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工艺

合集下载

鱼饲料配方

鱼饲料配方

鱼饲料配方
不同品种的与饲料配方都不一样。

例如青鱼:稻草粉40%、蚕蛹粉30%、菜籽饼粉10%、大麦粉20%,混合配制喂养即可;鲤鱼: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混合配制喂养即可;罗非鱼: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盐0.5%,混合配制喂养即可。

关于青鱼
青鱼是鲤科、青鱼属鱼类。

体长可达145厘米。

体长为体高的3.3~4.1倍,为头长的3.5~4.4倍,体粗壮,近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

背鳍位于腹鳍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

体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灰白色,鳍均呈黑色。

个体大,最大可达70余千克。

关于鲤鱼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

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

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关于罗非鱼
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

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

1。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

鱼用饲料的挤压加工技术挤压技术可为渔业及水产养殖提供特殊的饲料,该种渔饲料可定制为下沉料,漂浮料,需要的仅是适当的设备,生产中适当的挤压程序。

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人类食品消费的商业化的水产养殖发展极为迅速,适应这个变化,为这一应用提供特殊饲料的饲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许多应用在其它动物饲料加工方面的挤压技术亦可应用在鱼饲料生产方面,挤压技术已被证明确实是一种能将原料蒸煮造粒为特定用途饲料的极为有效的方式。

影响饲料特性的主要条件是挤压机内原料蒸煮的温度与湿度,这些条件会影响淀粉和蛋白的蒸煮。

因为淀粉蒸煮糊化使原料粘合紧密,淀粉蒸煮的程度对最终产品的特性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原料状态下,谷物淀粉形成不可溶冲于水的小颗粒。

当与水混合时,它们的表现同砂子一样。

当淀粉获得蒸煮,其颗粒开始膨胀然后爆破,淀粉分子从紧裹着的颗粒中流出、形成松散的状态。

这种情况在挤压机蒸煮过程中会很快出现,这时其淀粉会形成凝胶体,在水中可以吸收10倍于其本身重量的物质。

这种凝胶体具有的粘性可将饲料组分中所有其它固体颗粒一并粘结在一起,而且,这种凝胶体身亦会膨胀。

当蒸煮作用增强,淀粉凝胶体特性改变,其水阻性减少,淀粉的水溶性大大增加。

同淀粉一样,某些蛋白质亦形成凝胶体,但是如果蛋白蒸煮程度过高,蛋白质会脱离胶状而回到原来的固态形式。

动物饲料中许多要求具有的特性均直接与淀粉蒸煮有关。

――动物饲料应有利于消化,通常情况下,淀粉应蒸煮到颗粒破碎的状态下。

――饲料应准确形成颗粒(通过挤压机头切刀处理)而没有粉料的出现。

――颗粒应达到要求的密度,通常是内部结构应形成多孔状。

――颗粒应能够吸水且保持其形状不变,需要的话应能在水中沉底或漂浮水面。

典型的挤压机处理下,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淀粉蒸煮作用发生挤压机筒内。

生的,未加湿及加热的饲料组分被喂入挤压机内,然后向挤压机内喷入水,蒸气以提高湿度。

蒸气中含有热量,其热量加上挤压机内螺杆旋转推进物料所产生的磨擦热共同提高了被加工物料的温度。

鱼类膨化饲料工艺及优缺点浅析

鱼类膨化饲料工艺及优缺点浅析

鱼类膨化饲料工艺及优缺点浅析作者:廖建华来源:《好日子(下旬)》2017年第11期摘要:饲料业是我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饲料工业中,膨化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畜禽饲料的加工工艺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水产饲料品种多、原料变化大、粉碎细度要求高和物料流动性差等特点,生产工艺的设计一般采用二次粉碎与二次配料混合来完成对粉状原料的加工;粉状原料经膨化机压制成型,再经过烘干、油脂喷涂和冷却筛选等工序来完成对膨化饲料的加工进入成品包装系统。

