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引言:减速器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主要用于减速驱动轴的转速,提供扭矩输出。
本实验报告旨在揭示减速器的拆装过程,并分析拆卸后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
实验目的:1. 了解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理解减速器内部的各个组成部件及其功能;3. 掌握准确拆装减速器的技巧。
实验器材:减速器、螺丝刀、扳手、齿轮油等。
实验步骤:1. 确定减速器型号和规格,并将减速器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2. 使用合适的工具,拆除减速器外壳上的螺丝,并小心脱去外壳;3. 观察内部结构,记录不同组成部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4. 用齿轮油清洗减速器的内部,确保各个部件的光洁度;5. 拆卸各个组成部件,注意记录各个部件的型号、规格和状态;6. 分析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相互配合关系。
实验结果:1. 减速器的外壳通常由金属制成,以保护内部机械构件和零件;2. 减速器的内部包括主轴、齿轮、轴承等要素,它们有各自的重要作用;3. 主轴是减速器的中枢部件,承担着传递和接收力的功能;4. 齿轮通过嵌入在主轴上的齿状结构,实现减速和转向的目的;5. 轴承负责支撑和定位减速器内部的轴和齿轮,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稳定性;讨论:减速器的成功拆装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拆装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减速器在拆装方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密切查阅相关的技术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员的建议。
结论:通过本次减速器拆装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件的功能,掌握了准确拆装的技巧。
减速器作为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工作对于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转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对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不断学习、钻研更多的机械设备拆装实验,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
实验4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四、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同组实验者姓名回答下列问题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要求打印)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1. 起吊装置, 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2. 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布置?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4. 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5. 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二、拆卸观察孔盖1. 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2. 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应如何确定?三、拆卸箱盖1. 在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 这与螺栓中心到外箱壁间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2. 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3. 如果在箱体、箱盖上不设计定位销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四、观察减速器内部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布置。
1. 箱体与箱盖接触面为什么没有密封垫?是如何解决密封?箱体的分箱面上的沟槽有何作用?2. 润滑油剂是如何导入轴承内进行润滑?如果采用脂剂应如何防止箱内飞溅的油剂及齿轮啮合区挤压出的热油剂冲刷轴承润滑脂?两种情况的导油槽及回油槽应如何设计?3.轴承在轴承座上的安放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 在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时距离应如何确定?4. 设计时齿轮与箱体内壁最近距离的尺寸应如何确定?5. 齿侧隙的作用是什么?6. 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和调整零件间相互干涉?7. 在减速器设计时采用不同轴承应如何考虑调整工作间隙装置?8. 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对轴的热膨胀进行自行调节?五、从箱体中取出各传动轴部件1. 大齿轮上为什么要设计工艺孔?其目的是什么?2. 轴上零件是如何实现周向和轴向定位、固定?3. 各级传动轴为什么要设计成阶梯轴, 不设计成光轴?设计阶梯轴时应考虑什么问题?4. 采用直齿圆柱齿轮或斜齿圆柱齿时, 各有什么特点?其轴承在选择时应考虑什么问题?5.计数各齿轮齿数, 计算各级齿轮的传动比。
《减速器拆装实验》word版

四、减速器拆装实验4.1预习报告内容⑴减速器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⑵简述实验步骤。
(1)了解传动装置中各种轴承部件的组合设计特点及其调整方法;(2)通过轴上零件的拆装,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阶梯轴设计的一般原那么;(3) 培养分析、判断和正确设计轴承部件的能力。
4.3实验任务:⑴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⑵了解减速箱各部分的装配关系和比例关系。
