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正常值

合集下载

心电图各波的正常范围

心电图各波的正常范围

心电图各波的正常范围[P]形态与方向:一般在I导联或II导联的P波最大。

在窦性心律,P波在I、II、aVF直立,在aVL一般直立,但亦可双向或倒置;在V1常为双向,有时在V2亦为双向,但在V3-V6常为直立,但可低平。

如V1的P波双向,则P波终末电势的正常值为+0.01-0.03mm.s.P波有切迹并非异常,除非切迹的顶点间距离超过0.03s,且P波异常宽.时间(宽度):成人一般为0.10s,不超过0.11s,16岁以下的儿童不超过0.09s。

电压(振幅):肢体导联中,不超过0.25mV。

在心前导联中,直产的P波不超过0.2Mv。

V1、V2双向P波的总振幅不应超过0.20mV。

P波小在临床上一般没有重要性。

【Ta或Tp】代表心房的复极,其方向与P波相反。

P 波终止到Ta波开始,称为S-Ta波,位于P-R段与QRS波群开始处;而Ta波则叠加于QRS终末部分与S-T段上,一般不易看清,只有在房室传导阻滞、肺型P波后、房室分离时,或在心房内、食道导联中方能看到。

向下的S-Ta段,在正常时可使P-R须压低,并可同时有S-T段压低,因此P-R段与S-T段似乎为同一圆周上的弧。

此种假性S-T段压低无病理意义,不可误诊为心内膜下心肌损伤的S-T段压低,但根据Ta的波形平滑且向上凹陷,P-R 段后部分有同样压低及存在有显著P波等特点,可以作出正确的结论,如果P-R段与S-T段是处于不同圆周上的弧,则S-T段压低为病理性。

--【P-R间期】代表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P-R间期与年龄及心率快慢有关。

正常成人P-R间期为0.12-0.20s,一岁以仙的婴儿不超过0.14S,学龄前儿童不超过0.16s,学龄儿童不超过0.18s,青春期后不超过0.20s.如P-R间期过短,应注意检查各导联中P波的形状、P波与QRS 波群的关系及QRS波群的宽度,以辨明有无心律失常(例如房室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脱节、预激综合征等)。

心电图参考值表

心电图参考值表
U波
U波是T波后0.02~0.04s时出现的一个振幅很小的波,其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电压低于同导联的T波。明显U波升高见于血钾过低,也可见于服用奎尼丁、洋地黄、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
正 常 心 电 图 数 据 参 考 表
波段
肢 体 导 联
胸 导 联
I
II
III
aVR
aVL
aVF
V1
V2
V3
V4
V5
V6
P波
方向
直立
直立
直立
倒置
多向
直立
多向
多向
直立
直立
直立
直立
时间
正常P波时间<0.11s,双峰间距<0.04s。P波时间>0.11s,且切迹双峰间距>0.04s,表示左心房肥大或心房内传导阻滞。
电压
肢体导联、胸导联P波电压<0.25mV,肢体导联、胸导联P波电压>0.25mV,提示右心房肥大
P-R间期
成人P-R间期为0.12~0.20s。P-R间期随心率及年龄而异,年龄小或心率快时P-R间期较短,反之则较长。P-R间期>0.20s,见于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为<0.12s,见于预激综合征或房室交界心律。
ST

下移
在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下移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肌损害的征象、低血钾、洋地黄作用、心室肥厚及室内传导阻滞等。
上抬
V1~V3导联<0.3mV,其他导联均<0.1mV,上抬超过正常范围且弓背向上,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若为弓背向下则见于急性心包炎。
T

方向
直立
直立
R间期
成人R-R间期为0.60~1.00s。60S除以R-R间期的时间得出心率的结果,正常成人心率的结果是60~100次/min。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如下:(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

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 波不超过2.0毫伏。

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

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

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 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

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 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中的QRS波形代表了心脏的收缩过程,一般正常情况下QRS时限(也称QRS宽度)为首先检查心电图的医生会根据QRS时限的长度判断心脏传导阻滞的情况,然后进一步诊断其疾病类型。

本文将介绍QRS时限的正常值,一些常见的QRS时限异常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QRS时限异常患者需注意的事项。

一、QRS时限正常值正常QRS时限范围是0.06秒到0.10秒之间,即60毫秒到100毫秒之间。

不同工具或设备可能将QRS时限范围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不会太远离这个标准范围。

对于QRS时限较短或过宽的心电图,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了解导致它们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从而更好地治疗或管理心脏疾病。

