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液控单向阀的设计

课程设计 液控单向阀的设计
课程设计 液控单向阀的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液控单向阀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液压传动与控制) 时间:二零一五年一月

摘要

为了控制流液的流动、压力和方向及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使其能够很好地利用液压系统来控制机械的稳定工作,需要掌握更多的流体力学知识来研究液压油液及有压流动对液压阀而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双向液控单向阀实现实践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双向液控单向阀的详细设计、理论计算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 液控单向阀设计

Abstract

: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flow of fluid flow,pressure and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which can work stably to good use hydraulic system to control the machine.Need to master more knowledge of fluid mechanics to study the hydraulic oil and pressure flow effects produced on hydraulic valve, so as the basis of design double hydraulic control check valve to be practiced.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design of double hydraulic control check valve,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 hydraulic control check valve design

目录

1 液控单向阀基本情况 (1)

1.1 液控单向阀的类型及应用: (1)

1.2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3)

1.3 液压阀的具体工作情况 (6)

2. 液控单向阀的初步设计 (8)

2.1 总体设计方案 (8)

2.2 液控单向阀的设计要求 (8)

2.3 液控单向阀的结构设计 (8)

3. 重要零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11)

3.1 阀前孔面积计算设定 (11)

3.2 实际流速的设定 (11)

3.3 控制活塞与单向阀面积之比 (12)

3.4 弹簧最小工作负荷1t F和最大工作负荷2t F (12)

4. 弹簧的设计计算 (13)

4.1 弹簧的参数设定 (14)

4.2 弹簧的材料选择 (14)

4.3 弹簧的变形量和节距 (15)

4.4 弹簧的线径 (15)

4.5 弹簧所需的刚度和圈数 (15)

4.6 弹簧刚度、变形量和负荷校核 (16)

4.7 试验负荷和试验负荷下的高度和变形量 (16)

4.8 特征校核: (16)

4.9 结构参数 (17)

4.10 弹簧的工作图及技术要求 (17)

4.11 弹簧的数据 (18)

5 阀体及活塞顶杆的厚度与校核 (19)

5.1 阀体壁厚计算校核 (19)

5.2 活塞顶杆稳定性验算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液控单向阀基本情况

1.1 液控单向阀的类型及应用:

液控单向阀有普通型和带卸荷阀芯型两种。每种液控单向阀又按其控制活塞的泄油腔的连接方式分为内泄式和外泄式两种。液控单向阀在液压系统中可作为普通单向阀使用,也可通过先导控制压力油,使控制活塞推开单向阀芯实现油液的反向流动,在系统中实现保压、液压缸锁紧、大流量排油等功能。液控单向阀因泄漏量少、闭锁性能好、工作可靠而运用广泛。

液控单向阀具体应用场合如下:

1)保压持力。

滑阀的式换向阀有一个间隙泄漏现象,压力保持只有一个短的时间。

(2)液压缸“支持”。

在垂直液压缸,阀门和管道泄漏,活塞和活塞杆的严重性,可能导致活塞和活塞杆。(3)液压缸锁。

当换向阀在中间,两个液压控制止回阀关闭,可以紧闭液压缸两腔油,当活塞由于外力不能移动。

(5)对石油天然气阀门。

液压控制单向阀用于填充油阀,完成补油的功能。

1.2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液压控制止回阀是由一个普通止回阀和微观控制液压缸的底部的液压控制止回阀口K控制石油,控制油口不通压力油时,阀门的作用一样普通的止回阀,油会是积极的、扭转不通。控制石油K的访问控制压力油时,将控制活塞顶,和开阀核心力量,使油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自由流动。

图1-1 液控单向阀原理图

液压控制止回阀泄漏的不同方法,可以分为内部排水和泄漏两种类型。控制活塞造成石油进口压力高背压较大,可以使用单独的泄漏口,回油箱,减少油压力控制。液压控制单向阀没有一个排水洞,称为内部泄漏类型液压控制单向阀,常用的回水管路上没有背压。因为液压控制止回阀在一个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广泛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时间执行组件的控股锁,等等,也用于防止垂直液压缸停止自动滑快换接头。在循环等系统设计和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电路和管道的设计,采用内部泄漏的液压控制单向阀,必须确保当前出口方面不能影响高压的控制活塞动作,否则控制活塞反向行动能力。如果你不能避免这种高压力、泄漏类型液压控制止回阀应该采用;落回座位