⑶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4.4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每试验小组)⑴二级LQ—250型或 JZQ — 250型减速器一台⑵游标卡尺一把 3、活搬手二把 4、套筒扳手一套 5、钢板尺一把实验内容⑴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⑵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
⑶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减速器有6个轴承,有6个这样的距离,选择其中符合设计规X要求的一个)。
⑷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型式,轴承内侧的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⑸测绘高速轴及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实验步骤⑴拆卸。
①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各部分的结构,从各部分结构中观察分析回答后面第七项思考题内容。
②用板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③拆卸箱盖a、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
将螺栓,螺钉、垫片、螺母和销钉放在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使上下箱体分离,卸下箱盖。
b、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和位置,并分析回答后面第七项思考题内容。
c、测量实验内容了解所要求的尺寸。
d、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一起从箱内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e、测绘高速轴及其支承部件结构草图⑵装配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合上箱盖,注意退回启盖螺钉,并在装配上、下箱盖之间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最后拧紧各个螺栓。
减速器拆装实验

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等;观察与分析轴的工艺结构。
二、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等;2、游标卡尺、活动扳手、钢直尺、手锤等工具;学生自备铅笔、草稿纸等。
三、实验内容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减速器的结构如图5-1所示。
1-箱体 2-螺塞 3-油尺 4-轴承盖 5-起盖螺钉 6-定位销7-调整垫片 8-检查孔盖 9-通气器 10-箱盖 11-吊环螺钉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等;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传动中齿轮的齿数,并计算出传动的传动比。
四、实验步骤图5-1 减速器结构1、拆卸: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结构;拆卸箱盖。
(1)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
将螺栓,螺钉、垫片、螺母和销钉放好,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使上下箱体分离,卸下箱盖;(2)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和位置;(3)测量实验内容所要求的尺寸;(4)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一起从箱内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零件;仔细观察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2、装配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先安装好定位销,装配上、下箱盖之间螺栓,并拧紧各个螺栓。
五、注意事项1、切勿盲目拆装,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统一放好,以免丢失和损坏;2、爱护工具、仪器及设备,小心仔细拆装,避免损坏。
减速器装拆实验报告

减速器装拆实验报告
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 熟悉装配和拆卸方法;
2.通过拆装, 很好地掌握轴系部件的结构;
3. 了解减速器各个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和作用。
二、实验设备(画出实验用减速器传动示意简图)
三、实验记录(所选轴系的测绘及分析结果。
选做)
四、回答问题
1. 说明常用减速器的类型, 特点及应用情况?(选择实验室的一种类型减速器进行阐述)
2.轴承端盖的型式与结构有哪些?与轴承的润滑方式间有何关系?
3.减速器装有哪些附件, 是什么类型?各有何功用?
4.减速器上轴和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是如何考虑的?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 ________学号: ______ ____ 日期: ____ _____ 一、实验目的
二、设计题目
三、实验结果
1.模型方案示意图
2.轴系装配图
3.设计方案评述(就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作必要的说明)
4.设计方案改进建议
四、感想与体会。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减速器进行拆装实验,加深学生对减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 减速器。
2. 螺丝刀。
3. 扳手。
4. 润滑油。
5. 清洁布。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减速器外部,确认无异物后,开始拆卸减速器。
2. 使用螺丝刀和扳手,依次拆卸减速器外壳。
3. 将拆下的外壳清洁干净,清除内部积尘和污垢。
4. 检查减速器内部齿轮、轴承等零部件,确认无损坏和异物。
5. 在拆卸部件时,注意标记位置和顺序,以便后期组装时不出错。
