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调研报告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调研报告一、引言以色列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以色列成功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农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本报告旨在深入调研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分析其发展特点与经验,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色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色列农业进入全面现代化阶段,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以色列农业的创新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以色列农业在节水技术、智能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与经验1. 科技创新驱动: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力。
以色列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以色列在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智能农业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
2. 资源高效利用: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色列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以色列还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3. 产业融合发展: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注重产业融合发展。
以色列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电商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4. 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色列的农民组织、农业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等机构为农民提供农资采购、技术培训、市场销售等全方位的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
5. 政策支持引导:以色列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胡书龙〔内容摘要〕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市农业发展尤其是近年受干旱影响较大的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果蔬种植技术和产业的提高和发展,应以色列外交部门的邀请,经报国家外专局批准,2013年10月14日至30日省农委在全省农业部门组织16名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前往以色列嘉利利(Galilee)国际管理学院开展培训。
结合培训还考察了KAIIMA农业、NETAFIM滴水灌溉公司,参观了EDEN农场及以色列水科技展。
本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和考察学习,对以色列的果蔬种植和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市农业发展尤其是近年受干旱影响较大的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1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1.1基本情况以色列分为10个农业区,农业部为全国农业行政管理机构。
政府用价格、贷款等市场调节机制进行宏观调控农业生产,并通过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创汇农产品,支持发展出口型农业。
农业部负责宏观指导、规划、市场预测、分配产额、大型基建、区域开发、提供贷款、农业科研和对外合作等。
境内2/3为沙漠和山地,全国有耕地42.7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9%,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6%,约44万,人均耕地0.88亩,尽管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差, 水源匮乏, 可耕地面积有限, 但以色列人通过将不毛之地改造成肥田沃土的方法,使可灌溉土地增长了8倍, 至21.1万公顷, 占可耕地面积的49.5%;农业种植区已由400个增加到750个。
农业劳动力约12万,占全部劳动力3%,农业人口人均耕地约14.6亩,现在一个农业人口可养活90—100人。
以色列高效农业的思考与启示(图)

以⾊列⾼效农业的思考与启⽰(图)以⾊列⾼效农业的思考与启⽰(图)⼀、主要特点(⼀)较⾼的⽣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以⾊列94.5%的⼟地为国家所有,私⼈⼟地仅占5.5%。
农业⽣产经营主要采取较为独特的集体农场(基布兹)和农业合作社(莫沙夫)两种形式。
1.集体农场——基布兹(Kibbuzim)。
基布兹,希伯莱语为群体之意,⼜称集体农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东欧移民在加利利湖边创建。
⼟地是国家所有,租赁⼟地租期49年,期满可续租,租⾦极低,近乎⽆偿。
所有⽣产、劳动⼒、收⽀、⽂化教育卫⽣、治安等都由集体统⼀组织与管理。
实⾏“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成员享有教育、医疗、娱乐、餐饮等社会福利,其他⽣活⽤品也按计划配发,每⽉每⼈发相当于3000元⼈民币的零⽤钱。
随着农业⽣产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农业为唯⼀来源的“基布兹”已发展成第⼆、第三产业占主体的经济统⼀体,独⽴从事商品⽣产。
全国共有270多个基布兹,平均每个基布兹约有100户农户、400—500⼈。
2.农业合作社—莫沙夫(Moshavim)。
基布兹是⾼度集体化的农业经营组织,莫沙夫则为合作化组织。
⼟地也需向国家租赁,家庭是基本的⽣产经营单位,每户以优惠价从合作社购买农具、化肥等⽣产资料,再以优惠价将农产品售给社⾥。
社员可雇⼯,也有权直接对外出售产品。
社内有不可分割的公有财产,实⾏民主管理,社员⼤会为最⾼权⼒机构。
全国共有450多个莫沙夫,每个莫沙夫有60⾄100农户。
与⼀般合作社相⽐,莫沙夫最主要的特点是它承担有社区管理的职能,村社合⼀,每村只认可⼀个合作社,国家⼀切投资或贷款都须通过合作社或由其担保。
“基布兹”和“莫沙夫”既是⼀个农业单位,也是依靠民主程序运作的基层⾏政单位,农民⾃愿加⼊,政府并不强⾏主导。
这两种组织形式占据了以⾊列农业资源和农业劳动⼒的90%以上,创造着以⾊列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此外,莫沙⽡是个体农民组成的团体,稍早于基布兹⽽产⽣,这些农户是较为富裕的移民,⼟地是农户私⼈所有,他们就地组织⾃⼰的产品市场,进⾏农资交易。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案例解读与启示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案例解读与启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改革。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求适应当地土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借鉴和学习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对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的农业发展模式。
尽管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区,但它却成功地发展出了一套高效的农业系统。
以色列农业模式的核心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科技创新。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系统,以色列农民能够精确测量植物的需求,并合理调整灌溉、施肥和喷洒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农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只有不断引入和应用新技术,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是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巴西农业以其庞大的农业面积和优质的农产品而闻名于世。
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巴西农户借助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批量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此外,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还充分利用了区域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以适应市场需求。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跨界合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此外,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强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素质,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农业模式还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等政策措施,保护和发展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参与和获益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从这些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一是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要注重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以色列农业培训个人总结

