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课件)

电流I/A
04 进行实验
(6)分析论证
【自选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①方法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看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 的电阻存在着怎样的定量关系。 分析发现: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电阻成_反__比___。
电压U/V
3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6 0.3 0.2 0.15 0.12 0.1
【分析】没有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计算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发现3次不相等,即 电阻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05 交流讨论
(2)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 实验中,小明把5Ω的电阻取下,把10Ω的电阻 接入电路中,发现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了,此 时他应该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才能达到 实验目的?
完成测量需要哪些仪表? 画出能够控制电压和 测量电流的电路图。
04 进行实验
(3)实验提示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___改__变__导__体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和__保__护__电__路______。 ②测量一组数据之后,我们需要更换电阻,更换电阻之前 一定要先____断__开__开__关_____,然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 ___最__大__位__置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 无示数,则故障为定值电阻R_断__路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图乙是小组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I-R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 的电压为__3____V;当R的阻值由5Ω更换为10Ω时,闭合开关后,为使R两端的电压 不__变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左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若实验中R的 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7_.5___Ω。 解析见下页
电阻与电流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与电流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电流的流动情况。
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两种。
固定电阻的电阻值是固定的,不会改变。
而可变电阻则可以通过调节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流的流动情况。
在电路中,当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会产生电压降,同时也会使电流的大小受到影响。
电阻越大,电流的流动速度就越慢。
这是因为电阻会产生电阻力,阻碍电子的自由运动。
所以在电路中,不同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不均匀。
为了更好地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
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是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观察电流的变化。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电路,其中包含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并调节电阻大小。
然后,通过读取电流表上的数值,我们可以实时观察到电流的变化情况。
当我们增大电阻的大小时,可以发现电流的数值会随之减小。
这是因为电阻的增加导致了电流受到更大的阻碍,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速度变慢,从而导致电流的减小。
相反地,当我们减小电阻的大小时,电流的数值会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电阻的减小减少了电流受到的阻碍,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速度变快,从而导致电流的增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这表明电阻对电流的大小具有直接的影响。
除了改变电阻大小,电流的变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电压的变化也会导致电流的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是成正比例关系。
所以,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会增加;反之,当电压减小时,电流会减小。
综上所述,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这是因为电阻会阻碍电子的自由运动,从而影响到电流的流动情况。
除了电阻的大小,电流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电压的变化。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为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
探究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实验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实验步骤
01
04
实验目的
实验结果分析
02
05
实验原理
实验总结与反思
03
06
添加章节标题
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通过实验,了解 电阻与电流之间 的关系
通过实验,验证 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了解 电阻对电流的影 响
通过实验,了解 电流对电阻的影 响
数据整理
收集实验数据:记录电阻和电流的测量值 数据处理:整理数据,去除异常值 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展示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结论: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图表绘制
单击添加项标题
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
单击添加项标题
标注数据点和曲线
单击添加项标题
标注误差范围和显著性水平
单击添加项标题
绘制实验结果的对比图和差异图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 压、测量电流、记录数据、分
析结果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电阻:不同阻 值的电阻若干
电流表:测量 电流
电压表:测量 电压
电源:提供稳 定的电压
导线:连接电 路
开关:控制电 路的开关状态
搭建电路
准备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源、 导线等
连接电源和电阻:将电源的正负极分别 连接到电阻的两端
实验收获
掌握了电阻与电流的关系
学会了使用实验器材和测量方 法
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 析能力
认识到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可 能出现的问题
实验不足与改进建议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误差:如测量 误差、环境因素等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 释:如何从实验数据 中得出结论,以及如 何解释实验结果与理 论值的差异
实验07 探究电流与电阻大小关系(解析版)

实验07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实验目的】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2.【实验器材】(1)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主要器材作用:①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②电流表:测定值电阻中的电流。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A保护电路。
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4. 【实验步骤】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选用不同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怎样随阻值变化的。
5. 【实验表格】次数 1 2 3 4 5电流/A 0.6 0.3 0.2 0.15 0.1电阻/Ω 5 10 15 20 306.【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注意事项】(1)开关要断开。
(2)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选择合适的量程,“正进负出”。
(3)A.滑动变阻器按“上下各一”的原则接入电路。
B.闭合开关前,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1.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更换了大阻值定值电阻后,滑片移动方向应该能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大,从而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换大调大,换小调小。
)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大小,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3.如何判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方法:(1)算出每次电流与电阻的乘积,若乘积是定值,则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作出I-R图像,若图像为反比例函数,则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关于实验结论的叙述:(1)不能少条件:在电压一定时。
(2)不能乱先后顺序:不能反过来说。
5.为了减少来回更换定值电阻的麻烦,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电阻箱来代替定值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的旋钮来改变电阻大小。
【典例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室中可选用的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5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基础设问】(1)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然后另画一根导线连接正确.(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__(填“左”或“右”)端.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_______.(3)实验小组的小华先把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4)故障排除后,小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 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并观察_______(填“电流表”或“电压表”),使其示数为_______V.【能力设问】(5)小华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图线上任一点和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大小都相等,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小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Ω.(6)小组间交流时,发现相邻两个小组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画出的图像如图戊、己所示,你认为他们的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拓展设问】(7)小亮也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小亮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 Ω 1 A ”.①若题述4个定值电阻均能完成实验,则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低于_______V ; ②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 V ,则小亮可以选用的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Ω; ③小亮认为小华作出的图像为曲线,看起来不直观,于是将图像进行了变换,从而直观地判断出了I 与R 的关系,小亮的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__;④实验中需要不断更换定值电阻,操作复杂,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所示.(2)断开;左;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R 断路(4)2.4;左;电压表;2(5)电压;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25 (6)这两个小组所控制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 (7)①2.5;②20;③作解析:(2)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5)阴影部分“面积”可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乘积得出,由可知,阴影部分面积为电压.用50 Ω的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IR -I U IR =2V 0.04A 50ΩR U I I R ====路中的阻值3V 2V25Ω0.04AU R I -===滑滑,所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25 Ω. (7)①将1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当其两端的电压为2 V 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 V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5 Ω;当将3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若电压表示数仍为2 V ,则滑动变阻器需要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5 Ω,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 Ω,故此时无法将电压表示数调节到2 V.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滑动变阻器需要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将题中所给的最大的定值电阻(50 Ω)接入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为10 Ω)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 V ,故为使实验顺利完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不低于2.5 V.②当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 V 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1 V ,由①知,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滑动变阻器需要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故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为10 Ω)时,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由串联分压可知,故可以选用的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20 Ω.③根据可知,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关系.因,即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I 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故可作I【对点1】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源电压3V 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抢分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解析版

