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 a B b,右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 B.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组成为A a BB的细胞 D.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一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B.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下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 B、ab、AB

C.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

3. A和a、B和b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 b,则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A.A b、ab、ab

B.a B、A b、AB

C.A b、a B、a B

D.A b、A b、A b

4. 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视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B.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母亲

C.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D.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子母亲

5.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例为1:2

B.①②③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②→③→①

D.着丝粒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例为1:1的细胞是

①②③④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该阶段没有发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分裂时可能出现四分体

7. 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8.基因型为A a B b C c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类型有()

A.1种

B.2种

C.8种

D.16种

9.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同时含15N和14N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是

()

A.0

B.25%

C.50%

D.100%

10.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 a B 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 aa BB 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 都不对

12.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的子细胞

13.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兼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儿子。下图为双亲中某个体生殖细胞中两对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佝偻病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一定是来自于父亲的

B.该细胞中存在两个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佝偻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来自母亲

D.该患病孩子体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4.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及有关基因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形态看,图2细胞可以是图1细胞分裂产生的

子细胞。

B.据图可以推断,图1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2细胞

可能无等位基因。

C.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

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发生了基

因突变。

D.图1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5.某动物的精原细胞(2N=32)的基因型为A a T t,该精原细胞通过减

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 a T的精子,如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核DNA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ef段

B.异常配子形成的原因是de段染色体分离异常

C.cd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32条

D.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 a T、t、t

16.已知三对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 a D 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 D 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

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 a B 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

种配子

D.基因型为A a B 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17.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B.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上

D.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Ⅰ片段

18. 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

实验

C.由图判断图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

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

9/16和1/4

二、非选择题

19.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___。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_______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象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减数分裂经典习题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与随机受精使后代( )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得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得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得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得基因组合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得现象就是( ) ①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得合成②纺锤体得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与分离 ④着丝点得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得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得就是() A.同类生物得精卵互相识别B.精子得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D.精子与卵细胞得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得就是( )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成熟得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粒得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得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得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就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6.下列就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得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得就是( ) 7.减数第二次分裂得主要特点(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 D.着丝点分裂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就是同源染色体得就是(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得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得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得两条染色体D.形状与大小一般相同得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得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与DNA分子数依次为( ) A.4、8、4 B.4、0、4 C.8、16、16 D.8、0、8 10.在形成卵细胞得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得遗传物质得分配特点就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 A.①③ B.②③C.③⑤ D.②④ 11.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得稳定性与连续性得重要生理过程就是:( )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3.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得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该动物得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得染色体数与一个卵原细胞中得DNA分子数分别为( ) A.M与N B.M与2N C.2M与N D.2M与2N 14.右图为高等动物得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完整版)减数分裂经典练习题1

习题(八)——减数分裂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A.精子细胞 B.卵细胞 C.精子 D.配子 2、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3、联会是指() A.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B.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的细胞 C.一个配对同源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期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联会时 C.四分体时期 D.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过程之间 5、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出现四分体的个数是() A.46 B.16 C.23 D.64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一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A.染色单体 B.非同源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 D.相同的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红细胞 8、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为()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9、具有24条染色体的水稻植株,其生长点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A.96 B.48 C.24 D.12 10、家兔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它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 ()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11、下列细胞中,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受精卵 D.初级卵母细胞 12、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 A.46 B.23 C.92 D.184 13、蟾蜍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44条,其精子中染色体数是() A.11个 B.22个 C.33个 D.44个 14、一雌蛙产1000粒卵,一雄蛙产100万个精子,那么形成这些卵和精子的雌蛙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数目 及雄蛙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分别为() A.250个和250万个 B.1000个和25万个 C.1000个和100万个 D.250个和100万个 1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16、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有丝、减数分裂经典习题

细胞的减数分裂练习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同类生物的精卵互相识别 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 D.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着丝点一分为二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6.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裂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A.4、8、4 B.4、0、4 C.8、16、16 D.8、0、8 10.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 A.①③ B.②③C.③⑤D.②④ 11.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只包括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分裂期可人为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减半 D.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13.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分别为 A.M和N B.M和2N C.2M和N D.2M和2N 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15.下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类型