(2)止回阀核心,控制石油成为控制活塞返回排水打开,所以快速回到考虑,使用O(如图1 - 2所示)换向阀,很难快速返回,应该而不是Y型阀(如图1 - 2所示b)。希望更快地返回,可以使用泄漏类型液压控制单向阀、压力油泄漏,强制控制活塞返回(如图1 - 3所示);

(a)误(b)正

图1-2 背压阀

图1-3 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3)在图1- 4 中所示的闭锁回路中,当周围的温度变化较大时,由于液压油的热膨胀,处于封闭状态的回路(油缸至两液控单向阀之间)中的压力会异常升高,有破坏管路系统或液压元件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紧靠油缸的管路处设置安全阀,起保护作用。但安全阀应选用泄漏量少的,否则液压锁的锁紧作用将减弱;

图1-3 锁闭回路

(4) 作充液阀使用时,应选用开启压力尽可能小而通径足够大的阀。这样吸油阻力小,另外尽量升高供给充液阀油液的油箱的液面,装在设备较高位置处 (如图1- 5);

图1-5 充液阀

(5)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开启,压力从高压骤然降低而发生冲击的情况下,应考虑带释压机构的液控单向阀。或者在控制管路中装设截流阀使活塞动作减慢,慢慢推开阀芯(如图1-6);

图1-6 释压机构的液控单向阀

(7)液控单向阀既有普通阀的功能,并且只要在远程控制卡通以一定压力的控制油液,液流反向也能通过。在工程应用中常用两个液控单向阀组成液压锁。

图1-7 双向液控单向阀

1.3 液压阀的具体工作情况

这里只介绍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并做必要说明。

图1-9为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其中a )为内泄式,b )为外泄式。在无控制压力的情况下,来自进油口只要能克服弹簧力及单向阀芯自重,便能推开单向阀芯而流向出口,但反向油液却不能通过。如从控制口引入控制压力油,则只要控制压力作用在控制活塞承压面上所造成的向上液压力能克服向下的各种力,控制活塞便能推开单向阀芯而实现油液的反向流动。

图1-9 两种控制回路

液压止回阀控制是必要的以下细节:

(1)作用在液控单向阀控制活塞上所需的控制压力的高低,与反向进口和反向出油液的压力有关,也与控制活塞处的泄油形式(即内泄式和外泄式)有关。这里我们列出单向阀芯的受力方程为:

2111()k k

k p A p p A p A F >-++ 式(1-1) 式中 k p —控制压力;

k A —控制活塞承压面积; 2p —反向进口压力; 1p —反向出口压力;

1A —单向阀芯承压面积,即阀座内孔面积;

F —其他阻力之和,如弹力、单向阀芯摩擦阻力、控制活塞液压卡紧阻力、 单向阀芯和控制活塞自重。 由式1可得内泄式液控单向阀必要的控制压力为:

2111k k K

p p F

p A p A A ->

++ 式(1-2) 外泄式情况,单向阀芯的受力方程为:

()2111k k k p A p p A p F >-+?+ 式(1-3) 式中 k ?—控制活塞承压面积,其他符号含义与式1相同。由式3可得外泄式液控单向阀必要的控制压力为:

()2111

k k

k

k

k

p p p F

p A A A A -?>++

式(1-4) 比较式1-2和式1-4:在式1-2中,随着反向出口压力的力高,所需控制压力也将很快提高,如果反向出口值很高,会无法实现反向流动;在式1-4中,因为控制活塞杆承压面积比控制活塞承压面积小得多,所以即使反向出口压力很高,所需控制压力也提高的不多。显然,内泄式液控单向阀值适用于反向出口压力较低的场合,当反向出口压力较高时宜采用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2)液控单向阀常用于高压封闭回路的释压场合。当控制活塞推开单向阀芯时,高压封闭回路内油液受压后所储存的压缩能将突然释放,这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并伴随很响的释压声。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单向阀芯内装个小阀芯(即卸荷阀),以推开卸荷阀芯,使高压封闭回路释压一部分,接着再推开单向阀芯,使高压封闭回路完全释压,这是一个分级释压过称。

(3)如果把带有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用于反向进油口作用者一定的压力,控制活塞推开单向阀芯后要使反向通过的流量为公称流量的场合,那么所需的最低控制压力和释压情况不能真实地反映带有卸荷阀芯的液控单向阀所需的最低控制压力;这种液控单向阀,只有用在封闭回路的释压中才能对控制压力和缓和冲击有良好的效果