二、QRS时限异常疾病的治疗方法1.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常常由疾病引起,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针对的是病因和症状,例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口服药物控制心率、降低血压等。

2.心脏右侧传导阻滞心脏右侧传导阻滞比左侧传导阻滞需要更加关注,因为它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例如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也针对病因和症状,例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小房的电信号无法传至心里室,引起心率较慢(一般小于40次/分钟)或极其不规则的心律失常。

治疗措施:症状较重或心律严重不规则的患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应该针对疾病治疗。

4.束支阻滞束支阻滞可分为左束支、右束支、双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阻滞一般由病因所致,如冠心病、心脏手术、心肌炎等。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针对病因和症状,也包括植入心脏起搏器。

三、QRS时限异常患者需注意的事项1.定期体检QRS时限异常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的体检,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治疗。

心电图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QRS时限一般>0.11s,QRS前必须有P 波,P-R<0.12s,QRS波起始处有δ波。 但马海氏预激征(Mahaim)P-R≥0.12s。
(3)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左室肥大时QRS可延长,一 般在0.10s~0.11s。V5导联室壁激动时间 或R峰时间(VATV5)>0.05s,V1导联 室壁激动时间或R峰时间(VATV1)> 0.03s。
SJ
23
P-R间期缩短的意义:
(1)短P-R间期征。是P-R间期 缩短最常见的一种。其心电图表 现为:P-R<0.12s,QRS时限正 常,QRS起始处无δ波,通常诊为 短P-R征。
FT
SJ
24
以前均诊断为L-G-L综合征,即所谓变异 性预激综合征。 近年来经电生理研究证 实所谓L-G-L综合征并无预激现象,属房 室结内双径路中快径路的极端表现。
单纯短P-R征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常见 于孕妇,无明显临床意义。
FT
SJ
25
(2)房室交界性心律
房室交界性心律如QRS前有逆行 P波时,P-R间期固定,并< 0.12s。如有明显前向传导阻滞, P-R间期可≥0.12s。
FT
SJ
26
(3)各种不同类型的预激综合征(A、B、C型)。
P-R间期缩短、QRS增宽、QRS起始 处有δ波,称为“预激三联征”。P-J 间期正常,一般≤0.27s(有0.26s), 如为间歇性预激则与同导联正常下传 的P-R间期一致。
(5)房性异位节律
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 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 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FT
SJ
9
2、P波电压增高。
正常P波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 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0.25mV, 称肺型P波。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大、右房 负荷过重及房内传导阻滞。先心性P波常见于 先天性心脏病。

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

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

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心电图是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最常见的检查就是心电图,其读数可以判断出心脏是否正常。

心电图测量的参数和心率及节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要获得准确的读数,必须了解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

一般来说,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可以主要分为心电图时间轴标准值,心率标准值和 QT期标准值。

首先,心电图时间轴标准值说明了心电图正常的起搏到心跳结束的时间,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的正常节律情况。

心电图的 QRS期通常为 0.08至 0.12,QT期标准值则取决于性别和年龄。

其次,心率标准值表明心脏有多快地跳动,根据年龄和活动量可以确定正常心率。

一般来说,对于健康成年人,心率值在 60/分至100/分之间即为正常值。

最后,QT期标准值表示心跳一次自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般来说男性的 QT期标准值为 0.35至 0.45,而女性的 QT期标准值则比男性略高一些,可以达到 0.45至 0.55之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电图参数,例如 ST和 T的高度和周期,它们也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参数。

总之,心电图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还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因此,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除了了解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外,还应定期检查心电图是否正常,以及治疗是否有效。

只有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以及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心电图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得心电图的检查和监测变得更加精确而可靠,准确的心电图数据也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减少诊断的出错率。

此外,以全面的指标来评估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也有助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更加科学且精准地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是诊断心脏疾病的关键参数,而且它们的准确性对于确定治疗方案也同样重要。

所以,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来说,定期检查心电图,并了解正常的心电图标准值,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

心电图QRS时限正常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中的QRS波形代表了心脏的收缩过程,一般正常情况下QRS时限(也称QRS宽度)为首先检查心电图的医生会根据QRS时限的长度判断心脏传导阻滞的情况,然后进一步诊断其疾病类型。

本文将介绍QRS时限的正常值,一些常见的QRS时限异常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QRS时限异常患者需注意的事项。

一、QRS时限正常值正常QRS时限范围是0.06秒到0.10秒之间,即60毫秒到100毫秒之间。

不同工具或设备可能将QRS时限范围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不会太远离这个标准范围。

