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治疗发布时间:2022-11-10T12:46:25.1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月6期作者:李秀波[导读]李秀波(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绵阳621000)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是因为腰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和外力作用而诱发,导致椎间盘纤维环被破坏、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导致的。

主要的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疼痛,同时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疾病病因现代医学:(1)基本元素: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髓核的退行性改变主要体现在含水量的降低,含水量降低会导致局部出现椎关节不稳、松动等病理表现。

纤维环的退行性改变主要体现在坚韧程度减弱。

(2)损伤。

长期反复受到外来刺激导致局部损伤可加快退行性改变的进程。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自身原因导致周围血液循环不足,损伤修复的能力较弱。

以上因素的作用下,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调查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组成如骶椎腰化、半椎体等先天畸形,小关节畸形或者不对称等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在腰椎受力情况下导致受力不足引起椎间盘内压升高,加重损伤、促进退行性改变。

中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内的痹症范畴,是骨科常见的疾病、多发疾病之一;其病机之关键在于经脉阻痹、腰府失养;病因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内在因素主要包含禀赋不足、身体失养、肾气不足、肝脏不盈、加之劳役负重、血运不畅、外邪内侵、损伤正气。

外在因素主要包含:身感风,寒,湿,热之邪、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劳作贪凉、衣物单薄等导致外邪乘虚而入;此外还能见于外伤病,凡暴力扭转、体位欠妥、负荷过重均可导致腰部血运不畅、经脉阻痹、瘀血内积而引起腰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4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4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4例疗效观察【摘要】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充分优势,从辩证分型﹑辨证论治两个方面对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同时运用骶管滴注,外敷五虎膏,口服大金刚丸,积极配合腰部功能锻炼,痊愈率达98%以上,复发率仅为2%,且无后遗症出现。

以往西医对于该病在急性期只是单存的给予患者卧床休息制动,或者手术治疗,但因患者腰部或腿部疼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而且又惧怕开刀手术,最后只能放弃西医治疗。

而此病早期中医虽然可以给予患者按摩﹑中频、药熏、火罐等理疗,但又对于急性期的疼痛作用甚少。

有鉴于此,笔者特结合中西医特长之处,综合治疗该病。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小针刀;滴管滴注;大金刚丸;五虎膏1临床资料笔者从2007年6月至2011年7月间,共在临床上收录384例住院患者:其中年纪最小的患者16岁,最大的患者63岁;女性患者181例,男性患者203例;外伤闪挫214例,单存劳损170例;单存腰痛105例,单存腿痛178例,腿痛伴腰痛101例;腰部活动受限363例,腰部活动功能尚可21例;住院治疗194例,门诊治疗190例;两周内治愈占229例,三周以上治愈占155例;完全治愈379例,基本治愈4例,无效1例。

2治疗方法笔者将本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三个时期;腰痛型、腿痛型、腰痛伴腿痛型三个类型。

综合采用:口服大金刚丸、外敷五虎膏;结合骶管滴注、小针刀疗法、静脉滴注;辅助针灸等治疗方法。

2.1分期(1)急性期:发病在1-2周内,疼痛症状较为明显的属于急性期;给予骶管滴注、静脉滴注、物理疗法等。

(2)慢性期:发病在1-2月内,疼痛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的属于慢性期;给予口服药物、物理疗法。

(3)恢复期:发病在半年以上,疼痛症状不甚明显的属于恢复期;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

2.2分型:(1)单纯腰部疼痛型:患者以腰部疼痛为主,不伴有下肢坐骨神经痛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采取腰部外敷五虎膏;配合腰部痛处给予微波、中频、中药熏蒸,每日2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

