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dlt2199-2020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规程

dlt2199-2020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规程1. 引言1.1 概述本文是针对dlt2199-2020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规程撰写的长文。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锅炉设备,其燃料掺烧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燃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技术背景、燃料选择与准备要点以及燃烧过程控制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旨在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操作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指导与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规程和结论。
其中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技术规程涵盖的内容,包括技术背景、燃料选择与准备要点以及燃烧过程控制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该技术规程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的规程旨在优化锅炉的燃烧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详细阐述技术背景、燃料选择与准备要点以及燃烧过程控制要点,本文旨在为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和流程,以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最佳性能和运行安全。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正文: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技术是一种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进行同时或交替燃烧的方法。
这项技术能够提高锅炉的灵活性,允许使用多种低品位、廉价或特殊质量的燃料,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传统高品位燃料的依赖。
2.1 燃料选择与准备要点在进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前,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可供选择的燃料进行评估和分析。
首先,要考虑到各种燃料之间的相容性和配比关系,确保在混合时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影响到系统稳定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每种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粒度、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等参数。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适宜的混合比例,并为后续工艺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固体废弃物类燃料,在进行掺入之前,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工序,如干燥、粉碎等。
流化床燃烧技术

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 流化床床内混合剧烈,燃烧稳定,其燃料适应性很强,几乎可以燃 烧所有燃料。 ② 低温燃烧特性可以实现炉内加脱硫剂进行直接脱硫,而且可以利用 低灰熔点的燃料。 ③ 低温燃烧和分级燃烧可以较好地控制煤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 ④ 通常燃用宽筛分燃料颗粒(如0-8mm,0-10mm),床料的组成也比 较复杂。 ⑤ 流化床运行速度较低,一般在2-4m/s之间,燃烧室内运行在鼓泡流 化状态,可以明显分为下部高颗粒浓度的流化床区(密相区)和上部 颗粒浓度很低的稀相区(悬浮段)。
1.2.3 循环流化床的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
一般来说,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截面积形状大都是矩形或方形的,其高度与截 面当量直径之比要小得多,而且炉膛通常布臵垂直的膜式水冷壁以吸收热量。循环 流化床锅炉的炉内床料是宽筛分的粗颗粒,如中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常用的煤粒粒径 为0-10mm。
项目 截面形状 直径/m 高度与当量直径比 反应器壁面 床料分布及平均直径/mm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都为矩形 4-8(当量直径) <5(10) 膜式水冷壁(垂直管和鳍片) 约0.2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通过把燃烧室内的流化床速度从原来的2-4m/s提高 到4-6m/s甚至更高后,把更多的床料颗粒从燃烧室下部的密相区带到了上部 稀相区,这样不仅使得更多的燃料在上部稀相区燃烧,而且也通过这些携带 的大量细灰颗粒从密相区带出了大量热量,从而使得燃烧室上部颗粒浓度增 加,燃烧室温度分布均匀,而密相区内则不再需要布臵埋管受热面吸热。