以色列农业培训个人总结1.引言1.1 概述概述:以色列农业培训是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提升参与者的农业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对此次培训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分享个人的学习体会和实践感悟。
同时,文章将探讨我在培训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感谢致谢。
通过本文的分享,希望能够对读者在农业领域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以色列农业培训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概要。
目的部分澄清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引领读者进入本文的主题。
正文部分包括以色列农业培训介绍、我的学习体会和实践感悟三个小节。
以色列农业培训介绍将详细介绍以色列农业培训项目的背景、内容和特点,为读者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我的学习体会将分享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和感悟,通过个人经历展现培训的收获和重要性。
实践感悟部分将结合自己的实际实践经验,总结培训对于实际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启发,为读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结论部分包括收获与体会、对未来的展望和感谢与致谢三个小节。
收获与体会将总结整个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为读者呈现培训的实际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将展望我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读者展示培训的持久影响。
感谢与致谢将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感谢和致谢,展现我的感恩之情。
1.3 目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总结以色列农业培训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体会,分享我在这段时间里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
通过对培训内容和实践感悟的梳理,希望能够对读者和其他农业从业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同时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习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通过这篇个人总结,也想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与致谢。
2.正文2.1 以色列农业培训介绍:以色列农业一直以其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农业模式而闻名于世。
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

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借鉴农业发展是每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稳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也存在差异,需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一些国际上应用成功的农业发展战略,并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以以色列为例,该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世界领先。
通过引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以色列成功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实现了惊人的农业产量增长。
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创新,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现代农业模式现代农业模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日本的精细化农业模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该模式以精细化管理、先进设备和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国可以参考这种模式,发展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德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提供有益借鉴经验。
德国的农业政策重点是支持农民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
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奖励措施,激励农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这个例子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农业政策引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以韩国为例,该国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韩国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农村产业园区等措施,吸引和培育了大量农村企业,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五、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是确保农业发展稳定可持续的重要手段。
以色列农业

摘录: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几点经验一、循环利用污水资源。
以色列是世界上循环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已达70%,居世界首位,其中1/3用于灌溉,约占总灌溉水量1/5。
应用的面积从1970年代的1 620公顷扩大到90年代中期的36 840公顷,现在,以色列每年大约有3.2亿立方米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用于农业生产,分布在城镇周围的果园主要用污水灌溉。
二、利用微咸水。
以色列南部沙漠的微咸水被用来农田灌溉,生产的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水果的品质,甚至优于淡水灌溉生产的产品。
以色列南部沙漠生产的标有用微咸水灌溉的水果和蔬菜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较高,销路很好。
以色列利用淡化咸水进行灌溉的面积达到45 000 公顷,面积大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三、采用滴灌和微灌技术。
以色列很早就采用了压力喷灌技术;60年代后期,以色列又开发了滴灌技术。
滴灌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有许多好处,如可用于长距离和坡地灌溉;肥料可以与水一起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节约了水和肥料;由于水和肥料集中在植物的根系部分,减少了杂草的生长;滴头直接将水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水的蒸发极微,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滴灌避免了水与叶子的直接接触,可以用微咸水灌溉而不灼伤叶子;在用微咸水灌溉盐碱地时,可以冲走根部的盐分,避免根部盐分的积聚。
研究表明,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喷灌为75%,而滴灌可高达95%。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
以色列喷微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100%,喷微灌中滴灌比例已达70%。
最近几年还推出了低耗水滴灌技术、脉冲式微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等。
四、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因地制宜地在各地修建各类集水设施,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供直接利用或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
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国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1~2亿立方米水。
以色列高效节水农业的启示