2. 液控单向阀的初步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假定流速确定阀口尺寸的大小,根据阀口尺寸的大小确定大概的阀前孔面积,然后计算校核准确的正反向流液的流速,根据所给的要求参数,确定控制活塞与单向阀面积比,同时进行弹簧的设计计算,画出各个零件图,并加以校核,最后要对主要零件的强度、刚度校核,最后进行装配图的设计绘制。整个过程要保持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2 液控单向阀的设计要求

(1)公称压力p;

(2)公称流量Q;

(3)低开启压力[]

1

k

p

(4)高开启压力[]

2

k

p

(5)低开启压力下,当通过公称流量时的压力损失[]

1

p

?

(6)高开启压力下,当通过公称流量时的压力损失[]

2

p

?

(7)反向出口无背压时推卸荷阀所需的最低控制压力[]

min

k

p

(8)反向出口无背压时推单向阀芯所需的最低控制压力[]

min

k

p

(9)控制活塞处泄漏量允许值[]

k

q

2.3 液控单向阀的结构设计

单向阀芯由锥阀和球阀两种。球阀流体阻力小,全通径的球阀基本没有流阻。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紧密可靠。它有两个密封面,而且球阀的密封面材料广泛使用各种塑料,密封性好,能实现完全密封。操作方便,开闭迅速,便于远距

离的控制。维修方便,球阀结构简单,密封圈一般都是活动的,拆卸更换都比较方便。在全开或全闭时,球体和阀座的密封面与介质隔离,介质通过时,不会引起阀门密封面的侵蚀。适用范围广,通径从小到几毫米,大到几米,从高真空至高压力都可应用。本课题双向液控单向阀,由于通径小,故选用球阀式。

图2-1 单向阀

图2-2 固定式球阀

(2)阀座

图2-3单向阀、阀座配合

在止回阀口线接触,经常有很多的接触应力,所以当身体材料是铸铁,将增加钢的座位。座位应当指向与单向阀核心,为了确保线接触,实际应力变形角后,但压力畸变和后变得非常小的表面接触,以确保良好的密封。通常当名义流量不大,阀座接触正确的止回阀芯,如图2- 3所示),和名义流量更大,公称压力高,为了提高阀门进口流体和压力条件下,阀芯阀座接触单向钝角,如图3 - 3所示)。

3. 重要零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3.1 阀前孔面积计算设定

根据阀前孔流速平均在5m/s~7m/s ,最高瞬时流速可达到8m/s~10m/s ,假设阀前孔流速为8m/s 。

则,A

Q

v =

已知,min 20l Q = 1L=3310m - 所以,2253

342102.4860/10208min 20mm m s

m s m

s

m

l v Q A =?=?===

--正

mm A D 3.74==

π

圆整为=7.5mm

即由单向阀座的尺寸可已知实际阀前孔直径D=7.5mm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正向流通面积,即阀前孔面积 222

16.444

5.714.34mm D =?==

π

3.2 实际流速的设定

圆整后,阀前孔直径为7.5mm ,阀前孔面积为222

16.444

5.714.34

mm D =?==π

则正向流通速度为s m mm l

A

Q

v 5.716.44min 202

==

=

已知顶杆直径d=3mm ,则顶杆面积22

07.74

9

14.34

mm d =?=

=

π 即环形面积22

2

06.371.716.444

4

mm d D A =-=-

=

ππ

按min 20l Q =(Q 为公称流量)

s m mm l A Q v 910

7.360/102006.37min 20532=??===--(瞬时最高速度)

则反向流通速度为s m mm l

A

Q

v 98.806.37min 202

==

=

3.3 控制活塞与单向阀面积之比

控制活塞直径mm 7.12Φ,则控制活塞面积222

6.126

7.124

4

mm d =?=

=

π

π

阀前孔直径mm 5.7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阀前孔面积

222

16.445.74

4

mm d =?=

=

π

π

(弹簧力的计算,根据胡克定律:F=KX F 是弹簧的压力,K 是劲度系数单位N/m ,1N=12

s m

kg ?

