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怎么计算的
公历和农历的计算问题

公历和农历的计算问题公历和农历是两种常用的时间计算方式,它们分别被用于现代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中。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为基准的太阳历法,每年大约为365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农历则以月亮的运动为基准,每个月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大约为29.5天,一年共有12个月,通常是354或355天。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公历和农历的计算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公历转农历在一些传统节日或纪念日中,如春节、中秋节等,往往是根据农历日期来确定的。
如果我们知道某一年的公历日期,想要将其转换为农历日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查询农历历书。
农历历书中包含了每年的农历月份和日期,可以根据公历日期查找对应的农历日期。
2. 使用农历计算工具或手机应用程序。
现在很多软件都提供了公历到农历的转换功能,只需要输入公历日期,即可得到对应的农历日期。
二、农历转公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农历日期转换为公历日期,如确定某个农历日期是在公历中的哪一天。
这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使用农历历书。
农历历书中通常会标注对应的公历日期,可以直接查询得到。
2. 使用农历计算工具或手机应用程序。
与公历转农历相似,只需要输入农历日期,即可得到对应的公历日期。
三、公历和农历之间的闰年问题闰年是指公历中拥有366天的年份。
通常情况下,公历的闰年是指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
但在农历中,由于月亮运动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的差异,决定了农历中的闰年规则与公历不同。
农历根据每年的阴历时气交节情况进行计算,一般每19年有7个闰年。
总结起来,根据公历和农历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转换。
通过使用农历历书、计算工具或手机应用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公历转农历和农历转公历的计算。
此外,了解公历和农历中闰年的规则,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无论是在庆祝传统节日还是进行时间计算,熟练掌握公历和农历的计算方法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农历 计算 标准

农历计算标准
农历,也称阴历或农民历,是一种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基础的日历系统。
与阳历(格里高利历)不同,农历根据月亮的位置确定日期,因此每个月的天数会有所不同。
农历的计算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年份和月份。
年份的计算标准:
- 农历年份采用十干十二支纪年法,其中十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干支纪年法采用了天干地支相配的原则,每60年循环一次。
例如,2024年是甲子年(甲为天干中的第一个字,子为地支中的第一个字),下一个甲子年将是2084年。
- 年份的开始点通常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
月份的计算标准:
- 农历每个月从新月开始,到下一个新月之前的时间为一个月份。
- 一个农历年一般包含12个或13个月,每个月的长度在29至30天之间变化,根据月亮的运动轨迹而定。
- 闰月是为了调整农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一般在需要调整的年份中增加一个额外的月份。
闰月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一个月份,并且使用闰字来表示,如闰四月。
总的来说,农历的计算标准基于天文观测和传统习俗,通过干支纪年法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来确定年份和月份。
这种日历系统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东亚国家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且对于农业、节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2.公历换算为农历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就使得回归年天数与实际天数不等,每年在日历上可差一天。
这样可以将阴历经过任意整回归年在现在的日历上查到阳历(阳历一年相当阴历的月数为365.2422/29.530588=12.36827个月)。
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历上查得与(该年)阴历对应的阳历日期,这样就找到了临时落脚点,也就是找到了阴阳互换的关键。
例如,可先以阴历四月初一(日)为引数,在1995年日历上查到对应的阳历为4月30日。
由于已经计算出经过的月数,将经过的月数的尾数(小数)化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经过(1995-1070)整年数的阳历日期,也就是起始阴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
这样就得到了所给例子的阴阳历日期换算结果……”。
0.64957月的由来,(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已知依泽公生于梁龙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可以算出龙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公元2099年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2099-922)×12.36827=1455.45379月余数为0.45379月×29.530588日=13.4O日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该年闯二月)在公历6月19日,加上计算所得的13日为龙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即该年7月2日,则该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该年7月22日。
农历与阳历的转换农历日历的计算方法

农历与阳历的转换农历日历的计算方法农历和阳历是世界上常用的两种历法,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农历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传统节日,而阳历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务中。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农历日期转换为阳历日期或者将阳历日期转换为农历日期。
本文将介绍农历与阳历的转换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计算工具和技巧。
一、农历与阳历的基本概念农历,也被称为阴阳历或农民历,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历法。
它基于月亮的运动周期,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有29或30天。
由于月亮的周期不等于365天,所以农历年与阳历年的长度不同。
阳历,也被称为公历或西历,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历法。
它基于太阳的运动周期,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通常为28、30或31天。
阳历年的长度为365天或366天。
相比农历,阳历更符合天文学和科学计算的要求。
二、农历与阳历的转换方法1. 将农历日期转换为阳历日期农历转阳历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计算工具或算法。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转换方法:(1)手动查表法:可以通过查找农历与阳历的对照表,根据农历日期找到对应的阳历日期。
这是比较传统且繁琐的方法,但适用于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
(2)农历算法法:农历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月亮运动的周期、阴历年的长度等参数,可以精确计算出农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工具,但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3)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工具:现代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农历转阳历的计算工具,比如手机应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网站。
只需输入农历日期,这些工具会自动计算并输出对应的阳历日期,方便快捷。
2. 将阳历日期转换为农历日期阳历转农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转换:(1)查找农历日历表:类似于农历转阳历的手动查表法,我们可以查找农历日历表,通过对应的阳历日期找到对应的农历日期。
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农历计算公式