推 拿 : 者 俯 卧 t 者 用 右 手 小 鱼 际肌 部 或 掌 根 部 揉 摩 患 术
腰骶 部 3 ~5分 钟 ; 用 积 手拇 指 的 螺 纹 面 自扁 郎趁 循 舒 柱 再 啊旁 足 太 阳聘 肮 经 路 线 , 自上 而 下 推 动 至腰 骶 郝 . 返 3 5 往 ~
遍; 而后 以 两 手 掌 狠 部 对 置 于 曹 柱 正巾 , 内 向 外 分摊 3 自 —5
2 谁 疗 方 法 牵 引 : 广 州 羊 城 医 疗 器 械 厂 生 产 的 ATA lD 型 自动 用 I
能 有 改善 , 腿 抬 高 试 验 在 4。 5。 问 l 直 0~ O之 2倒 + 1 . ; 占 36
无 效 ( 治疗 2 月 以上 . 状 无缓 解 ) 经 个 症 3铡 , 3 4 。总 有 占 .
深 压 痛 伴 左侧 坐 骨神 经 区 放 射 痛 , 腿 抬 高 3。 经 c 扫 描 直 0 T 确 诊 为腰 4 ~5椎 间盘 突 出 症 用上 述 牵 引 、 拿 、 闭 的综 推 封 合 方 法 治 疗 1 月后 , 状 碱 轻 7 . 续 治 疗 2个 月 , 腿 十 症 0 连 唾
中 西医结 合 治 疗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8 8例
李 常 中 . 书 明 ( 庆 市垫 江 县 人 民 医 院 4 8 0 ) 谭 重 0 3 0
者仰卧. 米者一手扶患腹膝甜 t 一手握锞 部+ 屈膝屈髋至最大
限 度 t 顺 逆 时 针 方 向各 旋 转 3圈 后伸 直下 肢 t 束 手 法 。每 做 结 日 1 . 0无 为 一 疗程 。 次 3
疗 腰椎 问 盘 突 出症 . 到 良好 效 果 。 将 资 料 完整 的 8 倒 总 收 现 8
结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8 8例 中 。 4 男 6倒 . 4 女 2恻 ; 年龄 晟 大 5 岁 . 小 2 5 最 1岁 : 病程最长 5 。 短 1 年 最 。全部 病 倒 均 经 CT扫 描 确 诊 为腰 5天 椎 闻 盘窘 出症 t 同时 捧 除 督 柱 肿 摘 、 棱 等 其 它 病 变 件 有 骨 结 质增生者 3 5例 . 4 5突 出 者 4 例 . 5 雕 1突 出 者 3 腰 ~ 8 腰 ~ 3 铡. 3 腰 ~4突 出 者 7 。 倒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为常见的一种腰椎疾病,患者的腰椎间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而且,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患者的椎间盘纤维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髓核组织便从损伤破裂处突出来,在患者脊椎后方出现或者出现于椎管内,导致患者神经根受到了刺激和压迫,患者便出现了明显的腰疼症状,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麻木现象。

下面一起来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退变所导致的,而如果患者腰椎遭受了严重的外伤则很容易引发疾病,比如患者在生活中长期负重、扭转以及挤压等等,导致腰椎间盘受到较大的压力,纤维环于后背则由里面向外面开始出现裂隙,长期经受这种挤压便使得纤维环变得越来越薄弱。

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再遭受一次外伤,或者腰椎遭受多次轻伤,便导致腰椎间盘压力不断增加,从而使得腰椎间盘出现退变或者积累性的纤维环出现了破裂,此时,变性的髓核组织便从纤维环的薄弱的地方破裂而出,纤维环损伤本来就会引起患者出现腰疼现象,而突出物压迫了神经根便会导致患者腰椎出现放射性的疼痛,因此,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腰痛和放射性疼痛,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性功能损害。

二、中医治疗法①小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是一种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治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松懈术,为切开手术联合针刺法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法。

小针刀治疗操作是在患者的治疗部位进行深入的刺入,直到刺入到患者的病变位置,然后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切割,将有害的组织剥离,从而达到治疗之效。

小针刀的疗法优点在,小针刀治疗过程十分简单,而且不会受到任何的环境和条件限制。

小针刀治疗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于人体也不会造成较大的损伤,而且不会引发感染。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后患者便不会有明显的痛苦和恐惧,而且术后也不需要多休息,治疗即可正常生活,治疗时间短,患者更易接受。

②银质针治疗腰腿痛。

银质针是由百分之八十的银做成的,在消毒上以及导热性上比一般的合金要好很多,而且,银质针比一般的针更加长和粗,长度为十五厘米,直径为一点一毫米,在对患者实施银质针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强烈的痛感,因此,需要对患者皮肤进行局部麻醉,银质针治疗在颈椎和腰椎疾病上有着奇特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中西医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中西医疗法

腰椎是人体的重要运动关节及负重关节,在支撑人体重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腰椎受累过多后极易受损。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就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具有患者痛感严重、极易发作等特点。

究其根源,是由于年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逐渐老化,进而椎间盘退变所致。

此外,妊娠、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不良用腰习惯(例如长期低头弯腰劳作、长期保持坐位工作等等)也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

在治疗方面,中西医的临床治疗各有特点,单纯采用某一种疗法并不能完全达到去除患者不适的效果,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疗法才会起到更好效果。