3

4

8D Nc d G k ???=

G-刚性模数,Nc-有效圈数,D-中经,d-线径, X 是弹簧的变形量。)(开启压强0.2MPa,1MPa=10kg/cm 2)

表3-1 面积比

3.4 弹簧最小工作负荷1t F 和最大工作负荷2t F

弹簧最小工作负荷1t F 应根据开启压力的设计要求来确定,可以略去阀芯与阀体孔的静摩擦阻力和阀芯的自重。当低开启压力1kq p ????时,弹簧最小工作负荷应为 11t kq F F <

式中1kq F —按上式求得的相应于1kq p ????时的液压作用力。当高开启压力2kq p ????时,应保证设计要求2kq p ????,这时弹簧最小工作负荷应为: 22t kq F F =

式中2kq F —按上式求得的相应于2kq p ????时的液控作用力。

弹簧的最大工作负荷应根据球阀阀口压力损失设定值[]p ?(进出阀的损耗值,进油口与出油口的压力差)

来确定,阀芯在压差[]p ?的作用下,球阀阀口应保证必要的开口量δ,使通过的流量达到公称流量。

在设计液控单向阀的弹簧时,一般把阀口最大开口量max δ作为弹簧的最大工作行程,同时应保证弹簧的最小工作负荷,以保证开启压力的设计要求。至于弹簧的最大工作负荷的确定则比较灵活。

先导压力=弹簧压力面积比

进进出+?+P k -P P

P P 进出——自由流动进出口压力 设P 进=0,先导压力(开单向阀)=210/3+2=722

cm kg

先导压力(全开单向阀)=210/3+5.73=75.732

cm kg

(出口压强即为额定压力,21MPa=2102

cm kg

)

4. 弹簧的设计计算

液压阀以采用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居多,这里根据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实际制造情况,设计与计算液控单向阀所用的弹簧。在液压阀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中已经指出:为了保证液压阀所给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必须设计出符合液压阀的动作和性能要求的弹簧。因为在阀的静态特性方程中常包含着弹簧刚度、预压缩量、以及工作行程这些量,所以在弹簧设计时必须给以保证。 在液压阀的设计中,对弹簧常有如下要求: (1)弹簧的外径要考虑到阀的结构布置;

(2)弹簧的工作行程要适应阀的开口量;

(3)弹簧刚度和预压缩量要满足平衡方程的要求;

(4)弹簧的最小工作负荷和最大工作负荷要适应阀的动作要求;

4.1 弹簧的参数设定

弹簧, 线径φ0.69mm , 中径φ5.31mm , 自由长11,有效圈数6,预压缩3,刚度2.5N/mm

已知:开启压强 P=0.2MPa 有效面积 A=37.06mm 2 由阀体计算面积时得到 弹簧预紧力N m Pa mm MPa A P F 4.7107.310206.372.02552=???=?=?=- 假设预压缩量是3mm 。刚度=预紧力/预压缩量 刚度:mm N F P 5.234.73'===

假定,有效圈数n=6

由n

D Gd P ??=3

4

'

8 G 为弹性模量=800002

mm

N

d 线径 D 中经=外径-线径=6-d mm N P 5.2'=

mm d mm N d d n D Gd P 69.05.26

)6(880000834

34'

=?=?-??=??= D=6-0.69=5.31mm

4.2 弹簧的材料选择

外弹簧材料切应力3

8d D

K πτ?

= K(曲度系数)=(4C-1)/(4c-4)+0.615/c 由线径d=0.69查表知 C=5~12 C=D/d=5.31/0.69=7.69

K(曲度系数)=(4C-1)/(4c-4)+0.615/c=1.192

材料切应力:23

309.4969

.014.331

.58192.18mm N d D K =???=?

=πτ 4.3 弹簧的变形量和节距

弹簧变形量:N Gd n D F 396.069

.0800006

31.5884

343=???== 弹簧节距: t=n

d H 5.10

-

弹簧,有效圈数n=6,弹簧端面结构型式:两端圈并紧并磨平,则支撑圈数2n =1~2.5 总圈数21n n n +==6+2=8. 即21+=n n 。所以,自由高度d nt mm H 5.1)(+=ο)查表8

取οH =11mm

66.16

69

.05.1115.10

=?-=

-=

n

d t H

根据弹簧材料工作选用阀门用GB 4357 碳素弹簧钢丝。

4.4 弹簧的线径

弹簧高径比 D

H b ?