9 小满 四月
15 处暑 七月
21 小雪 十月
4 惊蛰 二月
10 芒种 五月
16 白露 八月
22 大雪 冬月
5 春分 二月
11 夏至 五月
17 秋分 八月
23 冬至 冬月
把当天和1900年1月0日(星期日)的差称为积日,那么第y年(1900年算第0年)第x 个节气的积日是
F = 365.242 * y + 6.2 + 15.22 * x - 1.9 * sin(0.262 * x)
D(1) = 1461 * y(D4) + 365 * y(M4)
四、月份的确定
计算前一年冬至的积日F(0),并用F(0)计算冬至所在的朔月m及其朔日M(0),就可以推算冬至的农历日期,冬至所在的农历月份总是十一月。计算下一个中气F(1)和下一个朔日M(1),如果F(1)<M(1),那么该月就是上一个月的闰月,并把这个中气作为F(2),以后的中气、朔日和农历月份也这样确定。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05天左右。
二、朔日的计算
从1900年开始的第m个朔日的公式是
M = 1.6 + 29.5306 * m + 0.4 * sin(1 - 0.45058 * m)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2天左右。
三、年份的确定
1864年1月0日是农历癸亥年,所以用当年减去1864,用10除得的余数作为年份天干的,用12除得的余数作为年份的地支,数字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如下。
1月29日
农历算法简介以及公式
一、节气的计算
先给节气进行编号,从近日点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编为0,编号如下及其相应的月份如下:
0 小寒 腊月
6 清明 三月
农历计算公式范文

农历计算公式范文
中国农历历法的计算原理
中国农历历法是一种以朔望月,用闰年比例调整的复杂历法,其历法
计算的基础是月亮的运行周期,人们以12个月组成一个轮回,即一个农
历年,农历每年有365天以上,且这些天数与阳历的天数有差异。
历法计算的核心是:全年每月朔望月的星期天按一个固定的算法可以
计算出来,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农历每月的大小,每月的首日,以及计算出立秋和冬至及其他节气的日期。
中国农历历法计算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借助每月的朔望月,即每月的第
一天。
其计算的原则是:把一年分为12个月,并且每月有29或30天,
使得每年有12*29或12*30≈354或355天,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轮回。
因此,为了让农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日期能够相等,中国历法设计者
便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是在每年中,余数大于等于3的年,就在12月份之后加一天,使
天数能够多一日,使其年与阳历年之间的日期可以同步。
二是通过确定一个月的大小,每月的首日,以及节气的计算方法来推
算出立秋和冬至等节气的日期,使得农历的属月总是与阳历的属月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以上原则,中国农历历法的计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首先给每月定下大小,即每月有多少天,一般农历每月的天数都
定为29或30。
公历农历年月日计算公式

公历农历年月日计算公式公历农历年月日计算公式是许多人在处理日期问题时需要的基本知识。
公历是我们常用的日期计数方式,而中国的传统农历则是历史悠久的时间计算方式之一。
这两种计算方式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如何将它们互相转换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公历农历年月日计算公式。
1.公历转农历公历转农历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复杂的,一般需要借助农历日历手动查看或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软件。
但如果你只是需要大概地了解某公历日期对应的农历年月日,也可以使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1)首先需要知道该公历年份的春节日期(阳历除夕),例如2022年春节是在2月1日,2023年春节是在1月22日。
(2)计算该公历日期到春节的天数差,并加上春节日期对应的农历月初一的天数即可,例如2022年5月1日对应的是3月初五(2月1日到5月1日相差90天,3月初一对应阳历2月1日,5月1日再加上4个月,故为3月初五)。
2.农历转公历农历转公历的计算公式较为繁琐,但一般应用较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基本的计算方法:(1)首先需要知道该农历年份的春节日期(阳历除夕),例如2022年春节是在2月1日,2023年春节是在1月22日。
(2)计算该农历日期到春节的天数差,并加上春节日期即可。
以2022年农历10月初一为例,该天距离2022年春节相差219天,而春节日期为阳历2月1日,因此10月初一阳历日期为3月11日。
总结:公历农历年月日计算公式对我们处理日期问题是非常实用的,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快速地将公历日期转化为农历日期,或者将农历日期转化为公历日期。
但由于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和历法术语,初学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逐步学习和掌握。
对于日常应用,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软件或者查询工具来快速地帮助我们完成日期转换的操作。
农历换算公式大全