以色列高效节水农业的启示以色列是干旱缺水国家,位于地中海东岸,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近600万,农业人口占4 %左右。
北部是崎岖的高地,中部是丘陵地带,由中部向南伸展是沙漠地区。
全国年均降水量为200毫米,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间的冬季。
降水量分布不均,其北部的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中部为400——600毫米,南部仅25毫米,全国有一半地区降水量不足150毫米。
1997年以色列的可用淡水仅为亿立方米,另外,有亿立方米城镇污水、亿立方米微咸水、亿立方米淡化海水得以利用,人均水资源量仅365立方米目前,以色列灌溉面积22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农业用水量为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62%。
以色列在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大力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采用新思路、新技术,以最少的水量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灌溉水量由1975年的每公顷8700立方米降为1995年的5500立方米,每立方米的产量由千克上升到千克椰枣树、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农产品大多数品种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大量出口,被誉为欧洲的“冬季厨房”,农民的生产经营环境日益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一、以色列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建设国家输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以色列北部水资源占全国80%,可供灌溉的土地仅占35%;南部干旱区水资源占20%,而需灌溉土地占65%。
因此,以色列重视输水工程建设,第一项工程是用直径为1.68米的输水管道将130千米外、位于以色列中部的“亚空”河水引到南部的内盖夫沙漠地区,年输水量为1亿立方米。
第二项工程是1964年完成的国家“北水南调”工程,包括地下管道、明渠、水库和隧道,每年输水量是4亿立方米。
水来自以色列北部的加加利湖,此湖低于海平面200米。
首先把水抽到海拔150 米的高度,水从这个高度流到沿海地区,再沿途泵到内盖夫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国家输水工程不仅仅供水,还作为冬季和旱季降水季节北方多余水的排泄通道,作为沿海地区地下水的补充溉水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作为一个农业自然条件极其不利的国家,以色列的农业已发@为高度发达、极具特色的产业,在世界农业中独树一帜。
其在农业经营组织构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k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1.积极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除基布兹、莫沙夫这种地域性农业组织外,还建立了农业劳动者联合组织和农产品合作销售组织等专业组织。
前者着重于协同政府加强农业劳动力安置,代表农业生产者与相关部门、组织和公司谈判、协商;后者着重于协调农产品市场供给,通过出口机构促进农产品出口,统一组织销售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等。
在以色列,这种农业地域性组织与专业组织相结合的集体与合作经营被视作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加入WrO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场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组织。
单靠农户经营已不能完成我国农业与国外大市场的对接,我们将难以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势竞争。
中国需要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条很好的出路。
2.扬长避短,积极进行农产晶结构战略型转变以色列曾将实现粮食自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针,相当面积的耕地被用于种植谷物,得不偿失。
以色列政府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集中力量发展适合本国水土、气候的水果、蔬菜、花卉、棉花等高值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大量出口创汇,使自己的资源优势得以凸现,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3.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变旱地农业为灌溉农业以色列很早就采用节水的喷灌技术。
20世纪80年代后则普遍采用更加节水的滴灌技术,并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灌溉之中,可对作物所需水’、肥、农药进行遥控供应,实现了灌溉技术的电子自控化,使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土壤得到改善。
”98年,灌溉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56.7%。
以色列农业的发展,灌溉技术功不可没。
4.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色列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得益于强大的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
其科研力量雄厚,经费充足,设备先进,科研项目专细,在灌溉技术、沙漠改造、良种培育、绿色农药等方面成果卓著,一些成果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农机、灌溉设备、农药等输出国外。
先进的科技和有效的推广体系成为生产条件并不占优势的以色列农业得以成功的支柱。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以色列得到了极好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