关键词:饲料;工艺在饲料行业中,人们把用来喂养动物的食物统称为饲料,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棉粕、添加剂、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甜高粱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原料是饲料的基础,不同的加工方法就会做出功能各异的饲料。

而这里所讲到的膨化饲料是一种专门适用于水产动物类(如图1-1)、幼畜、观赏动物等生长的饲料。

一般饲料的加工是一个多步骤,多工序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原料的接受与清理,再进行粉碎,混合,制粒等。

而膨化饲料膨化饲料是一项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实际上是一个高温瞬时的过程:即饲料处于高温(110 -200 ℃)、高压(25-100kg/cm2)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10 % -20 %甚至 30 %)的环境中,通过连续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一种膨松多孔的饲料。

饲料经膨化后,形成“爆米花”的状态,不但外形等物理状态有所改变,而且内部有机物分子结构也有改变,使淀粉更易消化,蛋白更易利用。

1 膨化饲料的加工工艺内容膨化饲料的加工工艺一般包含以下内容:(1)原料的接受与清理(2)原料的粉碎(3)原料粉碎后的配比与混合(4)混合后大颗粒料的微粉碎(5)二次配料以及二次混合(6)混合料的筛理(7)加水,蒸汽调质(8)湿法膨化制(9)后续的烘干,油脂喷涂以及冷却(10)最后的鉴定分级包装2 膨化饲料的优点及缺点一、膨化饲料的优点:(1)提高饲料的利用。

鱼饲料生产工艺

鱼饲料生产工艺

鱼饲料生产工艺鱼饲料是指专门为养殖鱼类提供营养的一种饲养材料。

鱼饲料生产工艺是指通过对原料的加工处理,将各种营养成分合理配比并混合均匀,最终制成适合鱼类生长发育的饵料的过程。

鱼饲料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处理、成分配制、加工制粒、干燥、包装等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

鱼饲料主要的原料包括鱼粉、豆粕、玉米粉、大豆粉、麦麸、鱼油等。

在生产前,需要将这些原料进行清洗、破碎、粉碎等处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其次是成分配制。

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的需求,需要对各种原料进行合理的配比。

一般来说,成鱼所需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而幼鱼和育种鱼则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此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酶等营养物质。

接下来是加工制粒。

将经过配制的饵料原料送入制粒机中,经过高温高压下的挤压成型,使得饲料成型,并产生一定大小的颗粒。

制粒机的挤出过程需要粉碎原料,使其适合鱼类进食,同时通过加热和压力使淀粉糊化,增加饵料的可溶性和可消化性。

然后是干燥。

饵料颗粒制粒后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通过干燥将水分蒸发掉,以延长饵料的保存时间。

通常采用直接干燥或间接干燥的方式,将湿饵料经过高温烘干或低温真空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低于10%。

最后是包装。

将干燥后的饲料颗粒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编织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

包装好的饲料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以确保其质量和营养成分的稳定性。

总结起来,鱼饲料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成分配制、加工制粒、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可以制成营养均衡、口感适宜的饵料,供养殖鱼类食用,促进其生长发育。

同时,在饵料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以及饵料的保存和包装,以确保饵料的质量和鱼类的健康。

鲫鱼饲料配方

鲫鱼饲料配方

鲫鱼饲料配方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养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饲料是鲫鱼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增强鱼体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针对鲫鱼饲料配方进行探讨。

一、鲫鱼的营养需求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其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

在饲料配方中,需要考虑鱼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二、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1. 蛋白质含量要适中:鲫鱼的蛋白质需求较高,但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饲料成本,并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2. 脂肪含量要适量:脂肪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但过高的脂肪含量会影响鱼类消化吸收能力,增加脂肪积累。

一般来说,饲料中脂肪含量在6%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3. 碳水化合物含量要适当:碳水化合物是鱼类的能量来源,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鱼体所需的能量,促进鱼类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40%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4.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要全面:饲料中应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鲫鱼的生长需求。