同 时通过布臵飞灰颗粒分离及回送装臵,把携带出燃烧室细灰颗粒中不完全燃 烧的燃烧颗粒或未完全反应的脱硫剂颗粒重新送回到燃烧室内循环燃烧或利 用,从而大大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这种状态运行的流化床燃 烧技术称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近三十年内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燃烧 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最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也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好,应用前景最广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它的燃烧技术比较简单,当进炉的燃料粒度循环流化床锅炉独特的流体动力特性和结构使其具备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燃料适应性甚广这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优点之一。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按重量计,燃料仅占床料的1%~3%,其余是不可燃的固体颗粒,如脱硫剂、灰渣或砂。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殊流体动力特性使得气~固和固~固混合非常好,因此燃料进人炉膛后很快与大量床料混合,燃料被迅速加热至高于着火温度,而同时床层温度没有明显降低。
只要燃料的热值大于加热燃料本身和燃烧所需的空气至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上述特点就可以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不需辅助燃料而燃用任何燃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既可燃用优质煤,也可燃用各种劣质燃料,如高灰煤、高硫煤、高灰高硫煤、高水分煤、煤矸石、煤泥,以及油页岩、泥煤、石油焦、尾矿、炉渣、树皮、废木头、垃圾等。
2、冷却效率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要比鼓泡流化床锅炉高,燃烧效率通常在97.5%~99.5%范围内,可与煤粉锅炉相媲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是因为有下述特点:气~固混合良好;燃烧速率高,特别是对粗粒燃料;绝大部分未燃尽的燃料被再循环至炉膛。
与齿槽流化床锅炉相同,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在较宽的运转变化范围内维持低的冷却效率,甚至燃用细粉含量低的燃料时也就是如此。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比鼓泡流化床锅炉更加有效。
典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达到90%脱硫效率时所需的脱硫剂化学当量比为1.5~2.5,鼓泡流化床锅炉达到90%脱硫效率则需脱硫剂化学当量比为2.5~3,甚至更高,有时即使ca/s比再高,鼓泡流化床锅炉也不能达到90%的脱硫效率。
与冷却过程相同,烟气反应展开得较为缓慢。
为了并使氧化钙(研磨石灰石)充份转变为硫酸钙,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必须与脱硫剂存有充份短的碰触时间和尽可能小的面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3
三、 流态化基本原理
• “流化”——流态化
• 当流体(液体、气体)向上流过固体颗粒床层时,其速度 增大到一定值后,颗粒被流体的摩擦力所承托,呈现飘浮 状态,颗粒可以在床层中自由运动,这种状态称为“流态 化”。
• 按流化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液-固流态化、气-固流态 化。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9
于是流化床开始应用于煤 的燃烧。二十世纪60年代初, 出现了“流化床锅炉”。
“流化床锅炉”——燃料在流化 状态下进行燃烧的锅炉叫流化床 锅炉。
从此流化床燃烧、固定床燃 烧、悬浮燃烧共同构成煤的 三种主要燃烧方式。
我国早期设计的鼓泡床锅炉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一、引子—传统燃煤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洁净煤技术的兴起 三、流化床基础理论 四、第一代流化床锅炉—鼓泡床锅炉 五、第二代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 六、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2
一、引子
• 近年来,在火力发电领域,一 个新名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听 到,这就是“循环流化床”。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5
流化床的形成过程
图2-6 不同气流速度下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状态
2021/2/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16
流化床类似流体的性质:
– 任一高度静压等于 此高度以上固体颗 粒重量
– 大而轻的物体浮在 床表面
– 床表面总保持水平
– 连通器作用
低污染燃烧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是把高效的联合循环总能系统和洁净的燃煤技 术结合起来的先进发电系统, 为当今世界能源 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它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煤 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 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 第二部 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 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国内IGCC现状