对于QRS时限较短或过宽的心电图,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了解导致它们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从而更好地治疗或管理心脏疾病。

二、QRS时限异常疾病的治疗方法1.心室内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分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常常由疾病引起,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针对的是病因和症状,例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口服药物控制心率、降低血压等。

2.心脏右侧传导阻滞心脏右侧传导阻滞比左侧传导阻滞需要更加关注,因为它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例如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也针对病因和症状,例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小房的电信号无法传至心里室,引起心率较慢(一般小于40次/分钟)或极其不规则的心律失常。

治疗措施:症状较重或心律严重不规则的患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应该针对疾病治疗。

4.束支阻滞束支阻滞可分为左束支、右束支、双束支传导阻滞。

束支阻滞一般由病因所致,如冠心病、心脏手术、心肌炎等。

治疗措施:治疗一般针对病因和症状,也包括植入心脏起搏器。

三、QRS时限异常患者需注意的事项1.定期体检QRS时限异常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的体检,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治疗。

读懂心电图必知:心电图正常值

读懂心电图必知:心电图正常值

读懂心电图必知:心电图正常值上图为一正常窦性心率的心电图,它具有以下特点:(1)频率在成人为60~100次/min,基本整齐;(2)心电图上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Ⅲ、aVF、V5导联上直立;在aVR导联上倒置。

(3)P-R间期0.12~0.20s。

(4)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s。

读懂心电图纸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粗细两种竖线和横线。

竖线的间隔代表时间,横线的间隔代表电压。

细线的间距为1毫米,粗线的间距为5毫米。

纵横线交错组成许多大小方格。

通常记录纸的走纸速度为每秒钟25毫米,故每小格(横向)代表0.04秒,每一大格(粗线内5小格)代表0.20秒。

一般采用的定标电压是1毫伏=10毫米(10小格),每一纵小格代表0.1毫伏;每一纵向大格代表0.5毫伏。

特殊情况,可加快走纸速度至50~100毫米·秒,此时每小格代表0.02~0.01秒。

可调整定准电压,使之增高或减低。

如心电图波幅过大,则用0.5毫伏减半电压,计算时乘以2.反之,若波幅过小,则用2毫伏电压,计算时除以2。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

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

P波在aVR导联直立,Ⅱ、Ⅲ、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

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

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T间期(Q-T
interval)
(与心率成反比)
• 意义: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 正常值:成年人心率60~100次/分时,Q-T 间期为0.32-0.44s。心率快,Q-T间期短;心 率慢,Q-T间期长。 • QTc <0.44s
U波 T波后0.02-0.04s,方向与T波一致,
心室后继电位,V3、V4导联清楚
• Q波正常值:时限<0.04s,电压 <1/4R。不 应有切迹,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 • 低电压: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绝对值之和均 <0.5mv,称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绝对值之 和均<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S-T段(S-T segment) • 意义: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代 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 正常时限 : <0.15s。 *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 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 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 正常压低: 每个导联均 < 0.05 mv; 下斜型,水平型有临床意义 正常抬高: 肢导联、 V4~6 < 0.1 mv 。
P波: • 意义:心房肌除极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 电压变化。 • 形态: 钝圆形 • 方向: Ⅰ、Ⅱ、avF、V4~6向上, avR向下。 • 时限:< 0.12s • 电压:<0.25 mv(肢导联)、<0.20mv(胸导 联)
P-R间期(P-R
interval)
• 意义: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的时间。 • 时间:0.12~0.20s
P-R间期临床意义
• 临床意义: ⑴P-R 间期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⑵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 性心律,房室脱节。
QRS波群(QRS • 意义:心室除极波 • 时限:0.06~0.10s • 电压: 胸导联:A.右室 RV1 RV1 B.左室 RV5 RV5
complex)
<1.0 mv +SV5 <1.05 mv <2.5 mv, +SV1< 4.0 mv (男) < 3.5 mv (女) 肢导联:A.右室 RavR <0.5 mv B.左室 RavL <1.2 mv RavF <2.0 mv

QRS波群一般规律
肢导: Ⅰ、Ⅱ、主波向上,Ⅲ主波方向多变 avR主波向下 胸导:V1-V6的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1:R/S<1 V5: R/S>1 V3: R波S波振幅大致相等
T波(T wave)
• 意义:心室快速复极 • 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 同导联R波的1/10 。 • 方向:与主波方向一致, Ⅰ、Ⅱ 、V4-V6 向上,avR向下 • 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 • 不对称;顶端光滑无切迹。 若对称的T波,称:“冠状T”,代 表 慢性心肌缺血
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低血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