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饲料的自制方法
鱼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鱼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一、鱼料的制作方法
1、准备原料。
制作鱼料前,要准备好棉粉、花生粉、玉米粒、骨粉、壳粉等原料,并根据所投喂的鱼种调整原料的比例。
皮肤可以用大麦代替。
2、切碎处理。
制作鱼料的原料准备好后,根据鱼的大小,喂小鱼的时候把材料切成合适的颗粒,可以用玉米粒也可以直接用玉米粉,喂大鱼的时候可以用肉代替玉米,加工后即可使用。
3、搅拌混合。
准备一个合适的容器,将原料放入容器中,少量多次加入温水,充分混合,太干时加水,太稀时加入麸皮搅拌,这样鱼料即可揉成一个球,然后将其放入可重复密封的塑料袋中。
4、储存方法。
鱼料不添加防腐剂,不耐贮藏。
生产量过大时,将分装后的鱼料放入冰箱冷冻,室温解冻后再投喂。
最多只能存放15天,以免时间过长。
冷冻时间过长会导致饲料变质。
二、鱼料配方
鱼料一般使用米糠、麸皮、豆饼、鱼粉、大麦、酵母粉、稻草粉、玉米粉、红薯藤粉、青饲料等配料混合配制,需要根据不同的鱼种,配制不同口味的鱼料。
常见鱼的饲料配方:麸皮、鱼粉、豆饼、大麦、青饲料。
鱼料的主要原料有进口鱼粉、大豆谷物、粗纤维、维生素、玉米等。
鱼料可以为蚯蚓、生肥肉丁、蚂蟥、面团、鱼眼、鱼肠、大米饭粒、河虾、肉蛆、苞米虫、口香泡泡糖、水蚯蚓、蚂蚱、小鱼、鸡肠为钓饵。
钓饵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其中有些是上等钓饵,有的则很一般。
所以,对钓饵要进行对比筛选,才能取得丰收的效果。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确定配方:根据所养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确定饲料的成分和配比。
常见的鱼饲料成分包括鱼粉、植物蛋白、动物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2. 原料处理:将所选的原料进行处理,包括清洗、去除杂质、破碎等。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适合鱼类消化吸收。
3. 混合配料:将处理好的原料按照配方计量,放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是使饲料成分均匀分布,并且防止过度破坏营养成分。
4. 粉碎造粒:将混合好的饲料进一步破碎成合适的粒径,一般鱼类喜欢食用直径约为2-4毫米的颗粒。
破碎后的饲料通过造粒机形成颗粒状。
5. 烘干和冷却:将造粒完成的饲料颗粒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降低水分含量。
烘干后的饲料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保持其质量和稳定性。
6. 包装和储存:将冷却完成的饲料颗粒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编织袋、塑料袋等。
包装后的饲料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潮湿和霉变。
制作饲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卫生,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同时,根据不同鱼类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配方和加入特殊添加剂,以满足其特定的饲养需求。
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

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一、前言鱼颗粒饲料是一种适合各种鱼类的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其制作配方对于生产出高品质的鱼颗粒饲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原材料选择1.主要原材料:玉米、大豆粕、菜籽粕、小麦粉等。
2.辅助原材料:蛋白质粉、氨基酸、矿物质混合物等。
三、配方设计1.确定蛋白质含量:不同种类的鱼需要不同含量的蛋白质,通常在25%-40%之间。
例如,草鱼需要30%左右的蛋白质。
2.确定能量含量:能量含量应该与蛋白质含量匹配,通常在3000-4000千卡/千克之间。
3.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根据不同种类的鱼需要添加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4.添加氨基酸:在主要原材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氨基酸,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四、制作步骤1.原材料处理:将主要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柔软易于磨碎。
2.磨碎:将蒸煮后的原材料通过颗粒机进行磨碎,使其成为适合鱼类食用的颗粒形态。
3.混合:将颗粒形态的原材料和辅助原材料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4.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制成型,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硬度和稳定性的颗粒形态。
5.干燥:将压制好的颗粒饲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10%以下。
6.包装:将干燥好的鱼颗粒饲料分装并密封保存。
五、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原材料混合和添加辅助原材料等操作。
2.在加水、搅拌、压制成型等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饲料变质。
4.包装时要注意卫生和密封性,避免受潮或受到污染。
六、总结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鱼颗粒饲料。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和适量喂养,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简介鱼饲料是用于养殖鱼类的专门食物。
鱼饲料的合理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帮助养殖者了解如何制作高质量的鱼饲料。
原料准备制作鱼饲料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高蛋白质成分:鱼粉、虾粉、豆粉等;2.碳水化合物源:玉米粉、小麦粉等;3.脂肪源:鱼油、植物油等;4.矿物质和维生素:鱼骨粉、鱼鳞粉、酵母粉等。