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生物都具有孳生后代以繁衍种族的能力。 生殖:由亲代产生子代的现象。 生物的生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类。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分裂生殖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生出的新个体,大小和形状都是大体相同的。在单细胞生物中,这种生殖方式比较普遍。例如,变形虫、细菌都是进行分裂生殖的。 变形虫的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 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酵母菌和水螅常常进行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例如根霉,它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形成孢子囊,里面产生孢子。孢子落在阴湿而富含有机质的温暖环境中,就能够发育成新的根霉。 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叶、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例如,草莓匍匐枝,秋海棠的叶,都能生芽,这些芽都能够形成新的个体。 营养生殖能够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因此,人们常用分根、扦插、嫁接等人工的方法来繁殖花卉和果树。 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营养繁殖,叫做自然营养繁殖。如草莓匍匐枝,秋海棠的叶,马铃薯的块茎 在人工协助下进行营养繁殖,叫做人工营养繁殖。如扦插、嫁接 扦插:把枝条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成为新植株。 嫁接: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将两者的形成层对准,使它们彼此愈合起来,长成为一个植株。 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 砧木:被接的植物体 成活原理:利用形成层的再生能力。 成活关键:注意使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密合在一起。这样两个形成层分裂出来的细胞,就把接穗与砧木合成一体。