因此,临床上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

西医治疗保守治疗初患腰椎间盘突出者、年龄较小者、轻症者首选保守治疗。

此类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通过针灸、理疗、牵引等物理治疗,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症状,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进而达到较好疗效。

疼痛治疗医生会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首先考虑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微创手术治疗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通常在保守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反复发作的情况下,采取腰椎间盘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微创手术对于年轻、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患者效果比较好。

不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而言,使用微创手术的适应症相对来说比较窄,如韧带骨化以及严重的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就不适合进行微创手术。

中医治疗中医手法治疗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刺治疗、中药外敷、手法推拿、中药熏蒸、雷火灸、刮痧、拔罐。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的理疗方法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都可以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还不伤害身体。

中医药内服、外敷使用传统中药进行调养,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疏通经络、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增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日常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

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保持规律作息,多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等,可促进患者恢复、延缓疾病复发周期。

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可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苹果、竹笋、香蕉、木耳等,这些食物可以使肠胃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早上起床喝点淡蜂蜜水或淡盐水,也有助于肠胃新陈代谢和通便。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作者:袁纯锋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58例。

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并进行随访以观察疗效。

根据Watts制定的腰椎间盘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58例患者中优98例,良49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3.04%。

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少,安全,副作用小,远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01-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引起腰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症候群,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目前治疗方法不一,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本文选取在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牵引、推拿及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158例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分析。

1 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158例患者,男109例,女49例,年龄20~80岁,病程10天~8年。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和运动障碍。

其中L4-5椎间盘突出92例,L5-S171椎间盘突出47例,L4-5 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19例。

2 治疗方法2.1硬膜外封闭要行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减少神经根周围的炎症、粘连。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术治疗 的脱 出患者 中, 常可感到经非手术治疗 一段时间后 , 临床症状消失 。有些病 人重新复查 C T或 M I 发现脱 出髓 R后
2 2 骶 管 注射 .
I、 I 维生素 B n 、5- 注 射液 1 l 脉 络宁注射液 1 1 l g 6 a 642 1 g Or 、 T g 0n 、 l 曲安奈德注射液 3 ,0天注射 1 , o 1 次 2次为 1 个疗程。
芍具有增强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的作用 , 可减轻 和消除神经根
及神 经根湮没 、 椎管狭窄等表现 。
2 治疗 方 法
水肿 。中西药结合 共同作用 , 从而 消除炎 性化学 因子 引起 的
①2 %甘露 醇 20m , 天 2次 , 用 3~5 1 0 5 l每 连 炎性反应对神经根的刺激 , 达到了消除疼痛的 目的。 椎 间盘突出症术后 复发再 突 出的髓 核 , 似 于椎 间盘 脱 类

4 ・ ( 76 2 总 6)
中医 正 骨 20 08年 1 第 2 第 1 0月 0卷 O期
床观察对部分 Fruo I~I度 ( e sn ̄ i 包括脊椎 的爆裂性骨 折及脊 g I
5 参 考文献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1 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 [ ]南 京 : s. 南京大学
调的是 : 对于伤后 或治疗 中表 现神经损 伤进 行性加 重 , C 或 T
扫描等检查显示骨折块进 入椎管 占位 大于 3 % , o 特别 是骨折
块旋转进入椎管 , 考虑为后纵韧带损伤的病人 , 引垫枕疗法 牵 与手法治疗等已不能通过 韧带 的张力取 得间接 复位的效 旱 , 反而会增加创伤 , 故不 宜使用 。
23 中药 内服 .
制附子 6g 肉桂 1 、 、 Og 制川乌 6g当归 1 、 、 5g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本 组 3 0例 中 , 10例 , I 0例 ; 龄 最 小 0 男 9 女 1 年 】 2岁 , 大 6 最 5岁 ;0岁 ~ 5 之 间发 病 率 占 8 % ; 程 长 短 不 2 0岁 0 病

日一 次 , 5 1 一 疗 程 。 d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西 药 .
2 %甘 露 醇 2 0 , 脉 3 mi 0 5 ml静 0 n内快 速 点 滴 , % 5