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常用的饲料配方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鲫鱼饲料配方,仅供参考:1. 鱼粉:鱼粉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鱼粉含量在20%左右比较合适。

2. 豆粕:豆粕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富含必需氨基酸。

适量的豆粕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蛋白质,但过高的含量会降低饲料的消化率。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豆粕含量在15%左右比较适宜。

3. 玉米粉:玉米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来源,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能量。

适量的玉米粉可以促进鱼类生长,但过高的含量会影响饲料的消化率。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玉米粉含量在40%左右比较合适。

4. 酵母粉:酵母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实用鱼饲料配方 鱼饲料科学配方(二)

实用鱼饲料配方 鱼饲料科学配方(二)

实用鱼饲料配方鱼饲料科学配方(二)自配鱼饲料配方(二)【常见问题】有哪些实用鱼饲料配方可以分享一下呢?【专家解答】鲤鱼饲料配方1.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

2.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维生素l%、无机盐1%、抗生素下脚料1%、黏合剂2%,饲料系数2.7。

草鱼饲料配方1.米糠40%、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饲料系数1.9。

如另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

2.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其添加物为(以基础饲粮总量计):红薯粉12%、食盐0.5%、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

罗非鱼饲料配方1.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食盐0.5%,饲料系数2.27。

2.豆饼35%、麸皮30%、鱼粉15%、大麦面8.5%、玉米面5%、槐树叶粉5%、骨粉1%、食盐0.5%。

青鱼饲料配方1.稻草粉40%、蚕蛹粉30%、菜子饼粉10%、大麦粉20%,饲料系数为3。

2.青千草粉40%、棉子饼粉30%、豆饼粉10%、菜子饼粉5%、蚕蛹粉5%、鱼粉5%、大麦粉5%,饲料系数为8。

【合理设计饲料配方】设计配方之前必须弄清养殖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以便确定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水平: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适中。

过高和过低的能量蛋白比都不利于鱼类生长。

设计配方时还要考虑饲料营养水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鱼类能摄人充足的营养,又要能使其产生饱感:鱼类主要以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对脂肪和糖类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鱼类对蛋白质需求量高于畜禽:—般而言蛋白质饲料的价格都高于能量词料和粗饲料,切不可贪图便宜加大能量饲料和粗饲料的比例而降低蛋白质饲料的配比,这样做反而会无形中增加饲料成本:鱼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同。

液体鱼蛋白饲料加工法

液体鱼蛋白饲料加工法
建立完善的化验室检测体系,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进行 详细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不合格产品处理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如返工、报废等,防止不合格产品 流入市场。
安全卫生措施
1 2
员工培训
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卫 生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
卫生设施
建立完善的卫生设施,如洗手设施、消毒设施等 ,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保持清洁卫生。
增加食品营养价值
液体鱼蛋白饲料加工法生产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用 于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减少污染
液体鱼蛋白饲料加工法生产的饲料具有较高的消化率,能减少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从而 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处理
液体鱼蛋白饲料加工法可以用于处理养殖业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屠宰废 水等,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酶解效果评估
对酶解后的液体进行质量 检测,确保达到预期的蛋 白分解效果。
过滤与分离
过滤
澄清
使用过滤器去除液体中的固体杂质和 未分解的物质。
获得清澈、透明的液体,为后续处理 做好准备。
分离
采用分离技术,如离心分离、膜分离 等,将液体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
浓缩与干燥
浓缩
通过蒸发或超滤等方法,将液体中的水分去除, 得到浓稠的液体。
经济效益
使用液体鱼蛋白饲料后,降低了饲料成本和养殖成本,同时提高了养殖效益和产量,为养 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液体鱼蛋白饲料的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和环境保护,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案例四
资源利用
该食品公司利用鱼类加工废弃物和副产品开发液体鱼蛋白饲料,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采购、原料处理、配料、混合、膨化、冷却、包装等环节。