有丝分裂典型题汇总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同一视野中,有的地方物象清晰,有的地方物象不清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显微镜坏了 B.光源太暗 C.细准焦螺旋转动太快 D.根尖压的厚薄不均匀 3.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植物细胞,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的比为: A 1:2:4 B 1:1:2 C 1:4:2 D 2:2:1 4.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间期 5.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中,DNA分子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A.间期、前期、中期、间期B.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间期、后期、中期、后期D.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6.下列有关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染色体染色质③染色体复制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⑤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⑤④②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7.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8.有人要确定S期(细胞分裂间期中合成DNA的阶段)的长度,他在处于分裂期后期细胞间质中加入了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作为R化合物的是() 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 9.若要分析染色体组型,最好选择有丝分裂哪一时期的细胞() A.间期B.前期 C.中期D.后期 10.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11.玉米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A.20个,20条B.40个,40条C.20个,40条D. 40个,0条 12.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复制B着丝点分裂C纺锤体牵引D(A)(B)(C)均起作用 13.低等植物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出现在核附近并决定分裂方向的是() A核仁B高尔基体C中心体D游离的核糖体 14.有丝分裂中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46条染色体,46个DNA分子B.46条染色体,92以上个DNA分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1)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双受精 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 ①果实的形成 ②胚乳的发育 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 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配子的来源 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生殖过程 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 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4)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练习题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用化学物质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中的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2、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发生的是 A 细胞质分裂 B 纺锤体的形成 C 细胞极的形成 D 染色体的形成 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A 出现纺锤体 B 出现染色体 C 染色体复制一次及精确地平均分配 D 染色体数目不变 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出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 间期和分裂前期 B 间期和分裂中期 C 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 D 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 5、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在细胞分裂的机制上的不同点是 ①着丝点分裂②细胞质分裂③纺锤丝的功能④中心粒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细胞板的是 A 人的受精卵 B 马蛔虫的受精卵 C 变形虫 D 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7、下列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产生星射线的是 A 动物细胞 B 植物细胞 C 精母细胞 D 卵母细胞 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A 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 形成细胞板 C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 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相同,但染色体数不同的时期是 A 间期和前期 B 前期和中期 C 前期和后期 D 间期和中期 10、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 体细胞 B 精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11、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 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B 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 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D 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1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 N和Q B N/2和Q/2 C N和Q/2 D N/2和Q 13、某细胞在进行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如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则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A 前期或后期 B 中期或末期 C 前期或中期 D 后期或末期 1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A 2 B 4 C 8 D 1 15、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 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一、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二、无性生殖方式:1、生殖如:水螅出芽、酵母菌出芽等。 2、生殖如:土豆出芽、蒜出芽、生姜出芽等。 三、1、营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四、植物营养生殖的方法:1、嫁接2、扦插3、压条、 五、嫁接提高成活率关键: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紧密结合。 六、嫁接分为1、芽接:如:苹果、三楂等2、枝接:如:橘等 七、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在无菌培养基上培育下一代。 八、营养生殖的优点:1、保持亲本优良性状2、加快生殖速度 九、植物组织培养优点:1、短时间,大批量2、防病毒侵害3、培育优良高产新品种。 十、传粉方式:1、自花传粉:一朵花、2、异花传粉:两朵花以上。 3、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形成。传粉最重要。 十一、1、一朵花最主要结构:雄蕊、雌蕊。理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严格。 十二、1、精子位于:花粉管卵子位于:胚珠 2、子房_果实子房壁_果皮胚珠_种子珠被_种皮胚_受精卵 3、果实与种子的结构与自身敷衍是有利的 4、果实和种子传播:苍耳_人和动物、虞美人_风、豌豆_自身弹射、椰子_风 5、通常所说:果肉、果皮对应花结构_子房壁 十三、我国有“缫丝养蚕”之称。家蚕和蝗虫都有蜕皮过程。 1、春蚕到死丝方尽改为春蚕到蛹丝方尽 2、蚕吐丝是幼虫期 3、消灭蝗虫和菜粉蝶也是幼虫期 4、家蚕幼虫叫蚕 5、家蚕发育过程:受精卵_幼虫_蛹_成虫 6、蝗虫过程:受精卵_幼虫_成虫 7、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 如:蚊子、苍蝇、蜜蜂、家蚕等 8、不完全变态发育:_____无明显差异。 如:蟋蟀、蝼蛄、蟑螂等 十四、1、两栖类小时候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陆地用肺呼吸。 2、两栖类发育过程:受精卵_蝌蚪_幼蛙_成蛙 3、受精方式:体外;发育方式:体外(变态发育) 4、呼吸器官发育过程:外鳃_内鳃_肺 5、青蛙胚胎发育幼体_蝌蚪 6、受精和幼体在水中所以青蛙不能完全摆脱水束缚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蟾蜍、蝾螈、娃娃鱼 7、雄蛙春季鸣叫,抱对产精产卵 十五、1、鸟类受精方式:体内;发育方式:体内已经开始发育。 2、鸟卵产出暂停发育原因:外界温度低于雌鸟体温。 3、鸟类胚胎发育场所:胚盘为胚胎提供营养:卵黄。 4、早成鸟:鸡、鸭、鹅、大雁。晚成鸟:燕子、家鸽、麻雀。、 5、晚成鸟在育雏阶段消灭大量农林害虫。 十六、1、遗传信息中心:细胞核2、主要遗传物质:DNA3、基本遗传单位:基因 4、遗传概念: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5、在体细胞中生物体的染色体和基因一般成对存在基因控制性状。 6、染色体数目恒定对生物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7、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多或少可能导致严重的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 a B b,右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2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 B.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可能出现基因组成为A a BB的细胞 D.该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一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B.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下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 B、ab、AB C.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 3. A和a、B和b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是A b,则同时生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 A.A b、ab、ab B.a B、A b、AB C.A b、a B、a B D.A b、A b、A b 4. 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视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B.若孩子视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母亲 C.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于父亲 D.若孩子患先天性夜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源子母亲 5.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的比例为1:2 B.①②③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均有同源染色体 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②→③→① D.着丝粒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例为1:1的细胞是 ①②③④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1.【2017海南卷】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解析】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黑色可能为显性或隐性,A错误;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误;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误。 【答案】C 2.【2017新课标Ⅱ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AaBbDd,只有D符合。 【答案】D 3.【2017新课标Ⅰ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 【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各含有一个X r 基因,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答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习题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 2.D 3.C 4.C 5.D 6.A 7.C 8.A 9.D10.D11.C12.C13.B14.B15.D 16.B17.C18.B 19. (1)甲、丙、丁甲、丁不一定相同 (2)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蛋白质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 20.睾丸(精巢);丙;8;甲、乙;乙、丙;FG;甲 【解析】 1. 解:A、该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了4种不同基因型(A b、ab、AB、a B)的细胞,A错误; B、图示细胞中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 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因而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 a BB的细胞,C错误; D、图示细胞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等位基因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如果姐妹染色体均向细胞一极移动,则可产生A a BB的细胞;该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但由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可以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细胞. 本图以“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交叉互换、染色体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 2. 解:A、由于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A错误; B、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所以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 b、a B、a B,B错误; C、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C错误; D、②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③中无同源染色体,DNA数目为 2a,根据题干信息“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可知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2n,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已知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则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过程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 【分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分裂后期,能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出非同源染色体A和b移向

减数分裂经典习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 一选择题 1.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A.增加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④⑥ 3.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现受精实质的是() A.同类生物的精卵互相识别B.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C.卵细胞增厚并形成受精膜D.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互相融合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着丝点一分为二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生殖细胞形成,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6.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7.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A.同源染色体分离B.染色体复制C.同源染色体联会D.着丝点分裂 8.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9.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 A.4、8、4B.4、0、4C.8、16、16D.8、0、 8 10.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 A.①③B.②③C.③⑤D.②④ 11.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2.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3.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M,DNA分子数为N个,且M不等于N,则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教学目的 1.减数分裂的概念(D:应用)。 2.精子的形成过程(D:应用)。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CAI软件:哺乳动物晕丸示意图;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形成图解。 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与启发、提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 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 (回答:略) 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提问:在讲述新课以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

