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污染物

合集下载

水体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水体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1、国家环保总局初步筛查的优控污染物名单表1列出了国家环保总局初步筛查的优控污染物名单共计14个大类,其中12个大类属于有机化合物,只有2个大类属于无机化合物。

表1国家环保总局初步筛查的优控污染物名单2、目标污染物选择初步选择的目标污染物包括:二氯甲烷、苯、六氯苯、多氯联苯、苯酚、硝基苯、苯胺、苯并(a)芘、肽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六六六、丙烯腈、N-亚硝基二甲胺、氰化物和砷。

3、水样采集及前处理3.1 有机样品的采集3.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本方法适用于二氯甲烷测试样品的采集。

采样瓶选用2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的螺口玻璃瓶(如安捷伦公司的VOC测试瓶),洗净烘干。

采样时先用预采集的水样荡洗两三次,再向样品瓶中充样至溢流,以水样充满,顶部不留任何空间,封瓶时水样中不能有气泡,瓶壁有气泡时应轻摇瓶壁将气泡赶出;4℃下保存。

3.1.1其它有机化合物的采集及样品前处理本方法适用于苯、六氯苯、多氯联苯、苯酚、硝基苯、苯胺、苯并(a)芘、肽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六六六、丙烯腈、N-亚硝基二甲胺测试样品的采集(如表2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1)水样采集采样瓶采用10 L容量的棕色带塞细口玻璃瓶,样品瓶经重铬酸钾洗液润洗浸泡20 min 以上,以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倒置晾干,待用。

污水、地表水每个样品采集30L,饮用水、地下水每个样品采集45 L。

样品运回实验室后如不立即处理需4℃下保存;在存放样品时,应尽量注意存放在没有有机气体干扰的区域,以免交叉污染。

所采集样品应在2日内过滤完毕,7日内富集完毕。

(2)水样过滤过滤装置:直径为142mm的Millipore微滤系统;滤膜:APFF玻璃纤维滤膜;将25 L(污水、地表水)或40 L(饮用水、地下水)滤过水样收集于已洗净的带塞棕色玻璃瓶保存,加入5‰体积的甲醇,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待富集;剩余5 L滤过水样用于常规水质分析(250 mL,注意pH值、温度需立即测量)、金属分析(250 mL,加入1 mL硝酸酸化)、氮磷分析(500 mL),均收集于其余备用;悬浮物的收集:将滤过水样的滤膜用铝箔包好,4℃保存。

环境监测重点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1. 1、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消失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掌握对象,经优先选择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就称为优先监测。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卤代(烷、烯)烧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煌、儆酸酯类、农药、屏息月青、亚硝胺类、氧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地方环境标准与我国环境标准哪个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全都且地方标准严于我国标准时应执行地方标准。

3.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4.环境标准是环境爱护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施标准等六类其次章水和废水监测1.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我们我国对各类水体中不同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精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选择原则应遵循:灵敏度和精确度能满意测定要求;方法成熟;抗干扰力量好;操作简便。

2.我们我国我国环境爱护总局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A类方法为我国或行业的标准方法,其成熟性和精确度好,是评价其他监测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也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B类为统一方法,是经讨论和多个单位的试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方法;C类为试用方法,是在国内少数单位讨论和应用过,或直接从发达我国引进,供监测科研人员试用的方法。

A类和B类方法均可在环境监测与执法中使用。

3.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制定:一.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状况、城市给排水状况等。

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周文敏傅德黔孙宗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引言面对我国水环境污染逐年加重的事实,国家环境保护局从”七五’开始,开展“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加强水污染控制与监测,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研究”是该项目的一个分课题。

我国的水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非点源排放,但主要来自数十种类型的工业污染源排放废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进入水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成千上万,不可能一一予以控制,制定标准,限制排放,实施监测,只能是从众多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中筛选出那些面广量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危害大的并具潜在威胁的污染物作为控制对象.这些优选出来作为水污染控制对象的有毒污染物就是本文所说的“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对优先控制污染物实施的监测即“优先监测”。

正因为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因此,“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将首先用于对占全国等标污染负荷65%、75%、85%的3000家、6000家、9000家重点工业污染源排人废水污染物的控制与监测。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可参阅《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测暂行技术要求(废水部分)》。

抓源的污染控制与监测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污染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这正是本项研究立题的主要目标:环境水质和污染源排放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水质反映污染控制程度,而污染源排放又势必影响及至决定环境水质,因此,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黑名单’将逐步用到环境水质指标的制定与监测上来.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地而水.地下水标准均还不能反映我国水环境污染是以有机污染为主这一基本事实,标准的指标体系仅相当于美国等先进国家六十年代末的水平。

“黑名单”的建立为我国环境水质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与先进国家比,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大的不足是没有把那些具有“三致”毒性的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有毒有机物列入,如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溴仿、苯、甲笨、氯苯等。

优先污染物的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的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的名词解释
优先污染物【英文名称】Priority Pollutants
也叫优控污染物
由于化学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出了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监测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定义
优先污染物定义(环境监测中):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一般为具有较强毒害性的物质。

种类
美国环保局(USEPA)于1976年率先公布了129种优先污染物。

我国在进行研究和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提出来首批68种化学污染物列为优先污染物。

环境化学中定义为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的潜在危险大,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68种。

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苏联卫生部于1975年公布了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其中无机物73种,又后补充30种,共103种;有机物378种,又补充118种,共计496种。