最 短 4d 最 长 数 月 至 数 年 。 , 腰 腿 痛 是 最 常 见 的症 状 , 5 以上 患者 都 可 产 9%
葡 萄 糖 2 0 , TP 0mg 辅 酶 A 2 0 维 生 素 C2g 地 塞 米 松 5 mlA 4 , 0 , , 2mg 静 脉 点 滴 。疗 程 因 人 因病 情 而 定 。 , 2 4 心 理 治 疗 建 立 良好 的 医 患 关 系 , 造 良好 气 氛 , 患 者 . 创 使 感到 温 暖 。 理 不 受 压 抑 , 分 理 解 患 者 ; 其 交 谈 中 让 患 者 畅 心 充 与 所欲 言 , 中捕 捉 疾 病 现 状 的潜 意 识 情 绪 或 主 要 矛 盾 ; 治疗 过 从 在 程 中 通 过 生 活 实 例 和 卫 生 保 健 知 识 宣 传 , 患 者 对 自 己 的 病 情 让 有 一 个 全 面 了解 , 解 自 己疾 病 治 疗 方 案 和 注 意 的 问 题 , 患 者 理 使 对医生产 生强大 的信任感 , 轻心理 负担 ; 生应 具备 耐心 、 减 医 爱 心 、 心 , 除 患 者 疑 虑 和 恐 惧 情 绪 , 动 配 合 治 疗 ; 意 : 人 诚 消 主 注 因
症状 、 征无改善或加 重。 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11-08-16T17:43:22.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白晋卓[导读] 目的探讨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因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复发的有效疗法。

白晋卓(辽宁省沈阳市骨科医院八病房 110044)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2-0030-02 【摘要】目的探讨初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因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复发的有效疗法。

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因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复发25例,随机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13例和单纯手术治疗组12例。

两组均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予以治疗,术中应用游离脂肪片、医用几丁糖[2]、人工硬膜等预防粘连。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3例患者术后均根据辩证给予相应中药口服。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 平均4.5个月。

以6个月内最后随访时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单纯手术组12例中,优5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为66.7%。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3例中,优8例,良3例,可2例。

优良率84.6%。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初次手术后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导致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中西医结合治疗
少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腰腿痛, 或术后症状缓解, 但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甚至迁延不愈。

临床上称之为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其中术后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导致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于术后肌肉副损伤及患者本人体质因素引起,比较难以预防,对于此类患者, 笔者在再手术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采用解郁活血或补肾益阳中药口服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为2007-03/2010-06本院收治的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25-72岁,平均 47.3岁。

全部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手术治疗史,本次入院距第1次手术时间间隔30d~6年,平均20个月。

均存在初次手术后仍腰腿痛, 或术后症状缓解, 但一段时间后又复发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摄片以及CT扫描,其中14例行MRI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且复发原因排除初次手术定位错误,术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合并椎管和(或)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等,确定复发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因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压迫复发。

1.2 治疗方法 2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术中彻底止血, 术后常规负压引流 24-48h,手术手法轻柔,尽量不使硬膜囊裸露, 并且术中应用游离脂肪片、医用几丁糖、人工硬膜等预防粘连。

随机抽取其中的13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于术后建议患者口服理气解郁和活血中药如补阳还五汤等,连服3-4周。

2 结果
疗效评定,按Macnab[1]分级评定疗效,优:无痛,无活动受限;良:偶尔有腰和腿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功能有所改善,但有间歇性疼痛,不得不改变工作和生活;差:疼痛和功能无任何改善。

两组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 平均4.5个月。

以6个月内最后随访时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单纯手术组12例中,优5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为66.7%。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3例中,优8例,良3例,可2例。

优良率84.6%。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虽然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组织被摘除,但因为手术时止血不彻底,硬膜囊裸露较多,以及手术时手法过于粗暴造成术后肌肉副损伤较重,术后神经根周围粘连,疤痕增生压迫刺激神经根后,仍会出现的一系列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的症状及体征[2]。

再次手术进行神经通道松解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在初次手术时已经造成过肌肉副损伤,术中仍会形成一定的瘢痕粘连,而且不同患者个体吸收炎性因子的机能也不同,所以术后仍然会有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

所以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术中应用游离脂肪片、医用几丁糖、人工硬膜等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术后是否也应该进行积极治疗预防粘连,尚无更多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证实,理气解郁和活血中药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能够扩张微细血管,改善病灶周围的微循环[3-4]。

可以消除局部炎症反映,神经根水肿,促进神经损伤恢复,血肿吸收以及软组织损伤恢复,防止硬膜外的粘连等。

故在术后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此类中药口服,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笔者认为结合适当的中药治疗有可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仉建国,邱贵兴,杨波,等.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2):111-113.
[2] 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9,131-132.
[3] 沈权,侯筱魁,叶澄宇.黄芪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1,14(3):152-1531.
[4] 许笃聪.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山西中医,1995 ,11(6):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