制作步骤1. 原料筛选和称量将所需原料逐一筛选,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然后按照配方比例称取所需原料,并进行精确记录。
2. 原料研磨和混合将所选原料进行研磨,成为细粉末状。
可以使用破碎机或磨粉机进行研磨。
随后,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并搅拌均匀。
确保每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混合均匀。
3. 添加特定成分根据鱼类的特定需求,可以添加一些特定的成分。
例如,在混合物中加入维生素、氨基酸等,以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根据具体配方,确保添加的成分量准确。
4. 加工制粒将混合好的饲料料浆通过造粒机进行制粒。
制粒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饲料的颗粒大小。
大颗粒适用于大型鱼类,小颗粒适用于小型鱼类。
制粒后的饲料更易于储存和鱼类摄食。
5. 干燥和包装将制粒后的饲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
干燥过程中,需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饲料的质量不受影响。
待饲料完全干燥后,可使用包装袋将饲料分装,储存备用。
注意事项1.在制作和储存饲料时,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侵入,对鱼类生长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根据养殖鱼类的特殊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添加成分的比例,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3.饲料制作过程中,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来源,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
4.饲料制作后,需及时干燥和包装,以防止饲料受潮变质。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保存状态。
结论制作高质量的鱼饲料是养殖鱼类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精确配料和科学加工制粒,可以制作出符合鱼类营养需求的饲料,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1.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
鱼饲料是由多种鱼类、虾类、蟹、贝类等原料和某些添加剂制成的营养均衡的饲料。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如下:
1)筛选物料:将所需的鱼类、虾类、蟹、贝类等原料进行清洗、排序、筛选,去掉不符合要求的杂质;
2)破碎物料:将筛选好的原料放入破碎设备中,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物料;
3)混合物料:将破碎后的物料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添加所需的某些添加剂;
4)膨化处理:将混合好的物料放入高温高压的膨化设备中进行加热膨化,形成大颗粒的饲料,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5)干燥和包装:将膨化好的饲料进行晾晒和干燥,并进行包装,以保证其质量。
2. 鱼饲料的配方
鱼饲料的配方一般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生长阶段、生物学特性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鱼饲料配方包括以下几种:1)鲤鱼饲料配方:白玉米饲料30%、小麦饲料50%、菜籽饼饲料10%、豆粕饲料10%;
2)鲈鱼饲料配方:虾皮饲料30%、海藻饲料20%、油菜籽饲料20%、大豆饲料20%、玉米饲料10%;
3)鲶鱼饲料配方:豆饼饲料20%、麸皮饲料20%、荞麦饲料20%、玉米饲料20%、花生饲料20%;
4)鳟鱼饲料配方:虾皮饲料25%、小麦糠饲料25%、鱼粉饲料20%、油菜籽饲料20%、鱼油饲料10%。
总之,合理的配方能够满足不同鱼类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需求,
提高鱼类生长速度、提高品质,促进经济效益。
鱼食制作方法

鱼食制作方法
饲养鱼类是一项受到许多人喜爱的爱好,而饲养好鱼类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给它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制作适合鱼类的饲料。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原料,比如鱼粉、小麦粉、玉米粉、鱼油、维生素、矿物质等。
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就可以制作出适合鱼类的饲料了。
然后,我们需要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搅拌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原料过度破碎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搅拌均匀后,将饲料压制成颗粒状或片状,方便鱼类摄食。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制作好的饲料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水分,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原料的性质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烘干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
最后,我们需要将烘干后的饲料进行包装和储存。
包装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容器,并在容器内放置干燥剂,以免饲料受潮发霉。
储存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阴凉,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以上就是制作鱼类饲料的基本方法,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营养丰富、口感好的饲料,为鱼类提供良好的食物,保证它们的健康生长。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鱼类饲料配方的制作与调配如何自制健康鱼食