我国在1992年就开展了IGCC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经 过数年的工作,最终决定在烟台发电厂内规划2套 300MW 级或400MW 级IGCC机组,作为我国IGCC技术 发电的示范工程,一期先建设1套, 目前该项目合作方 案答询书综合评审报告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待批。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项目还有: 上海2×400MW 级IGCC发电项目,广东汕头电厂燃机应用煤气化技术 改造成IGCC项目,河北超化3×120MWIGCC电厂,辽宁 阜新以IGCC为基础的热、电、煤气三联供项目。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2.具有很高的炉内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由于停留 时间长,气固两相混合好、燃烧室温度分布均匀以及 颗粒磨损大等特点,使得脱硫剂颗粒能充分燃烧,在 与烟气SO2良好接触状态下,在合适的温度下长时间反 应,而且颗粒磨损可及时剥落颗粒表面的反应产物而 进入颗粒内部反应。这些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脱硫 过程可以获得比鼓泡流化床燃烧过程高得多的脱硫效 率,而且脱硫剂利用率高,通常情况下,在钙与燃料 中的硫摩尔比Ca/S为1.5-2.5的情况下可以达到90%以上 的脱硫效率。
低污染燃烧技术
低污染燃烧技术技术
循环流化 床燃烧
循环流化床燃烧原理

循环流化床燃烧原理
循环流化床燃烧是一种高效的燃烧技术,其原理是将燃料和空气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形成细小的颗粒状物质,在循环流化床内进行燃烧。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可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生物质等领域。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循环流化床内的流体化气固两相流动状态可以保证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循环流化床内的床层温度均匀,可以有效防止燃烧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次,循环流化床内的燃料和物料可以高度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减少燃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燃料,如煤炭、生物质等,提高了其应用范围和实用性。
总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可持续的燃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 -。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技术系指小颗粒的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下,即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煤颗粒充分接触燃烧的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是一种炉内燃烧脱硫工艺,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燃煤和石灰石自锅炉燃烧室下部送入,一次风从布风板下部送入,二次风从燃烧室中部送入。
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气流使燃煤、石灰颗粒在燃烧室内强烈扰动形成流化床,燃煤烟气中的SO2与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被脱除。
为了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将未反应的氧化钙、脱硫产物及飞灰送回燃烧室参与循环利用。
钙硫比达到2~2.5左右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
流化床燃烧方式的特点是:1.清洁燃烧,脱硫率可达80%~95%,NO x排放可减少50%;2.燃料适应性强,特别适合中、低硫煤;3.燃烧效率高,可达95%~99%;4.负荷适应性好。
负荷调节范围30%~100%。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燃烧系统、气固分离循环系统、对流烟道三部分组成。
其中燃烧系统包括风室、布风板、燃烧室、炉膛、给煤系统等几部分;气固分离循环系统包括物料分离装置和返料装置两部分;对流烟道包括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几部分。
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低温燃烧。
燃料由炉前给煤系统送入炉膛,送风一般设有一次风和二次风,有的生产厂加设三次风,一次风由布风板下部送入燃烧室,主要保证料层流化;二次风沿燃烧室高度分级多点送入,主要是增加燃烧室的氧量保证燃料燃烬;三次风进一步强化燃烧。
燃烧室内的物料在一定的流化风速作用下,发生剧烈扰动,部分固体颗料在高速气流的携带下离开燃烧室进入炉膛,其中较大颗料因重力作用沿炉膛内壁向下流动,一些较小颗料随烟气飞出炉膛进入物料分离装置,炉膛内形成气固两相流,进入分离装置的烟气经过固气分离,被分离下来的颗料沿分离装置下部的返料装置送回到燃烧室,经过分离的烟气通过对流烟道内的受热面吸热后,离开锅炉。
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设有高效率的分离装置,被分离下来的颗料经过返料器又被送回炉膛,使锅炉炉膛内有足够高的灰浓度,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于常规锅炉炉膛仅有的辐射传热方式,而且还有对流及热传等传热方式,大大提高了炉膛的传导热系数,确保锅炉达到额定出力。
关于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研究