(回答:略。) 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那么,在形成 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是怎样分裂的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 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 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亲代子代 ()分裂 精原细胞————→精子 ()分裂受精作用——→受精卵 卵原细胞————→卵细胞 2.要保持生物体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阐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讲述: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问题便迎刃而解。事实是怎样的吗? 1883年比利时学者耐登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 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 作用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这和我们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既然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如何减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首先我们应对减数分裂的概念有所了解。 减数分裂的概念(教师主要讲述以下三点):

(完整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练习题(附答案)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周期可表示为下图。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A.a+b= 一个细胞周期 B.a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一个细胞周期 D.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下图是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示意图,其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3.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图②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的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4.右图是某动物的某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对应位点上的基因一般都是相同的, 原因是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B.若该种动物是单倍体,则该细胞正进行有丝分裂 C.若③上的基因k连接到②上,则表明发生了基因重组 D.若①上有基因Ab,②上有基因ab,则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互换 5.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不可能 ... 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6.右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 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 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7.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8.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 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9.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10.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 B.1、3 C.1、3或2、4 D.l、4或2、3 11.下面是水稻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几个步骤:①联会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染色体复制⑤细胞质分裂。其正确顺序是()A.④③①②⑤B.④①③②⑤C.④②①③⑤D.①④②③⑤ 12.A和B是属于同一生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细胞是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相互分离时的细胞,B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的细胞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GZSW111

1.现有甲、乙、丙三个苹果品种。将甲(接穗)嫁接到乙(砧木)上,接穗成活后,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部分的性状最相似于() A.甲B.乙C.丙D.甲和丙 答案:A 解析:嫁接属无性繁殖,所结苹果的果肉与接穗基因型相同。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2.细胞正常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1∶4∶2∶4,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B 解析:细胞正常分裂时,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相等、为染色体数的2倍,即染色单体:染色体:DNA=2:1:2;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即染色单体:染色体:DNA=0:1:1;有同源染色体时,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染色体数的一半;结合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染色单体等的情况可得答案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3.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h|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答案:A 解析: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仅从染色体上看,只会形成2种精子,且2种精子的染色体不会重复。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1只雌蜂和1只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答案:A 解析:由F2雄蜂基因型可知,F1雌蜂基因型为AaBb;F2四种雌蜂基因型中均含有精子提供的基因,F1雄蜂基因型为ab,则亲本中母本基因型为aabb、父本基因型为AB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下列有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叙述() ①无性生殖是不产生生殖细胞、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②无性生殖产生的新个体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是不可能产生变异的 ③进行有性生殖的个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能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④嫁接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收获果实的年限比种子繁殖长 A.都正确 B.有两项正确 C.有一项正确 D.都不正确 答案:D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

.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知识点归纳一、减数分裂的概念、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1 、时期: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2 、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少了一半。4(注: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动物)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Ⅰ: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Ⅰ)中期Ⅰ: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 减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数末期Ⅰ:染色体、DNA数目减半 分间期Ⅱ:短暂,遗传物质不复制 裂前期Ⅱ:(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已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Ⅱ)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Ⅱ: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Ⅱ:DNA数目再减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五、精子、卵细胞产生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性细胞(配子)②都经减数分裂产生 .

2、不同点:①卵原细胞两次分裂为不均质分裂(极体均质),精原细胞的分裂为均质分裂;4个精子;个卵原细胞产生11个卵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②③精子的形成需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六、配子种类(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考虑交换)n种2 (1)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 1个精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相同的) n种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的种类:21个雄性个体(含n种2 (1)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 1个卵原细胞(2)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1种 (含n对同源染色体)(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n种2 个雌性个体(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七、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八、通过图像、曲线判断分裂方式、所处时期——三看识别法(二倍体生物) 九、同源染色体的特点、判断程序 1、特点: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③行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两两配对(即联会) 2、判断程序 . .

减数分裂二知识讲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的分裂,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及染色单体和DNA 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5、了解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 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数:2n )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2n )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 (染色体数:n )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 (染色体数:n ) 3、减数分裂图解: 减Ⅰ 减Ⅱ

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复制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 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 母细胞(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 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 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 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 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 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 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 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 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有无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无变形 分裂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母细胞体细胞性原细胞 分裂次数一次两次 过程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央,有同源染色体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 排列在细胞中央,有同源染色体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前期: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互换现 象; 减Ⅱ: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减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减Ⅱ: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分开,移向两极 染色体交叉互换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