欧盟1975年提出《关于水质的排放标准》的技术报告,列出黑名单和灰名单。

名单
中国优先污染物名单
卤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十四个化学类别,68种有毒化学物质。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环境监测名词解释

生物监测: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

环境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二次污染物: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地下水: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地表水:汇集在地球表面的水。

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和沟渠等地的水。

水质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由于水体自身发生一系列反应(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从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

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污泥体积指数: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时间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

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混合水样: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

1-3-4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1-3-4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无疑是环境监测的重点。

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有700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10万种。

因此不论从人力、物力、财力或从化学毒物的危害程度和出现频率的实际情况而言,某一实验室不可能对每种化学品都进行监测、实行控制,而只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这就必须确定一个筛选原则,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这一筛选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早期人们控制污染的对象主要是一些进入环境数量大(或浓度高)、毒性强的物质,如重金属等,其毒性多以急性毒性反映,且数据容易获得。

而有机污染物则由于种类多、含量低、分析水平有限,故以综合指标COD、BOD、TOC 等来反映。

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一批有毒污染物(其中绝大部分是有机物),可在极低的浓度下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影响。

许多痕量有毒有机物对综合指标COD、BOD、TOC等影响甚小,但对环境的危害很大,此时,综合指标已不能反映有机污染状况。

这些就是需要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它们具有如下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在《清洁水法案》中明确规定了129种优先污染物,它一方面要求排放优先污染物的工厂采用最佳可利用技术(BAT),控制点源污染排放。

另一方面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对各水域实施优先监测。

其后又提出了43种空气优先污染物名单。

苏联卫生部于1975年公布了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其中无机物73种,后又补充了30种,共103种;有机物378种,后又补充了118种,共496种。

优先控制污染物

优先控制污染物
8.多环芳烃
萘、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l,2,3-cd]芘、苯并[ghi]芘
9.酞酸酯类
酞酸二甲酯▲、酞酸二丁酯▲、酞酸二辛酯▲
10.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除草醚▲、敌百虫▲
11.丙烯腈
丙烯腈
12.亚硝胺类
N-亚硝基二丙胺、N-亚硝基二正丙胺
表1-1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化学类别
名称
1.卤代(烷烯)烃类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l,2-二氯乙烷▲、l,1,1-三氯乙烷、l,l,2-三氯乙烷、1,l,2,2-四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
2.苯系物
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3.氯代苯类
1及其化合物
砷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
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六氯苯
4.多氯联苯类
多氯联苯▲
5.酚类
苯酚▲、间-甲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对-硝基酚▲
6.硝基苯类
硝基苯▲、对-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
7.苯胺类
苯胺▲、二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6-二氯硝基苯胺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污染物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污染物

说明:编号1至113为有机化合物,
编号114至128为13种为无机元素和2种无机化合物,
编号129为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需要说明的是,13种无机元素的主要毒害性是体现在它们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上。

表中,“级别”为该化学污染物对人体致癌性证据之充分性程度。

根据对动物实验取得的致癌性证据的充分程度分为如表中的4级。

1级,致癌性证据充分;2级,致癌性证据有限;3级,致癌性证据不充分;4级,无致癌性证据。

“⨯”为推荐的优先污染物的采样介质,而不带“⨯”者为建议不要采集的介质。

下面将对该表中的污染物质的分类和归宿作一简单的介绍,以利于将地球化学在环境研究应用中合理的选择样品的采集对象。

1979年美国环保局公布的优先监测污染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 即萘(NAP ) 、二氢苊(ACE ) 、苊(ACY) 、芴( FLO ) 、菲( PHE ) 、蒽(ANT) 、荧蒽( FLA) 、芘( PYR) 、苯并[ a ]蒽(BaA) 、(CHR) 、苯并[ b ]荧蒽(BbF) 、苯并[ k ]荧蒽(BkF) 、苯并[ a ]芘(BaP) 、茚并( 1, 2, 3-cd)芘( IcdP) 、二苯并( ah)蒽(DahA)以及苯并[ g, h, i ]苝(BghiP).
3) 6种具有明确致癌性的PAHs (BaA, BbF, BkF, BaP, DahA, IcdP)的总浓度(Motelay-Masseiet al. , 2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先污染物; 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指的是受污染的水体自身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逐渐下降,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水体净化以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为主。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等效连续声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
细菌总数:评定水体等污染程度指标之一。

指1ml水(或1g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
布点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网格布点法,
酸雨的形成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屋里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SO2+H2O=H2SO3],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2H2SO3+O2=2H2SO4],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硝酸盐
现场采样;混合水样;瞬时水样
水流量;流向流量流速
冷原子吸收法测汞的原理;冷原子吸收法与一般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化温度低,不再需要使用火焰或电加热等方式使待测元素原子化.汞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成原子蒸汽,它的原子化就是常温,一般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是把样品先处理成溶液,并使其中的汞的状态全部转化成二价汞离子,然后放入反应瓶中,加入二氯化锡还原剂,此时,二价汞被还原成汞原子,通入纯空气或氮气,把汞原子吹到吸收管中,此时高压汞灯发出的汞的特征谱线253.7nm,此光线穿过10多厘米长的吸收管,其中的汞原子吸收此特征谱线后,使谱线强度减弱,减弱程度与汞原子蒸汽中汞的数量成正比,据此可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
.
监测断面河流为例p43
大气中tsp测定法,滤膜法测定tsp 测定原理为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
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参见演示),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选择题答案
1 d
2
3
4 abd
5
6 abd
7
8 abcd
9 d 10
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 倍, 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 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 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