6. 对减速器内部零部件进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运转顺畅。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拆卸减速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零部件损坏。
2. 拆卸过程中,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减速器内部。
3. 拆卸零部件时,要按照顺序进行,确保后期组装时不出现问题。
4. 在润滑处理时,要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并确保润滑均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减速器的拆装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减速器内部的零部件需要定期清洁和润滑,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减速器的拆装技术,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参考资料。
1. 机械原理教程。
2. 减速器使用说明书。
以上为本次减速器拆装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一、实验步骤1.拔出减速器箱体两端的定位销。
2.拧下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端盖及调整垫片。
3.拧下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及轴承旁零件螺栓。
4.取下上箱盖。
5.测量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分别测量输出端大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箱体底面的距离,输入端小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
6.逐级取下输入轴上的轴承、齿轮等,观察轴的结构、测量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测量阶梯轴不同直径处的长度。
7.目测与测量输入轴上各轴承的内、外径,各轴承的宽度,与安装轴承处的阶梯轴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8.估算并测量输入轴上各齿轮的齿数、外圆直径、齿宽。
测量齿轮轮毂宽度和轴承宽度,与安装齿轮处的长度和安装轴承处的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9.画出输入轴的结构图。
10.重复上述6~9步骤,依次完成中间轴和输出轴的测量及绘图。
11.测量轴的安装尺寸,熟悉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方法(包括与之相关的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挡油环结构)。
12.观察减速器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3.目测与测量各种螺栓及螺钉,如地脚螺栓、轴承旁连接螺栓、上下箱体连接螺栓、轴承盖连接螺栓、窥视孔盖连接螺栓、起盖螺钉、吊环螺钉的直径。
14.测量箱体有关尺寸,包括两轴承孔间中心距、中心高、上下箱体壁厚、地脚凸缘厚度与宽度、上下箱体连接凸缘厚度与宽度、轴承旁凸台宽度与高度、筋板厚度等。
15.将所测内容及尺寸填入表格中。
16.拆卸、测量完毕,将所拆零件依次装回。
17.经指导教师检查为装配良好、工具齐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二、注意事项(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实验过程中,要边操作边记录。
(3)拆装过程中不准用锤子和其他工具打击任何零件。
拆装过程中要相互配合与关照、做到轻拿轻放,以免砸伤手脚。
(4)拆卸完成后,应按拆卸的逆顺序照原样装好。
注意装配工艺及零件的正确位置,不要错装、漏装零件。
若发现缺少零件不能按原样复原的,应及时向老师报告,由指导教师指导安装。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WORD格式可编辑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大作业)摘要: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
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减速器拆装实验一、目的要求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1、实验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50Ⅰ台 1 编号1#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40Ⅰ台 1 编号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31.5Ⅱ台 1 编号3#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25Ⅱ台 1 编号4#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20Ⅲ台 1 编号5#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机修类组合工具套 3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范围200mm 把 3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范围300mm 把 2不锈钢钢板尺测量范围300mm 把 5不锈钢钢板尺测量范围500mm 把 1榔头把 3螺丝刀把 3三、实验内容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
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
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
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和注油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答:附件如下:
吊钩:当减速器重量超过25kg时,在箱体内设置起吊装置便于搬运,。
定位销钉:为了保证每次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制造加工时的精度。
启盖螺钉:为加强密封效果,装配时通常在箱体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装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以开盖。
