九章非营养物质 的代谢 第十章水盐代谢 第十一章酸碱平衡 1 6 6 5 7 7 6 7 2 2 2 2 2 2 57 1 4 4 3 5 5 4 5 2 2 2 2 2 2 43 2 2 2 2 2 2 2 14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_学-预防医学专业)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 学,预防医学本科) 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012年3月

目录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 所属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预防医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5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医学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阐明生命现象。 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影像、检验、麻醉等五年制专业和药学四年制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其目标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医学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人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容衔接先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有机化学等。生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其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童坦军刚. 生物化学(第2版). :大学医学,2009 主要参考书: 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生物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2002

生物化学(上)教学大纲及进度生技Word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系别●生物技术系 教师●刘玮 课程●生物化学(上) 团结勤奋 求是创新 南昌大学教务处

《生物化学》 (上) 刘玮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系 2013年8月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适用) 任课老师在每学期开课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进度表”,经教研室讨论在开学后一周内发至学生班级,并送学生所在系一份。 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任课教师:刘玮 性别:男年龄: 59 职称:研究员 学历:硕士所学专业:动物生理学任课班级:生物技术122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上)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含英文译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J5602Z001 课程类别:(指通识课、学科核心课、选修课)学科核心课 教学时数总计:64学时 授课时数:本学期32学时 实践教学时数:无 实验时数:本学期48学时(见《生物化学实验》J5602Z002)设计:无 实习:无 教学大纲制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2012年9月 系主任签字; 南昌大学教务处

生物化学(上)教学大纲 (适用于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码:J5602Z001 课程英文译名:Biochemistry 课程类别:学科核心课开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分:4 总学时:64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教材:《生物化学原理》2e,张楚富主编,高教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1]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5e, David Nelson & Michael Cox, 2009 [2] Color Atlas of Biochemistry, 2e, Jan Koolman, 2005 [3] Biochemistry for Dummies, John T Moore, 2008 [4] 生物化学考研精解,毛慧玲、朱笃主编,2007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本课程是生物科学各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学习目的和任务主要是: 1. 掌握基础生物化学内容以及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 2. 认识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的相关关系; 3. 为学习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及食品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学等后续专业课程打 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大纲分为掌握/记住、理解/熟悉及了解等层次要求 三、课程基本内容(授课顺序有所调整,参见教学进度表) 第一章绪论 1. 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推动生化研究飞跃发展的若干重大突破及相关学者 2. 了解当代生化研究的主要任务 3. 了解主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第二章氨基酸与肽 1. 掌握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 理解氨基酸主要物性与结构的关系 3. 理解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以及等电点pI与解离基团pK值的关系 4. 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方法,记住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 5. 了解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 6. 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及重要性,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掌握其氮含量特点 7. 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基础、临床、口腔、检验、药学等专业本科使用) I 前言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在工业、农业、医学及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生物化学的研究和教学,已将生物化学列为各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它也是各层次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之一。因此生物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必须认真进行教学。本大纲在生化统编第六版教材基础上编写,适用于医学临床、口腔、检验、药学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课8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2.75:1。 四、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周爱儒主编,6版,2004年。

II 正文 绪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生物化学概念、发展简史、研究的主要内容等知识介绍,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生物化学的定义。 (二)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 (三)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生物化学的定义。 (二)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生物化学与医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大分子的基础上,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南医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本科)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执笔人:朱利娜 审定人:方振伟 学院负责人:马文丽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820006 学分:6分 学时:108学时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细胞生物学 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本科)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生物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许多疾病的病理或征象都要用生化的理论在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加以解释;生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生物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和调控规律,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细胞间信息传递,血液、肝脏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Introduction COURSE CODE:B82006 UNITS OF CREDIT:6 HOURS OF CREDIT:108 REQUIRING COURSE:Bas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Medical Physics,Cell Biology COUNTINUING COURSE:Pathophysi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Medical Immunology, Medical Genetics,Pharmacology,Laboratory Diagnostics,Medicine, Surgery SUITED PROGRAM:Clinical Medicine(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Basic Medicine(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Medical Imageology(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2014.4) (Teaching plan of Biochemistry) 一、前言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本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医学规划教材。教材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既突出理论知识,又强调与医学的联系和应用实践,使其与综合性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有所区别。教材遵循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医学教育的需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材由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根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结合我校本科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以及教学计划安排情况,本大纲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大部分,并对教材中的某些章节内容和课时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内在联系;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信号转导;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表达和调控。 2、掌握研究生物化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熟悉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设备和方法,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课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医学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专业兴趣。 4、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办法,并辅以讨论等多种教育教学形式。 三、课程表述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课程编码:03110342 课程总学时:100学时,其中理论总学时76,实践总学时24 周学时:理论学时5 /实践学时3 学分:5.5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100学时教学平台 (一)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供本科药学专业使用) 课程编号:学时:80 其中实验学时:3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以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及其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内容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及生命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一切生化过程及其规律,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以及药物和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等,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把这些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有关科学领域和生产实践,已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本课程是基础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它基础医学和药学的各个领域,使之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生物化学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除了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药学其它各课程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生物化学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药学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从事新药研究、新药开发、药物生产、药物使用与药政管理的必要基础学科。因此学好生物化学的前期基础课主要是生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而掌握生物化学又为学好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生物化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了解现代生物化学在医药科学中的新进展。生物化学实验除为验证理论和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外,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最新的生化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应用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启发式教学,配合实验教学和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按教学计划针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本教学大纲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吴梧桐主编、第五版《生物化学》为蓝本编写。重点为第一篇的蛋白质的化学、核酸的化学、酶;第二篇的物质代谢(包括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第三篇的生物药物和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难点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促反应动力学、血浆脂蛋白代谢、物质代谢调节、激素及其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其余内容作一般了解 五、建议学时分配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预防、口腔、麻醉、检验、护理、妇幼、应用心理、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二OO五年九月修订