鱼类饲料配方的制作与调配如何自制健康鱼食鱼类饲料的合理配方和正确调配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制作和调配自制鱼食既可以满足鱼类的基本营养需求,又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制作和调配自制健康鱼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确定饲料成分自制健康鱼食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饲料成分。
一般来说,鱼类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具体成分的选择应根据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水质条件来确定。
常见的饲料成分包括鱼粉、虾粉、豆粉、玉米粉、麦麸等。
二、合理配比在确定饲料成分后,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
不同鱼类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配比时应根据鱼类的特点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蛋白质是鱼类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应占总饲料质量的20%~40%。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鱼类的需求酌情增减。
三、添加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对鱼类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制作鱼食时,可以适量添加一些经过干燥和研磨的草本植物。
比如紫苏叶、菠菜、莴苣等,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还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和口感。
四、添加必需营养素除了基础的营养成分外,鱼类还需要一些必需的营养素。
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磷等。
这些营养素可以改善鱼类的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和增强抗氧化能力。
在制作鱼食时,可以通过添加混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剂来满足这些需求。
五、注意饲料加工自制健康鱼食的最后一步是加工制作。
首先,将各种饲料成分按照预定的比例充分混合。
然后,利用专业的饲料造粒机械将混合料压制成适合鱼类进食的颗粒状。
最后,将制作好的鱼食晾晒至干燥,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六、定期检测自制鱼食的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和卫生,避免杂质的污染。
制作好饲料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营养成分检测,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稳定。
如果发现饲料中含有有害物质或者某些营养成分不足,应及时调整配方。
综上所述,自制健康鱼食需要合理选择饲料成分、科学配比、添加草本植物和必需营养素,并注意饲料加工和定期检测。
九种鱼类饲料配方

2023-11-06•配方一:草鱼饲料配方•配方二:鲤鱼饲料配方•配方三:鲫鱼饲料配方目录•配方四:鲢鱼饲料配方•配方五:鳙鱼饲料配方•配方六:罗非鱼饲料配方•配方七:黑鱼饲料配方•配方八:鲈鱼饲料配方目录•配方九:鳊鱼饲料配方01配方一:草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草粉提供纤维和营养素豆粕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玉米粉提供能量和碳水化合物鱼粉提供高质量蛋白质和矿物质配方比例鱼粉:25%豆粕:20%添加剂:5%草粉:15%玉米粉:35%营养成分蛋白质:25%脂肪:15%纤维:10%矿物质:5%维生素:5%02配方二:鲤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鱼粉(蛋白含量60%):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麦麸(蛋白含量12%):提供纤维和部分矿物质。
绿色饲料(如菠菜、甜菜等):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玉米面(蛋白含量12%):提供能量和蛋白质。
豆粕(蛋白含量40%):提供蛋白质和部分脂肪。
酵母(蛋白含量50%):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010203040506配方比例01玉米面:30%02鱼粉:20%03豆粕:15%04麦麸:10%05酵母:10%06绿色饲料:15%营养成分010*******粗蛋白含量:35%粗脂肪含量:8%粗纤维含量:4%矿物质含量:2%维生素含量:适量03配方三:鲫鱼饲料配方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提供大量必需氨基酸。
原料组成鱼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提供营养和能量。
豆粕富含蛋白质和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菜粕原料组成玉米面富含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消化。
麦麸矿物质维生素01020403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等。
提供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促进生长。
提供骨骼健康所需的钙、磷等矿物质。
•鱼粉:20%•豆粕:30%•菜粕:15%•玉米面:20%•麦麸:10%•维生素:5%营养成分总磷:≥0.8%钙:≥1%粗纤维:≤10%粗蛋白质:≥35%粗脂肪:≥10%04配方四:鲢鱼饲料配方原料组成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提供鲢鱼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设计饲料配方。
设计配方时要考虑饲料营养与容重的关系,既要保证黄鳝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又要让它们吃饱。