为此,常在箱盖连接凸缘的适当位置,设置有1-2个螺孔,旋入启箱螺钉,旋动启箱螺钉便可将上箱盖顶起。
油标:作用是检查减速器内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
一般在箱体内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装设油标。
油塞:为了换油时,能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应在箱座底部、油池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放油孔,平时用螺塞将放油孔堵住。
油塞和箱体接合面间应加放漏用的垫圈。
注油孔:为检查传动零件的啮合情况,并向箱体内注入润滑油,应在箱体的适当位置设置注油孔。
注油孔应设在上箱盖顶部能直接观察到齿轮啮合的部位。
平时注油孔的盖板用螺钉固定在箱盖上。
(2)、拆卸厢盖
(a)、用扳手或套筒扳手拆卸上、下厢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钉。
将螺钉、螺栓、垫圈、螺母和销钉等集中放置,以免丢失。
然后拧动启盖螺钉卸下厢盖(如无启盖螺钉,可用螺丝刀自上下箱体结合面处撬开)。
(b)、仔细观察厢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
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各传动轴轴向安装与定位方式
答:传动轴轴向安装采用平键连接,轴上零件利用轴肩、轴套和轴承盖作轴向固定。
②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如厢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厢盖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厢盖上的油进入油沟
答:轴承可利用齿轮旋转时溅起的稀油,进行润滑。
箱座中油沟的润滑油,被旋转的齿轮飞溅到箱盖的内壁上,沿内壁流到分箱面坡口后,从导油槽流入轴承。
(c)、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从箱座取出,按合理的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d)、测量实验的有关尺寸,并记录于表。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
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拆装方法。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
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五、实验记录与要求
1、将测得的数据添如下表
2、测绘减速器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A4),并标注相关尺寸;
3、写出减速器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用途,润滑和密封方式,轴系部件的调整方法;
答:减速器各部件的名称:箱盖、环首螺钉、吊环和吊钩、通气螺塞、窥视孔和窥视孔盖、调整垫片、定位箱、启盖螺钉、起重吊钩、游标尺、放油螺塞、箱座、轴承盖、地脚螺钉、油标、定位销、密封装置、止动垫圈与轴端挡圈、挡油板、轴套、调整环。
通气螺塞:减速器运转时,由于摩擦发热,使机体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导致润滑油从缝隙(如剖面、轴外伸处间隙)向外渗漏。
所以多在机盖顶部或窥视孔盖上安装通气螺塞,使机体内热涨气体自由逸出,达到机体内外气压相等,提高机体有缝隙处的密封性能。
轴承盖:为固定轴系部件的轴向位置并承受轴向载荷,轴承座孔两端应用轴承盖封闭。
吊环螺钉:用以搬运或拆卸机盖。
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由多片很薄的软金属制成,用以调整轴承间隙。
有的垫片还要起传动零件(如蜗轮、圆锥齿轮等)轴向位置的定位作用。
地脚螺钉:使机体机构更加紧凑,造型也更为美观。
窥视孔和窥视孔盖:在减速器上部开窥视孔,可以看到传动零件啮合处的情况,以便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
润滑油也由此注入机体内。
窥视孔上有盖板,以防止污物进入机体内和润滑油飞溅出来。
放油螺塞:减速器底部设有放油孔,用于排出污油,注油前用螺塞堵住。
油标:油标用来检查油面高度,以保证有正常的油量。
启盖螺钉:机盖与机座接合面上常涂有水玻璃或密封胶,联结后接合较紧,不易分开。
为便于取下机盖,在机盖凸缘上常装有一至二个启盖螺订,在启盖时,可先拧动此螺钉顶起机盖。
在轴承端盖上也可以安装启盖螺钉,便于拆卸端盖。
定位销:为了保证轴承座孔的安装精度,在机盖和机座用螺栓联接后,镗孔之前装上两个定位销,销孔位置尽量远些以保证定位精度。
如机体结构是对称的(如蜗杆传动机体),销孔位置不应对称布置。
环首螺钉、吊环和吊钩:在机盖上装有环首螺钉或铸出吊环或吊钩,用以搬运或拆卸机盖在机座上铸出吊钩,用以搬运机座或整个减速器。
止动垫圈与轴端挡圈:使联轴器和轴端传动轮定位。
挡油板:隔离润滑油和润滑脂。
密封装置:在伸出轴与端盖之间有间隙,必须安装密封件,以防止漏油和污物进入机体内。
密封件多为标准件,其密封效果相差很大,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轴套:保证轴承和齿轮的轴向相对位置。
调整环:调整轴向窜动量。
润滑的方式:传动零件的润滑都采用油润滑,其润滑方式多为浸油润滑。
该减速器滚动轴承的润滑方式是浸油润滑。
密封方式:接触式密封:毡圈密封、唇形密封圈密封;非接触式密封:油沟密封、迷宫密封。
该减速器的密封方式接触式密封。
轴系部件的调整方法:凸缘式和嵌入式。
4、对拆装的减速器,指出哪些地方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拆装减速器时,要运用好工具,不能使用蛮力,不仅会让自己受伤,而且对减速器会造成伤害。
在测量数据时,要找对恰当的测量方法,选对测量的工具,这样测得的数据准确,也事半功倍。
另外,测量的顺序也很重要,我组就因顺序错误造成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面的距离偏差较大。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有关减速器装配图。
2、文明拆装、切忌盲目。
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放好,避免丢失和损坏。
禁止用铁器直接打击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3、注意安全,轻拿轻放。
爱护工具和设备,操作要认真,特别要注意手脚安全。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尤其认真撰写实验小结,谈认识与收获。
七、附录:
1. 减速器型号标注:
2. 减速器安装装备型式(用Ⅰ、Ⅱ、Ⅲ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