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天干地支

合集下载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方法
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法,是一个用手指头来记忆天干地支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手指的位置和关节来表示天干和地支的序号。

具体的算法如下:
1. 首先,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排列为一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后。

2. 用左手呈掌状,将掌心对自己,将五个手指平行地分布,并使第一个手指弯曲,其他手指保持伸直。

3. 从左数第一个手指弯曲的位置开始,数到对应的天干或地支,弯曲手指。

例如,数到甲,则弯曲第一个手指;数到乙,则弯曲第二个手指。

4. 继续数下一个天干或地支,再弯曲对应的手指。

5. 数到最后一个天干或地支后,根据需要,可以再从头开始数。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方便地记忆和计算天干地支的序号。

比如,要计算己丑年的地支序号,我们先从第一个弯曲的手指开始数,数到丑,并弯曲第二个手指,然后数下一个地支,即寅,弯曲第三个手指,最后数出己丑年的地支序号为3。

总结来说,天干地支手指掐算法是通过手指的位置和关节来表示天干地支的序号,通过弯曲对应的手指来计算和记忆天干地支的序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方便实用。

天干地支与年份推算

天干地支与年份推算

天干地支与年份推算方法一、首先要知道推算年份的天干地支。

(如:2009年为己丑年,“己”为天干,“丑”为地支)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推算方法需要的条件:1、推算天干需要知道年尾数。

根据4=甲、5=乙、6=丙、7=丁、8=戊、9=己、0=庚、1=辛、2=壬、3=癸来推算。

(如:2009年的年尾为9,故2009年的天干为“己”。

)2、推算地支需要知道是何生肖年。

根据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来推算。

(如2009年为牛年,故2009年的地支为“丑”。

)六十甲子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海中金炉中火大林木路旁土剑锋金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山头火涧下水城头土白蜡金杨柳木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泉中水屋上土霹雳火松柏木长流水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沙石金山下火平地木壁上土金箔金甲辰乙巳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佛灯火天河水大驿土钗钏金桑松木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大溪水沙中土天上火石榴木大海水456789123土运太过金运不及水运太过木运不及火运太过土运不及金运太过水运不及木运太过火运不及-----------------------------------------------------------------------------------------------------------------------------------------------------二、岁运推算。

按着:甲己属土, 乙庚属金、丙辛属水、丁壬属木、戊癸属火。

其规律是:1、根据天干所属五行顺序。

2、一年太过,一年不及。

3、太过之年的气候比季节要来得早些,不及之年相反。

4、太过之年的本气过盛。

不及之年的气候以所不胜之气的特性为主。

如何快速简单计算任何一天天干地支(可编辑

如何快速简单计算任何一天天干地支(可编辑

如何快速简单计算任何一天天干地支(可编辑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也被称为中国农历历法。

中国农历历法是一种以月亮运行周期为基础的历法系统,通过轮回的周期来计算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排列方式是以甲子起始,按照“天干地支相配”、“天干循环六十年”、“地支循环十二年”的原则进行组合。

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需要知道两个重要的参考点:历法的起点和目标日期。

历法的起点是甲子年(公元前2637年),目标日期是我们想要计算的具体日期。

步骤如下:1.计算两个参考点之间的年数差。

从历法起点到目标日期之间的年数差=目标年份-历法起点年份。

2.计算起始点年份的天干地支。

根据甲子年是天干“甲”和地支“子”的组合,以此为起点找到对应的天干地支。

对于甲子年,天干地支是甲子。

3.根据年数差计算目标日期的天干地支。

通过计算起始年份的天干地支和年数差,确定目标日期的天干地支。

根据天干地支的规律,每过六十年天干地支循环一次。

根据年数差,确定循环了多少次,再加上起始天干地支即可。

举例来说明:假设我们想要计算公历1990年5月10日对应的天干地支。

1.计算年数差。

历法起点年份为-2637年,目标日期年份为1990年。

年数差=1990-(-2637)=4627年。

2.计算起始点甲子年的天干地支。

根据对应关系,甲子年的天干是“甲”,地支是“子”。

3.根据年数差计算目标日期的天干地支。

4627年除以60余7年,说明历法循环了7次。

7次循环后的天干地支为“丁巳”。

起始点的甲子年加上“丁巳”循环后的天干地支,即是目标日期的天干地支。

因此,公历1990年5月10日的天干地支是“丁巳”。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快速简单地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

这个方法主要依赖于历法的规律和天干地支的循环周期。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八字)快速计算法