前言 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结合我院的教学计划,根据全国规划教材周爱儒主编《生物化学》第六版,编写了本教学大纲,作为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本大纲将各章目的要求分项列出,每章要点具体介绍,可供学生参阅。 根据我院的教学计划,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课教学时数为54学时。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有关英文专业书刊的能力,每章中还列出了本章出现的生化专业英文词汇,以便学生熟记。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2005年9月

目录

绪论 目的要求 1.要求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及其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 2.熟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了解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内容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氨基酸20种L型α-氨基酸(包括三字缩写符号) 2.肽肽键?肽链和多肽生物活性肽(包括谷胱甘肽)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一级结构 2.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片层β-转角无规卷曲模序结构域 3.三级结构 4.四级结构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纯化 1.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两性电离等电点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胶粒的两个 稳定因素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的颜色反 应 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电泳透析层析分子筛 专业词汇 glycine (Gly) 甘氨酸 cysteine (Cys) 半胱氨酸 aspartic acid (Asp) 天门冬氨酸 arginine (Arg) 精氨酸 isoelectric point (pI) 等电点 amino terminal 氨基末端 carboxyl terminal 羧基末端 glutathione (GSH) 谷胱甘肽 neuropeptide 神经肽 conformation 构象 primary structure 一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 α-helix α-螺旋 β-pleated sheet β-折叠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化实验大纲-说明

《生物化学B》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4114 课程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B 开课对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本科(四年制) 学时:25/85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作用 生物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的科学。近年来,生物化学与其衍生出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生物化学已越来越成为生物学的共同语言,成为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生物化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学科,生物化学理论是在科学研究实验基础上高度总结的结论性观点。因此,要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必需要进行生物化学实践。目前生化实验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 开展生物化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让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在生化课堂之外亲自动手做实验,以应证并深入了解生化反应的原理,熟悉各种生化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培养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基本技术的操作,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其后续专业课程如酶工程、生化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制药等的学习,以及将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的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即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 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以及规X的书写实验报告论文等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严格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化学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3. 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实验一、肝组织中核酸的分离提取与鉴定 [教学目的] 1.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核酸的原理、操作技术及核酸组分的鉴定方法。 2. 熟悉离心计的操作使用。 3. 了解核酸的组成。 [教学内容] 1.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 2.核酸的水解。 3.核糖、脱氧核糖、嘌呤、磷酸的定性鉴定。 主要仪器 离心机 学时:4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145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学时数:24学分数: 1.5 1.课程类别: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的:巩固学生生物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中学教学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本大纲共编写实验内容包括17个实验,43学时,其中必做实验7个,16学时,选做实验10个27学时。根据教学计划,本实验课程应开设10个,计24学时,除了开设必作实验7个,16学时,约占总学时的67%外;应根据情况选做实验3个,共8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3%。 实验大纲中验证性实验16个,共40学时,占总学时的93.02%,综合性实验1个,共3学时,占总学时的6.98% 。

实验一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重点难点:重点: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难点:蛋白质和氨基酸几种鉴定方法的特点。 教学要求: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掌握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实验内容:观察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实验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重点难点:重点:纸层析法的操作方法。难点:对影响Rf 值主要因素的控制。 教学要求:了解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理解氨基酸纸层析法的原理;掌握纸层析法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制备扩展剂,氨基酸的分离鉴定。 实验三蛋白质的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 重点难点:重点: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难点:测定蛋白质等电点时,各种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的准确性。 教学要求: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掌握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 实验内容: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观察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实验四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上海交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上海交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 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90,周学时3,学分6分,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 (二)课程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及其他生命科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现代的生化理论和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它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这门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为了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基础,能够将这些基础知识运用到生物化学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能从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去认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以及代谢调节的意义;基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等。 (四)课程选用的教材、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教材: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教材:郑集等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罗盛纪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张楚富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Garrtt,《生物化学》(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根据国家教委对生物化学教学要求的精神,为密切结合教学需要,本课程参考现行学时数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及核酸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 (4)概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四)课程选用的教材、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教材: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教材:郑集等主编,《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罗盛纪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张楚富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Garrtt,《生物化学》(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根据国家教委对生物化学教学要求的精神,为密切结合教学需要,本课程参考现行学时数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及核酸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 (4)概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特点 ⒈讲课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大班讲授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充分备课、写好教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利用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讲课要采用启发诱导,实例分析,习题作业,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突出重点和难点,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 ⒉实验实验分小班进行,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基本技术及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实验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狠抓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教师注意多巡堂,多启发,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并通过多媒体手段下载有关生化实验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播放给学生观看,尽可能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⒊自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听课和实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自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指定课外阅读资料,翻译专业文献,专题讲座,组织业余兴趣小组等形式适当提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指导学习方法。 ⒋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 (六)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及核酸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检验等专业使用) 郧阳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2008年3月20日