=

=11/5.31=2.07<5.3 (两端固定式弹簧,高径比≤5.3 则正确) 稳定性满足要求 。

4.5 弹簧所需的刚度和圈数

弹簧所需刚度按n

C Gd

P 4'8=

式计算 mm N n C Gd P 53.26

69.7831

.580000844'=???== 弹簧的有效圈数65.269.7831

.580000884'434=???===P C GD P D F Gd n (圈)

即,弹簧的有效圈数n=6 mm N p 5.2'=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2 第二章机构系统方案的拟定。。。。。。。。。。。。。。。。。。。。。3 第三章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1 第四章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2 第五章机构运动总体方案。。。。。。。。。。。。。。。。。。。。。。。13 第六章所设计的机构尺寸计算。。。。。。。。。。。。。。。。。。。15 第七章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18 第八章主方案动力传递分析。。。。。。。。。。。。。。。。。。。。。19 第九章工作循环图。。。。。。。。。。。。。。。。。。。。。。。。。。。。。21 第十章自编的主程序和子程序。。。。。。。。。。。。。。。。。。。22 第十一章计算机画出的主要曲线图。。。。。。。。。。。。。。。。。28第十二章课程设计小结。。。。。。。。。。。。。。。。。。。。。。。。。。。30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运动方案和主要机构设计。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动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7) 4 设计任务 a)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b)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c)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d)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e)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A) f)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g)*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A) h)编写设计说明书。

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 某学校宿舍楼给排水设计。 1.2、设计技术参数 1.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学校宿舍楼,地上六层.一层为学生宿舍和洗衣房,二- 六层为学生宿舍,顶部为不上人屋面。耐火等级二级,为多层建筑,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总建筑面积11309.08m2,建筑高度21.30m. 本工程设计内容: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屋面雨水由建筑专业解决。区域周围有校区DN300给水环网,不小于DN300污水管道,不小于DN400雨水管道。周围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能够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1.2.2.工程设计说明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管网压力0.38MPa)。宿舍为Ⅳ类宿舍。设计使用人数1056人,用水定额150L/人.d,使用时间24小时,小时变化系数3.0。 (2)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公共卫生间采用伸顶通气单立管排水系统,污废合流制排水. 建筑排水排到室外后先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消火栓系统:本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本工程室外给水环网由市政两路供水,管径不小于300mm,水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 (4)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建筑属严重危险等级,于图示位置设置手提式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为2具5公斤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均用消防器材箱盛放,置于地上.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1.2.3.建筑条件图3张

1.3、时间安排 第一周 (1)资料准备1天; (2)设计计算3天; (3)编制设计说明书1天。 第二周 (1)绘制给排水平面图2天; (2)绘制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2天; (3)绘制设计总说明1天。 1.4、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宿舍楼进行给排水的施工图设计。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给水方式; (2)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3)选择排水方式; (4)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消防系统设置计算 (6)给排水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 绘制设计图纸,主要包括5张图: 2号图纸:设计总说明(含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表、图纸目录等)1张;2号图纸:首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二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含给水系统原理图、排水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卫生间给排水支管系统图、卫生间和盥洗间及洗衣房给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所属系部:化工学院 制定人:宋丽萍 合作人:吴晓滨 制定时间: 2015年1月20日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代码:181103 学分:20 学时:360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 课程类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 先修课程:化工机械基础后续课程: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二、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面向的岗位有:管路安装、泵及其他动设备操作、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DCS控制操作、设备保全等。《化工单元操作》安排在《化工机械基础》之后,《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为若干单元操作过程,通过项目训练,掌握各单元典型设备的操作技能及设备选用原则和技能,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中职定位:单元设备简单操作 本科定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及生产能力设计 培训地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

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与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图纸识用与绘制、物理化学等前续课程密切衔接,为后续课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工艺学》、《化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最终形成化工生产的职业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根据输送流体的性质,正确选用管道及安装。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 2、能运热量传递知识,根据传热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传热设备。 3、能运用蒸发原理知识,根据蒸发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发设备。 4、能运用蒸馏原理知识,根据蒸馏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馏设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1、知道流体力学,了解其基本内容,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机理及基本计 算方法; 2、知道非均相物系分离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 3、知道传热单元,了解传热过程,理解传热原理,掌握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传热单元操 作的基本概念及传热基本方程; 4、知道吸收,了解吸收过程,理解吸收原理,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5、掌握两组分溶液精馏的原理和流程,精馏塔的操作及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熟悉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的相关计 算。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1、进入工作环境,必须穿着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 2、不能随意触动设备。 3、操作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5、保持节俭节约。 四、课程内容设计:(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实施等,项目小于内容)