年、月、日、时的干支快速计算法
如:2012年6月17日19:45的天干地支是多少呢?
1、年:天干(2012-3)÷10取余数=9,9对应就是“壬”
地支(2012-3)÷12取余数=5,5对应就是“辰”
所以年的干支就是“壬辰”(余0时按10、12计算)
2、月:天干,“丁壬壬寅顺行流”,意思是2012年的正月的干支是“壬寅”,那么公历的6月17日(是阴历的润四月二十八),所以从“壬”开始往下数5个,即壬、癸、甲、乙、丙,所以该月的天干就是“丙”
地支,就从“寅”开始往下数5个,即寅、卯、辰、巳、午,所以该月的地支就是“午”
所以月的干支就是“丙午”
3、日的天干地支稍微复杂点
①112×5÷60取余=20;②= 112÷4取商=28;③=9;④=17;⑤=2;⑥= 30
①+②+③+④+⑤—⑥=20+28+9+17+2—30=46,46对应六十甲子的“己酉”。

其实也不用死记六十甲子,方法是:46÷10取余=干(余6)、46÷12取余=支(于10)(余0时按10、12计算)。

所以日的干支就是“己酉”
4、时:19:45是“戌”时(19:00-21:00),地支有了。

天干=日干×2 +时支数- 2 =6(己)×2 +11(酉)-2=21,取个位“1”,就是“甲”。

所以时的干支就是“甲戌”
2012年6月17日19:45就对应“壬辰、丙午、己酉、甲戌”,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八字”。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天干地支推算口诀

天干地支推算口诀

天干地支推算口訣推算年干支口訣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干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推算千萬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將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將地支定位(圖一),然後以地支子位為花甲子的開始,可定為1864,1924,也可定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陽支都是旬開始,天干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陽支,而且也是每旬的開始,天干都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些年的西曆尾數均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順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數,地支十二數,天干與地支組合天干每迴圈一次,地支總與下二支(旬空)。

其中餘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開始。

我們從地支子位開始,隔一位逆推,即從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開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為甲申旬開始,…年尾數都為四,年間隔都是十年。

在確定旬開始以後,以該年尾數四為起點,從下支開始挨位順推,其西曆年尾數分別是5,6,8,9,0,1,2,3,而後又是下旬的開始。

“逐支加減六十數,掌上推算千萬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將甲子年定為1984年,按口訣可知1994年為甲戌,2004年為甲申,2014年為甲午等。

確定每旬開始的西曆年數後,可根據需要順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雖意性很大,可推千年萬年的干支。

推算月、時干支口訣天干五合前為主,月時幹序一至五。

年幹隔數配寅月,日幹配時本數身。

古往今來,年上起月,日上起時,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種情況,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時)的方法相同…。

我們也採用這種方法,並一前一天干為主,即甲、己以甲為主,乙、庚以乙為主…,配上序數甲為1,乙為2,丙為3,丁為4,戊為5,成為推算月、時的固定序數。

“年幹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幹,先看該年幹與何干相合,然後按“天干五合前為主”的方法,查出該幹的序數,並設此幹為零,按序數隔幹確定寅月的天干。

天干地支时辰推算方法

天干地支时辰推算方法

天干地支时辰推算方法
天干地支时辰推算方法,又称为八字推算法,是通过从年、月、日、时四个方面来推算人的命运。

具体方法如下:
1. 确定出生年份的天干地支(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相配),并排在八字的开头。

2. 依次根据出生月份和日期,将对应的地支填入八字中间的两个空格中。

3. 再根据出生时间,将对应的地支填入八字最后的一个空格中。

4. 根据天干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分析命中五行属性的数量,以及命宫、财官、食伤、伤官、比肩、劫财六个部位的情况,来了解个人的命运。

参考内容:
例如,某人的出生年份为1990年,那么他的天干地支为庚午年。

假设他的出生月份为5月18日,那么八字为:庚午、庚午、辛巳、辛已。

如果他的出生时间为11点,那么八字就是:庚午、庚午、辛巳、辛已、乙亥。

据此可以分析他的命运,以及五行属性和各个部位的情况。

日干支推算方法

日干支推算方法

日干支推算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农历算法,用于计算日期和时间。

这种算法基于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每天的天干支组合都是独特的。

以下是简单的日干支推算方法:
1. 天干地支:
-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规律循环。

2. 天干地支组合:
-通过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可以得到日干支。

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

3. 年月日时干支:
-在日干支推算中,通常还考虑年、月、日、时的天干支。

这样,一个特定日期和时间就可以通过这四个参数得到一个确定的干支组合。

4. 干支循环:
-天干和地支的循环规律是60年一个周期。

在计算时,可以使用模60的方式,例如:61年的天干支是甲子,62年的天干支是乙丑,依此类推。

5. 干支计算工具: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使用一些干支计算的工具或者查找天干支表。