关于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研究一、低氮燃烧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低氮燃烧技术是指一种在燃烧过程中通过优化燃烧工艺和系统设计,降低燃烧产物中氮氧化物的产生量的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燃烧过程中通过调节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控制燃烧温度和延长燃烧时间等手段,有效降低燃烧产物中NOx的含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采用流化床技术的燃煤锅炉,其燃烧时燃料在空气的作用下形成气固两相流态化状态,具有燃烧温度低、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物中NOx和SOx的排放量较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和发电厂。
三、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研究1. 燃料优化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燃料对降低NOx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氢含量和低的灰分含量的煤对降低NOx排放量具有积极作用。
在燃烧过程中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添加氢气或氨气等还原剂,能够有效减少NOx的生成。
2. 空气分配优化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中,通过合理控制空气分配,使其与燃料充分混合,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
采用二次空气等技术进行空气分配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NOx排放。
3. 燃烧温度控制研究表明,降低燃烧温度是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使燃烧温度保持在适当范围内,能够有效减少燃烧产物中NOx的含量。
4. 燃烧时间延长通过延长燃烧时间,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充分燃烧和混合,可以降低燃烧产物中NOx 的含量。
采用再循环燃气等技术,能够有效延长燃烧时间,减少NOx的生成。
四、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前景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大力度,对排放标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低氮燃烧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低氮燃烧技术将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环保和节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室 回料阀
布风板
2013-8-15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
燃煤的制备与给入
煤粒的燃烧环境
煤粒的燃烧过程
灰渣的排出
燃烧区域与燃烧份额 影响燃烧的主要因素
2013-8-15
33
燃煤的制备与给入
> 给煤量与负荷相对应 > 给煤粒度与煤种有关
2013-8-15 34
煤粒的燃烧环境
2013-8-15
10
“洁净煤技术”——使煤清洁利用的技术
• 燃烧前可采取的措施 – 煤的洗选 – 煤的加工(水煤浆) – 煤的转化(气化、液化) • 燃烧中可采取的措施 – 清洁燃烧 • 燃烧后可采取的措施 – 烟气脱硫
2013-8-15
11
清洁燃烧
——燃烧中脱硫、脱氮
流化床燃烧是目前商业化最好的清洁燃烧技术之一, 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燃烧技术”
炉膛及布风装置 点火装置 气固分离器 固体物料回结构(膜式水冷壁、下部敷设耐磨耐火材料)
图4-2
2013-8-15
44
炉膛形状(矩形截面、下部收缩)
图4-4
2013-8-15
45
锅炉大型化后炉膛的变化
2013-8-15
46
布风装置
2013-8-15
特点:
• 燃料颗粒大,流化 风速低 • 床层中有明显的气 泡 • 气固两相类似沸腾 的水 • 被称为鼓泡床锅炉 或沸腾炉
2013-8-15
21
鼓泡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沸腾燃烧
燃烧温度:850-950 oC
鼓泡床锅炉的主要部件: 布风板 风室 埋管受热面 冷渣口与溢流口
2013-8-15
22
鼓泡床燃烧有以下优点
2013-8-15
52
• 风帽型式
图4-6
图4-7
2013-8-15
53
HG风帽介绍
• 直径:159mm • 布置间距: 270x270mm.
2013-8-15
54
2013-8-15
55
2013-8-15
56
HG风帽介绍
• 物料不会漏进风室; 罩体上孔径大 (22.5mm)使其 不易被颗粒堵塞.
• 1 燃料适应性广
–可以燃烧各种煤、煤矸石、焦 碳、油页岩、垃圾等(劣质燃 料)
• 原因:下部密相区提供了燃 料着火和燃烧的最佳条件:
–1.充足的热源 –2.混合强烈,热质传递快 –3.适当高浓度的氧
床层物料中含碳低(2-5%),只 供热而不争夺氧 2013-8-15
23
•
2 清洁燃烧
–1)高效、廉价脱硫 • 脱硫率达90% • 脱硫反应 1 CaO + SO2 + — O2==CaSO4 2 (煤粉炉炉内喷钙脱硫,钙停留时间短,脱硫 剂利用率不到20%) • 炉膛温度为最佳脱硫反应温度850℃ –脱硫最佳温度:850-870℃ ; (但煤粉炉在此温度下不能稳定燃烧,所以其 脱硫不能保持在最佳反应温度下进行。)
形物:机床;车床;流 化床;河床;苗床) 2013-8-15
17
– 流化床1921年最早出现于 德国,应用于粉煤气化 – 二战期间应用于石油催化 裂化 – 后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 冶炼、粮食、医药等部门
2013-8-15
18
四、第一代流化床锅炉 —鼓泡床锅炉
二十世纪50年代,“能源危机” 使西方发达国家重新认识煤在 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开始 寻求先进的燃煤技术。
固定床燃烧
悬浮燃烧
存在问题:
1.不能充分利用劣质燃料(如煤矸石、焦碳、垃圾等) 2.不易控制污染物排放(SO2、NOx) 3.灰渣综合利用受限制 2013-8-15
8
燃煤带来的环境问题
• • • • 酸雨 大气污染 灰场污染 矸石山污染
2013-8-15
9
二、洁净煤技术的兴起