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刘立果 学号:200601100072 专业班级:机制自动化(3)班 指导教师:李菲 2009年12月1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先从设计背景方面分析了零件作用和工艺,然后指定设计方案包

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对加工基面的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制定出工艺 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 基本工时,最后进行了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作用,工艺,毛坯,基面,路线,加工余量,尺寸,切削用量基本工时,夹具。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3.夹具设计 (10) 4.结果与讨论 (11) 4.1课程设计结果 (11) 4.2课程设计结论 (11) 5.收获与致谢 (11) 6.参考文献 (1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杠杆(见附图1),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零件中部有一孔ф20H7,两端分别是通孔和盲孔ф8H7,三孔均要求有较高的配合精度,用于传递较小扭矩。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共有两组加工平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上表面 这一组表面包含两个ф8H7的孔和其倒角;与两孔垂直的平面包括通孔的端面ф16、盲孔的端面ф20和中部孔的端面ф32. 2.下表面 此加工面包括长宽均为68的下表面轮廓还有ф20H7孔及其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熔模铸造。2.2 基面的选择 加工下表面轮廓是以ф20的端面ф32为粗基准;在以加工好的下表面为基准加工通孔ф8的端面ф16、盲孔ф8的端面ф20和ф20的端面ф32。 2.3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I 依次粗铣和精铣下底面轮廓1,通孔ф8的端面ф16和孔ф20的端面ф32,盲孔ф8的端面ф20. 工序II 依次钻、粗铰和精铰通孔和盲孔ф8H7并锪倒角0.5×45°;粗铰后精铰

化工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主要设计之一,通过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来掌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和选用机械标准件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的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具有典型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能力。 为了能达到熟练掌握化工容器的设计能力,在化工容器设计中要着重培养以下能力: ⑴能够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的能力。 ⑵能够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的能力。 ⑶能够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的能力。 ⑷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的能力。 化工反应釜的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重要途径。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选择方案、自己做出决策,不但要自己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同时也要求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容器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各种设计要求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环保等因素,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除了注重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因素的相互协调,更要有耐心,并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做出完美的科技作品。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方案 (3) 1、确定设计方案 (3) 2、确定物性数据 (3) 3、计算总传热系数 (4) 4、计算传热面积 (5) 5、工艺结构尺寸 (5) 6、换热器核算 (7)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1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设计方案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冷流体。 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从两流体温度来看,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壁温之差不会很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易结垢,为便于清洗,应使冷却水走管程,甲醇走壳程。另外,这样的选择可以使甲醇通过壳体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在此选择逆流。选用φ25mm ×2.5mm 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 = 0.6 m/s 。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甲醇的定性温度为: 6450572 +T ==℃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 ℃=+= 352 40 30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要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 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 1、名称 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 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 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 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 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10 0.70 0.90 1.10 1.30 3.91 6.61 5.84 7.04 6.69 7.17 7.31 时间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6.62 5.23 3.59 4.76 4.24 5.99 6.97 5.66 3.05 2.01 1.42 0.79 (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 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 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 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 (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 (2)选择管材; (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 (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 (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 (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 (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 (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 (1)给水系统布置 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 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 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 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 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 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 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 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锻造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接合叉锻造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杨康叶鹏章涛张飞 指导教师:姚泽坤 2013年11月29 号

目录 1、模锻件图设计 (3) 1.1 绘制锻件图的过程 (3) 1.1.1 确定分模位置 (3) 1.1.2 确定余块加工余量、和公差 (3) 1.1.3 模锻斜度 (4) 1.1.4 圆角半径 (4) 1.1.5 技术条件 (4) 1.2 计算锻件的主要参数 (5) 2、确定锻锤吨位 (5) 3、确定毛边槽形式和尺寸 (6) 4、绘制计算毛坯图 (7) 5、制坯工步选择 (9) 6、确定坯料尺寸 (9) 7、制坯型槽设计 (10) 7.1滚挤型槽设计 (10) 7.1.1滚挤型槽尺寸设计 (10) 7.1.2开式滚挤型槽截面形状 (12) 7.2弯曲型槽的设计 (13) 8、锻模型槽设计 (14) 8.1终锻型槽设计 (14) 8.1.1型槽排布 (14) 8.2型槽壁厚 (15) 8.3模块尺寸 (15) 8.3.1承击面 (15) 8.3.2模块宽度 (15) 8.3.3模块高度 (15) 8.3.4锻模检验角 (16) 8.3.5模块规格 (16) 9、锻前加热、锻后冷却及热处理要求 (16) 9.1 确定加热方式,及锻造温度范围 (16) 9.2 确定加热时间 (17) 9.3 确定冷却方式及规范 (17) 9.4 确定锻后热处理方式及要求 (17) 参考文献 (18)