前言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采用化学的原 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 题,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的各个领域。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将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从分子水平探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近年来,对人们十分关注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病机制进行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相信, 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和延续)进一步发展,将给临床医学 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全新的理念。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除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与人体正常生理 过程的分子机制外,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其它课程和临床医学打下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及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等专 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 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 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6学分,计划学时为1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5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应注意结合生活和临床实际进行理解记忆、 对照比较记忆(前后对照比较,课程间对照比较)、反复记忆等方式;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开 设定性、定量、综合性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考试方式及成 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等, 占总成绩的70-80%;实验成绩占20-30%,主要包括考勤、操作、实验报告、实验卷面考核等方面。 学时分配表 学时 章标题 理论实验合计 1 绪论 1 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18 23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 8 4 3 酶 6 10 4 4 糖代谢 10 18 8 5 脂类代谢8 8 16 6 生物氧化 4 4 7 氨基酸代谢 6 10 4 8 核苷酸代谢 4 4 9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4 0 4 10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4 4 11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4 4 1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4 4 13 基因表达调控 4 4 14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4 4 15 细胞信息传递 4 4 16 血液的生物化学自学 0 0 17 肝的生物化学 4 18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自学 0 0 19 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自学 0 0 20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自学 0 0 21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自学 0 0

食品生化教学大纲最新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FFOD2102 课程名称: 食品生物化学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80学时(授课56学时,实验24学时),5学分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普通化学 开课院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一、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掌握生命活动中重要组成成分—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维生素、辅酶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内分子水平上所发生重要的代谢反应有较深入的认识,熟悉其中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对生物体内的各种反应的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为学习食品技术原理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本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开发新产品及新食品资源,从事发酵工程及食品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糖、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性质及提取分离的方法;熟悉维生素、辅酶的种类、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生物中各种代谢反应原理,目的,基本过程以及部位等;熟记主要的代谢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与代谢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各种代谢反应与生产及生活的关系,如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生物制药、农业生产等,从而进一步领会各种代谢反应;学会总结生物体内各种反应的规律,综合分析各种代谢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代谢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习设计大致的研究过程;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手段。 另外,随着该学科技术研究的深入,本课程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食品工业发展动向方面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课程主要内容 第1章绪论(2学时) 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 了解食品的概念及化学组成;理解食品生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它在食品行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食品生物化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主要内容: 1.食品的概念及化学组成。 2.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3.食品生物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生物化学 第1章绪论 熟悉“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生物化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熟悉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讲授安排。 第2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各类氨基酸的结构、重要理化性质 2.肽键与肽链肽键、肽及氨基酸残基的概念、一些重要生物活性肽 3.蛋白质的分类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概念及重要性 2.蛋白质二级结构概念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模体、侧链对二级结构形成的影响 3.蛋白质三级结构概念结构域、分子伴侣 4.蛋白质四级结构概念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变构效应、构象改变与疾病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变性、沉淀和凝固、紫外吸收、呈色反应:茚三酮反应、双缩脲反应 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透析及超滤法、丙酮沉淀、盐析及免疫沉淀、电泳、层析、超速离心3.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基本方法及步骤 学习要求: 一、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0种α-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熟悉氨基酸分类。掌握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掌握肽键、肽及氨基酸残基的概念。了解生物活性肽,蛋白质的分类。

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肽单元、肽平面及一级、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四级结构(亚基)概念和维持键。掌握模体、结构域和分子伴侣概念。熟悉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了解侧链对二级结构形成的影响。 三、熟悉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与运氧功能关系。掌握协同效应、别构效应的概念。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物种进化的关系,“分子病”的概念。 四、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了解沉淀与凝固、呈色反应。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原理。了解多肽链氨基酸测序的原理及步骤。 第4章酶 学习内容: 一、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概念、分类及辅助因子 2.酶的活性中心概念、功能基团及来源 二、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1.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专一性、酶促反应的可调节性 2.酶促反应的机制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与诱导契合假说、临近效应、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三、酶反应动力学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曼氏方程式、与的意义及测定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底物浓度饱和,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 4.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概念及影响 7.酶活性测定测定方法、酶活性单位 四、酶的调节 1.酶活性调节变构效应和协同效应,酶的共价修饰,酶原的激活 2.酶含量调节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酶降解的调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