举例说明:
-假设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的天干支分别为甲子、乙丑、丙寅、戊辰,那么这个时间点的日干支就是戊辰。

-如果需要计算未来某一天的日干支,可以通过模60的方式计算。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要的介绍,实际的日干支推算可能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修正,因为历法和时区的不同可能会影响计算结果。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建议使用专业的历法工具或咨询专业的历法学家。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

推算日干支口诀推算日干支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

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

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

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

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

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

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

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

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二、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

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算天干地支: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是我国现行并用的两种纪年法。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公元纪年是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纪年法。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中国正式与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接轨。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法,即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顺序配合组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来表示,如“辛酉政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

那么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纪年哪一年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指由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的序号。

它们的组合依次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推算分公元后和公元前两种方法。

方法一:已知公元后某年,求该年的干支。

步骤①先求天干:所求公元年数的个位是几,就从表一找该数字所对应的天干;②后求地支:让所求公元年数除以12得出余数,余数是几,就从表一中寻找该余数所对应的地支。

【十二生肖】“生肖”,又叫“属相”。

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

这源自A.中国古代史的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它把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单配单,双配双,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第一个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类推: 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3.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

与公元纪年的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1+n,如民国三十年即1911+30=1941年。

4.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虽然耶稣只是宗教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公元元年前一年是公元前一年,后一年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

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公元纪年中,每100年为一个世纪。

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

世纪初即这个世纪的最初10年;世纪末即这个世纪的最后10年。

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范围是1890年至1909年,但一般说来这是个大概的时间范围,既可以在1890年至1909年范围内,也可以超出这个界限。

世纪的前30年为早期,世纪的最后30年为晚期,世纪的中间的为中期。

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2.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A.己丑年B.己未年C.戊戌年D.戊午年3.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A.丙戌年B.辛丑年C.壬辰年D.甲午年【国学】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4.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史书体例】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

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5.《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

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A.是一部编年体断代史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C.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代表的是国家的主权、形象和尊严。

6.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变化,其中所使用的国旗也发生了变化。

下列属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使用的国旗是【届·任·位】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各自含义不同。

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四年一次。

四年为一届。

如果总统任内死亡或因故去职,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则继任总统和前总统属同一届总统。

例如,约翰·肯尼迪在1963年11月遇刺身亡,林顿·约翰逊接任,他们二人均为第44届总统。

总统的“任”是就他的任职而言的。

一个人如连续担任几届总统,仍被认为是一任。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

但一个人如先后担任几届总统,而不属于连选连任,那么当选几次就算几任。

格罗弗·克利夫兰1885年至1889年和1893年至1897年两度入主白宫,因此算作两任。

“位”是指担任过总统的人数。

美国自1789年开始举行总统选举至今,已先后有42人担任过总统职务。

2008年11月4日,贝拉克。

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他将于2009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7.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是A.担任大陆军总司令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c.起草《独立宣言》D.当选美国总统,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8.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

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这位美国总统是A.胡佛B.杜鲁门C.罗斯福D.里根【年龄称谓】垂髫(髫,tiáo,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古代未成年人的头发扎成的小髻叫总角,后借指童年时代。

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的好朋友;豆蔻:女子十三四岁;束发:15岁左右,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称弱冠;而立(立,“立身、立志”):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命(知天命):五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màodié,高寿):八十至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9.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以下的年龄称谓按从幼到长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豆蔻②而立③垂髫④知命⑤期颐⑥耄耋A.①③②④⑥⑤B.③①②④⑥⑤C.③②①④⑥⑤D.③①②④⑤⑥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要加强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同样也要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以变应“变”。

现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学习的方法。

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划分是以时间为序,从先秦开始,经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而每一时期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阶段特征,这是我们答题时的思路轴心;其次必须记住并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这是获得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基础知识分的重中之重;最后要选择典型题作练习,并对其进行分析,能够联系其他知识点,举一反三。

首先,我们分析每一时期的文化阶段特征。

(1)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思想科技和文艺成就奠定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全部基础;(2)秦汉:科技文化大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科技继续进步,思想方面儒、道、释开始互相渗透;(4)隋唐: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在所有文化领域都有突出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四大发明完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6)明清(鸦片战争前):承古萌新,西学东渐,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成就突出。

其次,我们要注意其最重要的知识点,也就是在高考中常出现的考点,并要对其进行分析。

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道家—老庄;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各家本质、影响。

(2)秦汉:哲学(董仲舒)、史学(司马迁)、宗教(佛/道);分析用于加强政治统治的改造的儒家学说——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

(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民歌)、哲学—宗教—艺术;分析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辐射。

(4)隋唐:诗、书、画、教育;分析此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