1、模锻件图设计 接合叉是长轴类件,对零件的整体形状尺寸,表面粗 糙度进行分析,此零件的材料为45钢,材料性能稳定。 1.1 绘制锻件图的过程 1.1.1 确定分模位置 确定分模面位置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锻件形状尽可能与零件形状相同。使锻件容易从锻模型槽中取出,因此锻件的侧表面不得有内凹的形状,并且使模膛的宽度大而深度小。锻件分模位置应选在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位置上。应使飞边能切除干净,不至产生飞刺。对金属流线有要求的锻件,应保证锻件有最好的纤维分布。 根据接合叉零件形状,采用厚度方向上下对称的直线分型模。 1.1.2 确定余块加工余量、和公差 查得45钢的密度为:37.85/g cm 。 由于接合叉接合处的两个圆柱形孔、做端部的螺纹孔以及圆柱形孔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在此设计为四个余块。 零件表面粗糙度大于或等于 3.2a R m μ时采用一般加工精度为 1F ,零件表面精度小于 3.2a R m μ时一般采用加工精度2F ,余量要适当 放大。由于此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4a R ,所以选择一般加工精度1F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指导教师:

目录 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2第一章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3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4 一、零件用途—————————————————————————4 二、零件技术要求———————————————————————4 三、审查轴零件工艺性—————————————————————4 第二节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4第三节毛坯的种类及制造————————————————————5第四节制造工艺路线 一、定位基面的选择——————————————————————5 二、轴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 三、制定工艺路线及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 第五节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7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计算—————————————————10第二章铣平面专用夹具夹具设计——————————————————12第一节轴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12 一、零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12 二、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2 三、确定夹紧方案———————————————————————13 四、定位误差分析———————————————————————13 五、绘制夹具总装图——————————————————————14设计总结—————————————————————————————14参考文献—————————————————————————————15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题目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班级轻化11002班 学号1016121072 学生姓名李江露 指导教师陈飞飞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07 日

一、前言 (2) 二、设计任务书 (3) 三、方案简介 (4) 四、选型与设计指导思想 (5) 五、设计方案 (6) 1、确定设计方案 (6) 2、确定物性数据 (6) 3、计算总传热系数 (7) 4、计算传热面积 (8) 5、工艺结构尺寸 (8) 6、换热器核算 (11) 六、设计结果一览表 (15) 七、主要符号说明 (16) 八、个人小结 (17) 九、参考文献 (19)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以及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课程设计与平时的作业不同,在设计中需要自己做决策,主观性较强。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阅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对自己和选择作出论证和核算,经反复的分析比较,选择出最理想的方案和最合理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即对在生产过程中甲醇冷却装置的设计。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甲醇和循环水的分析,确定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流程并计算、核算、制图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课程设计的实际行动和创新,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2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热处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CA8480轧辊车床主轴 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B10821 作者学号:20104082104 作者姓名:倪新光 指导教师姓名:翟红雁 完成时间:2013.06.27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完成时间06.27 指导教师翟红雁职称教授学生姓名倪新光班级B10821 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选材; 2.要求学生弄清零件的工作环境。 3.要求学生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最合理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法; 4.要求学生分别制定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 5.要求学生写出热处理目的、热处理后组织以及性能。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内容要求时间备注 讲解并自学《金属热处理工艺》课本第六章;收集资料, 分析所给零件的工作环境、性能要求, 了解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技术要 求 0.5天 热处理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定 确定出几种(两种以上)工艺 线及热处理 方案,然后进行讨论对比优缺点, 确定最佳工艺 路线及热处理工艺方案 1.5天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查阅资料,确定出每种热处理工艺的参数, 包括加热方式、温度和时间,冷却方式等,并绘 出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1.5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按所提供的模板 0.5天 答辩1天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一. 分析零件的工作环境,确定出该零件的性能要求,结合技术要求,选出合适的材料,并阐述原因。 二. 工艺路线和热处理方案的讨论。要求两种以上方案进行讨论,条理清晰,优缺点明确。 三. 每种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工序中涉及到的所有热处理工艺)。写出确定参数的理由和根据,(尽可能写出所使用的设备)要求每一种热处理工艺都要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 四. 写出每个工序的目的以及该零件热处理后常见缺陷。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完整版)化工单元操作毕业课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材料工程 班级:高聚物111 姓名:李进亮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张晓东 日期:

化工单元操作课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高聚物111 姓名:李进亮学号: 常压下,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 一、设计条件 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 2.生产能力:处理炉气量:2415; 3.操作温度:25℃; 4.操作压力:常压; 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摩尔分数为0.065%;其余为空 气; 6.进塔吸收剂:清水; 7.二氧化硫回收率:95%; 二、设计要求 1.流程布置与说明; 2.工艺过程计算; 3.填料的选择; 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 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 三、设计成果 1.设计任务书一份; 2.设计图纸:(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四、设计时间

2013年5月13日年5月24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汤金石,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药设计院 3、传质与分离技术,周立雪,化学工业出版社 4、流体流动与传热,张洪流,化学工业出版社 5,、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王明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6、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刘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六、指导教师:张晓东 化学制药教研室 2013.5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1.1吸收技术概况 (4) 1.2吸收设备分类 (4) 第二章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 (7) 2.1任务及操作条件 (7) 2.2吸收剂的选择 (7) 2.3填料塔的填料的选择 (8) 2.4 操作参数的选择 (9) 2.4.1操作温度的确定 (9) 2.4.2操作压力的确定 (10) 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1) 3.1 基础物性数据 (11) 3.1.1液相物性数据 (11) 3.1.2 气相物性数据 (11) 3.1.3气液相平衡数据 (11) 3.2物料衡算 (12)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3.3.1 空塔气速的确定 (14) 3.3.2填料规格校核: (17) 3.3.3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7) 3.4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21) 3.5 液体分布器计算 (23) 3.5.1液体分布器 (23)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1)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 3.1设计任务 (1) 3.2设计方案 (2) 3.2.112C r N 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 3.2.2钢种材料 (2) 3.3设计说明 (3) 3.3.1加工工艺流程 (3) 3.3.2具体热处理工艺 (4) 3.4分析讨论 (11) 第四章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 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 1. 设计任务 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 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

2、设计方案 2.1.工作条件 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因此,要求轴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 2.1.1失效形式 叶片泵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花键和轴颈处可能发生工作面的磨损、咬伤,甚至是咬裂。 2.1.2性能要求 根据泵轴的受力情况和失效分析可知 ,叶片泵轴主要是要求轴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以保证轴在良好的服役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 2.2钢种材料 12CrNi3A钢属于合金渗碳钢,比12CrNi2A钢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比12CrNi2A钢截面稍大的零件。该钢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的低温韧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当硬度为HB260~320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70%。另外,钢退火后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模具,也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模具。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保证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韧性,该钢适宜制造大、中型塑料模具。 12CrNi3高级渗碳钢的淬透性较高 ,退火困难。由于不渗碳表面未经镀铜防渗 ,因此渗碳后进行低温回火 , 降低硬度 , 便于切去不渗碳表面的渗碳层。材料加工成叶片泵轴需进行复杂的化学热处理,使心部硬度为 HRC31~HRC41,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从而使泵轴表面有较高硬度,心部呈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川大学给水课程设计说明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吴晓 学号: 0943052027 指导老师:付垚 完成时间: 2011.11.24

一、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6000。 2、城市居区面积见总平面图。近期规划人口密度:520人/公顷。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3、居住建筑为一、二、三、四、五层混合建筑。 4、居住区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 量为250 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300人,每班淋浴人数为25%。该厂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m3。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600m3/d。 7、医院有200个病床,有盥洗室和浴室。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50m3/d。 9、未预见用水及管漏水系数k=1.2。 10、城市位于四川省内,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不考虑。 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设计该城市给水管网。具体要求: 1、进行设计计算。 ①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该城市逐时合并用水表。 ②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 ③拟定管网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④确定水塔高度及二级泵站扬程。 ⑤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压,检查是否满足用户对水压的要求。 2、编写设计计算与说明书一份。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各项设计计算过程以及设计中的体会编写设计说明说一份。 3、绘制下列设计图纸各一张。 ①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