动物性饲料在黄鳝日粮中一般占50%~70%。
菜籽饼粕等原料虽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它含有葡萄糖硫甙等抗营养因子,过多地使用会影响黄鳝的生长。
因此它的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
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自配饲料的配方:新鲜的畜禽下脚料65%,麦麸20% ,油菜饼粕10%,酵母3%,食盐1%,添加剂1%。
3.黄鳝饲料的加工我们以利用畜禽下脚料为主自制配合饲料给大家介绍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生产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
粉碎可以增大饲料与动物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改善干物质、氮和能量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系数。
方法是:将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洗净,切成小块,用带有3-4毫米模孔电动绞肉机粉碎。
在粉碎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大蒜,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接下来,是将粉碎的新鲜肉类、畜禽下脚料和各种添加剂、饼粕、麦麸等充分混合、搅拌。
我们要注意,在湿度较大的天气,原料本身含水量大,制粒时,可以适当减少加水量;湿度较小的天气则可以适当多加水。
总的原则是:在加水后,混料手捏成团,放手即散。
最后是用电动制粒机制粒成型。
这里,还要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自配饲料储存时间较短,最好是现配现用。
● 黄鳝饲料的使用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投饵应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和定位的“四定”原则。
“定时”是根据黄鳝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于每
天上午10时、下午6时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料为主。
“定量”是根据黄鳝的摄食强度与水温的关系,来确定每天投饵量的多少。
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5℃左右时,开始投饵,日投饵量约占幼鳝体重的3%;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可增加到体重的6%~10%;水温在20~28℃时,日投饵量占黄鳝体重的10%~20%;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应少投饵或者不投饵。
饲养人员在投饵后1小时应该及时检查,如果饵料已吃完,说明饵料量不足,应该适当增加,如果1小时没吃完,则说明饵料过量,应适当减量。
“定质”是根据黄鳝喜欢吃新鲜饵料、不喜欢变质食物的习性,要确保投喂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不变质。
“定位”指的是在固定地点进行投喂。
这样可以使黄鳝养成集中摄食的习惯,也便于养殖户观察黄鳝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
实践证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黄鳝,不仅能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加快黄鳝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观众朋友您不妨也来试一试。
依据黄鳝天然食性,国内养殖户大多普遍采用投喂鲜活饵料进行人工养殖,这些鲜活饵料包括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或灯火诱虫。
其优点是黄鳝能很快形成摄食习惯。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表现为增重倍数低、饵料难以保存、数量无法长期稳定供应,尤其是大规模养殖时,这一局限性更加难以克服。
能否使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黄鳝是实施黄鳝规模养殖必须解决的问题。
也有一些养殖户自己配制一些人工饵料进行饲喂,但由于对黄鳝的食性转变过程、人工饵料配制的营养全面性及制
作方法等认识不足,黄鳝摄食率和增重情况均不理想。
此技术是以建立黄鳝饥饿感和制作合适的饲料形状来达到提高黄鳝驯养的成功率。
驯养饵料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6—7mm模孔绞肉机加工成肉糜,蚌肉不能被黄鳝有效消化,但却是黄鳝喜食的饵料之一。
每天下午5—7点投喂,每天一次,投喂量控制在鳝苗总重1%的范围之内。
这一数量远在黄鳝饱食量5—6%以下,因而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为建立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创造了良好机会。
投喂时先将河蚌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
三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池设4—6个点,断续投喂二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
第六天即改为人工配合饵料。
这种人工配合饵料的迅速转换绝不是针对投入任何人工饵料都行之有效,这种专用人工配合饵料必须具有特殊的饲料加工形状和成份组成。
首先选用湖北省公安县金猫口黄鳝养殖基地精心配制的黄鳝饲料50kg加入8%新鲜河蚌肉浆(3—4mm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双益”5号,以上述比例混合,用手工或用拌和机充分搅拌,然后用3—4mm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
3—4mm左右、长度为3-4cm的软条形饲料,略为风干,即可投喂。
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内。
投喂量为2%左右,每天下午5—7点投喂一次,特别注意投喂量应以15分钟吃完为度,以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载体的负荷。
此种组合的人工配合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黄鳝生长速度快。