•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 采取必要措施 • 但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格局在 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 为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应设法 使煤“清洁”利用。 • 由此在国际上掀起“洁净煤技 术”研究热潮。
2013-8-15 26
• 3.负荷调节性能好
–低负荷下仍可保持燃烧稳定; –负荷调节比达4:1,甚至可以压火备 用。
• 4.灰渣综合利用性能好
–低温燃烧后的灰渣没有经历烧结过程, 活性好,非常适合做水泥填料
2013-8-15
27
– 鼓泡床锅炉的缺点: • 1.燃烧损失大
–燃料宽筛分(0-10mm),未燃尽细颗 粒飞出量大
2013-8-15
1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一、引子—传统燃煤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洁净煤技术的兴起
三、流化床基础理论
四、第一代流化床锅炉—鼓泡床锅炉 五、第二代流化床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 六、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3-8-15
2
一、引子
• 近年来,在火力发电领域,一 个新名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听 到,这就是“循环流化床”。 • “循环流化床”似乎与环保脱 硫有关,还经常与“清洁燃烧” 联系在一起。 那么,“循环流化床”到底是什么? 电站锅炉领域的“循环流化床”指的 就是锅炉家族的后起之秀——循环流 化床锅炉。概括地说,它是一种环保 锅炉。
a.低温燃烧,减少热力型NOx生成
1200 oC以下时,热力型NOx生 成不明显; (煤粉炉因燃烧 温度高,热力型NOx占总NOx 生成量的25%-30%)
b.分级燃烧,减少燃料型NOx生成
空气分级供入,浓相区处于还原性气氛,抑 制燃料型NOx生成
分级燃烧是抑制NOX生成非常有效的手段。一次空气从底部给入, 它供应燃烧所需氧量的50-60%,二次风在离一次风有一定距离的炉膛 上方给入。在二次风给入的水平,炉膛气氛由还原性转变成氧化性。燃 料挥发分逸出和着火发生在贫氧区,因此NOX总体排放量降低。
2013-8-15
19
于是流化床开始应用于煤 的燃烧。二十世纪60年代初, 出现了“流化床锅炉”。 “流化床锅炉”——燃料在流化 状态下进行燃烧的锅炉叫流化 床锅炉。 从此流化床燃烧、固定床燃 烧、悬浮燃烧共同构成煤的 三种主要燃烧方式。
我国早期设计的鼓泡床锅炉
2013-8-15
20
• 此时的流化床锅炉
2013-8-15
图 3-2 图 3-2
煤粒燃烧所经历的各个过程
36
2013-8-15
37
灰渣的排出
飞灰的排出
2013-8-15
38
• 底渣的排出
冷渣管孔
风 帽 孔
2013-8-15
39
布风板
排渣口
2013-8-15 40
燃烧区域与燃烧份额
• 燃烧区域 –密相区 –稀相区 –高温分离器
2013-8-15
12
我国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目的 • 解决劣质燃料利用问题; • 减少有害气体(NOx、SOx) 排放,减轻环境压力。
2013-8-15
13
三、 流态化基本原理
• “流化”——流态化
• 当流体(液体、气体)向上流过固体颗粒床层时,其速度 增大到一定值后,颗粒被流体的摩擦力所承托,呈现飘浮 状态,颗粒可以在床层中自由运动,这种状态称为“流态 化”。
2013-8-15 3
燃煤机组在电力生产中的地位
• 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 装机及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Installed Capacity (MW)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04年
hi na Fr an ce C an ad a G er m an y
us si a Ja pa n
Sp a Au in st ra li a Sw ed en
In di a
Ita ly
.S .
.K .
2013-8-15
R
Ko re a
U
C
U
4
全国电力装机容量
8 7
装机总容量(亿千瓦)
2013-8-15
6 5 4 3 2 1 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年份
从2002年的3.6亿千万增加到2007年的 7.13亿千瓦,平均年增长速度14.8%.
5
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地位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4%)
火电装机中,绝大部分是燃煤机组,由此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2013-8-15 6
传统煤燃烧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2013-8-15
7
电站锅炉的传统煤燃烧方式
2013-8-15 24
–2)减少NOx排放
• 燃煤NOx 的主要来源:
–燃料型:挥发分中的有机氮、固 定碳中的碳基氮被氧化; » 氧化性气氛中容易生成 –热力型: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被 氧化。 » 高温下容易生成
• 流化床NOx生成量为煤粉燃烧的1/3— 1/4
2013-8-15
25
低NOx排放的原因:
• • • • • • • • • • • • • • 1、炉膛 2、旋风分离器 3、过热器 4、外置式换热器 5、煤仓 6、返料装置 7、石灰石进料口 8、灰冷却器 9、省煤器 10、空气预热 11、除尘器 12、引风机 13、尾部烟道 14、汽包
2013-8-15
3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三大核心部件 —燃烧室、分离器、回料阀
2013-8-15
29
二十世纪80年代初, 国外研制出第二代流 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的概念——飞 出炉膛的物料被气固分 离器收集,返回炉膛, 循环燃烧和利用。
•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保留 沸腾床锅炉的优点的基 础上,克服了其不足, 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 2013-8-15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