(4)纠正错误后,依次更换定值电阻,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5V进行实验。请将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补充完整。
①U=______V。
实验序号
1
2
3
4
②______
20
15
10
5
③______
【答案】 (1)甲50(2)几乎不(3)滑动变阻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4)2.5 电阻R/Ώ 电流I/A
(3)由图乙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用R2=10Ω代替R1后,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R2分去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大于2.5V,要使R2两端的电压保持为2.5V,应让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以分去更多电压,所以应向右移动滑片。
(5)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那么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保持不变,当定值电阻更换的阻值越小,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也越小。所以,当R1=5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5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Rmin= = = = 4Ώ。
(4)①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的两端的电压不变,本实验,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在2.5V,所以U=2.5V。
②由表格数据知,此格内容应为:电阻R/Ώ。
③因探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了获得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还应记录每次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故表格内容为:电流I/A。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导体的电压和电流。
要保持导体电阻不变,逐渐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
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更换导体的电阻时,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
要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逐渐改变导体的电阻,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
扩展资料:
变阻器是可以调节电阻大小的装置,接在电路中能调整电流的大小。
一般的变阻器用电阻较大的导线(电阻线)和可以改变接触点以调节电阻线有效长度的装置构成。
作用:
1、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电压的分配。
理科实验报告-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时, 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后, 下一步操作是节滑动变阻器,使前后电压保持不变。
具体做法:1、控制电阻一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要探究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1、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导体中的电流 I 和导体两端的电压 U
2、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电流 I ——电流表;电压 U ——电压表
3、怎样设计实验电路?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一:控制电阻一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处 , 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柱。
)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成整数倍增加(如分别为 1V 、 2V 、 3V ) ,依次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报告

(6)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记录(电压=V)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2
3
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并记录两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
(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并记录电压、电流和电阻值。
(4)换接第二个电阻(记录电阻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一定,测量并记录电流值。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中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如:
()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自己在实验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有些什么失误。
()本小组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
()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流,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探究时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探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中和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以求思维的多样性。
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根据问题,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实验。
学生重新设计电流图。
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教案的主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同学间的交流评估,汲取每个人的亮点,找出最佳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取长补短,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小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会使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案难点
科学实验探究的进行,对实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综合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案重点
学生在实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作出猜想──科学结论的先导
学生可能从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多种猜想:
如:更改电池的个数,小灯泡的亮度会变化,所以电压可能影响小灯泡的电流。
如: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小灯泡的亮度也会变化,所以电阻也可能影响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于影响电流的因素不止一个,我需要控制变量,既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我们的设计有哪些优缺点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从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陌生,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学生可能设计的方案:
一、
二、
三、
设置问题:
.通过什么方式调节或保证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电路连接时需要注意的基本元件
•()开关:连接元件时必须保证断开
•()电压表:注意正负接线柱和量程选择
•()电流表:注意正负接线柱和量程选择
•()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
教案方法
“诱思——探究——用”
教具和
媒体
教师演示实验:
演示电压表、演示电流表、干电池组、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开关一只,实物投影仪。
学生分组实验:
电流表、电压表、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Ω和=Ω、=Ω)开关、导线若干、变阻箱多个。、
教案过程设计
活动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演示小灯泡,光线的变亮和变暗可以采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物理组:段绪德
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创设物理情景,营造宽松的气氛,稳定学生的情绪,尽快进入角色,并提问激发学生的斗志,努力拼搏,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探索研究新课教案
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
分析结论
交流评估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
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一定对什么在影响电灯泡的亮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回答)
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
同学们都同意这个方案吗?
(学生同意)
教师按照事先连接好的电流图开始实验,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该电流图的问题。
我们发现,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电阻的变化是会变化的,这样没有办法保证电压的一定。
那么在电路中当两端电压改变时,什么电学元件能够对它进行调节和控制。或者哪种连接方式可保证不同电阻两端一定相等。
学生思考、讨论,并逐一回答,教师作正确引导,把学生的方法引向更合理的途径上。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科学事实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根据
学生进行实验,并自己设计出合理的表格收集数据。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请同学们从这些数据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结论。
得出结论──享受成功的快乐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
.使学生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掌握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使学生领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
要测得流过电阻的电流,我们需要一个电流表与电阻串联,为了知道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否变化,我们需要在定值电阻两端并联上一个电压表。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初步的电路设计图: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__
]_ _'_物理,物理教案论坛,物理在线.学情分析:
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另外,学生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难度较大,对数据处理的能力也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