以下是一份关于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描述:
1.原料采购:选择一些合适的原料供应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
供应的稳定性,原料主要包括鱼粉、豆粕、油料、酵母等。

2.原料处理: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进行检验和清洗,除去杂质、坏果、异物等,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卫生。

3.配料:根据鱼的营养需求,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
方进行称重和混合,得到符合鱼的需求的配料。

4.混合:将配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和搅拌,使各
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5.膨化:将混合好的配料送入膨化机内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通过蒸汽的作用,使混合物在很短时间内受到高温高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混合物膨胀、小分子化,提高饲料的可溶性和饲用价值。

6.冷却:将膨化后的饲料通过冷却器进行降温处理,使饲料温
度适宜,避免高温对饲料的破坏和变色。

7.包装:对冷却完成的饲料进行包装,一般使用编织袋或预制
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
期、保质期等信息。

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饲料的质量和饲用效果,因此每个环节的操作人员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饲料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鱼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需要经过仔细的品控和质量管理,确保生产出符合营养需求的优质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饲料生产流程模型参考图:
一、流程介绍:
原料粉碎→原料(玉米粉,豆粕粉,淀粉,鱼粉等)配制→混料机→输送机→双螺杆饲料膨化机→输送→干燥设备(电烤箱,燃气燃油烤箱或蒸汽烤箱)→喷油→单筒调味系统→冷却输送机→筛选→料仓→包装机
二、膨化鱼饲料加工设备配置:
粉碎机→混料机→上料机→双螺杆饲料膨化机→输送机→多层烘干设备→调味线→冷却输送→震动筛→包装机
鱼饲料尺寸范围:1mm,1.5mm,2.0mm-10mm.
此生产线可以生产加工鲶鱼、草鱼、鲫鱼、罗非鱼、观赏鱼、甲鱼、牛蛙等水族饲料颗粒。

三、生产线工艺组成:
1.混料机:将原料玉米粉、米粉、豆粉、鱼粉、肉粉、谷粉、添加剂等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分充分混合均匀。

2.上料机:利用电机为动力螺旋式输送,将搅拌好的原料输送到双螺杆挤压机的喂料斗内。

此设备上料方便快捷,节省人工,效率高。

3.双螺杆饲料膨化机:混合的原料在高温高压环境及双螺杆的挤压情况下,原材料中的淀粉结构发生变化,变成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通过饲料模具挤出,通过调节旋切电机的转速,直到调速大小长短一样的饲料颗粒。

具体颗粒大小与形状通过更换模具得到。

饲料膨化机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更节能,速度控制更精确,电机运行中电流、转速都可以通过变频器面板直接看到,确保设备安全。

4.输送机:将生产出来的饲料颗粒输送到多层烘干设备里面。

5.多层烤箱:烤箱分为电烤箱、燃油烤箱、燃气烤箱及蒸汽烤箱,温度在0-150度之间通过控制柜自行调节,烤箱内部为不锈钢网带,输送平稳,故障率低。

饲料颗粒经过多层S型轨道循环,烘干饲料颗粒至安全含水量,增加保质期。

6.喷涂调味线:喷油机喷洒油类、诱食剂等,调味筒有八角筒、圆筒、提升单滚筒、双滚筒调味线,根据产量、产品性质配置,将油脂喷洒在饲料表面,同时喷洒肉末和香料,撒均匀。

经过此道工序还可以去除饲料颗粒表面的毛刺,毛边,使饲料颗粒表面更光滑。

7.冷却输送机:降低烘干饲料颗粒的表面的温度,促进油脂凝固,降低颗粒温度,便于包装。

8.振动筛:筛去多余的外撒料与颗粒岁渣,保证质量的同时,保证原料的再利用。

9.包装机:可采用手动封口机和自动化包装机。

—邓文力
常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