农历换算公式大全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农历历法始于夏朝,晚至汉代已成熟,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很多地方也采用了公历,但农历仍然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历法。
因此,农历换算公式是有必要熟知和掌握的。
一、换算公式1.求节气。
农历每个月第15天节气叫小寒,再经过15天则为大寒。
假设月初的首日节气为X,则农历每月的节气序号为:X,X+15,X+30,X+45,X+60等。
2.求月份。
假设今天是一年中第x月y日(农历),其上一月的末日是x-1月29日,y>29,则今天是x月30日。
y=29,则今天是y 月的最后一天。
3.求年份。
农历每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经过12个月,第13个月是下一年的正月初一,则这一年的结束日期是当年13月29日或30日,以此推算。
二、换算表对于农历换算公式,人们也制作了如下换算表,以便查询农历日期:|历月份 |月 | 二月 | 三月 |月 | 五月 |月 | 七月 |月 |九月 |月 |一月 |二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 | 29 | 30 | 29 | 30 | 29 | 30 | 29| 30 | 29 | 30 | 29/30 | 29/30 |三、应用1.农历习俗。
农历换算公式可用于节日查询,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的某些习俗可以按时进行。
2.农历计算。
由于农历一年的月份是不等的,有的月份只有29天,有的月份有30天,因此,农历换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农历日期与公历日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3.农历文字查询。
通过农历换算公式,可以精准查询农历文字及其含义,例如:正月初一可称为“春节”,六月初五可称为“端午节”等。
农历换算公式不仅仅是用于节日查询,它还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怎么计算的.
标签:农历阳历阴历年历
回答:2 浏览:14300 提问时间:2007-04-20 12:59
农历年历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也会有平年闰年之分?一般是多少年出现一次闰年.
补充问题
我所说的农历在我们这里指的就是阴历,而不是阳历.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评论
蓝月
[学妹]
农历是古时候按太阳得运行总结出来得一套计算日子得方法。
一般得每四年都会有一个闰年,就是每四年就会多一天。
关于农历的知识
农历(夏历,殷历,古历,黄历,旧历)
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
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
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
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
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
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
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
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
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3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所谓“闰”的说法,只有闰年和闰月称谓,公历也有闰年的称谓。
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当然说1月2日也是对的。
农历的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的开始都是在公元纪年的1月20日后至2月底之前。
如农历的正月初一可能是1月21日,也可能是2月20日;反之,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公元纪年的1月20日至2月底前。
农历大小月卦口诀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
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
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月为前卦的处爻,七月为后卦的初爻。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我们将大月规定用用阴爻表示,小月用阳爻表示,按大小顺序用阴阳爻将一年编为两卦。
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多出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
“闰年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在出现有闰月的年份时,按闰月大小用阴阳爻表现出来,并标在
闰月的前后两月的爻位中间的左侧,如同伏卦一样,一看便知到闰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同时,提醒您农历年、的确定,不是按万年历编出的月份确定的,而是按节气确定的。
如1998年,按上述方法可编成《井》和《坎》两卦,而今年闰5月为小月,上半年月卦符号为“:。
:。
:”,下半年的月卦符号为“ = 丨= = 丨=
”,上半年卦第5、6爻间伏一阳爻,可知今年润五月为29天。
如何判断闰年?
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
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
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
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 83或384天。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闰月加到哪个月,以农历历法规则推断,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来确定;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所谓“闰”的说法,只有闰年和闰月称谓,公历也有闰年的称谓。
公历1982年至2042年与农历闰年闰月对照表
公历所在月份闰月(初一日)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闰四月小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闰十月大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闰六月大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闰五月大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闰三月大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闰八月大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闰五月小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闰四月大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闰二月大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闰七月大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闰五月大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闰四月小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闰九月小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闰六月大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闰四月小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闰二月大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闰六月大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闰五月大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闰三月大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闰七月大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闰六月小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闰五月大己未年
2042年3月22日闰二月大壬戊年
回答:2007-04-20 13:07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非常感谢
共4条评论...
其它回答共1条回答
评论
天外客
[大师]
你的问题如下:为什么四年一闰,每隔四年添一天?为什么第一百年又少闰一天?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化作分数就是
10463
365————
43200
展开连分数,就得到:
1/4,7/29,8/33,31/128,163/673,10463/43200
这说明,四年加一天是初步的最好的逼近,但29年加7天更精密些;33年加8天又精密些(也就是99年
加24天,我们现在是100年加24天);128年加31天更精密(也就是说,头三个33年加8天,后一个2 9年加7天,共128年加31天。
在四百年内,有三个128年,四个4年,所以四百年加97天,这与现在的算法相同);等等。
资料来源:华罗庚《高等数学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